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谈自己

合集下载

贝聿铭自述

贝聿铭自述

贝聿铭自述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我17岁就到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专业,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成绩优秀,所以1945年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31岁的时候我作了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离开哈佛,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去工作。

当时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纽约最具吸引力的建设项目是一些廉价房屋的利用开发,我说服上司,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改善采光,并在楼与楼之间留出了空地作为公园。

这次设计思路改变了部分市民的生活环境,当时得了个称号——人民的设计师。

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我先后设计规划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大部分作品都与文化艺术有关,符合了自己的追求。

有人说一个设计师的命运75%来自他招揽生意的能力,我不同意。

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 ”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

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64岁,我被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

当时法国人非常不满,说我会毁了“法国美人”的容貌,高喊着“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

法国人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吓倒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想答辩的话。

当时的确有压力,不过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

后来金字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建之后参观人数比之前翻了一倍,法国人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的宝石”,我也被总统授予了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这么多年,我敢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我的根还是中国根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7岁赴美国求学,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

上世纪70年代初,我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无限感慨。

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还是中国的根。

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

人物纪录片《贝聿铭》书稿

人物纪录片《贝聿铭》书稿

人物纪录片《贝聿铭》书稿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贝聿铭今年83岁的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一样令人心动且难以捉摸。

就像他童年时代苏州四面高墙的祖上老房子,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即使是他以前合作的合伙人也不曾真正地跟他亲近过。

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贝聿铭向来对现代主义充满信心。

贝聿铭:不赶时髦,我是不赶时髦的,你问美国的建筑师、法国的建筑师就知道,我是比较保守一点。

贝聿铭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他说名分来了肯定要走,而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贝聿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觉得在建筑方面现在太流行了,譬如服装,这个时髦一年就没有了,过了一年就不时髦了,建筑不能如此,建筑是做了以后,就是了,你不能说明年拆了,你不能拆它,所以要靠时髦是不应该的。

1998年,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批准立项,这座中国人梦想了40年的国家大剧院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大剧院坐落北京的心脏地区,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离天安门500米,四周环绕着一系列代表国家政治、文化的建筑物,它应该很“传统”、很“中国”。

然而保罗·安德鲁的中标方案,却打破了人们心目中既定的想法:建筑采用椭圆的构造,四周以人工湖环绕,椭圆表面用钛金属板与玻璃做成透明的效果。

方案一出,各方人士褒贬不一,赞赏者说它是“一颗浮于水面的明珠”,而反对者则被戏称为“蛋”甚至“坟墓”。

保罗·安德鲁:我不介意人们认为它像蛋或者坟墓,就随他们去想像好了。

当你设计、建造出一个建筑,让人们去参观、去欣赏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对这个建筑存在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不是建筑师强加在他们头上的。

设计是创作,而自由是最重要的,如果表达的不是设计师的愿意,就不会是好设计。

保罗·安德鲁的设计一出台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责,核心正是中国人最关心的传统问题。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访谈录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访谈录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访谈录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新华视点”记者王军)北京西单商业区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贝聿铭先生的收山之作。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大厦门顶层贵宾区,记者与这位84岁高龄的建筑大师开始了一段关于中国建筑问题的对话。

“摆一点屋顶,戴一个小帽子的办法,我不会做。

”记者:你的作品为什么不像时代广场大厦有一个中国式的“大屋顶”?你在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中,考虑了民族特色吗?贝聿铭:当然。

中国的建筑在北京应该有中国古代文化的表现.但是,这个问题非常难做,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没有这么高的。

所以新的不能硬做、给它加一个中国式的顶。

像时代广场大厦那样,摆一点屋顶,戴一个小帽子的办法,我不会做。

我认为做不成功,不会好的。

中国的建筑一向都是矮的平房,像现在这种高的写字楼以前没有,所以我不会走以前的那种路。

记者:那您是怎样处理的?贝聿铭:这个问题我们要另外想办法。

民族的东西我把它做到里面,楼内有园,是空的,像四合院,四合院里面就是空的,有天井.在建筑里面做花园,国外也有,可是我们是中国的做法。

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记者:您很看重中国的园林,比如在香山饭店您就借鉴了中国园林的手法,这与您祖籍苏州有关吗?贝聿铭:可能吧.从建筑方面看,中国的园林是世界上最好的.在中国银行的这个楼里,大厅水池子里的石头,是从云南石林的田间野地里找来的,当地人准备把它们砸碎了做石灰,我们是废物利用.为什么要找这种石头呢?因为这种石头很壮,太湖的石头摆在这里就不像样了,太细气,在这种大厅里面只能摆这种石头。

“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记者:您对中国银行总部这个建筑满意吗?贝聿铭:很难说.在北京,因为考虑到故宫,建筑高度有限制,这个我不反对。

同时,业主要求做很多平方米的建筑容积量,这两个有矛盾,弄不好建筑就显得很重。

坚持现代主义的大师贝聿铭给我的启示

坚持现代主义的大师贝聿铭给我的启示

坚持现代主义的大师贝聿铭给我们的启示摘要:自人们向现代主义发起挑战以来,除了后现代主义还有一条道路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有些设计家依然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依然按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设计。

美籍华人贝聿铭就是始终坚持现代主义道路的大师之一,他并不因为现代主义的式微和后现代主义的喧闹而去迎合什么,而是坚定自己的原则,不少建筑评论家和设计评论家都视他为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大师。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贝聿铭1贝聿铭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设计背景二战前现代主义的发起到战后现代主义的兴盛再到国际主义风格的“一统天下”。

而他经历了国际主义风格带给人们的冷漠和千篇一律的设计,见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它的脆弱。

最后又身体力行得去对新现代主义进行不断地探索。

1.1后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的历史原因在70年代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复杂化而产生的新的需求,原来变化多端的各国设计风格被国际主义单一而又缺乏人情味的设计而取代,造成设计者的心理动能需求被漠视,就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状况使得青年设计师认为现代主义已经穷途末路了,认为国际主义风格充满了与时代不适应的成份,从而引发了强调以风格为借鉴,采用折中手法达到表面强烈的装饰效果。

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要的后现代主义。

而当后现代主义还在若火如荼的时候,已经有一些设计家依然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开辟了对现代主义修正的第二条道路,就是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

他们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但总的来说,他们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所以称之为新现代主义。

1.2后现代主义的脆弱性:1体现在思想最基础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挑战都是处于形式上的,没有涉及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

2他把现代主义当做一个艺术运动来看待,没有看到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大众化、民主性、工业化的特征。

它只是对现代主义的形式内容的批判,不是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挑战。

打破自我设限的名人故事

打破自我设限的名人故事

打破自我设限的名人故事
《突破自我的贝聿铭》
嘿,咱今天来讲讲贝聿铭的事儿哈。

贝聿铭,那可是建筑界的一位超级大咖呀!
有一次啊,贝聿铭接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项目,要设计一座超级厉害的大楼。

好多人都觉得这太难了,各种质疑声那是此起彼伏呀。

有人就说:“哎呀,这怎么可能完成嘛,要求那么高!”但贝聿铭可没管这些,他心里就想着,我得打破这些限制,我能行!
他带着他的团队,整天泡在设计室里,画了一张又一张的图纸。

有一次,他的助手小李着急地跑过来,说:“贝老,这方案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呀?”贝聿铭笑了笑,说:“怕啥呀,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然后继续埋头苦干。

他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想法,一次次推翻重来,那过程可真是艰辛呐。

他的妻子有时候都心疼他,说:“老头子,别太累啦。

”贝聿铭总是挥挥手,“没事没事,我心里有数。


终于,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那座惊世骇俗的大楼建成啦!人们都惊呆了,哇塞,这也太牛了吧!贝聿铭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敢于打破自我设限,没啥是做不到的!
你看,贝聿铭就是这么厉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呀,别给自己设那么多框框,大胆去闯,说不定就能创造奇迹呢!咱也得向他学习,打破那些限制咱的东西,去追求咱的梦想呀!嘿嘿!。

贝聿铭评价.doc

贝聿铭评价.doc

贝律铭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一九三五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由此可见,兴趣是成功最大的动力。

贝聿铭勇敢地违抗父命而选择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敢于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一九四八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他们搭档达十二年之久。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大学毕业的人,有的会有壮志雄心,立志成立自己的公司;有的会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过的舒坦而已。

贝聿铭就属于那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我毕业以后也会像贝聿铭一样,首先找个工作,几年后,自己的技术成熟了,我就会成立自己的公司!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贝聿铭:我活到102岁的秘诀,就这5条

贝聿铭:我活到102岁的秘诀,就这5条

贝聿铭:我活到102岁的秘诀,就这5条版权声明•素材来源:综合自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建筑大师贝聿铭:长寿源于好心性美籍华人贝聿铭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生于1917年的他,虽百岁有余却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生活中的贝聿铭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其拥有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好心性。

1为人处世向钱学生活中,往往有怎样的立场和原则,就会有怎样的心态。

贝聿铭向来奉行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准则。

一次,贝聿铭在清华大学作演讲时,向在座的清华大学莘莘学子提出如下感悟:“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并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

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

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环境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这是内方的做人之本。

缠树的藤长得再高,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只能永远让人看不起。

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

古语'智欲圆行欲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恩爱如筷永相随在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方面,贝聿铭和夫人卢爱玲从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到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一起度过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好时光。

生活上彼此体贴照顾,工作上相互支持鼓励,如此幸福美满、恩爱有加的爱情故事也堪称一段佳话。

因此,贝聿铭夫妇也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

谈到爱情保鲜之术时,贝聿铭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观点:“从恋爱到婚姻,是一个从雅到俗、从精神到肉体、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恋爱时是心心相印,结婚后则是骨肉相连,婚姻越长久,骨肉分离无法生存的感觉就会越深刻。

贝聿铭访谈

贝聿铭访谈

多年工作和生活,我已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这一自我探索的过程是非常私人的。

我的设计手法与他人并无区别,那便是创造最有趣、最合适的形体和空间,在我看来,建筑设计者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分析过程才是重点。

我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投入任何建筑运动。

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是不同的挑战。

建筑设计中变化多端的各种可能性是最有意思的,这是长期分析观察的结果。

我猜想我一定也有我个人的设计风格,就好比我的笔迹,但这并不是刻意形成的。

——贝聿铭我与贝聿铭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在我们共同制作电影专案的五年间,那期间,他成了我的挚友。

贝聿铭的建筑独特地反映了欧亚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美学标准——永恒的石材和玻璃。

这么说,我们可能已经闯入了对他的建筑作品妄加阐释的危险地带,虽然他对此一向不以为然。

一切,最好还是让他自己来说吧。

——《贝聿铭谈贝聿铭》作者盖罗?冯?波姆?? “我是不想再设计一座卢浮宫了”波:从建筑物在城市中的地位来看,卢浮宫在巴黎的地位目前如何?贝:1983年时,卢浮宫城曾经是一道屏障。

那时,杂草丛生的拿破仑庭在晚上不太安全,我们因此建议将此处转化成一个吸引人潮的景点。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将卢浮宫打开的另一个创举是黎榭里殿。

李凯利尔宫和黎榭里殿的通道曾经被财经部占用不对公众开放。

通道开放以后,卢浮宫变得更安全,它已成为连接赛纳河左右两岸的桥梁。

波:受邀设计“大卢浮宫”后,首次来巴黎时,对卢浮宫感想如何?贝:是在1983年间。

我接受这个设计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卢浮宫。

当然,之前我去巴黎时对卢浮宫的整体已有所了解,但我那时想知道的是,有没有我可以进一步做的。

如果我觉得不能再有所贡献,我会回绝这一专案。

经过三次探访之后,我觉得确实还可作为,而且非作不可。

当时卢浮宫的局限性不难察觉:卢浮宫最早建于12世纪,起初是一座城堡,后则用作宫殿。

我们当时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将宫殿改建成现代化的博物馆。

卢浮宫内的展览空间规模庞大,但缺乏基础设施的空间,譬如机械设备、艺术品储存、饭店、咖啡厅和商店等。

贝聿铭对我的启示

贝聿铭对我的启示

贝聿铭对我的启示
1. 追求卓越是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注重与环境和历史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只有关注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 温和、谦虚、有爱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尊重。

总之,贝聿铭是一位卓越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魅力,同时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他注重与环境和历史的和谐共存,使得他的作品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从他身上可以得到追求卓越、注重与环境和历史的和谐共存、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等启示。

贝聿铭谈自己

贝聿铭谈自己

贝聿铭谈自己作者:盖罗.冯.波姆家庭与早期影响波:您的中国根源对您来说很重要。

关于这个,您知道的有哪些?贝:据记载,贝家在苏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约1368年至1644年间。

但我的家族更早之前可能来自安徽省,后来才南迁至南方的浙江省。

最后,我的祖先搬到了当时的重要文化中心苏州。

据我了解,贝氏家族曾是草药商人,他们因此致富,并购置房产,后来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

我由于随父亲离家到南方广东和香港经商,对这些家族史知道的很少,直到我十岁时,才开始了解苏州。

波:您十岁时对苏州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贝:1920年代,我父亲由香港搬到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主管。

上海离苏州不远。

我的祖父坚持我夏天去苏州,因为我是长孙,理当更了解家族事务。

波:您的祖父代表了当时正处于消失边缘的旧中国。

回想一下那个时代:在您出生前五年,末代皇帝溥仪皇位被废除,中国正挣扎着要寻找新的社会秩序。

贝:是的,我的祖父贝理泰确实代表了旧中国的最后一代。

对我来说,他是儒家理念的象征,生活丝毫不受西方影响。

是他教会我如何在郊外山上的祖庙里进行祭祀等等的礼仪。

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

我还记得我同堂兄弟们在我们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中玩耍的情景。

波:您是否记得园子有特别之处?贝:整个园林都是供我们玩耍的好地方。

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我们无限幻想。

中国园林和法国园林正相反,苏州园林是为文人墨客而设计,非为皇家而建。

狮子林是一个道教僧人于14世纪开始建造的,因石而著名。

这些石头的加工制作尤其有趣,并且反映了我们对时间和家庭关系的理解。

园中石头大都是多孔洞的火山岩石,石匠们以它们的可塑性来选择,再小心地将岩石撬开。

然后,石匠在湖畔或河边仔细地寻找空地,将石头置于其中,任凭流水冲击,使其经过几代的天然侵蚀,石匠本人或是他的子孙日后再收回石头,经过堆叠,终成假山。

这种延续性具体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父亲播种,儿孙收获。

贝聿铭:我从不赶时髦

贝聿铭:我从不赶时髦

龙源期刊网 贝聿铭:我从不赶时髦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9年第03期建筑大师贝聿铭近期撰文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我从来不赶时髦,你问美法两国的建筑师,他们都知道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派。

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很多人对此不习惯,不接受。

大凡人都喜欢守旧,觉得以前的很好,为什么要改呢?”“我曾受邀在日本东京的静修中心建造一个宗教的钟塔,钟塔的形状很像日本一种传统乐器:底部是方的,往上逐渐变平变扁,越往顶端越锋利。

日本人很喜欢,后来再次邀请我为博物馆作设计。

博物馆的馆址选在偏远的山上。

当我还是孩子时,读过一个中国故事叫《桃花源记》,很羡慕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日本人知道这个故事,都说,对,要是能把博物馆做成那种感觉就好了。

于是在山上修了一座桥,穿过山谷通向博物馆。

日本人非常接受这个设计。

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但是传统的东西也要恰当使用。

”【素材点拨】积极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不竭的续航力,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创新的楷模,建筑大师贝聿铭更是其中的翘楚。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精粹而言,保存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对其内涵深度解析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那些浮于表面的“求奇”“求怪”,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最可宝贵的两个诀窍也应该是独到的见解和不断地创新。

【适用主题】赶时髦、保守与创新、探索、风格、传统与时尚……(田春林荐稿)。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30益 寿长寿林苑2018.08位于苏州拙政园一旁,矗立着一座同为园林式的建筑物——苏州博物馆。

在苏州园林景区的包围中,这座仅有十几年历史的全新博物馆竟没有丝毫的违和感,现代理念的包装让它像姑苏老城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灰白色的色调,精妙的玄关,光和影的穿梭,一扇窗给竹,一扇窗予水,让它续写了百年苏州园林的不朽。

没有谁比这位曾在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里度过童年时光的设计者更了解苏州,他用跨越百年的双手描绘了他心爱的故乡情怀,他刚刚过了101岁的生日,他就是名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吴中名门“贝氏家族”之后。

1935年贝聿铭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后从事建筑行业。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翟天东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西方的中国人贝聿铭18岁赴美留学,后因二战与政治因素,入了美籍。

虽长期生活在美国,但贝聿铭的生活方式更偏向于中式。

在贝聿铭40岁的时候,合伙人邀约贝聿铭去健身房,抱着好奇的想法,他去了一两次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了。

西方人迷恋身材的健美,施瓦辛格、史泰龙都已年过七旬,但仍然有壮硕的肌肉。

贝聿铭认为身材匀称、不肥胖就是健康,而且为了健身每天吃白水煮鸡胸肉和生菜,外加各种蛋白粉,这种单调的饮食就让他退避三舍。

对于锻炼,贝聿铭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欢散步,最喜欢在旅行中锻炼。

青年时,贝聿铭就游览了欧洲各国,在罗马、巴黎寻找建筑灵感。

到了晚年,一有时间贝聿铭就常常去郊外,到有田野、河流的地方走走、看看。

手携一卷书,坐在谷堆、土块上,闻闻阳光、泥土的气息,甚至牛羊粪便的气味,这足以让他安心惬意。

亲近大自然,使他身体放松愉悦的同时,也在他的建筑作品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西郊的香山饭店,就是贝聿铭式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代表作。

离乡几十年,贝聿铭依然对儿时的鸡头米念念不忘。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像竹子风雨再大也只是弯弯腰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像竹子风雨再大也只是弯弯腰

62Z'Magazine 丨2019丨社会中等城市核心期刊SOCIETY ·众生·责任编辑丨谭 冰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他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留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几乎拿遍建筑界所有的世界顶级奖项,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光线魔术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曾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的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浸润了他童年时光的记忆。

渗透着传统中国文化印迹的苏州园林,令他自小开始体悟到建筑创意的美丽。

曾有人说,苏州是贝聿铭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10岁时,贝聿铭随父亲来到上海,他为有着“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而惊叹着迷。

很久之后,成为建筑大师的贝聿铭说,彼时幼小的他为“远东第一高楼”的高度所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心中埋下了建筑师的种子。

17岁,贝聿铭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1955年,他创办了自己位于纽约的建筑公司——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无论走到哪里,贝聿铭时时不忘,自己的根在家乡,总是向别人介绍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2002年,85岁高龄的他,凝聚自己一生的智慧,将封笔之作献给了自己的故里,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亲切地称其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他倍感感恩荣幸。

苏博新馆的精华之一,在于主庭院的山水园。

为此,贝聿铭煞费苦心,他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用石片来仿宋人米芾的“米氏云山”,呈现出一幅3D立体水墨山水。

当时,一台升降机把各块石片上上下下摆弄了一周,才调到了贝律铭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贝聿铭若有来生我可能是园丁

贝聿铭若有来生我可能是园丁

贝聿铭:若有来生我可能是园丁作者:胡若愚来源:《人民文摘》2010年第05期(一)现年92岁的贝聿铭在上月刚刚领取了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之后在接受专访时,这位建筑大师婉转地表达了对于建筑业现状的不满。

眼下贝聿铭正在日本京都建造一座日式庙宇,而他最想做的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园林,贝聿铭说:“如果有来生,我很可能是一名园丁。

能够设计这样一座园林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1917年,贝聿铭出生在广州,他拥有一位银行家父亲和一位艺术家母亲,他们带他去看中国式园林和山间庙宇。

“这些对我的建筑生涯来讲,是永远的灵感源泉。

”贝聿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园林,它们将人工和自然如此美妙地融合。

我总是不断想起这些,这些园林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一样,在我作为年轻建筑师初到美国时就已经成为我的偶像。

”在国外求学之后,他曾经计划回到中国,由于战争的爆发,他最终成了一名美国公民,并在1960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二)贝聿铭在1967年就声名鹊起,当时,他设计的位于科罗拉多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实验室以简洁有力的轮廓而得到注目。

用当地的石块堆砌的外墙随着日光的移动而从粉红色变成玫红色,然后再到棕红色——这座几何块面化的实验室看上去简直像落基山脉的自然延伸。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为它的山地景观所吸引。

”贝聿铭说,“这感觉就像我再次和我母亲一同站在某个中国的荒山密林中。

”然而这实际上是科罗拉多,于是他开始从当地发掘灵感。

“我拜访了附近的印第安部落。

”他说,并且参考了13世纪时美国土著在峭壁上搭建的小屋,“也吸收了这些当地建筑的形式和结构。

”在贝聿铭50岁时,实验室投入运营。

就像他所说的,建筑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当然寻求新的东西,甚至是彻底的改革。

我知道勒·柯布西耶曾经做了什么,我曾打算跟着他的方式走,但在多年后,我改变了想法。

我开始对建筑如何融入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兴趣。

艺术之路贝聿铭的励志人生

艺术之路贝聿铭的励志人生

艺术之路贝聿铭的励志人生艺术之路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以其出色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世人的赞赏。

其中,贝聿铭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不仅塑造了世界城市的风貌,更展示了他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

然而,贝聿铭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守梦想,勇敢追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贝聿铭的励志人生,以期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贝聿铭生于中国广东佛山一个传统文化世家,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

自小,他就展现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

由于家境不富裕,贝聿铭面临着许多经济困难。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挫折而退缩,而是坚定地选择了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贝聿铭在艺术道路上经历了艰辛的学习和实践。

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和法国的知名建筑学院,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他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

他的设计方案屡次被拒绝,他面临着经济拮据和职业前途的不确定性。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贝聿铭气馁,相反,他将这些挑战视为成长的机遇。

如今,贝聿铭被公认为现代建筑界的一位巨匠。

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东楼以及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等。

这些杰出的建筑作品不仅体现了贝聿铭对空间和光线的极致追求,更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见解。

贝聿铭的励志人生给我们传递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贝聿铭从小就明确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并一直坚定地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热爱并专注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其次,贝聿铭在面对困境和失败时从不退缩。

相反,他将困难和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不断反思和学习。

贝聿铭的坚持和毅力告诉我们,实现伟大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也需要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勇敢。

此外,贝聿铭的作品也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贝聿铭演讲稿mit

贝聿铭演讲稿mit

贝聿铭演讲稿mit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贝聿铭先生的演讲稿。

贝聿铭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建筑师,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凭借其卓越的设计和独特的创新,塑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作品。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稿。

贝聿铭先生在演讲稿中强调了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师应具备的素质。

他认为建筑师应当具备创新精神、艺术才华和对社会的关注。

他指出,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独特的空间和体验。

建筑师应该超越功能需求,通过设计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建筑。

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认为关键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鼓励年轻的建筑师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追求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贝聿铭先生自己的设计风格独特而富有个性,他的作品常常以曲线和流动的形态为特色,给人一种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感觉。

他的设计理念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推崇,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项目中。

此外,贝聿铭先生在演讲稿中也提到了建筑师应该对社会负责。

他认为建筑是服务于人们的,建筑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幸福感。

他提到了建筑应该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倡导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环保和节能。

他强调了建筑师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尊重当地的传统和文化。

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贝聿铭先生的演讲稿非常激励人心,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他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建筑师,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人才。

无论是在设计产品、创业公司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有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只有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追求独特的创意,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另外,贝聿铭先生提到的对社会的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作为建筑师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应该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贝聿铭:“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他的
作品风格一直被视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以精湛的设计技巧和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
而著称,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杰作。

贝聿铭的父亲是著名的中国书法家贝葆华,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

他在上海长大,后
来到美国学习建筑。

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他师从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斯,
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

毕业后,他曾在洛杉矶市政厅和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建筑
项目中担任设计师,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贝聿铭的设计风格独具匠心,他善于将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利用自然
材料和光线等元素来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建筑设计。

他的设计作品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学校园、商业中心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了美国华盛顿特
区的国家广场,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以及美国纽约的双子塔等。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作品。

他曾表示,“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是功能性和纯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摒弃文化传统和历史性,相反,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中注重文化
传承和历史价值。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不仅是建筑界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化与艺术的精华之一。

他的建筑
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更是对人类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珍贵贡献。

他的去世,
让建筑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建筑大师,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贝聿铭:我这样活过100岁

贝聿铭:我这样活过100岁

2018年4月26日,是贝聿铭的101岁生日。

年过百岁的他仍然思维清晰、头脑敏捷、富有创新精神。

他的养生秘诀既不是食疗,也不是健身,而是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旅行中锻炼1917年4月,贝聿铭出生在江南的一户豪门望族。

时值新旧时代交替,一片兵荒马乱,而苏州名园狮子林里却是春色撩人。

童年的贝聿铭整日在假山上爬上爬下捉迷藏,这里就是他的家。

园子里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他的无限幻想。

美景成了贝聿铭从小到大的挚爱。

18岁出国后,他便急不可耐地来到巴黎、伦敦、罗马找感觉。

他在圣心大教堂俯瞰巴黎城,一呆就是半天。

后来,他又迷上了探险游。

他自背行囊,装备极简,随心所欲,一口气走遍了欧洲的名山大川。

中年以后的贝聿铭工作十分繁重,一旦感到自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就放松一下,出去玩玩。

美国人流行健身,喜欢追求肌肉感。

在繁华的纽约,有些白领下班后也爱去健身房挥洒汗水。

在贝聿铭40岁的时候,他的下属和合伙人都爱去白石镇的一处高档健身俱乐部。

这里面的教练大部分都是获得过健身、健美奖项的,身材壮硕,大块大块的肌肉坚硬得仿佛石头。

合伙人邀约贝聿铭去健身,他抱着好奇的想法去了一两次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了。

首先,贝聿铭不想变成这种满身肌肉的壮男,他认为身材匀称、不肥胖就是健康,没必要故意去追求那些虬结的肌肉块。

其次,贝聿铭觉得健身房的训练太过无趣,总是不停地在机器上重复一个动作,所见都是单调的画面,所听都是粗重的喘气声,所闻的都是各种荷尔蒙混杂的汗味……这种健身对于他来说,真可谓是“地狱般的折磨”!对于锻炼,贝聿铭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欢散步,最喜欢在旅行中锻炼。

尤其是长线旅行,这是一项消耗较大的运动,无论是坐车、行走,还是爬山、逛景点,都比一般的健身运动消耗体能。

游览之时,精神振奋,烦恼、郁闷烟消云散;休息之时,肌肉由紧张转为松弛,睡眠好,吃饭香,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且一旦离家出游,一切大事小事都抛在身后,精神的放松,心态的放松,也有益于身心的调养。

大师贝聿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大师贝聿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大师贝聿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毕亚军已经99岁的贝聿铭(Ieoh Ming Pei)是少数站上全人类巅峰舞台的华人。

与越来越多沾光中国崛起而被世界瞩目的后来者不同,他30年前就单枪匹马地闯入世界核心殿堂,被世界仰望,让华人荣耀。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聿明”寓有光明之意。

贝聿铭生来与建筑有缘。

童年时,贝聿铭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居住生活。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由贝聿铭的叔公颜料巨商贝润生用80亿银元购得,解放后捐献给了国家,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1月,贝聿铭曾两次荣归故里,并为狮子林题写了“石品洞天狮子林”七个字。

10岁时,贝聿铭被父亲贝祖诒带到当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并因眼睁睁地看着“远东第一楼”——上海国际饭店平地起高楼,进一步爱上建筑。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一天天去看,越来越高,结果差不多20多层,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事很值得研究一下。

”贝聿铭回忆。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供职于“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1914年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工作,后来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广州、香港、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副总经理,并于1946年3月1日出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

因为祖上由行医卖药起家,自己又从事了金融业,贝祖诒希望儿子从事金融或者学医,但贝聿铭却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攻读建筑,希望有朝一日盖出自己的国际饭店,并于1935年远赴美国求学。

起初,贝聿铭进入了宾州大学学习,但他对学校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很不感冒,还没等正式开学就离开了那里,然后自告奋勇报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工程学专业。

当时,贝聿铭只有一个学习建筑的梦想,没有什么绘画基础,系主任建议他重新考虑,但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在麻省理工,贝聿铭认识了现代建筑运动创始人、建筑大师Le.Crobusier,并从他那里将对建筑的理解从兴建漂亮房子上升到美学和历史人文的高度。

贝聿铭现代美的不倦开掘者

贝聿铭现代美的不倦开掘者

贝聿铭:现代美的不倦开掘者作为一名建筑爱好者,近年来一直默默祈祷着:在现代建筑领域为华人争得耀眼光彩的贝聿铭先生能够度过百岁大关。

而当他顺利跨过这一大关之后,我又紧张地祈祷着:那个任何人也躲避不了的大限之日晚来一天,再晚来一天。

然而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这一天还是来了:2019年5月16日,那颗灿烂的星星,在建筑星空中耀眼了半个世纪之后,陨落了。

这是人类的损失,更是华人世界的痛失!立志学新建筑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但成长在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园林建筑十分丰富的苏州古城,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即是他的家族私产。

难怪他自豪地说:“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难改变。

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贝聿铭恰恰在他“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去了海风劲吹的上海,感受到了新的时代气息。

黄浦江头那新城墙似的高层建筑没有使他因陌生而畏怯,相反因新鲜而欣喜。

尤其是那座标出上海新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48世纪人物049世纪人物天际线的20多层的国际饭店使他欣喜若狂,使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立志学新建筑!但新型的建筑应该去哪里学呢?这又是一个考验他战略眼光的难题。

现代建筑的滥觞在德国,可那时的德国正被法西斯统治,现代建筑的缔造者格罗皮乌斯等人正遭法西斯的驱逐,甚至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之中,唯一的选择只有跨越太平洋去美国了。

当时的美国不仅现代建筑业如火如荼,而且有现代主义建筑四大代表之一的赖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以后,现代主义的其他3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都相继流亡到了美国。

出于对现代主义的热爱,贝聿铭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后者还曾是他的老师。

他们的先进建筑理念和社会观点启迪了贝聿铭,使他设计出了大量的战后工薪阶层所急需的公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盖罗•冯•波姆林兵译发布时间:2006-02-02 07:59家庭与早期影响波:您的中国根源对您来说很重要。

关于这个,您知道的有那些?贝:据记载,贝家在苏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约1368年至1644年间。

但我的家族更早之前可能来自安徽省,后来才南迁至南方的浙江省。

最后,我的祖先搬到了当时的重要文化中心苏州。

据我了解,贝氏家族曾是草药商人,他们因此致富,并购置房产,后来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

我由于随父亲离家到南方广东和香港经商,对这些家族史知道的很少,直到我十岁时,才开始了解苏州。

波:您十岁时对苏州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贝:1920年代,我父亲由香港搬到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主管。

上海离苏州不远。

我的祖父坚持我夏天去苏州,因为我是长孙,理当更了解家族事务。

波:您的祖父代表了当时正处于消失边缘的旧中国。

回想一下那个时代:在您出生前五年,末代皇帝溥仪皇位被废除,中国正挣扎着要寻找新的社会秩序。

贝:是的,我的祖父贝理泰确实代表了旧中国的最后一代。

对我来说,他是儒家理念的象征,生活丝毫不受西方影响。

是他教会我如何在郊外山上的祖庙里进行祭祀等等的礼仪。

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

我还记得我同堂兄弟们在我们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中玩耍的情景。

波:您是否记得园子有特别之处?贝:整个园林都是供我们玩耍的好地方。

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我们无限幻想。

中国园林和法国园林正相反,苏州园林是为文人墨客而设计,非为皇家而建。

狮子林是一个道教僧人于14世纪开始建造的,因石而著名。

这些石头的加工制作尤其有趣,并且反映了我们对时间和家庭关系的理解。

园中石头大都是多孔洞的火山岩石,石匠们以它们的可塑性来选择,再小心地岩石撬开。

然后,石匠在湖畔或和河边仔细地寻找空地,将石头置于其中,任凭流水冲击,使其经过几代的天然侵蚀,石匠本人或是他的子孙日后再收回石头,经过堆叠,终成假山。

这种延续性具体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父亲播种,儿孙收获。

波:从透视的角度观察您建筑的中庭与您儿时居住的天井和庭院,早年的影响清晰可见。

至少对我来说,这是很明显的。

贝:我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什么。

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

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波:对于您的祖父母和父母来说,什么观念是最重要的?请谈一下他们是如何将这些观念传达给您,您的成长环境又是如何?贝:我是上海典型的中国家庭中长大的。

我的家庭并不很新潮,是很传统的家庭,所以,中国传统观念对我的早年影响很深。

也就是说,我的成长基本上是受到儒家观念的影响。

当然,我的童年也有另一面:父亲在香港的银行供职时,我曾经在香港生活,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些西方的东西。

但总的来说,我的成长是完全中国化的。

波:您学习了什么儒家思想?其中那些是很重要的?对于西方人来说,“儒家观念”或许还是很笼统的。

贝:我想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笼统的概念。

当然,关系、地位的亲疏等级结构很重要,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丈夫和妻子、兄弟和朋友,人生观念和道德观念都是以等级为基础的,我就是在这些观念下成长的。

在我孩提时代,皇帝不复存在,革命已经发生,但孔子的道德伦理在我早期的教育中还是占了主导的地位。

对西方人来说,宗教是很重要的,这种抽象的信仰其实是行为的原动力。

但我成长的文化中没有此一特质,因此也不知道这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

孔子并不是中国社会惟一的哲人,孟子、老子等其他许多哲学家组成了中国社会的哲学根基。

但与西方人相比较下,我的一生缺乏了宗教精神的影响,我常想,如果有宗教影响的话,我会成为怎样的人?波:您是否觉得由于缺乏宗教影响,人生中缺少了什么?比如说信仰的能力?贝:是的,在某种意义上,我确实是缺少了某种能力。

想想那些为赞美上帝而创造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想想那些艺术、音乐和建筑的巨作。

这种设计灵感是我无从体会的,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错过了多少。

至于我的一生、我的道德行为,不管我是基督教徒还是佛教徒,我想我的做人准则不会改变。

波:您的母亲是佛教信徒。

贝:是的,她是虔诚的佛教徒。

我还记得她经常带着我到她定期去清修的寺院里,我总是在那里静坐很长的时间。

这便是我母亲对我的教诲之一:学会在寂静中倾听。

波:您母亲去世的时候,您才十三岁。

贝:是的,我刚满十三岁,我伤心极了,这一点我的弟妹们都看到了。

那个年纪的我已经明白母亲的重要性,所以她的去世对我打击很大。

我并不是说我的弟妹们没有这样的感受,但对我来说打击更大。

当时被召唤到她床前的是我,为她准备鸦片烟枪的也是我。

她得了癌症,只能靠吸鸦片来止痛。

她临终前叮咛我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顾好弟妹,做他们的好榜样。

对我来说她曾是那么重要。

波:她显然对您早年有巨大的影响。

您能谈谈这些影响吗?贝:我想她生活处世的方法对我的影响很大,她很受朋友喜爱,朋友很多,这一点我很佩服。

母亲和她的朋友每每因某某人的阿姨到来就小聚一番,谈天说地。

我有幸听过她们一些谈话,可以感受到她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我想这应该能使您感受到我母亲的为人,她待人热情,别人很尊敬她。

,这对我影响很深。

音乐的影响波:您喜欢将建筑与音乐相比,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您年轻时什么音乐对您影响最深?贝:年轻时我在中国对西方音乐了解很少。

我第一次听到西方音乐是在波士顿交响乐厅,那是美国最优秀的交响乐厅之一,当时我被贝多芬的交响乐深深地打动了。

从此我就经常光顾唱片店并开始收集唱片。

波:类似这种音乐的感受,您觉得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居多?贝:可能在两者之间,当然首先一定有相当程度的情感震撼,听了以后觉得不错。

我了解中国音乐,因为我的母亲擅长吹奏笛子,但西方音乐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新的经验。

我在上海曾经听过爵士乐,但那不是西方古典音乐。

所以当我首次接触贝多芬、莫扎特、巴赫和舒伯特的音乐时,我感到很新鲜,且如鱼如水。

六十年后的今天,听古典音乐仍是我的嗜好。

波:您在工作时听不听音乐?贝:有,但只听特定的几种,通常是钢琴乐。

波:您认为什么音乐适合工作,什么更适合沉思?贝:好问题。

我不能边工作边听瓦格纳、马勒和贝多芬后期的音乐,我工作时比较喜爱听肖邦的钢琴曲。

我并不是说肖邦的音乐不重要,但他的音乐更适合于工作场合。

我一向钟爱西方音乐,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能感动我。

西方音乐的丰富性是我无法从中国音乐中体会到的,但我的许多中国朋友不同意这一点,他们总说:“你对中国音乐了解不深,不该做这种比较。

”可能真是如此。

打从我听到贝多芬交响乐那一刻起,我的情感世界就彻底被震撼了。

波:专为亚洲音乐比如说中国音乐设计的音乐厅,设计概念上是否应该完全不同?贝:当然。

首先,西方交响乐早先在中国并不存在。

对我来说,运用少量的乐器是演奏中国音乐的最好方式,但少量的乐器在大厅中演奏并不成功,因为音量不够。

要设计一座供中国音乐和西方交响乐合用的音乐厅,还真是个难题。

我可以告诉您我想做的:我想设计一座中国戏剧院。

中国的戏剧与西方的歌剧相去甚远,我是在中国戏剧声中长大的,对它也理解。

中国戏剧院不像西方歌剧院那样有复杂的机关,一点儿都没有,而且很简单。

我很喜爱这种形式的戏剧,特别是昆曲。

梦想与孩子波:您有没有梦想?贝:应该说世上没有人不梦想的。

但我为实现许多可以实现的梦想而忙个不停,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失去的梦。

真的,我很坦率地告诉您。

我很忙,我对我所得到的已很高兴。

我很挑剔倒是真的,但我必须这么做,特别是当前,时间对我来说是越来越有限了。

我对自己能在一生中完成几项“梦想”工程感到无比庆幸。

所以我又何必担心呢?波:哪一个实现梦想的时刻是最美好的?贝:我最喜爱回忆的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各种人士所给予的帮助,特别是业主和我的共事者,等等所有这些对工程历史的回顾。

人们总是乐于庆祝因取得成就而得到的满足感。

波:马蒂斯曾经说过:“你永远、永远不能忘记以一个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

”中国哲学家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你认为他们是否都说得对?贝:我想是的。

儿童的眼光开放无邪,还没有被生活中的诸多沉渣所遮掩,这样他才能将事物的本质看透。

另一方面,智慧来自于经验。

您必须依靠它来判断事物。

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同时拥有这二者:智慧和无邪。

波:孩童能本能地发现事物的真谛,我想这正是您的建筑设计的特点:真谛。

贝:找到事物的真谛并不容易。

对孩子可能容易些,对我们来说就难了,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一生的矛盾。

但我想我们还是能做到的。

至少我敢于尝试,而且我将继续尝试。

波: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采用的是什么原则?您是否采用了您成长时所学的观念,或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贝:我父亲常常告诉我:“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只要你有意在学业上深造,我就支持到底。

”我父亲并不富有,但他有条件在这方面支援他的孩子。

我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子女和孙子女,不管他们想去哈佛或耶鲁,我都会帮助他们。

我希望他们得到那样的教育,但他们必须为全力以赴。

我的儿女们都完成了他们向往的最好的教育。

波:我想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愿景,一种理想,找到自己最想做,并擅长做的事。

您有没有帮助您的子女去找这些?贝:我没有为他们指明道路,我想让他们自己找自己的路。

在教育方面我为他们想要做的提供了经济基础,他们想要成为什么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我可能对他们有些影响,有时还可能是负面的影响。

当我两个儿子选择他们现在做的建筑行业时,我是反对的。

我告诉他们建筑师的生涯很苦,搞建筑就必须非常爱这一行,而且成功往往来得很迟,建筑可以说是一个老人的行当,因为必须工作许多年才会得到大家认可,做自己想做的事。

建筑师接触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多数业主不会选择一个25岁的建筑师设计办公大楼。

如果幸运的话,设计小住房倒有可能。

波:大的工程平均需要花费13年的时间。

所以要成名,或是为人所知确实需要花些时间。

贝:完全正确。

我曾经这样告诉我的儿子们:“你们一定要在做决定之前,深思熟虑。

”我没有鼓励他们学习建筑、成为建筑师,我也没有要他们打退堂鼓。

当他们告诉我他们想做这一行时,我说:“既然这样,好吧。

”波:见到两个儿子开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另一个也在相关的领域工作,您是否觉得很满意?贝:是令人满意,但我又担心自己对他们是有利有弊。

不可避免的,如果某项工程做得很好,有人会说:“大概是你父亲做的。

”这怎么会让他们高兴?我常常特意告诉他们的业主,一定不要把我扯进去。

当然,他们也很难不向人提起他们是我的儿子这个事实。

另一方面,他们或许也因为我才得到他们原先可能无法得到的机会,但无论如何,我永远让他们保有自己的自由和自主。

设计与风格波:贝先生,您是否羡慕那些创造了建筑流派的建筑师?贝: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