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以文育人”
新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60教育前沿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构建主体性阅读。
我们要切实做好四个转变,关注学生的发展,把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动感地带”。
一、转变教师角色,增加师生互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文育人,目标设计关怀学生生命。
课堂中,教师是否努力把握好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规律,把课堂真正地“让”给学生,“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人,怡然自乐。
我们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看待新时期的语文教学。
这样,我们就会激发出新的灵感,想出新的思路。
如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直观性教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他们上课时就会精力不集中,就会走神,或者昏昏入睡。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技巧,运用教学导入成就精彩语文课堂。
我们要进行生命本源化思考,构建师生互动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格局。
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能够让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圈。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植入“文学味”,充满诗情画意,引入“生活味”,充满生活情趣,依托课程改革,焕发课堂活力。
二、转变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我们要从学生角度构建语文的生命课堂。
高中生学习语文并不难,但是要做到轻松学、愉快学、和谐发展也并不是一件说在嘴上的容易事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
我们的教学内容要能够承前启后,以旧带新,层次清楚,过度比较自然。
我们而且要做到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
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
语文学科天地非常广阔,我们要运用具有趣味性的素材,借助于科学的方法,合理设计好每节课。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去大胆地活用教材,该取舍的取舍,该整合的整合。
高中语文古诗文育人实践探究——以统编版《离骚》为例
高中语文古诗文育人实践探究 ——以统编版《离骚》为例发布时间:2021-11-05T02:37:55.26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9期作者:李雯荣[导读] 其育人价值更是世所公认。
如何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构建并落实特色化的育人策略并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实践探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优化完善。
贵州省天柱县第二中学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明确规定,“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语文学科作为众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和文化引领性的学科,其育人价值意义深远;而普通高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阶段,其育人价值更是世所公认。
如何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构建并落实特色化的育人策略并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实践探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优化完善。
关键词:古诗文;离骚;育人实践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优秀的古诗文是国之瑰宝,是中国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观照,是他们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他们情感生活的丰富体验,更是他们思想智慧的结晶。
在古诗文的世界中,有修身、齐家的坚定理想,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昂扬斗志,也有和谐圆融的美学价值,纵古论今、思接千载的思维价值。
一、古诗文教学现状以及《离骚》一文学生学习现状1、古诗文教学现状目前古诗文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生普遍对古诗文的兴趣不浓,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其育人价值也没有充分发挥。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言”“文”分离,教师把一篇篇有血有肉、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古诗文肢解为一堆堆枯燥的实词、虚词,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却置之一旁;由于古诗文的时代背景、言语形式、思维方式和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无法理解古诗文背后承载的深刻内涵;2、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离骚》一文学生学习现状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离骚》一文历来在教学实践中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课文。
高中语文 融合育人
高中语文融合育人是一种将语文教育与育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它旨在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融合育人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和艺术资源,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 强化阅读经典文化作品:阅读经典文化作品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经典文化作品,如古代诗词、现代散文、中外名著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 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人生价值等话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思考人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4.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融合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戏剧表演、文学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将语文学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语文融合育人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李 焱
( 四川省威信县第一中学 )
【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教育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 题。 《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 提 出要 :“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 学中,高中生 人文精神 的培养缺失的原因及其策略进行研 究探讨。 【 关键词 】 高中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素 质教 育
数 学与 其他 学科 的最 大 区别 就是 有助 于培 养学 生 的创新 精神 。学 生发 现 数学 问题 ,分 析 数学 问题 、解 决数 学 问题 的过程 就是 学生 发挥 主观 能动 性 进行 积 极的 思维 的过程 。在这 一过 程中 ,学 生独 立地 进行 思考 ,不 断地 进 行创 新 ,寻求 更 多的解 题 思路 ,很 多数 学知 识点 不断 地碰 撞 ,最终 找 出 最优 的解题 方法 。 5 . 1 通 过一 题 多解培 养学 生 的创新精 神 。 数学 问题 的解题 途径 不是 单一 的,往往 会 出现很 多解 题思 路 ,教师 既要 引导学 生 掌握最 基本 的解题 方法 , 还 要鼓 励学 生进 行探索 ,寻找最 佳 的解题 方法 。 5 . 2通 过观 察 比较培 养学 生 的创新精 神 。学生 在做 数学题 的 过程 中 , 不
1 . 1 应 试教 育 的弊端 我 国 长期 以来实 行 的 应 试 教 育制 度 完全 忽 视 了对 学 生 人 文 精神 的 培 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例如,除了把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入学 养,这不但违背 了教育的本质,也导致了人文价值极强的语文学科面临着 的必要 条件 之外 ,还 可 以通过 试卷 来考 查 学生 的身 心健 康 、品格 情操 、社 巨大的人文危机。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由于直接受高考指挥棒的错误引 会 责任 感等 人文 精神 因素 。又 如 ,评价 教师 的 教学 效果 也不 能 以分数 为 唯 导,其功利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应试教育能够培养选拔出成绩优秀的 标准,要考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做到因材施教,是否采用了互动教学、 学 生 ,但很 难对 学 生 内在 的 品质 、修养 进行 评判 和 引导 。从 语文 教学 内容 情 景教 学 ,是否 尊重 学 生、 公平对 待 学生 ,尤 其是在 教 学 中是否 培养 学 生 上看 ,语文 学科 要培 养学 生 听说读 写 的能力 。但 事 实上 ,考试 主 要考 察学 的 人文精 神 。学 校或 相关 行政 部 门可通 过对 学 生进行 问卷调 查 、座谈 等 得 生的读写能力 , 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 又将读写能力简化成文字的教学, 出相应 的数据 结果 来对教 师 进行 评价 。 忽视 了人文教育的渗透 在教学方法上,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一直强调“ 教师 2 . 2教 师要 提高 自身 的人 文素养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在使用灌输式教学,教师 语 文教 师 的人文 素养 对学 生有 着深 刻 的影 响 ,应 该 充分 发挥 教师 的榜 单 方面 地 向学生 传授 书本 上 的知识 ,学 生被 动地 接 受知 识 ,教师牵 着 学生 样 示范 作用 ,全 面提 高教 师 的人文 素养 。教 师 要勤 于读 书 ,丰 富阅历 , 不 的鼻子 走 ,学 生很 少有 自己 的主张 、见解 。此 外 ,教 学评价 方式 比较 单一 , 断提升 自己的精神境界。俗话说:“ 腹有诗书气 自华” ,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在现 实 的教 学过 程 中,考 试 分数 的高低 已经 成 为 了评 判 学生 优差 的唯 一标 不 仅应 该具 有扎 实丰 富 的语 文知识 ,更应 该广 泛涉 猎历 史 、科技 、哲 学 、 准 ,而 忽 略对学 生 内在 的人文 精神 的考 查 。这种 评价 方 式会 导致 学校 教育 教 育学 、心 理学等 各 门类 的知识 。我 国著 名教 育家 朱永 新教 授在 描述“ 理想 重 智育 轻德 育 ,影 响教师 的 教学 , 同时也影 响 了学 生 的全面 发展 。高 中语 的教师” 的时候除了提到教师要具备 自信、 创新、 善于合作等基本品质之外, 文 教育 丧失 了最 为根本 的 陶冶情 操 、指导 人生 的价值 意 蕴。 还特 别 强调 教师 要胸 怀理 想 ,充满 激情 和诗 意 ;充满 爱 心 ,受学 生尊 敬 ; 1 . 2语 文教 师人 文素 养的缺 乏 关 注人类 命 运 ,具有 社会 责任 感 。语文 学科 的特 殊 性决 定 了语文 教师 要 与 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上的骨干教师,绝大部分作为传统教育体制的 学 生进行 更 多的精 神 上的交 流 ,给予 学生 正面 、积 极的 价值 引导 。 受 害者 ,受模 式化 教学 的影 响 ,无法正 确挖 掘利 用语文 教材 中的人文 精神 。 2 . 3激 发和 培养 学生 的语 文兴趣 他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教师除了思 人文 教 育的 最重 要 的手段 是 以情动 人 , 以美化人 ,在人 文教 育 的过程 想僵 化 之外 ,知 识 体系 也 比较 陈 旧 ,没有跟 上 知识 更新 换代 的步 伐 。现行 中,要 挖掘 、利 用 文章体 现 出的美 ,引起 学生 对美 的追 求 。首先 要 引导 学 的教师 招考 制度 也 是侧 重考 查理性 的、死记 硬 背的 知识 。而对 教 师本 身 的 生 形成 正确 的 审美 兴趣 。爱 因斯 坦说 过 :“ 兴 趣是 最好 的 老师 。” 孔子 也说 道 德 品质 、行 为习惯 的考 查 却没有 一个 硬性 的 标准 。很 多教 师本 身便 缺乏 过 :“ 知 之者 不如 好之者 ,好之 者不 如乐 之者 。”可见 ,激发 学生 的语 文兴 人文素养,如缺乏人文底蕴、缺乏审美情趣 。教师职位的稳定性导致许多 趣 对其 培养 人文 精神 是 多么 的重要 。在 教 学活 动 中,一 定要 激发 学生 积 极 不 合格 的教师 滥 竽充数 , 不能及 时补 充教 师 队伍 的新鲜 血液 “ 教者, 效也 , 的求知 欲和 正确 学 习态
以语育人 以文化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2.06《统编本教材同步教案集》(1-6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文|杨再隋面向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置身不断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在课程改革的紧锣密鼓声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了。
这是我国语文课程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由于“课标”是指导教学和学业评价的依据,也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所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和策略,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当下的必修课。
“新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表明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新课标”完全认同2011年版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新课标”基本沿用了2011年版课标的提法,即“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两相比较,新课标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更全面、更准确地阐明了新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人,学生从小应打下什么基础。
“新课标”还沿用了2011年版课标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老师们耳熟能详的2011年版中的金句,也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如“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等等。
其他,如学段要求基本不变。
以第三学段为例,“新课标”对学生识字能力的要求和2011年版课标要求相同,即“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高中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计划(5篇)
高中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计划(5篇)高中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计划 1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本事,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本事、写作本事和口语交际本事,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本事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本事,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情景分析: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
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本事。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兴趣欠佳。
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本事还有待加强。
三、工作重点: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本事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
3、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言诗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等。
4、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本事,拓展学生语文学*空间。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语文教学,除了常规性的教学要求外,要异常注意选修课的教学安排,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事是高中语文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过去有过分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偏颇,就否定或削弱语文课的工具性,就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上。
教学中,要加强积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名句名篇的积累、阅读鉴赏方法的积累上、表达交流本事的积累等,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本事和语感。
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作者:牟其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国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标准》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定位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
可见,教学是形式,育人是内涵;教学是器,育人是道;教学承载着育人的根本任务,育人通过教学来实现。
所以,以“教书育人”作为天职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和“育”打通并充分融合在一起,是实施育人的关键。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必备的语文能力,达到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品格与境界,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呢?一、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课堂教学是学科育人的主阵地,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应主要抓好以下两点。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本身的审美功能现行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的“编”和“演”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作品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披文入情”法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笔者在教学《背影》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好几个学生都不能自抑,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
现,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在 高中课堂
1 4 9
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 文本 中的语言美 、 景物美 、 人物美 , 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欣赏 和锻炼 的过程 中 , 逐
步提高审美情趣 。
( 三) 思想情感 的熏 陶
思想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教育过程 中学生的态度 、 情绪 、 情感 以及信念为指标 , 目的是促进学生
【 关键词】 高 中语 文 ; 语文课 堂; 育人功 能 中图分 类号 : H 1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6 ) 3 — 0 1 4 9 — 0 2
是语文教学 的题 中应有之义 , 是语文教学必须肩 负的一项重 要任务。 二、 高 中语文课堂育人的内容 ( 一) 语文能力 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人们在语文活动过程 中表 现出来的听 、说 、
进行 , 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堂 的育人功能。
一
与其他 学科教育一 样 , 负有本学科 教育 的专 门任务 , 所 以高 中语文课 堂也必须 围绕基础 知识 、 基 本技能展 开 , 落实语 文 能力 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下 , 教师要想促进全体 学生的全
面发展 , 这 四种能力是缺一不可 的。
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常态 。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 。E t 本教 育家小原 国 芳说: “ 国语教学不 只是简单 的文字或字母用 法和段 落或句 读 的问题 , 除此之外 , 更重要 的是 内容 问题 。国语不是训诂 之 学, 而是思想问题 , 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 语 文教育与其他学 科 教育一样 , 除了负有本学科 教育 的专 门任务 , 还担 负开发 学生智 力 、 提高学生思想 品德 和审美修 养等共同任务 。语 文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朔州市第二中学冯春常【摘要】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首要的是德育。
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德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德育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德育渗透近几年来,虽然语文学科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侧重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的单纯识记,而教材中的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优秀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德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往往在文言文教学中处于次要甚至从属地位。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这一时期学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他们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准备,而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惊慌失措。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堂实施德育渗透,尤其是如何利用教材中的传统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一、高中文言文德育素材解读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均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文学名篇,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发展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历程。
下面,就根据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实际,分析一些文言文教学篇目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并尝试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标准要求相印证,进而探讨从实践层面发掘其德育价值和德育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教师如何育人
随风潜入夜,无声润物细——语文教师如何育人杨雪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语文教学凭借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应走在教学前列,“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这也就把语文教师推向了教书育人的第一线,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育人呢?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素养;其次,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德育教育。
今天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要完善自己,提高个人道德素养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
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质。
”同样,要想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首先教师要德才兼备。
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教师的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
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加强个人的人文修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的进行道德教育。
因而,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
”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任何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都应充满爱心,都应以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情诚恳的态度,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学生。
他们的坦坦荡荡,真诚无私,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远的辉煌。
这就是教师的永久的人格魅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
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学习,讨厌这个老师。
其次,要严爱结合,让学生对老师要敬而近之,既要爱,又要有格,有效。
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要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他们不只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放眼学生的未来,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摘要:五育并举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而产生,并在学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职责。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前言:教育经历了数名改革,从重视双基到落实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一步步在改革,育人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智育为先的教育已经成为历史。
立德树人是新课改之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新课改之魂。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以五育并举作为育人理念,从而打造高效教学。
一、重培人文素养,融合德育教育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
五育并举,德育当头。
为此,教师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开展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就必须挖掘语文学科内容中的人文内容,从而以这些人文性内容为出发点,发展学生们的认知、情感与人格,促进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落地。
以《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此篇文本的讲解,引导学生们了解作者毛主席对长沙秋景的描述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的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从而促进学生们感受革命党人身上顽强的意志,以及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又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们从作者的文笔中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特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热爱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并知道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们了解父母之爱,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爱人,学会爱父母,做一个尊重父母、爱父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当然,将德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坚持五育并举,德字放在首位的原则,全面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突出德育实效,让高中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精神习惯。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五育”融合理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引领之星。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高中语文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前景。
随着新高考的全面推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在“五育”融合的框架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相互融合,以此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了在“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五育”融合;教学策略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在此背景下,“五育”融合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被正式纳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育”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并列或叠加,而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完整生命为目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将“五育”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以及经验,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实践过程,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一理念强调“五育”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对课程、课堂以及所有日常活动的整合,实现“五育”的共通、共赢、和谐发展。
一、“五育”融合理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全面育人,德才兼备“五育”融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它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有机统一。
“德育”在“五育”融合教育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致力于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之人。
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探究性教学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以德润心以文化人——选择性必修第三单元之“多样的文化”说课稿一、说教材内容:本单元节选了四篇外国名家小说,分别是(英)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地位:本单元围绕的人文主题是“多样的文化”。
单元的人文主题应当重点关注,这是一个单元应该达成的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也是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生命教育的具体体现。
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落实的核心,不能偏离,更不能违背这个核心,否则就失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国家层面的指导意义。
精神:新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分解出相应的人文主题。
二、说目标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这一学习任务群。
对一线任课教师来说,如何把学习任务群有效地落实在课堂主阵地上,是一个值得不断尝试的课题。
课程标准提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若干国家..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基于以上对本单元任务群及课程标准中“教学提示”的认识和把握,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1、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深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2、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心灵轨迹,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探究心路轨迹,感受文学多样的风格,从语言风格、主题内容等多方面入手,了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4、以心灵为抓手,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其思考认识,尝试创作小小说。
三、说重、难点我认为,重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不是个别目标的复制。
重点: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人物,领悟作品的内涵和作家寄托。
以文化人: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路径--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进 中 小 学 课 程 教 材 指 南》的 通 知[EB/ OL]. http:///srcsite/A26/s8001/202102/t20 210203_512359.html.[2021-01-19][2021-05-18].
ywjsxln@ 关 注 GUANZHU
习提示”中,无一例外都在强调“知人论世”,这在非 革命传统作品阅读中是很少见的,足见“知人论世” 对于革命传统作品阅读何等重要。
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必须“知人论世”,但若使用 不当,又易生出诸多流弊,甚至会出现以背景理解 代替文本分析的现象,这就与“知人论世”的初衷背 道而驰了。我们必须明确,“知人论世”是文本理解 的辅助手段,是导向文本深度学习的策略;“知人论 世”关键在“渐化”“默化”,在适时、适量,它应是关 键处的点拨、疑难处的帮手,应该随文而教、随学而 教,或于导入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于文本研习 难以深入处适时引入以引发共鸣、触发思考,或于 文本拓展时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二、涵泳体察,深入文本内核 涵泳体察,咬文嚼字,诵读体悟,熟读精思,是 落实“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进入文本, 不立足语言,不深入文本内核,革命传统作品的教 学 价 值 就 难 以 实 现 ,学 生 传 承 革 命 传 统 就 会 成 为 空谈。 涵泳重在诵读体悟。对于诵读,统编教材“学习 提示”中多处予以强调。如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 特别提示“‘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感情深挚沉痛, 与文中一些内容相互印证,不妨反复诵读,深入体 会”,“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也非常精辟、感人,阅 读时要注意感受其表达效果”。这是经典文本,强化 诵读自不必说。而第一次选入教材的杨成武《长征 胜利万岁》,“学习提示”也强调“朗读所引用毛泽东 关于长征的论述,加深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理解”,这 更具典型意义,足以说明诵读对于文本理解、文化传 承的重要作用。文中原汁原味地引用了“毛泽东关 于长征的论述”,不仅如此,文章还原了毛主席讲话 的具体历史语境,若能沉浸在这具体语境中朗读,则 可更好地揣摩听者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毛主席的情 感,让人真切地体会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的自豪, 深刻地感悟到长征的伟大意义。这是纯粹的文本分 析绝难有的情感陶冶、文化渐染。
如何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可见,语文教学的价值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提高。
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的价值,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提高。
一、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爱国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也是核心思想,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问题探究的模式来展现课程的价值,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中确保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大幅提高。
例如,在教学《苏武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更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苏武牧羊》的歌曲,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要自杀?(2)为什么要用卫律和李陵两个人来进行劝解?两人的劝解方式有何不同?(3)苏武居住的环境是怎样的?……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感受苏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展现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二、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文本中的美,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也为了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中,也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学习法,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文本中描写的一些情境,比如,北国的槐树、秋蝉、灰沉沉的天;还有南国的对比图。
我的育人故事-高中语文教育
我的育人故事-高中语文教育2004年从XX后,我就一直在xx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转眼之间已从教16年,我始终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以满腔地热忱对待教学。
在这16年从教生涯中,我始终觉得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师与孩子共同成长。
小时候,我心里总荡漾着对未来的种种向往,尤其是对讲台上拿着粉笔写写画画的教师更是十分的着迷,毕业后,怀抱对教师职业的渴望和满腔的热情,我踏上了教师这条充满活力的路,开始了我的梦想之旅。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的心里激动得那以言语,想像着成群的孩子围在我的身边,安静地听我上课,然而,当我真正的成为老师时,我却没有了好心境,想象与现实总是差那么一大截,最初的日子里,我用十二分的耐心去对待我的孩子们,可是他们总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尽管我尽心尽力去履行自我的职责,但工作还是一塌糊涂,我用心地努力的写教育笔记,脑袋里想到的却总是孩子们的打闹,争吵,不明白该如何写起,在最烦的时候,我常常大声,说:你们再这样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们了。
孩子们便所以怕我,不敢亲近我。
内心的焦虑又开始了,又开始想我该怎样做才能变回孩子心里那个可爱的好教师呢,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等心境慢慢的平静下来,却发现周围的教师们总能面带微笑,愉快从容地应对发生的一切。
在我心里一向以为干事业就要干得响当当,做工作就得有规有矩,井然有序,这才算有梦想、有抱负,而此刻我却醒悟了。
“水滴石穿,铁杵成针”这正是千千万万个教师从点滴小事做起,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换来了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于是我的心境豁然明朗,今后的工作有了努力的方向,心里的顾虑也变成了无穷的动力……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轻声地赞美,一个亲切的动作,一次趣味的谈话,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慰籍、一种爱护、一种亲情、一种完美。
这是一种传递关怀、鼓励和情感的特殊语言。
千真万确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全的爱更伟大了。
今后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新型人材的需要;要不断开扩视野,增长知识;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增强钻研意识;努力在教学中做到勤于观察、勤于积累、勤于思考。
高中语文育人价值内涵与实现途径
高中语文育人价值内涵与实现途径摘要: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其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基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的育人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语文课堂开展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后续相关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中;语文;育人价值;实现途径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高中语文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开始逐渐重视起来。
高质量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健康审美情趣、正确价值观念、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使其能够更好适应今后的学习及生活。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不断挖掘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内涵,探索高中语文教学育人的新途径,更好适应现代化发展对于教育行业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中语文的育人价值内涵分析1.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高中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有很大的作用,高中语文中很多的文章体现了爱国情怀,而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文章的,在其深沉爱国情怀的感染下,不断加深自身对于祖国的热爱,使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以及政治冲击时,仍能够坚定自己的爱国之心,并甘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美文阅读、经典诗歌朗诵等,使学生能够不断领会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在美文欣赏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同时,在高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话剧编排、故事会等,通过此种形式来邀请同学参与到审美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1.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环境复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尤为重要。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积极地将正确价值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一定指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明是非观、辩荣辱,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 篇 课 文 时,契 诃 夫 塑 造 了一个想要逃避、性 格 古 怪、害 怕 变 革,只 想 活 在 套 子 里,按 照一个固定制度生 活 的 “守 法 良 民 ”. 学 生 想 要 理 解 这 篇 文 章所表达的思想,就要对文章内容所发生 的 社 会 背 景 有 一 个 大致了解,要能体会 到 俄 国 当 时 政 治 还 处 于 封 建 统 治,而 社 会和经济已经步入资本主义阶段的复杂 背 景,并 理 解 这 种 背 景下沙皇反动统治和社会潮流之间的对决和沙皇对统治人 民的监控,这 样 才 能 知 道 为 什 么 别 里 科 夫 想 要 被 装 进 套 子 里.作者用夸张的手 法 塑 造 了 别 里 科 夫 这 样 一 个 生 动 的 人 物形象,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渗透我国 当 年 推 翻 清 王 朝 统 治的历史事件,渗透 相 关 的 德 育 教 育,让 学 生 明 白 固 步 自 封 和顽固守旧虽然可以在一时得到安稳,但 是 长 远 来 看 是 非 常 不利的.进而联想到自身学习,从主人 翁 身 上 得 到 学 习 与 反 馈 ,只 有 勇 于 创 新 ,努 力 开 拓 才 能 不 断 地 进 步 . 三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以 文 渗 透 德 育 内 容 的 主 要 途 径
关 键 词 :高 中 语 文 ;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育 ;课 文
一 、前 言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有研 究 表 明 当 代 青 少 年 的道德品质素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 展,也 直 接 影 响 着 中 国在21世纪的 发 展,也 就 是 说 少 年 强 则 国 强. 但 是 高 中 生 的年纪大部分处于14到18岁之间,他 们 的 人 生 阅 历 还 不 丰 富,在面对不良的影响时,很难依靠自 身 进 行 判 断 和 避 免,因 此高中教师承担着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高中语文 教材和大纲编写和制定是经过无数次相 关 教 育 专 家 商 讨、修 订的,具有思想内容健康、主题深刻明 确、用 词 用 句 精 准 和 包 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等特点,因此高中语 文 是 渗 透 德 育 教 育 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文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是将德育教育 和 语 文 教 学 有 机 融 为 一 体 的 有 效 途 径, 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接受到 了 道 德 品 质 的 耳 濡 目染,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正 确 的 世 界 观、人 生 观、价 值 观 ,是 每 一 个 教 师 应 该 认 真 思 考 的 主 题 . 二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以 文 渗 透 德 育 的 主 要 内 容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以 文 育 人 ”
戴凤帅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在高中阶段语文 教 学 中 以 文 渗 透 德 育 教 育,正 是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 体 现. 本 文 概 括 性 解 读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以 文 渗 透 德 育 教 育 的 主 要 内 容 ,然 后 提 出 具 体 的 教 学 方 式 ,希 望 可 以 给 相 关 语 文 教 师 一 定 的 启 发 .
(一 )利 用 课 文 ,联 系 实 际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除了更 加 科 学 化 的 规 划 知 识结构框架,还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和 文 化 内 容 的 融 合. 高 中 语文课文大 多 蕴 含 着 很 强 的 思 想 内 容,学 生 通 过 学 习 和 阅 读,可以更加快速的识别什么是是非、丑 美 和 善 恶,从 而 对 自 身的学习和生活 活 动 进 行 指 导,约 束 行 为,完 善 实 践. 高 中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 多 少 知 识,掌 握 多 少 语法,而是要 在 深 入 挖 掘 教 材 中 的 道 德 和 人 文 精 神 的 前 提 下,引导学生良 好 道 德 行 为 习 惯 的 养 成. 高 中 时 期 有 三 年,
高中语文教学有两方面的主要任务,一 是 教 会 学 生 学 习 知识,二是教会学 生 如 何 做 人. 新 课 标 在 21 世 纪 对 高 中 语 文教学提出了新的 任 务,要 全 面 推 进 语 文 素 质 教 育,也 就 是 说在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提升学生语文能 力 水 平 的 前 提 下,要 进一步根据学生的 个 性 化 特 点,帮 助 学 生 塑 造 健 康 的 人 格. 当今世界知识激增,信 息 爆 炸,学 习 和 工 作 的 竞 争 越 来 越 激 烈,如何才能在社会 中 有 着 自 己 的 立 足 之 地,健 康 人 格 的 塑 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加强高 中 生 的 人 格 培 育,以 文 渗透德育 教 育 内 容. 高 中 语 文 教 材 内 容 的 选 择,是 精 中 选 精,优中选优的,字里 行 间 包 含 着 浓 浓 的 民 族 文 化 和 人 文 情 怀,通过阅读和学习文章,学生可以穿 越 时 间 和 空 间 的 限 制, 与伟人、智者、先驱和圣人进行直接对 话,从 而 感 受 文 章 所 蕴 含的深邃思想与特殊情感.学生学习 语 文 教 材 文 章,有 利 于 开阔自己的视野,提 高 审 美 水 平 和 感 知 外 界 精 神 能 力,形 成 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的 学 习 态 度,为 以 后 的 进 一 步 深 造 和 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