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合集下载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感谢观看
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 感觉是不同的,人们并不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 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 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是凯恩斯以后消费函数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但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 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例如,生命周期假说就认为:人总是能够深谋远虑,在任何时候都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 远利益,并站在这种高度,根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这 显然和人们实际的消费行为不符,这种过于理性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
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在上面的问 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 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 限。
1988年Shefrin和Thaler提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ehaviorlifecyclehypothesis)修正了传统的生命周期 假说,使之能更好地描述现实中人们的消费行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费行为。消费者根据生命周期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 们划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未来收入账户(F)。

心理账户的通俗解释

心理账户的通俗解释

心理账户的通俗解释
心理账户是一种通俗的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概念,用于描述人们对资金或财务状况的感知和心理认知,而非实际的财务数字。

这个概念强调了人们对金钱和财务的情感和主观感受,而不仅仅是冷静的理性计算。

以下是对心理账户的通俗解释:
1.主观感受: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金钱流动和财务决策
产生的主观感受。

这可能包括对于花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
情感反应。

2.分隔认知:人们往往会将金钱分隔成不同的账户,每个账户都
有特定的用途和情感联系。

例如,可能会有一个娱乐账户、一
个储蓄账户、一个投资账户等。

3.情感影响:在心理账户中,情感和心理状态对于财务决策的影
响很大。

例如,当人们把钱视为特定用途(如娱乐)时,他们
可能更容易在该账户中支出。

4.目标设定:人们可能会为每个心理账户设定特定的财务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情感驱动的,而非单纯基于理性考虑。

5.时间影响:时间因素也是心理账户的一部分。

例如,人们可能
在短期账户中更愿意花费,而在长期账户中更注重储蓄和投资。

6.行为影响:心理账户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们的财务行为产生影响,
他们的决策可能更受到情感、心理账户分隔和目标设定的驱动。

总体而言,心理账户强调了人们对金钱的情感认知,这种认知可能
会在财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理解心理账户的概念有助于更全面地解释和预测个体和群体的财务行为。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建立的一种账户,用来存储与情绪、经历和心理体验相关的积极或消极的记忆、信念和体验。

不同于真实的金融账户,心理账户是一种虚拟的账户,用来评估和影响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态度和行为。

心理账户的概念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发展而来,他们认为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做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评估和决定。

心理账户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金钱账户、时间账户和社交账户。

金钱账户是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心理评估。

每个人在心理账户中都有一个心理价值观念,用来衡量自己的金钱价值。

有些人认为金钱是衡量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指标,他们会非常努力地赚钱和积累财富。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这种心理账户会影响人们在购物、投资和慈善等方面的决策。

心理账户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它受到个体的文化、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人可能会更重视金钱账户,而一个注重精神成长的人可能会更重视时间账户。

虽然每个人的心理账户都不同,但它们对个人的行为和幸福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账户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通过自省和觉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账户,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调整和管理。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对金钱过于追求,可以尝试放松对金钱的依赖,更关注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如果发现自己对时间安排不合理,可以学会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休闲时间。

通过理智地管理心理账户,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发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什么是心理账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出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经济决策,而这些决策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心理账户。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账户呢?简单来说,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比如说,你辛苦工作赚来的 500 元工资和买彩票意外中得的 500 元,在实际价值上是一样的,但在我们的心里,往往会对这两笔钱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对于工资所得,我们可能会精打细算,用于支付生活必需品或者储蓄;而对于彩票中奖的钱,可能就会更倾向于消费,比如买一件一直想买但觉得有点贵的衣服,或者去吃一顿豪华大餐。

再比如,你准备去看一场演唱会,门票价格是 500 元。

当你到达现场发现自己丢了 500 元现金,可能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买票入场;但如果是提前买好的门票丢了,需要重新花 500 元购买,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观看。

其实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两种情况都是损失了 500 元,但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心理账户的存在会影响我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比如在消费方面,我们可能会为了一件喜欢但价格昂贵的商品而省吃俭用,但对于一些看似便宜却不必要的小物件,却经常随手购买,因为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这些小物件的花费被归到了“小钱”的账户,所以不会太在意。

在投资领域,心理账户也同样发挥着作用。

有些人在股票投资中,对于盈利的股票很容易卖出,实现获利;而对于亏损的股票却一直持有,不愿意割肉止损,总期待着股价能够回升。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中,盈利的部分被视为“已经到手的钱”,而亏损的部分则被视为“只是暂时的账面损失,未来还有机会回本”。

既然心理账户对我们的经济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是在潜意识中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而自己却没有察觉。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是指我们对不同资产或负债的心理分配方法,即将同等金额的钱分配到不同的账户中,然后按照不同的账户使用方式进行消费。

这种心理账户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我们会将工资分成生活费、储蓄款、旅游基金等不同的账户,然后分别用于生活支出、投资等。

心理账户的形成,一方面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天生本能,另一方面也与个体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在众多心理账户中,三种通常比较显著,它们分别是基础账户、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

基础账户(basic account)是我们日常支出的账户。

我们往往会将月工资在此账户中取出,用于满足日常的食物、水、房租、交通等必要开支。

这个账户最容易遭受过度使用和过早消耗,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用它来满足其他心理账户的需求。

储蓄账户(saving account)是我们用来保存未来可支配的资产的账户。

当我们的基础账户充足时,我们会将一部分资产转移到这个账户中,用来应对未来的紧急情况,或者是为财务目标如旅行、购买汽车等做铺垫。

这个账户的目的往往都是与未来相关的,因此它需要更加谨慎和稳定。

投资账户(investment account)是我们用于超越日常财务目标,获取更高价值的账户。

这种账户经常是我们熟知的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长期投资工具。

在这个账户中,我们为未来的超常盈利机会做准备,努力获取更高的回报率。

这个账户通常需要更长期的思考,同时也需要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虽然心理账户的划分方式很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优的。

我们的心理账户往往会受到一些非理性的影响,比如损失厌恶和锚定效应等。

损失厌恶使得我们更愿意选择风险不确定性低的账户,而锚定效应则让我们过度关注先前的决策和状态,产生僵化思维。

因此,了解和规避这些心理障碍是我们更好地管理心理账户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心理账户很好地解释了人类的财务习惯和行为表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投资决策和消费选择。

对于个人而言,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账户有助于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社会而言,合理管理社会的心理账户是财富公平分配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账户,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存在。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后来被心理学家们广泛接受和研究。

心理账户可以理解为个人内心深处的积累,它影响着个体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的态度和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情绪,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个体心理账户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谈心理账户的概念、分类和影响。

一、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是个人在心理上的一种账户,它包含了个体的情绪、信念、认知和态度等诸多元素。

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内在的心理仓库,记录着个体在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体验。

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心理账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当个体经历一些事件或情绪体验时,他们的心理账户会不断地被更新和修正。

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功,他的心理账户就会增加一笔正面的情感和自信,而当他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他的心理账户就会受到负面的冲击。

所以,心理账户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心理账户可以被划分为正面心理账户和负面心理账户。

正面心理账户包含了积极的情绪和信念,比如自信、乐观、喜悦等;而负面心理账户则包含了消极的情绪和认知,比如焦虑、沮丧、恐惧等。

正面心理账户和负面心理账户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上有着明显的影响,它们可以决定一个人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心理账户还可以被分为个人心理账户和集体心理账户。

个人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在个人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信念,而集体心理账户则是指群体或社会在共同体验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心理账户。

集体心理账户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它会引导人们对社会中不同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一次灾难性的事件后,整个社会的集体心理账户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可能表现出更加团结和支持的态度。

心理账户的界定和特点

心理账户的界定和特点

心理账户的界定和特点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账户,用来储存与情绪、情感和心理状态相关的信息。

它是人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便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管理。

心理账户的界定和特点如下:1. 界定:心理账户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它包括个体的情绪、情感、心理体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信息。

个体可以通过记录和观察自己的心理账户,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2. 特点:(1)个体化:每个人的心理账户都是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不同人的心理账户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

(2)动态性:心理账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个体可以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心理账户的变化,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3)客观性:心理账户的观察和记录应该尽量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影响。

个体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和记录,获取更准确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信息,为自己的心理调适提供参考依据。

(4)反馈性:心理账户可以为个体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是否健康。

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心理账户的变化,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5)个体自主性:心理账户的观察和记录是个体自主进行的,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方式。

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工具和方式,如纸笔记录、电子表格、心理APP等。

心理账户的观察和记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设定观察目标: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设定观察和记录心理账户的目标。

例如,想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规律,可以设定观察和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状态。

2. 观察和记录:个体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方式,如每天晚上花几分钟回顾一天的情绪变化,或者使用手机记录心情日记等。

常见的心理账户

常见的心理账户

常见的心理账户概述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对个人经济和财务决策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一个概念性的工具,用来描述个人对金钱和经济决策的态度、信念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与金钱相关的决策,而心理账户则对我们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账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金钱观念和行为模式。

1. 收入账户收入账户是人们对待个人收入的一种心理账户。

在这个账户中,人们容易将收入与支出进行对应,并将积极的情感和自我价值感与收入联系起来。

在收入账户中,人们通常会根据收入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成功程度。

这种心理账户可能导致人们过度关注收入,并在面临高额支出时感到焦虑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收入账户,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如储蓄、投资或还债,以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收入。

•建立紧急备用金,以应对突发的支出需求。

•学会合理分配收入,确保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适度享受生活。

2. 储蓄账户储蓄账户是人们对待储蓄的一种心理账户。

在这个账户中,人们通常会将储蓄金额作为一种未来的经济保障,并与安全感联系在一起。

储蓄账户的存在可以让人们在面临困难时有一种安全感,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为了更好地管理储蓄账户,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建议:•建立自动储蓄计划,将一部分收入自动转移到储蓄账户中,以确保固定的储蓄。

•制定合理的储蓄目标,并设定时间表,以追求更高的储蓄水平。

•寻找高收益的储蓄工具或投资项目,以增加储蓄账户的价值。

3. 消费账户消费账户是人们对待消费的一种心理账户。

在这个账户中,人们通常会把消费与奖励、享受和满足感联系起来。

在消费账户中,人们容易陷入过度消费的问题,而忽视了长期的财务规划和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管理消费账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合理的消费预算,确保消费行为在可控范围内。

•慎重考虑每一笔消费,避免冲动购物和无谓的浪费。

•培养理性消费的习惯,避免过度追求即时满足感而忽视长远利益。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个人内心中所形成的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它是我们对自身的价值、需求和情感的一个内在表达。

心理账户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健康,也与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息息相关。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在心理账户中存入“正能量”或“负能量”,而这些存入的“能量”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它承载着我们的情感、需求、价值观等。

这个心理账户会影响我们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当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时,我们的心理账户就会充满着积极的情感和信念;而当我们对自己失望、对生活充满抱怨时,我们的心理账户则会充满着消极的情感和怨恨。

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心理账户的存入和取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我们的行为、言语和思维方式都是存取心理账户的手段。

当我们努力工作、取得成功时,我们就会给自己的心理账户存入“正能量”;而当我们自我怀疑、消极抱怨时,就会从自己的心理账户中取出“负能量”。

这些存取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态度,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存取行为,尽可能地向心理账户存入更多的“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的存入,以维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调节。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不同的心理账户之间会相互影响和调节。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看法之间就存在着相互调节,当一个人对自己充满自信时,他也会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反之,则会更加苛刻和挑剔。

心理账户的与他人的交流也会相互影响,当我们和他人进行积极、愉快的互动时,我们的心理账户就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当我们和他人产生矛盾、冲突时,我们的心理账户则会受到负面影响。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账户,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账户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乐观、包容,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积极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情感体验、决策行为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

它类似于我们的理性账户和情感账户,用来管理和存储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和体验相关的信息。

心理账户的建立和管理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心理账户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建立和管理心理账户等方面进行浅谈。

心理账户是指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记账机制。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无论是感受到了别人的好处还是遭受到了别人的伤害,我们都会将这些经历归类存储在心理账户中。

心理账户会记载他人对我们的好处、支持和关心,也会记载他人对我们的伤害、冷漠和不公。

这些记录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不同的经历与记载会给我们的心理账户中存储的信息带来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

心理账户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由于心理账户中的信息是从人们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因此它会随着我们的经历和交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相对于情绪的瞬时波动和理性的短暂思考,心理账户中的信息相对稳定和持久。

这意味着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积极经历和负面经历会对我们的心理账户产生长期的影响,进而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建立和管理心理账户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

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账户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客观、平衡和真实的。

这样的心理账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通过管理心理账户,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他人的伤害和冷漠,减少不必要的情绪痛苦和压力。

那么,如何去建立和管理心理账户呢?我们应该注重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和赞赏,尤其是他们对我们的好处和支持。

这样能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人际互动。

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通过理解和关心他人,我们能够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我们要学会面对和化解他人的冷漠和伤害。

心理账户在生活中的例子

心理账户在生活中的例子

心理账户在生活中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心理账户在生活中的例子:
1. 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

一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平衡。

他们在心理账户上投入更多的自我照顾和时间,以确保他们保持着正面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2. 满足自己的需求。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一个决定,而不是为了满足短暂的好处而匆忙行事,因为他知道这样会对自己的长期利益有更多的好处。

3. 旅游和探险。

有些人可能需要在心理账户上进行更多的冒险和探险,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4. 给自己一个令人满意的收获。

这可以包括学习新技能,通过完成一项挑战来获得成就感,或者通过帮助别人获得满足感。

5. 为自己投资。

这可能包括学习新知识或技能,参加培训或研讨会,或者自我发展和探索。

总之,心理账户代表了我们对自己心理和情感健康的投资。

通过在心理账户上投资,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提高自信和自尊,并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什么是“心理账户”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什么是“心理账户”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什么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800块的衣服可以买,8块运费不行”“超市购物一大堆可以,买2毛钱购物袋不行”“在外吃饭上千可以,外卖没有凑够满减不行”......虽然可能挣得少,但生活必须过得精致,这就是当下年轻人呈现出反差萌的消费观。

在行为学上,这样的反差萌消费观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一词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首次提出,塞勒也因此理论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心理账户说的是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而这些账户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

举例来说,假设买了一杯咖啡,不小心撒了,多数人不会再去店里买一杯;但如果是在去买咖啡的路上丢了30块钱,很多人还是会去店里买上一杯。

在同样损失30块钱的情况下,为什么后者仍然会让很多人做出买咖啡的行为,这是因为买咖啡的钱属于“咖啡账户”,而丢失的零钱属于“零钱账户”。

人们把不同用途的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上,比如说,我们会把买生活用品的钱放在生活开支账户,买礼物的钱归到情感账户,旅游的钱归到享乐休闲账户等等。

在不同账户上的钱价值也不一样,愿意去花费的钱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该花的钱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

具体而言,就是“800块的衣服”符合“我”的消费心理预期,不会觉得贵,说买就买;“8块运费”本来不在“我”的消费预期之内,现在突然让“我”花这个钱,不可接受。

刷题巩固1、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一套或隐或显的心理账户系统,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心理会计现象的是()A.整日忧心忡忡的小李将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B.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C.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但他总是去离家更近的银行取款D.小刘因公司奖励出游某地感觉不错,后来自费重游此地却感觉不佳【解析】B。

消费心理学里的名词解释

消费心理学里的名词解释

消费心理学里的名词解释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心理原因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它关注人们为什么要购买某种产品、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以及他们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1. 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感知价值指的是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认知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特性,还与消费者的期望和个人评估有关。

消费者通常会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将其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感知价值可以被认为是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他们是否购买。

2.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心理账户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对于花费的资金资源进行心理分割的行为。

人们倾向于将资金分配给不同的账户,如娱乐账户、日常生活账户或储蓄账户。

这种行为会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的权衡和偏好。

3.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感知。

在消费行为中,个人会通过购买某种品牌或产品来表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例如,一些消费者愿意购买奢侈品牌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社会认同对于人们的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4. 群体效应(Herd Effect)群体效应是指人们受到周围群体行为和意见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消费领域中,当一个商品或服务被认为是流行或受欢迎时,其他消费者可能会跟随群体的选择而购买同样的产品。

这种效应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市场推动力。

5.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锚定效应是指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受到已知参考点的影响。

当消费者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会倾向于参考之前获得的信息,将其视为价值和价格的标准。

例如,一种商品的原价为100元,但打折后降至80元,消费者可能会感到这是一种划算的购买,因为他们将80元作为一个锚定点进行比较。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 教育学中应用
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
户。
布置作业的技巧: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 一些作业。
• 消费领域的应用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 费行为 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 现期资产账户(A) 未来收入账户(F) 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是不同的,而且 同一个心理账户,其中的财富余额不同,对消费 者的诱惑也不同。财富余额越多,诱惑越大。
• 简介 • 概念发展
• 应用 • 影响
简介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 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 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 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1999年,萨勒在一篇文章中对近20年“心理账户”研究做了一个总结
应用
• 经济学中应用
心理账户的概念与经济学上的几个有名的效应有关: 非替代性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 交易效用效应 两个帐户:经济学帐户 心理帐户 三种情形: 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 在不同的帐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三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Fra bibliotek概念发展
1980年,理查德·萨勒首次提出心理账户概念
1981年,卡尼曼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 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1984年,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对多种选择结果进行估价,在估价过程 中将利弊得失考虑进去。 1985年,萨勒教授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 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导致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 1996年特韦尔斯基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为自己和他人建立的一种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账户。

它是人们对自己的感知和体验进行整理、分类和储存的方式。

心理账户的建立和维护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账户有助于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进行管理。

当个体面临复杂的情绪和挑战时,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归类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他可以将这种情绪归类为心理账户中的“挫折账户”,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这种情绪,例如找朋友倾诉或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账户有助于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和情绪进行理解。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他人的冲突、负面情绪和挑战。

通过建立心理账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并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方式来应对。

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对你态度不好时,你可以将其归类到“工作场景账户”中,理解他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而产生了负面情绪,这样就不会过于自责或产生过度反应。

心理账户还有助于个体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进行评估和反思。

通过整理和分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个体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一个人可以通过分析自己在工作和社交中的表现,将其归类到“沟通能力账户”和“忍耐力账户”中,从而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短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心理账户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个体的心理账户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误解。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是独特的,所以心理账户往往是建立在个体主观经验的基础上。

这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情境和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存在偏见。

心理账户也可能受到记忆和回忆的影响。

个体在建立心理账户时,可能会选择性地记住和回忆某些经历和感受,从而导致账户的不完整性和不准确性。

个体在建立和维护心理账户的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和开放的态度。

在归类和整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时,尽量多角度地思考和分析,并注意自身可能存在的主观偏见和误解。

个体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反馈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心理账户,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这个名词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心理账户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内心中储存的一系列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账户”,记录着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心理学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方式建立起不同的心理账户,这些账户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和情感反应,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心理账户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斯提出,他认为每个人会按照自己的内心构建出三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父亲账户、母亲账户和成人账户。

父亲账户和母亲账户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一个人对父母或其他关键人物的影响和认知方式;而成人账户则是在成年后形成的,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对外部环境的理解。

这三种心理账户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父亲账户和母亲账户来自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

父亲账户通常会受到父亲或其他男性对自己的影响,而母亲账户则会受到母亲或其他女性对自己的影响。

这两种账户会决定一个人对权威的看法、对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他人关系的处理方式。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爱护,他的父亲账户和母亲账户就会相对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恶劣的家庭环境,他的父亲账户和母亲账户就可能充满负面情绪和误解。

成人账户则是在成年后形成的,它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对外部环境的理解。

成人账户的形成是受到教育、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人账户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生活态度等方面。

一个成熟健康的成人账户会使一个人具有自尊、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一个不健康的成人账户则会使一个人缺乏自信、自卑和消极。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账户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心理账户会决定他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父亲账户和母亲账户充满了负面情绪和误解,他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和不信任,导致他的人际关系不顺畅;而一个健康的成人账户则会使一个人更加理性、随和和宽容,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

浅谈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建立的一种账户,用来储存各种情感、体验和记忆。

它类似于一个记账本,记录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健康。

本文将从定义、功能、分类和管理四个方面,对心理账户进行浅谈。

心理账户是人们的内心世界。

它是人们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一种心理过程。

心理账户可以存放人们的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它还可以储存人们的各种体验,比如成功、失败、快乐、悲伤等。

心理账户还具有记忆的功能,能够记录人们的生活片段、重要事件和个人成长。

心理账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清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波动和变化,这时候,可以通过检查自己的心理账户,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找到情绪的源头,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心理账户还可以帮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当人们遇到困难和压力时,可以回忆自己的心理账户,找出过去克服困难的经验和思维方式,从而应对当前的问题。

心理账户还能帮助人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通过仔细检查自己的心理账户,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

心理账户可以分为正面账户和负面账户。

正面账户主要用来储存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如快乐、幸福、满足等;而负面账户则主要用来储存消极的情感和体验,如痛苦、悲伤、烦恼等。

每个人都有正面账户和负面账户,其中的内容多寡和比例因人而异。

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正面账户的积累和有效利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而负面账户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们需要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

对于心理账户的管理,有几个要点需要引起重视。

人们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心理账户。

通过适当的自我反思和回顾,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方式,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人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账户。

当心理账户中的负面情绪过多时,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来减少和转化这些情绪,比如通过与朋友聊天、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和释放。

人们还应该学会积累正面账户。

行为经济学心理账户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

行为经济学心理账户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

行为经济学心理账户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行为经济学心理账户理论是指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将资金分配和使用看作是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进行的。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会根据账户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消费规则和偏好,从而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账户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并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心理账户的概念与特点心理账户是个体在心理上设定的一个概念框架,用于管理和分配资金资源。

根据心理账户理论,个体会将账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日常生活账户、投资账户、奖金账户等。

每个账户都有相应的规则和限制,影响个体对资金的使用决策。

心理账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账户分离:不同账户之间相对独立,个体对不同账户的资金有不同的认知和感知。

2. 账户效应:针对同一金额的资金,个体在不同账户中的使用规则和意愿是不同的,会出现消费偏好的变化。

3. 互补替代效应:个体资金资源有限,当一账户金额不足时,会从其他账户中转移资金满足需求。

二、心理账户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1. 消费规则的设定: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个体对不同账户中的资金使用存在不同的规则设定。

例如,个体可能更倾向于将日常生活账户中的资金用于日常开销,而将投资账户中的资金用于长期投资。

2. 消费偏好的变化:不同账户中资金的使用规则和限制会对个体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在奖金账户中积攒的金额更倾向于用于奢侈品消费,而在日常生活账户中的金额更倾向于用于必需品消费。

3. 消费行为的积极性:心理账户理论中的互补替代效应可以激发个体的消费积极性。

个体在某一账户中的金额不足时,会从其他账户中转移资金以满足需求,这种转移行为可以促进消费的发生。

三、心理账户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消费管理:个体可以通过设立多个心理账户来管理和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

例如,设立专门的投资账户来积累长期财富,设立日常生活账户来支付日常开销,有利于维持个体消费行为的平衡和稳定。

2. 消费导向策略:根据心理账户理论,企业可以利用个体对不同账户中资金使用的规则和意愿的差异,设计差异化的市场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简介(mental accounting)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

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

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

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

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

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

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

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概念发展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sunkcosteffect)”的影响。

萨勒认为: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论”,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推测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账户系(PsychicAccountingsystem)。

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

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1981年,丹尼尔·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在对“演出实验”的分析中使用“Psycho logical Account(心理账户)”概念,表明消费者在决策时根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形成相应的心理账户。

卡尼曼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1984年,卡尼曼教授和特韦尔斯基教授认为“心理账户”概念用“mental account”表达更贴切。

卡尼曼认为: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实际上就是对多种选择结果进行估价的过程。

究竟如何估价,最简单也最基本的估价方式就是把选择结果进行获益与损失(得失)的评价。

因此,他提出了“值函数”假设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解释人们内在的得失评价机制。

1985年,萨勒教授发表《心理账户与消费者行为选择》一文,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导致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

萨勒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

在作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

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萨勒列举了4个典型现象阐明心理账户对传统经济规律的违背,并提出了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特征。

1996年Tversky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这种认知幻觉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使投资者们失去对价格的理性关注,从而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5]。

Kivetz(1999)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根据财富的来源不同进行编码和归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编码和分类过程中“重要性-非重要性”是人们考虑的一个维度。

有学者从行为的角度对“心理账户”进行定义,认为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来管理、评估和记录经济活动的一套认知操作系统,这套认知操作系统导致一系列非理性的“心理账户”决策误区。

1999年,萨勒发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一文,这是对近20年“心理账户”研究的一个总结。

在文章中,萨勒认为:心理账户的三个部分最受关注,首先是对于决策结果的感知以及决策结果的制定及评价,心理账户系统提供了决策前后的损失--获益分析; 第二个部分涉及特定账户的分类活动,资金根据来源和支出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住房、食物等),消费有时要受制于明确或不明确的特定账户的预算; 第三个部分涉及账户评估频率和选择框架,账户可以是以每天、每周或每年的频率进行权衡,时间限定可宽可窄。

因此,“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应用经济学中应用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心理效应:非替代性效应、沉没成本效应、交易效用效应。

最早提出心理帐户现象的经济学家萨勒曾讲过他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瑞士给他的报酬还不错,他很高兴,讲课之余就在瑞士作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

第二次在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都觉得贵,弄得特别不舒服。

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帐户上;第二次不是,他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

跟团旅游同样如此。

先付掉旅行所有的费用和先付一部分钱,然后每次门票费再另付可能路线、费用都一样,但舒服度是完全不同的。

前一种是怎么玩乐怎么高兴,因为钱已付了;后一种情绪变化会比较大,因为总在掏钱。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让痛苦分阶段,既然痛苦不可避免,就应让让痛苦一次到位,剩下的全都是好的。

决策无处不在,大到公司的业务决策,项目决策,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购买怎样的房子,购买哪支股票,甚至晚上该吃什么等。

既然是决策就有理性的与非理性的。

我们都有两个帐户,一个是经济学帐户,一个是心理帐户,心理帐户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

经济学帐户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

在心理帐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

心理帐户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户中,不能相互填补;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如,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帐户内。

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马来的10万,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多了。

一个人会将辛苦赚来的项目报酬有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

一个10元等于两个5元吗?由于心理帐户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认识和行为决策有不同。

认识到如此,那么做为子女,每年一次性给一大笔钱孝敬父母,不如分若干次以小额的形式,这样促使他们真正使用这笔费用。

认识到心理帐户的存在,了解非理性的效应。

应该明白,钱是等价的,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一视同仁,做出一致决策。

教育学中应用“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学生当然也有。

我们是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

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

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

消费领域的应用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 (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 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

探讨了人们面临信用市场不完善、未来收入和寿命不确定以及自身目光短浅无足够储蓄的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要求人们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

) 和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

)是凯恩斯以后消费函数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但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

例如,生命周期假说就认为:人总是能够深谋远虑,在任何时候都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利益,并站在这种高度,根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这显然和人们实际的消费行为不符,这种过于理性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

1988年Shefrin和 Thaler提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ehavior lifecycle hypothesis)修正了传统的生命周期假说,使之能更好地描述现实中人们的消费行为。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费行为。

消费者根据生命周期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们划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未来收入账户(F)。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不同账户的财富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不同的。

现金收入账户消费的诱惑力最大,因此,将这个账户的收入不消费而储蓄起来的心理成本也最大;现期资产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居中;未来收入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最小。

由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不同,所以,消费者倾向于较多地通过现金收入账户消费,而较少通过现期资产账户消费,几乎不通过未来收入账户消费。

不仅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心理账户,其中的财富余额不同,对消费者的诱惑也不同。

财富余额越多,诱惑越大。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f (I, A, F),且有:1≈C/I > C/A > C/F≈0。

这就是说,现金收入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最大,接近于1;现期资产账户次之;未来收入账户最小,接近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