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是指通过言辞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使学生对文学文本产生共鸣,增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言的艺术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成绩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究课堂语言艺术,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人格素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艺术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注重语言的准确、优美、形象的表达,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声音美感和语言节奏感。
教师的声音要清晰、柔和、富有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听课中产生良好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节奏感。
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语速、停顿、语调的处理,使语言具有韵律感、节奏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形象感。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语言艺术的实践,从而更好地发挥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课程教育研究 语法词汇 ·200· 位置,以此来学习方位介词near,between,behind,in front of 等,当学到under 时,这样学生钻到讲台下,短短几分钟内的游戏表演后,学生就掌握了这些单词,并熟练地运用到句子中。
这样暂时的新鲜感将能转变为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2、激励性教学。
争先好胜、表现欲强是初中学生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老师常常用组织竞赛和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链环式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逐步发展,词汇量的逐步扩大,语法知识的逐渐加深,在教学中采用链环式教学,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很有帮助。
如教形容词的位置用法,还可联想其反义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规则。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学到单词的全貌,较快地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运用这些单词的能力。
二、加强指导学习方法 1、感官记忆。
背单词时反复出声读单词几遍,并一边读一边写,声音形象一并传到大脑中,记忆就清晰多了,这样记忆单词就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比单一的视觉识记深刻得多,记得也牢靠。
2、分类记忆。
用分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单词,如按学习用品、动植物、人物、食物、交通工具等分类;把一周的名称、月份的名称以及其他表示时间的名词归在一起;把同音异义词和一些易混淆的词如know、now 等经常归类对比,以加深印象。
3、图表记忆。
图表记忆可用于结构规则的记忆,在教学中,应常指导学生将名词的复数变化,动词的第三人称变化规则列在一起;形容词和副词的规则的比较级和不规则的形式均制成一张表;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也列成一份简表,这些图表便于学生查找对照,一些易混淆的词尾变化就一目了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强化了对词汇的记忆。
4、运用记忆。
记忆的重要意义在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单词放在词组里,融进句子里去记,引导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句子。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受到了业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绝大部分人才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在语言艺术上做出努力,能够更好的将知识进行传授,而不是简单、强硬的灌输。
语言艺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
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以往的方法和手段,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在语言的艺术性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语言上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和脏话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学生会不自主的去效仿,不仅违背了教学的初衷,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语言形式。
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必须让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能够积极的学习和理解,强化自身的语言水平。
国外的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的。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神奇,科学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就可以让学生的课堂思维发散开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充分表现出语言艺术的非凡魅力。
一、教学语言要有准确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包括思想内容的正确性和表达的确切性两个方面。
教师必须做到正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性、正确地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犯科学性的错误。
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还指解释词语时不随意减少或增加内涵,讲话符合逻辑,不犯逻辑性的错误。
表达的确切性包括语音的标准动听,用词的丰富准确,以及语法的合理灵活等。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以动听的语音来增加自己教学语言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掌握丰富的语汇,特别是一些同义词。
漫谈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
漫谈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摘要:教学与艺术进行有效融合是指在遵循教育规律和艺术美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本文着重论述了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有效融合引言:艺术是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多种形式表现社会生活,并以此来表现造物主的思想和情感。
在这种创造的过程中,它体现了形象化、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
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如此,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倡导艺术教育,运用艺术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教学艺术达到与学生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融合的表现(一)巧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思想,使人产生最大的联想空间,让人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适当增加音乐元素,如配乐朗读课文或以轻快的音乐引入课堂,以嘹亮的歌声收尾,既可调节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由朗诵转为唱法,让学生在歌声中想象场景,想象着寒冬时节,诗人看到明月,还以为地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这时,月亮从天空落到地面,唤醒了他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他抬头,低头思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如此才能体味作者的深切思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美术加深直观认识语言文字是一种象征性的抽象形式,在小学生中,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基础,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老师们也会觉得很吃力。
但美术是一种直觉的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归纳的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对阅读插图的合理安排,使语文课文的内容与图画相结合,使学生从抽象到直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月光曲”所描绘的场景,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之“深化对语言学用教学的研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此课程性质的定义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理应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促进广大教师对语言学用的教学研究。
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阅读教学中琐碎单调的分析仍是主调,语言学用的教学研究仍步履蹒跚。
阅读教学中对语言学用的研究,目前还是弱门、冷门。
课堂阅读教学,不管其形式、套路如何,仍然以提问式的文章分析为主,很难见到语言学用的春光,给课堂教学带来清新的绿意。
深化语言学用教学的研究,是事关语文教学全局的大事。
目前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上,可初步做好三件事。
1.对课文的研究与利用。
语言学用教学的精华内容应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的语言表达模式。
为此教师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分析,提炼课文的句式、段式、篇式,分析课文中语言组合的特点,分析课文语言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中表情达意的技巧。
这种分析就教师而言,进行的越周全越好,进行得越深刻越好,进行得越透彻越好。
2.对教材中其他可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教材中其他可用的语言教学资源,到处都是,只是我们常常疏于对他们进行整合提炼,所以看不到,利用不到它们的威力。
比如“语文园地"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说是语言学用教学的宝贝,有不少内容其实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其利用价值往往高于课文。
这些内容精致美好,活动的角度丰富,基本上都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用的训练。
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这许多次的语文园地活动,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气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仅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得,还启迪我们如何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也来设计,这样扎实细腻、生动有味的课中活动。
3.语言学用训练活动的创新设计。
课堂阅读教学应遵循新课程的标准,有意识地增加语言学用的教学内容,适当降低课堂上问答、分析、讨论的教学分量,杜绝将整节课都用于所谓分析理解的教学现象。
实施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用训练,可以运用以下多种形式,比如:美词美句摘抄,文章背诵,成语接龙,句式学用,段式仿写等,设计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用活动,可将语言资源丰美的课文用好用透。
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
以下是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及常用的教学方法:1. 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包括字词认读、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
2. 注重语境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强调语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交流和应用中学习语文。
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通过朗读诗歌、欣赏文学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喜爱和主动参与度。
4. 知识与思维的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5.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安排:小学语文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安排,如讲解、讨论、互动、表演、游戏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 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注重个别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育。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培养阅读和写作习惯:小学语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撰写日记、写作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8. 教与学的互动和合作:小学语文课程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共同探索语文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这些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
经典课例
演绎母语教育的哲学——《灰椋鸟》教学实录及评析
观点
我们追求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解读
诗意·童心·真情
1
画外音
2
课堂教学艺术
3
经典课例
4
观点
5
解读
画外音
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之地
课堂教学艺术
之一:引导不着痕迹 之二:轻松但不失深邃 之三:上课如领学生登山 之四: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
经典课例
经典课例
王崧舟阅读教学经典课例集锦
观点
徜徉在诗意语文之途
解读
欲把西湖比西子——我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艺术
画外音
经典课堂
观点
解读
画外音
士不可以不弘毅——印象祖庆
课堂教学艺术
之一:入课,简而丰,实而灵 之二:巧引学生会思考 之三:在猜想中诱发期待
经典课堂
无中生有也精彩
观点
语文能够做什么
课堂教学艺术
之一:无法预约的精彩 之二:没有“围场”的课堂 之三:在阅读中拔节
经典课例
给心灵寻找一块栖息地——《小王子》(节选)班级读书会评析
观点
让语文课堂成为儿童“梦”的故园
解读
诗化语文与语文教学的审美化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正如我们的习作课不是为了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作家,指导孩子写诗,也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诗 人。儿童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拥有一颗诗意的心灵,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观察、思考、 想象,并从中学会表达。”
我当然相信严师出高徒,我也相信不打不成材,可是,我更欣赏凭借教师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班级管理不 是一项技术活儿,心灵的交融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更多时候是一种了然无痕的浸润。”
小学语文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学语⽂有哪些常⽤的教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课堂教学⾮常重要,来⼀起看看⼩编为你推荐的⼩学语⽂教学常见的基本⽅法,希望能帮到你。
⼩学语⽂教学常见的基本⽅法 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 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法相结合; 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课堂教学效率; 4.背诵法:积累语⾔; 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的体验; 6.谈话法:引导学⽣独⽴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思考、合作交流; 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创新型教学⽅法: ⾃主探究法:⾃主学习,学⽣独⽴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 情境教学法:运⽤各种教学⼿段,创设⽣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进⼊课⽂,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培养能⼒。
(分⾓⾊表演) 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 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法 1、识字写字教学常⽤的⽅法: 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范法、⽐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法 字⾳教学:形声字——拼⾳助记、多⾳字——据词定⾳、⾳近字——⽐较辨析 字形教学: (1)笔画分析法。
笔画分析法就是⽤数笔画的⽅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法适⽤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
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
这种⽅法适⽤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 联系法(⽣活实际、上下⽂,如“吏”) 选择法(让学⽣查字典并联系上下⽂,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字典⾥的意思,根据⽂本选择⼀个) 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 ⽐较法(同义词、反义词) 运⽤法(组词、造句:也、把) ⼩学语⽂教学⽅法和措施 (⼀)采取⼀切可实施的措施,激发学⽣阅读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解读课文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讲述故事、讲解诗词、讲解古文等形式,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2.阅读启发法: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分析能力。
3.体验活动法:通过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体验古代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等。
4.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文本、不同观点、不同人物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例如,对比两篇文章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分析两种观点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体验交流法:学生角色扮演,搭建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交流感受。
例如,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角色体验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6.演讲辩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就一些话题进行发言或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论证能力。
7.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课文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答案,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8.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短文。
以上是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对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与艺术的融合,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
语文与艺术的融合,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将语文与艺术融合,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课堂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通过配乐朗诵或情景剧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
提高表达能力艺术表现需要创造性和个性化,这与语文教育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相辅相成。
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能够更大胆地使用语言,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增强思维能力艺术教育强调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艺术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例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诠释同一篇文章。
二、艺术与语文结合的具体实践诗歌朗诵与音乐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适合的音乐背景,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感受诗词的韵味和节奏,增添课堂的情感氛围。
绘本阅读与绘画选择优秀的绘本进行阅读后,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在绘画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书籍的吸引力。
情景剧表演通过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小戏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同时,表演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艺术活动在讲授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参加艺术工作坊,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从而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
三、总结语文与艺术的融合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充满创造性与趣味性。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未来,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这一融合,推动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
美术和语文的相互结合 , 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听、 说、 读、 写能力, 还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艺术之美。
( 一) 诗文绘画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我曾搞过古诗文配画比赛, 课堂氛围
《 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 化, 体会“ 春雨美如画” 。怎样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大自
然的美丽、 神奇, 感受到春雨的色彩呢? ( 一) 活跃学生的思维, 灵活导人
“ 春天来 了, 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 , 换上了五颜六色 的春装 。 谁能
( 二) 美图欣赏与理解课文的相互依傍 小语教材, 是语文教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一大杰作, 我们要善用插 图、 巧用插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 画家和牧童》 这篇课文时, 巧
说说春天有哪些美丽的色彩?” 这样的提问式导人, 将学生的思维一 下子引入到了美丽的大 自 然,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能将“ 绿色 的柳条、 红色的桃花、 青青的小草、 金黄的油菜花……” 等一一用语言
( 三) 激发学生的想象 , 逐步深入
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既愉悦了学生性情, 又表现了学生的个性, 达到 了培养想象力、 创造力的目的。
三、 延伸课堂教学 ,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
美术课后, 《 春雨的色彩》 的教学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 学生纷纷
发表对春雨的感受: “ 春雨是没有颜色的,但是春雨给花和草带来了 颜色, 让大地更漂亮” , “ 春雨是最美丽的” , “ 没有春雨, 植物就没办法
( 下转第 1 5 7页)
文l 2
刊』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教授: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
在初步学习语文的阶段,教师会注重字、词、句、篇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和基本词的意义,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并逐渐使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句子和篇章。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2.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诵读、背诵、讲述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用准确、流利、条理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综合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阅读,使学生能够体验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品格。
4.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选用具有吸引力的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并提供适度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满意度。
6.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小学语文教育逐渐融入现代科技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教学实例。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书、学习软件等工具,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全面和丰富。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教授,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融入现代科技手段。
通过这些特点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语感教学法(洪镇涛、王尚文)●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于漪)●案例教学法(根舍因、克拉夫基)●点拨教学法(蔡澄清)●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导读教学法(钱梦龙)●目标教学法(布卢姆)●反馈教学法(刘显国)●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欣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杜威)●点面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上海一师附小等)●成功教学法(上海闸北八中)●整体教学法(查有梁)●合作教学法(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启发式教学法(《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发现教学法(布鲁纳)●创新教学法(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差异教学法(华国栋)●单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直观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王松泉)●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竞赛教学法(罗树根)●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迁移教学法(马芯兰)●尝试教学法(邱学华)●学导式教学法(胥长辰)一、重视积累,灵活运用。
二、立足课堂,以“内”养“外”,温故知新。
三、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明确考点,抓住要点,讲究表达,重视创新。
四、作文训练要强化文体意识,通过一定量的作文练习,写出规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五、关注生活,关注地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及方法有哪些一、教学准备1. 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
2. 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
3.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和学情,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分组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字、词、句、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2. 培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鉴赏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训练: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4.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诗词朗诵、讲故事、语文知识竞赛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 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 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个性化指导,发挥学生的潜能。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五、课堂管理1. 规范课堂秩序: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究小学语文教师是语言艺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的授课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本文主要从课堂语言的逻辑性、生动性、引导性和情感性四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一、逻辑性逻辑性是指语言的结构、体系、组织与推理的一致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严谨清晰地表达思想,构建逻辑合理的语言体系。
课堂上的语言应遵循从概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介绍课文时,可以先讲述整体大意,再逐段解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二、生动性生动性是指语言的形象化、生动化。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枯燥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画,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体验中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语言表达中,可以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适当的情感色彩,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实际感受。
例如,在讲授《诗经》时,可以用“风吹草低现牛羊”来形象诠释乡村风景,用“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短暂和宝贵。
三、引导性引导性是指语言的指导、启发和激发。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遵循思维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系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
在授课时,需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还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知识难度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情感性情感性是指语言的情感色彩、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善于通过语言传递人文情感和文化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在课堂语言中,可以用适当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生活经验等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人际互动,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传授古诗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解析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于情感表达的认识和体验,并学会自己表达情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应遵循逻辑性、生动性、引导性和情感性等良好的语言艺术,用优美的语言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融入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融入法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艺术融入法是一种富有创意、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
它通过将艺术元素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艺术情操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融入法,并介绍其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二、概念解析艺术融入法是指将艺术教育元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艺术形式的表现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艺术融入法可以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表演、创作、演绎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实施步骤1. 选择艺术元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艺术元素,比如使用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
2.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所选的艺术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朗读诗句,感受韵律之美。
3. 实施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进行演唱、舞蹈、表演等形式的艺术实践,让学生在欣赏和表演中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4.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反思所进行的艺术融入活动,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该教学方法。
四、艺术融入法的效果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艺术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2. 启发学生思维:艺术融入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艺术情操:通过参与艺术实践,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品质。
五、小结艺术融入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艺术元素与语文知识相结合,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施艺术融入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艺术元素,设计创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
艺术融入法的实施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艺术情操。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语言艺术发展的起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言艺术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
下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浅析。
一、语言艺术的内涵语言艺术可以分为言语艺术和文字艺术两个层面。
言语艺术是指通过言语交流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主要包括语音艺术和语调艺术。
文字艺术是指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主要包括文字运用的形式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艺术要求学生在表达中能够运用得体的语言,流畅的语音和语调,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二、培养学生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艺术注重言之有物,表达丰富多样的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
语言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言艺术中的形式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语言艺术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与他人交流的连贯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情感态度的投入。
2.注重练习。
语言艺术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够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做语文练习题和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能力。
通过熟练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3.多媒体辅助。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语言艺术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的常用教学方法五篇
小学语文的常用教学方法五篇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的常用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的常用教学方法1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
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
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
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
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
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
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
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教学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教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是指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让他们从小学会欣赏、理解和创造优秀的语言作品。
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信息,并从中获取充实自己的知识。
文化素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传统节日和习俗、名人事迹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他们从小就热爱和尊重自己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苏教版教材,图文精美,可读性强。
比如第四册语文教材包括:快乐的节日、月亮湾、预后、谁的本领大、蜗牛的奖杯、狐假虎威、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猴子种果树、欢乐的泼水节……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学生与教师。
大家都希望在使用实验教材的过程中,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要求,用崭新的课堂面貌和精彩的教学艺术推动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语文学习内容的整合,关注儿童的生活情趣,体现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习过程,加强课堂内外、语文内外的联系。
翻阅语文教材,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对教材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感动。
但是怎样构建新的课堂,怎样调整教学的策略,还需从语文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加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寻找合适的识字方法
教材中,低年级汉字的教学是认写分开的。
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求会认的字只需做到“见其形读其音”;要求会写的字则不仅会写,还要懂其意,并学习在表达中运用。
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并不要求把要认的字逐个进行字形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抄写;也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用结构法,偏旁部首替换法等去进行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而要遵循儿童认识的规律,把认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整体把握。
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例如:用游戏和猜谜法识字,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我在教学生字“弟”时,编了一个字谜:头戴兔耳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站立,一只脚翘起。
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弟”字,还一边念谜语,一边表演动作,乐不可支。
又如学生字“碧”,让学生来编一个谜语记住它,有的学生能在引导下很快说出“王先生和白先生坐在石头上讲故事”。
并能按上下结构“王、白、石”的顺序,正确写出来。
学习“攀”时,我请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并记住“一树林,两把叉,你说它很大,我敢用手拿。
”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很快就记住了这个难字。
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把认字与写字放在实践的环境中学习。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好处,学生才会重视识字。
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认识身边的商品名、
路边的广告招牌、读有趣的书、看报等来加强识字巩固。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欲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并不等于只讲花样不讲实效
教材提供了不少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启发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但是,过于追求花样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际和效率,就会华而不实,走向另一个极端。
例如,有一位实验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猜谜语》时,她在课前花了很多心思:制作课件,收集了上百条谜语并制成猜谜灯,花花绿绿的挂满了讲台。
课堂中形式多样,一会儿出示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一会儿变换学生的座位,组成新的学习小组;一会儿让学生摘猜谜灯,教学花样多而新。
但让看课者感觉到:这节课的中心“口语交际”没突出,自始自终学生并没有多少说话的机会,而且跟着“形式”转来转去,茫然无措。
结果可以想像:学生并没有在交际时互动起来,更不能大胆说话表达自己的欲望或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把口语交际与实际生活或实际情景联系起来效果则完全不一样。
我在上二年级上学期的一次口语交际《买文具》时,课前先布置学生到商店的文具柜台去买一买,了解一下文具的范围、价格、质量好坏,甚至和售货员的语言交谈应注意什么,然后在课堂设立了几个文具柜台,让学生进行现场采买活动,并注意使用专用的礼貌语言。
上课时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采买”,并能把这次活动完整有序的说出来,而且语言优美、通顺。
《买文具》并没有制作课件,也没有多少形式上的花样,但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精彩。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说话培养出来的,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应精心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想说话的欲望、热情,积极主动地进入交际情境,提高思维想像和口头表达能力。
再如:有老师在上识字课时,设计了一个长达十来分钟的游戏:《摘苹果》,而且用的是真苹果,目的在于复习巩固生字,创意是新颖的。
黑板上贴着一棵树,上面有十多个带有生字的果子。
当老师说“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时,小朋友们纷纷举起手来。
结果只有六、七名学生站到“树”前摘到“苹果”,一个个把自己认识的“果子”摘下来,读一读,再拿到苹果欢天喜地的上位。
可大部分同
学在一旁干着急,而且因为没得苹果而大失所望。
游戏的效益是一个孩子巩固了一个他会认的字,而大多数同学伤了心,可能会对识字课产生厌恶感。
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并不一定靠彻头彻尾的花样形式。
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或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游戏,结果是学生读书时间、说话时间被占用了,教师板书被代替了,空间思维也被剥夺了,教师的引导也被省略了。
这样看似丰富多彩,实际课堂效率很低的教学方式不可取。
有些教学可以用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挂图,比使用课前花大气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简单、直观、实效得多。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既不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又不能刻意追求花哨的、华众取宠的形式。
而要首先考虑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如何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然后考虑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情趣性,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三、追求个性化教育但不能忽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有些课堂自由到学生连看书、写字、执笔的基本姿势都不正确,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发言大喊大叫,活蹦乱跳。
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影响了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了他人的思维与学习。
其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等于不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高素质的、高品味的又不失天真活泼的学生。
语文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他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教学实践的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
因此,在课改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讲究语文教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