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使用分米和毫米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过程。

2. 运用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分米是长度的单位,1分米等于10厘米;毫米也是长度的单位,1毫米等于1/10厘米。

2. 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1分米=10毫米,1毫米=0.1分米。

3. 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和计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和计算。

难点:1. 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的理解和运用。

2. 进行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卷尺、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测量桌子的高度,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探究新知:a. 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b. 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c.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单位换算,如将分米换算为毫米,或将毫米换算为分米。

3. 巩固练习:a.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分米和毫米的理解。

b. 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米和毫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和计算教室的长度、宽度等。

5.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进率及应用,查漏补缺。

6.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的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的掌握以及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购物卡、银行卡、各长度的小金箍棒等。

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猴哥你真了不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甜甜小朋友特别喜欢孙悟空。

有一天,孙悟空就来到他的梦里(课件演示孙悟空图片),甜甜和他学了很多的数学知识。

你们喜欢孙悟空吗?生:喜欢师:孙悟空有一件特别厉害的兵器是什么?生:金箍棒(课件演示金箍棒)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来探索和研究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

)二、新授(一)复习旧知师:(课件出示金箍棒变短)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师:老师手里也有这样的一根金箍棒,让我们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生;大约1米师:找两个听讲最认真的同学上来量一量到底有多长?(师板书:1米)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1米呢?(师板书: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复习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测量系列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及简单估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千米、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本课的数学本质是: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和硬币的厚度,使学生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画、量一量、画一画、测一测、比一比和估一估,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单位长度的线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合理选择使用长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估计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课前调研:1.你知道分米、毫米吗?知道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吗?2.填空:200厘米=()米3.请用尺子画一条长度大约为10厘米的线。

4.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结果:1.不知道的占90.9%。

2.正确的88%3.正确的64%。

4.桌子长10人,铅笔长6人,门高12人,不知道5人。

共33人。

结论: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部分知道分米和毫米,但对实际意义不理解,也不知道关系。

后测(考试)情况:学生对45厘米=()毫米,这一题的错误较多,原因是对45个10是多少有些陌生。

成功案例:活动一:制造疑问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出示课件)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绳子长?为什么?生:第2条绳子长,因为它拉直以后就长了。

2.我这还有两条线段,你们想不想猜猜它们的长短呢?(教师出示2条线段的课件)蓝色红色猜一猜这两条线段闪烁的地方哪个长、哪个短?生1:蓝色的线段长生2:红色的线段长用什么办法能准确的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呢?生:用尺子量请每个同学量一量,结果如何呢?生:一样长。

活动二: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

1.量一量动手量一量,把数据写在表上。

(汇报时请个别上台展示)小朋友量出了这两条线段都是10厘米通过这两次估测,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要想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要用尺子量。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7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7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7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

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米=100厘米)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展现例题)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二、新授1、认识毫米(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那么1mm有多长呢?(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①从直尺上感受1mm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②测量感受1mm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分米和毫米认识 教学设计(共5篇)

分米和毫米认识 教学设计(共5篇)

分米和毫米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淮阴小学:卢婷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52~54页的例1、例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进一步开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开展估测意识。

3.能灵活运用观察、比拟、推理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以及可度量长度的物体假设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量身高,你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吗?预设:120厘米还有其他的说法吗?1米20厘米我们之前学习过米和厘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朋友分米。

二、认识分米新课教授:请你给小吸管量一量他的身高量出来是多少?10cm 10cm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1分米谁能说说小吸管的身高是多少?1、指一指一分米。

从哪到哪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交流。

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所以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1分米=10厘米感受一分米的长短。

我们直接来比划出1分米,不能动喔!请同桌用直尺量一量,哪些人比划得准呢?感受到1分米了吗?那赶快把它画下来。

2、画一画一分米,交流易错点。

3、找一找,请你静静地观察,谁先找到就送给你。

〔学生说出第1个,老师验证;第二个学生自己验证,找对肯定,找错说建议。

〕4、数一数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答复。

板书:1米=10分米5、估一估。

小朋友们对1分米啊,已经很有感觉了。

有了这个1分米,我们就能估出身边很多物体的长度。

比方说我们的课桌,请你用自己身体尺创造出的1分米去估一估课桌的宽、课桌的高大约是几分米呢?用手势告诉我,谁估得准呢?6、量一量想要知道刚刚估的数据对不对我们就要准确的测量,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教案模板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接下来是一份包含多元评价和反馈机制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高教学质量。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案(模板19篇)篇一(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所学长度单位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测量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其与米的关系,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你们的书本、铅笔或者课桌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度测量的奥秘。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长度单位及其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章节。我发现学生在接触新的长度单位时,普遍表现出好奇和兴趣。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单位换算的部分感到有些困惑,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难点。
-掌握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物体长度测量的方法;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举例:通过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让学生亲自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强调分米和毫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长度,特别是厘米与毫米、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转换;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教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度。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书籍、尺子、绘图纸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绘图工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引入本次课要学习的新单位:分米和毫米。

2. 学习分米的概念(10分钟)教师将黑板上分为十等份,表示一个米,然后再将一个等份再分为十,表示一个分米。

通过实际测量,例如:把书放在黑板上,使用尺子测量,告诉学生这是几分米长的书。

然后请学生动手测量桌子、椅子等。

3. 学习毫米的概念(10分钟)教师继续使用尺子,将一分米再分为十等份,表示一个毫米。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测量纸张的宽度、书本的厚度等,让学生体验毫米单位的实际意义。

4.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15分钟)教师通过书本上的例题,教导学生如何将分米和毫米进行换算。

例如:1分米=10分,1毫米=0.1分。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鼓励他们自己找到规律。

5. 综合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换算成分米和毫米,或者给出一个长度的数值,让学生画出对应的图形。

通过这些练习,巩固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四、课堂延伸1. 拓展练习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练习有限,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进行分米和毫米的测量练习,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

2. 拓宽知识可以继续扩展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了解,例如:公里、光年等单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在导入新知识环节充分运用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回忆,提高了课堂氛围。

在学习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时,我设计了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测量,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_小学三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增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两个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1.展示毫米和分米的标尺、尺子等测量工具。

2.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翻开一本书,让学生看一下书的封面上有一条刻度尺。

2.问学生这条尺上标的是什么,采取集体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毫米"。

3.询问学生,你们曾经听说过毫米这个单位吗?了解它的含义吗?随着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讨论和引导,逐渐让学生理解毫米的概念。

Step 2: 引入分米1.继续使用刚才那本书,让学生看看书的背面上又一条刻度尺。

2.问学生这条刻度尺上标的是什么,采取集体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分米"。

3.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的区别和关系。

Step 3: 毫米和分米的比较1.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等。

2.让学生使用刚才展示的毫米尺或尺子来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比较这些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发现并理解毫米和分米的关系。

Step 4: 小结1.对学生进行小结,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毫米和分米分别是用来测量什么的?毫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补充,确保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Step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可以使用毫米和分米来测量什么,增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应用能力。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测量问题,如:用毫米或分米来测量桌子的长度、用毫米或分米来测量教室的宽度等。

3.分别让学生进行这些测量,然后进行比较和讨论。

Step 6: 课堂作业1.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用毫米或分米来测量以下物体的长度:铅笔、橡皮、书。

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4、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磁卡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引发思考师:(出示市场上新上市一种儿童饮料)你能先估计饮料盒的高度,再测量出它的高吗?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生可能出现8厘米、8厘米半、8厘米5小格、8、5厘米、8厘米5毫米等)师:同学们测量时8厘米多的部分不够1厘米,我们用厘米无法精确表示测量的物体长度时,我们需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饮料盒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认识毫米1、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你都知道毫米哪些知识?1毫米在直尺上怎样表示?(直尺上最小的格的长度是1毫米。

)把你找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让我们来一次体验之旅:时间2分钟,在你们的学具袋中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捏一捏找找1毫米,再动手测量一下验证验证。

看谁找到得多?生1:通过测量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2: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磁卡厚度约是1毫米。

生3:通过测量我发现字的宽度约是1毫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1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四、教法和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五、教具准备学生准备:纸尺、塑料尺、一分钱硬币、小金箍棒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四根金箍棒(1米、20厘米、1分米、7毫米),生活中常见的接近1毫米和1分米的物品。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修改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毫米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学生准备:1分硬币、直尺、橡皮、磁卡、大头针、订书针教师准备:磁卡、直尺、米尺、测量记录单、1分硬币、卡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回顾1厘米和1米:师: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就由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如在上课中有什么不会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问,让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宝库,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呢?请举手说一说。

生:厘米、米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一找1厘米,并且用手势比划一下?(学生比划)师: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米尺,伸开你的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教师举起1米长的米尺验证)2、故事设疑:师:好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1厘米和1米长度,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也开展了测量身长的活动,可是粗心的狐狸大姐忘记了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动物身长(幻灯2)长颈鹿身长5 鸽子身长20蚂蚁身长5 蜜蜂身长10师:谁愿意说一说?生1:长颈鹿5米,鸽子20厘米,蚂蚁5厘米,蜜蜂10厘米。

师:有不同意见吗?蚂蚁和蜜蜂的单位你们同意吗?生:5厘米的蚂蚁太大了,不可能的。

是的。

(你是一个会借助比较发现问题的小朋友,这种学习方法老师非常喜欢。

师:那同学们就在直尺上找一找5厘米有多长?生:在直尺上找5厘米。

师:是不是太长了呀,在第一排中的动物身长可以准确的用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表示,但对于第二排一些动物的身长来说,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就不能表示了,需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教学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概念,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如课本、铅笔盒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到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概念。

3.概括:总结分米和毫米的特点和换算关系,通过板书或PPT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4.练习:设计简单的长度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互动:设计小组讨论或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学习。

3.讨论: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理解。

4.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填空、判断等,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练习题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要求书写工整、思路清晰。

3.评分标准:根据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指出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参考书籍:推荐部分参考书籍或资料,以便学生拓展学习。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

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

“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中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一元硬币、橡皮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

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3、测量纸条的长度。

(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

3. 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学习分米和毫米。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实物道具、PPT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尺子、量杯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制作蛋糕等,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阅读教材,了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换算关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和记录数据。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米和毫米的应用及换算方法。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课时安排本节课时安排为2课时。

十、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组织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主题活动,如制作长度单位尺子。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制作蛋糕等,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阅读教材,了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换算关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示。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课件、米尺、学生尺、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

2、汇报: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疑问?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2.能够正确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

3.能够将分米和毫米相互转换。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思维。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展示材料。

2.学生测量用的米尺、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10分钟)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厘米,可以让学生找一段长度,并按照厘米逐个进行测量。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厘米的大小和使用方法是否能够满足所有的测量需求。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单位-分米和毫米。

Step 2 分米和毫米的讲解(20分钟)使用课件和展示材料,向学生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其符号。

解释分米是一米的十分之一,用 "dm" 表示;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用"mm" 表示。

让学生观察展示材料上的分米和毫米的图示,并思考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然后,给学生举例让他们实际感受分米和毫米的数值差别。

例如,让学生伸直手臂,询问手臂长度的单位是分米还是毫米,并让学生估测自己手臂的长度。

接着,使用米尺和直尺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发现自己估测的长度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差距。

Step 3 分米和毫米的转换(30分钟)讲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相互转换。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一分米等于十个毫米。

然后,给学生举例,让他们将一段长度转换为分米和毫米。

引导学生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以及在不同单位间进行转换。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转换为分米和毫米。

Step 4 练习和巩固(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分发一米长的绳子,然后要求学生在绳子上使用直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每个分米和毫米的长度。

然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报告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总结。

然后,进行个人练习。

发给学生一张练习纸,上面有一些长度的图案,要求学生用分米或毫米进行测量,并标注出测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绰庙中心小学戴国鑫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认识分米、毫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到毫米和分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1米=10分米。

再通过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比划1分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并通过对物体长度的测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生活中厘米是最普遍的长度单位),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了解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的初步认识、感知体会、建构内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
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分米、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米尺、练习纸、1分米长的日常用品
2.学生准备:学生尺、自备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米和厘米。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你能用手势比划1厘米吗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1米=100厘米
二、探索实践,认识分米和毫米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设疑引入。

1栋楼高21()1支铅笔长14()1本书宽约17()
1块黑板长3()一个文具盒宽大约1()
(最后一题,由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考)
必须要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

1分米多长呢
2.认识分米,理解1分米=10厘米
(1)课件:我们一起看:用“尺”量这个宽约1分米的文具盒。

1分米是(10厘米)。

你是怎么知道的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也就是2(分米)。

(2)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
师:轻轻地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出10厘米。

看看1分米有多长。

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呢指名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

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3)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师: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怎么画,再试着画在自备本上。

(4)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
课件:我的尺子断了,还能画吗怎么画呢
师:只要画10厘米,就是1分米。

(5)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像这样,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谁能比划得最接近1分米
(6)哪些物体的长约是1分米。

同桌相互说。

交流。

3.理解1米=10分米
出示米尺:这是(米尺),大胆地猜测一下,1米里面有几分米你这样猜有什么依据吗我们一起数数米尺刻度来验证一下吧!
我们发现:(板书:1米=10分米)学生齐读。

(5)实践操作:“想想做做”第4题
和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的高。

师: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课桌有多高吧!选择哪种尺比较合适呢口答: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大约几分米
你能根据课桌的高,估计凳子有多高吗估计得对吗同桌合作量一量。

做到轻、快、准。

4. 认识1毫米。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长度单位。

除了它们以外,你还知道你的直尺上还有什么长度单位吗(毫米)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再研究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2)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来讲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有的想法:①1毫米有多长②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③生活中有哪些是用毫米作单位的)
听了他的讲解,你能在尺上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了吗(小得只能用笔尖帮忙指了。


看老师这一把放大的尺。

(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②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1厘米=10毫米)
课件:看老师这把放大的尺,一起跟着笔尖数一数。

观察5毫米线,交流这根刻度线与其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每2根整厘米刻度线中间都有这样一根比整厘米线短,比其它刻度线长的刻度线,正好在5毫米处,一般就简称为5毫米线。


(3)感知毫米。

组织学生量一量磁卡的厚度,发现它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磁卡,另一只手慢慢地抽出磁卡。

两个手指之间的小缝隙就是1毫米。

说说对1毫米的感受。

闭目想象1毫米的长度。

(4)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也是用毫米作单位的。

(5)我们一起来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吧!选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说说自己测量的结果。

生:1厘米不到。

6小格。

6毫米(讲解:5毫米线)
三、总结归纳,内化新知。

1.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和毫米)为了使用方便,这些长度单位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谁当小老师来介绍介绍。

你知道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随机版贴) 2.那你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一排谁想上台来排
谈话: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的
谈话:还有不同排法吗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呀
3. 小朋友,现在请大家在脑海里把这四个长度单位固定一下。

四、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积极动脑,动手操作,我们认识了分米和毫米。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不好
1.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拿出练习纸,数一数,填一填。

( )毫米( )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 ) 床长2( ) 大米宽2( ) 黄瓜长2( )
3.日记改错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