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8、吆喝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望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吆喝》课型:新授主备:程欢审核:
课时:2课时(总第68--69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技能。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2: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

北京人。

作家、记者、翻译家。

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

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
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
译著《好兵帅克》。

晚年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

一、自主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囿( ) 钹( ) 招徕.( ) 铁铉.( ) 饽饽( ) 秫()秸( )秆吆()喝( ) 隔阂( ) 卤()煮
荸()荠( ) 荞()麦糠()合辙()押韵
2、根据意义写词语
招徕:
囿于:
油嘴滑舌:
合辙押韵:
二、自读课文思考回答: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出现的“吆喝”(画出行业、语句、
时间),看看课文一共介绍了多少种吆喝,总结一下这些吆喝都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答:19种,涉及到吃的、用的、玩的、各行各业的都有。

2、作者如何把许多的吆喝处理的井然有序呢?
给你提供两个思考方向:
①按照下面这个线索整理一下作者行文的思路。

(横线上概括出大意)
1—3段:
4—10段:
11—14段:
全文共14自然段。

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②试着找找文中起到“总起”和“过渡”作用的句子,也把你找到的句子写在下面: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1、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城里的种种吆喝,请你体会一下作者对北京的吆喝怀着怎样的情感?让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诸多的吆喝声吗?
答: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

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2、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
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答: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3、在清早、白天、夜晚三者中,重点写的是什么?
答:重点是写晚上。

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

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4、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答: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拓展延伸
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2、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

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

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

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

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其实满
够了。

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

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

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

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

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 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

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
答:中心句是“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不同。


2.这一段一共写了几种叫卖的货色?
3.写“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离题吗?
答:没有。

这样写更能突出我对这种吆喝声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更能突出这一吆喝声的广告作用。

4.四季的叫卖中,哪一季写得最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春季的只是概括介绍,这样安排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5.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