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海水晒盐
8-2海水“晒盐”(1)
8-2海水“晒盐”(1)一、海水“晒盐”的过程1、填写海水“晒盐”过程示意图:(1)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溶液变成 溶液,其途径是 (2)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海水“晒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结晶,是物质结晶方法之一。
(3)有利于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有: 、 ,其原因是 二、溶解度1、溶解性:是物质重要的 性质,它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溶解性分为:易溶、可溶、难溶。
如:NaCl 溶于水;Ca (OH )2 溶于水;CaCO 3 溶于水。
2、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完成下列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KNO 3溶解的影响 [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溶剂的和[实验步骤]将带有KNO 3固体的KNO 3溶液加热,现象是 。
[实验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KNO3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当降温时,其最大溶解量会 。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种类和 。
3、溶解度:化学上通常用 来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物质中的溶解性。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 下,某固体物质在 g 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四要素:三定一)5、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 ; 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
中考速递: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用滤纸过滤不能滤除海水中的盐分B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 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 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gC 运动后出汗衣服上出现的白色斑渍是盐分蒸发结晶留下的D 在一定温度下,增加溶质,溶质不再继续溶解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0℃时,100g 溶液中含31.6g 硝酸钾C 31.6g 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时,31.6g 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5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85.8g 甲物质。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课题 海水“晒盐”(1) 备课人 顾建刚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能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举例讲解,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海洋资源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难点: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课时1 时间 45分钟【温故知新 】1、海洋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及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引导阅读】教材P 9内容 1、海水晒盐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2、饱和溶液的配置与蒸发结晶(P 10“实验探究”)【思考】 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一 】 在各盛有10mL 水的2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继续加水,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由实验一和二得到的结论是: ①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 ) ( )②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 )【演示试验四】将实验二中最终得到的硝酸钾溶液冷却,观察现象;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中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8.2 海水“晒盐”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增加溶剂 ②升高温度(大多数)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大多数)
饱和 溶液
不饱和 溶液
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 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
海水“晒盐”
是利用蒸发水分的方法获得食盐饱和溶液
本实验 是用增加食盐溶质的方法获得食盐饱和溶液
温度
20℃
溶质的质 量
31.6g
溶剂的质 量
100g
溶液的质 量
131.6g
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求该温度下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微溶
可溶 >1g
微溶
难(不)溶 <0.01g 易溶
<1g
可溶
难(不)溶
.
练习:
A.易溶 物质
讨论:设计实验——怎样比较
食盐和蔗糖哪一个更易溶于水?
定量比较固体溶解能力大小的要素:
一定温度 100g溶剂
饱和状态 单位(克)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件: 一定温度 标准: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 质量(克) 例: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溶 解 200 找 度 190 一 ( 180 克 170 找 ) 160 150
8-2海水晒盐
8-2海水“晒盐”【引入】同学们参观过我们胶州的营海盐田吗?见过那里堆积如山的粗盐吗?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海水“晒盐”。
【探究新知】1海水晒盐:首先让我们跟随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海水晒盐的过程,这个视频介绍的就是古老的盐田法。
哪位同学能尝试总结出海水晒盐的流程呢?你来说,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再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直至析出粗盐。
所剩的液体称为母液。
像食盐这样从海水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结晶,我们把这种结晶方式称为蒸发结晶。
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来体验一下海水晒盐?让我们共同走进活动天地,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结合刚才的操作,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呢?你来说,对风力大、阳光充足、雨量少。
那如何判断溶液是饱和溶液呢?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想到了如果内部存在未溶解的固体说明为饱和溶液,还有同学想到了加入少量溶质,若不能溶解则说明为饱和溶液。
2溶解度:那一杯水能无限的溶解食盐吗?同学们都认为不能。
那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哦你们认为有温度,还有溶剂的质量,还有吗?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首先我们来探究溶质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来说,你发现氯化钠能溶解在水中,但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而氯化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在水中能溶解。
可见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行设计方案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那个小组来分享一下?很好,同学们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结合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溶剂的量保持不变时,温度升高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
通过以上探究,可见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也受温度的影响。
那如何比较不同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呢?很显然应该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化学上常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晒盐”第1课时 学案
8.2.1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重点)。
2.了解饱和溶液及其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
3.认识饱和溶液的结晶现象及其原因(重难点)。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海水晒盐的图片或视频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1.观察“饱和溶液”(1) 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如何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试试饱和食盐水能否溶解KMnO 4固体?由此可以获得信息是?(3)你认为用哪些方法能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呢?+20mL 水加5gNaCl 并搅拌观察是否全溶加5gNaCl 搅拌并观察(4)你认为用哪些方法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呢?(典题练习)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2. 通常情况下,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往食盐水中加食盐B.往食盐水中加水C.往食盐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D.把食盐水放入冰箱中(知识梳理)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在这个过程中海水中的水分在(增加、减少、不变),溶质的质量(填“增加”、“减少”、“不变”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学习任务: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观察“结晶”2.+饱和食盐水吹热风并观察(1)溶液饱和后,蒸发水,NaCl结晶析出的原因是什么?(2)除了蒸发,还有哪些方法能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知识梳理)固体物质从它的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海水晒盐属于结晶。
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矿物质之一,我国海盐年产量约3000万吨,居世界第位。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课题: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
1.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2.学习海水晒盐的实验步骤
3.观察并记录海水晒盐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海水
2. 盛海水的容器
3. 玻璃烧杯
4. 太阳能灯或台灯
5. 电子秤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海水
2.将玻璃烧杯放置在太阳能灯或台灯下,加热海水
3.观察海水中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
4.等到海水蒸发完全,观察烧杯底部的盐川
实验结果:
经过海水晒盐,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盐川在玻璃烧杯底部。
延伸实验:
1.尝试不同浓度的海水进行晒盐实验,比较结果。
2.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海水晒盐的速度和产量。
3.探究海水晒盐对海水中盐川的重新溶解情况。
反思:
海水晒盐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盐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注意火源和实验工具的安全使用,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的盐从何而来以及生活中盐的应用等问题。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2海水“晒盐”(44张ppt)
【规律方法】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精确尺度,是一 定条件下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由于物质溶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因此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要点: (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 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 g溶剂。 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要取等量溶剂; 且100 g为溶剂质量,而不是溶液质量。 (3)状态:饱和状态。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 的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大溶解量。 (4)单位:克。 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在此质量的单位为克。
2.物质M、N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提示:由曲线图可以看出,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物质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将N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可以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和升高温度的方法。
【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量越大,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6 g氯化钠,则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 g C.搅拌可使物质的溶解度变大 D.20 ℃时,将31.6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全部溶解且达到饱 和,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
是________(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 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 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__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 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提示:精盐的制得率= 精盐质量 ×100%)
8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单溶质溶液——可以完全蒸发结晶 多溶质溶液—— 不能完全蒸发结晶,过滤结晶体
化解矛盾!!
1 为什么海水不在蒸发池里直接蒸发结晶? 【蒸发池】 距离海岸较近,地势比海平面高, 海水涨潮时灌入储水区,沉降泥沙,水泵抽水引入蒸发池。 【结晶池】 距离海岸较远,地势更高,蒸发浓缩后的海水靠水泵导入结晶池。 蒸发池面积大,多为泥滩,结晶池面积小,人工硬化池底,避免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混入粗盐。 台风恶劣天气,暴雨可能冲走蒸发池的海水;也可能引发海潮倒灌; 盐田蒸发池、结晶池二分级,保护浓缩后的海水(半成品),提高产率。
3、晒盐后剩余液体 母液=苦卤=卤水 溶质主要是 NaCl (饱和溶液) MgCl2(接近饱和) CaCl2 Na2SO4 MgSO4 CaSO4 KCl K2SO4(浓度升高), 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不能废弃!
【结晶】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1 溶液只有达到过饱和状态,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晶体析出后,剩余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2 结晶分为两种: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溶质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溶质,从溶液中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3、 结晶是随着溶剂蒸发、溶液降温同时发生,当条件消失,结晶随之停止! 例如: NaCl饱和溶液,随着H2O蒸发减少, NaCl结晶析出,如果H2O溶剂停止减少,溶质NaCl同时停止结晶。 冷却热KNO3饱和溶液,随溶液温度降低KNO3晶体析出,如果溶液停止降温,溶质 KNO3同时停止结晶。
总结 先钡后碳
烧碱随便 必滤沉淀 最后盐酸 蒸发结晶 析出精盐
粗盐提纯【初中难点】
【盐的通性一】
盐+盐——另一种新盐+另一种新盐
8.2海水晒盐
海水经日晒、风吹,水分不断减少,溶 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 一定温度下 ,在 一定量溶剂 里,不能继续溶
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 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量溶剂 里,还能继续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压。
氯化钠的用途
融 雪 机 洒 盐 融 雪
生活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腌制蔬菜、鱼、肉、蛋等 医疗 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工业 制造纯碱、烧碱、氯气、盐酸等的基本原料,被 广泛用于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染料等 农业 氯化钠可以用来选种 交通 公路上的积雪用氯化钠来消除
本节课主要内容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获取 食盐。蒸发结晶 物理变化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
3、结晶
降温结晶
1、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量少,大片 平坦海边滩涂。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 ,你认为正确 的是 : ( C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阳光分解海水得到食盐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的实质
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
溶质逐渐 析出
结晶
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 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食盐
硫酸铜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课件
3.流程: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
二、结晶 1.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 饱和 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像NaCl这样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用 蒸发结晶 的
方法得到其晶体。 3.降温结晶: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可采取 冷却热饱和溶液 .
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
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酒精灯
5.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40 ℃和8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 g B.该物质在60 ℃时的溶解度比4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 ℃,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2 ℃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t2 ℃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
9.(2016重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
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C 。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BC (填
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t2 ℃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 ℃,溶液中溶剂 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A=C<B 。
三、溶解性与溶解度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3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海水“晒盐”(3)备课人顾建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2、初步学会并运用除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引入物质中可溶性杂质去除,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除杂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重难点重点: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难点:除去物质中杂质的原理。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温故知新】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处于该状态的溶液是__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有、和。
4、在粗盐初步提纯的各步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其作用分别是:溶解时;过滤时;蒸发时。
新课导入:利用重结晶法能够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除去,但是得到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工业上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而得到精盐的。
【引导阅读】 P17“多识一点”1、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思考】如何用化学物质出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Na2SO4)、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等可溶性杂质?讲述: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在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即得精盐。
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加入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2、食盐的用途:【相关练习】1、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A、酒精和水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C、氯化钠和硝酸钾D、铁粉和铜粉2、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
8.2.4粗盐的提纯 学案
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四课时粗盐的提纯知识点:粗盐的提纯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杂质(如泥沙等),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
1、除去不溶性杂质——重结晶法步骤:、、①溶解:仪器:、。
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过滤:仪器:、、、、。
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三靠:玻璃棒要紧靠过滤器中三层滤纸处,盛混合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漏斗的末端要紧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上。
③蒸发:仪器:、、、。
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要点: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食盐烘干(不能完全蒸干)2、除去可溶性杂质重结晶后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Na2SO4、CaCl2、MgCl2等),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而得到精盐。
通过反应,使离子形成沉淀。
(形成沉淀后再和)实验操作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作用1 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①②③④将杂质转化为沉淀2 过滤无除去沉淀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进行加热B. 等到开始出现固体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 等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 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10.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査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8-2 海水“晒盐”(第1课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海水“晒盐”过程,能知道海水晒盐的基
本原理是蒸发结晶。
2.通过复习溶液的知识,能理解“饱和溶液” “不饱
和溶液” “结晶”的概念,能计算方法物质溶解度。
复习提升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的种类和溶剂的量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限量会______;
增加
减少
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限量会______。
(1)20℃时,硝酸钾在100 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同温度下KNO3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
(3)在一定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
溶解任何溶质。
(4) 温度降低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为饱
和溶液。
复习提升
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1、在试管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的溶
不一定
液
2、蒸发水或改变温度下,析出溶质后的
溶液
一定是
3、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
二、溶解度
2、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
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
能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外界条件:一定温度
溶解度
溶剂的质量:100g
四要素
溶液的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8.2海水晒盐
溶液:Mg2+ Ca2+
过量 NaOH 溶液
Ba2+
沉淀: CaCO3
CO3
NaCl固体
BaCO3
(4)其他除杂流程顺序:
①BaCl2 、 Na2CO3、 NaOH 、 稀HCl
②BaCl2 、 NaOH 、 Na2CO3、 稀HCl ③NaOH 、 BaCl2 、 Na2CO3、 稀HCl
/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2)溶解度曲线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t)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
0.20 0.10 0 20 40 60 80 100
3、升温结晶
温度/℃
(1)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 变浑浊,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升温后会有熟石灰固体析出
2、在溶质种类、溶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溶质在不同温度的水里溶解限量不同 3、在溶质种类、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溶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限量不同
2、总结: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因素 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溶解限量) 3、溶解度
8.2 海水“晒盐”—溶解度曲线(1)(2)
第二节海水“晒盐”——溶解度曲线班级:;姓名:某同学在3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5gKNO3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溶液。
在上述所得饱和溶液中加水,或加硝酸钾晶体,或降低温度,或升高温度等四种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正确的图象是( )2.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升高温度,接近饱和的____________物质溶液会变得饱和。
(2)10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20 ℃时,25 g B物质放入到盛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20 ℃时,取10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35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 t ℃时,分别向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t℃时,_______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中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_(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
4.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20 ℃时,将25 g KNO3放入到100 g水里,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的原理
海水晒盐的原理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留下盐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海水:首先,需要将海水收集到一个浅浅的容器中,例如盐田或者人工排列的盐池。
2. 蒸发过程:将收集到的海水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太阳能的热量会使得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出去。
蒸发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湿度和太阳光的强度。
3. 结晶:当海水中的水份蒸发后,盐分会逐渐浓缩。
由于盐的溶解度限制,随着水分的减少,盐分会达到饱和点,超过饱和度的盐就会逐渐结晶沉淀。
4. 收获:当结晶沉淀逐渐增加后,可以通过将盐田中的结晶物取出来,即可得到晒盐。
这些结晶物质通常就是盐分。
总结起来,海水晒盐的过程就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太阳能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出去,从而留下盐分。
通过结晶沉淀和收获,最终得到晒盐。
海水晒盐原理
海水晒盐原理
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光的作用下,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得到盐类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 收集海水:首先需要收集到新鲜的海水,最好选择离海岸远一些的地方,以避免有太多的沙土、悬浮物质等杂质。
2. 过滤处理:将收集到的海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质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布料、滤网等简单的方法来实现。
3. 储存海水:将过滤后的海水储存到浅而宽的容器中,如浅盘、水池等。
这样可以增加海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方便后续的蒸发作用。
4. 放置在阳光下:将储存海水的容器放置在宽敞的室外场地,确保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
太阳光的热量将加速海水中水分的蒸发。
5. 蒸发过程:随着阳光的照射,海水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而其中的盐类则逐渐沉积在容器底部。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具体时间会受到当地气候、太阳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6. 收集盐类:一旦海水完全蒸发,容器底部将会残留一层白色的盐结晶。
可以用小铲子或者类似的工具将其收集起来,并进行晾晒或者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盐结晶的颜色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盐类含量而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海水中还含有其他的矿物质等物质,因此晒盐得到的产品可能会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进行筛选和提纯。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节海水“晒盐”,这里 的“盐”和氯化钠完全等同吗?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样的盐是否适合 直接食用呢?本单元第一节我们学过海水制镁,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 镁,为什么不直接用海水电解制镁,而是先制纯氯化镁呢?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大多数都是混合物,但是很多时 候我们需要用到纯净物,这就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大家先来 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幻灯片展示:做豆腐时常用纱布将豆渣与豆浆分离、茶杯中的过滤网 将茶叶与茶水分离、水的净化、海水淡化、分离液态空气、石油的分 离、海水晒盐、海水提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过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归类。 小结:分离混合物有物理方法,还有化学方法,但是有时还需要几种 方法共用。比如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粗盐提纯。 板书课题:粗盐的提纯 教师活动:大家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想到了什么问题?混合物的分 离应该先研究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你们觉得粗盐中 都有哪些物质呢?应该先除难溶性杂质还是可溶性杂质呢?怎样除 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呢?为什么想到过滤呢?过滤(用滤纸)分离 不溶物与可溶物是我们初三学过的内容,现在升入初四了,这个知识 是不是也应该提升一个层次了?如果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为什么滤 纸能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呢?前面我们刚学习了膜法淡化海水,分 离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筛子”的原理,凡是颗粒大小不同的 混合物都可以用适当的“筛子”将它们分离。希望大家在探索事物及 其规律的时候,试着从微观角度出发,将会有更多的收获。言归正题, 过滤之前应当进行什么操作呢?除去泥沙后的滤液怎样得到食盐晶 体呢?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活动: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并设计具体实验步骤 探究实验 2-4 重结晶法提纯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