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诗词曲五首

合集下载

原创1: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原创1: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 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 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 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 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 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 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 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 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经行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 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深层阅读 (一)学习《水调歌头》 1、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3)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 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 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 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 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 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因禁了三年。元朝 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 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丹心垂史 感叹眼前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1、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 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 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 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 “神似”。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 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25课诗词曲五首

25课诗词曲五首
高处不胜寒:人在高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文: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 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
分析:“人间”,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 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出力。这是 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小结:
上片: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 矛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翻译: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 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 年了。
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 定下全诗基调:辛酸、愤懑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 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 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点睛之笔,回应题目,点明酬赠题意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比喻 豁达、进取
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 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 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 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 “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 * “到乡翻似烂柯人”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 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 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 • 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借“东风” 的不平。

第25课诗词五首

第25课诗词五首

第五、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在东边篱笆下采 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 了庐山。 •赏析:展现诗人悠然自 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 界的千古名句。
诗中“见”字用得好,为什 么?
➢“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不 经意间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 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能否把“见”字改为“望” 字?为什么? ➢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 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 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 眼帘的状态。
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 以抒发情怀。
陶渊明,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被合称为“陶谢”。
陶渊明(365-427)名 潜,字 渊明, 一字 元亮 , 东晋 时期著名 的山水田园诗人 、辞赋家、散文家。曾著
《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
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
第七、八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傍晚山色秀丽,飞鸟成群结伴而还。 •赏析:南山暮景图 •夕阳西下,飞鸟归林,万物自由自在,随 性而动,正如诗人摆脱官场世俗的束缚, 回归田园,悠然自得。 •借飞鸟知倦而归喻自己
的辞官归隐。
第九、十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 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 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 》
写作背景
•《饮酒》诗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 这组诗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 兴抒怀,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 的喜爱,并非单咏饮酒。
•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是历来传诵 的名篇,写作时间大约是诗人归田后十二 年(417)。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诗词五首》,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诗词朗读的教学。我注意到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在朗读诗词时仍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节奏把握不准确、情感表达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多给他们一些示范和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朗读中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
(1)诗词意境的把握:对于诗词中的抽象意境,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片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词意境。
举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教师可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清冷意境。
(2)诗词背景与作者情感的关联:学生往往难以将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情感有效结合。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诗词背景,理解作者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感受诗词之美,理解作者情感;强化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提高思维品质,通过诗词的比较阅读和创意解读,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词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朗读。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的价值、分析诗词的意义并探讨如何将诗词融入生活。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课件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件课件
创意表现
鼓励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进行创意表现,将自己对诗词曲的 理解以独特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艺术表现力。
跨学科拓展教学方法探讨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诗词曲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品所表 达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合作探究法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诗词曲与音乐、美术等元素的内在联系,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05
跨学科拓展:音乐、美术等元素融入课堂
音乐元素在诗词曲中的运用
1 2 3
音韵之美
诗词曲中的音韵、节奏和旋律,可以与音乐元素 相结合,让学生在吟咏、歌唱中感受音韵之美,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情感表达
音乐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与诗词曲中的情感 表达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 的思想情感。
乐器伴奏
运用乐器为诗词曲伴奏,可以营造出更丰富的艺 术效果,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好地理解作品。
美术元素在诗词曲中的表现
画面呈现
通过美术手法,可以将诗词曲中的场景、人物等以画面的 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内容。
色彩运用
美术中的色彩运用可以与诗词曲中的情感表达相结合,通 过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变化,表现出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04
诗词曲五首文化内涵探讨
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体现
借酒消愁
在古代诗词中,酒常被用作消愁解闷的媒介,诗人通过饮酒来抒 发内心的苦闷和忧愁。
酒宴欢聚
酒也是欢聚庆典的象征,诗人在诗词中描绘酒宴的热闹场景,表达 友情和欢乐。
酒与诗词创作的灵感
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在微醺状态下更容易产生富有想象力和 表现力的诗句。
语言风格及修辞手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
这时电脑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付费或输入验证码你可输入验证码然后点确定就可以正常复制或下载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
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应该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赤 壁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水调歌头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八上25课诗词五首语文版

八上25课诗词五首语文版

25课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译文八月深秋狂风怒号,卷走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吹过江,洒在江边,高的挂在长林树梢,低的飘沉池塘、洼地。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狠心地当着我的面作盗贼。

公开地抱着茅草跑入竹林,口唇干燥也不能呼喊,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一会儿风停了黑云四起,灰蒙蒙的天渐渐黑暗。

多年的布被像铁一样冰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屋顶漏雨,床头没有干地方,密集的雨点像麻杆一样没有间断。

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就很少,长夜漫漫,湿淋淋的如何挨到天亮?怎样才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淋不进,安如泰山!唉!什么时候眼前耸现这样的房屋?唯独我的茅屋破烂,我冻死了也心甘情愿!译词三:不定数,表示多。

挂罥:挂住,缠绕。

塘坳:池塘和洼地。

忍:狠心。

公然:公开地。

俄顷:不久。

漠漠:灰蒙蒙的。

布衾:布被。

恶卧:睡相不好。

屋漏:房子的西北角。

古人设床在屋的丧乱:战乱(安史之乱)。

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这用两个方位词借指整个屋子。

雨脚:雨点。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如何能。

庇:遮蔽,保护。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全诗可分为几段?每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八…塘: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2.…息: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息。

3.…彻: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4.…足: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

找出第一段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它们在诗歌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一段运用“号”“卷”“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大,茅屋受害之重,刻画出作者愁苦、无奈的神情。

2.赏析第二段“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顽童顽皮之状跃然纸上,诗人无可奈何之态也形象生动。

一老一少构成画面。

说明诗人生活的穷困。

3.赏析第三段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2)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2)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2)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参考译文】谪居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三年的时光。

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此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如隔世,人事沧桑呵!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今日听到你的一曲高歌,令人意兴焕发,更有一杯美酒,令我精神豪兴、百倍增长。

赤壁【参考译文】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把它磨洗一番,认出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台里。

过零丁洋【参考译文】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水调歌头【参考译文】明月何时出现的呢?端起酒杯仰问上苍。

(又)不知天上的宫殿楼台,今夜是什么年月。

我(有心)想驾风前去,又怕琼楼玉宇的极高处,(我)耐不住那里的清寒。

(况且在那里)起舞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哪如在人世间(痛快)呢!月亮转过朱阁,低照着美丽的窗户,照着不眠的诗人。

不应有什么怨恨,(但它)为什么总是赶在(我)离别亲人的时候露着圆脸呢?(退而思之)人世本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以圆满。

只求亲人平安,千万里之外共赏此美月吧。

山坡羊·潼关怀古【参考译文】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渔家傲》是词牌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西北边地的秋天,风景和内地 大不相同,这里的大雁到了秋 季即向南展翅飞去,毫不留恋 寒冷荒凉的边塞,傍晚时分, 四面带有边地特色的声音随着 军中的号角声都响了起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处在重重山岭环抱之中的延州孤城, 也随着升腾起很高的烽烟和沉沉下 落的夕阳紧紧在关闭了城门。
2.并理清诗歌层次。


写试情
各抓节
段关
小键入
标词情
听 读 课 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 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
•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 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 因而写了这首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 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像一幅田 园风景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具:备;置办。 • 鸡黍:泛指饭菜。 • 至:到。
此诗句意思: 老朋友准备了饭菜,
邀请我到他家作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聚。 • 郭:城。 • 斜:这里是立的意思。
此诗句意思是: 村外有绿树环绕,
远处有青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轩:檐廊。 • 面场圃:对着打谷场和菜园。 • 话:说,闲谈的意思。 此诗句意思是:
打开窗户面对着 打谷场和菜园。端着 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 稼的长势。

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身处逆境 乐观积极

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身处逆境 乐观积极

身处逆境乐观积极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

期间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回赠了此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在外面怀念旧友,诗人只能徒然地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恍若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这一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典故“闻笛赋”的作用是:悼念王叔文等被迫害的故人;典故“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一联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之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仍旧争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但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5课 诗词曲5首

25课 诗词曲5首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赤壁》 ——唐· 杜牧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北宋· 苏轼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一、诵读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要求: 自将磨洗认前朝。 1、声音要有起伏。 东风不与周郎便, 2、节奏比较自由。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古人的味道。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两首古诗。(一本通) 2、完成24课第一课时学案。 (提前背诵第一段,下午自习时做) 3、按今天的方法,请一名同学明天讲解。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在频繁的 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2.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 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3.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 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4.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 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
(苏轼《水调歌头》) 6、2005年江苏南京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考默写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诵表演。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的价值、分析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尝试创作诗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词五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被美景感动,想要表达却无法言喻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诗人是如何用诗词来表达情感的。
举例:《登高》一诗中,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与他所处的唐朝安史之乱背景密切相关。
(2)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这是鉴赏诗词的关键。
举例:《望岳》一诗中,杜甫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3)诗词的艺术特色:掌握诗词的格律、韵脚、对仗等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象、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对于难点部分,如对仗、韵律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词,探讨其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通过朗诵,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举例:《春望》一诗中,杜甫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日美景与国家动荡相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4)诗词的语言表达:学习诗词中的精彩词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年级下《诗词五首》(55页)

九年级下《诗词五首》(55页)

拓展训练
讨论: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 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本文中的 “月”有特殊涵义吗?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月是故乡明。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歌曲欣赏 音乐点击
破阵子
作者:辛弃疾
课文引入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他一生以抗金报国自 任,理想不能实现,遂将满 腔忠愤全寄予词。其词悲壮 雄放,词风慷慨悲壮,抒发 爱国精神,且题材广泛,风 格多样,技巧繁复,代表了 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稼 轩长短句》。
II. 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 欢乐、尊严、权势、自由 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课文分析
③“小楼昨天又东风”中“又”字表
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 归宋后又过了一 年, 时光流逝, 季节变换,人生 短暂,复国之梦 逐步破灭。
课文分析
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句意:词人深沉的慨叹。夜阑人静,幽禁在小楼中 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月光中 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 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25课
诗词五首
❖行路难(李白) •虞美人(李煜) ❖左迁龙标遥有 •破阵子(辛弃疾) 此寄(韩愈) ❖咏煤炭(于谦)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课文感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 四顾:往四下看 茫然:失意的样子
课文感知
欲渡黄河冰塞川, 冰塞川:河水结了冰 将登太行雪满山。 太行:太行山

25课诗词曲五首

25课诗词曲五首

25课诗词曲五首知识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默写五首诗词曲。

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基础知识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柯畔暂折戟戈寥絮惶文学常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诗人。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作者﹏﹏﹏﹏,号﹏﹏﹏﹏,﹏﹏﹏﹏朝)文学家。

二、合作探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明确: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合作探究如下问题:《赤壁》合作探究如下问题:《过零丁洋》合作探究如下问题:(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三、巩固提升四、拓展延伸爱国诗词积累:五、教(学)后记。

语文版初一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初一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初一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内容预览:25.诗五首【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鬓毛衰:耳边的头发疏落。

城阙:城墙和宫殿,那个地点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大渡口,那个地点指杜少府立即赴任的地点。

津,渡口。

宦游人: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天际:天边,那个地点比喻极远的地点。

比邻:近邻。

酬:酬答,那个地点指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弃置:那个地点指被贬谪。

翻似:倒看起来。

侧畔:旁边。

万木春:意思是万木逢春,朝气蓬勃。

寄北:寄给北方的友人。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杨花:指柳絮。

离亭:驿亭。

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因此称“离亭”。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⑴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证圣初(695)进士及第。

授国子四门博士。

开元中,累迁至太子来宾、秘书监。

天宝初,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制诗赠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不久去世。

贺知章少时即以文词知名,性旷达,善谈说。

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尝邀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经常醉后属词,文不加点,动成卷轴。

又擅长草隶,人共传宝。

在长安时,与李白一见而为忘形之交,称白为“谪仙人”。

七言绝句清新婉曲,颇饶韵致。

如《咏柳》、《回乡偶书》,均为人所传诵。

《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

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隐逸传》。

⑵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猛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楚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课件4:第25课 词五首

课件4:第25课 词五首

上阕写了什么?怎样表现的?
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 (醉、挑、看)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 “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生活,表现了将军 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可怜白发生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从希望到失望到肠断。
梳洗罢——独倚望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苹洲
主题思想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 丘人。她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 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的“狂”是如何表现的?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下阕哪些句子运用了典故?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 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五首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 本名歧,字飞卿。 唐诗人,词人,太原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 称“温李”。词风艳丽华美,有《花间集》。 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她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从哪些此句中可以 看出?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 达女词人内心种种不幸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 悲伤之情。
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淹政治理想的散文《岳阳 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 年(1040年),还在塞外征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课前自学一、注音或写字畔( ) 烂柯人( ) 闻笛fǜ( ) 折jǐ( ) 干gē( ) 寥落()风piāoxù( ) hàn qīng ()宫quâ()qióng楼()绮户()Chán juān ()fēng luán ( ) chou chu(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诗选自《刘禹锡集·外集》,作者刘禹锡,唐朝人,“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痛苦而又孤寂3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特点:用电。

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4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么的境界?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生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新生事物是无比美好的,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道理。

5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6.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8.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赤壁》1.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人。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二乔”形象的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了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4文章前后二句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面两句是叙事,后面两句是议论。

由叙事引发议论。

5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表现了他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小结课堂练习1、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手链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物是人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有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

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任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告诉了人们......科目语文课题《诗词曲五首》授课时间设计人班级姓名序号15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第二课时过零丁洋1.本诗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2、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4颈联追忆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心情?追忆了当年兵败福建时。

表现了作者当时忧念国事的心情;此句巧妙地借“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双层含义5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表现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舍身取义视死如归)6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山河,身世浮萍。

7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8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整首诗将个人遭遇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沉痛而悲壮的心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1这首词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__苏轼______,字_子瞻_______,自号_东坡居士_______,__宋___朝__文学__家。

2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3苏轼在孤寂、忧愁、矛盾中思索,词中那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圆月衬托离情)4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阕先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接着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最后唱出放达宽慰之语。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6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流露出作者不与人争、自得其乐的人生理想与生活态度。

《山坡羊潼关怀古》1这首散曲选自《_全元散曲_______》,作者_张养浩____,___元__代__散曲作_家。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远望长安。

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代王朝的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的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同情劳动人民)5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3)写景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6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顿生感慨之情: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学习后记:第三课时达标检测㈠、课外阅读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①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②声动,玉壶③光转,一夜鱼龙④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⑥去。

众里寻他⑦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星,比喻灯。

②风箫,箫的美称。

③玉壶,比喻月亮。

④鱼龙,指鱼形、龙形的灯。

⑤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人的装饰。

⑥暗香,指美人。

⑦他,即她。

古时他她不分,通用。

1.这首词的“青玉案”是___________;“元夕”是正月十五日,也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2.“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词句。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

我们在第一册,还学过他另一首词:《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 ,下阙写____________ 。

6.这首词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 。

7.写下这首词的韵脚:____________ 。

8.用“/”来划分下面词句的节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㈡、诗句的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

"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