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诗词赏析_2
2008年中考古诗词阅读集锦2
2008年中考古诗词阅读集锦2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
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
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
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桥”,写出双桥之美。
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
3.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
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多景楼曾巩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释】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
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登临此楼,写下了这首诗。
钟呗:梵音的歌咏。
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全诗总写多景楼形胜的诗句是:,。
2.第二联的景物描写很精彩,有些词语用得很传神,请就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品析。
3.全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2.示例:浮: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碧瓦红楼,也写出了动态美;入: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化静为动;含:形象写出了天空包罗万象,夕阳下,晚霞同山峦青红相间融入远空。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中考真题(2)
(2011·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2分)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 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 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011· 黄冈市)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 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 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 相近即可)
2011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2011· 滨州市)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 现的画面。(2分) 春潮涨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多么壮阔,好风相送,正宜扬帆前 行,多么心旷神怡。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下)
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下)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下)十五、(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赶快。
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赏析】没有典故和华艳文词,只用白话口语作白描,浅近平易、自然流畅;加之巧妙的比兴、淋漓尽致的铺排,确如后人评价的“如空谷流泉”一样带着天籁似的天然纯真之美。
在这里描述的隐居生活是闲适而又充实的:自己盖草房、种田施肥、种桑养蚕;农事之余则读书写诗、风雅自娱;学习陶渊明,培养自己清静淡泊之志;学习杜甫,写出词意清新的诗篇。
这和过去官场中那种蝇营狗苟、担惊受怕的气氛相比,真是天上人间啊!十六、(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分)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送别的情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诗歌鉴赏题解析汇编)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 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 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 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9.(6分)
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 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 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 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 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 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 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 出了“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 中归去!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1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
答: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1文)•选此修诗\中托国小小说孤欣赏山•(以配人言教志版),◆ 表达了诗人尽管 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 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 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 面相应,联想自然。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 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
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处质的•高,追给求2分,我每们答让对你更一放点心给!1分。
返回
湖北卷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临 江 仙 [宋]侯 蒙
2008—2019南通中考诗歌赏析题
200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200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竹石郑燮①▲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
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①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
应填。
(1分)②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
诗人在赞美竹的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分)20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分)答:20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春草[宋]刘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6.“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
中考古诗词阅读赏析题附答案
中考古诗词阅读赏析题附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巴山楚水苍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念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本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中压韵的字有_______,本诗押_______韵。
2.以下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3.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么的繁杂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尾联应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对照 B.照顾 C.联想 D.想象二、《赤壁》鉴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作者_______糊口在晚唐,诗中触及的战争是_______。
2.请结合诗句,说说诗的首联中暗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3.曾有人将末句改成“国破人亡在此朝”,试分析其公道之处与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诗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写景部份中应用虚写的一句是:_______。
3.请依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括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首古诗词分类赏析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参考答案及解析1.(全国卷I)【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
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
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
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
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
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
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2008年湖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08年湖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⒑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分)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分)【参考答案】⒑早春(春天) 喜悦(2分。
一空1分)⒒会给人们带来生机勃郁(生机勃勃)的感觉。
或:给人们的感觉是生机无限(生机勃勃、一片生机等)(2分)(2008湖北襄樊)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分)9.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8.望西都,意踌躇。
(1分)9.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意对即可。
)(2008湖北四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闻笛赋: (2)烂柯人: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参考答案】7、①怀念故友(1分);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分)8、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2008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精编(教师版)
2008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精编佛山市南海区华光中学邓绍志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1.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分)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
评分标准:能答出“生动形象”,得1分;能答出“清幽润泽”,得1分。
意思对即可,共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
评分标准:能答出“向往”“静谧”“悠闲”的生活,即可得2分。
共2分。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3.诗中照应题目“早”字的是哪一个词语?( 2 分)先(或“先发”“花先发”)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2 分) 比喻——花色沽白(或“拟人——孤高.孤傲)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从本诗派生出的两个成语是、 (2分)春风得意、走马观花6.“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出了诗人登科后的高兴心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1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答:旺盛“也对)8.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无奈)情绪。
(只答”思乡之情”得1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9.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10.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2中考古诗词鉴赏——赏析语言及炼字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屈晓超学生:时间:年月日段第 2次课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炼字。
二、授课容:中考古诗词鉴赏——赏析语言及炼字古人做诗讲究炼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我们鉴赏诗词时,只有领略了古人炼字的精妙之处,才能理解诗词美的真谛。
炼字类题型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而必须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古人做诗(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能使全诗(词)游龙飞凤,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是所谓的“诗眼”“词眼”。
如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鉴赏诗歌的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中考2006年)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中考2007年)从军行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中考2008年)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分)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中考2009年)《除夜①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龙文教育教务处:家长签字:(中考2006年)(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008年高考诗词鉴赏全解释
高考古诗词鉴赏【规范格式】1、单个词鉴赏题:单个词鉴赏需要把握5个点:1)、修辞手法;2)、转化(主要是动静、虚实)3)、写出了什么样的事物情状;4)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结构功能。
掌握这5个点就可以回答问题了。
需要提醒的是:1)这5个点并不是都需要答,有就答,没有就放过,其中的3)和4)点是必须的。
2)形容词鉴赏要注意词语的双关性及与前后句的对比反衬关系。
2、手法鉴赏题:手法+情感。
手法界定掌握两句话: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所谓“大处”即指先看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如果是抒情,先看它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在间接抒情里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如果是描写要看它属于哪种描写方式等等。
所谓“小处”,即指具体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动静、虚实、想象、渲染、正面侧面加上修辞手法等等。
3、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关系术语: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前景后情——触景生情3)前情后景——以景衬情4、比较鉴赏题:扣住比较角度探究差异即可。
格式是:(比较对象)A侧重于……,(比较对象B侧重于……。
5、修辞鉴赏题:修辞手法界定+诗中作用分析。
6、思想感情鉴赏题:诗中关键词的深层含义+注释中的关键信息分析。
7、风格分析题:风格界定+例子分析+总结8、内容概括题:陈述主体+概括内容。
题型一分析“诗眼”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请结合诗歌简析。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2、提问变体有:①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②本诗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觉得甲、乙两字哪个更好?为什么?(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辽宁卷)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
【典型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详解(课件)
借指官 位爵禄 并非留恋 官场生活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夸张,写出 客思似杨柳, 春风千万条。 哀痛之深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只想,可 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 见无遗憾 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
抒写的是时光流 尾联表达自己归 逝的感慨 隐山林的意愿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虽首联中有“寂寞”一词,但我们知道诗歌结构应为“起、承、转、 合”,颈联应为“转”——写嫩竹、红莲,美;尾联应为“合”— —写烟火、采菱,清新自然。故环境特点不应是荒凉冷清
结论2: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 手法 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内容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 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 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 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 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2008年各地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2008年各地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分析2008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一般为一首,题量基本为2题,分值大致在6-8分,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解读一首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只有湖南和广东卷选用了二首内容相关的诗进行比较阅读,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卷虽然只选了一首词,但其在题目中将词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进行对比,实际上也是考察了学生的同中求异的比较能力。
同2007年高考一样,北京、上海卷出了三道题,但这三道题中题型多样,有选择,有填空,因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思考动笔的内容并不太多。
湖南、福建、江西卷虽只出一道题目,但都要求学生就表现手法对全诗进行赏析,其实动笔量也不小。
诗歌鉴赏的基本功主要表现在对诗歌内容、感情、手法、语言、意象的分析上。
这从今年高考的考点分布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从今年的试卷看,考查情感的有12份,考查手法的有10份,考查内容的有10份,另外考查语言的有5份,考查常识的有2份,考查意象的有1份。
由此可见,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手法,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意落实。
下面就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这几类考察重点进行简要分析,供广大师生在复习中参考。
一、鉴赏诗歌的感情任何一首诗歌的鉴赏都是以理解诗歌中的感情为前提的,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来得大,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例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鉴赏题透视
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鉴赏题透视综观200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较浅易的、有定评的现当代诗歌开始走进考卷。
其考查点侧重欣赏,要求考生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把握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指向、语言技能诗文欣赏三要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具体说来,就是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
(2)诗歌的韵脚。
(3)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
(4)诗歌的意象及意境分析。
(5)诗歌表达的感情。
(6)诗歌的常用艺术手法。
(7)诗歌的背诵默写。
典型例题:一、片段欣赏例1、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问题。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1)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2)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2008年天津市中考卷)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对考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想象能力检测。
阅读过程中,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才能展示诗歌的创作背景,捕捉比喻的深刻内涵。
思维方法:命题者依据材料拟制两道题目,引领考生走进文本,锁定意象,展开联想。
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收敛思维。
寻找最佳答案。
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2)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
例2、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A、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我会品______句:______(2008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卷)设计意图:这类试题在中考中已经盛行多年,意在强化标本意识,启示我们立足课本,深化知识,实现拓展迁移,主要测试考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
⑴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 “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 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 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 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⑵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 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 “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 “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 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⑴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⑵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 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 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 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着眼于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考察。
注重对关键词语作用的考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 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 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 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 字的艺术效果。(4分)
08宁夏 海南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 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 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 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 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 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08中考语文专题诗歌赏析.doc
2008中考语文专题诗歌赏析作者:黄日成【备战07专题】诗歌赏析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亦如此。
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诗意:通过对大海的描写,抒发作者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练习:实写大海景象的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连接中考:10.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4分)11.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虚景是。
(5分)1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分)1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3分)1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6分)答案:10.《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11.观;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里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3.以抒情为主1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
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2.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中考诗词赏析2008年中考诗词赏析题的主要特点有:(1)考点丰富,涉及诗词的基本知识、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2)重点突出,内容的把握、语言的品味、表现手法的理解是诗词鉴赏的重头戏;(3)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问答题、比较题等,并且以主观题为主;(4)课内课外平分秋色,考查范围逐渐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充分体现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意识。
现提供一部分中考创新题和能体现今后中考诗词考查趋势的考题,让同学们在练习中领会中考诗词赏析题的命题思路,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一)2008中考诗词创新题型汇集1.(湖南株洲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注:《三峡》一文略)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2.(江苏盐城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
(不超过100字)(二)2008体现中考试词考查趋势的题型汇集1.(湖南娄底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浙江温州题)古诗文阅读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四川乐山题)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4.(浙江金华题)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四川资阳题)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6.(山东济宁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一)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江西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宋]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
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
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下片写。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江苏南通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9.(广西玉林题)阅读下面一首诗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
“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
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参考答案】(一)1.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 2.开放性试题,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二)1.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2.(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2).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3. (1)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2)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4. (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5.D6. (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意思对即可。
(2)凄清孤寂。
寂寞悠思的心情。
意思对即可。
7. (1)上片写待月的心情下片写赏月(2)桂花西风(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8.(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9.A C(参考)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8.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12.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3.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5.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6.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8.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9.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