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录片
关于纪录片的句子
关于纪录片的句子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专业词汇意蕴诠释剖析创造性处理自然化处理
关于长镜头和同期声总结的常用词或语:间离效果(间离感)镜头背后的眼睛(摄影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面执掌摄影机的人)可让观众在一个通常不加深察的事实面前感到震惊
1、长镜头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无穷
2、长镜头不对现实进行过多包装与加工,其实是一种尊重观众的态度,让观众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深思,得出结论。
3、纪录片技术上的两大基本特征,长镜头与同期声,如果说画面的客观与真实依赖长镜头,那么声音的真实则依赖同期声。
(人物访谈、客观音乐、自然音响)
4、长镜头和同期声从技术的角度指向纪录片的核心——真实,艺术细节则是从艺术塑造的角度指向了纪录片的生命所在——真实
5、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艺术细节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细节,因他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虚构的,未经加工与修饰的,是转瞬即逝的,是不可再现的,正是这份独一无二,才决定了纪实作品中细节的重要意义,甚至纪录片的细节成功与否,决定了纪录片本身的成功与否
6、长镜头的多义性也正是纪录片的多义性所在
“缺席”也是一种美间离效果——透露内在的本质震撼的心灵与真实同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
同期声中的真实世界…的呐喊时代的沉默面具背后的真实真实的指纹寻觅……的真谛让…成为可见的回忆。
关于纪录片选题
关于纪录片选题.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一、努力追求记录事物本质的真实人们都不会否认,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作为电视观众,选择看纪录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否则会使观众丧失对纪录片的信任感,这个信任感一旦丧失,整个纪录片的概念都会垮掉。
作为纪录片的编创者,也是以追求真实性为创作原则的。
不论是把纪录片比作“打造自然的锤子”,还是“观照自然的镜子”,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在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所在。
然而,纪录片决不是现实的原貌,编创者拍什么,不拍什么,取舍之中本身已具有了主观色彩。
“真实,实际上是人介入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对物质世界形态的内涵的判定。
客观事物的‘存在’是脱离人的精神世界而独立的,这个物质世界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感觉去感知的”。
因此,一部好的纪录片,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记录,而是能够通过客观事物的深层记录,表达出体现事物本质的真实。
有良知的纪录片编创者,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最大化地接近事物本质的真实。
1、捕捉能表现时代本质的纪录片选题在电视台的圈子内有这样的说法:选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这句行话道出了选题对一部纪录片的重要性。
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你选择怎样的题材来拍摄纪录片,一百个人会出一百种选题,这涉及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交友圈子、知识范畴、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世界观等等。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依据每个编导的新闻素质,这是我们选择拍摄社会人文类纪录片选题最重要的因素。
所谓新闻素质,是指对社会与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当年拍摄纪录片《毛毛告状》的王文黎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得知一个打工妹要打官司的事,很快便投入拍摄,结果不仅拍出了一个动人的生活故事,也从中折射出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打工,给社会伦理观念带来变革的深刻主题;纪录片《重逢的日子》是编导王蔚在主持对台节目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台湾老兵来大陆寻亲,她追踪拍摄,拍出了一个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从一个侧面演绎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时代背景。
纪录片主要类型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着密切 的关系。作为时代的反映,推动电视纪录 片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思潮,文化思潮 影响着电视纪录片主题。 像二战期间的一些纪录片,就是反战。二 战以后的一些纪录片就是对二战的反思。 80年代中期,纪录片悄悄地开始了对人的 关注。这个时候的关注点是表现丰满的、 个性独特的、立体的人,而不是人为地塑 造人物。当时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对象还都 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
三、理论文献纪录片 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片种。中央电视台军事 部以拍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著称,大题 材、大手笔、群体作战、极高的拍摄效率。 理论文献纪录片有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 艾瑟。苏勃确立,代表作是《罗曼诺夫王 朝的覆灭》。后来这个片种在各国有不同 程度的发展。西方对这类影片称为‚汇编 影片‛。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追求 一、电视纪录片的终极目的——关注人 为什么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能深深的 打动人心,能那么长久的在人们心灵中回 荡呢,因为它拉动了人们那根价值的心弦, 电视纪录片是反映不同人生价值的一种艺 术创作,人们通过它能够映照出自己,也 能看到一种别样的人生。
电视纪录片不像焦点节目以提出问题为己 任,也不像法制节目论是非,它其实是讲 人生的价值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人的 良知,电视纪录片像一个道德法庭,让每 个人的良知在这里过滤,它细腻地触动着 人的灵魂。
3、注意问题: 前期的准备与团队的合作。 故事化的讲述方式的运用。 视听语言的运用。 展示自然科技纪录片表达的人文关怀。
六、人类学纪录片 1、定义: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与纪录片 结合,作为人类学研究成果,蕴涵有人类 学因素和内容的纪录片。这里的人类更多 的具有民族的意义。 2、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 纷纷在国际影视节上获奖。(上海电视 节‚白玉兰奖‛)《摩梭人》、《沙与 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 《藏北人家》、《深山船家》《三节草》 等。
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纪录片
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纪录片
1、《尼罗河之旅》:讲述了罗克斯·费雷特和他的家人在尼罗河探险的真实故事,
启迪孩子们热衷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之旅。
2、《奇异的世界》:从生态学的角度,发现自然界不可思议的世界,激发孩子们对
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礼赞态度。
3、《动物的故事》:口述式的故事,以及世界各地的动物图片,教育孩子们尊重动物,学习观察动物的行为,探究它们的秘密。
4、《世界变暖》:重点从自然学角度全面分析全球变暖,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气候
变化的成因,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减缓气候变暖、保护环境。
5、《大自然发明家》:以动画讲述“天下第一发明家,乃大自然”,帮助孩子们深
入了解自然科学,增强孩子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发展自然的保护感觉。
6、《观察者系列》:一系列关于动植物以及自然环境的介绍,介绍这个世界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绚丽之美,学习壮阔的自然地貌。
7、《印第安纳加溪》:记录了印第安纳加溪的野趣,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母亲恩赐,学习珍惜环境,维护环境。
8、《森林之声》:几乎每个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都会被无数次采集,向孩子灌输对
生态系统的理解和敬畏之情,培养孩子自然景观的尊重。
9、《生命之旅》:主要介绍了30世纪初巴西著名的植物学家卡尔·林奇的有趣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生物和生命科学,并对自然有一份热爱。
10、《过滤蓝79》:从一个长达79天的海洋实验开始,让孩子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教给孩子们珍惜海洋生态系统。
关于纪录片选题
3、拍摄纪录片是反复思考的过程
反复思考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真实。“吕西安·瓦尔说得好:‘有许多影片,从剧本看,是过得去,导演也无疵点,演员也有才能,但是这些影片却毫无价值。’这些影片所缺乏的,就是人称为‘灵魂’或‘吸引力’,被命名为‘存在’的东西。阿倍尔·甘斯(法国导演)说过:‘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我理解这里所指的“灵魂”,就是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思想火花,就是好的作品要具有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深透性。人非天才,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往往要有一个过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达到认识的深度。我拍摄《德兴坊》时,最初并不想涉及住房问题,因为那时住房尚未商品化,老百姓住房困难,怨气很大,政府一时也无法解决,当时被列为敏感为题。但是既然要拍摄老百姓的生活,要表现事物的真实,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为此我经历了几个回合的思考,最终将着眼点放在了住房问题上,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状态。所以,一个好的纪录片编导,应该是一个擅长思考、有思想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纪录片作品也是如此,编导必须心中有,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2、要有良好的创作心态
制作成功一部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真实的纪录片,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有一个不受外界干扰、耐得住寂寞、潜心创作的心态。记得1991年我开始拍摄纪录片《德兴坊》时,那时也不懂什么纪录片的理论,只是想用纪实的手法,拍摄一部能真实反映石库门弄堂里老百姓生活的纪录片。那时理解的真实,就是生活化,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表现生活原汁原味的东西。于是摄制组在德兴坊里跟踪拍摄了八个月。弄堂里的生活,周而复始,琐琐碎碎,可我们却从这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掘出了普通人真情实感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反映出了接近事物本质的真实性,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的住房状况以及石库门弄堂里的人情世故。每一代人对下一代都可以成为财富,都可以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但前提是必须真实和有思想。到了2002年,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策划了“时间的重量”系列,选择了一些90年代制作的中国经典纪录片,组织重访拍摄。我又重回了相隔10年的德兴坊,拍摄10年后的德兴坊。这次拍摄的感觉与10年前完全不同,我丝毫找不回10年前的那种真诚和对石库门弄堂的兴趣。根本原因就在于创作心态变了,变得浮躁,变得功利。《重访德兴坊》这部片子因而拍得十分糟糕。所以,当你遇上好的纪录片选题,而你既无创作激情,又无好的心态时,最好是不要拍,因为纪录片“是要用心来创作”的,拍摄纪录片“耗费的是生命”。
纪录片《生命里》观后感
纪录片《生命里》观后感《生命里》是一部关于生命最后时刻的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了上海一家老年护理医院里,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们,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这家医院有一个舒缓疗护病区,专门接收癌症晚期患者,他们的预期寿命不到三个月。
他们有的已经八十多岁,也有的才四五十岁。
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
这些病人,在生命的弥留时间里,在想些什么?他们记得什么,牵挂什么,有什么心愿,有什么遗憾?陈晓军半躺着病床上,对医生护士说,他有两个愿望,一是不要疼,而是能活动。
为此,他愿意多挂吊瓶,希望吊瓶里的营养能够帮他止疼,让他站起来。
医生告诉他,他的肿瘤压迫腰椎神经,无法拿掉,即使拿掉了,神经也已经压坏了,站起来是不可能站了。
听到这些,他无力地叹了口气。
女儿经常来看他,细心地给他刮胡子,剪指甲。
他说自己养了个好女儿,卧病几年,都是女儿照顾,可是女儿30岁的人了,只考虑父母,从没考虑过自己。
他说,要是能再多活几年,看着女儿成婚,看到婚礼的场面就好了。
说着说着,他就哽咽起来。
在生命的最后两天,他经常陷入昏迷,却强撑着要立遗嘱,把平时藏着的钱都留给女儿,他用颤抖的手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就沉沉睡去。
黑子叔87岁了,总是讲述他年轻时的事情,他回忆起45年抗战胜利,他站在水塔上向下看,看到xx扛着盒子枪开到孙中山铜像那里去。
他说现在条件好了,武器装备先进了,希望永远不要打仗。
鲁奶奶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xx兵团的日子。
她说xx最美是七八九月,麦子熟了,有白面吃,而西瓜哈密瓜是最甜最好吃的,吃的时候呜呜地吃过去,像吹口琴一样,回到上海以后,好几年她都不吃上海的瓜,因为比xx差的太远。
春节到了,黑子叔坐在轮椅上,出外到酒店参加了昔日弄堂老邻居组织的新年聚会,看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鲁奶奶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出去了,老伴和孩子们决定在病床前过个特别的团圆年。
床上支起了桌子,家里做好的十几道菜摆上了桌,家人们站在病床周围,吃着饭,聊着天,孙子孙女说着祝福的话,度过了别样的春节。
适合中学生看的英文纪录片
1.《蓝色星球》:这是一部关于地球海洋生态系统的纪录片,展示了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环境的脆弱性。
这部纪录片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2.《地球脉动》:这是一部关于地球自然景观的纪录片,涵盖了从极
地到热带雨林的各种生态系统。
这部纪录片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地理学和生态学。
3.《生命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生命进化的纪录片,涵盖了从单细
胞生物到人类的进化历程。
这部纪录片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生物学和进化论。
4.《人类星球》: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纪录片,展
示了人类如何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文化。
这部纪录片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人类学和地理学。
5.《食物、病菌和战争》: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中的食物、病菌和
战争的纪录片,涵盖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历史。
这部纪录片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历史学和生物学。
6.《南极洲》:同样是由BBC制作的自然纪录片,共有7集,介绍
南极洲的生态系统、气候和野生动物,包括企鹅、海豹、鲸鱼等。
7.《美洲野兽》:美国PBS电视台制作的自然纪录片,共有14集,
介绍美洲地区的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包括北美洲的黑熊、驯鹿、狼等,以及南美洲的美洲豹、蚁兽、恐龙鸟等。
关于纪录片的一些问题
关于纪录片的一些问题。
50分悬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6-1 14:541。
纪录片有哪些类型2。
是否认为纪录片是有效的表达形式3。
怎么看记录片的真实性4。
纪录片是否存在影像的真实性提问者:一群犬吠 - 见习魔法师三级最佳答案编导意识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创作谈发布时间:2005年11月23日陈家平《草台帮的头家》是泉州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一部反映闽南拍胸舞等民间古老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的纪录片,该片获得2004年福建省广播电视社教节目评比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4年第四届《中华荟萃》节目评比一等奖、2005‘云南红杯’中国十大纪录片“提名奖”。
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
其实,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
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
要说我们拍摄的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这个题材,我们是关注了许多年,虽然开机拍摄只用了4个多月,剪成了这个不到30分钟的片子。
实际上,就纪录片前期拍摄而言,当我们扛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哪一刻,就有了编导的主观意图,我们注意了拍摄对象,关心了他们的存在。
纪录片的题材的选择也许就是创作主体(即编导)的喜好,题材的选择便是编导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
我们生活的泉州古城是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历史文化非常浓厚的土地,这里有高甲戏、梨园戏、泉州南音、木偶戏、打城戏等非常活跃的戏曲剧团和演出活动,被许多人称为“戏窝子”,我们觉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界多元文化中心定在泉州,和这里的文化遗存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熟悉这里的拍胸舞等民间文化团体,他们不是靠政府给钱生存,而是靠自己走江湖,草根那样寻找生存的空间,他们原来就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昨天还在田地里干活,今天就出现在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场合,通过演出拍胸舞、火鼎公婆等的收入,养家糊口,他们的一身表演艺术是口传身受的,一代代传下来,虽然“土”了点,但是,却给今日的现代文明带来了另类的色彩,他们经常在泉州的各种重要的经济文化活动中表演,把中外游客逗乐,甚至到北京、沈阳、澳门等地方演出,我们的摄像机很自然地拍摄到这样一群以演出拍胸舞等民间文化为内容的农民弟兄,在跟拍他们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是被闽南特有的古老文化所感染,还是被草台帮的农民弟兄们所打动,从文化上看,他们是少数的、可以被忽略的;从历史上看,正在消失的。
纪录片考题
纪录片考题填空题:1、纪录片的创始人弗拉哈迪和《北方的纳努克》2、真实电影创立者——法国人让·鲁什《夏日纪事》3、纪录片按题材内容划分,可分为社会人文类纪录片和自然科技类纪录片两大类。
4、中央电视台1991年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全方位地遵循了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5、常见的纪录片结构有版块结构和线性结构两大类。
线性结构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多线结构三种。
简答题:一、重现与再现的区别:重现是指由于拍摄人员到达现场之后,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为了弥补观众想看过程的心理,由当事人本人重新把当时的情形演一次的做法。
重现的事件应该是发生过的,而且应该具有非单一性。
再现是由非当事人在摄像机镜头前扮演当事人,将事件的经过再重演一遍的做法。
扮演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目的只是为了回忆和重现过去,使用这个手法的时候应该向观众说明真相,不要让观众产生误解。
二、纪录片选题的来源:1)来自上级布置的任务和共同策划。
上级主管部门每年都会下达一定数量和内容的纪录片制作指标,甚至会指定一些选题。
2)来自其他媒介或观众。
如报刊、电视、广播、书籍、网络及其他电视台的同行;充分利用观众和电视的直接关系,吸引他们现身说法或者讲出自己的故事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3)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和感触。
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而发现的基础就是创作者的人生体验。
三、决定纪录片结构的因素;1)生活事件本身。
结构受生活本身自然流程的制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逻辑。
包括事件的时间流程、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人物命运的变化和结果、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等。
2)现场取材方式。
取决于编导在现场拍摄时凭借经验所获取的素材的可编辑性。
3)主题的需要。
围绕主题组织结构,结构为表现主题服务。
4)编导的观念。
结构涉及观念问题,编导选择什么样的结构还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四、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区别:1)专题片习惯性的模式是“主题先行”,纪录片则是先拍,拍的过程或者是拍完之后再选择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在生活的流程里去发现主题。
湖南师大《纪录片》考试重点
第一节关于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和新闻片的区别在哪里?同样是讲求真实从定义看,他们的本质相同点是:都是对现实真实事件、人物的影像反映。
但他们之间,因为表达的重点和反映的深度不同,因此有着很多的不同,在制作这两种形态的影像作品时候,其着眼点也是非常不同的。
1、首先,纪录片不以追求时效为自己的目的,它追求一种历史价值。
2、其次,纪录片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新闻事件,而是关注事件中的人。
具有主观思辨性。
3、纪录片是记叙文,有一定的自身的发展的戏剧性和故事性。
第二节课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喝汤》今人的眼光看来,就是原始的纪录素材。
形式上太过简陋,不具备独立价值的作品,拍摄基本上是固定的单镜头,基本上没有一个确定的叙事织体被系统的架构起来。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的艺术特点1922,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纪录电影的创作也进入一个相对自觉的时期。
被认为是纪录电影领域里出现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叙事体。
他本人也被尊奉为开了一代先河的先驱。
第三节课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纪录片和搬演搬演,意思是指把往事或别处的事重演出来。
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作为一种纪录手法,搬演又称“真实再现”搬演是从虚构类影片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叙事技巧。
这种方法是故事片制作中一种最根本的方法,一般认为在纪录片中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从纪录片的诞生直到今天,其中的搬演从来就没有绝迹过。
从狙击英雄看情景再现《狙击英雄》一部纪录片主要用真实再现手段来支撑叙事,应该说,在《狙击英雄》之前的中国纪录片界颇为罕见的。
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一方面即由当事人、见证人或者专家学者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进行讲述。
以“现在”作为坐标,对历史进行“直接表现”。
另一方面,以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突破了这种“画面缺失”的局限,让纪录片在面对过去的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
关于纪录片选题
关于纪录片选题.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一、努力追求记录事物本质的真实人们都不会否认,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作为电视观众,选择看纪录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否则会使观众丧失对纪录片的信任感,这个信任感一旦丧失,整个纪录片的概念都会垮掉。
作为纪录片的编创者,也是以追求真实性为创作原则的。
不论是把纪录片比作“打造自然的锤子”,还是“观照自然的镜子”,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在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所在。
然而,纪录片决不是现实的原貌,编创者拍什么,不拍什么,取舍之中本身已具有了主观色彩。
“真实,实际上是人介入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对物质世界形态的内涵的判定。
客观事物的‘存在’是脱离人的精神世界而独立的,这个物质世界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感觉去感知的”。
因此,一部好的纪录片,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记录,而是能够通过客观事物的深层记录,表达出体现事物本质的真实。
有良知的纪录片编创者,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最大化地接近事物本质的真实。
1、捕捉能表现时代本质的纪录片选题在电视台的圈子内有这样的说法:选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这句行话道出了选题对一部纪录片的重要性。
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你选择怎样的题材来拍摄纪录片,一百个人会出一百种选题,这涉及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交友圈子、知识范畴、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世界观等等。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依据每个编导的新闻素质,这是我们选择拍摄社会人文类纪录片选题最重要的因素。
所谓新闻素质,是指对社会与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当年拍摄纪录片《毛毛告状》的王文黎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得知一个打工妹要打官司的事,很快便投入拍摄,结果不仅拍出了一个动人的生活故事,也从中折射出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打工,给社会伦理观念带来变革的深刻主题;纪录片《重逢的日子》是编导王蔚在主持对台节目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台湾老兵来大陆寻亲,她追踪拍摄,拍出了一个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从一个侧面演绎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时代背景。
关于动植物的人文纪录片选题
关于动植物的人文纪录片选题
《绿色星球》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听到植物生长的“沙沙”声,可以听到种子的破裂声、甚至蚂蚁的脚步声等来自大自然中最真实的声音,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总制片迈克·冈顿说:“我们对植物知之甚少,因为在我们看来,植物是静止的,它们似乎什么也不做。
”事实上,植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默默无闻,它们很具有“动物性”,也会相互战斗、彼此绞杀。
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的沙漠里的巨柱仙人掌,为了争夺水分,将刺一次次刺入“保姆”树的树干;
看似恬静优美的亚马孙王莲实际上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植物,它会将带刺的花蕾浮出水面,用尖刺把其他物种驱逐出境,占据更多的地盘。
这部纪录片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带我们去了解植物的生存法则!。
创新的力量纪录片案例观后感500字
创新的力量纪录片案例观后感500字作为一部关于创新的纪录片,《创新的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创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创新的力量》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从工业制造到科学技术,从医疗器械到农业生产,从教育体系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片中展示了一家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假肢的公司,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假肢。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市场竞争力,更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在医疗领域,创新更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通过科技创新,人们得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创新成果。
其次,纪录片通过这些案例展示了创新的过程和背后的努力。
在片中,我看到了一批批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创业者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探索,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挑战,只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落到实处。
比如,片中展示了一家致力于改良农业生产的公司,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和需求,最终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努力让我感受到了创新的不易,也让我更加钦佩那些敢于探索、不断努力的人们。
最后,纪录片还通过这些案例展现了创新对未来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问题,创新更是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一些科学家和企业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和规划,他们希望通过创新来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
这让我感受到了创新对未来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电的故事纪录片概述
电的故事纪录片概述
《电的故事纪录片概述》
电的故事纪录片是一部关于电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科
技和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图像资料,探索了电的发现与应用、电力革命的影响、电力工业的发展以及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首先介绍了电的发现历程。
从静电的观察到电流的实验,电的本质逐渐
被揭示。
片中详细介绍了诸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伊万·休伯特和米开朗基罗·巴内利等科学家、发明家对电的研究和贡献。
接着,纪录片展示了电力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电力的普及使人们的生
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电灯的发明带来了全新的夜间照明方式,电力驱动的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电力运输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交通和物流。
除了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纪录片还展示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从初创阶段的发电设备到现代电网的建设,纪录片生动地描述了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和政策规划引导。
最后,纪录片探讨了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电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
能源,支撑着各个行业的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纪录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述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在电力产业的应用,并呼吁人们节约用电、保护环境。
通过对电的故事的概述,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电的伟大历程和深远影响。
它不仅传递了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的启示,更提醒人们电力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这部纪录片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对电的起源、发展和现代应用进行了全面而精彩的剖析。
关于央视纪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
关于央视纪录片《飞越冰雪线》观
后感
央视纪录片《飞越冰雪线》观后感
《飞越冰雪线》是一部关于滑翔和飞行运动的纪录片。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些耐心和勇气十足的人为了成为专业的滑翔员,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进行练习和训练。
他们的故事打破了常规,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户外运动的魅力和美丽。
在这部电影中,我对滑翔和飞行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看到了滑翔员们挑战极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并感受到了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他们不断克服自己的内心恐惧和紧张,使自己的技能达到了极致,实现了飞越冰雪线的目标。
电影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一位滑翔员的训练时刻是在晚上八点到早上六点。
为了完成训练,他在夜间悬挂在导线上,训练自己的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
这种天赋和毅力令人钦佩,并激起人们自我挑战的渴望。
此外,电影中的音乐配乐和画面也很出色。
音乐舒缓柔和,让人感觉非常轻松;图片中的风景也非常优美,人在欣赏风景的时候,总能发现新的感受。
纪录片《飞越冰雪线》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如果我们想实现真正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勇气来面对挑
战和克服困难。
这是人生有价值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总结而言,我强烈推荐《飞越冰雪线》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有关于坚韧与勇敢的真实的故事,它提供了一个奋斗的指南,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启发。
纪录片情节举例
纪录片情节举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纪录片的情节举例多种多样,从描绘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到展现当代社会问题的纪录片,再到反映个人故事的纪录片,每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下面我将介绍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以展示不同类型的情节内容。
让我们来看一部关于历史事件的纪录片《二战》。
这部纪录片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真实的影像,全面而生动地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场景和事件。
从希特勒的崛起到盟军的登陆,从纳粹集中营到原子弹的爆炸,每一个片段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惨。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恐惧和痛苦。
接着,我们来说说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的纪录片《地球之盐》。
这部纪录片以中国西北地区的盐矿工人为主线,展现了他们艰苦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时也探讨了盐矿行业的环境污染和人权问题。
通过描绘盐矿工人的真实生活和追踪盐业发展的现状,这部纪录片揭示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经济、环境和人权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再来说说一部关于个人故事的纪录片《待嫁》。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名中国农村女孩的真实故事,她在年轻时被家庭卖掉给他人作为养女,长大后却被当成婚姻财产待嫁。
通过追踪女孩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这部纪录片展现了农村女性的生存困境和人权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封建观念和性别歧视。
观众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了解到了农村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和挣扎,感受到了她们的无奈和坚强。
第二篇示例:纪录片是一种通过记录真实事件和事实来展现某种观点或主题的影片。
它通常以纪实的方式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和物,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某一特定领域或主题。
纪录片情节主要通过导演的叙述和剪辑来展现,下面我将通过举例来展示纪录片情节的丰富多样。
第一个例子是纪录片《地球脉动》(Planet Earth),这是一部由BBC 制作的自然纪录片系列,通过高清摄影展示了地球上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壮丽景观。
关于西藏纪录片天河的观后感
关于西藏纪录片天河的观后感《天河》是一部记述西藏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观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围绕着影片内容展开,先从片名入手,然后介绍一些纪录片中的亮点,最后谈谈对于西藏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自己的观后感。
首先,言简意赅的片名《天河》引发了我对影片内涵的思考。
天河在西藏文化中象征着神圣,是文化的背后力量。
片名的选择很巧妙,既有西藏特有的文化内涵,又给人以想象和引导,让人对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纪录片《天河》通过纷繁复杂的镜头展现了西藏的历史与文化。
该片通过跨越时空的故事串联了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观众可以跟随着影片的叙事,了解到西藏自古以来的独特文化和宗教信仰。
片中展现了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西藏的自然风光和重要文化遗址,令人震撼和向往。
在纪录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片中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介绍。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象征着西藏的崇高和宏伟。
影片用震撼人心的镜头展示了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艰辛和危险,呈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挑战和对自我超越的追求。
这一场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我对珠穆朗玛峰这座神圣的山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之心。
此外,纪录片中的布达拉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达拉宫是西藏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世界遗产。
影片中展示了布达拉宫宏伟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宗教仪式,让人感受到了西藏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西藏人民的信仰和情感,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通过观看《天河》这部纪录片,我对于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宗教信仰。
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让我对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观看《天河》也让我深刻思考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护和传承西藏的历史与文化。
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不仅有着独特的宗教文化,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西藏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面临很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个神奇的地方。
关于纪录片的句子
专业词汇意蕴诠释剖析创造性处理自然化处理
关于长镜头和同期声总结的常用词或语:间离效果(间离感)镜头背后的眼睛(摄影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面执掌摄影机的人)可让观众在一个通常不加深察的事实面前感到震惊
1、长镜头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无穷
2、长镜头不对现实进行过多包装与加工,其实是一种尊重观众的态度,让观众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深思,得出结论。
3、纪录片技术上的两大基本特征,长镜头与同期声,如果说画面的客观与真实依赖长镜头,那么声音的真实则依赖同期声。
(人物访谈、客观音乐、自然音响)
4、长镜头和同期声从技术的角度指向纪录片的核心——真实,艺术细节则是从艺术塑造的角度指向了纪录片的生命所在——真实
5、电视纪实作品中的艺术细节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细节,因他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虚构的,未经加工与修饰的,是转瞬即逝的,是不可再现的,正是这份独一无二,才决定了纪实作品中细节的重要意义,甚至纪录片的细节成功与否,决定了纪录片本身的成功与否
6、长镜头的多义性也正是纪录片的多义性所在
“缺席”也是一种美间离效果——透露内在的本质震撼的心灵与真实同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
同期声中的真实世界…的呐喊时代的沉默面具背后的真实真实的指纹寻觅……的真谛让…成为可见的回忆。
关于纪录片生活的经典语录
1.生活是最好的编剧,脆弱的歌声在温馨的画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2.生活就是由许多个变化的瞬间组成的漫长的等待。
3.生活是公平的,它对每一个都是公平的。
如果你觉得生活亏欠了你,一定是你自己有些什么事儿亏欠了自己,但你把它赖到生活上。
4.很多人说生活没那么简单,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守着亲人留下的宅院,缝缝补补,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进的。
5.在某个时刻,我可以为她去死,我相信她也一样。
生活中并没有需要谁为谁去死的时刻。
生活就是生活,生活不是时刻,生活是永恒。
6.生活在于过程,犹如生命在于成长。
平淡不是无味,而是生活的真味;平淡不是无所求,而求得的恰是人生的本质。
任何激越的爱情,都会回归于柴米油盐;任何辉煌的人生,都将恬淡于平静的回忆。
7.人们生存的目的就是要享受幸福,而不是吃苦受难,所以人们或者出于本能,或者有自觉地在追求一个美好的世界。
8.人们的想法会决定他的人生走向。
从事高山摄影,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时刻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不相信有绝望,不感觉到犹豫,像亡命的旅程,每天一样继续。
这就是我的生活现状,也是我的终生梦想。
9.活着的时候给别人带来了什么记忆,决定了你死去将如何被别人记住。
如果你留下的记忆,足够温暖美好,那么死亡也就不再是可怕的黑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10.我们总是把焦距对向了别处,去追求什么壮观雄伟繁华。
而然人生中最美的纪念,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捕捉到。
家人的笑容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宝贝。
11.在这单调平淡的生存中,总可找出些生动的生活片段,即使是最平凡、最滞闷的也得以在伟大的戏剧中占有一席之地。
12.家庭是第一生态环境,要让每一寸时光都有欢喜。
好好生活!13.生活就是像这样细碎的片段,然后串联起来。
14.人生,就是一场远行,最好的活法,不是要活得多么淡然,也不是要过得多么精致,而是要顺其自然的生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总会有看不完的风景,抵达不了的岸,爱不完的人,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纪录片一、影片分类略论1、西方电影理论界习惯于把电影分为:“揭示真实的”写实主义(以弗拉哈迪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表)、“模仿真实的”技术主义(以格里菲斯和好莱坞为代表)和“质疑真实的”现代主义(以先锋派和个性电影为代表)三大传统。
2、电影发生、发展的主要脉络,他始终只是围绕着两条线索来展开的: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
并由此衍生出叙事电影、纪录电影和试验先锋主义三个基本类型。
3、卢米埃尔兄弟就被当作了电影写实主义传统的奠基人,而梅里爱则成了表现主义传统的先驱。
4、还有一种说法是,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奠基人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两个摄影师:费利克斯·麦斯基奇与弗朗西斯·杜勃列埃。
5、通过梅斯基奇和杜勃利埃的实践,实际上开发了纪录片创作中的两个最基本的可能——对可见的现实过程的实况纪录,和对所纪录的现实材料按一定意图的重新组合。
整个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历史,就是人们围绕着这两个基本可能的逐步开掘和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二、纪录片的性质1、电影是唯一用于记录和表现实质的媒介,因而也就倾向于这一属性。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语)总之,一句话,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有两个基本属性:纪录与表现。
2、真正的电影就是摄影机面前的事物。
在电影院里我们不用思考,因为电影已经替我们思考了。
这就是事物的纪录性。
(让·吕克·戈达尔语)戈达尔也十分强调摄影机面前的事物事物的纪录性。
三、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这个词(documentary films)最初源起于法语documentair一词,意思是“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原为形容词,也有“游记的”的含义,后来兼具了名词的性质。
最早严肃地在电影领域里用这个词来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
1926年,好莱坞的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弗拉哈迪拍摄于南太平洋玻利尼亚群岛的影片《摩亚那》,其时正在美国的格里尔逊在2月8日于纽约出版的《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这部影片中对一个玻尼利亚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资料的(纪录的)价值。
”后来,他对这个词的指称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是特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这一般被认为是对纪录片的经典定义。
《纪录片的首要原则》确立了纪录片的基本准则,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点:(1)电影在传播、观察和从生活中选择的性能方面,可以在一种重要而新颖的艺术形态中去开掘,在摄影棚中拍摄的影片大都忽视此一将真实的世界展示在银幕上的可能性,它们只是拍摄一些演员在布景前表演的故事,而纪录片则将拍摄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故事。
(2)原始的演员(即真实故事中的真实人物)和原始的场景(即真实故事发生的真实背景)是银幕上现实世界的最佳阐释者,它们赋予电影更大的说服力,真实世界中的复杂和多变人物故事比摄影棚中排演的人物故事更具冲击力。
(3)这些从原始形态中提取的素材和故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比演员表演的结果更加完美,也更具真实感。
在特别有利于表现运动的长方形银幕上,这种自然的形态动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4)以原始形态为本的纪录片可以获得一种鲜活细腻的知觉效果,这种知觉效果是在摄影棚中制造幻象的技术人员和程式化表演的演员所无法达到的。
纪录片的历史分期及其变化发展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发展分成无声片和有声片两大阶段。
这种分法对于整个电影历史都是适用的。
从无声到有声,看来只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进程。
但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声音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在纪录片里,声音包括解说词、实况效果声、背景音乐、同期录音讲话声等等。
它们有的属于写实音,如实况声;有的属于写意声,其中的“人声”(V oice)起着更多的表达人们主观意志的作用。
而纪录片的风格或演化,主要的就是围绕着人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强弱或升降进行的。
一、无声片时代,是电影业的开端,也是纪录片的起步阶段。
1)1895年以后,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电影拍摄活动揭开了纪录片的历史。
1886—1910年之间,卢米埃尔的摄影技师费利克斯·麦斯基奇带着摄影设备游历了许多国家,并且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到胶片上,他拍摄的影片可以说是旅游片的雏形。
如《巴黎至波尔多电马车竞赛》、《威尼斯的游览船》、《法国马赛的鱼市》、《德国骑兵跳栏》、《奥地利骑兵的进攻》等等。
卢米埃尔的另一位摄影技师弗朗西斯·杜勃列埃,在1898年到俄国拍片,他曾到过一个犹太人聚居区,一直到1899年他才回回,当时正是“德雷弗斯案件”闹得沸沸扬扬。
杜勃列埃却没有带回来任何有关此事的画面资料,因而受到人们的指责。
杜勃列埃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就把来源各异互不相干,同德雷弗斯案件无关的画面组接到一起然后再配以详细的解说词。
这样,杜勃列埃用编纂的电影手法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德雷弗斯上尉的故事。
卢米埃尔的两位摄影师,费利克斯·麦斯基奇与弗朗西斯·杜勃列埃的作品代表了纪录片的两极:前者是对现实的如实纪录,是再现;而后者则是对现实的重新安排,是表现。
纪录片的全部历史就是围绕这两极发展形成的。
再现与表现的纷争,也几乎贯串于整个纪录片历史。
2)从电影诞生以后不久。
到本世纪20年代初,远征和探险电影在纪录片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
当时,有一些摄影家或导演经常跟随一些大探险家一起去远征、探险、拍摄电影。
这些探险家如斯科特船长、阿蒙森、谢克尔顿等。
这样拍出来的纪录片有《永恒的沉默》(又名《斯科特船长历险记》》等。
纪录片的真正成熟,是在电影艺术特别是故事片成熟之后才实现的。
故事片发展起来之后,纪录电影才与之相对立,以“非虚构”作为自身的特性。
这个过程是在1920年前后完成的。
3)先驱者阶段。
在20年代,一批纪录片工作者如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阿尔贝托·卡瓦尔康蒂、沃尔特·罗特曼等人,把纪录片更精确化了。
纪录片进入先驱者阶段。
这一段历史是纪录片发展上较为重要的一段,持续了整个2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电影工作者都认识到纪录片的“非虚构”的本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1926年4月,英国导演约翰·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杂志上发表文章,使用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来称呼罗伯特·弗拉哈迪当年刚刚拍成的影片《摩阿那》,稍后,格里尔逊对纪录片这个新词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纪录片是指那些“对时事新闻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
总的来说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
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重建。
1922年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完成了一部由资料剪接而成的编年史式影片:《内战史》。
在十月革命中维尔托夫认识到纪录片在美学上以及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的潜在力量,他还看到蒙太奇的无限可能性。
在《内战史》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摄影机——眼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电影应当“出其不意地抓取生活”(即在没有准备、不让拍摄人知道的情况下拍摄),然后运用蒙太奇的功能将这些素材片段在意识形态指导下重新组合起来。
1924年,他拍摄了一部长片,片名就叫《摄影机的眼睛》。
在他的理论影响下,他还拍摄了一系列影片:《前进吧,苏维埃》(1926年)、《在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年),尤其是《持摄影机的人》(1929年),可以说是“摄影机——眼睛”理论的代表作。
二、有声片时代。
有声片的出现,使纪录片的美学观念发生了一次变革。
自30年代以来,纪录片的模式或风格,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格里尔逊模式(30年代——60年代)1929年,在英国出现了以格里尔逊为首的“英国纪录片运动”。
格里尔逊和他的电影小组不是独立工作的,而是为英国政府机构服务的。
拍摄内容重视社会功用,格里尔逊把纪录片当作传播和说教的工具,他拍摄的影片也多是为了协调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的,如《锡兰之歌》、《夜邮》。
在形式上是依靠解说词来配合画面。
按照美国电影理论家比尔·尼柯尔斯的看法:“格里尔逊式传统的直接谈话风格是第一种被彻底用滥了的纪录片形式。
为了迎合那些追求长篇说教者的口味,它使用了表面上权威十足,而实际上却自以为是,又脱离画面的解说。
在许多作品中,解说词明显地压倒了画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里尔逊式失宠了……除了在电视新闻、竞赛、广播对谈节目、广告和特殊的纪录片中以外,它几乎没了市场”。
2)“真实电影(60年代)格里尔逊模式之后,出现了“真实电影”。
这种模式一反格里尔逊式的风格,不仅通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人的谈话实况都尽可能避免,以免除编导主观倾向直接或间接的流露。
真实电影,以捕捉人们日常生活中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为手段,来保证所谓“现场效果”的增强,它对现实的再现确有一种直接、坦率的风格。
“真实电影”的源头可追溯到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电影眼睛”理论在苏联之所以未能顺利发展下去,有其社会原因,设备笨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二次大战以来出现的纪实主义文化浪潮,为“真实电影”铺好了社会温床;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又提供了在现场环境下完成同步录音拍摄的可能。
因此。
60年代以后,像《夏日纪事》、《美丽的五月》、《孤独的男孩》等一批“真实电影”作品相继问世。
3)访问谈话式(70年代以来)访问谈话式纪录片,是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的讲话,结合于采访、会见形式之中。
见证人——事件参与者,直接站在摄影机前讲述自身的经历,有时做发人深省的揭露、启示,有时只作片言只语的佐证,形成了当代纪录片的标准模式。
同时,实况拍摄的纪实画面及现场效果的同步录音也被保留到这种模式中。
由于这种模式的出现,纪录片更可以被理解为“发现的艺术”、“采访的艺术”、“编辑的艺术”。
这类纪录片在拍摄时经常采用长镜头,辅之以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相”的本性——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美学原则,即使纪录片成了“物质现实的复原”,而穿插在现场纪实画面之间的访问谈话,依靠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当事人、见证者直接向观众叙述,不仅向观众提供了背景、发表了议论,又避免了编导主观介入的嫌疑。
使人感到作品的公正、客观、可信。
4)个人追述式(80年代以来)个人追述式纪录片,是8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样式,它使评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
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明亮窗户,而只是拍摄者对现实的一种诠释。
在这里,创作者表明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也是不甘寂寞的。
制片人本人就是见证人——参与者,也是作品社会意义的积极创立者。
创作者的这种介入方式,既不同于格里尔逊模式中的无所不知的创作者,又不同于真实电影中不置一词、模棱两可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