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中的污文化现象——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研究
当前网络文化低俗化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研究
当前网络文化低俗化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研究摘要:当下网络低俗文化泛滥,尤其是色情,暴力等严重影响到网络的文化环境。
国家应对网络文化实行引导,网络媒体应该自律,网民应该配合监督。
共同为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努力。
关键字:网络文化、低俗、色情、暴力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有着“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媒体具有快速、广泛、开放、双向和互动等特性。
但是像论坛、圈子、QQ 空间等里面存在着大量的庸俗东西。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年来色情、暴力等的信息广泛传播加速了网络媒体文化低俗化的步伐。
网络脱星露然蹿红、恶搞经典等等之乱相,无不挑战社会公德和核心价值观的底线。
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凤姐横空出世,傻话连篇,并开出她能打败中国99.99%的人的征婚条件,叫人跌破眼睛。
而无畏无惧的“小月月”的出现已经严重挑战少儿不宜的底线,开始触碰法律的边沿。
商家,名人炒作行为屡见不鲜,像人体盛宴,露体等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
网络低俗文化已成燎原之势席卷整个网络。
一、网络文化低俗的表现1、色情之风肆虐看看各论坛上首页的图片或是帖子,有多少不是谈到情色与性的。
在QQ群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裸或半裸的照片,供大家浏览。
那些大大小小明星的全露或半裸照片,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它们不知被在网上风传多少次。
不知有多少圈子是靠这些图片提高点击率,吸引人气。
而且在一些帖子中大段大段关于情色性的描写,总会吸引众多网民的眼球。
后面跟帖的人比比皆是。
而真正的议论一下国家大事,描述个人情感的小散文,看的人却是极少。
当“艳照门”出现在网上时,一天的点击量居然超过百万次。
可见人们对那些照片是百看不厌,尤其是明星的。
所以那些狗仔队们乐此不彼的偷拍别人的隐私。
网上的影视总是婚外恋、多角恋,泛滥的床戏,但是人们依然乐此不彼的看着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
而且还讨论个不停。
像《色﹒戒》一部很平常的电影,就因为有床戏而走红。
浅谈“污文化”
浅谈“污文化”什么是“污文化”“污文化”是一个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词语,通常指的是一类以低俗、下流、猥亵等主题为内容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在互联网上十分盛行,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例如一些网民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黄色、暴力、血腥或色情的图片或视频等内容。
“污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污文化”通常被视为一种不良文化现象,因其不仅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了公共道德标准。
1.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青少年是“污文化”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之一,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也是涉世未深的阶段。
如果长期暴露在这种低俗、下流、猥亵的文化现象中,他们就有可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从而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或者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影响了公共道德标准“污文化”对公共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比青少年价值观更严重,其曝光的低俗暴力、色情猥亵的内容可能会对公众的良知造成侵害,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形成“污文化”的原因“污文化”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互联网文化导向偏差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的使用并非仅有利于人类的进步,还会有一些负面的文化、导向,这是形成“污文化”之一的原因。
2.市场需求驱动相当一部分群众有一定或较高的需求,需要接触、观察甚至参与到这些“污文化”中。
面对群众需求,互联网平台只是在满足群众需求,其中可能涉及了“污文化”内容的播放宣传和推广等行为。
3.人性低俗倾向“污文化”所渗透展现的可能是人性低俗的倾向,在人们本质上追逐低俗的同时,为了满足这种低俗的需要,也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更低俗的衍生物。
如何减少“污文化”的产生和传播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举措,来减少“污文化”的产生和传播:1.改善互联网文化导向各大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应该加强对低俗暴力、色情猥亵的内容的管理,尽量让互联网内容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引导。
同时,各大媒体应该加强舆论引导,避免对低俗暴力、色情猥亵事件的过度报道,从而减少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之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中的重要群体,其网络行为的道德问题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道德建设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道德意识。
一、引言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平台之一。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也逐渐显现出来,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网络行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个人的道德素养。
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道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问题1.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在网络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
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或者转发没有核实的信息,导致广大群众受骗上当。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网络传播的公信力,也违背了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2.网络侵犯隐私大学生在网络上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将个人信息进行公开分享。
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网络骚扰、诈骗等侵犯行为,对大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一些大学生也存在利用网络技术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如恶意盗取他人账号密码等行为。
3.网络暴力和谣言扩散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人身攻击、谩骂等恶劣行为,给他人带来严重伤害。
另外,大学生传播谣言、不实消息等行为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破坏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原因分析1.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但也使得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变得更容易获取和传播。
2.个人隐私意识不足一些大学生对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漠不关心。
网络脏话言语行为发生机制的实证性研究——基于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睁 寻 U 睦 萍
从诅 咒使 用的实体来 看 , 包括身体 功能性脏话 、 身体 部 上 ,对研 究中问卷调 查和文本搜 集所得 的数据进行 分析 、 对 分脏话 、 性 别和宗教脏话 ( P i n k e r , 1 9 8 5 ) ; 厌恶 性的脏话和 社 模 型 拟 和 度 进 行检 验 、 修 正 和 评 估 。详 细地 说 。 个人 的社 会 环 交脏 话 ,前者 涉及 个人 心理体验 ,后者指 向人 际间 的关系 境 因素 、 个人对 于脏话行为的认知 以及结果预期 对于 网络和 ( Mo n t a g u , 1 9 6 7) ; P i n k e r 对 于 脏 话 则做 了五 种 路 径 划 分 : 描 现 实脏 话 产 生 了重 要 的 影响 。 述性 的(L e t ’ Sl u c k) 、 习惯性 的( I t ‘ Sf u c k e d u p ) 、 滥用 性的 关键 词 :脏 话 言语 社 会 认 知 理 论 社 会 环 境 ( F u c k y o u ,mo t h e r f u c k e d! ) 、 强 调 性 的 和 歇 斯 底 里 型 的
L o r a L . J a c o b i 认 为很 多因素影响着 脏话 语言 的认知和
( R a s s i n E , Mu r i s P , 2 0 0 5) 脏 话 是 一种 广 泛 而 不 为人 所 知 的 脏话语 言相 关冲突 性 ( J a c o b i , 2 0 1 4) , 而性 别则是 其 中一个 重大的因素( S e l n o w, 1 9 8 5 o脏话 使 用者 的性 别是 脏 话 使 用 中文本 中一个重要 的研究领域 ,不仅仅 是在脏话 的使 用 , 也 在 于 脏话 的感 知 ( L a k o f f , 1 9 7 3 o L a k o f f 认 为 男性 在 脏 话 使 用 频率和强度上都高于女性 ,男性倾 向于使用强烈 的脏话 , 而 女 性 倾 向 于 使 用 更 为温 和 的脏 话 。强 烈 的脏 话 更倾 向 于认 为 性使 象的 内心造成 强大的破坏 力( J a y , 2 0 0 8 ) 。 脏话是 禁忌语言 的 为男 性所用 ,而温 和的脏话 则更倾 向于被人 认 为是 女・ 使用 , 而这些 禁忌语 言 , 主 要是和 宗教 、 民族 、 性别 、 身体 部 用 。 女 性 在 使 用 脏 话 时 比 男 性 受 到 更 多 的 监 督 压 力 ( P o p p , 0 3 o 分 、身 体 功 能相 关 ( Mo n t a g u , 1 9 6 8 o 而 An d e r s s o n a n d 20 T r u d g i l l 则认 为脏话是一种语 句种语言 的使 用 ,它涉及脏话 ( 四) 研 究 脏 话 的 学 科 和领 域 使用者 中禁忌物 和污名化 ,它 的使 用带有强 烈的情 绪表达 基于 神经语言学领域 的研究 , D . V a n L a n c k e r 从 人 的 生 ( A n d e r s s o n , 2 0 0 7) 。 脏话作 为一种围绕人的身体来叙述的社 理 机 制 角 度 ,认 为 脏 话 是 基 于 神 经 上 的 一 种 自 在 的 存 在
社会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社会调研”分工说明及“诚信书”“社会调研”综合成绩评定表2015年2月27日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当今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生活中,在这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二十一世纪,电脑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成为了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大学生对电脑也再熟悉不过,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新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和热情,加上他们旺盛的精力和无畏的探索精神,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们趋之若鹜,纷纷“触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截至2003年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其中3100多万大学生中网民数量占了近50%,是上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就这样庞大的高学历网民群体,他们的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将会影响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影响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聊天和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
网上虚假、黄色、谩骂与欺诈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日趋增多,据。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它以其快捷的传递方式迅速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
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积极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和方法,我们对我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因此,2015年冬季,我们对重庆市市两所高校即重庆工商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两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
二、相关范畴及现状的概述电影《黑客帝国》为人们描述了未来黑客的雏形。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之一,其言行举止往往代表着社会的一部分声音。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如网络谩骂、造谣传谣、人身攻击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心理溯源1. 网络匿名性带来的虚拟虚伪感网络是一个相对匿名的空间,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不必面对面地直接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使得他们往往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约束和责任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网络匿名性而变得更加放肆和无所顾忌,甚至故意进行一些损害他人的行为。
2. 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对于个人自由、个性的强调,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极端的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念,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在网络舆论中,一旦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言论或行为,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攻击、抹黑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3. 缺乏道德教育现代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忽略,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于道德的认知和培养。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的力量和影响,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行举止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网络舆论道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道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习惯。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举办讲座,向大学生普及网络舆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 提倡自律与自我监管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提高自我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舆论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律的精神,不随意发布言论,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不盲目跟风煽情。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我监管的意识,即使在网络空间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道德规范,谨言慎行。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机会愈发增多。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现象,比如恶意谩骂、传播虚假信息、散播负面情绪等。
这些不当行为不仅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还会给社会和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探究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溯源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匿名性的影响在网络上,大部分平台都允许用户以匿名的形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会让一些大学生感到安全,认为自己的言论不会被追责。
他们可能会更加放肆地发布不当言论,从而导致道德失范的现象。
2. 自我控制的缺失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当他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是出于一时冲动而做出不当行为。
3. 社交认同感和虚荣心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会受到自己社交圈的影响,追求他人的认同和赞美。
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点赞,他们可能会在言论中夸大事实或者散播谣言,从而造成社会舆论的偏颇。
4. 群体效应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可能会参与一些群体性负面行为,比如网络暴力、集体谩骂等。
在群体中,他们可能会失去个体的责任感,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对他人产生实质影响,从而放任自己的言论失范。
对策建议1. 提高网络舆论责任感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应该提高自己的舆论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网络舆论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和言论,同时提醒他们言行需谨慎,言论不能侵犯他人利益。
2. 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学校和网络平台可以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舆论管理制度,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论,及时进行处罚和删除。
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现象。
3. 促进网络舆论健康氛围学校和社会可以共同努力,通过举办网络舆论道德主题活动、征文比赛、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伦理观念,提倡积极向上、客观公正的言论风气,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的研究及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的研究及分析作者:孙倩吕玥王敏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7期摘 ;要:据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达到最高,为63.9%。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高知识分子群体,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匿名性强等特点,作为网络大军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认知和应对情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影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与原因研究,并最终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认知和行为;应对机制中图分类号:C91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46-03近年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内容日益丰富,网络接触人群日益增长,这些都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谣言本身带有的影响力、危害性借助网络这一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平台迅速传播,而在整个网络谣言传播体系中,每一个接触到网络谣言的个人对于谣言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决定着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
与网络接触密切的大学生,其对网络谣言的免疫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该群体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和处理方式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研究谣言概括的说,就是一种没有事实依据但传播广泛的信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谣言有了新的传播途径。
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曾说:“互联网是数字时代的听传,谣言女神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1]。
笔者认为,网络谣言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通过各种网络中的特定方式(例如:微博、朋友圈等),针对受众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所发布的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其传播力度、影响范围远不是口口相传所能企及的。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如前文所述,据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达到最高,为63.9%[2]。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网络匿名性、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和传播速度快,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了一些道德失范的倾向,比如恶意攻击、人身攻击、谣言传播等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也损害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
本文将从心理层面进行溯源,探讨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匿名性带来的虚拟假面网络提供了一种相对匿名的交流环境,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变得鲁莽和冲动,因为他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这种虚拟假面给了他们一种逃避责任的感觉,导致一些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2. 社交媒体的“点赞”文化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成为大学生获取自我认同和满足感的一种方式,他们可能会在网络上制造一些引人注目的话题、敏感话题,以获取更多的点赞和关注。
这种追求“赞”和关注的心态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道德底线,放任自己的行为。
3. 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和寻求注意的行为,往往是他们内心焦虑和压力的外在表现。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更容易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主要与匿名性、社交媒体的“点赞”文化,以及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有关。
针对这些心理溯源,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强化网络伦理教育大学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言行也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 建立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大学可以建立健全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对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这种监督机制不仅能够惩罚不良行为,也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让学生知道网络言行也要负责任。
网络舆论传播下的污名化现象——大学生群体非理性传播行为分析
网络舆论传播下的污名化现象——大学生群体非理性传播行为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3T05:58:25.67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月26期作者:方乐汪显哲周远航[导读] 互联网后真相时代的现状下,网络话语空间的重构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传播背景下发生,舆论内容与舆论导向趋势,与媒介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群体非理性行为发生时,舆论导向趋向“污名化”传播趋向。
方乐汪显哲周远航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116023摘要:互联网后真相时代的现状下,网络话语空间的重构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传播背景下发生,舆论内容与舆论导向趋势,与媒介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群体非理性行为发生时,舆论导向趋向“污名化”传播趋向。
近些年来,网络媒体中关于大学生的新闻越来越多,网络媒体尤其是商业性网站,为了吸引受众增加点击率获得超高利润,在对大学生进行报道时,往往以负面新闻居多,以偏概全,导致大学生媒介形象出现了“污名化”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舆论传播学、心理学和群体行为学,分析网络新闻在对大学生群体报道时所存在的偏差,通过引入社会学中污名的概念,从网络舆论背景、“污名化”现象分析、舆论导向趋势产生原因、大学生行为主体分析、项目意义及特点等方面分析,文章简要阐述了网络舆论下大学生群体非理性传播行为导致的“污名化”现象的现状,并结合目前的网络发展背景提出建设性解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群体与舆论? 网络舆情传播污名群体非理性传播分析一、绪论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因特网传播的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或焦点问题所持有的倾向性言论及观点,主要通过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方式等实现并加以强化这一特性。
近年来随着电子媒介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普及,这一现象从真实社会逐渐蔓延到虚拟空间,并因网络传播的特性日渐扩大,各个不同的群体被贴上贬抑性标签,蒙受污名对待。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展开的实证研究,来管窥新媒体时代,这一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同时立足于网络传播,分析大学生为主群体的网络传播特性对污名化现象的影响,包括网络传播中污名化现象产生的众多原因,以及传播环境的改变为污名化现象带来的各项变化和新特点。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摘要: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
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成因;对策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平台,从而形成了以平等性、自由性、虚拟性等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社会。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一种新型社会结构。
而传统道德是以现实社会为根基的,难以适应当今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结果导致网络社会中出现一些语言低俗、污染信息、欺诈欺骗、黑客崇拜等道德失范现象。
这类现象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而,完全有必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探析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准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一)盲目网络崇拜在现实社会中,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常要受到其生活环境的主流文化影响,所推重的理想生活模式和学习典范基本上都与主流价值观相应,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而网络的应用则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网进”了虚拟空间中。
这势必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冲突问题。
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显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
如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需要具有一定道德抉择能力,而这正是处于从青年向成年过渡阶段大学生所欠缺的。
一些大学生极易把一些存有争议的甚至是非合理的现象误认为是合理现象,而对之倍加推重和崇拜。
比如,网络黑客就通常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
不可否认,网络黑客具有很强的网络技术知识,他们可以轻松地破译网络软件密码,轻而易举地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
浅析网络传播时代女性群体污名化现象
兰 - … I } 兑 .
( 黑龙江大学 新 闻传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 要: 新媒体 的发展 激发 了大众 通过 网络参 与社 会政 治生 活的热情 , 这在 一定程度 上有利 于揭 网民的情绪很容 易被 一些信 息影 响 , 这种 盲 目的跟风 带来的不仅仅 是 网络暴 力, 同时还会 伴 随污名化现 象。其 中, 女性群体 污名化表现 得尤 为明显。本文梳理 了当下存在 的比较常见 的女性 污名 化 的种 类 。 并就如何规避女 性污名化提 出了一 些建议 。 关键词 : 女性 ; 污名化 ; 媒 体 中 图分类 号 :G 2 0 6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7)1 7 — 0 0 4 9 — 0 1
的 “ 女博士” 。 四、 网络新生词衍生的女性污名
整个秘 书行业 来说 , 丑闻毕竟 还是少数现象 。 但 媒体对少数事 件 的多次报 道 , 使得 女秘 书逐渐被污 名化 了, 继 “ 女秘 书”之 后, 又相继 出现 了 “ 白骨精 … ‘ 事业线 ”等女性 职场新 污名。
二、 由女 性 某 些 特定 行 为 导 致 的 污 名
一
近年 来 , 出现 了诸 多 由网络新 生词衍 生 的形 容女性 的污 名词语 。 以 “ 绿茶婊 ” 为例 , 该 词是 其 系列衍 生词产 生 的源 头 。“ 绿茶婊 ”产生于2 0 1 3 年4 月发生在 三亚 的海 天盛筵 陪睡 事件 。海 天盛筵是一 场在海南三 亚举 办 的高端 国际生活方式 交流展 , 在海 天盛宴上不仅 聚集 了大 量高收入 的精英 富豪 , 而 且也遍 布外 表清 纯可人 的嫩 模 , 后 来 因被曝 出与会 嫩模 陪睡 富豪 而被人 们广 泛关 注。“ 绿 茶婊 ”起 初用来 指代那 些外貌 清纯脱 俗 , 思想拜 金且生 活糜烂 , 靠出卖 肉体上位 的嫩模 。在 2 0 1 5 年1 月, 脸书名 称为 “ H. H 先生” 的网友创作 的 “ 连女人 都 无法 容忍 的女人 ”漫 画流 传于微 博上 , 并被 换上 “ 鉴定绿 茶婊 ”“ 告 诉你 什么是 绿茶 婊 ”等关 于描述 “ 绿茶婊 ”特征 的标题 。 这组 漫画火爆 微博 , 被大量 网友转发 。 在这个漫画里 , “ 绿 茶婊”的 概念 又成 了长发飘飘 、 清汤挂 面 , 貌似素 面朝天 , 其 实野心 比谁都大 的女性 的专有名词 。至此 ,“ 绿茶婊 ”不再 单 指 出卖 色相与 肉体 的嫩模 , 该词应用 的女性人群更加 广泛 , 同时引发 了 网友们对 “ 绿茶婊 ”的应用热潮 。无论 是男性还 是 女性 网友 , 都用 “ 绿茶婊 ”来辱骂 自己不喜欢 的某个 女性。 还没 等 网友 们辱 骂 “ 绿 茶婊 ”的热情 褪去 , 网友们 又掀 起 了 “ 全 民寻婊”热潮 , 诸如 “ 圣母婊 ”“ 文艺婊 … ‘ 学 霸婊”等系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公共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掌握好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是,网络舆论也存在一定的道德失范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应该如何溯源,才能找到对策呢?一、心理溯源:互联网匿名性的影响互联网匿名性是指在网上表达意见或发表言论时,用户不必公开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给了人们一种表达自由的感觉,但是,由于网络上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发表言论,这种匿名行为却往往引发了一些负面问题。
首先,由于匿名性,人们不必担心自己言论所引发的社会反感,从而放任自己的言论,进而导致了网络言语暴力行为的出现。
第二,匿名性也导致了网络上的诈骗行为不断增加。
人们通过假冒他人身份,在网上广泛传递虚假信息,从而骗取他人的财产。
第三,网络匿名性也导致了一些网络诽谤事件的发生。
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谣言、诽谤他人,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教育惩治。
二、解决措施:推行实名制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为了解决网络匿名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推行网络实名制,让用户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需要使用真实身份,以此来减少因网络匿名性而引发的一系列负面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教育大学生要学会自律,从而善用网络。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中,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可发表不实言论、人身攻击、侮辱行为和其他妨碍大众心理健康的行为。
总之,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匿名性概念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同时,从实践上推进网络实名制的落实,从而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污文化:被污名化的传播形态
污文化:被污名化的传播形态作者:刘泱李奕雅李璐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10期摘要:网络媒介为“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学生则是使用“污文化”的主力军。
在众多青年亚文化的形态中,“污文化”又尤为值得关注。
社会各界对于“污文化”带来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
是否真如大众所言,“污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意识的倒退?抑或是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该文针对“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现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其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污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认知与行为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10 - 0080 - 04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网络亚文化获得为其提供成长的丰沃土壤。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加入,极大的激发了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了丰富多元的青年网络亚文化态势。
近几年,从费玉清的段子“你追我,你追到我我就和你嘿嘿嘿”,再到恶搞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最后这种“污力滔滔”的网络新势力还是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来。
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诸如“贼鸡儿好”“屌爆了”“蛋疼”这类表达,他们以表情包和网络段子为载体,对两性内容进行隐喻和暗示,极具青年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
“污文化”与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见、明目张胆地污言秽语的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含弦外之音并暗含引发人们关于两性的遐想的暗示[1]。
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让青年网络亚文化阵营又迎来了新成员——“污文化”。
二、研究目的“污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人专属的自我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召力。
伴随着“污文化”何以盛行?问题的是社会对这种新型青年网络亚文化的质疑和否定,“污文化”在社会一度被污名化。
但是,我们的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在“污文化”广泛传播的背后存在着稳定的传播情境设定和较大的行为主体差异。
大学生网络色情行为及网络色情成瘾探讨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网络色情行为及成瘾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色情使用情况,为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使用网络色情成瘾诊断测验、大学生网络色情使用情况调查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工具,采用在线调查和集中施测的方法,对276名大学生进行评定。
所有资料都采用SPSSl0、0进行统计。
结果:在测试的样本中,疑似网络色情成瘾者、亚状态者和正常者分别为59人、56人和120人,依次占总数的25.1%、23.8%、51.1%。
大学生的网络色情使用及成瘾水平,在性别和学科专业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与家庭来源、学校性质、年级、网龄、恋爱状况等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EPQ方面,不同的网络色情成瘾水平的大学生在精神质P维度、N维度的得分上分别为差异非常显著(P=0.00,小于0.01)和差异显著(P=0.04,小于0.05)。
SCL.90方面,不同的网络色情成瘾状态的大学生在敌对因子和阳性个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化等其它8个项目上差异不显著。
结论:1、大学生上网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色情成瘾现象和亚状态现象,但是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正常使用网络色情,并没有产生网络色情成瘾的问题。
2、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文科大学生比理科大学生更容易网络色情成瘾。
大学生的网络色情成瘾水平与家庭来源、学校性质、年级、网龄、恋爱状况等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3、大学生网络色情使用和成瘾与特定的人格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容易成瘾。
4、大学生的网络色情行为以及成瘾状态和身心健康的8个因子都没有显著相关,说明网络色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非常小。
但是在阳性个数得分上的差异,间接提示网络色情成瘾者的总体身心健康水平还是稍稍差于网络色情正常使用者。
关键词:网络心理学,大学生,网络色情,网络色情成瘾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ybersexu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tudy the phenomenon and the reason of Cybersex addiction disorder,offer the theory of using Cyber’defending and curing Cyber mental disorder.Methods:Self-rating questionnaires such as Cybersex AddicfiOH screening test,SCL·90,EPQ-adul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276college students.AII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l0.0.Results:25.1%snbjects ean be defined as Cybersex Addiction disorder,23.8%SUbjects are during in the middle state,the remain a r e in gear.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Fence existed in gender and snbject within the differ Cybersex Addiction level.but Cybersex Addiction level has no relation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origin,kind of university,grade,eyber history etc.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factor P and N of EPQ within the differ Cybersex Addiction level.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factor Hostility and masculine symptom of SCL.90within the differ Cybersex Addiction level.nO diffe!renee in Somatization,Obessive-compulsive.Conclusions:1.Some propor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defined asCybersex Addiction Disorder or in the middle state,but many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gear.2.Male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with Female in Cybersex behavior and the addiction level,but the addiction level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origin,kind of university,grade,cyber history etc·3.Cybersex behavior and Cybersex addi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had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ersonality traits,somekind of personality will lead to Cybersex behavior and addiction disorder easily.4.The Cybersex behavior and addiction level of the collegestudents had no correlation with8gene of SCL一90.This explained Cybersex behavior and addiction had few influence for the health ofthe college student.Key words:cyber—psychology,college student,cybersex,cybersex addiction刖昂“你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轻易就把我困在网中央”。
论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
【网络文化】论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王爽(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哈尔滨150025)摘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之中,其网络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
提升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质量,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力;要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坚持网络道德建设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建设相结合,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监督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4)10-0139-03一、大学生网络行为中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形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还处在形成之中,他们容易在网络行为中形成错误的观念。
一些大学生网络行为中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进步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第一,一些大学生痴迷于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际关系,导致了群体意识的淡薄。
由于生活阅历浅,自制力较差,一些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通宵达旦上网、痴迷于网络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旦接触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不能自拔。
他们把自己当作网络游戏中的角色,逃避现实生活,对现实的生活不负责任。
[1]严重者日夜不停,废寝忘食,危害极大。
在匿名登录的网络聊天中,有些大学生随意倾诉在日常生活中对有些问题或者现象的不满,甚至轻易地向陌生人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想法而不考虑后果。
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满情绪严重或者比较内向的大学生,很容易陷于网络聊天成瘾。
也有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色情。
在网络世界中,色情信息无处不在,色情网页时常弹出,而大学生又处在生理上成熟、对性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于是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浏览色情网站,进行色情聊天,甚至在同学当中散播色情信息。
不同于以往的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交流缺少了交流中的音容笑貌,只是把语言转化成了数字和符号。
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改变,使人们之间情感交流减少,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必然导致群体观念的淡化和群体意识的缺失。
污文化:被污名化的传播形态——基于我国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分析
污文化:被污名化的传播形态——基于我国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分析刘泱;李奕雅;李璐【摘要】网络媒介为\"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学生则是使用\"污文化\"的主力军.在众多青年亚文化的形态中,\"污文化\"又尤为值得关注.社会各界对于\"污文化\"带来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是否真如大众所言,\"污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意识的倒退?抑或是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该文针对\"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现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其传播的原因.【期刊名称】《今传媒(学术版)》【年(卷),期】2018(026)010【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污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认知与行为【作者】刘泱;李奕雅;李璐【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网络亚文化获得为其提供成长的丰沃土壤。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加入,极大的激发了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了丰富多元的青年网络亚文化态势。
近几年,从费玉清的段子“你追我,你追到我我就和你嘿嘿嘿”,再到恶搞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最后这种“污力滔滔”的网络新势力还是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来。
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诸如“贼鸡儿好”“屌爆了”“蛋疼”这类表达,他们以表情包和网络段子为载体,对两性内容进行隐喻和暗示,极具青年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
“污文化”与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见、明目张胆地污言秽语的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含弦外之音并暗含引发人们关于两性的遐想的暗示[1]。
浅谈“污文化”
浅谈“污文化”2000字
“污文化”是指流行于一定文化领域、带有极度“低俗”、暴力、性暗示等元素的文
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经常出现在网络、电影、电视剧、小说、音乐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污文化问题愈发
严重。
污文化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影响。
常见的污文
化元素例如性暗示、暴力、血腥恐怖、低俗幽默等,会将其暴露在不适宜他们接触的
内容中,容易引发不良的情感反应,使他们在性格、行为方面产生误导。
其次,污文
化让人们逐渐麻木了对待一些原本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这会令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
越低,最终导致社会道德的倒退。
污文化问题的解决不属于一朝一夕之事,其根本是由人们的欲望驱动。
要解决污文化
问题,需要从青少年教育、媒体监管等方面入手。
首先,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应该引
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嗜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课程的素质教育,尤其
是道德、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其次,在媒
体方面,应严格控制和规范媒体的内容。
禁止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上直接播放
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同时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和处罚,限制恶性营销、虚假
广告等。
综上所述,污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解放的追求,但是它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要净化文化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只有大
家拧成一股劲,才能让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健康。
浅谈“污文化”
浅谈“污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逐渐发现越来越多“污文化”的出现。
究竟什么是“污文化”?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本文将对此作一个简要的探讨。
什么是“污文化”?为了方便理解,“污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以低俗、恶心、猥亵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
它通常以对于性、暴力和其他社会禁忌议题的过度关注为特征,带有较大的内容上的偏颇性,且常常倾向于大众娱乐的文化性质。
“污文化”对我们的危害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污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危害不可忽视。
具体来说,“污文化”有以下几种危害:1. 伤害心灵过多的污秽内容会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与心理刺激,产生负面情绪和情感,导致人们的身心受损,甚至心理疾患发生。
2. 损害道德观念过度关注、宣扬和传播污秽的内容,不仅会对我们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3. 伤害青少年青少年由于自身的成长阶段以及精神、心理上的脆弱性,对于污秽内容的敏感性很高,处于接受服从的阶段,有可能会在“污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一些不可挽回的行为。
如何应对“污文化”明确来说,“污文化”既没有好处,又有很大的危害性,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必须应对。
于是,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种方式来应对这种现象:1. 培育社会道德体系加强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道德规范的理解,并且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做到化艰为简,让道德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增强文化意识要有自主选择,培养对于美好文化的好奇心、兴趣和热爱,注重培养健康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意识,让健康的文化有更好的传播效应。
3. 加强网络监管减少互联网上恶意信息的传播,从多方面入手建立网络监管制度,保护网络内容安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
结论总之,“污文化”是存在的,对于我们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有不良影响。
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它,做出正面的行动,就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让社会更加健康、稳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中的污文化现象——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研究李奕雅 刘泱 李璐 陈歆笛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污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吸引了众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
针对“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现象,探讨其传播的原因。
同时将结合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 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大学生对“污文化”的认知研究其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性别、地域等不同维度来研究影响大学生传播污信息的因素。
最终通过研究发现,“污文化”在大学生眼里并不是“低俗”的代名词,其传播行为背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污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认知与行为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网络亚文化获得为其提供成长的丰沃“土壤”,并通过传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加入,极大的激发了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了丰富多元的青年网络亚文化态势。
所谓亚文化,又名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是指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接受范围相对局部的文化现象[1]。
相关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亚文化非常规,不重要;反叛,需要被抑制。
然而事实上,青年亚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2]。
”这说明青年反叛性已经弱化,更多的表现为狂欢、青春的状态相对于传统的抵制和反抗。
随着网络新媒介的进步,以及emoji 和网络段子的出现,网友通过对两性内容的隐喻和暗示,在网络环境中孕育出另一种网络亚文化——“污文化”。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一)“污文化”的定义及其研究现状“污文化”与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见、明目张胆地污言秽语的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含弦外之音并暗含引发人们关于两性的遐想的暗示[3]。
本文在综合多篇文献描述以后,认为“污文化”不同于脏、淫,是大众通过网络载体,借助偏离语言的手段,涉及两性内容的语言,从而达到隐晦地表达意见、社交互动等目的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
“污文化”也是一种圈层文化,污传播形态是年轻群体圈子的话语特征,由于青年亚文化集中代表着青年群体“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创造性表达自我的文化实践”,因此,青年亚文化深层次的存在理由是青年群体渴望、要求表现自我的一种正常输出,一味抑制会造成合理需求无处表达,进而引发对成人文化更猛烈的反叛和颠覆,走向反文化[4]。
关于“污文化”的盛行的原因、传播的影响的讨论一直不断,我们下载了近一百余相关的文章,认真研读了四十余篇。
发现许多学者呼吁要遏制“‘污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认为媒体应当警惕“污文化”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文章主要的态度是认为“污文化”带有自我贬损感,是网络文化的一种退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但文献中对于大学生群体为何使用污信息的研究较少,当代大学生对于“污文化”态度的直观调查数据过少,且理论依据较少,多数是基于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的数据而进行的分析。
在这个报告中,明确指出有84.9%的受访者认为“污文化”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研究目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群体,是网络文化中的主要受众,他们热衷于新鲜事物,不受束缚,对待“污文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群体使用“污文化”的现象,研究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行为的因素,并得出结果。
三、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概述本次研究以量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 数据分析法等技术从“污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现象、“污文化”的使用倾向、对“污文化”的认知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传播“污文化”是否受认知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24位来自不同区域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我们设计一份较为科学、完整的问卷,于2018年2月-3月,通过问卷星在网络上如微信、QQ、微博各大社交媒体、针对主要高校地区(华东、华南、华北、中部等)的大学生,发放3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3份。
为了验证问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SPSS23.0对问卷除人口统计变量外的20个测项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3.1、表3.2所示。
表中显示Cronbach'sAlpha >0.853,问卷信度较高。
KMO >0.878,问卷的效度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测项和结果可靠且有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制定了20个影响因子调查题,以及11个受访者基本信息题。
问卷采用5级Likert 量表,“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其中8-13题,因为题干是反向设置,所以选择结果代表的数值也进行反向调整。
(二)理论模型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表3.1 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Alpha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Alpha项数.857.85320表3.2 KMO 和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 度量。
.878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599.190df 190Sig..00024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机制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认知可以产生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
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 理论”,我们创建以下“污文化”传播的理论模型:(见表3.3)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情绪ABC 理论”的框架基础上,我们认为对“污文化”的认知在“污文化”与行为之间扮演者中介和协调的作用。
认知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在“污文化”方面,我们发现影响认知形成的因素有三个层面,同时产生的行为也呈现出两个类别。
四、提出假设及数据分析(一)提出假设通过访谈与问卷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是否使用“污文化”受其对“污文化”的认知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区域、性别、生活水平等人口统计变量因素也可能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并通过数据分析论证假设是否成立:H1大学生对“污文化”的认知会影响其是否使用“污文化”H1(1)大学生认知“污文化”传播能够改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会增加“污文化”使用的行为倾向H1(2)大学生认知“污文化”传播能够改善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会影响“污文化”的主动性H1(3)大学生认知“污文化”能影响社会文化意义,会影响“污文化”的行为倾向H1(4)大学生认知“污文化”能影响社会文化意义,会降低“污文化”使用的主H1(5)大学生能识别“污文化”的符号的明示意义,会影响其是否会主动使用“污文化”H1(6)大学生能识别“污文化”的符号的明示意义,会影响“污文化”的行为倾向H1(7)大学生对“污文化”传播的认知,会影响其在同性交流中“污文化”的使用H2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学校区域、家庭区域、消费水平)对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认知、行为有影响(二)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本次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共计136人次,是总人数的46.42%,女性受访者共计157人次,是总人数的53.58%;男女比例比较均衡。
大学区域上来说,大学主要集中在省会里,这与中国教育区域集中方向比较一致。
大学层次方面,本科生占绝大多数,占比87.38%,而一般重点本科的大学更是超过一半,接受调查的消费者超过95.2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
综上来看,本次调查的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变量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有助于研究结论的得出。
2.主成分抽取本研究中,我们通过SPSS 的主成分抽取功能,对20个测项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取具有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经过公因子方差,问题调整,使认知层面的成分解释累计度达到76.672%,如表4.1所示。
因此将认知层面分为三个成分。
行为层面的成分解释累计度达到71.255%。
如表4.2所示。
因此将行为层面提取为两个成分。
通过主成分抽取后,最终得出认知层面有三个成分,定为自变量;行为方面有两个成分,定为因变量,同时对每个成分进行命名,如(见表4.3):表3.3 “污文化”传播理论模型认知的三个层面:行为类别:“污文化”认知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使用情境、传播对象等因素影响使用“污文化”的频次和场合行为倾向社会文化意义主动性符号的明示意义表4.1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a成份矩阵a成份123Q2Q3Q4Q5Q6Q7Q8Q9-.205.099.881.890.867.752.183.104-.012.209-.027-.066-.152-.087.894.904.853.830-.030-.027.058.150-.046-.114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a.已提取了3个成份。
表4.2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a成份矩阵a成份12Q10Q11Q12Q13Q14Q15Q17Q18Q19Q20-.062-.074-.073.058.769.858.838.799.758.840.857.908.917.865.016.015-.020.035.038.083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a.已提取了2个成份。
表4.3 成分命名表成分命名自变量认知层面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社会文化意义符号的明示意义因变量行为层面使用“污文化”的行为倾向使用“污文化的”行为主动性25根据理论,研究了解到认知明显分为三个方面,其中,Q2、Q3探讨的是关于“污文化”的信息属性的认知问题,根据《传播学教程》,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其中又有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的区别。
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5],因此将其命名为“符号的明示意义”。
Q4-Q7则探讨的是大学生认知到“污文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将其命名为“人际沟通中产生的个人效用”。
Q8、Q9探讨的则是大学生是否认知到“污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容易将“污文化”与不道德影响联系,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文化意义”。
Q10-Q13探讨的是在行为层面上,大学生是否会主动使用,因此将其命名为“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Q14、Q15、Q17-Q20探讨的则是在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中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倾向,因此命名为“使用‘污文化’的行为倾向”。
3.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用来研究考察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
本研究使用SPSS 中Pearson 相关分析,探讨“污文化”的认知层面与大学生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行为倾向这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