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

合集下载

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
一 一
管理层股权激励带来的高层人才资源规划的变动甚至重大人 事结构的调整, 由于以前的非流通股被抵押无法支付对价而引
起短期的法律纠纷等 。
二、 股权分置改革 为上 市公司带来的正面效应分析 r 股权分置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正是因为市场各方对改革后 带来的正面效应获得 了共识 , 这主要表现在公 司治理结 构的改 善、 公司业绩 的提 升 、 流动性增加 带来 的上市公 司二级市场 的 乐观表现等 。 1 改成功有利于改善上市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治理结构 肢 所有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之一。 有效的
维普资讯
公司带来的影 响
刘改芬
股权分 置是 指我 国上 市公 司因为历史原 因形成 的股 权结 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流通股是指可以在二级市 场交易的社会公众股, 非流通股是指按规定不可以上市流通的 股票, 非流通股具体包括: 国家股、 发起人股、 定向募集法人股、 内部职工股、 转配股 、 基金配售股份 、 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 其 他未流通股等 , 在发起人股 中又以国有 法人股为主 。在中国股 市 10多 家上市公 司 中 , “ 30 除 三无 版块 ” , 外 大部 分上 市公 司 均有着约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和三分之一的流通股。 股权分置 直被认为是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05 20年 5 9 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 , 日, q 股票中新 出现的G 字头上市公司名称标志着上市公司成功完成 了股改。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表明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 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的推进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 也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 程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股权分置问题由来已久, 彻底全面地 解决历史问题并 非易事 , 多或少 给未来市场 的发展带来一 这或 定的不确定性, 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影响最直 接也最深远 。 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带来的直接变化 首先 ,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 市公 司带 来的最直接变化是股权 结构的变化。这其中不仅仅简单表现在上市公司股票的全部流 通, 而是股 权结 构有 了更 深层次 的变化 , 表现在 非流通股 主要 给流通股支付对价 的形式上 。 至2噼 7 , 截 0 月 在所有已完成或 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 的10多家股改公 司中 , 的方案就 0 1 出现 有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 支付现金、 非流通股缩股 流通 、 派发认购认股 权证 、 引进管理层激励 的M O , B 等 当然还有 不支付任何对价的方案。 有许多股权结构形式在以前的上市公 司股权结构中有的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股改后不再有流通股股 东和非流通股股东, 代之而出现的是代表不同持股比例的大股 东和小股东的区别。股改带来的第二个直接变化是财务结构的 变化 , 这优先体现 在缩股全流通 或扩 股全流通 方案 中 , 由于股 份 总数的变化 , 市公司资产 、 上 负债 、 所有 者权 益 、 每股 收益 等 财务指标均会在实施方案的同一时点发生相应的变化 , 而对于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为影 响 上 市公 司会 计 信 息 质量 的 根 源之 一 。 权 分置 的 弊 端 主要 表 现 在 股 权 分 置 的存 在 导 致 了 内部 人 控 制 严 重 , 股 董 事 会 形 同虚设 的局 面 , 而使 上 市公 司 内部 与 外 部会 计信 息披 露 不 真 实 ;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则 可 以从 内部 与外 部 两个 从 而
股 权 分 置 是 指 A 股 市 场 的 上 市 公 司股 份 按 能 否 在 证 券 交 易所 上 市 交 易被 区分 为非 流 通 股 和流 通 股 。由于 国有 非流 通 股 一般 在 公 司中 【 控股 地 位 , 得流 通 股 股 东 很 难 参 与 与有 使 到 公 司治 理 当 中 , 法 对 周有 股 股 东 形 成有 效 的约 束 , 时 , 无 同 由 于 股 权 分 黄 的存 在 导致 了 非 流 通 股 股 东 与 流 通 股 股 东 之 间 权 利 的不 对 等 、 承担 义务 的 不 对 等 以 及 获得 收 益 和所 承担
况 、对投资者决策有 重要作用 的信 息没有在财务 报告 中披 露, 尽管有 些公司在表外对 非量化信息予 以揭 示 , 但是这些
披露并不完整。
二、 我国上 市公 司会计信 息披露 的弊端
( )我 围股 权 分 置 改 革前 t市 公 司 内部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一
的弊 端
4信息披露主动性不强。 . 我国上市公司仍处于被动 、 强制 性披露信息的阶段 , 主要原 因是公 司管理层缺乏主动披露 的 激励 和信息披露的成本性I 。因而上市公 司往往把会计信息
( ) 国上市公 司外部会计 信息披露的弊端 二 我


引 言
1 . 信息披露不真实 。 会计法》 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 《 和《 办法》《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 息披露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都明确规定严禁公 司编制 、 露虚假财务会计报表 。而我 国 披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流通 权小 同之 外 , 赋于 每份 股份 其它 的权 利 均相 。由于持 股 的成本 有 巨大差异 , 成 造
二 类股 尔之 间 的严 重不 公 。 康 发展的最 主要 问题 。股 权分置 不对 等 、不 平等 慕本 包括 三层 含 义 , 1 、权利的不对等 ,即殴票的不同持有 者 享有 权 利 的 不对 等 ,集 中 表现 在 参 与经 营 管理 决 策权 的 不对 等 、 不平 等 。 流通 股 股 东 所 占股 份 比例 一 般 较少 , 国家股 、 股东 大


股 权 分置 是在 我 国经 济体 制 转轨 过 ’ 中形成的特殊 问题 ,随着我 国资本市 程
场 的迅 速 发展 ,开 始越 来越 强烈 地 影 响 证 券 市 场预 期 的 稳 定和 价 格 发现 功 能 , 使 公 司治理 缺 乏共 同的利 益 基 础 ,严 重
影响 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成 为完善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的重大障碍 。在股权 分 置改 革过 程 中我 们必 须 考 虑到 影 响 股 权 分置 改 革 的一 些 因素 ,构建 一 个 稳 定 的市场环境 ,股权 分置改革将会对上市

股权 分置的弊端
股权分置状态下,公司治理缺乏共同 的利益摹础, 非流通股东的利益在于资产净 值的增减和再融资功能的发挥 , 把上市公司 当成圈钱丁具,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 益; 流通 股股东 的利 益则在 于二 级市 场 的股 价 波动 。 上市 公 司中存在着 非 流通 股与 流通 骰二类股份, 除了持段 的成本的巨大差异和
如 果炒 到 1元 , 么非流 通股 随着 资本市 场 的国际化进 程 ,市场 股 独大 , 多 经营 决 策 由大股 东 掌握 ; 很 的 投 资理 念 与估 值 体 系 必 然快 速 向 国际 接 2 、承 担义 务的 不对 等 ,即不 同股 东承 轨 。全流通 后 , 市公司 的估值将 主要取 决 上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地 解 决 了我 国2 世 纪 9 年 代 初 期 企 业 改 革 缺 乏 资 金 的 问 题 。 0 0 但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历 史 局 限 性 也 逐 渐 体 现 出 来 。 如 上 市 其
公 司股 权 分 置 的 状 况 影 响 了其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 约 了我 国 资 制 本 市场 的规 范发 展 和 国 有 资 产 管理 体 制 的 根 本 性 变 革 , 曲 扭 了 证 券 市 场 的定 价 机 制 , 利 于 上 市 公 司 的 并 购 重 组 , 约 不 制 了资 本 市 场 国际 化进 程 和 产 品 创 新 , 利 于形 成 稳 定 的市 场 不 预 期 等 。 此 , 监 会 于2 0 年 4 93 布 了《 于 上市 公 司 因 证 0 5 月2 1发 关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 关问题的通知》 ,宣 布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试 点 工 作 的启 动 。本 文 仅 就 股 权 分 置改 革对 财 务管 理 环 境 和 对 上 市 公 司 财 务管 理 的影 响 进 行 探 讨 。
影 响 到 上 市 公 司财 务 管理 的 目标 , 来 财 务 管理 模 式 的转 变 。 带
【 关键 词 】 股 权 分置 改 革 财 务 管理 环境 财 务 管 理机 制
股 权 分 置 是 我 国 资 本 市场 上 的 一项 重 大金 融 创 新 ,成 功 被扭 曲 , 们 只 顾 自身 利益 , 不 按 市 场 规律 办 事 。 因为 对于 他 而 上 市 公 司 来 说 , 市 就 意 味 着 丧 失 再 融 资 权 , 失 巨 大 ; 于 退 损 对

投 资 者 来 说 ,已 经 高 价 购 买 的 股 票 一 旦 退 市 可 能 血 本 无 归 ,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是指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重组和重新分配的制度变革。

在此过程中,原来的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之间的股权比例、股东间的权益、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改革对企业会计和财务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会计核算、财务指标和财务报告等方面来论述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过去,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控股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过大,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上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首先,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企业能够准确地反映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权益。

过去,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隐瞒非控股股东的权益来控制企业的账面情况。

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股东的权益进行明确划分,确保财务报表上的信息真实准确。

其次,股权分置改革还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和透明。

在过去,由于股权结构复杂,企业可能存在未公开的股权关联交易等情况,导致财务报表上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评估。

而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股权关联交易进行披露和核算,提高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二、财务指标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过去,由于公司控制股东有较大的权力,可能存在以关联交易形式转移企业利润的情况。

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财务指标更加客观真实。

首先,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企业的财务指标更具可比性。

在过去,由于不同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同,企业的财务指标很难进行横向比较。

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披露规范化,使得投资者和分析师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其次,股权分置改革还使得企业的财务指标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在过去,由于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操纵企业财务指标,导致企业的市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使得市值与实际价值更加接近。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均值
n5 8 4 n3 2 3 n笠 l l2 9 20 4 98
枥凇
nl 9 2 n1 6 4 af9 4 l D% I2 7 % 5 6
l 分位数 3 埘 , ‘
n45 4 n26 3 n09 7 I 3 1 1 9 3 .4 % 882 06 4 04 6 O a3 7 3 j 95 2 9 6 .8 % 0 {4

at — 0 2 1 皿
02 8 0 4 97 - 0卸 01 5 4 01 8 2 0 7 30
1 m 48 * 7 * 0 0 ∞ _ 6 n0 2 0 65 6 0 8 5l ∞ 0 0

05 } 0 0 0 .0 0 0 " ./ 06 0 5 59
由表 2可以看 出, 样本公 司的 Tbn S 04年 的均值 为 o i’ Q 20 1 5 ,标 准差 为 05 13 .4 7 . ,/ 位数 和最 大 值分 别 为 1 4 9 4分 . 4和 9 37 8 说明样本公 司的 T bn S . , 9 oi’ Q可能存在较大 的异常值 。为 此, 本文剔 除距 平均值 3倍标 准差 以外 的异常值样 本 , 即剔除 T b ’ Q位于( 00 9 35 7 范围以外的观测值 。 oi S n 一 .1 ,. ) 2 经查 , 2个样 本 的 T bn S oi’ Q在规定范 围以外 , 因此将其剔 除。20 06年数据 作 同样处理 , 剔除 1 个异常值 。经过筛选 , 共剔除 3 个异常值 , 剩余 5 0家公司符合条件 , 本文对此 5 0家公 司的数据进行股改
表 6 P as n相关系数表( 0 6年数据 ) e ro 20
变量
SP s P
SP s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股权分置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问题。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股权分置,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

这种制度设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

股权分置导致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非流通股股东更多关注资产净值的增减,而流通股股东则更注重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

这种利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将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实现了股份的全流通,从多个方面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首先,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了股权结构。

在改革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往往较为集中,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中小股东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改革后,股权的流通性增强,股权结构逐渐分散化,大股东的控制权相对削弱,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制衡机制。

这使得公司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减少了大股东凭借绝对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性。

其次,提高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

改革后,由于全体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公司更有动力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稳定股价。

同时,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促使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规范运作。

再者,增强了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票价格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这就将管理层的业绩与公司股价紧密联系起来。

对于管理层而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努力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全流通也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创造了条件,使得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更加一致,有效降低了代理成本。

另外,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的全流通使得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更加市场化和规范化。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股权分置的时代,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导致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旨在消除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差异,实现股份的全流通,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上市公司的质量。

一、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由于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往往受到非流通股股东的控制,导致融资行为不规范,融资效率低下。

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有股份都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更加注重全体股东的利益,融资行为更加规范和市场化。

首先,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

改革后,股票价格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以更合理的价格筹集资金,降低了融资成本。

同时,由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增强,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会更加谨慎,避免过度融资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

在股权分置时代,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评级较低,债券融资渠道不畅。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信用评级提高,为债券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债券融资选择。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股东往往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而流通股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难以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有股东的利益都与公司的股价紧密相连,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模式下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模式下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买 本 公 司股票 , 以获得 行 权 当 日股 票 市场 价 格 与行 权 价格 之 间 的差 价 , 样 就 可将 高 层 管理 人 员 的个 人 利益 和 公 廿 这 J
的股 价表 现 即全 体 股东 权 益 的 市场 体现 联 系起 来 , 现 目 实
标 一致 和利 益共 同化 。将 认 购权 证直 接送 给 流通 股股 东或
权 ” 目, 科 同时 按 所 减 少 的 股 份 占原 持 股 的 比例 转 销 长 期
到 期 时采 用股 票结 算 的 式 , 通 股股 东 转让 权 证 获 得收 流
; 一 是向上f 另 种 公 的 高级 管 理 人 员赠送 或发 行认 股 权 证 。考 虑 到 汁址 中 的 町靠性 和 谨 慎性 操 作 , 对认 购 权 证 的会 f 处 噍 遵 循 史成 本 的计 量原 则 , r 审慎 使 用 公 允价 他 ,运 刷 会计 计‘ 对 股 票 期 权 的公 允 价 值 进 行评 估 或核 算 , 长期性 激 励 或促 进 非 流通 股 股 东 向流 通 股股 东 支付 以
对 非 流 通 股 股 东 而 言 , 送 认 购 权 证 或 认 股 权 证 并 影 响 赠
股 权 分 足 我 幽资 本 巾场特 有 的流 通 股 和 非 流 通 股 廿 份 分 黄 的现象 , 为 了确 保公 有 经 济 为主 导 地位 而 设计 殳 是
的 制 度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的 基 本 方 法 是 非 流 通 股 股 东 向 流 通
其 净 资产 的账 面 价 值 , 不 产 生 现实 的损 镒 , 也 只有 在 向流
通 股股 东 划 出相 应 的股 份 时 , 按 账面 价 值确 认 为 流通 权 才 证 资产 , 当于挂账 , 相 不计 人 当期损 益 。在 非流 通股 未 出售 前 不 对 其进 行 摊 销 , 般 也 不 计 提减 值 准备 , 取 得 流 通 一 待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基于迎合理论的证据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基于迎合理论的证据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基于迎合理论的证据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基于迎合理论的证据一、引言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通过解除上市公司的股东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不得转让其所持股份的限制,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促进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还会影响到公司的股利政策。

本文旨在基于迎合理论的角度,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并通过相关的理论模型加以证据支持。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1. 迎合理论的解释迎合理论认为,公司高管在决定股利政策时会考虑股东的偏好,以迎合股东的期望,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批准。

当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改变时,高管的迎合行为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改变公司的股利政策。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种重大股权结构变革,其推进可能引发公司高管的迎合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股利政策。

2. 迎合理论的证据支持相关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了影响。

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的股东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较集中股权格局变为较散户化的股权格局。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高管在决定股利分配时需要考虑更多散户股东的期望,以迎合其要求。

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会促使公司增加股利分配,以满足散户股东对于现金流的需求,进而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

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还可能导致公司高管的迎合行为减弱。

在分置改革之前,大股东往往拥有较高的控制权,他们可以通过控制股利政策来迎合自身利益。

但是,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的控制权可能减弱,这使得高管在决定股利政策时不再需要过分迎合大股东的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股利的分配水平。

三、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文使用了中国A股市场2001年至2010年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迎合理论的角度,本文建立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模型,并采用差异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摘 要】 股权分置 问题始终是 困扰我 国证券市场发展 的制度性难题 , 对上 市企业治理 与发展 造成 影响。随着上 市公 司股 也
权分置改革 的顺利进行 , 股权 分置 问题得 以解决 , 实现证券 市场真 实的供 求 关系和 定价机制 , 可 有利 于改善投 资环境 , 促使证 券 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 同时也 为上 市公 司未来的成长提供 了良好 的环境 , 对上 市公 司治理与发展 产生重大的影响。 【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作, 就是“ 清欠” 即清理上市公 司大 股东挪用 、 , 拖欠 、 占用 上市 公 司的资金 。据法制 日报报道 :截止 20 “ 0 6年底 , 未能解 决资 金被违规 占用的上市 公司 还有 1 7家, 涉及 占用额 仍达 9 亿 2
元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 对公司本身及 市场 的繁荣 问题 不利
【 图分 类 】 7. 中 34
上 市公 司 股权 激励
影 响
【 章 编 号 ] 6 2 8 7 ( 0 80 -0 3 -0 文 17 - 7 72 0 ) 8 0 4 3
【 献 标识 码 】 文 A


股 权分 置 改革前上 市公 司存在 的 问题
大股东 通过各种 途径 实现整 体上 市 , 以达到 增强 公 司整 体 的
实力 。2 0 年监管部 门在“ 06 股权 分置 改革之 外 的一项 主要工
随着 中国证监 会 20 年 4月 2 05 9日发布了《 关于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 改革试点有关 问题 的通 知》 宣布启动股 权分置 改革 , 试点工作到现在 , 权分置 改革 已经取 得重 大 的成 果 。股 权 股 分置改革 的顺利进 行给 上市公 司发展 带来 了很多 正 面影 响, 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股权分 置改革不是包 治百病 的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财务表现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财务表现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财务表现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变革。

这一改革对企业的财务表现产生了多方面的显著影响,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也对企业的融资策略、投资决策、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种二元股权结构导致了诸多问题。

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非流通股股东往往更关注控制权和资产增值,而流通股股东则更侧重于股票的市场价格和分红收益。

这种利益分歧使得企业的决策难以充分考虑全体股东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市场表现。

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逐渐获得流通权,企业的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和合理化。

这使得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更加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一方面,大股东有了更强的动力去提升公司业绩,因为公司股价的上涨直接关系到其自身财富的增值;另一方面,中小股东的话语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能够对公司的决策形成一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

在融资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改革前,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

改革后,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企业通过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的难度降低,成本也相对下降。

这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了财务杠杆风险。

投资决策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改革前,由于非流通股股东对股价的不敏感,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可能存在盲目扩张、追求短期利益等问题。

改革后,股价成为反映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充分考虑项目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对股价的影响,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改革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管理层的经营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分析上市公司是指已完成股票发行,并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将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份转换为流通股份,使得上市公司所有的股份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

这一改革的实施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其成效进行分析。

首先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

股权分置改革始于2005年,当时A股市场中,很多上市公司对外只公开发行流通股份,非流通股份都被掌握于少数股东之手。

这种情况下,少数股东可以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价,利益牵涉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很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及股市稳定性的风险。

股权分置改革将股份转化为流通股份,缩小了股份套利空间,提高了公司治理方面的透明度,防止了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操纵和控制,确保了市场的永续发展。

其次是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财务结构的影响。

在传统的非流通股份结构下,由于控股股东无法通过公开市场融资,上市公司往往需要通过销售控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增加公司的负债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成本逐渐上升,财务压力越来越大。

而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股份具有流通性,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融资,提高公司的财务结构水平,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公司持续盈利的能力。

同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流通股份是股东的控制权利表现,公开融资可以增加非控股股东的实际持股比例,提高了公司治理层次和公司理性决策制定的效率。

接下来是股权分置改革对股东利益的影响。

股东是上市公司的所有者,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公开透明度,也提高了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一方面,让更多公司流通股份变得更加流通,有助于扩大市场,增加了股东买卖股股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被套住的股权能够转化为流通股份之后,上市公司市场流动性得到提高,有助于股票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上升。

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少数股东操纵市场,削弱了财务和经营风险。

最后是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市场价格的合理化,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与改进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与改进

公允价值计量 ,相 关公 允价值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
益 。企业 的会计处 理应当根据各单项金融 工具 的特点及相关 信息的性 质将 其进行适 当归类 , 以揭示金融工具 的潜在风 险。 有利 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会 计预警系统 ,及时揭 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 , 引导衍生工具 的有效运作。
于核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的通知 》本 公司的 国有法人股 和法 , 人股暂不上市流通” 。证券 监管部 门《 关于公司 申请公开发行
股 等非流通股 为主 , 以国家股 比重最 大 , 尤 股权结 构不合理 。 股 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 的影 响 ,不仅仅取决 于股权集 中或
分散 的程 度 , 即持股 比例 的数量 , 而且更 取决 于股东 的特性 ,


上 市 公 司 治 理 结构 中存 在 的 问题
定的稳定作用 , 但是 如果法人持股 比例 过大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的经济 决策需要相关 ,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对企 业过去 、 现在
或者未来 的情况作 出评价或者预测。 ( ) 五 金融风险 的披露更 加具 体和透 明。我 国在 全面借鉴
二 、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对 会计 信 息 质 量 的 消 极 影 响 新
“ 工程施 工” “ 、 工程结算 ” “ 械作业 ” , 、机 等 影响 了会计科 目的
理解 和操作 , 有可能 出现会计信息核算不准的现象。
此外 , 在公允 价值 的计量下 , 资产 和负债按 照熟悉情况的
维普资讯
司 治 理 结构
杨 伟 鸽
股权分置问题是在我 国市场 化改革之初 由于政治 和经 济 1 . 股权结构不合理 。在我 国股权结构 中, 以国家股 和法人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

新 布 局将 带 动 国 有企 业 、外 资 企业 、 民营企 业重 新 寻 找 自 己 的战 购 市场 初 步 成 熟 的 标 志之 一 。 股 票 已成 为 企 业 并购 的 主 要 支付 方 略位 置 。2 0 0 8年 我 国股 市大 幅下 跌 ,也 为全 流 通 下实 施并 购 重组 式 国 际上 大 规模 的并 购 案例 也 多采 取 换股 方 式 进 行 。 在我 国 由
法 的 实施 ,将 改 善 上 市 公 司并 购 融 资 。 本 文 结合 现 行 经 济 形 势 来 讨 论 股权 分 置 改革 对 我 国上 市 公 司 并购 带来 的新 的影 响 。 【 词 }股权 分置 关键


引 言
随 着股 权 分 置改 革 的 深入 . 中国 A 股 市 场 的上 市 公 司股 票 将 实现 真正 意 义 的全 流 通 。大规 模 并购 所 依托 的资 本 市 场 的流 动 性 有 望 得到 解 决 ,并 购 的驱 动 力 、 并购 操 作 模 式都 将 发 生 根本 性 改 变 .我 国上 市 公 司 的并 购 将逐 步 显 现 成 熟市 场 的 特 点 。 股权 分 置 改 革 为企 业 实 施 并购 创 造 了更 多便 利 条 件 。 由 并 购 引发 的产 业重
财 经 论 坛
鼹叙 虽 窜 爨回止命 司 厕钧 确
・ 张
[ 摘

南 昌大 学法 学院
要]随着 “ 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制度性 障碍 的扫除将引发新一轮新的上市公司并购的热潮。加上新公 司法和证券
并购 影 响
部 可流 通 ,而 且 实 现 同股 、同 权 、 同价 .体现 所 有 股 东权 利 的 真 正 平 等 .从 而 从 制 度 上 保 证 了 收 购 中 交 易 各 方 利 益 实 现 的公 允 性 .要 约 收 购 的 自 愿性 行 为 才会 发 生 。因 此 .股 改 的 上市 公司 并 购 中 ,要 约 收 购 将会 逐 步 得到 推 广 ,成 为上 市 公 司 并 购 的 主 流 。 4. 股权 分 置 改 革股 票 支 付等 方 式 逐步 增 多 逐 步 降低 上市 公 司 并 购 中现 金 支 付 方 式 的 比例 和 金 额 .是 并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

例, 在涉及集 团内部合并 时采用权益结 合法 , 在其 他情 () 1 在非流通 股股东 支付 并承担 相关 费用 的情况 况 下 则 主要 采 用 购 买 法 。 下, 上市公司不用进行任何会计处理 ; 非流通股股东对 后股权分置时代 , “ 在 全流通” 的环境下 , 上市公司 于所支付的费用 , 虑到其 金额相对 于对 价而言 较小 考 的股票价值可 以借助 二级市 场得 以观测 , 于有 意实 对 ( 常 为对 价 金 额 的 1 ~ % ) 根据 重 要 性 原 则 , 支 通 % 2 , 在 行公 司合并 的上市公 司而言 , 其交易 的形式也 更加 丰 出时可以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 不要资本化。 富, 特别是换 股收购方式 。以美 国资本市 场为例 ,0 9 % () 2 目前实际情况是 大量上市 公司 已经为此 支 出 以上 的并购案是通过换股或换股 与其他方式组合 的手 了大额 的费用 ( 其中还有不少“ 灰色支出” 。对此笔者 ) 段完成的。20 0 6年 2月 , 财政部颁布 了《 企业会计准则 认为 : 如果上市公 司与其大股 东之间 已订立协议 , 大股 企业合并》 其中充分考虑 了我 国产 权市场 尚不成 , 东承诺归还上 市公司代 垫费用 的 , 上市公 司可将 其作 熟、 合并案 中以同一股东控制下 的企业合 并为主 、 关联 为其他应收款处理 ; 如果没 有明确 协议表 明这些 款项 企业间并购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 , 规定 : 处于同一股东 能够收 回的 , 上市公 司应 当参照财会 [ 0 1 6 20 ] 4号文件 控制 下企业合并 采用权 益结 合法 , 同一股 东控制 下 非 中关于上市公 司与关联方之间互相承担 费用的会计处 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理规定 , 作为营业外支 出处理 。对 于上述 两种情形 , 上 由此可见 , 有 的会 计 准则 20 1 0 2 0 17 0 9 (09)3— 06— 2

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考 虑 与投 资 收 益 的配 比。

股改会计 问■ 的焦点 : 对价
非 流 通 股 股 东 为 获 得 其 所 持 股
票的流通权 ,必须付 出一定 的代价 ,
以 补 偿 流 通 股 股 东 因 非 流 通 股 大 量
上市所带来 的股价 下跌造 成的损失 。 非流通 股 股东 支付 给 流通 股股 东 的 补偿 额即为其 支付 的 “ 对价”。
资 产 , 在 解 除 锁 定 期 后 才 进 行摊 销 。 并
非 流通 股股 东 应支 付 的补 偿 额
即 为 上 式 计算 结 果 。
依该数 值 , 非流通 股股东 可选择
的对价支付 方式有 : 现金 、 股 ( 送 或缩
股 ) 认购权证 、 、 认沽 权证 、 注入 优质
集团经济研究 2 0 ・ 0 6 6下半月刊( 总第 2 0期) 0
息 的披 露 和 阅读 。认 清 这 种 特 殊 时 期
a 股 权 分 置 改 革前 流通 股数 为 b为股 权 分 置 改 革 前 非 流 通 股 数 P 为 非 流 通 股 股 东 获 得 非 流 通 。
的特殊 会计处理给会计信息造成的可 能影响 , 并在使用 会计信 息时予 以足 够 的关注 , 可将 其可能 的不 良影 响降
“ 改”这 一和企业经 营并无 直接关 股 系 的事件 影 响 , 因此 , 股权 分 置改 在 革前后 , 司 价值 不会 改 变 , 有等 公 则
式:
v=axP +bXP = ( l 0 a+b)XP 2
二、 股改会计 方法 的延伸思考 : 对 会计信息的影响
股改实施带来 的新会计处理方式 必然会 在一定时期 内影响到的会计信

浅谈股权分置与公司财务

浅谈股权分置与公司财务
据此 ,对国有控股上市公 司在大股东控股 和股权分 置的
较少 , 且分散在广大小股东当中, 流通股股东难 以行使监督权和
决策权。这样导致同股不同权 , 同股不同利也就不言而喻。
情况下 , 由于股价不对 非流通身份 的控股 股东构成约束 , 再加
3 7
维普资讯
财务包 装—— 股权融资——大股东控制 ” 的行为 , 并诱发 了广
大 流通股股东的高度投机性 , 了我 国证券市场秩序。 扰乱
流通转让 。因此 , 在我 国股市2 世纪9 年代初期 , 0 0 就有 了国有 股、 法人股和社会公众 股之区分。其中 , 国有股与法人股 处在
法律冻结 的境地 , 它们不 可以上市 , 不可 以流通 ; 只有 比例极 小的社会公众股被允许挂牌流通 。随即“ 中国特 色” 的股 权分 置就顺理成章地产生 了。
基本 的假设条件 : 股价能反 映公 司的真实价值 ( 即未 来收益的 现值 ) 。但在股权分置 的情况下 , 由于大股东 与小股东利益的 分置, 使得股价被严重扭 曲 , 本来具有预测价值 的利润与股票
雇员股票期权计划或雇员股票购买计划等 ) 。但这部分股票只
是暂时( 如三 、 五年不等 ) 可以上市流通转让 的 , 不 在锁定期满 后 , 司有权直接决定这部分股票何 时可上市 流通转让 。 公
至生存 的土壤。作为金融市场之一的证券市场 , 对上市公 司财 务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 。
部分暂不上市流通。
在国外 , 上市公 司的股份是完 全上市的 , 原则上是全 流通 的。当然 , 总股本 中也有少量 股份是被公司章程锁定 的( 其 如
证券市场的功能是资源配置。 在这个市场中, 职业经理人凭 借企业 的未来盈利前景争夺资本 , 投资者则根据企业 的预期收 益选择投资对象 。证 券市 场这种资本配置 功能的实现需要最

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准则制定影响的研究

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准则制定影响的研究
维普资讯
技 术经济与管理研 究 2O 年 第 4期 O6
Te h o c n mis & M a a e c n eo o c n g men sarh NO . 2 O tRe e c 4 O 6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对 会 计 准 则 制 定 影 响 的 研 究
3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对 会 计 准 则 制 定 目标 的 影 响
2 1 增加 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 股套 利 机 会 .
大量 的非 流通 股 获得
流 通权 以后 ,大 大增 加 了市场 上 股票 的供应 ,有 助于 扭转过去由于供求关 系造成的股票价格 畸高的现状 ,
真正推进资本市场向有效率市场发展 ,然而 ,有效率
股权分 置改革是催 生有效率资本市场 的重要一 环,然而 ,建立有效率市场还依赖于信息透明度和严
2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及 相 关 影 响
所谓 股权 分 置 ,是 指在 一个 公 司股权 结 构 中 ,存 在 两种性 质 不 同股票 种类 ,一 种是 能够 在市 场 上流通 的 ,常 常 为机构 或 自然人 持有 的流通股 ,另一 种是不 能在市 场上 流通 ,常为 国有 资产管 理机 构 ,或 法人单 位持有 的非流通 股 。股权 分 置实 质上 是两 种不 同类 型 股票在 流 通权 能上 的差异 ,因而 ,股 权分 置改 革是 通
过大股东向流通股支付一定对价 ,以取得市场流通权 的过 程 。股权 分置 改革 ,使 资本 市场 向全 流通 迈 出 了 坚实 的一 步 ,由此 必然 对相 关 方产生 影 响 ,主要表 现
在 以下 方面 :
市场 不可能一蹴 而就 ,信息不对 称情 况还会广泛存 在,拥有流通权的非流通股东可能会利用 内幕信息 , 寻找 套利 机 会 ,不 可避 免对 资本 市场 造成 巨大伤害 。 2 2 对 整 个股 票 市场 的估 值 系统产 生 影 响 在股 权 . 分 置 时代 ,整个 市场 的价 值评估 体 系难 以围绕企业 价 值 发 生 变化 ,非 流 通 股 和流 通 股 之 间 巨大 的价 格 差 异 ,激发 了大 股东 利用 控制权 寻 求超额 利 润 的动机 。 价 值 理念 被丢 弃一 边 。全流 通时 代 ,初 级 市场 和二级 市场 之 间 的差 别 被缩小 ,一些人 为 寻租机 会 在市场 作 用下被减少 ,市场环境变化促使人们用价值投资理念 选择股票 ,因而 ,会计信息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会计 信息和股票价值 的相关性方面。在全流通时代 ,如何 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 ,以帮助人们进行价值投资 ,是 会 计 准则 制定 面 临的一项 重 要课题 。 23 对市 场 透 明度 要 求更 高 股 权分 置 改 革 以后 , . 随着市 场 交易 的活 跃 ,各种 寻求套 利机会 的投 资者会 “ 拥 而至 ” ,套 利机 会 的增加 ,可 以提 高 股票 市场 蜂 的有效性 ,然而 ,这一竞争应建立在信息透明度的基 础 上 ,没 有 市 场 透 明度 作 保 证 ,资 本 市 场 只 会 成 为 “ 寻租 者 ”的 “ 堂” 。 天 24 投 资 机会 和 风 险会 随 着各 种 权证 等 衍 生产 品 的 . 推 出而增 加 股权 分 置 改革 同时也 启 动 了制 度创 新 , 有 的公 司非 流通 股 股 东 在 支付 对 价 时 同 时也 发行 权 证 , 证 的发 行 开启 了 我 国资 本 市场 上 金融 衍生 产 品 权 交易 之 门 。 权证 的主要 功能 是价 格发 现 , 风险对 冲和杠 杆作 用 。 证 杠杆 作用 中隐含着 巨大 的投 资风 险 。 证 权 权 作 为一项 新业 务 , 在会 计 准则 制定 时需 要适 当考 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9-04-13
[摘要]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为公司治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契机,它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入手,最终实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包括保荐费、
上市公司合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3个方面。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会计核算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3.009
一、保荐费等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保荐工作指引》的要求,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其中包括聘请保荐机构和律师的费用、与投
资者沟通的费用等。

制度一出便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监管,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及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因此指定一定资质的保荐机构对改革公司进行指导与监督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笔费用的支付从宏观上讲是为了改革旧的资本市场投资制度,从微观上讲是为了赋予非流通股控股股东以流通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这笔费用理应由其收益者——非流通股股东来承担,
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应当体现出这一点。

依据实际中操作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在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并承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用进行任何会计处理;非流通股股东对于所支付的费用,考虑到其金额相对于对价而言较小(通常为对价金额的1%~2%),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支出时可以直接作为当
期费用处理,不要资本化。

(2)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量上市公司已经为此支出了大额的费用(其中还有不少“灰色支出”)。

对此笔者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已订立协议,大股东承诺归还上市公司代垫费用的,上市公司可将其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如果没有明确协议表明这些款项能够收回的,上市公司应当参照财会[2001]64号文件中关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互相承担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对于上述两种情形,上市公司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均需将其作为关联交易
进行披露。

二、上市公司合并的会计处理
在我国特有的国有非流通股控股的模式下,公司经营中种种的弊端造成了国有公司“重保值,轻经营”的思想,“干得好就干,干不好就买”成为了众多国有股份公司合并的指导思想。

与此同时,作为会计实务指导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合并业务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可以依据的仅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1995)和《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处理暂行规定》(1997),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原因导致了在企业合并实务中,现金成为了合并对价的主要支付方式,购买法成为了会计实务中的最终(也是唯一)选择。

2003年9月,TCL推出的旨在完成集团内部合并的《合并协议》成为了中国股市吸收合并的第一案,开创了我国采用权益结合法处理公司合并的先河。

此后众多上市公司仿照前例,在涉及集团内部合并
时采用权益结合法,在其他情况下则主要采用购买法。

后股权分置时代,在“全流通”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可以借助二级市场得以观测,对于有意实行公司合并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交易的形式也更加丰富,特别是换股收购方式。

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90%以上的并购案是通过换股或换股与其他方式组合的手段完成的。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其中充分考虑了我国产权市场尚不成熟、合并案中以同一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为主、关联企业间并购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规定:处于同一股东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股东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
法。

由此可见,现有的会计准则已经为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合并的会计处理确立了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原先的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尽管控股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其控股地位大多并未丧失,因此原先属于关联方的
上市公司依然没有改变,依据现行准则,这些公司在进行合并时将使用权益结合法。

对于其他独立公司间的合并业务,将一律采用购买法。

后股权分置时代,随着控股权市场的日益活跃,可以预见,在上市公司合并案中后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中业已出现的股权激励条款,《企业会计准则———股份
支付》中的具体处理方法是:
就“权益结算支付”,准则规定,对于授权后可立即行权的权益结算支付,根据协议,按其授权日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按照股份面值总额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并按照实际行权金额与面值总额的差额增加资本公积。

对于等待期后才能行权的权益结算支付,根据协议,按其授权日公允价值计入长期待摊
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在“现金结算支付”方面,准则规定,对于授权后可立即行权的现金结算支付,根据协议,按其授权日公允价值计入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负债。

对于等待期后才能行权的现金结算支付,根据协议,按其授权日公允价值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同时增加长期负债。

就“选择权支付”,准则规定,如果企业选择以现金结算,支付的现金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如果企业选择通过发行权益性工具进行结算,则无需进行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如果企业选择以在结算日具有较高公允价值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应当将所支付的现金与原本应增加的权益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或所增加的权益
的公允价值与原本应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费用的增加。

分析上述规定不难发现,本准则呈现出了以下两个特点:
1公允价值计量
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一道“鸿沟”。

由于我国股权激励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此会计准则中大胆引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可以避免未来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时再作额外的调整,可谓一劳永逸,更进一步说,也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决心。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公允价值的计算办法仍旧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其中对日股票市价、股票价格波动幅度等参数的估计,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历史数据的非公允性,其应用到期权定价模型后所得结果的准确性,恐怕谁也无法保证。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是否会为上市公司未来
会计核算带来混乱甚至引发新一轮的会计造假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2股票期权费用化
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做法最早源于美国。

美国发生
安然事件和世通丑闻后,关于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4年12月发布修订的SFAS第123号中明确表明了对于股票期权费用化的支持,很快这一做法蔓延至欧洲各国并最终使国际会计
准则作出了类似的修订。

我国在股份支付准则中直接引用费用化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说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种迎合,但另一方面,也是适合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

将股票期权费用化(尽管存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情况,但还是要直线摊销入费用),一方面可以迫使上市公司在股改过程中对所推出的股权激励条款保持一个慎重的态度,防止其管理层借机“要挟”;另一方面,对于拟于股改后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抑制其股改之后操纵股票价格的倾向,并间接迫使其认真对待股
改方案制订中“对价”形式与金额的确定。

综上所述,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进入攻坚战之际,股份支付准则通过对上市公司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不但起到了规范会计行为的作用,而且还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做出了其独特的贡献。

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过半,在我们为后股权时代的到来而满怀期待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后股权时代财务与会计所应
担负的责任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人们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价格能否明显提高,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标志股改成败的关键(但也有人提出相反观点)。

事实上,从财务理论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应该反映企业未来价值,股价应该是未来价值与股份数量的比值,因此对于股票未来市场价值的争论实际上应该取决于公
司未来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要依赖于公司财务运作的成效以及会计对外报告的真实程度。

因此,笔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走势应该以改革后股票内在的市场价值与其现实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来看,而后股权
时代上市公司财务与会计正应该发挥其维护公司正常运营发展的作用。

其次,后股权分置时代对于财务与会计的挑战与以往相比,将更加的巨大。

由于上市公司为了能够使股改方案顺利通过,纷纷针对股改后的公司业绩做出了种种的承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农产品。

另外,非流通股股东对于股改后股票上市流通也纷纷设置了最低”减持”价格。

一方面,这必将加重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财务决策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经营者必将有利用会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这些都将为后股权时代上市公司的财务
与会计工作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6(1).
[2] 黄燕,尹强.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关会计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5(11).
[3] 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