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要求论文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论文

美学原理论文

美学原理论文
美学原理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论文涉及许多不同的主题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美学原理理论文的主题:
1. 美的定义和特征:这篇论文探讨了美的概念、定义和特征。

它可以研究人们对美的共同认知和审美标准的多样性。

2. 美的哲学基础:这篇论文研究美的哲学基础,探讨美的本质和存在。

它可以涉及到美的形而上学思考和美学的本体论问题。

3. 美的经验和感知:这篇论文探讨人们对美的经验和感知。

它可以研究美的感知过程、美的审美体验和美感的形成。

4. 美学价值和评价:这篇论文研究美的价值和评价标准。

它可以讨论艺术作品和美学对象的评价标准,以及美的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

5. 美的社会和文化影响:这篇论文研究美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它可以探讨美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美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和解读。

6. 美学教育和批评:这篇论文探讨美学教育和批评。

它可以研究美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以及美学批评对艺术作品和美学理论的影响。

这些主题只是一些可能的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来选择合适的美学原理理论论文主题。

美学原理论文2篇

美学原理论文2篇

美学原理论文美学原理第一篇导言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价值和美术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以泛指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美学原理,分析美的概念、特征和哲学基础,以及美学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

一、美的概念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人类对于感知对象的欣赏和审美情感的集合。

美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景观、人体的姿势、艺术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美的概念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和文化背景不同。

然而,美学研究追求的是寻找普遍适用的美学标准,以增进人类对美的理解和认知。

二、美的特征美具有多个特征,其中包括对称、协调、和谐、尺度、比例、变化、统一等等。

对称是指物体两侧相对称的特征,可以给人带来平衡和和谐的感觉;协调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谐,使整体产生一种统一感;尺度和比例是指物体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使人感觉舒适和协调;变化是指元素之间的变化和对比,增添刺激和吸引力;统一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整体性和内在连接,产生整体的和谐感。

三、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

美的本质是指美的本体属性,即使存在于感知对象中的特定属性。

美的价值是指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评价,可以从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同的价值观出发。

美学的哲学基础探讨了美的本质和价值的逻辑关系,为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四、美学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美学在绘画、音乐、舞蹈、电影和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绘画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表达画家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音乐通过音符、节奏和和声等元素,表达音乐家的情感和思想;舞蹈通过身体的动作、肢体语言和音乐的配合,表达舞者的情感和意义;电影通过摄影、剧情和音效等元素,表达导演的艺术观点和主题;文学通过文字的修辞、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元素,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美学在这些艺术形式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结论美学作为研究美的学科,深入探讨了美的概念、特征和哲学基础,并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学原理期末论文

美学原理期末论文

美学原理期末论文引言美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理论研究。

它研究艺术作品的本质、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审美感受的特点。

美学不仅仅关乎艺术作品本身,也涉及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感知。

本文将从形式美学、艺术哲学和审美经验等方面,探讨美学原理。

形式美学形式美学是研究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的美学学说。

它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构造对于美的产生和感染的重要性。

形式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是通过艺术家的表达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对形式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家才能达到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审美效果。

在形式美学中,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形状、色彩、线条、比例和结构等。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运用和组合,创造出以形式美为中心的艺术作品。

例如,绘画中,通过画面中人物和物体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等元素的安排,艺术家可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情感,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美的享受。

艺术哲学在艺术哲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艺术哲学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于观众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启示。

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

它是一种主观的、个体化的体验,由个体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官感受、情感体验和思维反应组成。

审美经验是多元的,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艺术作品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背景、文化经验和情感状态都不尽相同。

此外,个体的审美经验也可能受到艺术作品本身的特点和创造者的意图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尽管审美经验是个体化的,但也有一些普遍的审美标准和原则,例如和谐、平衡、对比、统一和变化等。

这些原则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观众建立起对于美的感知。

结论美学原理涉及艺术作品的形式美、艺术哲学和审美经验等方面。

形式美学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构造对于美的产生的重要性,艺术哲学探讨艺术的真理与价值,审美经验关乎个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感受和体验。

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

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

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关键词:美学,整理,论文范文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简介:优选范文一:论文题目:分析美学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摘要:作为一种以概念分析为研究方法的美学形态,分析美学曾经占据国外美学界主流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开始并未受到国内美学界的青睐。

历史地看,分析美学在国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分析哲学的引进、批判性地关注译介、选择性地认识评析、多美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内容:优选范文一:论文题目:分析美学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摘要:作为一种以概念分析为研究方法的美学形态,分析美学曾经占据国外美学界主流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开始并未受到国内美学界的青睐。

历史地看,分析美学在国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分析哲学的引进、批判性地关注译介、选择性地认识评析、多方面地展开研究四个阶段。

在此期间,国内分析美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但相较于分析美学在国外的状况来说,国内分析美学研究仍处于探索成长之中。

从美学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关注和研究分析美学对于本土美学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重新梳理和反思国内分析美学的研究现状,有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国内分析美学研究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分析哲学;分析美学;美学史;美学译介;本土转化;20世纪以来,伴随着学界对国外美学思想和方法的引进与接受,分析美学逐渐在国内得到传播和研究。

尤其是21世纪近十年,分析美学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与分析美学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

然而,同国外的分析美学研究相比,国内的分析美学研究显然还存在深入发掘的空间。

因此,对于今后国内分析美学研究而言,回顾分析美学的引进和接受过程,梳理分析美学研究现状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分析美学研究总体概观回顾国内分析美学研究的发展,可以按照学界对分析美学不同的重视程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初至1949年的分析哲学引进阶段、1950年至1978年的批判性地关注译介阶段、1979年至20世纪末的选择性地认识评析阶段、21世纪初至今的多方面地展开研究阶段(1) .(一) 20世纪初至1949年:分析哲学的引进从来源上说,分析哲学是分析美学生发的理论基础,因而,考察国内分析美学研究的发展,应当从对分析哲学的引进和介绍开始谈起,而这一阶段,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早期分析哲学的引进和接受,为分析美学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背景。

关于美学的论文

关于美学的论文

关于美学的论⽂美学是研究⼈与世界审美关系的⼀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的⼀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是⼈类的⼀种精神⽂化活动。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关于美学的论⽂1 ⼴告在今天商业社会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虽然对“⼴告艺术”还存有很多争议,其商业属性和功利性使“艺术”这⼀概念的纯粹性⼤打折扣,但⽆法否认现今的⼴告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包含了艺术和审美的成份。

从古到今,并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品,艺术总与⼀定时代社会的实⽤性结合在⼀起的,总与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相关联。

因此,我们把⼴告从经济、市场、信息等学科中独⽴和分化出来加以⽂化和审美的审视是可⾏的,现代⼴告逐渐确⽴了⾃⾝的⽂化形象和美学地位。

当⼴告在品牌的周围不断的附加越来越多的概念与故事时,其⽂化上的艺术与审美便成为了可能,并且由此产⽣出⼴告的独特品牌的价值。

今天被称为数字时代,许多品牌营销⼈员满脑⼦关注的焦点是媒体采购成本的降低,炒作创意上的短线的传播策略。

⽽且⼏乎所有的⼴告企业都已开始请求综效、企业再造、节省成本、以及策略规划等等。

他们往往忽略:品牌塑造中⼴告作品⾥究竟是哪些东西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哪些东西才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哪些事物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光临。

由于科技与信息的发达,商品的差异性⽆法加⼤,对⼤部分消费者⽽⾔,其基本需求各品牌都能获得满⾜。

因此唯⼀能够产⽣差异性的就是创造难忘的感知经验,⽽美学就是创造品牌⼴告难忘的感知经验的有效武器。

其实美学并⽆任何奥秘可⾔,它早已存在于商品品牌性格于消费者⽣命之中。

在此差异化与区隔化渐渐泯灭的年代,美学使得以创造差异的有效武器。

⼀、⼴告美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理论形态的⼴告美学,是近些年才崛起的边缘性科学。

从属于实⽤美学的范畴,是实⽤美学中的技术美学在⼴告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这种美学是将美学的理论与⽅法,运⽤于⼴告学,并吸收⼀些相关学科的成果⽽发展起来的。

关于美学原理的论文

关于美学原理的论文

关于美学原理的论文
美学原理是关于人类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理论体系。

它涉及了艺术、设计、文学等各个领域,并且对人类的美感和美学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美学原理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类审美体验的本质。

首先,美学原理被认为是对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

它通过研究人类对艺术和美学作品的反应和喜好,从而揭示出一些客观的基本原则。

例如,对称性、平衡性和谐度等美学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和设计中。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艺术家和设计师能够创造出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

其次,美学原理还有助于理解美的本质。

美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喜好都不尽相同。

然而,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类的审美反应,美学原理能够找到一些普遍存在的美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某种形状、颜色、模式或情感的表达。

通过理解这些普遍存在的美学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对美的偏好和认知过程。

此外,美学原理还能够指导艺术和设计的创作过程。

当艺术家和设计师了解了美学原理后,他们能够根据这些原理制定创作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创作中。

这样,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或用户的审美需求,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综上所述,美学原理是研究人类审美体验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对美的评判标准,而且还深化了对美的理解。

此外,美学原理还能够指导艺术和设计的创作过程。

因此,研究和应用美学原理对于探索和发展人类审美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论文(精选5篇)

美学论文(精选5篇)

美学论文美学论文(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学论文篇1【摘要】护理美学是由护理学和美学交叉组成的一门学科,该门学科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整合护理工作人员、患者及社会间的审美关系,让患者得到美学的护理及美的享受,进而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生理、心理满足,最终提高治疗效率,加速患者康复。

随着人文精神在医学界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学界对护理的美学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应用并推广护理美学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对我院护理美学应用情况进行如下总结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美学;医学;应用医学工作不但是一个治疗与被治疗的过程,还是一个维护和塑造人体美学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一个部位或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均对人体美学存在极大损伤[1]。

患者来院治疗时,不但需求快速的治愈损伤的机能,更希望治疗工作可以从美学角度出发,以提高治疗满意度及疗效。

由此可知,临床工作中治疗疗效不仅表述为疾病的转归,还体现为人体美学的重现,这也是护理美学的根本出发点。

1、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美学教育事实上一直贯穿着整个护理教育工作中,但就实际临床需求而言,院校的美学教育仅能奠定护理人员的基础美学修养,而进一步的美学修养还需在工作中加以培养和升华[2]。

因此,相关医疗机构需将美学教育工作纳入到护理人员日期工作中,并通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风貌以及职业行为等具体内容来表现,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美学鉴赏、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吗,并反过来指导护理工作。

2、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美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形式美有对称、层次、和谐、多样、统一等多种表现方式。

这就要求医院环境布局、病房内部布局,甚至小到病床桌上的小物件布局均需从这些表现方式来合理布置。

大学美学论文(5篇模版)

大学美学论文(5篇模版)

大学美学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大学美学论文大学美学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美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音乐美学的本质在中西方的音乐美学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音乐表达情感”。

在缪天端的《音乐美学史概观》一书中也给音乐美学作了定义:“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感受、音乐的条件。

”在中国,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产生于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人,在音乐美学上则表现为声无哀乐论和物感说;而在西方,对人与物的关系的理解是人对物的把握,人要理解世界就必须要从认识世界的真相开始,在音乐美学上主要表现为音乐自律伦和音乐他律论。

所以,在对音乐美学本质的理解上中西方就存在较大的差别。

二、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一)美感特征的比较由于中西方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在美感特征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古典美学艺术创作意境的追求包含着虚实相生的深刻哲理,认为虚与实的统一才是最完美的艺术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具民族个性和民族特色的艺术精神体现。

而在西方,音乐的主题着重表现“实”,他们认为自然由始至终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意义的实体,所以西方音乐也倾向于表现一种鲜明的情绪、一个明确的观点等具有单一性的主题,很少去追求弦外之音。

所以,西方的音乐思想总是强调和突出它的实在性,多以“真”为它的终极目标。

但是因为中国文化的致虚和求同,表现在音乐上就产生了“空白”,造成一种“空灵”的.意境,追求的是“虚中见实”,达到意味深长的美学效果。

无可置疑,中西方的音乐都具有同样的力度与深度的美感,不同的是西方音乐体现出的情感内涵就是主题,而中国的音乐主要体现的则是一种感悟、一种意境、一种情韵。

在力度的表现上西方音乐主要体现强度,展现一种不可遏制的汹涌之势和强烈的震撼力,就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表现一种英雄的主题和革命斗争的意象;在深度表现上中国音乐则使人身心陶醉,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鼓舞、慰藉和愉悦。

美学论文

美学论文

美学论文引言:本论文将阐述什么是美(学),主要是人的美及不同的审美标准。

一.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摘自百度百科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

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

可见,美学最初来源人得感官。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英国诗人济慈说:“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美国美学家桑塔耶纳说:“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美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我想这就是一切美存在的意义。

一个美女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吸引眼球。

广告,电影,里总会塑造美,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在没得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事物中丑的存在。

化妆品广告中的前后对比,电影或电视剧中“坏角色”的存在。

都是升华了美,衬托了美。

但并非所有的美都与相貌上的丑对立。

例如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受读者喜爱。

所以,这也是后面将要说的人的美,美与善良。

二.人的美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

人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外貌、服饰、气质上,内在美主要体现在认得精神和性格上。

(一)人的外在美人的外在美是通过直观的外在形象体现的,能够给人直观的美感。

外在美是人物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决定性的方面。

人的美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美。

同时,内在美和外在美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内在美时常显现为外在美,有些外在美的特征本身就是内在美的生动体现。

具体而言,人的外在美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外貌、服饰、气质。

外貌上,(1)外貌首先要五官端正,位臵适中。

关于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标准。

生活美学申论作文

生活美学申论作文

生活美学申论作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舒适和品质。

生活美学作为一种理念和追求,旨在通过审美的方式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生活美学并非只是在外表上追求美丽,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细节中发现和创造美。

生活美学意味着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

它要求我们拥有独特的触觉和观察力,从我们身边的琐事中发现美丽。

这可能是一朵盛开的花、一碗精心烹制的食物,或者是一个简单但温馨的家。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情感上,生活美学将日常琐事转化为独特的体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

生活美学强调的是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和文学形式,或者是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来共同分享和传播美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还能够与他人分享美的乐趣,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

生活美学也是一种生态意识的体现。

它鼓励我们关注环境保护,推崇自然的美。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和社区建设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通过这些行动,我们不仅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提升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生活美学还要求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被各种外界的压力和干扰所困扰。

生活美学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通过冥想、阅读或者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寻找自己的内心净土。

只有拥有平静的内心,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带来的美好。

生活美学是一个人生境界的提升。

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审美追求,更关乎对生活的态度和修养。

通过注重细节、表达情感、保护环境和追求内心平静,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满足。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抱生活美学,让每一天都成为一次美好的体验。

关于美学原理论文

关于美学原理论文

关于美学原理论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美感追求也不断增强,将美学原理完美融合于生活各个领域,能够更好地刻画生活之美,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美学原理论文范文一:园林景观设计茶文化的美学意义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园林景观设计更有重要的贡献。

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而体现传统的美学意义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追求。

本文从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出发,对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升华与融合,并进一步分析茶文化元素应用的美学意义,有望在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同时能推动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园林设计;茶文化元素;美学意义园林景观设计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或区域内,利用设计手段和艺术思维对区域环境的地形、植物、园艺、建筑等开展人工再造活动,以此赋予园林景观新的生命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在满足人们对园林布局、规划、空间结构等方面要求的同时,致力于增加园林崭新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同时能够保护神态环境的发展,促进生态条件的优化。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建筑活动,更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民的价值取向。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实用、美观,在实用、美观的基础上追求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茶文化的传承、升华与融合过程,也是彰显美学意义的过程。

1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1.1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已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

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促使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并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对茶文化元素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就要求将茶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展示[1]。

美学概论论文

美学概论论文

美学概论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学概念的介绍和美学领域的重要理论观点的分析,探讨了美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首先,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然后,分析了美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接下来,论述了美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以及它们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本文探讨了美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引言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美和审美的学科,对于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不仅关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还关注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介绍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观点,深入探讨美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1. 美学的起源和发展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人们开始关注美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美的定义。

此后,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涉及到美的本质、美的标准以及美的价值等问题。

2. 美学的定义和相关学科美学是研究艺术、美和审美的学科,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判和解读。

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相比,美学关注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价值,以及人们对美的认知和体验。

3. 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在美学领域中,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被认为是两个核心概念。

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观赏艺术品或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和体验。

它涉及到感觉、感知、情感和思维等多个层面。

审美价值是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涉及到作品的美感、创意、技巧和表现等方面。

4. 美学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美学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上。

艺术家通过运用美学原理和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通过审美经验来感受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美学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美食、时尚、建筑等,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

5. 美学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在当代社会,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首先,美学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帮助人们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

艺术美学论文

艺术美学论文

艺术美学论文篇一:美学课程论文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摘要:关键词:美学作为这些研究的分支,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意义为“对感官的感受”。

美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美”的学问,更多是关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构成审美活动的审美客体(美)以及审美主体(美感)两个方面。

人在审美活动中还可能产生美的创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品。

然而美学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哲学理论,美学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活动以及在当代文学创作以及影视创作中产生重大影响。

在当前娱乐至死精神下,这个时代被称为审丑时代,网民通过审丑的批判抨击从而达到内心情感的释放。

由此美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纯理论学科,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产生新的意义,并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一、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美学美学的诞生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在人类最初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意识,是美学的最初萌芽;随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朴素的美学思想体现的是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理论的思考,其理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追求;直到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学科。

鲍姆加登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划分人类的心理活动,认为美学(感性学)是研究“情”的学科。

随后近代西方美学在鲍姆加登感性学的基础上,康德、黑格尔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代表德国古典美学的最高成就。

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流派可分为三个方面:沿着哲学方向进行发展,沿着心理学方向进行研究美学以及从艺术社会学角度研究美学。

而在中国则是在二十世纪初逐渐从西方引进美学理论。

从梁启超、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自觉建构。

二十年代,吕澄、陈望道、范受康建立美学体系。

留学日本的朱光潜在日本接触到到西方美学,并写出《谈美》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国人介绍美学。

篇二:改艺术美学论文读书笔记朱光潜全集《谈美》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解放前出版的《谈美》的修订版,由中华书局重新编排,也加入了一些章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美的智慧工业设计工科芮一雪1008031003生活中处处存在美,但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

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的是发现美的智慧,用智慧去发现。

——题记从文学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说20世纪在什么事情上具有一致性的话,就是其各个时期文艺风格中的差异与矛盾。

尽管如此,如果试图概括20世纪文艺发展的美学特征的话,无论什么风格、流派、思潮、宣言、主义,无论什么时代、采取什么媒介,它们仍然具有共同的特点,即20世纪最普遍的人类主题的变化。

如果生活不同,文学与艺术终将不同。

20世纪的文艺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性中的反复无常、游移不定,缺乏古代先哲那种坚定、清晰严格的原则,这是因为现代生活本身就是反复无常、变幻不定的。

翻开一部西方美学史,可以看到自古希腊美学家伊始,历代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在谈论文艺的审美特征时都离不开对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和谐与完美的强调。

苏格拉底认为,艺术美是把现实中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的最完美的形象;亚里士多德强调“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康德则明确他说明作为“依存美”的艺术美,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的形式美;黑格尔由于艺术美是心灵产生和再生的,所以特别予以重视,同时也指出艺术美之所以高于自然美就在于它抛弃了自然中的丑的一面,充分理想化了。

因而可以说,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对于文学艺术一直是以一种古典主义的审美标准进行品评和欣赏的,青史留名的绘画名作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通过恰当的比例,合理的透视,协调的色彩,完整的构图,逼真的形象给以一种审美的享受。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一日千里,现代社会与人类思想情感的随之变化,艺术中一种不同于以往写实主义的全新的表现手法出现了,其根本原因是艺术家们开始感到以往古典派大师出色运用的种种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已不再能够充分地展现他们的现代观念,甚至于成了一种限制性的不利因素。

莫奈断然放弃底色和上光,以油漆罐或颜料管中的原始颜料的质感代替了原来精致的画面;Paul Cezanne为使画面和构图更明确,牺牲了逼真的形象和正确的透视,却成功地在作品中使一些相互冲突的或不完全为人所理解的动因和谐一致;被称为“野兽派”的马蒂斯、弗拉芒克,表明了一种态度,一个姿态,即一场视觉革命。

与此同时,各种具有闪光思想的团体及他们出版的刊物所引起的骚动也震动了文坛。

对于许多普通读者或观众来说,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欣赏某些现代派的小说、绘画、音乐乃至建筑作品(尽管有些可能是近百年前的作品),仍然会遇到某种“审美困难”(或者称欣赏困难更为合适,因为现代文艺并不把“美”作为创作所追求的唯一目标,甚至认为艺术与美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大多数普通人的审美观念仍然是古典主义的,还没有发生所谓的“现代转变”。

当然,对于现代主义中某些流派(如波普艺术),可能没有什么欣赏困难,这只是因为这类文艺作品恰恰是致力于消除那些将艺术作品与其他人工制品区分开来的特征为己任的,是实验性的现代艺术逐渐走入穷途末路的一种产物。

所以,某些批评家认为,欣赏现代文艺作品需要预先经验的知识,所谓“预先经验的知识”,就是要把握这种艺术革命背后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其原因可以理解为,现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造成了人们灵魂上的革命。

现代科技破坏了传统社会中人类存在的整体性格局,人们不仅丢失了以往几千年所时刻进行着的平静、理性的生活,而且不断发展的科技进步及其所带来的物质富足,也使人越来越失去原有的浪漫与冲动而陷入物欲中,更可怕的是现代社会告诫人们,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新的东西转瞬即旧,生活本身的价值与人的行为准则也变得混乱起来,传统三段论的逻辑导致的可能是自相矛盾的结果。

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实践使艺术保持了稳定,但是当稳定是虚假现象时,或者说是主观和武断的时,欺骗就会进入艺术领域。

Paul Cezanne在油画布上一笔一画地对形式进行重建,在他努力下,艺术家的关心的对象不再是草地、岩石、树木、云彩这些单个客体,而是草地与岩石、树与光、森林与云彩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善于把握景物、技巧最成熟的艺术家在这种新的感受世界的角度面前也感到困惑。

Paul Cezanne提供了他的解决方法,他所追求的是画面上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不只是秩序的呈现。

接着,以色彩来构筑空间的野兽派也把这点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其代表人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看到“瞬间的连续性构成了生命与事物的表面存在并不断地对它们进行修饰和变化,在这种瞬间的连续性下面,一个人能够寻求更加真实、更为本质的特征,艺术家将要捕捉到这种特征,从而对现实做出更永恒的解释。

”②“瞬间的连续性”是一种绝对的现代感,是一系列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发明之后带给人们的不同以往的新感受,它使艺术家们所希望表现的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某个静止的瞬间现象后面的永恒的本质。

可见,现代审美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受到现代工业与文化的影响,解释艺术的角度变了。

古典主义的就艺术品本身来解释的方式,只注重作品的布局、比例、色彩等是否合理协调的原则也不适合现代文艺创作了。

现代艺术所要求的是就艺术品与人的关系进行解释,重点在于是不是出色地表现出人的某种情感和想象。

同时,也正因为这种相关性,所以现代艺术始终允许相互矛盾的解释。

工业革命以前,人们无论对自然景物或艺术品的观照与审美欣赏,都是以对象本身的审美特性为中心,文学艺术家在创造其作品时,不遗余力地利用自己的技巧来表现对象的“美”。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

对外在世界的把握由平面(二维)到立体(three-dimensional)再到时空一体(four-dimensional),艺术家在创作时开始轻视对象本身而重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一系列的现代艺术流派与思潮由此产生了。

从1889年埃菲尔铁塔在巴黎矗立起来的那天起,人类视觉文化的基础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因为不仅从此人们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而且这种视角的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也给人们的心理与时空观念也造成了巨大变化。

人类第一次如同置身世外的天使一般,看到了以往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也从这一工业时代人类创造的新奇迹中看到了人类创造性的巨大潜能与机器时代将会带来的美好未来。

原来在地面上感到开阔、高大的田野、楼房,换个角度看,似乎都变成了玩具,就连城市也显得如此渺小;人们的视野打开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人们对物体或对象的观察与认识不再是单一角度、单个侧面,而是从所有可能角度全方位地面对世界。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所揭示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机器、速度与技术的崇拜,从而也成为现代文艺美学革命性的根源。

来自于现代工业的代表性产物——汽车与火车——的速度,从另一个角度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时间的角度。

爱因斯坦相对论动摇了关于固定空间与连续时间的概念,而车轮则使人们真正感到了这种变化的力量和一种现代意识。

这种现代意识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在“未来派宣言”里阐明,虽然该派的一些观点带有明显的对古典艺术的挑衅性,如“一切摹拟的形态都该受到鄙视”、“以前用过的都该抛弃”、“对于过去画家是真理的东西,对现代画家来说已成了谬误”等,但正是这些观点,使得未来派名扬欧洲,代表了一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也就是表明了一种新的艺术态度,即:现代艺术就是要对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做出适当的记载,它包括接受人类的无意识与非理性的因素。

在现代文艺创作中,另一个突破是对形式的重视。

在古典主义艺术中,形式只是表现内容的,在现代艺术中,形式的生命力日益受到现代艺术家的重视,这一变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被表现的对象上讲,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化发展,使人们所感受到对象不仅仅是事物的一个角度或侧面给人的色彩、明暗、布局等特性,而是事物给人的形状、重量、体积和生命,因而纯粹、简单的形式表现是难以尽意的;从表现手段上讲,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文学艺术家有各种先进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将对象表现的远比古典艺术家逼真和形肖,因而正如波洛克所说的:“艺术家的工作是表现内在的世界——换句话说——是表现活力、运动以及其他内在的力量。

……现代艺术家的着眼点是时间和空间,他表现情感,而不是图解社会。

”变形虽然尽量脱离现实对象,但它毕竟还有形,只不过是形的联想更丰富了。

为了进一步表现情感和获得创作自由,一部分作家和画家索性摒弃了形与形式,当实体可想象的现实消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想象、隐喻、意念与情感了。

抽象艺术与非客观艺术是这种新的文艺倾向的代表,表现主义则可以说是其先驱。

在表现主义的绘画作品中,人物面部奇特的夸张,刺目的色块,排除了主题,走向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把美术看成纯粹感情的直接表现,只跟眼睛对话,在他们看来,直接表现自我和主观意象是所有艺术的唯一目的,线条、形体和色彩之所以被采用,全因它们有表现的可能性。

为了宣泄更强烈的感情可以牺牲平衡的构图和美的传统观念,扭曲便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

而在表现主义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整个用武之地就在幻象之中。

他并不看,他观察;他不描写,他经历;他不再现,他塑造;他不拾取,他去探寻。

于是不再有工厂、房舍、疾病、妓女、呻吟和饥饿这一连串的事实,有的只是它们的幻象。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各种主观主义的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同样给艺术的定义与审美原则带来了困惑。

现代美学必须跨出从审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这道门槛,否则对许多艺术现象就没有发言权。

跨过主观主义门槛的现代文学艺术从此踏上了向两个极端发展的进程。

一方面是主题的消亡;另一方面,则是主题的世俗化。

Paul Cezanne首先动摇了主题在画面上的重要地位,忠实于直觉,连贯的视觉效果。

从主题统领画面到由画面支配主题,抛弃线与线性的透视。

在象征主义那里,主题由客观变为主观、梦幻、神秘的世界,“转变成艺术的噩梦”,神秘的象征,目标在于解决物质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冲突,希望画家用视觉形象表现神秘和玄奥的感觉。

评论家阿尔贝·奥里叶1891年在《法兰西信使》总结象征主义的美学,认为艺术品必须是(1)观念的,因为它唯一的理想即在于表达观念;(2)象征的,因为它以形式表现观念;(3)综合的,因为它以一种普遍认知的模式来呈现这些形式和符号;(4)主观的,因为所描述的事物,绝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主观认识的观念的表征;(5)最后的结果是装饰的,因为只有装饰绘画同时是主观的,综合的、象征性的以及观念的。

作为象征主义基石的“通感”得益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直觉论”。

象征主义认为,在可感知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真正永恒的未知世界。

主题消亡的一个表现是,文艺作品不再依赖于思想意识或主题内容,在视觉艺术品中则表现为不再依赖于传统绘画中凌驾于形式之上的“文学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