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童谣》,主要内容为学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能正确把握节奏;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掌握;2. 教学重点:学会唱儿歌,并能表演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音响设备;2. 学具:小鼓、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手持小鼓,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引导幼儿模仿;(2)邀请幼儿上台,一起敲击小鼓,感受音乐的快乐。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幼儿聆听;(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歌词,逐句教唱;(3)教师示范演唱,让幼儿跟随学习;(4)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把握儿歌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小鼓敲击练习,每组轮流表演;(2)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个别指导;(3)全体幼儿一起唱儿歌,共同练习。
(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学习成果;(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3)全体幼儿一起唱儿歌,结束本节课。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歌词;2. 小鼓节奏示意图;3. 教学重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正确演唱;2. 答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歌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大自然的声音、生活中的节奏等,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掌握;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我的小鼓响咚咚》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内容围绕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展开,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的朗读、理解、表演以及相关的语言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这首儿歌,能独立朗读并背诵儿歌。
2. 培养幼儿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的朗读与背诵,对语言韵律的感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图片、PPT。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敲小鼓,引导幼儿关注小鼓的声音,引出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2. 儿歌学习(10分钟)a. 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b. 教师逐句解释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指导幼儿注意语言韵律。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分组进行语言游戏,让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进行接龙。
b. 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小鼓,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b.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儿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2. 语言韵律:强弱、快慢3. 儿歌中的词语:响咚咚、小花猫、绿草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儿歌中的词语编一个小故事。
2. 答案示例:小花猫拿着小鼓,走到绿草地上,小鼓响咚咚,吸引了好多朋友一起来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小鼓进行亲子游戏,家长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进行描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音乐教材《幼儿音乐启蒙》第二册,第13课《我的小鼓响咚咚》。
该歌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易于幼儿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学会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小鼓、音乐教材《幼儿音乐启蒙》第二册。
学具:幼儿用书、动作卡片、小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场“音乐会”,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氛围。
2. 歌曲学唱:教师钢琴伴奏,教幼儿学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动作表现: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小鼓),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5. 课堂练习: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以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教案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的节奏和音高,以及动作表现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复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让每位幼儿都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表现?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亲子音乐会,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学会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通过歌曲,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掌握歌曲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歌曲情感的传递。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歌曲、歌词卡片。
2.教学工具:音响、投影仪、小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鼓,引导学生观察鼓的特征。
2.邀请学生上台敲鼓,感受鼓的声音。
(二)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4.学生自主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描述了哪些场景?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四)音乐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鼓响咚咚”的游戏,学生模仿鼓声,感受节奏。
2.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学生按节奏拍手,熟悉歌曲节奏。
3.学生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提高对歌曲的记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亮点:1.教学手段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教学评价客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不足:1.部分学生在歌曲演唱中,节奏掌握不够准确。
2.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环节显得仓促。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儿歌《我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我小鼓响咚咚》这一儿歌进行深入学习。
这首歌曲位于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生动有趣,节奏明快,旨在培养孩子们音乐节奏感和歌曲演唱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儿歌《我小鼓响咚咚》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孩子们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歌曲演唱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音乐兴趣,培养他们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音高把握。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熟练演唱《我小鼓响咚咚》,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和音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小鼓、音响设备。
2. 学具: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参加一场小鼓音乐会,引导他们关注小鼓声音和节奏。
2.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我小鼓响咚咚》歌词和旋律,分析歌曲中节奏变化和音高。
3. 歌曲学唱:a. 教师示范演唱,孩子们跟唱。
b. 分组学唱,互相比拼,提高演唱水平。
c. 针对难点,进行专项练习,如节奏变化、音高把握等。
4.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独立演唱《我小鼓响咚咚》,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我小鼓响咚咚》2. 歌曲节奏:简单明地展示歌曲中节奏变化。
3. 歌曲音高:用五线谱展示歌曲中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我小鼓响咚咚》给家人听。
b. 用小鼓或其它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答案:a. 家长签字确认完成情况。
b. 演唱视频或音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节奏,如走路、心跳等。
b. 探索其他儿歌演唱和节奏,提高孩子们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
2. 歌曲节奏变化和音高讲解。
3. 作业设计中演唱实践。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1. 分步骤教学:先让孩子们熟悉歌曲主旋律,再逐渐引入节奏变化。
2. 示范与模仿:我亲自示范演唱,让孩子们跟随我节奏和音高进行模仿。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含反思(1)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中的第二个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培养音乐兴趣,锻炼动手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鼓,学习用小鼓敲击不同的节奏,创编简单的小鼓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小鼓,知道小鼓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用小鼓敲击不同的节奏,培养音乐节奏感。
难点:创编简单的小鼓节奏,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鼓槌、音乐CD、PPT。
2. 学具:每人一个迷你小鼓、鼓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谜语“圆圆的肚子,鼓鼓的,用手一敲,响咚咚”引出小鼓,让幼儿猜测谜底,激发兴趣。
2. 认识小鼓(5分钟):出示小鼓,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鼓的特点和用途。
3. 学习小鼓节奏(10分钟):(1)教师示范,让幼儿学习用小鼓敲击基本节奏。
(2)幼儿跟随音乐CD,用小鼓敲击简单节奏。
(3)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 创编小鼓节奏(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小鼓节奏。
(2)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5. 随堂练习(5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用小鼓敲击所学的节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小鼓响咚咚》2. 板书内容:(1)小鼓的特点和用途(2)小鼓的基本节奏(3)创编小鼓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用小鼓为家人表演一首歌曲。
2. 答案:根据所学节奏,为家人表演一首简单歌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小鼓,学习小鼓节奏,让幼儿对音乐节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乐器创编节奏,提高幼儿的音乐创新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感知音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幼儿对音律和节奏的感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中的节奏感,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
2. 教学重点:儿歌的朗读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手拿小鼓,邀请幼儿一起模仿敲鼓的动作,让幼儿感受敲鼓的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我的小鼓响咚咚》儿歌,引导幼儿关注歌词中的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图片和卡片展示儿歌中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重点指导幼儿掌握节奏。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奏乐器,一起演奏儿歌。
(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达儿歌中的内容。
4. 小结与评价(5分钟)(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
2. 节奏图谱,展示儿歌的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和彩色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鼓。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不同颜色和样式的小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表现不足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作业展示,让幼儿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中的节奏感,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
小班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
小班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我的小鼓响咚咚》。
该章节主要教授孩子们如何用打击乐器——小鼓来表现音乐节奏,并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使用方法,培养音乐节奏感。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 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学会用小鼓正确地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难点: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音乐教材、教学课件。
学具:小鼓、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
然后,教师出示小鼓,引导孩子们观察小鼓的形状、材质等,激发他们对小鼓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讲解小鼓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敲击小鼓、如何保持节奏的一致性等。
同时,教师示范敲击小鼓的节奏,让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并学会用小鼓敲击出歌曲的节奏。
4. 舞蹈表演(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舞蹈《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孩子们在舞蹈中运用小鼓,感受音乐的快乐。
5. 集体活动(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敲击小鼓,保持节奏的一致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更好地协作。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的小鼓响咚咚敲击方法:轻敲、重敲节奏:强、弱、强、弱七、作业设计强、弱、强、弱2. 答案:强、弱、强、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小鼓的使用方法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孩子能跟随教师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小鼓响咚咚》。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我的小鼓”,第二节“响咚咚”。
详细内容为通过学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幼儿感知音律美和语言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理解其内容。
2. 培养幼儿对音律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够熟练地朗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律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图片、卡片、录音机学具:小鼓、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敲小鼓,让幼儿感受小鼓的声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讲解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内容,引导幼儿跟读,并解释儿歌中的难点词语。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组让幼儿进行朗读练习,要求发音准确,富有感情。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鼓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创新环节(1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用小鼓和其他物品创作自己的儿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2. 重点词语解释3. 小组讨论:描述小鼓的声音4. 创新环节:创作自己的儿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图画和文字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声音。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溪流水的声音,它像一首美妙的歌曲,让我感到很舒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手鼓》,详细内容为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学会用手鼓演奏简单的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能用手鼓演奏简单的节奏。
3. 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鼓演奏的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鼓、音响设备、歌词卡片。
2. 学具:手鼓、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玩“快乐的手鼓”游戏,让孩子们感受手鼓的节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歌词学习(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孩子们朗读歌词,熟悉儿歌内容。
3. 旋律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录音,让孩子们跟唱,感受旋律。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手鼓演奏,讲解演奏技巧,让孩子们模仿练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练习手鼓演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6. 集体合作(10分钟)孩子们集体用手鼓演奏《我的小鼓响咚咚》,体验合作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歌词2. 手鼓演奏节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用手鼓为家人演奏《我的小鼓响咚咚》。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演奏儿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探索手鼓的其他演奏方法,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组织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与家长共同演奏,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手鼓演奏的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的协调性。
2. 例题讲解:手鼓演奏技巧的讲解与模仿练习。
小班音乐精品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音乐精品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小乐器》,详细内容为学习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通过歌曲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和演奏。
2. 培养学生对小鼓等打击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旋律及小鼓演奏技巧。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尤其是打击乐器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音响设备、歌词卡片。
学具:小鼓、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拟一场音乐会,邀请孩子们成为小鼓手,激发他们对小鼓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我的小鼓响咚咚》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分句教唱,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3)教师示范小鼓演奏,学生跟随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节奏,用小鼓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鼓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5. 小组合作(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小鼓和歌声共同完成《我的小鼓响咚咚》的表演。
6. 表演展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我的小鼓响咚咚》2. 歌词卡片:歌词重点句子3. 节奏卡片:歌曲主要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我的小鼓响咚咚》,并尝试用小鼓演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打击乐器,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歌词、旋律及小鼓演奏技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童谣》,详细内容为学习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童谣的学习,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并掌握其中的生词。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中的节奏感和生词掌握。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童谣,感受音乐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童谣图谱、生词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敲击小鼓,让幼儿感受小鼓的响声,引导幼儿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童谣图谱,逐句讲解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的内容,引导幼儿跟读并掌握生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敲击小鼓,其他幼儿按照节奏朗读童谣,轮流进行。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童谣中的节奏感和生词,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全文。
2. 生词卡片:响咚咚、小鼓、拍手、唱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朗读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并解释生词。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节奏感和生词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小鼓传声”、“拍手唱歌”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童谣中的节奏感和生词掌握。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教师示范敲击小鼓,让幼儿模仿并感受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按照节奏朗读童谣,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感。
设计简单的节奏游戏,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节奏。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童谣》,具体内容为《我的小鼓响咚咚》。
通过学习这首童谣,让幼儿感知语言的节奏与音韵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理解其含义,能够复述童谣内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语言和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童谣的节奏和音韵,学会正确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音响设备、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音频。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鼓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小鼓的特点和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引导幼儿跟读,讲解童谣的含义,让幼儿感知其节奏和音韵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模仿童谣的节奏进行表演。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模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意识。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奖,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小鼓响咚咚》2. 板书内容:童谣歌词节奏图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表演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小鼓的形象。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和特点,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打击乐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学会运用动词和名词的语言表达。
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共同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他们复习动词和名词的基本概念。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小鼓响咚咚》。
- 准备一只小鼓,并示范击打出一串连续的音符。
- 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小鼓?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小鼓?二、讲解(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小鼓并讲解其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教师解释动词和名词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小鼓的例子进行说明。
- 动词:搓、敲、击打- 名词:小鼓、音符、声音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动词和名词来描述小鼓的声音和动作。
2. 学生跟读示范并模仿敲打小鼓的动作。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鼓的声音和动作,鼓励他们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
四、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2. 每个小组分别分配一个乐器,并为乐器取一个名字。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乐器的特点,并用动词和名词的语言描述出来。
4.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乐器和描述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动词和名词的运用。
2. 教师强调语言描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
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互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词和名词的运用。
通过引入乐器的主题,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加强引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主要针对小班幼儿设计。
教材章节为《我的小鼓响咚咚》,通过学习这个章节,孩子们将能够理解并朗读诗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2. 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铃铛等打击乐器;2. 学具:每位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色笔,用于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鼓。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小鼓,引导孩子们用手拍打小鼓,感受鼓的声音。
同时,教师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节奏。
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读诗歌,边读边用手拍打小鼓,感受诗歌的节奏。
教师可以适当解释诗歌中的词语,帮助孩子们理解。
3. 实践环节: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们一起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组长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小鼓、铃铛等打击乐器,为朗读诗歌增加趣味性。
4. 作业布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可以用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为模板,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我的小鼓响咚咚》小鼓响咚咚,我敲敲,你敲敲,大家一起来敲敲。
七、作业设计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可以用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为模板,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诗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合作,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朗读诗歌伴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作业环节,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创作诗歌,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_0669文档
2020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_0669文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_0669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我的小鼓响咚咚小班教案
我的小鼓响咚咚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音乐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我的小鼓响咚咚》。
内容主要围绕认识打击乐器——小鼓,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习基本的节奏打击,培养音乐兴趣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熟悉小鼓这种打击乐器,了解其基本演奏方法。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掌握简单的节奏打击。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鼓槌、音乐播放器。
2. 学具:小鼓、彩色贴纸、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鼓,让幼儿触摸并感受小鼓的质地。
然后播放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敲击小鼓。
2. 讲解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5分钟)教师示范小鼓的演奏方法,讲解鼓槌的正确握法和敲击方式,让幼儿模仿学习。
3. 学习基本节奏打击(10分钟)教师展示简单的节奏谱,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打击小鼓。
通过集体练习,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基本节奏。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现场演示如何为歌曲伴奏。
同时,让幼儿尝试跟随音乐节奏打击小鼓。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围成圆圈,进行小鼓接力游戏。
每个幼儿按照指定的节奏打击小鼓,并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小鼓响咚咚》2. 内容:小鼓的认识基本演奏方法简单节奏打击小鼓接力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家人表演打击小鼓的基本节奏。
2. 答案:幼儿可根据所学节奏,为家人展示小鼓打击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节奏掌握不熟练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自主探索其他打击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同时,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3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3篇(一)课程名称:小鼓响咚咚年级:幼儿园小班教案编写人:(填写编写人姓名)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目标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二: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目标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课程简介:《小鼓响咚咚》是一堂旨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课程。
通过幼儿参与歌唱、故事讲解及乐器演示等活动,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1. 歌曲:《小鼓响咚咚》2. 故事:《小鼓的故事》第三部分: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例如让幼儿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声音模仿游戏。
步骤二:歌曲学唱(10分钟)播放《小鼓响咚咚》歌曲,给幼儿听。
然后由教师引导幼儿跟唱。
首先逐句教唱,再一起唱完整歌曲。
步骤三: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小鼓的故事》。
故事讲解要生动有趣,以图画或实物辅助来增加幼儿的理解。
讲解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来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步骤四:乐器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例如小鼓、钢琴、锣等。
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并由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奏《小鼓响咚咚》。
步骤五:创作活动(15分钟)根据故事和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是自由绘画、小组合作游戏,或者是小鼓打击节奏等等。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课程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可以通过歌曲学唱了解节奏和音高的变化,通过故事讲解了解乐器的演奏方式,通过乐器演示的合奏活动提升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样的课程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听、说、唱、做的基本技能,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发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班音乐教案-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一、活动目标
创设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游戏情景,通过欣赏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引导孩子体验和表现出与教学情景相符合的情感。
三、活动预备
.布置一个“娃娃角”,有一张小床,床上有被子和小枕头。
2.预备一只会眨眼的布娃娃。
3.录音机和录有娃娃的哭声的录音带。
4,将各种大小不同的鼓间隔地放成大半圆形。
鼓棰放在鼓面上。
四、设计思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这一教材内容,就隐含着关心,不防碍别人的思想内涵。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语言学习不作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创设反映儿歌内容的情景,让孩子们在说鼓,哄小妹妹睡觉的游戏过程中体验,理解儿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从而引导幼儿表现出与儿歌内容相一致的情感。
这一设计力求体现发挥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使孩子们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最自然,最真挚的感情。
五、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一)情景感知
、幼儿做模拟动作进活动室。
内容是“玩具兵进行曲”孩子们听着欢快的旋律,做着吹喇叭,敲铜鼓等各种带有节奏的模拟动作,选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儿童的情感迅速聚焦,进入持续的情景,感知特色的情景。
(二)体验理解
、体验我和小鼓玩得真开心。
(1)出示一只布娃娃,引导幼儿与娃娃打招呼。
(2)老师敲鼓。
说明:请幼儿讲讲敲几下,老师就根据幼儿讲的敲几下,表示小鼓真听话。
(3)个别幼儿敲鼓
说明:请三一四名幼儿讲带有节奏变化的鼓点声,个别幼儿在敲上打出不同节奏。
(4)幼儿欣赏儿歌第一段
(5)幼儿再自由玩鼓
(6)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敲鼓
老师敲鼓,幼儿听着老师发出了指
令敲鼓,可以带有节奏的变化。
(7)欣赏儿歌第一段或跟着念。
2.体验理解关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
①放娃娃的哭声,引导幼儿猜猜讲讲娃娃为什么会哭?
说明:可让幼儿先自由讲,最后引导幼儿讲出是小娃娃要睡觉了。
②哄娃娃睡觉,师生共同唱“摇篮曲”。
③师生共同把小娃娃送到小床上睡下。
说明:老师以自己轻轻地唱,轻轻地哄,轻轻地走,轻轻说话等言行和情绪来感染幼儿,使那种关爱他人的情绪得到扩散,从而理解小妹妹睡觉了,我们不能影响她的思想情感。
④欣赏儿歌第二段。
(三)内化迁移
.幼儿与小鼓说静静话。
例:小鼓你别响了,小妹妹睡觉了等等。
说明:老师引导幼儿轻轻走,轻轻
地用儿歌第二段的内容与小鼓说静静话,让小鼓别再响了,把对儿歌的理解化为具体的行动。
2.老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跟念。
3.幼儿轻轻走出活动室。
说明:小妹妹睡觉了,老师带领幼儿去操场上玩,幼儿模拟小猫走轻轻离开。
(四)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教材: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鼓响三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呀呀,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小圆形
活动目标:
、对圆形变化感兴趣。
2、乐意上下应接儿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