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大纲
反杜林论(哲学:世界模式论-辩证法)
1、杜林的世界统一性观点及论证方法
世界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的多样性。 哲学家们正是面对多样性的世界,才会思考它们是 否是统一,以及统一于什么的问题。因此,世界的 统一性问题可分解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第一, 世界是否是统一的?第二,世界统一于什么?那么, 杜林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呢? 恩格斯一开始就摘录了杜林的一段原文,说明杜林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杜林的观点概括 地讲有两个:一是从思维的统一性中引出世界的统 一性;二是世界统一于存在。
杜林是怎样从思维的统一性中引出世界的统一性的呢他的论证过程是首先他认为应当运用数学中的公理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包括世界统一性问题其次他提出了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的公理再次他认为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最后杜林按照公理方法推出了世界的统一性
第四章 世界模式论
一、批判杜林从思维中“引出”世界统 一性的观点(第1—10自然段) 二、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阐述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第11、12自然段)
4
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
杜林的平等论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杜撰的, 因此经常陷入自相矛盾中。为了摆脱困境, 他不得不承认不平等的存在。恩格斯揭露了 杜林平等论的三个自相矛盾,即三次退却。 这三次退却是:第一,承认了两个人在生理 上的不平等;第二,承认了两个人在道德上 的不平等;第三,承认了两个人在精神上的 不平等。
第一,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在现实社 会中是不存在的。恩格斯分别假定这两个人是: 一男一女、两个男人、两个家长,不论哪一种 情况,都证明两个人或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 是不可能的。
第二,用两个人去解决社会问题,是从 18世纪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杜林一遇到社 会问题,就让“这两个人飞快出动”,去解 决问题。但这不是杜林的创造,而是从18世 纪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杜林的“独到之 处”,是“他把这种举例说明的方法提升为 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一切历史形态的
星期二反杜林论概论
我讲的内容是从65页到本章结束。
总体来看,我认为这一部分可以划分为三个小部分:1.从“但是,.........2.“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3.“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下面我分别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是...........,在这里恩格斯从当前的阶级斗争的事实出发,揭露了资产阶级所谓的幸福平等等学说都是意识形态的胡说,批判了其唯心史观的历史观点。
阐明了自己所主张的唯物史观。
在这一部分,我想重点讲解一下我对“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这句话的理解。
我认为这句话向我们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是在阶级对抗中前进的,社会生产也是在阶级对抗中发展起来的。
这些阶级的斗争决定着社会的发展,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但是,恩格斯随后提醒人们注意: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阶级矛盾及其斗争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则最终决定着阶级斗争的内容、性质、作用及其命运。
举例说明:在原始公社社会里,生产力低下,人们以协作的方式完成生产劳动,产品平均分配,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不存在阶级也不存在剥削。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其它部落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后果就是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那么,进一步人剥削人的现象出现了,社会就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先后出现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考察阶级斗争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奴隶制代替原始公社的社会大变革中,只有奴隶主阶级,才是当时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们的运动,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中,只有地主阶级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们的运动,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哲学篇
第二部分:《反杜林论·哲学篇》的 研究概况
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题 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 三、关于真理的问题 四、关于道德问题 五、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的问题
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题
1、杜林哲学性质的不同观点 2、杜林哲学性质问题争论的焦点 3、恩格斯与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
2、杜林的“存在的逻辑特性”是对黑格尔 《逻辑学》中“本质论”的抄袭
3、杜林是在黑格尔的范畴模式的笼子里谈 哲学
返回
第七部分: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
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 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三、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 主义的道德观
返回
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
1、“形而上学”的涵义 2、“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作用 3、“形而上学”在现代的作用 4、“形而上学”在今天仍流行的原因的探
讨 5、“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6、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思维的关系
返回
三、关于真理的问题
1、真理是否包含谬误 2、“相对真理”和“相对谬误”是否一
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 三、阐述无产阶级的平等观
一、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 论的平等观
1、批判杜林建立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
2、批判杜林的所谓“平等公理”
3、批判杜林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 的谬论
4、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及其本质
返回
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
1878年7月,恩格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三篇汇集在一起,在莱比锡出版了全书 第一版。书名是《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 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恩格斯为 这版写了序言,这就是第一版序言的由来。第一 版序言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写作 方式和写作态度。
对《反杜林论》的文本解读-文档资料
对《反杜林论》的文本解读《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同杜林的论战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部著作。
在1987年的出版序言中,恩格斯叙述了本书的写作缘由:“这部著作不是‘内心激动’的意气之争”(p45),而是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斗争的产物。
一、基本背景《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同杜林的论战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部著作。
在1987年的出版序言中,恩格斯叙述了本书的写作缘由:“这部著作不是‘内心激动’的意气之争”(p45),而是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斗争的产物。
“柏林大学的杜林1867年曾公开攻击过马克思,1875年他宣布改信社会主义,突然以‘改革家’的面貌出现,提出一套所谓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的实践计划,企图在科学中实行全面改革,向马克思主义猖狂进攻。
”【《解说(哲学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下文简称《解说》)】“我在德国的友人,再三向我请求,要求我在当时的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上批判地阐明这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比我能更好地判断德国的情况,所以我理应听从他们的意见”(p45)这里的“德国的友人”是指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李卜克内西,他认为,杜林的思想对德国党内的部分党员影响很大,为了不致在1875年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造成分裂和混乱局面,批判杜林是完全必要的。
恩格斯赞同李卜克内西的观点,而且应要求展开了本书的写作。
二、“引论”1、“概论”首先,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是对于统治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即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的考察结果。
”其理论形式,“起初表现为十八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p56)其次,恩格斯剖析了法国启蒙学说中的“理性”原则的实质和局限性。
“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十八世界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p57)第三,他简要地分析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反杜林论》解读课件
恩格斯在书中倡导全球正义,呼吁各 国人民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 的改革和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反杜林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为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启示
强调了社会科学的阶级性
《反杜林论》认为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社会 科学理论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利益,这一观点对现代社会科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调了社会科学的实践性
作品影响与地位
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反杜林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著作,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式的总结。
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反杜林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共产党宣言》 和《资本论》一起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库中的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 仅对杜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 部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
《反杜林论》的发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
1 2 3
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反杜林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 然性,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支持。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
《反杜林论》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 巨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指引。
03
《反杜林论》中的重要观点
恩格斯:《反杜林论》简介
恩格斯:《反杜林论》简介(1876年9月-1378年6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假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反杜林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崇高的战斗风格,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说:“《反杜林论》这本书对于正确理解德国社会主义是很重要的。
”(马克思:《致摩·考夫曼》(l启78年10月3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22页。
)“不仅普通工人······,而且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能够从恩格斯的正而阐述中吸取许多东西。
”(马克思:《致威·白拉克》(1877年4月11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42页。
)列宁也曾指出,《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05年,月)。
《列宁全集》第2版第2卷第9页。
)它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醒工人必读的书籍。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二个组成部分》(1923年3月).《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第42页。
)《反杜林论》是当时社会主义工人党内思想斗争的直接产物,它的发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维护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推动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辨别真假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决不会因为丧失原来的斗争目标而钝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正受到挑战.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反杜林论》仍然具有科学的和实践的意义。
马列经典原著反杜林论
二、论述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1 古代的平等观;
2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商品所有者都 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平等权利;劳动力买卖双方 的权利是平等的;所有人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三、无产阶级的平等观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
级的要求”。
总之,平等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决不是永恒真理。
(六)第一编 哲学·十一、自由和必然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
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 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引论 的第一章、第三编的第一、二章改写成一篇 独立的、更通俗易懂的著作,从而获得了更 广泛的传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
第一章 主要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 展、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提出空想社会主 义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 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 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 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 展所证明的。”
第一编 哲学·九、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 这一章的中心是批判杜林在道德、真理
1 批判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心 主义观点(1-13):世界统一性问题可以分为 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第一是世界是不是统一 的?第二是世界统一于什么?世界具有统一性 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具有多样性,杜 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所以存 在就是它的统一性,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314)
5.再次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 要使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 己解放的条件和性质,最终完成解放世界的 神圣使命。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决不是什么“内心冲动”的结果。
恰恰相反。
三年前,当杜林先生作为社会主义的行家兼改革家突然向当代挑战的时候234,我在德国的友人再三向我请求,要我在当时的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127上批判性地阐明这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他们认为,为了不在如此年轻的、不久才最终统一起来的党内造成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的新的可能,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
他们比我能更好地判断德国的情况,所以我理应相信他们。
此外,还可以看到,这个新改宗者受到了一部分社会主义出版物的热忱欢迎,诚然,这种热忱只是对杜林先生的善良愿望所作的表示,但同时也使人看出这一部分党的出版物的善良愿望:它们正是估计到杜林的善良愿望,才不加考虑地接受了杜林的学说。
还有些人已经打算以通俗的形式在工人中散布这种学说。
最后,杜林先生及其小宗派采用各种大吹大擂和阴谋的手法,迫使《人民国家报》对这种如此野心勃勃的新学说明确表态。
虽然如此,我还是在过了一年才下决心放下其他工作,着手来啃这一个酸果。
这是一只一上口就不得不把它啃完的果子;它不仅很酸,而且很大。
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某种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实际成果的形式出现的。
因此,必须联系这个体系来研究这一理论,同时研究这一体系本身:必须跟着杜林先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谈到了所有可能涉及的东西,而且还不止这些东西。
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论文,它们从 1877年初开始陆续发表在《人民国家报》的续刊——莱比锡的《前进报》上,现汇集成书。
由此可见,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这样的详尽是同这一对象的学术内容即同杜林著作的学术内容极不相称的。
但是,批判之所以这样详尽,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可作为理由。
一方面,这样做使我在这本书所涉及到的很不相同的领域中,有可能正面阐发我对这些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的见解。
这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而且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
反杜林论引论第一部分概论
反杜林论引论第一部分概论
反杜林论引论是法国哲学家马克思·布洛赫反驳德国哲学家恩斯特·杜林的理论的一篇论文。
本文主要解释和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
和形而上学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其中,第一部分概论是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杜林的哲学思想和文中要论证及反驳的重点。
首先,文中介绍了杜林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强调心灵和自由的重
要性,认为人类的自由和思想是最重要的。
杜林认为自由的本质是自
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思想则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思考。
他认为,只有在思想自由的状态下,人类才能真正自由地生活和发展。
然后,文中提出了自己要反驳的重点,即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
上学理论。
杜林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心灵构成的,事物的
存在和变化只是心灵的表现。
他还主张存在一种独立于物质世界的、
超越物质的本体论存在,这种理论在哲学上称为形而上学。
在杜林看来,心灵和形而上学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他将这两个问题视为哲学
的核心。
最后,文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心灵的表现。
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发展所
决定的。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思想和意识是客观物质的产物,它们可以解释为大脑的活动。
综上所述,反杜林论引论第一部分概论主要介绍了杜林的哲学思想和自己要反驳的重点,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这篇论文是布洛赫在哲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对当代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杜林论》课件
对剩余价值实现机制的探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剩余价值如何在市场中实现,揭示了资 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的揭示
关于《反杜林论》的作者和创作背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作者恩格斯的个人 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详细描述
恩格斯作为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知识涉猎。在《 反杜林论》创作时期,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时代, 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恩格斯创作了《反杜林论》,旨
REPORTING
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的完善
《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 系统性的阐述和辩护,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 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 响力
恩格斯通过《反杜林论》将马克思主义推向 世界,使得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总结词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批判杜林的历史观 和社会观。
详细描述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社会发展的规律和 动力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同时批判了杜林对社会历 史发展的片面理解和歪曲。
2023
PART 03
《反杜林论》中的政治经 济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总结词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批判杜林 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歪曲。
反杜林论内容
反杜林论内容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对欧根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分析。
书中涉及到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三个基本方面,包括对杜林“实体”概念的批判性考察以及唯物主义的观点等。
在认识论上,恩格斯揭示了杜林的唯心主义本质,指出他错误地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思想上的实体;在自然观上,恩格斯深刻地揭露了杜林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即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其内部矛盾的结果,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一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在历史观上,恩格斯则批判了杜林英雄史观的错误做法。
总之,《反杜林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反杜林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和思想发展及工人阶级实践的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既有物质经济根源,也有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
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思想特别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启蒙学者提出的对封建社会进行理性批判具有积极意义,但理想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3、就其阶级基础看,空想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的理论表现。
这些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脱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革命道路,因此只能是空想。
应该将其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就是说探讨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而应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去寻找,到无产阶级实践中寻找。
评价。
恩格斯对法国启蒙思想的理性原则、理性王国进行了评析并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衰落。
在此基础上科学而雄辩的说明了当杜林出来的时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历史地形成与发展,杜林的体系不是什么修正只能是倒退。
并且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理论如何由空想到科学地发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表明科学适合主义是立足实践并重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马哲史第四章(原著)反杜林论PPT课件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狄德罗
霍尔巴赫
高九江著:《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第一,法国启蒙学说的特点
特点:一是革命性或批判性;二是强调和夸大理性。
证关系,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论。(21—22段)
恩格斯通过大量举例,说明“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对的”。
恩格斯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 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 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 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
二、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论述历史唯物主
杜林以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论点为前提,以思维的本质 在于综合为论据,推论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结论。
二、批判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 题上的错误(4—13;15—32段)
第一,前提是同义语的反复(4段) 第二,论据不能成立(9段) 第三,方法是唯心的(10—12段)
第四,结论是错误的(13段)。 恩格斯指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结论的错误在于:一 是同义语的反复;二是折衷主义的命题;三是混淆了统一性 的前提和统一性的本质。 第五,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 (15—32段)。 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4段) 恩格斯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 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 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 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 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 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这段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经典论述有三个要点:
演示文稿(反杜林论)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 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无产阶级也 提出了自己的平等要求。无产阶级的平 等要求是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根本对 立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封建 特权,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阶级 本身。恩格斯分析了无产阶级平等要求 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指出了它的双重意 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 灭阶级,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 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阐明道德的具体历史性。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具体历史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 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道德是各不相同的。 2、恩格斯进一步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阐明一定的道德观念 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3、恩格斯论述了共同道德问题:“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 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尽管 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道德,但是,这也并不妨碍它们之间会有 某些共同的东西, 只是不能绝对化。
讨论题:如何解决公德缺失与道德
冷漠、道德滑坡现象?你的对策是?
(五)批判杜林的平等观,论无 产阶级的平等要求
1、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观念属于思想 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 经济基础服务的。 平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 展而发展。平等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起 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运动起了很 大的鼓动作用。科学地确立平等观念, 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4)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恩格斯说: “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的过程中,在至 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 中才能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一代 又一代人的不断地社会实践,通过解决认识过 程中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才能不断地把人们的认识推向前进,从而实现 思维的至上性、无限性和绝对性。
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最新年文档
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最新年文档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反杜林论》第一编,《反杜林论》写于1876年9月――1878年6月,1878年以单行本形式发表。
是一部传世巨著。
在该著中恩格斯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批判。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资本论》之后产生的最重要的科学著作。
它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每一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反杜林论》建构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使新唯物主义进一步完善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本质规定性,恩格斯从哲学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本否定了一切旧哲学,亦即否定了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
它不再像旧哲学那样给各门具体科学提供关于事物及其知识的总联系的构想,而只提供科学地认识世界的一般观点和方法。
恩格斯还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他明确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旧哲学区别了开来。
在《反杜林论》第一编中,恩格斯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阐述了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首先,深刻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前提。
其次,恩格斯针对杜林把物质同运动割裂开来,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以及时空有限的主张,深刻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
他指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运动形式所决定的。
恩格斯还指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运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恩格斯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马恩《反杜林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都作过论述。
恩格斯还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实现途径作了简要的概括,‚我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1)维护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9页)。
列宁对他们的思想解释得十分准确:‚‘资产阶级法权’承认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
在这个范围内,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资产阶级法权’才不存在了。
‛(参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2页)。
斯大林又进一步强调了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参见:《斯大林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29页)。
这就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不仅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的性质,而且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本质,至此,最终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毕竟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连列宁和斯大林也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实践,他们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仅仅是一种推论。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没有找到支持这一推论的有力证据。
相反,我国建国以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没有导致按劳分配的实现,而是造成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邓小平的论断可谓一语破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实践证明,所有制不决定国家的性质,私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作为公有制一部分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当然也不决定国家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是18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探讨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尤其是杜林的政治经济思想。
本文就以“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为标题,来简要分析它的主要内容。
文中第一部分概述了“反杜林论”的历史渊源。
“反杜林论”是英国社会主义者尼尔森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发表的著作,它被认为是当时英国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尤其是杜林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英国机器时代崛起的影响。
第二部分概述了反杜林论的主要观点。
尼尔森在书中攻击了当时社会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杜林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会限制自由,助长压迫,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只有以劳动为前提的分配方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部分,反杜林论的政治和经济实践建议。
尼尔森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建议,要求当时的英国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管理,采取严格的税收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措施,希望能通过向劳动者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最后,“反杜林论”指出,当时英国需要重新拾起理性的思想,以理性的意识来调和社会的利益,以此来实现真正的公平。
总之,《反杜林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18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政治经济思想的重大变化,它提出了一系列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建议,以理性的意识来调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实现真正的公平。
《反杜林论》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主要内容《反杜林论》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序言主要有三版,是说明《反杜林论》一书出版的历史背景。
引论部分设有两章,其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哲学》设有十二章,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政治经济学》共有十章,其中第十章是马克思写的。
前四章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第五章到第九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价值和价值规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第十章是政治经济学说史的论述,批判了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共有五章,这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是全书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前两者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驳斥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全面地论证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杜林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正是他的先验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他歪曲政治暴力和经济的关系,夸大暴力的作用,否定经济的决定作用;他攻击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意在为普鲁士地主资产阶级效劳。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的政治经济学编中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透彻的批判,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反杜林论1、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对经济和政治暴力关系的歪曲,指出: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不是暴力,而恰恰是经济。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为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1)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即在于经济领域,而不在于暴力。
(2)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也不是暴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3)暴力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
(4)必须全面分析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对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应作全面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应当看暴力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杜林论·哲学篇》主讲:孙萌副教授政治经济学院第一部分:《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1、《反杜林论》写作的国际背景:2、《反杜林论》写作的德国形势: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1、《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2、《反杜林论》的写作特点:3、《反杜林论》发表的意义:第二部分:《反杜林论·哲学篇》的研究概况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题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三、关于真理的问题四、关于道德问题五、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的问题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题1、杜林哲学性质的不同观点2、杜林哲学性质问题争论的焦点3、恩格斯与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1、“形而上学”的涵义2、“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作用3、“形而上学”在现代的作用4、“形而上学”在今天仍流行的原因的探讨5、“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6、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思维的关系三、关于真理的问题1、真理是否包含谬误2、“相对真理”和“相对谬误”是否一回事四、关于道德问题1、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2、永恒道德与共同道德的问题五、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的问题1、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2、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问题第三部分:《三个版本序言》一、一版序言1878年7月,恩格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篇汇集在一起,在莱比锡出版了全书第一版。
书名是《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恩格斯为这版写了序言,这就是第一版序言的由来。
第一版序言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写作方式和写作态度。
1、《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2、《反杜林论》的写作方式及其原因3、恩格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论敌的蔑视二、二版序言二版序言写于1885年9月。
主要内容是说明《反杜林论》出版后的广泛传播、再版原因、修订和增补情况,介绍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自然观的斗争情况,并阐述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1、《反杜林论》再版的原因2、《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成果3、《反杜林论》再版修订的情况和原因4、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三、三版序言三版序言写于1894年5月。
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第三版增补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的理由。
1、新版修改的情况和增补的理由2、《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引论《引论》是《反杜林论》全书的引言,包括《概论》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概论》主要从正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
《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着重从反面揭露、批判杜林及其理论体系。
一、概论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唯物辩证法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3、“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4、杜林向当代挑战的背景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1、揭露杜林的自我吹嘘和狂妄自大2、揭露杜林对先驱者及其学说的攻击和谩骂第五部分:分类。
先验主义一、批判杜林在“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批判杜林妄图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错误,论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三、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性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一、批判杜林在“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杜林的主要哲学观点2、杜林“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3、杜林“原则在前”的观点和哲学体系是对黑格尔《哲学全书》的抄袭4、批判杜林使意识、思维脱离人和自然界的唯心主义错误,阐述了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二、批判杜林妄图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错误,论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1、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三、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性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2、批判杜林的数学先验主义,论述纯数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3、杜林哲学体系的先验主义和他的数学先验主义的联系4、数学公理的贫乏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5、揭露杜林观点的折衷主义性质第六部分:世界模式论一、批判杜林用思想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存在的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三、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实质,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
一、批判杜林用思想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存在的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1、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2、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批判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需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三、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实质,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
1、杜林的“存在基本形式”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存在论”的抄袭2、杜林的“存在的逻辑特性”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本质论”的抄袭3、杜林是在黑格尔的范畴模式的笼子里谈哲学第七部分: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三、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1、揭露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误2、揭露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误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观的必要性2、批判杜林关于个人思维至上的谬论,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3、批判杜林关于“永恒真理”的谬误,阐述人的认识的相对性4、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的观点,论述认识过程中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三、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2、揭露杜林道德观的荒谬性第八部分:道德和法。
平等一、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三、阐述无产阶级的平等观一、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1、批判杜林建立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2、批判杜林的所谓“平等公理”3、批判杜林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谬论4、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及其本质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1、阐明马克思主义对平等问题的基本态度2、论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平等观3、说明早期基督教和封建社会的平等观4、阐述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发展及其阶级实质三、阐述无产阶级的平等观1、无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和发展2、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3、本章的总结第九部分:道德和法。
自由和必然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三、批判杜林的庸俗的人生哲学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1、揭露和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2、揭露杜林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无知3、杜林至多是一个蹩脚的旧普鲁士的法学家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2、揭露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3、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4、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三、批判杜林的庸俗的人生哲学1、杜林所谓调节生活的“差异规律”是老生常谈2、杜林的生活准则是庸人哲学第十部分:辩证法。
量和质一、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二、批判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一、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了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论断,论述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批判杜林攻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证方法二、批判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揭露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和攻击2、论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十一部分:辩证法。
否定的否定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揭露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2、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否定之否定方法的歪曲3、辩证法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3、小结第十二部分:结论《结论》是恩格斯对整个哲学编的总结,也是对杜林哲学的总的评价。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读完全书的时候,除了各种新的无稽之谈,毫无所得。
“这个人吹号打鼓来吹嘘自己的手艺和商品,不亚于最下流的江湖骗子,而在他的那些大字眼后面却是空空如也,简直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