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作用的开题报告
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
作用的开题报告
标题: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作用
背景: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
然而,移
植后出现排斥反应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
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以通过肿瘤抑制或促进基因的作用来影响细胞功能。
近来的研究发现,MiRNAs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
期诊断作用。
方法:本研究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
移植组大鼠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对照组大鼠接受假手术。
移植后不同
时间内,收集大鼠血液和排泄物样本,提取MiRNAs,并通过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s的表达量。
同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移植肾的病理变化。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将确定MiRNAs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中的表达谱,并探讨MiRNAs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MiRNAs的特定表达谱,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那么移植后的早期排斥反应将更容易检测和治疗,从而提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结论:MiRNAs可能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生存率和质量。
临床研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研究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在临床研究中,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术后的成功,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相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主要源于宿主对移植肾的免疫反应。
因此,免疫抑制治疗是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口服类固醇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二、监测移植肾功能与排斥反应的标志物监测移植肾功能与排斥反应的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至关重要。
血清肌酐、尿酸氮、尿量等指标可用于评估移植肾的功能。
而C反应蛋白、血液中的抗体水平等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排斥反应。
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三、术后护理与生活方式管理术后护理与生活方式管理对于预防和处理排斥反应同样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四、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不同患者对移植肾的免疫反应程度不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例如,在高风险患者中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以增强免疫抑制的效果。
五、应对并发症的处理在排斥反应的治疗过程中,一些并发症的处理同样重要。
例如,感染是移植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
医生需要对感染进行及时干预,并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
六、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由于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同样重要。
医生和护士可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和担忧,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肾移植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四例报道重点
3 were not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ime and graft lOSS developed.Case 2 and
functionally recovered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of plasmapheresis,IVIG and bortezomib.Conclusion
severe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21.(3)The received
haring early recipient pancreas diagnosed transplantation 1 year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Eight months after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DsA
on
1
was positive,anti A11 M咂1 was 3059,and DSA 11 was negative showed mild ischemia reperfusion
case
the postoperative day 13.Biopsy
injury
in transplanted kidney
rejection.Serum
on
creatinine was
elevated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8;PRA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class工and 11 was was positive,and anti DRl6 M限1 was 15 170
78.9%。DSA工为阳性,抗A11 MFI为3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周敬敏;李汉忠
【期刊名称】《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年(卷),期】2006(4)2
【摘要】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导致移植物失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就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现室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周敬敏;李汉忠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
【相关文献】
1.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研究 [J], 李继霞;张彩
2.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J], 周敬敏;李汉忠
3.IL-17在小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J], 李亭;司中洲;齐海智;贺志军;李一宁
4.肾移植受者IL-6、TNF-α水平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J], 徐秀红;贾宝祥;田野
5.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发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成功一例 [J], 陆明晰;邓楚瑶;刘玮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个体化免疫治疗研究
第6卷 第4期2015年7月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Vol 6 No 4Jul 2015·临床研究·DOI:10 3969/j issn 1674 7445 2015 04 004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360578);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4ZY02098)作者单位:450003 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科通讯作者:王光策,Email:wgc460@medmail com cn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个体化免疫治疗研究王光策 王锁刚 陈铸 崔勇 何伟 张缠 陈杰 张翥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个体化免疫治疗策略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科收治的32例肾移植术后经病理确诊的AMR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免疫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肾功能、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本组患者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AMR)18例,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CAMR)14例;PRA阳性患者13例,其中8例(62%,8/13)为供体特异性抗体,5例(38%,5/13)为非供体特异性抗体。
早期AAMR的主要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样改变,管周毛细血管炎及小球炎,动脉纤维素样坏死,C4d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呈线性沉积,免疫球蛋白或C3在动脉壁沉积。
CAMR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病样改变,PTC基底膜分层,动脉内膜纤维增厚,C4d在PTC弥漫沉积。
经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63%,20/32),肾功能稳定7例(22%,7/32),血清肌酐(Scr)呈缓慢升高5例(16%,5/32),其中2例(2/5)回归血液透析,3例(3/5)尚不需透析治疗,无1例死亡。
肾脏移植后排异反应的免疫学研究
肾脏移植后排异反应的免疫学研究肾脏移植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然而,肾脏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着移植肾的存活率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肾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学研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肾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概述肾脏移植是采用供体肾脏替代患者受损的肾脏,从而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然而,由于供体和受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受体的免疫系统会将供体肾脏识别为“异体”并对其产生排斥反应。
这种排斥反应包括细胞排斥和抗体排斥两种类型。
细胞排斥主要由受体的T淋巴细胞介导,而抗体排斥则是由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
二、排异反应的免疫学机制1. 细胞排斥的免疫机制细胞排斥主要涉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当供体异位肾脏中的抗原被呈递给受体的T细胞时,特异的T细胞受体会识别并与这些抗原结合。
接着,激活的T细胞会产生并释放多种趋化因子,吸引其他免疫细胞的加入,形成排斥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因子、化学介质和炎症细胞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抗体排斥的免疫机制抗体排斥是由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当供体异位肾脏中的抗原进入受体体内,受体的B淋巴细胞会识别并与这些抗原结合,进而激活并增殖。
激活的B淋巴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与供体异位肾脏中的抗原结合,促使其他免疫细胞的参与进而引发排异反应。
三、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肾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免疫学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近年来,一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1. 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在研究排异反应机制的过程中,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是研究的焦点。
通过深入了解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通道和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知识,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和开发新的免疫抑制疗法,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2. 免疫识别和免疫监视对供体异位肾脏的免疫识别和免疫监视是排异反应研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向。
移植肾排斥反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移植肾排斥反应概述 •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 •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治疗 •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预防 •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预后与影响
01
移植肾排斥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移植肾排斥反应是指受者在移植 肾后,由于免疫系统对移植物产 生免疫应答,导致移植物功能丧 失或受到损害。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移植肾肿大
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肾通常 会肿大。
尿量减少
由于肾功能受损,尿量可能会 减少。
高血压
排斥反应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应可能导致肾功 能不全或肾衰竭。
02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出现发热、尿量减少、移 植肾肿胀或疼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检测到尿蛋白、血肌酐升 高、血沉加快等异常指标 。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 像学检查观察移植肾形态 、血流及实质回声等变化 。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组织学诊断
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移植肾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免疫学诊断
术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降低排斥反 应的发生。
保护供、受体的组织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供、受体组织的损伤,确保移植肾的功 能和存活率。
合理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 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术后管理
定期监测
04
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预防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体会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体会作者:张赫岩王忠怡郭超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17期[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做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经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5例急性排斥患者全部得到治愈。
结论: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治疗;抗排斥[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151-01排斥反应是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更为重要,往往使移植肾早期失去功能,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直接关系到肾移植的成败。
我科2002年9月~2005年10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34例,其中发生急排5例。
现将临床诊治过程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5~54岁。
均为首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致尿毒症。
术前经完善的配型检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10 d肾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采用的抗排斥方案为环孢素加骁悉、强的松三联免疫治疗。
本组患者均在术后2周~2个月内突发尿量减少至无尿。
伴有发热,体温均在38℃以上。
同时出现周身不适,关节酸痛,血压升高,体重相应有所增加,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升高。
1.2 诊断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尿少,周身不适、乏力,关节肌肉酸痛,体重增加,血压升高。
尿量每日减少幅度在60%以上。
实验室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至500~800 μmol。
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呈阳性反应,较排斥前增加(+)~(+++),尿红细胞也增加明显。
血常规检查出现血红蛋白值不同程度的下降。
彩超检查发现移植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回声降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升高,全部在0.75以上。
早期治疗亚临床排斥反应对移植肾的长期影响
‘ 州 人 民 医院 器 官移 植 科 ( 州 4 00 ) 南 方 医 科 大 学 南 方 医 院 肾 移 植 科 ( 州 5 0 1 ) 郑 郑 502 ; 广 1 55
【 摘要 】 目的 探 讨亚 临床排斥反应 对移植 肾的长期 影响 。方 法 以临床症 状、 肾功 能和 移植 肾彩超 为诊 断依据 , 选择 术后 3个 月 内经过 亚临床排 斥反应后发 生排 斥反应 的患者 3 ( 0例 排斥 组) 以彩 色 多普勒检 查结 果 ;
移植 。原发 病 : 慢性 肾小 球 肾炎 2 0例 , 糖尿病 肾病 2 例, 高血压肾病 8例。术前未透 析患者 2例 , 接受血液
透析治疗 2 , 5例 腹膜透析 3例 , 透析时间 6~ 0 4 个月 。 12 组织配型及供 体情况 所有供受 体 A O血 型相 . B
符, 群体反应性抗 体均小 于 1% , 0 补体 依赖性 淋 巴毒
超 过 正 常 基 础 值 的 1% 。 目前 病 理 检 查 是 诊 断 移 植 0
逆转 , 肾功能正常 , 随访观 察 3年两 组人/ 肾的存 活率
和。 肾功能正常率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 自2 0 04年 9月至 2 0 0 6年 9月患者
交叉配型试验小于 5 。 %
肾亚 临床排斥 的金标准
; 我们在前 段研究发 现 , 彩
6 0例 。肾移植术 后 3个月 内经过 亚 临床 排斥 反应 发 生排斥反 应的病 例 3 0例 ( 排斥组 ) 男 2 例 , 9例 , , 1 女
平均年龄( 79±1. ) , 3. 4 6 岁 均为首次 肾移植 。原发病 : 慢性肾小球 肾炎 l 9例 , 糖尿病 肾病 3例 ,高血压 肾病 8例。术前未透析患者 3例 , 接受血液透析 治疗 2 5例 , 腹膜透析 2例 , 透析 时 间 6~ 6个 月。 肾移 植术 后 3 3
肾病内科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
肾病内科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
然而,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仍然可能出现抗排异反应,这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会将新的肾脏视为外来物质而发出攻击。
为了减轻或消除这种排异反应,必须进行抗排异反应治疗。
本文将探讨肾病内科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的相关方面。
一、抗排异反应治疗的目的在肾移植手术后,抗排异反应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或减轻排异反应的发生,以确保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这包括控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抑制排异反应的发生,同时保护受移植器官的功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移植肾排异的类型,抗排异反应治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
二、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是抗排异反应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龙胆紫杉醇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轻排异反应。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例如增加感染风险、肾毒性等,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移植肾的排异情况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三、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肾移植后抗排异反应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患者的免疫指标,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排异反应的发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监测包括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以及通过组织检查来评估移植肾的炎症程度。
这些监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的疗效,并进行及时调整。
四、辅助治疗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肾病内科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例如,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排异反应的发生。
此外,定期的体检、监测治疗后的肾功能、控制合并症等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肾病内科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时,患者和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确保排异反应得到及时治疗。
其次,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查药物血药浓度。
此外,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定期运动、避免受感染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肾移植术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意义
分析仪及配套进口试剂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包 和特异度。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 2 结果
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 2. 1 两组术前及术后AR 确诊时血小板参数比较
率(PLCR)。
AR 组术后AR 确诊时 、 、 MPV PDW PLCR 高于对
血小板比率(PLCR)。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R 的危险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PLT、PCT、
、 、 对 MPV PDW PLCR AR 的预测价值。结果 AR 组,于对照组(P 均<
)。二分类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 , , )和 ( , 0. 05
1. 2 血小板参数检测方法 取两组患者手术当天 选择全变量模型对AR 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
及术后确诊AR 当日外周静脉血各2 mL,乙二胺四 gistic 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乙酸二钾抗凝。采用Sysmex XE2100 型全自动血液 分析AR 确诊日各项血小板参数诊断AR 的灵敏度
反应(AR)仍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并发症之一, 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 甲基强的松龙(MP)
其增加了移植物失功的风险,尤其当AR 发生较晚 免疫诱导,口服霉酚酸酯(MMF)+ 泼尼松(Pred)+
或血管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的存活率更低[1]。 他克莫司(Tac)三联抗排斥治疗方案。排除标准:
通信作者:付绍杰( : ) Email fusaoj@ medmail. com. cn
肾病29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9 例、糖尿病肾病18
73
山东医药2018 年第58 卷第23 期
BTLA和ICOS早期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BTLA和ICOS早期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
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的排斥反应仍是肾移植困扰的一个重要因素。
检测即将发生的移植排斥反应可以帮助医生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并提高移植成功率。
BTLA和ICOS作为T细胞共刺激分子,参与调节T细胞的免疫功能,其表达与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相关。
因此,确定BTLA和ICOS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BTLA和ICOS的表达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以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早期预测。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该研究拟纳入60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肝功能、肝素、NF-κB mRNA进入夜间临床化验。
筛选完全正常的人群作为对照组。
2. 研究指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TLA和ICOS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包括手术前、手术后1天、7天、14天和28天。
通过记录接受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类别,包括:单用环孢素、慢性治疗不合并血清学转化,重度急性或慢性细胞排斥、早期抗体介导移植物错配。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对BTLA和ICOS作为早期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持,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和干预肾移植术后的健康状况。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曾京华;于立新;罗汉宏;王晓春;王鑫;房魏【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6)005【摘要】目的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亚临床排斥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病人移植肾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页数】2页(P697-698)【作者】曾京华;于立新;罗汉宏;王晓春;王鑫;房魏【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移植科,广东,广州,510515;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早期治疗亚临床排斥反应对移植肾的长期影响 [J], 张彦选;曲青山;王振璞;于立新;付绍杰2.穿刺活检和彩色多普勒诊断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比较 [J], 于立新;曾京华;付绍杰;罗永礼;姚冰;耿舰;吕士军3.C4d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 [J], 蔡瑞明;李留洋;郭颖;郭琳琅;张敏;王海琴;赵明4.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外周血CD40、CD40L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戴澄;王平;张新涛;黄志恒;朱量5.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微小RNA-2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覃晓虹;刘志昂;陆婷婷;杨溢;董建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移植术后DGF伴有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肾移植术后DGF伴有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祝青国;张玉石;邵勇;韩志军;仇宇;张程【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38)3【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 ,肾功能延期恢复 (DGF)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方法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行尸体肾脏移植 4 1例 ,其中 3例病人术后出现DGF ,术后 1周行移植肾穿刺活检 ,1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另 2例术后 1周活检接近边界值 ,但始终无临床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 ,行血液透析 ,2~3周后 ,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
结果 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经血液透析 2~ 3周后 ,肾功能恢复。
另 2例 2~ 3周后 ,经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
经激素冲击治疗 ,FK5 0 6治疗后 ,肾功恢复。
结论肾移植术后DGF其病因较为复杂 ,尤其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时 ,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因此。
【总页数】2页(P288-289)【关键词】肾移植;肾功能延期恢复;排斥反应;肾活检【作者】祝青国;张玉石;邵勇;韩志军;仇宇;张程【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2【相关文献】1.甲基强的松龙药物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J], 周晓华2.小剂量OKT3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J], 翁国斌;祁洪刚;唐莉;姜继光;张曙伟;姚许平;陈知水3.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J], 赖永通;张峻;陈志勇;黄伟佳;曹文锋;高兴成;蔡耀权;邹自灏4.尸体肾移植术后137例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体会 [J], 于立新;徐建;白喜文5.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J], 徐达;邵琨;周佩军;王祥慧;刘湘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致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分析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致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分析刘峰;张艮甫;黄赤兵;姬西宁;王平贤;范明齐;严自林【期刊名称】《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03(016)002【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致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诊断、治疗方案及对移植肾功能远期存活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2年10月间肾移植术后诊断为早期排斥反应致肾功能延迟恢复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5例患者术后即无尿,3例术后2d肾功能改善后又出现血尿、少尿。
经临床、B超及移植术后病理诊断为排斥反应。
患者接受ATG+FK506+MMF+Pred的免疫抑制方案。
患者术后平均来尿时间35d,患者肾功能全部恢复,随访至今,肾功能良好存活。
结论:早期排斥反应致肾功能延迟恢复应早采用ATG+FK506+MMF+Pred的免疫抑制方案,绝大多数都能恢复,恢复后移植肾功能及远期存活末见影响。
【总页数】3页(P37-39)【作者】刘峰;张艮甫;黄赤兵;姬西宁;王平贤;范明齐;严自林【作者单位】第161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武汉市430010;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移植科,重庆市4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2【相关文献】1.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3例临床分析及防治 [J], 高国君;何小舟;许贤林;徐海燕;巢志复2.早期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分析 [J], 方针强;贾维胜;黄赤兵;王平贤;冯嘉瑜;肖亚;李坤;张艮甫;叶钢3.血小板与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延迟性恢复的关系 [J], 付绍杰;郭彬彬;于立新;王亦斌;杜传福;肖露露;周敏捷;罗敏4.超声造影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r延迟恢复的临床价值 [J], 陈凌子;马苏亚5.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J], 王允武;张书贤;郭松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植肾早期X线测量的临床意义
移植肾早期X线测量的临床意义
赵玲瑶;李澄棣
【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22)004
【摘要】肾移植后,不论是正常代偿性肥大还是急性排斥反应,供肾体积都要增大。
两者一般不具有明显差别。
因此利用X线测量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在诊断有否急性排斥反应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下面就我院近年来对肾移植后早期X线测量结果作一讨论。
资料、方法和结果从1985年7月~1991年2月间,我院共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02例次,术中常规于肾上下极及外侧缘中点各插上银夹一枚,作为X线测量标记。
全部病例均于术后2天和7~8天各摄腹平片一张。
由于部份X 线片保管不妥或银夹脱落,已无法校测,余下77例资料齐全者列入本组讨论。
其中男性64例,女性13例。
年龄16~67岁。
【总页数】2页(P244-245)
【作者】赵玲瑶;李澄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7
【相关文献】
1.以肌酐下降率早期诊断移植肾功能延迟的临床意义 [J], 卢锦山;敖建华;肖序仁;高江平;董隽;洪宝发
2.移植肾早期常规活检的临床意义 [J], 陈劲松;季曙明;殷立平
3.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J], 曾京华;于立新;罗汉宏;王晓春;王鑫;房魏
4.移植肾活检在移植肾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眭维国;邹和群;
5.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微小RNA-2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覃晓虹;刘志昂;陆婷婷;杨溢;董建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监测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监测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临床应用进展王曦曦综述何云李智贤审校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肾移植术后可能会因一些术后并发症导致肾功能丧失,其中急性排异反应(Acute Rejection,简称AR)是肾移植手术后较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已成为了肾移植术后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对超声诊断移植肾AR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移植肾AR超声表现AR多发生在肾移植术后1周至3个月内或术后多年突然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临床症状为无其他诱因的发热、移植肾区疼痛、少尿、血尿、血压升高等,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等异常。
超声表现如下:二维灰阶图像显示移植肾体积增大,皮质增厚,回声不均匀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肾锥体肿大,肾窦面积减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显示AR时移植肾血流灌注变差,叶间动脉血流信号呈断续、闪烁状,小叶间动脉血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显示肾内各级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Vmax)变化不大,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Vmin)降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升高,肾内四级动脉RI值由肾主动脉至小叶间动脉逐渐升高。
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频谱形态变为舒张期无血流,呈单峰状。
据报道,RI为0.7O~0.89时应考虑有排异反应存在的可能性,当RI≥0.90时高度怀疑已发生排异反应。
另有学者提出RI≥0.8但CDE显示血流可达到肾包膜下,则可能不是AR;若RI<0.8但CDE 显示血流不能达到肾包膜下,则可能发生AR。
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
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肾脏移植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末期肾脏疾病的方法,但成功移植仅仅是一个开始。
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接受移植的患者维持良好的器官功能,并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本文将讨论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是为了预防移植肾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其逐渐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视为“外来物”。
如果不进行抗排斥治疗,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失控并攻击移植肾,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抗排斥治疗不可或缺。
一种常见的抗排斥治疗方法是使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少对移植肾的攻击。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骁悉、他克莫司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辅助抗排斥治疗。
例如,监测移植肾功能和排斥反应的标志物,如血肌酐、尿蛋白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移植肾的功能。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对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药物治疗,并按时复诊。
此外,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等也是重要的。
尽管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非常重要,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系统长期被抑制,增加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因此,抗排斥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监测患者的免疫状况和器官功能。
综上所述,肾脏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在维持移植肾功能和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免疫抑制剂、监测标志物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并提高移植肾的成功率。
然而,治疗过程中也需注意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肾移植后患者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排斥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尽管这些反应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来控制,但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会影响肾移植的存活率和功能。
因此,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对于肾移植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肌红蛋白、血肌酐、补体、免疫球蛋白G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
虽然这些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仍然存在分析速度慢、需要大量的实验室检测和专业人员的问题。
此外,在肾移植手术后的早期阶段,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是不明显的,因此需要另外的早期诊断方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新方法,为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排斥反应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采用基因测序技术筛选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关的基因,然后研究这些基因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标志物。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因测序和分析:选取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相关的基因,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肾脏组织进行基因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与排斥反应相关的基因。
2.基因表达与排斥反应相关性验证:选取一定数量的肾移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肾脏组织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比较排斥反应患者和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验证这些基因是否与排斥反应相关。
3.建立早期排斥反应诊断模型:根据以上基因表达分析的结果,建立早期排斥反应的诊断模型。
该模型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比较患者肾脏组织基因表达以实现早期的排斥反应诊断。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1.肾脏组织采集和样品处理:收集肾移植患者、正常人肾脏组织,采集后进行组织匀浆制备,进行RNA提取和定量。
2.基因测序和分析:选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或二代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筛选、注释和分析。
ESM-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ESM-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引言:
肾移植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之一。
但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肾移植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肾移植后及时检测排斥反应的发生并进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ESM-1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与肾移植急性排斥的发生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ESM-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ESM-1的基因表达、生物学基础、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
结果:
ESM-1是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是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的重要调节因子。
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ESM-1表达量显著增加。
ESM-1可以作为一种指标来提示肾移植急性排斥的发生,并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同时,ESM-1还可以作为肾移植急性排斥的预后评估指标,这对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肾移植急性排斥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ESM-1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指标,在肾移植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曾京华1,于立新2,罗汉宏1,王晓春1,王鑫1,房魏1(1解放军第421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510318;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移植科,广东广州510515)摘要:目的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 ̄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亚临床排斥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
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病人移植肾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性。
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彩色多普勒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54(2006)05-0697-02ClinicalsignificanceofearlydiagnoseandtreatmentofsubclinicalrenalallograftrejectionZENGJing-hua1,YULi-xin2,LUOHan-hong1,WANGXiao-chun1,WANGXin1,FANGWei11DepartmentofUrology,421HospitaloftheNavy,Guangzhou510318,China;2DepartmentofKidneyTransplantation,Nanfang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earlydiagnoseandtreatmentofsubclinicalrenalallograftrejection.MethodsNinety-sixrenalallograftrecipients(54maleand42female)withnormalrenalfunctionaged17to58years(mean37.5years)wereincludedinthisstudy.Earlysubclinicalrejectionwasdiagnosed3monthsafterthetransplantationbycolorDopplerexamination.ResultsPatientswithearlysubclinicalrejectionweregivenmethylpredisolonefollowedbyadjustmentofimmunosuppressiveregimens,andnodifferencewasobservedin3-yearsurvivalratebetweenthesepatientsandthosewithnormalrenalallograftfindings.Conclusion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subclicalrenalallograftrejectionissignificanttoimproverenalallograftsurvivalrate.Keywords:renalallograft;subclinicalrejection;colorDopplersonography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逐渐推广,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出现大量的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患者。
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出现临床或亚临床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出现早期慢性病变和晚期排斥反应的强力诱发因素[1]。
我们观察肾移植术后3个月临床指标为正常的患者,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
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选自2002年9月 ̄2003年2月,为肾移植术后3个月临床诊断为正常的患者,男性5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7.5岁,均为首次接受肾移植。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肾病19例,术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78例,腹膜透析18例,透析时间1 ̄6年。
1.1.2组织配型ABO血型相符89例,O→A4例,O→B3例。
群体反应性抗体均为阴性,补体依赖性淋巴毒交叉配型试验为1% ̄6%,供受者间HLA-A、-B、-DR位点5个抗原相合的有45例,4个相合的有18例,3个相合的有8例,HLA-A、-DR位点4个相合的有15例,HLA-B、-DR位点4个相合的有10例。
1.2方法1.2.1手术情况供者年龄19 ̄38岁,供肾热缺血时间3 ̄6min,用HC-A液或Euro-Collins液灌洗,冷缺血时间2 ̄8h,供肾动脉和受者髂内动脉端端吻合42例,供肾动脉和受者髂外动脉端侧吻合54例,供肾静脉和受者髂外静脉端侧吻合,采用D-J管支架,移植肾输尿管置于膀胱左或右顶侧壁,浆肌层包埋1.5cm,防止返流。
1.2.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第1天常规服用霉酚酸酯750mg,强的松30mg,术中霉酚酸酯1000mg,术后第1天起霉酚酸酯500mg×2d,强的松30mg×1次/d,霉酚酸酯500mg×2次/d,术后第3天环孢霉素(CsA)5 ̄6mg/(kg・d)或他克莫司(FK506)0.05 ̄0.1mg/(kg・d),术后10d改强的松20mg×1次/d,15d收稿日期:2005-08-05作者简介:曾京华(1973-),男,主治医师,硕士,E-mail:zjh421421@126.com2006;26(5)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697・・强的松15mg×1次/d;30d强的松10mg×1次/d,3个月内CsA浓度控制在280 ̄300μg/L,FK506浓度控制在8 ̄10μg/L。
1.2.3亚临床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是指患者无发热、肾区疼痛、血压升高、尿少等临床症状,血肌酐正常或上升不超过正常基础值的10%,移植物活检Banff病理分型属I型排斥反应,即肾小管间质有单核细胞侵润,侵润细胞<4个/小管切面(I1级),和/或间质炎性细胞侵润低于50%(I1或I2级),而肾内血管未累及[2 ̄6]。
目前病理检查是诊断移植肾亚临床排斥的金标准,我们在前段研究中发现,彩色多普勒以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76,动脉搏动指数PI>1.71为诊断的阳性标准,RI和PI诊断移植肾亚临床排斥的敏感性分别为86.2%、82.7%,特异性分别为88.1%、91.1%,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属无创、快速、经济的诊断方法[7]。
因此,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
1.2.4分组治疗方案正常组给予常规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异常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霉酚酸酯500mg×3d,CsA浓度(FK506浓度)偏低的,增加免疫抑制的用量。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采用的统计方法为非配对t检验。
2结果96例肾移植术后3个月,临床诊断为正常的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检查移植肾,发现有29例存在亚临床排斥反应。
发现有亚临床排斥反应,即早期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CsA浓度(FK506浓度)偏低的,增加免疫抑制的用量。
正常组和亚临床排斥组患者肾移植术后3个月检查血肌酐分别是(121.36±15.87)μmol/L、(118.37±17.18)μmol/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经过3年的随访,正常组有4例进入透析治疗(1例自行减药,第2年发生排斥反应,2例第3年发生慢性排斥反应,1例第2年发生慢性排斥反应);亚临床排斥组有2例进入透析治疗((1例自行减药,第2年发生排斥反应,1例第3年发生慢性排斥反应)。
正常组和亚临床排斥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是94.02%、93.1%,两组移植肾存活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
3讨论Rush等[8]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连续穿刺活检,发现23%的患者有排斥反应,其中超过50%是亚临床期排斥反应。
我们在做穿刺活检和彩色多普勒诊断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移植肾出现排斥时,彩色多普勒图像和血流参数变化,经常先于血生化指标(Cr、BUN)升高、临床症状的出现;肾功能恢复时,先于血生化指标而趋于好转。
彩色多普勒通过观察移植肾大小、内部结构变化、皮质厚度、皮髓质回声强弱,移植肾各段血管的血流情况,以及RI、PI、S/D等参数,对诊断早期移植肾排斥反应同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且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容易为患者接受,因此,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
移植物亚临床排斥和慢性排斥有显著的关联性,如果肾小球间质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将导致慢性排斥的病理改变[9]。
慢性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因此,能否及时发现和控制亚临床排斥反应,将对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通过对亚临床排斥组进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的药量,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无明显差异。
说明早期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可以控制其向急性排斥及慢性排斥反应发展。
此治疗方案达到了早期控制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1]季署明,殷立平,陈劲松,等.移植肾临界改变及其预后[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21(6):363-5.[2]RushDN,HenrySF,JefferyJR,etal.Histologicalfindingsinearlyroutinebiopsiesofstablerenalallograftrecipients[J].Transplantation,1994,57(7):208-21.[3]ColvinRB,CohenAH,SaiontzC,etal.Evaluationofpathologiccriteriaforacuterenalallograftrejection:Reproducibility,sensitivity,andclinicalcorrelation[J].JAMSocNephrol,1997,8(12):1930-41.[4]GaberLW,MooreLW,GaberAO.Correlationofhistologytoclinicalrejectionreversal:Athymoglobulinmuticentertrialreport[J].KidneyInt,1999,559(6):24415-22.[5]MuruveNA,SteinbeckerKM,LugerAm.Arewedgebiopsiesofcadaverickidneysobtainedatprocurementreliable[J]?Transplanthation,2000,69(11):2384-8.[6]张波,王和,张更,等.移植肾穿刺活检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8):747-50.[7]于立新,曾京华,付少杰,等.穿刺活检和彩色多普勒诊断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2004,25(11):1260-2.[8]DavidN,RushJR,JefferyJG.Sequentialprotocolbiopsiesinrenaltransplantpatients[J].Transplantation,1995,59(11):511-22.[9]LegendreC,ThervetE,SkhiriH,etal.Histologicfeaturesofchronicallograftnephropathyrevealedbyprotocolbiopsiesinkidneytransplantrecipients[J].Transplantation,1998,65(9):1506-15.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第26卷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