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隽永_恬淡抒情_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_周晓庆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发布时间:2022-01-14T08:13:39.429Z 来源:《教育学》2021年9月总第261期作者:张媛媛[导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散文“真挚清幽”,是散文领域里卓越的风景画家。
他的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精雕细刻的工夫,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创新的口语白话自然贴切,更是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714300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散文“真挚清幽”,是散文领域里卓越的风景画家。
他的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精雕细刻的工夫,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创新的口语白话自然贴切,更是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朱自清风景画语言特色(一)朱自清是散文领域卓越的风景画家,既有水墨淡彩的秦淮河、浓绿绘制的梅雨潭,又有白描勾勒的背影图,还有一幅幅别致精明的春景小品,更有精描细绘色彩绚丽的油画——威尼斯小城。
《绿》是《温州综踪》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如同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绿水醉人的梅雨潭,作者先用泼墨的手法加以粗绘——“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这平铺着,厚积着绿”等,然后再精勾细描——“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浓淡明暗达到佳境,梅雨潭的绿便与十刹海的绿肥杨,琥跑寺近旁的绿壁以及西湖、秦淮河的绿有所不同,如此反渲染,真真地把梅雨潭的绿写得醉人,绿得奇特。
《威尼斯》则扬溢着浓愈的欧洲风情。
没有煤烟的天空,干干净净温和的月光,像透明的似的,四处水道纵横,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马克立方场上的教堂、钟楼与运河交相辉映,船艇往来,络绎不绝。
《春》则如一组情趣盎然的小品,极其别致精巧。
春草图,新绿刚发,嫩软可触;春风图,轻柔如抚,清香可嗅;春花图,百花争艳,蝶飞蜂舞;春雨图,细雨如何,悠然闲适,再加上风筝飞舞、儿童相逐,情意盎然。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写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朱自清做到了散文写作的最主要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融入了丰富的感情体验,以及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优美,自然中透露着丝丝情韵。
我初次了解朱自清先生,是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爸曾带我去扬州安乐巷的朱自清故居游玩。
那时候的我就只是听着老爸在跟我说着一些关于朱自清的人物背景,那时候对其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朱自清很了不起,写了很多文章。
上了初中,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朱自清的文章《匆匆》、《春》、《绿》、《背影》等,我对朱自清先生的文笔功底深感敬佩,真挚细腻的情感,朴素流畅的文字,清新秀丽的语言,严谨细密的结构,无时不刻打动着我的心弦。
一、朱自清散文富于情致朱自清散文富于情致,即情感真实丰富,情趣高雅,源于生活,兴致浓厚。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是源自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在描写客观景物、人物时,融入自己切身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背影》中,通过白描的手法对父亲这个人物的刻画,表达浓浓的父子之情;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通过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将荷塘夜景刻画地淋漓尽致,自然中的美让人心受到震撼。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1927年写的,当时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量屠杀共产党人。
而朱自清对其水深火热的现实世界不满、苦闷,他内心感觉“颇不宁静”。
他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暂别现实的世界,就是这片荷塘让朱自清先生得到了少许的自由与宁静。
书中写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这片荷塘是乱世的片刻超脱,是盛夏的一片清凉。
作者可以在这片天地里找回属于自己的我,找到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质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质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文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
他擅长写出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无论是朴素动人如《背影》,或者是明净淡雅如《荷塘月色》,委婉真挚如《儿女》,从中都能感到他的诚挚和正直。
他的散文结构慎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独特的结构艺术散文的特点,历来被概括为“形散而神不散”,即在主旨集中明确的基础上,形式上可以散些,在内容上表现可以更自由,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
但实质上,他的散文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作品紧凑集中,主题明确。
同时富有想象力和注重“文眼”的设置。
以《荷塘月色》为例,全篇不足一千五百字,但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月下荷塘,飞到遥远的六朝,由身处的北平,翱翔到千里外的江南;由眼前的亭亭荷花想到婷婷的舞女,由闻到的缕缕清香,联想到飘渺的歌声,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从视觉到听觉到嗅觉,可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但读者却绝不觉得文章散乱,反而觉得优美至极。
原因即在于作者收得好——其一,是作者安排了一个圆和的结构,作者从家里出来去寻找宁静,围着清华池转了一圈,读者自然而然随着作者的踪迹饱尝了荷塘的美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作者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充分的想象和联想,这使得文章的开合做到了与中心的完美一致。
“文眼”的设置,机动灵活,不拘一格。
拿《春》来举例,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
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这句朴实又寻常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汪聚红[内容提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之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多为些事写景,抒情言志的篇目,注重了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语言清新近隽永,凝练明净,细腻秀丽。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用笔朴实,更显口语化,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清秀之风,彻底汰除了早期散文的做作之弊,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
到了后期,朱自清虽然散文创作的数量锐减,但其思想性却得以升华。
他此时的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们民主战士在黑暗中奋力呐喊。
[关键词]朱自清;清秀;朴实;艺术物色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文坛活跃着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的朱自清。
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
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敢于同古代散文“文以载道”发起挑战,无论写景、叙事,朱自清都饱含着浓郁的感情。
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情,情事溶合,以情动人,其完美的散文意境,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杨振声所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朱自清早、中、晚期散文创作有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早其: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睦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他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
其实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
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当然诗的清新、含蓄,直接影响了他的早期散文创作风格。
细细品味朱自清的第一篇散文《歌声》,对比《毁灭》。
他的新诗完全用白话调的自然不少,诗行多长短不齐,有时长到二十几个字,又多不押韵,这就很近乎散文了。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关键词)语文教学;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的散文既是优美的艺术品,又展示着崇高的人格魅力。
其文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能引读者进入奇妙的境界,他对风物人情的形象描绘,“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品味探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吸收其创作经验,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写作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
朱自清的散文就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一轴轴充满诗情的画幅,他所创造的画面自成一格,笔触细腻,但又不是浓妆艳抹;构思简洁,于朴素中显出风华,平淡中显出腴厚。
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勾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 文中有画。
《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绿》,写的是瑞安仙岩梅雨潭的景象,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随着作者的指点游览了梅雨潭,领略了其中的神韵和风味。
作者在梅雨潭的美景中,捕捉到一个鲜明的特征,集中描写一个“绿”字,把那奇异的绿色写得可以追寻,可以拥抱,可以醉人,甚至可以馈赠。
作者不但写出生动的画面,而且还把自己美好的幻想和志趣融入画意,把这个可爱的“绿”化为“有我之境”:“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然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用手拍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这是多么新鲜别致的名字:“女儿绿”!这名字又包含着作者多少美好善良的愿望!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不仅叹服作者那生花之笔,还看到了他那如潭水般清澈明净的心。
朱自清是写景的能手,这篇《绿》就是一个明证。
2 “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优美,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
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人一种艺术境界。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将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化在所描写的景物中的佳作。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①真挚深厚的感情。
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取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
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
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追忆,《悼亡妻》中对妻子的怀念等这些身边的凡人琐事,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感情的质朴诚挚而最能感动读者。
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景物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感觉独到,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构成细密深远的意境。
《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③缜密精巧的构思。
朱自清通过自己敏锐的艺术神经,纤细缜密地书写生活的独到情绪和体验。
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散文结构严谨的无懈可击。
如他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由写画、析画、评画三部分组成,先是写画的形神备,后用一连串的问句做分析,层层深人引读者去分析咀嚼品味,最后用神韵之笔点出神韵之画,意味深远。
前部分为后部分层层铺垫,由画到感情的抒发连接得自然婉转。
④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丽凝练,喜欢用口语,清新朴素而又精到,在当时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
《背影》中仅仅质朴地说了父亲送儿子的一段场景,他捕捉到的不可言说的典型动作细节将那种劳累奔波的老父亲形象展现于眼前;他爱用叠词,散文有着节奏感与韵律美。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为其后的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自然流畅、卓有情趣,深受读者的喜爱与赏识。
以下是对朱自清散文特色的分析。
一、语言简练优美
朱自清的散文以简练的语言为特点,他能够运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愉悦。
他善于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形象饱满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他笔下的世界。
二、真实的生活写照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大多围绕生活展开,他善于观察人与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他用朴实的语言写人写事,将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凡展现得极其真实,使读者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情感真挚深沉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情感,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倾诉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感情。
他对于故乡、亲人、友情等情感的描写充满真挚和深沉,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寓教于乐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他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研究,向读者传递了对于人生的一些启示和教训。
他以平实的语言将哲理与生活相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思考和成长。
五、自然与人文融合
朱自清的散文中常常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他通过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描写,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他对山川、水流、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充满诗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具有简练美丽的语言、真实感人的写照、情感真挚深沉、寓教于乐以及自然与人文融合等特点。
他的散文作品既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又引发了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他的散文以真情实感、平实细腻而脍炙人口。
他承袭了鲁迅的思想,注重个体的心灵和生活体验,以及社会现实的反思。
以下是对朱自清散文特色的分析。
一、主题真挚朱自清的散文主题真挚诚恳,直触人心。
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悟为基础,述说着身边的小故事,通过对琐碎人生细节的描写和思考,让读者深入感知到生活中的种种真实感受。
朱自清的《背影》以父爱、亲情为主题,通过对父亲送他上学的细节描写,表达出对父爱、亲情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真挚主题,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情感细腻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细腻而真实,在他的作品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悟以及对境遇的深情。
朱自清用平淡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波澜,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传达出对忧伤、幸福、梦想等情感的体悟。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着主人公与女孩的相遇和分别,饱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惜别之情。
情感细腻是朱自清散文的独特特色之一。
三、对自然的亲近朱自清散文中常常包含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朱自清的自然描写多以鸟虫草木、田野山水为题材,借此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躁。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以美妙的语言描写了秦淮河景色的变化,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情感。
对自然的亲近让朱自清的散文更加饱含生命力。
四、社会关怀朱自清的散文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他以自己深沉的内心和独特的视角,审视社会的演变和问题的产生。
朱自清常常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来关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特点。
《背影》中,作者通过对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亲情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家庭的怀旧情结和父女关系的变迁。
通过这样的个体微观描写,朱自清间接地点出了当时社会的病态与问题。
社会关怀是朱自清散文的重要特色之一。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摘要: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探求了朱自清散文在中西文化撞击下所走的民族化的道路。
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文化艺术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结构的艺术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
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
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
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
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
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
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开中国现代散文史,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清新、隽永之风。
散文家分门别类,都已自觉或不自觉的独踞了文坛一隅,散文作品异彩纷呈,大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周作人的小品文体和冰心女士的“小诗”体外,当数朱自清先生的抒情体散文。
朱自清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有人说他的散文缜密、漂亮,也有人说他的文笔清秀、洗练。
我却以为,这都不足以括朱自清先生散文独有的艺术魅力。
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由此可见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
朱自清的名字也将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正如郁达夫所言,朱自清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的一位突出的散文作家。
当时的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而朱自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迷信。
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
”所以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给亡妇》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使他成为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一代散文大师。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如《荷塘月色》,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
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晰,风格委婉细腻,不论叙事状物抒情无不传神动人。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色彩浓郁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
“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散文作品以叙事真情流露、细腻而深入的感受、优美而独特的语言风格为特色。
下面将从朱自清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分析其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广泛而深入,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抒发了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社会命运的悲壮,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内涵的散文形象。
《荷塘月色》以荷塘中的花草鱼虫为载体,表达了人生无常和身世无常的主题;《春》以春天的特征描述为线索,抒发了对社会困境和人生境遇的悲壮和无奈。
他的散文触动着人们心灵的深层次,使人们思考生活的真实和意义。
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情感流露含蓄而深入。
他巧妙地运用散文叙述的技巧,将个人情感与客观环境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情感审美。
《荷塘月色》中,他通过对小船和莲叶的描写,寄托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春》中,他通过对树林和蚂蚁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困境和人生处境的无奈和愤懑。
他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入,使人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优美而独特,以寥寥数语道出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他偏爱简练而深邃的语言风格,凭借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的笔触,使作品充满韵律和节奏感。
《背影》中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句子,道出了父爱的深沉和情感的厚重;《记忆的故事》中的“人生苦短,若能回首,哪怕一瞬,也算甜蜜”,用一种简单而含义深邃的语句,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和执着。
他的语言风格清新简练、生动自然,给人以深刻而独特的触动。
朱自清散文以其真实流畅的情感表达、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瑰宝。
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思考、情感的细腻表达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他展现了作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和关怀,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思考和感悟。
朱自清散文的特色不仅让读者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生活的启迪。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摘要:朱自清以其散文的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显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作家。
本文从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来说明他散文的特点。
关键词:朱自清艺术风格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终于成为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挨饿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带有他所处时代的深刻印记。
朱自清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是受到了当时的“五四运动”的影响。
从那以后,朱自清散文的发展无一不与时代共进退,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以及残酷的现实,都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渐渐地,朱自清的散文日渐成熟,风格也日趋明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自清式的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
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说到借景抒情,朱自清有一篇佳作,借着对旧时光、老景致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就是《白马湖》。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而著称。
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铸炼,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敦厚,极富真情实感。
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
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细读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语言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锦上添花,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光彩夺目,非同凡响,高雅尊贵。
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读其来琅琅上口,再三吟咏,令人回味无穷。
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令人目不暇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了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姿。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则反应树的错落有致,开阔且有立体感,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音韵美。
“淡淡“的月色,“静静”的月光,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
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洞察生活、抒发情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要特色。
那么,我们来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感真挚。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人情的真切感受。
例如《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细腻感人。
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
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人们从一个点发散出感动整个内心的力量。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个荷塘夜景,通过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以及其与人物的交流,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感动,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言简意赅上。
朱自清的作品言语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远的意蕴。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本质,发人深省。
例如《春》一文中,朱自清以简短的句子展示了春天的魅力,点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朱自清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使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例如《午后》一文中,朱自清通过对村庄午后时光的描绘,以及自己和村民的交流,展现了温馨、宁静、祥和的氛围,读来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以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言简意赅以及情景交融为主要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对写作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
本文针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标签: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语言精练、清隽沉郁,具有真情实感,其代表作有《踪迹》、《寻朝》、《背影》等。
之所以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与他精练的语言密不可分,朱自清善于应用古典诗文词汇,并吸收西方语言,创设出了自然朴实、生动活泼的散文语言,无论是描写社会、叙述生活、还是写景抒情类的散文,都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特色。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时代印记,他最早创作散文,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此后,朱自清的散文一直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时代的发展下,朱自清的散文也开始成熟,风格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文模式。
朱自清的散文偏于叙事,代表性的有《儿女》、《春》、《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的作品主要从抒情、结构、语言表达几个方面来表现艺术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2.1 结构上的艺术特点散文具有随性化的特征,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常常感到东一句、西一句,读起来非常松散,但是,从始到终,散文都有一个贯穿主题的思想,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散文也符合这一特征。
在他的散文中,有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语言,但是通篇朗读,就可以发现,朱自清的散文有着精密的结构。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散文,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善于从叙述中将读者缓缓带入作者设计好的意境。
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看似一会叙事,一会写景,两者并无关联,实际上,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是为了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就可以发现,《荷塘月色》结构缜密、紧扣主题、中心突出,这也是优秀散文需要具备的重要特点。
2.2 真挚的情感渗透朱自清的散文非常感人,这与他真挚情感的渗透不无关联。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第一篇: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
朱自清的散文脍炙人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既有反映社会人生,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又叙写身边琐事、个人见闻的抒情小品。
他的散文的艺术成就,对于创作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自清散文不仅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丰碑,他的散文以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抒情色彩浓郁以及语言的清新、自然、悠美、典雅体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学习。
朱自清的散文既是优美的艺术品,又展示着崇高的人格魅力。
其文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能引读者进入奇妙的境界,他对风物人情的形象描绘,“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是取材于作者自己生活的那些写景、叙事、抒情的“美文”。
这些“美文”的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背影》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内容上来说,能从一个战乱时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抒写了对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同情以及离乱时代的真情,并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作用。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才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充分更完整更加深刻。
朱自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将经历和体验的社会内容与生活内容表现出来,使他的散文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杨振声总结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是“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1]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真品味探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吸收其创作经验,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写作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做粗浅论述。
一、观察透彻,描写细腻[2]刘勰曾提出“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理论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严谨结构的呈现朱自清散文能放能收,手法自如。
对于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极其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在于他的“自由”与“随便”,但他的自由与随便是有严谨性的。
我们所熟悉的描写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背影》中的“背影”是整篇的“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
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了艺术上的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繁简有致、详略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
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排全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经纬,所以,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突出要表现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但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它的美变幻且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多样性。
他从主题出发,在构思作品时,往往运用对立与统一的方法。
他的作品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题材和主题也会因文而异,所以,呈现出来的作品结构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题材创造了不同的多样化的结构。
二、平时质朴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他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会发现其言辞优美流畅,简洁朴素。
其行文中并没有华丽的语句,取而代之的是质朴的语言基调。
在叙事散文中,作者能捕捉到生活事物中的细节。
往往用平实、明净的白描式的语言进行创作,有些看起来不在意、不经心的话语,却成了作者传神的笔法,而不是对语言的细致雕琢和再加工。
尤其是他在后期散文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如,在众所周知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全用了平实朴质的叙事手法来叙述情节事件,不会让读者发现有一丝多加修饰和淡妆浓抹的地方。
如父亲为作者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此句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
我赶紧拭干了泪。
”一句很直白地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非常平白直述,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
情真意浓 精美缜密 清秀纯朴——朱自清散文特色的研究和分析
情真意浓精美缜密清秀纯朴——朱自清散文特色的研究和分析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散文家。
在其散文作品中,《背影》、《春》、《荷塘月色》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绿》被节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并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影响重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朱自清散文特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朱自清的散文,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收益。
下面结合《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就“情真意浓、精美缜密、清秀纯朴”三个角度,对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情真意浓就思想内容而言,朱自清散文以其“情真意浓”而倍加打动人心,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其散文在思想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反映社会人生,反映个人家庭生活,描写自然风景。
无论哪一类,均表现出作者情真意切、意蕴醇厚的特点。
下面着重从其个人家庭作品和自然风景类来加以分析。
(一)个人家庭生活类。
这类反映作者个人家庭悲欢离合的散文作品尤为真切感人。
“真实地勾勒出当时社会阴影笼罩下小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真挚的父子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并深刻揭示出生活重压下知识分子的困苦与挣扎”。
如被选入教材“亲情单元”的《背影》一文,以其“情感真挚、意蕴深厚”尤具打动人心的力量!凡读过《背影》的莫不为之感动,而《背影》也几乎成了朱自清的代名词。
我想,读者的感动应该源于作者的感动,即朱自清先生真挚的情感。
首先,由其写作原因可见一般。
朱自清曾说:“我写的《背影》,就是因为文中听到父亲来信里那那句话(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幕,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只是写实……”其次,《背影》篇幅不过千五百字,但在叙述父亲买橘子情景时却详加描绘。
对父亲爬铁道动作的描写,使读者透过背影看到了慈父深深疼爱儿子的一颗心。
最后,纵观全文,并没有直抒胸臆的华丽语言,但是却将父子之间的感情表达得如此感人且感染力如此强大,震撼千万读者的心扉,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
清新隽永·恬淡抒情
——
—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周晓庆1,
2
(1、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通226000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江苏南通226000)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被誉为“现代散文之父”,其散文清新隽永、朴素自然,情真意切、恬淡抒情,这种独特的风格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主题的散文: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等;二是描写个人家庭生活为主题,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的散文,如《背影》、《儿女》、《给亡妇》等;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散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等。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为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等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本文试图通过对朱自清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儿女》的回顾,浅析其散文的艺术特色。
1情感丰富,至真至厚《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朱自清其实是在追忆八年前的往事。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分别时,父亲那青布面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8年之后,作者也为人父,了解了生活的艰难,因有感于父亲的一次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所以写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文中,作者曾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是父亲买橘子时候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第三次是父子分别时依依惜别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最后一次是结尾对父亲背影的思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此外,作者在《背影》中对自己四次流泪场面的描写,所传递的情感也是非常真挚、细腻和感人的。
在徐州见到父亲时流下了难过的泪(“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
”);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流下了感动的泪(“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父子分别时候流下了不舍的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结尾处流下的是思念的泪水(“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对父亲四次背影以及对自己四次流泪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丰富,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情感是至真至厚的。
2写景状物,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
作为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朱自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因此内心苦闷彷徨。
他在夏夜夜游荷塘,想借助美景来涤荡和净化自己的心灵,排解内心的苦闷。
走在优雅宁静、素淡朦胧的月下荷塘的路上,作者从处于黑暗
现实的苦闷彷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走在去往荷塘的幽僻
的小煤屑路上的逐渐好转(“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欣赏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美景的淡淡喜悦(“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面对荷塘四周环境的隐隐的哀愁(“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最后是推门回家不得不回到现实的怅然。
作者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绘是相融合的,并且这种融合恰到好处。
3想象丰富、意境奇美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还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宕开一笔,联想到古代采莲的旧俗。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其实此处的联想作者是企图借助对江南的采莲的欢乐自由的怀古思乡之情来反衬现实生活的黑暗,表达自己愤懑与无奈。
刘鳃曾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以及“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在说朱自清运用联想与想象方面的情态和作用。
4善用口语,朴实自然朱自清曾说过“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
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
”这种运用口语、谈话式的写作方式,也正是其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这样的谈话风与口语风突出表现在其描写个人家庭生活的散文中。
在《给亡妇》中,他与亡妻如此恳切交谈:“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
”
在《儿女》中,他又这般娓娓道来:“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
”
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与他的品格是分不开的,其诚挚纯真的人格造就了他那朴实、自然的文风。
正如杨振声对他的评价“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好的作品需要继承与超越,如今的我们不仅要学习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创作中纯熟高超的写作技巧,还要学习其朴实真诚的人格魅力,使得散文创作的境界更为广阔。
摘要: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散文作家,被誉为“现代散文之父”,其散文清新隽永、朴素自然,情真意切、恬淡抒情,这种独特
的风格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朱自清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儿女》的回顾,浅析其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