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院外会诊的管理规定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会诊制度一、目的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特制定会诊制度。
二、定义会诊的流程标准。
会诊包括: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赴外院会诊。
三、职责1、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会诊制度。
2、医疗科室医师负责执行会诊制度。
3、医疗科室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会诊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会诊制度的执行。
5、院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医务部主任会诊制度的执行。
四。
程序1、会诊对象急诊、门诊、住院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和三日未确诊病例。
2、会诊人员资格原则上会诊人员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紧急状况下除外。
3、会诊申请(1)科内会诊申请由主管医师向科主任提出口头会诊申请,科主任批准后执行。
(2)科间会诊申请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主治医师以上资格医生审核签字,送达被邀请的科室执行。
(3)急诊会诊申请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立即送达被邀请科室执行。
病情个性紧急可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立即送达被邀请科室执行,或用电话邀请先执行,后补写书面会诊单。
(4)院内会诊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
由临床部或总值班通知受邀请科室后执行。
(5)院外会诊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批准。
医务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发出邀请函;紧急状况时,可由医务部派人派车前往;必要时也可由申请会诊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患者到外院会诊;也可将电子病历资料,网上转发有关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6)赴院外会诊或手术申请由院外医院邀请,填写院外会诊邀请函,医务部审核后,上报院长审批。
4、会诊人员(1)科内会诊人员由本科室主任主持和召集,科室内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2)科间会诊人员由本科室主任主持,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状况除外。
(3)急诊会诊人员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状况除外。
关于外请医师会诊及手术的若干规定医师会诊制度
关于外请医师会诊及手术的若干规定医师会诊制度
外请医师会诊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生将复杂或特殊病例委托给外部医师进行诊断、治疗
和手术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关于外请医师会诊及手术的一些常见规定:
1. 医院权限:医疗机构需要具备开展外请医师会诊的资质和条件,包括必要的技术设备、专业医师团队和相关管理制度。
2. 会诊申请:医生在遇到复杂或特殊病例时,需要向医疗机构提出外请医师会诊的申请。
申请需要包括患者资料、病情描述、已有治疗方案等信息。
3. 医院审批:医疗机构会根据申请的内容和情况进行审核,评估是否需要外请医师会诊,决定是否批准会诊申请。
4. 外请医生选择:医疗机构会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外部医生进行会诊。
外部医生一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5. 会诊报告:会诊结束后,外部医生将给出会诊报告,包括对病情的评估、诊断意见、治疗建议等。
该报告会提供给原医生参考和决策。
6. 费用支付:外请医师会诊一般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包括外部医生的诊金、交通费等。
费用支付方式和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7. 手术操作:如需外部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医疗机构应确保外部医师具备相关资质和
经验,并遵守相关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
8. 隐私保护:在外请医师会诊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确保患者的隐私信息得到保护,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外请医师会诊的规定,具体规定可能因不同地区或医疗机构而有所差异,您可以向当地的医疗机构了解更详细的规定和流程。
医院外请外出会诊制度
1.医院应建立外部专家库,对外请专家的资质、专业能力进行审核和评估。
2.定期对外请专家的会诊质量进行评价,对评价良好的专家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于会诊质量不佳或不符合医院要求的专家,应及时调整,确保患者利益。
十四、外出会诊的跨区域协作
1.医院应积极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跨区域协作关系,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医院应加强对外出会诊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会诊工作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十二、外出会诊的风险管理
1.医院应制定外出会诊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确保会诊过程中患者安全。
2.对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进行预判,制定应急预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3.会诊前,申请科室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会诊风险,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外出会诊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远程共享,便于医务人员查阅和分析。
十九、外出会诊的内部协调
1.医院内部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外出会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申请科室与其他相关科室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共同解决会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医务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外出会诊协调会议,听取各方意见,优化会诊流程。
3.申请科室需在会诊结束后一个月内,将会诊费用结算情况报医务部门备案。
八、外出会诊的资料归档
1.会诊结束后,申请科室需将外出会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包括会诊申请表、会诊记录、患者病历等。
2.整理归档的资料需保证真实、完整、准确,以便于后续查询和评估。
3.医务部门应定期对归档资料进行检查,确保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结合会诊实践,开展病例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学习与成长。
二十六、外出会诊的法律法规完善
医院外院专家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外院专家会诊管理制度(修订)为了掌握各科医疗诊治动态,利于学科发展,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医疗纠纷,特修订本制度。
一、因工作需要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或手术者,由所在科室主任提出申请,经医务部审核,特殊病例需院领导批准,通过正常程序进行。
二、疑难危重病人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前,必须先本院多学科会诊。
三、违反专科收治及手术的病例,不得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或手术。
四、与其他科室关联密切的手术,申请外院专家来院手术前,必须先请本院相关科室专家会诊或多学科会诊,但家属主动要求的可以除外。
五、应邀专家由申请科室负责提名和联系,但专家必须具备高级职称、有专科特长。
六、医院审批同意后,由申请科室确定会诊或手术时间,填写《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申请单》(见附件),医务部加盖公章后传真给会诊医疗机构或交由应邀专家。
复印件留医务部和科室保存。
七、患方主动要求或科室建议下患方采纳的邀请,专家会诊费、食宿费、交通费等,由患方全额支付。
八、特殊病例属医院根据诊疗需要决定的邀请,专家会诊费、食宿费、交通费等,由院方承担。
医务部核实后交分管院领导审批,院长批准签字后交财务部按规定办理。
九、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时,应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接待并主持会诊,详细做好会诊记录。
十、就我院意见及外院专家意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反复、全面沟通,阐明手术利弊、手术风险、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外院专家需在术前、术后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十一、受邀专家在院从事临床诊疗活动,如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按本院的医疗事件处理,除特殊情况,不追究专家个人及所在医院责任。
十二、未经医院允许不得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会诊,否则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由该科室承担全部责任,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三、违反本制度者,按不良事件予以通报批评,罚款科主任200元-500元每次。
附件:《市第二人民医院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申请单》。
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
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通用16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通用1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1(一)院内科间会诊1、会诊的提出:会诊由病房主治医师决定,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须详细填写申请单的申请会诊项目,简要重点描述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时间具体到日,经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宇。
申请科室负责将申请单送达邀请会诊科室。
特殊病人经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宇,可以特邀会诊医师。
2、会诊时间要求:一般会诊48小时内完成,如需特殊检查的轻病人,可预约时间到专科检查。
院区内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院址分散的酌情适当放宽时限)抢救须随请随到,危重病人可以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会诊,严禁会诊医师不亲自查看病人进行电话会诊。
3、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由有执业资质的总住院医师(二线)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
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
对特殊或疑难重症病人需要专家或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字。
院内急会诊如二线医师正在手术或抢救病人,由三线医师或上级医师及时完成会诊。
4、会诊医师职责:详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察病人,会诊后须书写会诊记录。
会诊记录包括会诊意见和建议,会诊医师的科室、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对疑难病例、诊断不清或处理有困难时,须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
会诊时须有甲请科室医师陪同、介绍病情。
5、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例,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责任由转入科室负贡。
医院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外出会诊管理,规范会诊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医师参加院外会诊活动。
第三条医院外出会诊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保密的原则,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会诊申请与审批第四条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经科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批。
第五条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提供以下材料:1. 医师本人申请;2. 科室主任审核意见;3. 外出会诊单位邀请函;4. 外出会诊单位简介;5. 外出会诊期间工作安排。
第六条医务科对医师申请外出会诊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符合要求的会诊申请予以批准。
第七条医师获得外出会诊批准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工作。
第三章会诊工作第八条医师参加外出会诊,应遵守会诊单位的相关规定,尊重会诊单位的医疗制度。
第九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诊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十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主动与会诊单位医师沟通,共同探讨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遵守保密原则。
第四章会诊报告与资料管理第十二条医师完成会诊工作后,应及时将会诊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科室。
第十三条医师应妥善保管会诊资料,包括病历、会诊记录、检查报告等,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外出会诊,或会诊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为示例性质,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医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医师外出会诊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外出会诊的定义外出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在医疗机构外,应其他医疗机构邀请,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诊断、治疗等服务的行为。
三、外出会诊的申请与审批1. 申请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医师执业资格;(2)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3)熟悉所申请会诊专业的诊疗技术。
2. 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会诊时间、地点、邀请单位、会诊专业等。
3. 科室负责人对申请外出会诊的医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医务科审批。
4. 医务科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医师的专业能力,对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由医务科统一安排外出会诊事宜。
四、外出会诊的职责与要求1. 医师外出会诊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 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准确、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 医师应尊重患者意愿,维护患者权益,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4. 医师应主动与邀请单位沟通,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五、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1. 医务科负责对医师外出会诊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对医师外出会诊情况进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医师,医院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停外出会诊资格等处理。
3. 对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务科负责修订。
院外会诊管理的暂行规定
院外会诊管理的暂行规定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公布如下:第一条院外会诊包括邀请外院专家到我院会诊及我院医师外出会诊。
第二条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会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外出会诊必须以不得影响我院正常医疗秩序、我院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为前提。
第二条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经治医师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到医务科办理相关手续。
由医务科与被邀请会诊医院及被邀请会诊医师联系,会诊结束后统一结算相关会诊费用。
第三条邀请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的医疗机构,应向我院医务科出示书面会诊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
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
医师接到外院会诊邀请后,必须经医务科同意,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并将书面会诊邀请函留存医务科后方可外出会诊。
第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医疗机构,我院医师不得提出会诊邀请:会诊邀请超出其诊疗科目,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医疗机构;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会诊医师执业范围的医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我院接外院的书面会诊邀请函后将安排医师外出会诊,除存在下列情形:会诊邀请超出了我院诊疗科目或是因为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我院医师在外院会诊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察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
3.3对会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四、法律责任
4.1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过程中,如发生医疗纠纷,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定处理。
4.2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确保医疗安全。
13.2跨区域会诊协作应明确会诊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13.3医务部门应制定跨区域会诊协作流程,提高会诊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十四、紧急会诊处理
14.1对于紧急病情,医师应立即向医务部门报告,启动紧急会诊程序。
14.2紧急会诊的申请、审批、安排等环节应简化流程,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救治。
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
一、医师外出会诊
1.1医师外出会诊申请
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如遇患者病情复杂或危重,本院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救治需求时,可向医务部门提出外出会诊申请。
1.2会诊审批
医务部门在接到医师外出会诊申请后,需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人及相关科室。
1.3会诊安排
医务部门负责与受邀医院联系,安排会诊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同时,通知申请人做好会诊准备。
九、会诊争议处理
9.1如会诊过程中出现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9.2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向医院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9.3如调解仍无法解决问题,可依法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会诊制度的宣传与教育
10.1医务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诊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院职工对会诊制度的认识。
10.2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会诊制度的了解,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医院院外会诊管理规定
医院院外会诊管理规定根据相关文件及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现将申请院外会诊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一、一般会诊1、会诊对象1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2患方要求,主管医师、科主任同意;2、会诊程序由主管患者床位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并填写详细会诊单,由相关科科主任审签,会诊单及会诊病人的相关详细资料一并送医务部审核,审核符合会诊条件后,会诊单送分管院长审批,审批后会诊单送医务部备案,医务部将会诊单传真给相关会诊医院,并出具书面通知单由申请会诊医师送相关科室;相关科室根据医务部书面通知单按排相应会诊工作;3、会诊要求各科室要严把会诊关,会诊前要与患方充分沟通并签订“院外会诊告知书”;申请科室及个人不得直接收取患方费用并支配;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接待及相关工作,并由相关科主任主持会诊工作,必要时医务部派人参加会诊;申请会诊科室要做好会诊记录并留存科室及病历中备查;二、紧急会诊1、会诊对象1本院不能解决的急诊疑难病例,确需紧急会诊者;2患方要求的紧急会诊,主管医师、科主任同意;2、会诊程序1正常上班时间的急会诊;由主管患者床位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并填写详细会诊单,由相关科科主任审签,会诊单及会诊病人的相关详细资料一并送医务部审核,审核符合会诊条件后会诊单送分管院长审批,审批后会诊单送医务部备案,医务部将会诊单传真相关会诊医院,并联系相关会诊人员,或由相关申请会诊的主任联系相关会诊人员;若手术台上急会诊,可向医务部汇报,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补办相关手续;医务部根据具体情况出具书面通知单由申请会诊医师送相关科室或直接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根据医务部书面通知单或通知按排相应会诊工作;2非正常上班时间的急会诊;由相关科主任直接联系总值班,由总值班处理相关事宜;相关手续在会诊结束后24小时内补办并交医务部备案;3、会诊要求各科室要严把会诊关,会诊前要与患方充分沟通并签订“院外会诊告知书”;申请科室及个人不得直接收取患方费用并支配;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接待及相关工作,并由相关科主任主持会诊工作,必要时医务部派人参加会诊;申请会诊科室要做好会诊记录并留存科室及病历中备查;手术中急会诊,术后6小时内补记并注明;三、罚则1、未按本规定执行的科室和当事人,将根据情节轻重结合院规给予处罚;2、会诊后病人所产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由相关申请会诊的申请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一切赔偿原则上由相关责任人全额赔偿;四、附则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2、审签院外会诊申请单的相关科主任名单由医务部另行确定;3、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医务部;。
院内外会诊管理制度及流程
2.风险管理
(1)建立健全会诊风险管理制度,提高会诊风险防控能力。
(2)对会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医疗安全。
十五、会诊的公众宣传与教育
1.会诊知识普及
(1)通过多种渠道,普及会诊知识,提高公众对会诊的认知。
(2)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会诊教育,使其了解会诊的意义和流程。
十八、会诊档案管理
1.档案建设
(1)建立健全会诊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诊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对会诊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归档,便于查询和利用。
2.档案利用与保密
(1)合理利用会诊档案,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支持。
(2)加强会诊档案的保密工作,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信息安全。
十九、会诊与法律法规的适应性
院内外会诊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会诊管理制度
1.会诊申请
(1)申请条件:患者病情复杂或诊断、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时,经主治医师评估,可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
(2)申请材料:申请表、患者病历摘要、相关检查检验报告、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2.会诊安排
(1)医务科收到会诊申请后,将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会诊专家。
(2)会诊专家确定后,医务科通知申请科室,并将会诊时间、地点等信息通知相关人员。
(1)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会诊理念和技术。
(2)与国外医疗机构建立会诊合作关系,共享国际医疗资源。
2.国际化标准建设
(1)参考国际医疗标准,提升会诊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2)推动会诊工作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医院的国际竞争力。
二十一、会诊与患者体验的提升
1.提升服务品质
(1)优化会诊预约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医院院外会诊管理制度
医院院外会诊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与外界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制度制定之目的是规范医院院外会诊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的院外会诊活动。
二、院外会诊的定义院外会诊是指医院专家组织前往其他医疗机构对疑难杂症或需要专家意见的患者进行会诊与诊疗的活动。
三、院外会诊的方式1. 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书面邀请、电话沟通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院外会诊的安排。
2. 医院根据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和专家资源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院外会诊。
四、院外会诊的程序1. 接受邀请:医院接到其他医疗机构的邀请后,由医务科组织医院专家进行书面确认,并确定会诊时间、地点和会诊人员名单。
2. 会诊准备:医院将患者的病史资料、诊断报告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整理并交由专家组准备会诊资料。
3. 会诊会议:专家组前往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会诊,与当地医疗人员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4. 会诊报告:医院将会诊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并送交邀请方医疗机构和诊治医生,同时在医院内部进行归档。
五、院外会诊的费用1. 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院外会诊活动时,费用由邀请方医疗机构承担。
2. 医院外出专家的差旅费、会诊费等费用由医院承担。
六、院外会诊的管理1. 医院设立院外会诊管理委员会,负责院外会诊工作的协调与监督。
2. 建立院外会诊档案,对每次院外会诊活动进行记录、归档和评价。
3. 定期组织专家进行院外会诊技术培训,提高会诊质量和水平。
七、院外会诊的监督1. 医院建立院外会诊评估机制,定期对院外会诊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2. 对于存在违规、质量问题严重的院外会诊活动,医院将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所述即为医院院外会诊管理制度,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及员工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院内外会诊制度范文(4篇)
院内外会诊制度范文序言:院内外会诊是医疗机构之间协作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加强技术交流和促进病例讨论,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院内外会诊的流程和程序,特制定本制度,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会诊的定义院内外会诊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就患者的诊疗问题进行专业交流和意见征集的活动。
二、会诊的目的1. 提供全面科学的医学服务。
通过会诊,可以将不同专业领域的医师集思广益,提出最合理和科学的诊疗方案。
2. 加强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
会诊过程中的专业交流和技术分享,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3. 促进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和互助。
通过会诊,可以建立起医疗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提升医疗水平。
三、会诊的范围院内外会诊适用于以下情况:1. 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2. 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疾病。
3. 术前的评估和术后的康复指导。
4. 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会诊的程序1. 申请会诊:由主治医师向院内外相关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病情资料、会诊目的和需要提供的专业意见等。
2. 安排会诊:会诊申请经过审核后,相关科室协调安排会诊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
3. 进行会诊:会诊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要仔细听取主治医师介绍病情,提出专业意见,并在会诊记录中详细记录会诊内容和建议。
4. 给出意见:会诊结束后,相关科室应尽快向主治医师提供会诊意见,包括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后续建议等。
5. 主治医师处理:主治医师根据会诊意见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落实。
6. 患者知情:患者及其家属要及时了解会诊结果,并根据主治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
五、会诊的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隐私。
会诊过程中的病情资料应严格保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与他人共享。
2. 尊重专业意见。
各科室人员在会诊过程中应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不应有不当言论或争议。
3. 提供完整信息。
申请会诊时,主治医师应提供患者的最新病情资料和检查结果,以便相关科室做出准确的会诊意见。
邀请院外会诊管理制度
邀请院外会诊管理制度一、引言会诊是医疗机构合作的一种方式,旨在通过专家的共同研讨和讨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医疗护理。
基于此,院外会诊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通过专家团队共同研判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规范院外会诊管理制度,提高院外会诊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会诊管理制度。
二、院外会诊管理制度的目的1. 规范院外会诊流程,明确会诊参与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2. 提高院外会诊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会诊结果准确、科学;3. 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及与外部专家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4. 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推动医疗机构发展。
三、院外会诊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院外会诊的相关工作。
涉及医院、科室、专家团队等单位间的会诊合作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规定。
四、院外会诊管理制度的内容1. 会诊流程(1)开展会诊前,患者需提供病历资料、影像资料等相关资料;(2)医疗机构内部组织会诊讨论时间、地点等信息,邀请院外专家参与;(3)会诊讨论应由医疗机构内指定负责人主持,根据患者情况安排专家团队;(4)会诊结束后,出具会诊报告,并及时通知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
2. 会诊专家团队组建(1)医疗机构应建立包括多学科专家在内的会诊专家团队;(2)会诊专家团队应根据病情进行合理分工,确保会诊效果;(3)会诊专家团队应定期开展学术讨论,提升自身水平。
3. 会诊时间和地点(1)医疗机构应提前确定会诊时间和地点,通知参与人员;(2)会诊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专家团队安排充裕时间;(3)会诊地点应该选择安静、整洁、配备良好的环境,确保会诊质量。
4. 会诊记录与报告(1)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会诊记录与报告制度,记录会诊过程中的重要讨论内容、结论和建议;(2)会诊报告应及时完成,包含会诊结论和相关治疗建议;(3)会诊报告应经过专家团队审核,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5. 会诊费用(1)医疗机构应规范制定会诊费用标准及结算办法;(2)会诊费用应由患者或相关单位承担,确保合理收费;(3)对于公益性质的会诊,可由医疗机构承担费用。
关于院外会诊的管理规定
关于院外会诊的管理规定为加强会诊工作管理;保障医院、医师和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做出如下规定..本规定所称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应外院邀请并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病人开展执业范围内诊疗活动;或我院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来我院会诊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一我院医师外出会诊有关管理规定1.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为加强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医院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年度考核相结合..外出会诊原则上应由副高以上医师担任..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安排主治医师..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有关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医务处、纪委监察室会同相关科室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2.邀请我院医师会诊的医疗机构;必须向我院医务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病人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邀请函留医务处存档..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邀请函等书面手续;凡无邀请函一律视作擅自外出会诊..3.医务处接到会诊邀请后;非工作日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予以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一般情况下应通知科室;由科主任安排会诊人选..属于点名会诊者;由医务处通知相应科室主任;由主任通知个人..工作日急会诊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可以酌情处理;但科主任外出会诊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正常工作日的普通会诊按医院有关规定;原则上以保障本院本部门正常工作秩序为主..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离退休人员不受此款限制;但应服从所在科室安排..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安排医师外出会诊: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5.医务处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答复邀请医疗机构..6.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查病人;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会诊医疗文书..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及常规..8.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病人;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病人转往我院或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9.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必要时;医院可协助处理..10.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收取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邀请医疗机构支付会诊费用应当统一支付给医院;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会诊产生的收入;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并按照有关规定由医院付给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11.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私自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二我院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有关规定1.各科室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或者病人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由治疗组提出;经科室讨论同意;填写院外专家会诊申请书;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处审批;经治科室应当向病人说明会诊意义、费用等情况;并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签字同意;会诊单原件放置病历归档;复印件医务处存档;当病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签字同意..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科室不得提出会诊邀请:1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本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5一般情况下;只要本院医疗技术力量许可的诊疗问题;原则上由本院自身解决..必要时可由医务处组织院内会诊讨论..3.有关外院医师来我院会诊收取费用参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卫生厅及物价部门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属医院根据诊疗需要邀请的;差旅费由医院承担;属病人主动要求邀请的;差旅费由病人承担;收费方应向病人提供正式收费票据..会诊中涉及的治疗、手术等收费标准可在当地规定的基础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参照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标准执行;确定支付专家会诊费用数额后;由会诊科室开具收费通知单;病管科记账加盖专用章后;交医务处;由医务处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支付专家会诊费用到应邀医疗机构..4.经过医务处审批的邀请外院医师来我院会诊;应由医务处根据会诊科室意见与应邀医务机构联系;由应邀医务机构统一安排..属点名会诊者亦应由医务处向应邀机构发出书面申请..未经医务处审批的会诊一律属违规行为..其所发生的医患纠纷和费用问题等医院概不负责..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规定..。
关于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在院外从事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
关于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在院外从事医疗活
动的管理规定
为保护我院合法权益,规范口腔医疗市场,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一)本院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含内退)有义务维护本院利益及声誉,不得做有损本院利益及声誉的事情。
违反者视对医院影响大小作出处罚。
(二)在职人员未经医院许可,不得利用休息时间在院外从事与口腔专业有关的业务活动,违犯者给予1000.00元罚款,并在院内通报。
再犯者给予辞退。
(三)在职人员不得违犯医院转诊制度,利用工作之便向院外介绍患者。
违犯者给予1000.00元罚款,并在院内通报。
再犯者给予辞退。
(四)在职人员经医院派遣或许可在外从事口腔诊疗活动的,应将收入上缴医院,医院将按一定办法给予适当补助。
(五)离退休(含内退)人员,如确因工作需要,医院可与本人协商返聘,未被返聘者,不得在本市(十二县市区内)从事与口腔专业有关的业务活动(医疗、护理、医技、维修、管理等)。
违犯者医院有权扣发其工资,并不再继续为其支付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金。
外院会诊管理制度
外院会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院会诊的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外院会诊是指医院内的专家与外院专家针对特殊疾病或多而杂病例进行会诊讨论和诊疗方案订立的一种工作形式。
第三条外院会诊工作应遵从科学、规范的原则,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医院设立外院会诊中心,负责外院会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外院会诊中心设立专职会诊管理负责人,负责外院会诊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外院会诊中心设有专家委员会,由医院内外的专家构成,负责引导外院会诊工作、审核诊疗方案等。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外院会诊的申请应由医院内的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提出,并经医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八条外院会诊申请应依照规定的表格填写,并附上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相关资料。
第九条外院会诊中心收到申请后,应及时组织专家会诊。
会诊形式可以是线下会诊、电话会诊或远程会诊。
第十条会诊过程中,专家应认真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临床和检查资料进行讨论,形成综合诊疗看法。
第十一条会诊结束后,外院会诊中心应将会诊结论书面反馈给申请单位,并和申请单位共同确定最终的诊疗方案。
第十二条申请单位应依照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及时向外院会诊中心反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第十三条外院会诊中心应定期组织会诊质量评估,评估会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等,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四章职责和权益第十四条外院会诊中心有权要求申请单位供应真实、完整的患者病情和相关资料,确保会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十五条外院会诊中心有权要求专家定时参加会诊,做好会诊过程中的记录和沟通工作,保障会诊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六条外院会诊中心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严格保密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资料,不得将其泄露给外部人员。
第十七条外院会诊中心应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并向申请单位和专家委员会报告。
第十八条申请单位和专家应依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完成外院会诊工作,并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本院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规定
为加强会诊工作管理,保障医院、医师和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做出如下规定。
本规定所称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应外院邀请并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病人开展执业范围内诊疗活动。
1.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外出会诊原则上应由副
高以上医师担任。
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安排主治医师。
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医务科、纪委监察室会同相关科室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2.邀请我院医师会诊的医疗机构,必须向我院医务科发出书面会诊
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病人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邀请函留医务科存档。
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邀请函等书面手续,凡无邀请函一律视作擅自外出会诊。
3.医务科接到会诊邀请后,非工作日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
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予以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一般情况下应通知科室,由科主任安排会诊人选。
属于点名会诊者,由医务科通知相应科室主任,由主任通知个人。
工作日急会诊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科可以酌情处理,但科主任外出会诊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正常工作日的普通会诊按医院有关规定,原则上以保障本院本部门正常工作秩序为主。
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5.医务科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答复邀请医疗机构。
6.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查病人,
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会诊医疗文书。
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
制度和诊疗规范及常规。
8.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
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病人,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病人转往我院或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9.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
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10.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收取按
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
邀请医疗机构支付会诊费用应当统一支付给医院,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
会诊产生的收入,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核算。
并按照有关规定由医院付给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11.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私自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
得收受或者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