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有限小数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含义。

2.掌握有限小数的读法、表示法和性质。

3.运用有限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法。

2.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

3.有限小数的性质。

4.运用有限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1.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并介绍有限小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分数的分母是10的几次方,进而引出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

3.给学生示范几个例子,让学生逐步掌握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

4.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

第二课时:有限小数的性质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有限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法。

2.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发现有限小数的性质:有限小数加减法规律、乘法规律、除法规律。

3.教师进行一些练习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有限小数的性质。

4.练习:让学生进行有限小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有限小数的实际问题1.回顾有限小数的读法、表示法和性质,并引入有限小数的实际问题。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有限小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4.总结本课的内容,提出有限小数的运用要点。

第四课时:单元复习与小结1.教师进行单元复习,让学生回答有限小数的读法、表示法和性质等问题。

2.提出一些教师自编的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小结本单元的内容,总结有限小数的特点和应用。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通过示范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有限小数的读法、表示法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教案2一. 教材分析《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为后续学习直线与圆、空间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角的计算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掌握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如何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线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这些直线是否平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

2.呈现(10分钟)讲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

让学生观察实例,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活动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剪刀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剪刀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剪刀的两边之差是否小于第三边?让学生初步接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条件时,可以引入建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全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建筑设计图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种生活情境的导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渐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反思与评价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我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发现和认识,然后我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强调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合理运用这些条件。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1、本单元知识框架图2、单元教材分析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研究其它多边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等三角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使用方便,但要让学生确信这些事实,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探索。

因此,在教学时重心应落在“探索”二字上。

在探索图形性质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结论,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了动手操作与说理的相互结合,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

3、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几何学习和活动经验,具有一定的说理能力,能就简单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本单元内容分4个主题,分别探究三角形的性质、边角关系、全等及应用。

同时,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探索欲强烈的年龄,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非常喜欢动手操作,有较强的表现欲。

因此,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探索,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表达能力,基本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某一探索展开讨论。

4、单元教学目标1)熟悉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掌握全等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及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测距离;2)在熟悉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础上培养实践能力,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3)熟悉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简单4)合理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5)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实际问题,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提高审题能力,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2.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指数函数和其他数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幂的定义等基础知识,对于幂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2.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2.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练习巩固: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理解;4.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3.练习题;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计算(-3)^2 * (-3)^3”,引导学生思考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用生动的实例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解答练习题,巩固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的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章《三角形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章《三角形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章《三角形回顾与思考》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三角形回顾与思考》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及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基本概念和性质后的进一步拓展,旨在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困难,如对三角形分类的判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内角和定理等基本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内角和定理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三角形分类的判断、内角和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数学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教学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数学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

3.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下册教案第4章《用尺 规作三角形》

7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下册教案第4章《用尺 规作三角形》

教学设计用尺规作三角形么办?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那么你能利用尺规做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吗?【做一做】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已知:线段a, c, ∠α.a c求作:△ABC,使BC=a AB=c, ∠ABC=∠α.作法:(1)作一条线段BC=a;(2)以B为顶点,以BC为一边作∠DBC=∠α;(3)在射线BD上截取线段BA=c;(4)连接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回顾刚才作三角形的顺序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作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二、提炼概念利用尺规作三角形,有三种基本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_SAS____”;(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_ASA____”;(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SSS_____”.三、典例精讲例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α,∠β,线段c(如图).αβ求作:△ABC,使∠A=∠α,∠B=∠β,AB=c.请按照给出的作法作出相应的图形.作法与示范(1)作∠DAF=∠α;(2)在射线AF上截取线段AB=c;(3)以B为顶点,以BA为一边,作∠ABE=∠β,BE 交AD于点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小组讨论】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试一试.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作这个三角形.已知:线段a,b,c (如图).a b c求作:△ABC,使AB=c,AC=b,BC=a. (1)请写出作法并作出相应的图形.作法与示范(1)作一条线段BC=a;(2)分别以B,C为圆心,以c,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点;(3)连接AB,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小组讨论】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课堂检测四、巩固训练1.利用基本作图方法,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C)A.已知两边及其夹角B.已知两角及其夹边C.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D.已知三边2.如图,用尺规作出∠OBF=∠AOB,作图痕迹弧线MN是()A.以点B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弧B.以点B为圆心,DC长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C长为半径的弧D3.你能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a,b吗?并写出作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感受可能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对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概率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来理解概率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用于引导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与概率相关的实例,如抽奖、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概率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概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例如,抛两枚硬币,同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流程图与算法”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设计简单的运算程序,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学生将在本节课中学习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运算程序,从而达到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但是,对于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再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最后再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能够用流程图表示简单的算法。

2.能够设计并执行简单的运算程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2.难点:设计并执行自己的运算程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再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最后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素材,包括例子和练习题。

3.流程图绘制工具,如PPT、纸和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数的和。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引出“算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算法,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算法的步骤。

同时,引导学生用流程图表示这些算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计算两个数和的运算程序。

学生可以利用PPT、纸和笔等工具,绘制流程图,然后按照流程图执行运算程序。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垂直》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垂直》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垂直》教案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中“垂直”这一节主要介绍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垂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直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对于新的知识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垂直的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垂直的概念。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垂直的性质。

2.教学工具:准备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用于实际操作。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垂直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垂直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4 用尺规作角》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4 用尺规作角》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4 用尺规作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2.4 用尺规作角》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尺规作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尺规作任意大小的角。

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画线段、圆的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尺规作角的原理,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运用尺规作出任意大小的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尺规作角的原理的理解。

2.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尺、圆规等作图工具。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个特定的角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尺规作角的原理和步骤。

讲解并演示如何用尺规作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尺规作出不同的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尺规作角,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作出相同的角?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对尺规作角的理解和掌握。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进行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教学设计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态几何软件,观察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加深对全等概念的理解。
3.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观念,激发对数学美的追求。
3.拓展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至少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原理。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全等三角形在历史、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几何美的感知。
作业要求:
-学生应在作业本上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确保解题过程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对于难题和拓展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但最终提交的作业应体现个人的思考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此阶段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较为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类题目:
1.基础题:给出两个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2.提高题:给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已知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找出第三个全等三角形。
3.应用题: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心得和收获。然后,我会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总结,强调以下几点:
(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自主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图形的全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图形的全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图形的全等》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全等》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全等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同的依据。

通过学习全等,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全等的定义、全等的性质和全等的判定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但全等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感知全等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的定义,掌握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的定义和性质。

2.全等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感知全等的概念。

2.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全等知识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素材(如图片、图形等)。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全等现象,如两只完全相同的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手套等,让学生感知全等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全等现象,总结出全等的定义,并给出全等的符号表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判断一些给定的图形是否全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全等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全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几何问题等。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顾与思考》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顾与思考》。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概率知识,并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概率的意义和应用。

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利用概率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概率的基本概念,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概率的抽象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概率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巩固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概率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概率的抽象概念,并将概率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评价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教学资源:教材、PPT课件、练习题等。

3.教室环境:座位排列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调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与概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概率知识。

同时,让学生思考: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利用概率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幂的运算”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幂的运算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幂的其它运算和函数等内容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于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践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通过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则;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展示。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3、22、2^1,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包括定义和运算规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活动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对称的图案和各种现实生活中有关对称的实例,作为教学时互相交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2、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议一议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做一做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2、弄清楚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的,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它们都有没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能重合的特征。

小结: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后记:学生对于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较清楚,但是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较难掌握,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上课的气氛较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8 《科学计数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8 《科学计数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8 《科学计数法》一. 教材分析《科学计数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意义以及运用。

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字的方法,它将一个数表示为一个1到10之间的数字与10的幂次的乘积。

通过学习科学计数法,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大数的计算和比较,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运算、幂的运算法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

3.能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的计算和比较。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练习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科学计数法的案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通过PPT课件和实例进行演示。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练习,包括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字。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和比较。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大数计算和比较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计数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法则及其运用,包括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整式的乘除法则,尤其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的乘除运算。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式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在此基础上,本章《整式的乘除》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续学习内容的铺垫。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乘除法则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予个别指导。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整式乘除运算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逐步培养这种转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积极投入学习。
3.引发思考: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个表达式,观察他们是否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出整式的乘除法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通过具体例题,如(x+1)(x+2),讲解如何将每一项相乘,并合并同类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5.2探索轴对称性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
2.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性质;
3.能利用轴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线段、角的大小,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学生在探究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深入认识轴对称的本质特征;
2.在使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
1.通过学习轴对称,让学生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利用图形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创造美好生活;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价值:
1.通过欣赏风筝图片,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学习欲望被激发,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来;
2.教师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努力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现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借助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采用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学以致用——收获大家谈的模式展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概括,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播放剪纸视频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观对称之美探数学之韵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动手操作,带领学生走入轴对称性质的探究. 1.播放图片.
2.指导学生利用图
片找对应点,用笔
尖扎点,连点成
线.
1.欣赏图片,激发学生
学习的热情.
2.动手找点,用笔尖扎
纸,观察图片背面,发
现成轴对称的图形.
通过贴近生活
的放风筝实例,
激发学生兴
趣.使学生在动
手过程中对轴
对称有更直观
的认识.
(二)集群体之智悟数学之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与学生交流中得
出轴对称图形对
应点、对应角、对
应线段的概念.
2.提出问题:成轴对
称图形的对应线
段、对应角、对应
点连线与对称轴
的关系怎样?
3.组织学生进行讨
论,参与到学生的
活动中.
4.将学案反面的点,
换一种连接方式,
得到轴对称图形,
继续探究.
1.利用图片动手验证,
初步发现成轴对称图形
的性质.
2.在组内积极讨论
,得出大家普遍认可的
结论,进行展示.
3.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直接回答,概括得出性
质.
通过扎点、连
线、得出成轴对
称图形及轴对
称图形,通过多
种方法进行验
证,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合作交
流的学习习惯.
(三)用对称之理,解问题之惑
1.利用一组分层练习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练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乘思维之翼展真我之彩1.在单元格中画图,体会简单图形中对应点的寻找方法.
2.换成不含单元的作图,继续探究对应点的做法,总结出画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3.拓展:
结合上一问题中线段的转化,引导学生对最短问题继续探究. 1.针对练习中较简
单的前两道题目
直接安排学生展
示,第三题涉及到
转化的数学思想,
可安排学生借助
图形进行展示.
2.安排学生完成简
单类型的画图.
3.注意对一般情形
下作图的要求:做
垂直,截相等.
4.可视学生的反映
安排活动,独立思
考后,在组内讨论
完成.
1.初步感受对应线段相
等在证明中的应用.
2.学生作图体会:确定
对应点是作图的关键.
3.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图
过程,归纳总结一般步
骤.
4.通过确定对应点及两
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发现最短问题的解决方
以活动为主线,
通过动手操作
发现轴对称性
质在作图中的
应用.
在拓展中发展
学生用数学的
法. 能力和意识.
然后以4个题目(见学案)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 1.组织学生课堂检
测,根据所剩时间
的多少对检测题进
行批改或讲解.
1.思考并和小组内的成
员交流认识.
2.做题,检测自己在本
节课中的收获.
使学生在自主、
合作中理解轴
对称图形的性
质及应用.
当堂检测查缺
补漏.
(五)思本节之悟谈数学之获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学生谈收获,表达心声. 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
进行回顾、总结.
讲出收获与疑惑,进行
答疑,形成自己的知识
框架.
培养学生学习
后自我反思的
良好习惯.
作业:
课本习题5.2
第1题第3题(必做)第4题(选做)布置作业.
.
记录作业.
实施分层作业,
使不同的学生
都有所发展.
板书设计
§5.2 探索轴对称性质
一、轴对称的性质二、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
3、对应角相等三、应用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六个环节:
情景引入——操作探新知一——练习用新知——拓展与提升——收获大家谈——检测助我行.在操作探新知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活动、猜想验证.
2.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交流归纳、题目练习、谈收获、做检测,这一设计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提升能力,分享收获中相互借鉴.同时,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分层教学,整堂课的设计既有基础训练,又有能力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利用轴对称的素材,加强直观教学,加大思维密度,有力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去看、动、想、说、写,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的表现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