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3、城市分区规划
主要任务:总规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 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进一步规划安排,为详规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主要内容
① 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② 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③ 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 围; ④ 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 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⑤ 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划条件
乡规划、村庄规划
乡规划、村庄规划
乡、镇政府
报上一级政府审批
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 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同意
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
1主要内容 ①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 ②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 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④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⑤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⑥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⑦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⑧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⑨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2、城市总体规划
2强制性内容
① 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②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 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③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 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 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 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⑤ 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⑥ 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 资源的具体措施.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度)
摘: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2012-01-03 16:29:05)转载▼标签:全国城镇体系分类:转: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导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1.1 指导思想 (2)1.2 规划目标 (2)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3)1.4 技术路线 (3)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4)2.2 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10)2.3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特征 (15)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规模预测193.1 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 (19)3.2 城镇化总体策略 (20)3.3 城镇化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 (20)3.4 城镇化水平预测 (24)3.5 城镇规模结构 (29)第四章城镇空间规划 (35)4.1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35)4.2 城镇空间布局 (36)4.3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41)4.4 省域城镇发展指引要点 (44)第五章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47)5.1 综合交通设施 (47)5.2 市政基础设施 (57)5.3 社会基础设施 (60)5.4 公共安全体系 (62)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3)6.1 生态保护 (63)6.2 环境治理 (64)第七章规划实施 (65)名词解释 (66)大都市连绵区 (66)城镇群 (66)全球职能城市 (66)区域中心城市 (67)门户城市 (67)老工业基地城市 (67)矿业(资源型)城市 (67)历史文化名城 (67)第一章指导思想和目标1.1 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实现健康城镇化;(2)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3)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4)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好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城市新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全文)2014-03-16 22:20:0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录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重大意义第二章发展现状第三章发展态势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章指导思想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六章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一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第二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第七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第二节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第三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第四节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第五节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第八章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第一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第二节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第三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第十一章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第十二章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第一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第二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第三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第十三章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一节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第二节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第三节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第四节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第五篇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十四章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第一节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第二节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第三节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第十五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第一节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第二节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第三节改善城乡接合部环境第十六章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第二节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第三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十七章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第一节创新规划理念第二节完善规划程序第三节强化规划管控第四节严格建筑质量管理第十八章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第一节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第二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三节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第十九章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第一节完善城市治理结构第二节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四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第六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二十章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第二节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二十一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二节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第三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第二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第三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第七篇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二十三章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二十四章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二十五章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第二十六章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二十七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八篇规划实施第二十八章加强组织协调第二十九章强化政策统筹第三十章开展试点示范第三十一章健全监测评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与总体规划关联分析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城镇体系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联分析席东其摘要: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对于城市的规划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公众的重视。
本文就城镇体系规划与总体规划进行比较,从规划的概念、任务和目标等方面对两者的关联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1 引言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共分三个主要部分,分别对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的概念、目标、任务以及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再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2 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1)作为节点的城镇研究,包括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组织结构;(2)反应节点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城镇联系与扩散形式和城镇网络系统。
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四个层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每个层次的规划区域不同,编制部门不同,作用不同。
3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园区总体规划、都市区总体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
本文的总体规划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即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综合性的规划,旨在合理布局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对城市和城镇进行布局和发展的规划,旨在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城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通过合理布局城市和城镇,可以避免城市过度集中,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资源和环境的消耗。
2. 促进城市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和城镇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和城镇的布局,可以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益和竞争力,吸引人材和资本的流入,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4. 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城镇体系规划可以科学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辟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城镇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综合平衡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城市和城镇发展的平衡和协调。
2. 合理布局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城市和城镇,避免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
3. 产业优化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 生态保护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应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5. 公平公正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城镇体系规划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1. 城市布局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应确定城市的布局和规模,包括主城区、副中心城市和新兴城市的位置和规划,合理划定城市边界。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3.0.1县以上级别的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应编制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框架性意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
应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3.0.2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根据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包括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重;(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发展目标与布局,包括市(县)域规划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城镇空间网络的确定;(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确定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研究确定重要基础设施的主要技术标准。
3.0.3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时应作多方案比选。
3.0.4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和图纸两部分。
文字应由纲要和纲要说明组成。
纲要应简明扼要。
3.0.5 纲要内容可包括:(1)编制背景、依据、指导思想;(2)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3)市域城镇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4)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城市规模:(5)城市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初步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6)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原则及目标;(7)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和重大问题;(8)对下一阶段总体规划的要求。
3.0.6 纲要说明可包括:(1)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3)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5)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6)城市总体布局方案(附观状、规划用地指标,包括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7)城市综合交通发展;(8)城市远景发展构想;(9)主要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其他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对城镇在空间上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规划、调整和指导的过程。
城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性城镇体系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目标: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合理划定城市边界,确保城市的适宜规模和布局,避免过度扩张和无序发展,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和高效。
2.提高交通运输效益:城镇体系规划可以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提高交通运输效益,方便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
3.优化资源配置:城镇体系规划可以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分布城市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
4.改善人居环境: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合理划定城市绿地、公共空间和住宅区,并规划景观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促进社会和谐: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合理划定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城镇体系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是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规划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方案。
3.整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采取整体规划的方式,从整个城镇体系的角度进行规划和布局。
4.科学合理: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基于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数据,遵循城市规划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参与民主: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居民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确保规划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步骤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城镇体系规划方案是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和主要成果,需要编制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的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内容。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摘: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2012-01-03 16:29:05)转载▼分类:转: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标签:全国城镇体系导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1.1 指导思想 (2)1.2 规划目标 (2)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3)1.4 技术路线 (3)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4)2.2 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10)2.3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特征 (15)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规模预测193.1 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 (19)3.2 城镇化总体策略 (20)3.3 城镇化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 (20)3.4 城镇化水平预测 (24)3.5 城镇规模结构 (29)第四章城镇空间规划 (35)4.1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35)4.2 城镇空间布局 (36)4.3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41)4.4 省域城镇发展指引要点 (44)第五章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47)5.1 综合交通设施 (47)5.2 市政基础设施 (57)5.3 社会基础设施 (60)5.4 公共安全体系 (62)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3)6.1 生态保护 (63)6.2 环境治理 (64)第七章规划实施 (65)名词解释 (66)大都市连绵区 (66)城镇群 (66)全球职能城市 (66)区域中心城市 (67)门户城市 (67)老工业基地城市 (67)矿业(资源型)城市 (67)历史文化名城 (67)第一章指导思想和目标1.1 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实现健康城镇化;(2)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3)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4)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好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城市新文化。
第2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粮食、原始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生产配套性服务与生活消费性服务)
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
key contents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
■ 美 国 城 市 化 与 工 业 化 变 动 曲 线
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
■ 城乡经济一体化 ■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 ■ 发展紧凑型城市,集约使用用地,严格保护耕地
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
key contents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
五、关于城市化
5.1 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涵义
一般认为、城市化有以下几层含义: ① 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多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② 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 ③ 城市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提高的过程。
•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 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 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他们把城市化看成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 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 过程。
•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 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 向城市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在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 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市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 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
(3)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单选题(共30题)1、在华北地区某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下列哪个地块指标比较合理?( )A.①B.②C.③D.④【答案】 A2、城市是一个( )地域空间形式。
A.静态B.动态与静态相结合C.动态D.动态与静态相分离【答案】 C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是()。
A.文物埋藏较多地区B.风景良好地区C.可达性较高地区D.土地开发强度较大地区【答案】 C4、以下关于我国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说法,错误是()。
A.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B.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C.199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D.进入新世纪后,全国各地出现了新一轮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热状况【答案】 D5、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中“自然原则”描述正确是()。
A.各级公园按各自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B.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生态环境功能C.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D.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结果,规划中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特性【答案】 C6、属于城市用地评定二类用地情况之一是:属洪水轻度淹没区。
淹没深度不超过(),需采取防洪措施。
A.1mB.1.5mC.1~2mD.1~1.5m【答案】 B7、舒尔茨《场所精神》研究核心主题是()。
(2017年真题)A.城市不是艺术品,而是生动、复杂生活本身B.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应有内在联系C.批评《雅典宪章》束缚了城市设计实践D.怎样建筑和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答案】 B8、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中“整体性原则”描述正确是( )。
A.各级公园按各自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B.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C.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生态环境功能D.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结果,规划中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特性【答案】 C9、下列有关田园城市表述中,哪些项是错误?()A.田园城市四周必须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B.田园城市可以发展私营商业和工业C.田园城市中心是公园D.田园城市规模可以超过3万人【答案】 D10、社会利益涉及多方面,就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指( )。
城镇体系规划基本理念、重点、内容
市的基本人群。即使历史上形成的商业街如:高第 街(布衣、百货等)、 一德路(海味、咸杂)、大新路(象牙等加工)以及饮食等服务行业, 应根据居民生活的规划,重新综合安排;应反对‚大城市主义‛,加强 战备观念。
自下而上 •盲目性、无政府状态
区域性规划”实际上为无数单项的规划、契约或法 规所取代;
综合性区域规划在美国基本不能真正开展,‚区域性规划‛ 实际上为无数单项的规划、契约或法规所取代。美国国家级 的规划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全国或全区的立法和分
传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是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和规划城
镇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与规模等级结构。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实际的需要,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应 根据各地的特点,针对性解决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发展中面临 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般以下列内容为重点: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组织结构
确定城市化方针(或基本 思路)和目标; 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施建设没有事权。
城镇体系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强调共建共享,强调跨 区域的协调建设。通过建设发达的综合基础设施网络,促 进区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带动地区分工与合作,引导区域
整体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侧重于以适应、引导和推动产业和城镇空间合 理布局为导向,坚持 “效益优先、 适度超前、引导集聚、 集约经营 ”的原则,构筑符合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章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重点、内 容与方法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
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实施主体能够对城乡空间结构
调整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规划中进行城镇空间组织、 划分城乡空间等。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4.主要内容
1)城镇化发展目标与方针
人口与城镇化目标: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口合理分布。2010年全国总 人口约为13.6亿,城镇化水平约达到47%,城镇人口约为6.4亿人;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4.5亿,城镇化水平 为56~58%,城镇人口达到8.1~8.4亿人。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平台
01 1.概念由来
03 3.规划作用 05 5.名词解释
目录
02 2.编制背景 04 4.主要内容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是为了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而编制的,2005年原建设部(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2007年2月 由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党组会议讨论同意上报国务院。
5.名词解释
国家中心城市:全国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城市,即我国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发展 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已成为或正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
城镇群:城镇群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综合交通网络为联络骨架,构成联系紧密的城镇发展地 区,是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地区。
2.编制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切实做好全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根据我国城镇化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 时期里工业化、城镇化和城镇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化和城镇建设方针,促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5)哈大发展轴--该轴是加强东北的内陆地区与沿海联系的 重要城镇廊道,也是潜在的“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 部分。 6)京- 呼- 包- 银- 兰(西)—成—昆—北部湾发展 轴--该轴是串接我国北部与南部,以及内陆地区的边远城市 的重要城镇廊道。 7)上海—南昌—长沙—贵阳—昆明轴( 副轴为南昌—厦 门一线)--该轴是发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的辐射带动 作用,加强东、中西区域合作的重要城镇廊道。
3)北部湾(南宁)城镇群--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
港澳,毗邻越南,既是我国滇、黔、蜀、桂四省区向南出海 的最近通道,又是我国距东南亚各国以及南亚海湾区最近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岸。
4)江汉平原(武汉)城镇群、中原地区(郑州)城镇群、湘
中地区(长株潭)城镇群--是中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核心。 5)四川盆地(成渝)城镇群、兰州-西宁城镇群、关中(西 安)城镇群--是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6)滇中(昆明)城镇群--是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7)乌鲁木齐城镇群--西北地区联系重要的重要门户。 8)辽中南城镇群--是东北振兴的龙头。 9)哈长城镇群--是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战略性地区,也是 东北振兴的重要地区之一。
3、一带六轴
1)沿海城镇带--是我国加速现代化进程,缩小我国与发达 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发展的重要城镇廊道 2)京广发展轴( 含京九发展轴)--该轴是加强中部与东部 联系,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城镇廊道 3)长江发展轴--该轴是发挥长江三角大都市连绵区对中部、 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我国东、中、西联系的城镇 廊道 4)陇海—兰新发展轴--该轴是横跨欧亚两大洲、沟通三大 洋的“大陆桥”,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条东西两头可以双 向开放的陆上大交通动脉,是发挥东部地区,特别是环渤海 地区对西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我国东、西部协作的重 要走廊。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本站] 浏览627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组织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
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城市发展。
A.监督B.引导C.管理D.控制【答案】 B2、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根据()确定。
A.服务范围B.日转运量C.服务人口D.垃圾种类【答案】 B3、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对于规划方法和规划类型讨论,这些讨论提出了各种将综合规划方法论和分离渐进方法论因素进行综合,更加符合规划实践所需要方法,就方法论思想普遍性和具体方法完善性而言,()方法最具独特性。
A.混合审视B.中距C.行动计划D.社区发展计划【答案】 A4、关于“小城镇”叙述,错误是()。
A.它不是一个行政建制概念B.它是建制镇和集镇总称C.它具有一定政策属性D.它是一个行政建制概念【答案】 D5、根据镇区环境条件预测人口发展规模时,宜按()综合分析当地发展优势、建设条件、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因素,预测镇区人口适宜规模。
A.环境容量因素B.平均增长因素C.地理位置因素D.自然资源因素6、联系城市各组团,为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并属于全市性机动交通主干线是()。
A.主干路B.次干路C.快速路D.支线路【答案】 C7、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的是()。
A.合理确定城市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B.控制土地批租、出让、正确引导开发行为C.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D.合理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答案】 B8、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表述,错误是()A.邻里单位规模应满足一所小学服务人口规模B.邻里单位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穿越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中心D.邻里单位中应有满足居民使用需要小型公园等开放空间9、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因而城市与区域相互关系和发展演进的规律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能说明的理论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初稿)
批准文号:
项目分类:科研成果
管理级别:
起始时间:2003-12-20
终止时间:
获奖情况:
负责人:陈锋
参与者:陈锋张文奇许顺才张莉马林金晓春
(部交办任务)
第一章城镇发展的背景条件
1、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2、城镇化的特征
3、存在问题
4、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1、城镇化指导思想
2、城镇化发展方针
3、城镇化道路
4、城镇化发展目标
第三章城镇空间组织和等级结构
1、城镇空间组织
2、城镇等级结构
3、城镇职能结构的调整
第四章城镇化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和保护
第五章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1、综合交通
2、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章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协调与管制
1、协调和管制目标
2、协调和管制的组织体系
3、不同地带协调发展总体要求
4、城市经济区分区协调要求
5、省、区之间的协调
6、重点地区的协调与管制
第七章实施国家规划的政策措施
1、完善全国和区域规划体系
2、健全有关法规政策
3、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4、建立协调机构和机制
5、搞好配套改革,逐步改进区域经济调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