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
(2017)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第一节: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组成①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② 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① 固体: 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② 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
(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但毁灭土壤却是瞬间的)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剧变、海浪等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2.土壤的类型和性状: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植物的根系①直根系:有主根、侧根之分(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②须根系:没有主侧根,只有不定根(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2.影响植物根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3.根的功能:①固定②吸收水分和无机盐4.根吸水失水的部位:根尖——根毛区——根毛细胞5.根尖结构的细胞特点和作用6.根毛细胞吸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7.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植物体各结构8.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被吸收)①构建植物体:N、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N、S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②调节植物生命活动:K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P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9.三大营养素作用及缺乏时症状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分类①按形态分: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②按组成分:木质茎、草质茎2.茎的结构注:单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形成层结构,茎长成后一般不会加粗。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
第一章热能的转化
一、热能的定义
热能(thermal energy)是由物质中的分子运动产生的、具有可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种能量形式。
二、热能的转化
1.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热能可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汽车的发动机就是一个应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车发动机将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按照操纵者的要求运动。
2.热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烧燃料的热能来汽化水,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强上升,用汽车发动机原理使汽车发动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输入我们的家中,使用电器,实现用热能转化为电能。
3.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热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量转化为化学能,在火药、煤气、氢弹等产品中,都是利用热量转化为化学能,来实现大量的能量的源泉。
三、热能的应用
1.在水力发电中,利用蒸发的热量使水蒸发,然后利用蒸汽进行相应的动力,将其转化为电能,最终输入家庭使用;
2.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料燃烧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汽车发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输入家庭使用;
3.在化工工业中。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八年级下学期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学期浙教版科学
浙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一、物理
1. 化学:学习化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重点认知气体的性质、溶液的构成和反应、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等重要内容。
2. 热学:学习物质的温度特性、热力学方程中的参量和物质能量的转换及换热过程等,培养对物理现象的敏感性及把握能量与遗传物质之间关系的能力。
3. 光学:学习折射、反射、色彩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等,加强利用光学研究特性现象的能力。
4. 声学:重点学习声音制造与传播、声学仪器及效应,运用声学现象和技术探究大自然中的现象。
二、生物
1. 生物的发展历史:学习生物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其当今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今天昆虫植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形态的变化,还可以学习植物的耐逆性、濒危物种的维护等内容。
2. 生物的进化与分类:学习物种的分类原理以及人类以及生物的演化,从而能把握生物分类及进化的总体趋势,并理解进化对物种的发展规律。
3. 生物技术:学习植物、微生物、动物等微观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
功能,学习一些简单的分子生物技术和细胞技术探究重大疾病的病因
以及治疗等。
4. 中国生态环境:学习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
习中国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环境与人
类发展的关系,从而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为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出现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形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形成5、原子轻易形成的物质:金属和液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拎正电)中子(不磁铁)夸克(不显出电性)核外电子:(拎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相同,原子种类一定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分散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丧失电子--构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获得电子--构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共同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化合物:由相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则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认依据:由实验测量共同组成,无法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则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则表示物质分子的形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电和磁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
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16、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两端会有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可用右手定则。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整理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4、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5、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6、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知识总结2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以水为例说明)
1. 分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在化学反应
....中可分裂为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
(3)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相同。
2. 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 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
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 化学反应实质:
(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
原子的体积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为10-26~10-27数量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第1节空气与氧气A.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P)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的各成分体积组成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可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等B.空气的利用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动植物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依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C. 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的气体2) 氧气不易溶于水3)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在压强1.01×105Pa 、—183℃时,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2.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中的气体为氧气3. 硫、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1)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得很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硫的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染②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或在瓶底部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生成的气体 2) 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想象 铁丝只能发出红热现象,不能燃烧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产生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铁丝不能生锈②铁丝盘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③下端系火柴引燃④要等火柴将要熄灭时再伸入氧气中⑤集气瓶中预先保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D. 氧化物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 说明: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并不都是氧化物。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第1章符号与粒子三、计算题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2.%100*%100**物质的总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元素的质量分数==3.%100*%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分数==(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4. H2O有那些意义(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5)、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H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2+前2: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2H 2O 前2: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CaO (Ca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 增大 。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第2章 空气与生命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0.03%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根不断向下延伸分化区:根尖的最上方,细胞不再生长,而是分化成各种根的组织结构,如表皮细胞、木质部细胞等2.根的吸水和失水根毛区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使根毛区成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同时,根的表皮细胞有一层叫做根压的层,能限制水分向外散失,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
土壤是由各种生命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
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而非生命成分则包括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液体和气体。
岩石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终形成土壤。
土壤的结构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土壤的类型可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和壤土类。
植物的根系可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而根压层则起到限制水分向外散失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总的来说,土壤的成分和结构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而植物的根系则是吸收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关键。
因此,了解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对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的生长是不断伸长的过程。
在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而在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根据液体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决定的。
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吸水;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失水。
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根部后,会依次通过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最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浙教版新八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
1.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变化,公转使得地球呈现出不同的季节。
4.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和八大行星。
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5.太阳的结构:太阳的内部由核心、辐射区和对流区组成。
6.月球的运动和月相: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月相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产生的。
7.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经历了膨胀和冷却。
8.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热层和外层。
大气层能够保护地球的生命。
9.大气压力:大气压力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
常用的单位是帕斯卡。
10.大气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包括对流和降水,平行于地表的运动包括水平和垂直。
这些运动使得天气发生变化。
11.大气中的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毛发、海洋、湖泊和河流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12.火山和地震:火山是地壳上岩浆喷发的地方,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破裂和运动的现象。
13.岩石和矿产资源:岩石是地壳中主要的构成物质。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和能源矿产。
14.水资源和地下水: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地下水是地下岩土中的水。
15.卫生和健康:健康是人体正常运作的状态,卫生是保持健康所需
的各种措施。
这些只是知识点中的一部分,根据题目要求,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些或
全部进行填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磁性是指物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其中铁质的磁体叫做磁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是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因此,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是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它们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地磁场:地磁场是指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这个现象首先由我国宋代的XXX发现,磁针在指向真北方的同时,还会偏离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做磁偏角。
四、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当电路中有电流时,测电笔会发出声音或者亮灯,表示电路通电。
3、用电安全:①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②不要在使用电器时接触水或者其他液体;③不要随意拆卸电器;④不要在电器过载时继续使用;⑤不要在电器损坏时继续使用;⑥不要在电器故障时自行修理,应该找专业人员维修;⑦不要在插头插座上拉扯线缆;⑧不要将电器插头插入不匹配的插座中;⑨不要在电器使用时离开现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
姓名班级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重要概念1.元素:。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而不讲个数。
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分布:a.地壳中-- b.海洋中-- c.人体中-- d.大气中--2.同位素:3..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数+数4. 单质:化合物: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的定义: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也可以是原子、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直接构成,它的化学性质就由那种微粒保持。
原子的定义:离子的定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4.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的质量可以。
在原子中,数=数=数5.原子半径数量级为:原子质量数量级为:6.水电解实验的结论(5条):三.模型与符号1.符号的作用:2.模型可以是:3.水在状态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改变的是 .4.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历程5.表示分子的符号是,表示原子的符号是,离子用表示。
6.元素符号的意义:⑴⑵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铁铜锌金银碘钡汞铅7.元素周期表:a.纵行为,横行为,b.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c.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化学性质由决定。
8.化学式意义(5点)9.化学式的书写:①单质---双原子分子有氟氯溴碘氮氢氧,其他元素符号直接表示②化合物--根据读法: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根据化合价:氧化铝氯化镁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写元素符号):10.离子符号: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联系化合价)。
11.原子团的化合价(写符号):四.典型题型:1.写出表示下列意义的符号或指出数字3的意义:⑴一个氧分子_________ _____ ⑵二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⑶+2价的锌元素________ ________ ⑷碳酸根离子____ ____________⑸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_ (6)Al3+(7)Al2O3 (8)3N2.以羟基磷酸钙[Ca5(OH)(PO4)3]为原料生产的陶瓷,能够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及人工假牙。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可用S和N表示;★自然界不存在单个磁极的磁体,磁体上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个磁体也不能有多于两个的磁极。
拓展:磁体的分类:(1)从磁体的形状分:蹄形磁体、条形磁体、针形磁体等;(2)从磁体的来源分: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常见);从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分:硬磁体(永磁体)和软磁体;(3)磁体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要通过磁体对磁性材料的作用来反映,运用了转换法。
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若磁体与另一物体相互靠近时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另一物体是含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一是另一物体也为磁体,它们的异名磁极相互靠近。
方法点拨一:判断某物体是否有磁性的方法:(1)将被测物体靠近铁类物质,若能够吸引,则有磁性;(2)将被测物体用细线挂起,若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则说明该物体有磁性;(3)把被测物体靠近已知有磁性的物体,若有一端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则被测物体有磁性。
方法点拨二:判断磁极的方法:(1)用已知磁极的物体靠近被测磁体一端,与已知磁极相斥的为同名磁极、吸引为异名磁极;(2)将被测磁体用细线挂起,静止时指向北面的一端是北极。
3、磁化是指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不能长久保持磁性,而钢棒磁化(用磁体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多次)后能较长久地保持磁性,用钢棒制造永磁体。
拓展:(1)只有铁、钴、镍等磁性物质才能被磁化;(2)被磁化了的物体与使它磁化的磁极相靠近那一端是异名磁极;(3)有磁性的物体受到强烈撞击或加热,磁性会消失。
4、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特殊物质称为磁场,其基本性质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13、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环绕方向。
1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能产生磁场,并与条形磁铁的磁很相似。
改变了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也发生了变化。
15、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关系——安培定则(二)(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16、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由什么因素决定电磁线圈的匝数越多,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线圈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线圈的磁性大大增强。
17、电磁铁――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电磁铁容易控制,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控制,它的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控制,它的磁极的方向可以由变换通电方向来控制.电磁铁的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18、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19、磁悬浮列车: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20、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安培力)的作用.2.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3.当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方向发生改变.4.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的方向不变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体长短有关。
21、左手定则(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四个手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2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但不能持续。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通电线圈所在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线圈的这一位置叫平衡位置。
(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结果。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或反向时,受到的作用力为零。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5)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不立即停下来,而是在位置附近摆地动几下才停下来23、直流电动机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通电线圈的受力方向,从而使之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以保证线圈沿同一方向持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定子,转子)24、交流电动机也是依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运转的。
25、磁生电--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也叫感生电流2、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感应电流,但是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闭合且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有关;改变其中的一个,电流方改变;若同时改变这两个方向,电流方向不变5、在电磁感应中,机械能转变成了电能。
26、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
这三个方向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
(了解)右手四指与大拇指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手心对着N极(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27、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是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永磁体的强度、切割导线的条数、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而与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无关。
28、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呈闭合回路的矩形线圈在磁场中不断地转动时,线圈中就有方向不断改变的感应电流产生。
2、交流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3矩形线圈、圆环、电刷、电流表组成了闭合电路。
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4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无感应电流。
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垂直,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有感应电流。
(注意两次的切割方向,及电流方向的改变)5线圈在磁场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线圈不断转动,则感应电流方向不断作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就是交流电。
交流电跟我们从电池得到的电流有所不同,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为50赫兹,即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秒,即1秒内线圈转50周,每秒出现50个周期,方向改变100次。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法来发电。
还用电磁体代替永磁体。
29、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
因此电动机也可以做发电机。
交流发电机发电时,线圈内是交流电,对外供应也是交流电;直流发电机发电时,线圈内是交流电,对外部供电是直流电。
30、家庭电路的组成。
(1)组成:进户线(零线,火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插座、开关、用电器。
(2)开关与电灯串联(3)插座与电灯及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3)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保险丝也是串联的。
2、认识火线和零线及它们之间的电压(220V)。
3、测电笔的结构、正确作用方法、――判别零线和火线。
4、电能表的作用,认识讨论“220V5A”表示的意思。
220V表是额定电压,5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5、熔断器:分为封闭管式和敞开插入式保险丝的材料特点、作用。
(1)材料特点: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做成。
(2)作用: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电流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作用。
6、断路器:――用来代替闸刀开关和熔断器,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的保护作用结合课本图4-54分析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7、介绍二脚和三脚插座和插头,说明接地的必要性和原理8、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31、安全电流和电压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安全电流:在30毫安以下。
超过30毫安,人会感到剧痛,神经麻木,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安全电压:在36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
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可以是24伏或12伏以下。
触电事故家庭电路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触电大多是人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
高压触电只要靠近它就会触电。
安全用电常识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八年级下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