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十八陵考察报告—汉唐石刻马的差异
_说文解字_关于马的考古
关于马的考古——案边脞语之四十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发布日期:2014-03-1200:00作者:陈雍뷱쓪쫇얩샺볗컧쓪ꎬ내뒫춳쏱쯗ꎬ쓪쓚돶짺뗄몢ퟓ뚼쫴십ꆣ훐맺맅듺폃뚯컯폫볍쓪뗘횧쿠뛔펦ꎬퟮ퓧볇슼볻폚ꆶ쪫뺭ꆷꆣ퓚돶췁컄쿗샯ꎬ뫾놱퓆쏎쮯뮢뗘쟘볲ꆶ죕쫩ꆷ뫍룊쯠쳬쮮럅십첲쟘볲ꆶ죕쫩ꆷꎬ뚼폐짺키뚯컯폫뗘횧뛔펦뗄볇퓘ꎬ떫헢솽훖볇퓘뗄쓚죝폐쯹쟸뇰ꎬ룺쇷뒫훁뷱뗄쮵램튲늻뺡쿠춬ꆣ폐틢쮼뗄쫇ꎬ쮯뮢뗘쟘볲쮵ꆰ컧ꎬ승튲ꆱꎬ럅십첲쟘볲쮵ꆰ컧ꎬ십틓ꆱꎬ뫳헟횮폚잰헟뿉캽ꆰ횸승캪십ꆱ쇋ꆣ中国古代的家马究竟是从野马驯化来的,还是从外面传进来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搞清楚。
虽然在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周口店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城子崖、河南汤阴白营等遗址里出土过马的骨骼,但都不能确定这些个体是家马。
考古上发现的中国史前马骨个体数量很少,所以一直受到考古学家的特别关注。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在郑州西山遗址发掘仰韶时期的城址,一天在断崖边的灰坑里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马骨,当时大伙都很兴奋,如果这个灰坑是仰韶时期的,这具马骨将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为了慎重起见,我们一边仔细确定灰坑的层位和包含物,一边请动物考古学家对马骨进行鉴定。
后来,经鉴定马骨是家马,但那灰坑却是战国的,从而排除了仰韶时期西山遗址有家马的可能。
目前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西安老牛坡、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马坑和车马坑,在一些墓葬里也发现了马骨。
对于商代晚期大量出现的家马和马车,有的学者认为,中原地区的家马(乃至马车)是经由欧亚草原传输进来的。
为了探索中国古代家马的起源,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DNA实验室对殷商以来河南安阳殷墟、河南郑韩故城以及宁夏、内蒙古地区等考古地点出土的马骨进行了古DNA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古代马的母系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本地起源的因素,也有外来因素,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家马的起源是多元的。
两周时期,陪葬车马坑或马坑已成为当时贵族墓葬的风气。
关中西部汉唐陶俑考古学观察
人殉一 同出土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至春秋 战国时 期, 社会 的进步导致 了人殉时代的终结 , 替人殉 旧 代
并常附有家畜 、家禽 和 日常生活器皿等模型 。这种 以陶制俑类和 日常生活用具 为主的随葬方式 ,显示
了生者 比较关心死者在死后 世界中的财富和舒适生
活 。它与 中同三代 时期 随葬青 铜 “ 器” 强调死者 礼 ,
6 文 界、 6 物世
2 0 0, 1
生前所享有 的政治 地位形 成质的区别 。
举 。汉 、唐人物陶俑 大多出土于帝 王陵墓 和达官显 贵们 的墓 葬 中,而 中小 型墓葬 中人 物俑很少 出土 。
陶和铅铀 陶的流行 是其 最显 代 可 也 , 有面 目机发 , 有似于
俑 的形象主要有侍仆 、 乐舞 、 士兵 、 仗及镇墓俑等 , 仪
俗 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这一时期的文献《 子》 L 孟 、
记》也首次 出现 了关于俑的明确记 载。在 山西长 子
县 春秋 晚期 晋 同墓 中发 现 的 4件木 俑仍 与人 殉 同
存, 这正是人殉没落 、 以俑代替活人随葬之 风初兴 的 特征 。至战 国, 为乐舞 俑 , 多 而且 多用 陶塑 , 制未 模
关 中西部 汉唐 陶俑 考 古学 观 察
口 陈 亮
古俑是 中国古代明器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俑
生人 。《 ” 说文》 “ , 人也 。 桐人 即木俑 。越绝书》 :偶 桐 ” 《
说 :桐不为器 , “ 但用 为俑 。” 说文》俑 ” 《 “ 字下段玉裁
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报告
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馆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系别: 美术系专业:美术学学号: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指导老师: __________二零年月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报告学生姓名: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 【摘要】“拴马桩”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在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
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
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的约230厘米。
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兔、云水、博古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
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人与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刘海、仙翁等。
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
较精彩的是人骑狮。
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
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
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上雕刻,寓意深刻,惟妙惟肖,特别是桩头的动物、人物形象,传达着现在还无法完全解读的文化信息,也因此获得了“地上兵马俑”的称号。
关键词拴马桩雕刻图案分类造型一、概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有数以千计的拴马桩,每件拴马桩均由桩首、桩颈、桩体与桩根几部分构成,桩首雕凿立体图案,人物、走兽、飞鸟等是拴马桩的艺术所在。
桩颈多数四面浮雕纹饰,内容丰富多彩。
其中8件有纪年铭文,这是研究清代拴马桩时代特征的宝贵实物资料,是鉴定这段时间拴马桩的标准件。
二、考察记录拴马柱(记录时间:2012年10月)乾隆十九年(1750年)款狮子拴马桩(图1)。
通高188厘米,桩首高42厘米,桩颈高12厘米,横截面23×23厘米,桩体高134厘米。
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的地理影响因素探索
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的地理影响因素探索作者:王德耀郭玲霞刘宇峰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9期摘要:关中古代帝王陵寝众多,选址与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在自然地理方面,华夏始祖陵寝呈散点状分布在关中北部地区,这是生产力低下,被动适应当时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
第一,关中地理位置居中、封闭、易守难攻、面积大、水热条件良好、物产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全国是十分独特的,是冷兵器时代封建王朝难得的最佳生存场所,历史上多次建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二,政治地理中心迁移对帝王陵寝建筑分布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人口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商业的发展等经济地理因素,为关中古代都城及帝王陵寝建设提供了保障。
第四,传统风水理论、天人合一思想等文化地理方面影响因素。
关键词:帝王陵寝;关中;选址与分布;地理因素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9.028黄河中游地理环境独特的关中地区是华夏文化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建都于此,有大量帝王、先贤陵园分布,这些陵园的选址、分布、设计与建造是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是时代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建成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关于这一问题前人研究也比较多,大部分是运用风水经典理论来阐述解释。
本文侧重于从地理科学角度来探讨关中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地理因素对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其丰富的历史价值及科学内涵。
1 关中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关中从地形地貌上看是中国三级梯级地形中第二级梯级地形的前缘部分,处于黄河的中游,南侧是秦岭山地,北侧是黄土高原南缘,俗称“北山”,西侧为秦岭、陇山封闭,东侧以黄河与中条山、崤山相接,形成以三门峡“漏水”的“破盆地”,从西向东顺渭河流向地势越来越开阔。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2~13.6摄氏度,年降雨量500~800毫米,7—9月降水相对集中。
汉唐美术中马的造型差异
汉唐美术中马的造型差异作者:王小胜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5期[摘要]汉唐马的造型呈现着大相迥异的视觉面貌,其文化美学中沉积着各自时代的深层文化心理。
汉马倾向于运动形式的张扬俊逸,其美学原则来自汉帝国武威四方的征服者心理及部分道教文化影响。
唐马倾向于静态形式的雍容华贵,其美学原则来自于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及部分佛教宽容思想影响。
[关键词]汉唐美术 ;马 ;造型 ;差异作为中国璀璨文明的封建主义时期鼎盛繁荣之最,汉代与唐代历来并称汉唐雄风。
就美术方面而言,除“雄风”而外,两代造型图像样式的差异变化,论者以断代角度区别其形式特征者多,以文化心理角度论其所以然者少。
本文试图借汉唐艺术中马造型的几例个案对比,浅指其文化内涵意义的不同之处。
马的造型在汉代各美术门类中非常普遍,现存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当属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及陕西茂陵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跃马》,另外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的马亦是平面精品。
从材质方面来说,华夏青铜铸造史至汉帝国建立时期已发展逾千年,其技术的精湛体现,仅需回味一下秦始皇帝陵墓陪葬坑出土的《铜车马》,便知对汉代人,以写实手法,使用青铜铸造出形象逼真、造型精美的马匹绝非难事。
借助成熟的技术,汉人努力推动者历史进步的车轮。
《马踏飞燕》没有满足于还原真实的马,它是一匹动态的马,它凌空飞扬的前进体态将马的自然躯体特征及其概念实质——飞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匹马右后蹄下的飞鸟不是艺术纯粹主义者眼中的画蛇添足,除去基座的功能,它表达了汉代对千里马的理想要求“及乌”,意即追上飞鸟。
实际上《马踏飞燕》被认为是汉代选马的模板“相马法式”之一。
抛去实用性,仅从艺术风格特征上,本件作品已经超越了逼真再现的模式追求,进而展现“飞腾”这一马之神韵。
使马运动起来以体现飞扬和奔腾的形态是汉代艺术的标准图式,中国美术史论学者定格汉代艺术特征为“浪漫主义”。
作为对比,唐代三彩马中未闻凌空飞越的造型体态。
秦汉雕塑艺术风格的差异论文
秦汉雕塑艺术风格的差异秦始皇兵马石刻俑艺术特征:秦始皇兵马俑坑共发现三个,加上一个未建成的,依次编为一至四号坑,共发掘出战车百余乘、陶马600余匹、陶俑近8000件,还有其他的青铜兵器。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为世人展示了秦始皇的一支阵容庞大、组织严整的禁卫军,象征了秦朝威武的军队。
尽管在咸阳、徐州、武威也先后有汉代兵马俑群的出土,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制作工艺上,是无法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
暂且不论它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就从艺术角度看,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
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
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
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
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其次是它的传神。
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
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
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
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和生动。
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
浅析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刻艺术的异同
《浅析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刻艺术的异同》摘要:秦陵兵马俑在艺术手法上是写实手法,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手法,汉代的雕塑则是霍去病墓前石雕,霍去病墓前石刻已脱离了石刻艺术的初级原始阶段,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表现出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之风,和秦始皇兵马俑相比起来,显得汉代更重“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摘要:秦汉两代,中国封建社会如日东升。
大一统的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秦皇霸业气象不可一世。
西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国势强盛,文化发达。
在此氛围中,显示王权威严,炫耀帝王功业,成为审美设计的主潮。
秦汉都城、宫室、陵墓等建筑以及旌幡等工艺的审美设计,都呈现出炫耀大统一帝国文化的恢弘气势,形成具有华夏民族传统特色的审美设计第一高峰。
然而,秦汉两代的石刻艺术方面具有不同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艺术手法石刻陶俑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汉雕塑艺术是统治者用来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
表现出深沉雄大的气魄。
秦陵兵马俑在艺术手法上是写实手法,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手法。
兵马俑是秦代时期最典型的雕塑代表,其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技艺卓越无不令人惊叹,具有现实主义之风;汉代的雕塑则是霍去病墓前石雕,霍去病墓前石刻已脱离了石刻艺术的初级原始阶段,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表现出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之风。
而后者已逐渐衍变为主流。
秦代与汉代石雕有两方面的不同:1、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在艺术处理手法上,汉代比较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霍去病墓前石雕依石造型,以神取胜,富于整体感和力度感,饱含生命力,石西汉雕塑划时代的作品,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也是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
关中唐十八陵的三百字观后感
关中唐十八陵的三百字观后感
参观关中唐十八陵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在令人赞叹的古代建筑群中,穿流入汉朝的灿烂历史世界中来回游走,凝视着中华历史上英雄豪杰们辉煌的宏伟遗迹。
入口处是三山四楼,大殿宏伟清丽,十八陵的宗墓云集,让人感到十分庄严,神圣,令人感到一种仪式感,充满着景象,宛如身处唐朝。
如果围绕着大殿,细看十八陵,每一个陵墓都充满着历史悠久的气息,各种传说故事的遗迹无处不在,令人为之震撼。
在侧面,尤其是翰墨陵,古朴中透着宗教的气息,古朴而朴实,它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而在绿荫遮天的碑阵中,那以诗文碑林的雅丽与优美令人叹为观止,就像此刻正在唐代的萤火中穿梭。
此外,红色的曲院风荷、清宁宫、安河桥等遗址,众多民居给人以真实感,如在梦中隐约可以看到古老的文明。
而阳光明媚的一片草坪上,游客穿行在书法文化艺术的海洋里,古老的石雕彩绘,极富神韵。
太白山的秀丽风光,令人惊叹,但在十八陵中,我们最值得流连忘返的是充满文化气息的聚集地,这里不仅有古建筑群,它们穿流于大殿和曲院中,这里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静谧气息,细细品味,深情缅怀,把自己带入古代那段遥远而又神秘的历史时光中去。
此行对我来说,不仅是参观行程,更是一次独特的视觉饕餮,令我不禁深思中华古老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古代的不朽辉煌,看到十八陵的建筑群,令我惊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我觉得中国文化有
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深深敬佩中国古代英雄豪杰们的发明创造,他们是当代人的榜样,激励我们无比努力,追求卓越,让中国文化充满活力。
参观完这唐十八陵,让我更加珍惜中国的古老文化,更加敬佩中华历史上英雄豪杰,希望中国可以发展壮大,重振古老文明,让文明灿烂绵延千古。
关中民俗博物馆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报告
关中民俗博物馆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系别美术系专业美术学学号 _______姓名 _______指导老师 _______二零一二年十月民俗博物馆狮首拴马桩艺术特征考察报告学生姓名: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摘要拴马桩顾名思义是拴牲口的柱子,它的出现与人们饲养牲口有关,早在汉代画像石中,就生动雕刻马栓在栓马桩的图像关键词拴马桩雕刻人物造型一概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位于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建设规模493.88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据介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有石雕拴马桩8600根。
被誉为“地上兵马俑”,这些拴马桩大多是渭北青石制成,通高一般在1.5米——2.5米之间,少量在2.5米以上。
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础,桩础为不规则四棱形,埋入地下,桩体多为20-30厘米边长的四棱柱体,也有六棱柱体,桩颈大多由上置鼓和须弥座组成,本文主要探讨人物拴马桩。
考察记录二拴马桩的发展历程拴马桩的制作时代,大约在宋到晚清时期。
庄户人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当地的生活、文化、民族关系和关中农民独特的审美情趣,生动地记录下来。
这是一笔不可轻视的财物博富。
拴马桩通体可分中华四部分,桩头、桩颈、中桩身、桩根,桩根埋在地下,是博华方形石桩原坯。
桩头是圆雕华物的狮子、人物、猴子、大象、立瓜、中华仙桃、莲苞等,大致可博物以归为动物、人物、植物三类。
三类中物中,动物和人物有很多巧妙的组合体中博,是最为奇特,最有意物味的部分。
桩颈一般为双层,上华层是圆鼓形,台形、带四柱的阁形和华物花瓣形等,以承托主体博形象。
下层是在方桩上华物划出横方形面积,刻以浮雕图案物中。
桩身多为四方柱体,在正面和左右华物两侧面,也刻有浮雕。
博中桩头的狮、猴前肢或人的臂腕间中,往往镂凿通孔,以使穿系马的物中缰绳。
桩头中雕刻是拴马桩的主要价值所在。
题材一般来自当时的现实生活和中国传统中文化。
都采用圆雕方式,在不到一尺见方的石桩上,塑造复杂的形象,表现出别致的情趣、故事、传说和信仰。
参观了汉代铜马以后的感受100字
参观了汉代铜马以后的感受100字
参观汉代铜马感受篇一:汉高祖长陵陪葬的陶马。
1965年咸阳杨家湾附近一座西汉初年墓出土3000件彩绘兵马俑,如今分藏咸阳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调查证实,这批汉兵马俑所出墓葬为汉高祖长陵陪葬坑。
看后感触颇深。
参观汉代铜马感受篇二:卫青家的鎏金铜马。
1981年陕西兴平西吴镇豆马村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出土了一匹鎏金铜马,这件鎏金铜马是目前所知唯一经科学发掘的大宛马金铜造像,现藏茂陵博物馆,刻有“阳信家”字样。
我们知道,阳信公主是汉武帝的同父同母的姐姐,初嫁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又称平阳公主。
寡居后改嫁卫青,恢复阳信公主封号。
所以这件鎏金大铜马就是是大将军卫青家的马。
参观汉代铜马感受篇三:霍去病墓的石马。
茂陵霍去病墓的石雕,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组石雕,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十几件。
令人惊叹!
参观汉代铜马感受篇四:汉元帝的羊脂白玉马。
这件汉代羊脂白玉仙人骑马,出土自汉元帝渭陵附近,由羊脂白玉雕琢而成。
玉马昂首嘶鸣,张口露牙,上唇方、下唇圆,双耳竖立,两眼前视,四肢弯曲,右前蹄腾空,马身前半部有翅膀,马背上骑着仙人,仙人双手抓住马颈,扎着头巾,穿着短衣。
底部为雕刻云纹的托板。
实属美哉!。
【免费下载】关中十八陵考察报告汉唐石刻马的差异
题目:关中十八陵考察报告—汉唐石刻马的差异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名称:艺术设计班级:设艺研14学号: 1410076姓名:张婉琳今年9月份我踏上了来西安的火车,来到了这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014年11月10日起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对关中十八陵的考察生活。
对西安汉唐陵墓文化的研究成为我们此行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汉唐代陵墓石刻艺术。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在世界上公认的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作为唐朝故都的西安留存下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
唐十八陵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以现在的行政区域来说分布于蒲城、礼泉、泾阳、富平、三原、乾县六个县。
唐朝的陵墓形制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即仿照秦汉陵墓所建,从地面向下深凿墓室,封土夯筑,形如覆斗。
另一种是依山建陵,选择高耸之地,在半山腰深挖洞穴直至山底,把棺椁埋葬在里面。
依山建陵比土成陵的气势更加雄伟,更能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特点。
唐十八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为平地起冢外,其余的都为开山建陵,并附有巨大的陵园。
十八陵的石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是和唐朝国力的兴衰有直接的关系的:一、初唐时期,献、昭陵石刻群组合尚无定制,因此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
二、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石刻群沉稳大方、气魄雄伟。
三、中唐以后,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元气大伤,政治、经济由盛转衰,因而石刻制作粗疏、线条松散,石马雕刻的尤为矮小。
四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气度不再,走到灭亡的边缘,石刻作品形象则体态瘦小,神情萎靡不振。
在这些帝陵中都列置有精美的石刻,有着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馆美誉的唐陵石刻,凝聚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丰富想象与精湛的雕刻技艺。
这些瑰丽无比的大型石刻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上。
在关中十八陵石刻中,雕刻品类丰富,石刻马更是引人注目,马的形象可以分为翼马和仗马两大类。
唐陵石刻——精选推荐
唐陵石刻唐陵石刻00游记2011-01-12 23:22:11阅读0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省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一带,共有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简称“关中唐十八陵”。
它们和皇族、勋臣、贵戚的陪葬墓群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唐代陵墓区。
唐代盛行用石刻作陵墓装饰,大批精美的石刻遗存展现着唐代280多年石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唐代陵墓石刻的题材有仪卫性的和纪念性的两类。
仪卫性题材主要有华表、飞马、独角兽(天禄、獬豸、犀)、驼鸟、石马及驭手、石狮、文武侍臣等。
其中石虎、天禄、獬豸、犀等只见于早期陵墓,天马、驼鸟出现在盛唐以后。
勋臣、贵戚墓的石刻以石虎、石羊为主。
这些题材大多有象征性含义。
纪念性题材是为了某种纪念目的而特别设立的。
人物有反映唐朝与友邻关系的番酋像,仅见于昭、乾、泰、崇诸陵。
动物有根据唐太宗生前的6匹爱马刻制的浮雕昭陵六骏等。
无论是哪一种题材的石刻,都直接受当时灵魂观念、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制约。
它既有使用场所的特定性,又有独自的审美特性。
石刻借助于一切可能调动的视觉形式因素造成巨大、庄严、冷峻、威猛、富丽、神奇等复杂的精神因素,使拜谒者在感受这气势的巨大压抑时获得崇高感。
同时,石刻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也是封建理念的化身。
因此其造型日渐远离生活原型而成为模式,从题材、数目、规格、陈列顺序到姿势、饰物等细节刻画,都有严格的程式规范。
在使艺术形式规范化和稳定化的审美情趣里,还隐含着统治者祈求政权稳固永恒的心理。
因山为陵是唐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特色。
18座陵中有14座营建在“孤耸回绝”“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峰。
作为陵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刻群按严格的格局,布列成一个绝对对称、规整的庞大阵容,与当初的建筑群一起,把纯自然的巍峨山岭点化成庄严的帝王陵寝。
这样的布局强调了造型的庄重感而减弱了每一件作品的生动性;强调了整体效果而减弱了每一件作品的个性;强调了轮廊的简洁概括,而求得在空旷的原野里的远视效果。
关中大唐18陵观后感
关中大唐18陵观后感标题:《关中大唐18陵观后感》关中大唐18陵观,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帝王陵墓群,也是唐代帝王陵寝中的代表之一。
我有幸能够亲临此地,感受到了这片历史古迹所散发出的庄严肃穆和悠久厚重,让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慨与思考。
首先,关中大唐18陵观的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踏入这片陵墓群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入云的石像、石刻和石碑,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唐代的辉煌与气势。
特别是每座陵墓前的石兽、石人,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跃动而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雕刻艺术的精湛与恢弘,让我深深地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工艺水平。
其次,关中大唐18陵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令人震撼。
这里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每一座陵墓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
通过观赏这些陵墓,我仿佛穿越到了唐代的繁华盛世,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陵墓中的各种文物、器物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让我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后,关中大唐18陵观给我留下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站在这片陵墓群前,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唐代帝王们虽然曾经统治过天下,但最终也逃不过时间的洗礼,最终都归于尘土。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无常,时光易逝,唯有珍惜眼前,努力奋斗,才能不负韶华,不负岁月。
综上所述,关中大唐18陵观是一处令人敬畏和敬重的历史遗迹,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雄伟建筑和丰厚文化,更让人反思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我相信,这次观光之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也将激励我更加热爱历史,更加珍惜当下。
关中大唐18陵观后感
关中大唐18陵观后感从古老的关中,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上,探索千古陵,参观大唐18陵,一段段令人感受无限的历史记忆。
关中大唐18陵,也叫太原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群体,也是一个由古代帝王陵墓组成的象征性的古老历史文化的古都。
它是大唐至宋朝千年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综合体系,是中国古代千年历史的象征。
这里有八大帝陵的中心,十六陵的几何格局,犹如星宿排列,包括传说中的洛阳古都,长安洛阳,洛阳古都,南阳等。
大唐18陵以其将古老文化和深厚历史相融合,从而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
参观关中大唐18陵,既是一次历史旅行,也是一次文化之旅。
每一处古陵的规模都很庞大,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者可以看到坐落于大片深色草地上的庞大陵墓,山岭环绕,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几千年前帝王出行时威严宏伟的氛围。
而陵园里那些古老的花卉以及古朴的建筑,更加彰显出古陵的伟大,让人不禁联想起无尽的古老历史。
与此同时,参观关中大唐18陵也就是一次文化之旅。
它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之旅,更是一次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独特体验。
其中,有古老的中国文化,也有不断迭代的西方文化,这种联合文化更加凸显出大唐18陵的传统,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来到大唐18陵,我发现它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古迹,更是一处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宝藏,能够让我们从古老历史中复活今日,也能够让今日时代凝结成爱的过去的精神。
总之,参观了大唐18陵后,留给我的印象是真切而深刻的。
大唐18陵的文化历史是一个活的历史,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荣耀,也见证了超越时空的历史精神。
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汇聚起灵感,并期望在这里度过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
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
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栓马桩石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手法粗犷随意,人物表情丰富夸张,因材取式,力求会意。
本文从拴马桩的形式美来解析拴马桩的独特之处。
1、材质之美:充满质感的砂岩石与墨玉之称的青石1.1拴马桩的取材自从人们驯服骡马后,拴马桩也随之产生。
人们在选取什么样的材质进行,一方面来自现实可操作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源于这些材质本身的意义指代。
早期的拴马桩应该主要以实用为主,显然采用采用木质的要比采用石质的要可行的多,石头的所有自然属性坚硬、朴素、尤其是坚实耐久特质使其与‘永恒’的概念相连。
石材一方面与死亡有关,另一方面又与不朽和升仙联系。
死亡、升仙与石材的共同联系又强化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之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自觉,在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下,这种为了实用,但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审美情趣的石质栓马桩应运而生了。
据考证,拴马柱石雕均取材于关中渭北北山。
北山石质特点并不复杂,大体分为砂岩石和石灰岩石。
然而,两种石材不同的特点在挂马桩石雕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韵。
1.2 拴马桩石材的特点目前拴马桩的主要材质为石灰岩,少量实用砂岩。
一方面取决于二者的实用性,另一方面由两种不同材质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不同,也即取决于人们当时的审美取向。
1.2.2 石灰岩中国建筑雕刻大都选择石灰岩,目前拴马桩的石材大都选择石灰岩,这除了石灰岩本身难以细节雕刻之外,和关中人们本身的审美情趣有很大关联。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关中拴马桩石雕的艺术性
100216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关中拴马桩石雕的艺术性拴马桩石雕是一种民间的石刻艺术品,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一代,同时也是我国北方民间艺术的代表,所以加强对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能促进中华民间文化的发展。
所以以下笔者以关中拴马桩石雕为例,就其艺术性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一、概述一是从关中拴马桩石雕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一代,而关中历来被行政区划分为西安、东府、西府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中都有拴马桩石雕艺术的遗存,其中以东府的遗存为最多。
当前,在民间的一些散落的拴马桩石雕已经被文化部门和古民居一起保存和保护起来,很多拴马桩石雕作品也被相关部门收藏起来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如:澄城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西安美术学院等;二是就其结构来看,拴马桩石雕的柱体主要在2m左右,呈方形,宽厚相当,大约为20cm到30cm不等,有大型、中性和小型之分,其通高分别为300、260、230cm。
柱体氛围四个部门,即桩头、桩颈、桩身、桩根。
以桩根为根据,深埋地下,主要是石雕部位在桩头,而桩颈主要用于承托桩头,上圆下方,雕刻着很多栩栩如生的图案,而桩身则雕刻了少数的花纹,具体如下图所示;三是从拴马桩石雕的作用来看,主要有:拴系家畜。
拴马桩是旧时富裕人家、乡绅大户、农家宅院门前用于拴系马、牛等家畜的柱子;炫耀着富有殷实。
据史料考证,拴马桩起源于秦汉。
是立于达官贵族们墓前的望柱,立于庙前或神道口的华表,彰显门楣;避邪镇宅,古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石头具有超乎自然的神力,因此,名望人家都会在门前、村头等立石止煞。
这也是拴马桩的顶柱多为狮子造型的直接原因;[1]满足精神诉求。
人们在民居建筑大门两侧常栽立拴马桩石雕,除了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实用价值外,还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民居主人在特定的时空下对人生的美好诉求。
二、关中拴马桩石雕所彰显出的艺术性上述我们已经对关中拴马桩石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将其艺术魅力彰显出来,我们就应加强对其艺术的品位,其艺术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有助于物态美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关中十八陵考察报告—汉唐石刻马的差异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班级:设艺研14
学号: 1410076
姓名:张婉琳
今年9月份我踏上了来西安的火车,来到了这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014年11月10日起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对关中十八陵的
考察生活。
对西安汉唐陵墓文化的研究成为我们此行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汉唐代陵墓石刻艺术。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在世界上公认的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作为唐朝故都的西安留存下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
唐十八陵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以现在的行政区域来说分布于蒲城、礼泉、泾阳、富平、三原、乾县六个县。
唐朝的陵墓形制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即仿照秦汉陵墓所建,从地面向下深凿墓室,封土夯筑,形如覆斗。
另一种是依山建陵,选择高耸之地,在半山腰深挖洞穴直至山底,把棺椁埋葬在里面。
依山建陵比土成陵的气势更加雄伟,更能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特点。
唐十八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为平地起冢外,其余的都为开山建陵,并附有巨大的陵园。
十八陵的石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是和唐朝国力的兴衰有直接的关系的:一、初唐时期,献、昭陵石刻群组合尚无定制,因此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
二、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石刻群沉稳大方、气魄雄伟。
三、中唐以后,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元气大伤,政治、经济由盛转衰,因而石刻制作粗疏、线条松散,石马雕刻的尤为矮小。
四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气度不再,走到灭亡的边缘,石刻作品形象则体态瘦小,神情萎靡不振。
在这些帝陵中都列置有精美的石刻,有着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馆美誉的
唐陵石刻,凝聚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丰富想象与精湛的雕刻技艺。
这些瑰丽无比的大型石刻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上。
在关中十八陵石刻中,雕刻品类丰富,石刻马更是引人注目,马的形象可以分为翼马和仗马两大类。
帝陵石刻马,既要符合封建统治者祈求政权永固的心理还要遵循规范和礼制,由于用途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发展的速度。
但唐陵石刻马仍旧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唐人爱马在艺术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各类陶俑中马的形象生动百出,唐十八陵石刻马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为我国的雕塑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唐十八陵石刻中马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仗马和翼马两大类。
仗马象征仪卫,翼马则是一种祥瑞之兽,又被称作天马或飞龙马。
与绘画马和佣马不同,唐陵石刻中的马体积庞大且要保证其坚固的稳定性,自然在表现手法上会有异所不同。
壁画中的马粗旷豪迈,有写意之风; 工笔重彩中的马则稍显细腻; 佣马与绘画中的马相比体积感更强; 三彩马细节刻画仔细且装饰意味浓重; 而列置于帝王陵园内的唐陵石刻马,由于用途与材质的特殊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马相比,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乾陵为例,在神道的两边,就是两排石刻,首先看见的是华表,在华表的后面,就是一对飞马,也叫有翼神兽,翼马分立两侧,昂首突目,颈短而粗,头部线条劲挺有力,结构清晰,筋骨坚实,刻画出马的强悍、自豪的性格,表现出了唐人的无畏自信的气质。
在肩膀处施加两片华丽的翼状线刻浮雕,用卷云纹雕刻而成,犀利的刀法将马刻画的栩栩如生。
翼马的四腿之间不镂空,雕刻高浮雕卷云纹,象征了翼马的腾飞,富动于静。
这种动物的雕刻在造型上显著地表现出充沛的力量及一定的理想特点:马的矫健和非凡的气质。
加上古代神兽的造像特点真实反映了在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表现出唐朝盛世的宏大雄壮之势和唐人大气的精神。
乾陵的翼马,以圆雕的手法雕琢出翼马的整体造型,而双翼则是两块似扇形的浮雕从马的双肋长出。
而且两匹翼马翼面虽都用浮雕手法雕刻,但表现手法却各有不同。
神道西侧翼马翼面属犍陀罗式的雕刻风格,东侧翼马翼面则带有阿旃陀式雕刻风格。
浮雕的手法的运用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双翼的灵动与装饰美感。
除了浮雕手法以外,我们还能看到线刻手法的运用。
如: 在表现仗马和翼马的鬃毛时,用圆雕的手法分出鬃毛的块面,再用线刻表现其走向。
用线刻作为块面的补充表现,使得石刻更加富有细节,更加生动。
由此可见,唐朝陵墓的石刻马的特点是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雕刻细腻,气势雄壮,富动于静,装饰适宜。
让我们在来看汉朝的石刻马,汉朝陵墓石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陵墓石雕,位于今陕西西安茂陵。
下面就以霍去病陵墓石雕马为例,来看汉朝石刻马的造型特点。
卧马、跃马和“马踏匈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卧马、跃马和“马踏匈奴”3件骏马雕像,可以看作是召唤、战斗和胜利3个阶段的象征,强烈地表现了称颂英雄击败匈奴军队的主题。
那匹卧马虽呈卧姿,但扬颈奋首,似乎已经听到战斗的召唤,准备跃起直赴疆场。
那匹跃马,前肢腾起,与其巨大的体量相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征服强敌的气势。
“马踏匈奴”中的骏马,将敌人仰面压在马腹之下,满腮胡须的敌人不甘失败,用手中的长矛刺向马腹,但胜利的骏马毫不理会,稳稳地站立在大地之上。
从霍去病
墓的石雕群像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石雕技艺还处于初级阶段,作品造型相当大程度上受到石材形状的限制。
由于缺乏精良的工具将巨大的石坯镂雕成形,人们只好尽量选取与作品造型轮廓大致近似的石材,以求只进行最少量的修凿加工。
外形轮廓雕好以后,加工的重点集中于刻画动物的头部,以及最能表现动物体态特征的部位。
至于细部刻画,仅能利用浮雕和线刻技法。
为了弥补技法拙稚的不足,就将动物设计成伏卧的姿势,从而避免了腿与腿之间的空间需要镂雕的难题。
石刻马的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很好地表现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是由此可见,汉朝陵墓石刻马的风格特点是:注重寓意讲究神似,刻画整体雄浑,灵活地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体现出古拙朴厚的风格和大气磅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