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物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区别及应用
保肝药物区别及应用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解毒、合成、储存和排泄等多种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药物滥用、酗酒等因素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肝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
保肝药物主要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
中药保肝药物多采用中药复方的形式,具有多种成分,综合作用于肝脏。
西药保肝药物则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化学成分对肝脏进行保护和修复。
中药保肝药物的应用广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桑叶:桑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2. 金钱草: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3. 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乌鸡血、白凤丸等,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作用,对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丹参、三七等,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西药保肝药物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肝素钠: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能够抑制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保护肝脏血管的通畅。
2. 丙戊酸:丙戊酸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损伤。
3. 肝宝片:肝宝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黄芪、山楂等,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的作用,能够保护肝脏功能。
4.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解毒的作用,能够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害。
总的来说,保肝药物的应用可以根据肝脏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
中药保肝药物多采用中药复方的形式,具有多种成分,综合作用于肝脏;西药保肝药物则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化学成分对肝脏进行保护和修复。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此外,保肝药物的应用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才能更好地保护肝脏健康。
常见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常见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护肝药物是指那些通过减轻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调节肝脏代谢功能等途径保护肝脏健康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的不同,常见护肝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解毒药物:解毒药物主要通过清除高浓度毒物或毒性代谢产物,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常见的解毒药物包括山梨醇、果胶酶等。
2.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
目前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
3.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
4.保护肝细胞药物:保护肝细胞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来保护肝脏。
常见的保护肝细胞药物有磷脂、鸟苷、乙酰半胱氨酸等。
5.肝素:肝素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肝脏缺氧,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
肝素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和增加肝脏血流量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6.利胆药物:利胆药物能够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排泄,减少胆汁淤积,从而减轻胆汁对肝脏的损害。
常见的利胆药物有胆酸类药物、茵陈类药物等。
7.中药保肝药物:中药保肝药物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调理肝气、滋养肝脏等方式来保护肝脏。
常见的中药保肝药物有桑叶、枸杞子、柴胡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平时也可以采取一些生活方式来保护肝脏健康,如合理饮食,限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适量饮酒,戒烟,保持良好的工作休息规律等。
总之,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多种多样,选择使用具体的护肝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因和病程等进行综合判断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适当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一、保肝药物的分类1.肝保护剂1.1 乙酰半胱氨酸:通过提供免疫调节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减轻肝脏受损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
1.2 硫辛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1.3 谷胱甘肽:增强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1.4 维生素E:有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的作用,减轻肝脏损伤程度。
2.解毒剂2.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T)抑制剂:通过抑制AMT的活性,减少毒性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害。
2.2 解毒酶激活剂:通过激活肝脏内部的解毒酶,增强肝脏解毒的能力。
2.3 解毒剂合成剂: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解毒剂,增强肝脏解毒的能力。
3.保肝护肝剂3.1 肝细胞再生促进剂:通过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肝脏损伤的修复。
3.2 肝专一性药物:具有针对性地保护肝脏,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3.3 肝功能调节剂:通过调节肝脏的功能,优化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二、保肝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1.根据病因确定药物选择根据疾病引起的肝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保肝药物。
例如,对于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损伤,应优先选用肝功能调节剂和肝细胞再生促进剂。
2.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药物剂量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状态等因素,调整保肝药物的剂量。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3.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保肝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需要仔细评估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监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于使用保肝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5.合理的治疗期限根据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合理确定保肝药物的治疗期限。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停用保肝药物。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药物:根据《药品管理法》的定义,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保肝药物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2010-2-25
甘草酸二胺(苷灵安)
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 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 作用。
适应症:
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
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皮肤瘙痒、 荨麻疹、口干和浮肿,心脑血管系统常见头 痛、头晕、胸闷、心悸及血压增高
用法用量:ivgtt.150mg一次
查体:T 36.8℃,P 70次/分,R 20次/分,BP:123/70mmHg。 神智清楚,无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其 余其余生命体征无异常。
辅助检查: 11.4输血前全套:HbsAg 10.52 Anti-HBe 0.60 Anti-HBc 0.04 11.12输血前全套:HbsAg 31.61 Anti-HBe 0.38 Anti-HBc 0.03 11.4术前凝血常规:PT 13.3秒其余正常 11.4血氨:25.3umol/L (<25) 11.4甲、丙、戊肝(-) HIV(-) TP(-) 11.4肝胆胰脾肾彩超:未见异常 11.5甲胎蛋白AFP :33.18ng/ml (11-35) 11.5自身免疫相关抗体:AMA(-) LKM(-) LC-1(-) SLA(-) 11.12乙肝病毒DNA 4.18*10^3
不良反应:
大剂量时偶尔会出现胃肠道紊乱(腹泻)。 本品中含有苯甲醇,少数人对此产生过敏反应。
本品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iv:232.5-465mg(1-2安瓿),qd 静脉滴注:465-930mg(2-4)或者1.395-1.488g(6-8),qd
利胆类药物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和应用
七、降酶药物
作用机制
– 合成五味子丙素时旳中间体 ,本品对细胞 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
– 因降低ALT作用肯定而对AST作用不明显, 有以为降酶为中和血清中ALT,无保肝作 用,不提议常规应用
药动:肝脏代谢,大部分自粪便排出 注意事项
– 禁忌:肝硬化 – 慎用:妊娠
使用方法用量
齐墩果酸(肝舒片):
是从青叶胆、女贞子中提取,具有 保肝降酶纠正蛋白异常代谢作用。口服: 2片(40mg)/次,3次/日。
茵栀黄制剂:
为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提 取物。
使用方法:一次10~20毫升,用10% 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或500毫升稀释后 滴注。
肌肉注射,一日2~4毫升。
颗粒剂,一次2袋,一日ຫໍສະໝຸດ 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静脉滴注
腺甘蛋氨酸(思美泰)
经过使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功能旳增强,活化了 细胞膜磷脂旳生物转移反应,恢复了胞质膜动 力学特征和胞质膜旳流动性,使Na+/K+-ATP酶 泵功能旳恢复,对于肝细胞摄入和分泌胆盐起 着主要作用。
初始治疗:每日500~1000mg,肌肉或静脉注射, 共2~4周。
维持治疗:每日1~2次,每次口服1片。
静脉注射:将之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 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或加入 少于20ml旳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 。 每天一次,1.2g/次。
肝脏疾病一般30天为一疗程。该药虽然 大剂量、长久使用亦极少有不良反应。
硫普罗宁(凯西莱)
构造中旳游离巯基具有还原性,有对抗 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旳作用,参加 三羧循环中糖代谢和脂肪酸氧化,增进 乙醇和乙醛旳排泄和降解,克制甘油三 脂在肝脏旳蓄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 明显效果。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
常见护肝药物的使用
常见护肝药物的使用
一、临床应用
1、抗病毒性肝炎护肝药物
(1)强力免疫抑制剂:他拉西坦、拉嗪酯、利巴韦林和西替利嗪等,其有效的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2)肝炎病毒抑制剂:如小分子抑制剂、核苷类似物类、多肽类、
抗病毒蛋白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3)肝炎病毒抗体: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减少病毒的复制,延
缓病毒传播,改善病症。
2、肝硬化肝损伤
肝硬化损伤的护肝药物有: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2)抗炎药物:如抗病毒性药物、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可以减轻
肝病的炎症反应;
(3)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抑制胆汁囊溢血所导致的肝纤维化,减轻
胆汁囊炎及其他损伤;
(4)抗肝纤维化药物:可以抑制肝纤维化,减轻肝硬化的损伤,从
而减轻肝硬化患者的症状。
3、肝硬变的护肝药物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功能异常会对整个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保肝药物因其具有保护肝脏功能而备受关注,合理应用保肝药物可以维护肝脏健康,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本文将对保肝药物的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一、保肝药物的分类1. 中药类保肝药物:中药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对肝脏保护作用有一定疗效。
常见的中药类保肝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等。
这些中药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起到保肝作用。
2. 西药类保肝药物:西药类保肝药物是指以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保肝药物,作用机制更为明确,疗效相对稳定。
常见的西药类保肝药物有丙种场甾酮、苦丁茶碱、生物活性硫酸育亨宾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抗氧化、抗炎等,从而发挥保肝作用。
3. 维生素类保肝药物:维生素类保肝药物主要是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以及维生素E等。
这些维生素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代谢功能,起到保肝作用。
二、保肝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1.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饮酒引起的肝脏病变,临床上常见。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保肝药物。
例如,对于轻度酒精肝炎患者,可以选用中药类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而对于重度酒精肝炎患者,西药类保肝药物可能更为适宜。
2. 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对肝脏造成严重影响。
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保肝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轻肝脏损伤,促进病情稳定。
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中药类和西药类,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如丙种场甾酮、人参等。
3. 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过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时,应及时停用肝毒性药物,并使用保肝药物辅助修复肝脏损伤。
例如,苦丁茶碱等西药类保肝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肝脏负担,从而恢复肝功能。
保肝药的分类
精氨酸——参与体内鸟氨酸循环
暴发型肝功能衰竭者不宜使用(缺乏精氨酸酶)。
可能导致:呼吸急促,瘙痒,湿疹,恶心和胃痛,血液化学品改变等过 敏反应等。
支链氨基酸(250ml(3AA)——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
注:肝衰竭患者防治肝性脑病:视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酌情选择精
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等降氨药物(Ⅲ);酌情使用支链氨基酸或支链氨基酸、 精氨酸混合制剂以纠正氨基酸失衡(Ⅲ)
《肝病肠外营养指南(2009年版)》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支链氨基酸成分不完整,仅可用于临时药物性纠正氨基酸失衡,而 不作为肠外营养的氮质来源。 B、轻度肝性脑病(≤Ⅱ度)——标准氨基酸制剂(18AA); 重度肝性脑病(Ⅲ~Ⅳ度)——支链氨基酸(3AA)。 C、支链氨基酸制剂有助于改善意识状态,但未显著提高生存率。应当
损伤的治疗及重金属中毒的解毒。
(2)降低放化疗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外周白细胞减少
可有效防治抗结核药诱导的肝损害。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可见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粒缺(少见)、PLT减少
(偶见)、蛋白尿(10%)、WBC<3.5×109 and/orPLT<10×109
2.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颌下腺腮腺肿大。 3.呼吸系统 可出现喉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4.泌尿生殖系统 长期、大量服用本药罕见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5.免疫系统 罕见胰岛素性自体免疫综合征。 6.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胆泻等胃肠道反应,罕见味 觉异常。胆汁淤积、肝功异常。 7.过敏反应 偶有皮肤瘙痒、皮疹、发红等,还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严 重者可导致死亡。 8.其他 可见疲劳感、手足麻木、发热、寒战。
保肝药物分类与作用总结
保肝药物分类与作用总结肝脏炎症是指肝脏因病毒、药物、酒精或代谢异常等损伤引起的炎症改变,几乎见于各种肝病。
抗炎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或)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
1、抗炎类药物(1)代表药物: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甘草酸二链肠溶胶囊。
(2)甘草酸类制剂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而无抑制免疫功能的不良反应,可改善肝功能。
(3)作用机制:针对炎症通路,广泛抑制各种病因介导的相关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改善受损的肝细胞功能。
可抑制由炎症刺激诱导的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PLA2/AA),核因子kB(NF-k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T(MAPK/APT)关键炎性反应信号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抑制三条炎症通路相关炎性反应信号的活性,下调炎症通路上游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TNFa、IL-8、ILT8、IL-6、相关趋化因子以及环加氧酶(COX)的表达,阻断炎症通路下游,包括一氧化氮(N0)、前列腺素(PG)和活性氧(ROS)的生成。
具有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诱生IFN-Y并增强NK细胞活性,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还兼具抗过敏、抑制钙离子内流等作用。
(4)临床应用:改善各类肝炎所致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生化异常,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害,改善受损的肝细胞功能,对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均有较好作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可与抗病毒制剂联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与免疫抑制药物联用,适用于部分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2、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1)代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
(2)作用特点:多元不饱和磷脂胆碱是肝细胞膜的天然成分,可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受损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并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
还具有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防治肝纤维化等功能,从多个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选ppt
20
5.促进蛋白质合成类
人血白蛋白增加人血血容白量蛋和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 压;运输及解毒;营养供给。
【不良反应】 支链氨基酸 一般不会产生。偶可出现
Page 17
精选ppt
17
茴三硫
3.利胆类
分泌性利胆药,它不增加肝脏负担,可降低肝脏 门脉压力,消除肝炎病灶的肝充血等症状,促进肝细 胞活化,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适应症】 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并用于急、慢性
肝炎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25mg,Tid,po
Page 18
精选ppt
Page 5
精选ppt
5
1.解毒类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 氨酸组成。含有巯基(-SH),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 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它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 对抗氧化剂对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的破坏,对抗 其对脏器的损伤。还能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 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
高能多烯磷脂 酰胆碱可用于 各种类型的肝 病,以及手术 前后的治疗, 尤其是肝胆手
术。
必需磷脂类(易善复,天兴)
Page 10
精选ppt
10
2.促肝细胞再生类
小分子多肽类
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能明显刺激新生肝细 胞的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来自肠道毒素 对肝细胞进一步的损害。实验显示对四氯化碳诱导的 肝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能提高D-氨基半 乳糖诱致的肝衰竭的存活力。 溶剂:10%GS 250ml,80-100mg,qd,iv,4-6周或8-12周。
Page 15
精选ppt
15
熊去氧胆酸
常见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03 药物应用及注意事项
抗炎保肝药应用及注意事项
抗炎保肝药主要用于减轻肝脏炎症, 缓解肝细胞损伤。常见的抗炎保肝药 包括甘草酸类、水飞蓟素类等。
应用抗炎保肝药时,应注意观察药物 的副作用,如水肿、血压升高、低血 钾等。同时,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以免01
VS
研究进展
近年来,抗炎保肝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 展,新型抗炎保肝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涌 现,如异甘草酸镁等。这些新药在临床应 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 肝脏炎症提供了更多选择。
解毒保肝药研究进展
解毒保肝药
解毒保肝药是一类通过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而 起到保护肝脏的药物。常见的解毒保肝药包 括葡醛内酯、硫普罗宁等。
研究进展
抗氧化保肝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有效手 段。近年来,新型抗氧化保肝药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涌现,如水飞蓟素等。这些新药在
临床应用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
膜稳定剂研究进展
膜稳定剂
膜稳定剂是一类通过稳定肝细胞膜而起到保 护肝脏的药物。常见的膜稳定剂包括葡甲胺 等。
解毒保肝药
总结词
解毒保肝药主要用于增强肝脏解毒功 能,降低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详细描述
解毒保肝药通过促进肝脏对毒素的代 谢和排泄,降低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保护肝细胞。常见的解毒保肝药包括 葡醛内酯、硫普罗宁等。
抗氧化保肝药
总结词
抗氧化保肝药主要用于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害。
详细描述
抗氧化保肝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害,保护肝细胞。常见的抗氧化保 肝药包括维生素E、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研究进展
护肝药的分类和应用
下列情况下禁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 胆道阻塞(胆总管和胆囊管): 如果胆囊不能在X射线下被看到、胆结石
钙化、胆囊不能正常收缩以及经常性的 胆绞痛等不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31
32
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可使巯基化合物合成增 加,但不增加血循环中蛋氨酸的浓度,
33
腺苷蛋氨酸抗胆汁淤积的活性归结于: 1)转甲基作用→调节细胞膜流动性→抗 胆汁淤积。 2)转巯基作用→促进解毒→抗胆汁淤积。
➢ 溶解后室温下可保存2小时,0-5℃保存 8小时。
6
2、硫普罗宁
➢ 新型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 ➢ 降低ATP酶活性,增高肝细胞线粒体
内的ATP含量,保护肝线粒体,改善 肝功能 ➢ 通过巯基与自由基的可逆结合,清 除自由基
7
硫普罗宁
适应症: ➢ 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 ➢ 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
烟酰胺,泛酸钙) ➢ 脂溶性
维生素E
21
维生素类: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减轻肝细胞 的脂肪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原合 成,而复合维生素B则参与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机体的代谢;
22
2,辅酶类
➢ 辅酶A 激发三羧酸循环,促进糖脂 肪和蛋白质代谢
➢ 辅酶Q10 使肝脏组织超氧化歧化酶 的活性升高,增强肝脏组织对自由基 的清除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 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 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
40
甲硫氨酸维B1
适应症: 改善肝脏功能,对多数的肝脏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其是对脂 肪肝有较明显的疗效,能改善肝内胆汁 淤积;可用于乙醇、巴比妥类、磺胺类 药物中毒时的辅助治疗。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和修复肝脏组织,提高肝功能,预防或治疗肝
病的药物。
根据其药理作用不同,保肝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解毒药物:
解毒药物是最常用的保肝药物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常见的解毒药物有谷胱甘肽(GSH)、谷氨酰胺(GLN)、辅酶Q10等。
2.抗氧化药物:
抗氧化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常
见的抗氧化药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辛酸(ALA)等。
3.细胞修复药物:
细胞修复药物能够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的自愈能力。
常见的细胞修复药物有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NAC)、乳蓟素(Silymarin)等。
4.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
脏的损伤。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IFN)、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
5.抗纤维化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阻止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抗纤维化药物有小分子抗纤维化制剂(如肝素)、早期肝纤维化干预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6.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对肝脏的攻击,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有甲泼尼龙、环孢素(Cyclosporine)等。
7.解毒清热药物:
解毒清热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或热毒壅滞引起的肝火上扰症状,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泻火。
常见的解毒清热药物有黄芩、栀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祝庆
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
保肝药物的概念
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 、促进肝细
胞再生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 。 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因有很多,因此,在 保肝治疗中,首先应去除病因,然后再进 行保肝药物治疗,方能奏效。
保肝药物的分类
解毒类药物 促肝细胞再生类药物 利胆类药物 促进能量代谢类药物 促进蛋白质合成类药物 中药制剂(抗炎类,降酶类)
甘草酸二胺(甘利欣)
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 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适应症】
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
水钠潴留
【用法用量】15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静 滴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
【药理】1.抗炎症作用,抗过敏作用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 的阻碍作用 ; 2.免疫调节作用 ; 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 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 【适应症】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主要不良反应】 假性醛固酮症,发生频率不明。 【用法用量】成人通常iv. 5-20ml qd
其他疾病伴发肝损害
如全身重症感染或肝脓肿、肝淤血等,治 疗原发病为主,保肝治疗以解毒类药物、 维生素类药物为主,辅以中药。
中毒性肝损害以选用解毒类保肝药为宜。
保肝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谢谢!
明显刺激新生肝细胞的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 生,防止来自肠道毒素对肝细胞进一步的损害。 实验显示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较好的 保护作用,并且能提高D-氨基半乳糖诱致的肝衰 竭的存活力。
溶剂:10%GS 250ml 80-100mg,qd,iv,4-6周或8-12周。
促肝细胞再生类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以大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 补充肝损害伴有的磷脂丢失,通过补充人体外源性磷脂成 分,并结合到肝细胞膜结构中,对肝细胞的再生和重构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它还可以分泌入胆汁,起到稳定 胆汁的作用。 【不良反应】
促肝细胞再生 类
促肝细胞生长素
多烯磷脂酰胆 碱可用于各种 类型的肝病, 以及手术前后 的治疗(急性、亚急 性、慢性重症肝 炎的早期或中期) 的辅助治疗
促肝细胞 再生类药 物
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
促肝细胞再生类
促肝细胞生长素: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能
解毒 类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 氨酸组成。含有巯基(-SH),主要在肝脏合成,广 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它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 基结合,对抗氧化剂对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 的破坏,对抗其对脏器的损伤。还能促进胆酸代 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 D、E、K)。
胆维他
茴 三 硫
利胆类
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 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作为甲基供体和生 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 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 治疗:0.5-1g/Qd,iv,两周。
利胆类
熊去氧胆酸
一、胆固醇结石:减少胆酸和胆固醇 吸收,抑制胆固醇合成与分解,但 对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无效。 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三、胆汁反流性胃炎250mg,qd,po,1014d
促进能量代 谢类
促进能量代谢类药物
分为维生素类、辅酶类 常见药物:维生素( VitC,VitE,复合VitB等; VitK参与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肝脏合成凝 血因子 )、辅酶(肌苷,ATP)、门冬氨酸 钾镁等
促进能量代谢类
门冬氨酸钾镁
门冬氨酸钾镁参与三羧循环和鸟氨酸循环,促进细 胞除极化和细胞代谢,维持正常功能。 用法:将1-2支门冬氨酸钾镁溶于5%葡萄糖溶液 500ml中缓慢滴注 。如有需要可在4-6小时后重 复此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滴注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和高镁 血病。
解毒类
解毒类
可以提供巯 基或葡萄糖 醛酸,增强 解毒功能。
葡醛内酯 葡 (肝泰乐) 醛 内谷胱甘肽 酯(古拉定) ( 硫普罗宁 肝 泰(凯西莱)
乐 ) 谷 胱 甘 肽
解毒类
葡醛内酯
在酶的催化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化为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是体内重要解毒物质之一,能与肝内 或肠内含有酚基、羟基、羧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 毒物或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随尿排出体外。同时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 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
脂肪肝,酒精肝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或酒精摄入过多造 成肝损伤,多因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导致。 治疗以低脂肪饮食、戒酒等为主,肝功异 常明显者,可应用促能量代谢类药物。另 外中药也是比较有希望的药物。
先天性疾病
主要是肝豆状核变性,过多铜沉积于肝 组织,治疗可应用硫普罗宁。对于各种先 天性黄疸病人,各种药物效果均不理想。
慢性肝病40-60ml qd,最大剂量不超过 100ml
中药制剂—降酶类
• 如联苯双酯(百赛诺)、双环醇、五味子、 茵陈、垂盆草等药物 • 药理:为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体,对细 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 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质的解毒能 力。
保肝药物的选择
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经过,保肝药物一般给予维生 素,可再选用一种保肝药物。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迁延,病毒难于清除,肝脏损伤与自 体免疫反应相关,抗病毒治疗为主,保肝治疗为铺。选用 抗炎保肝药物,适当辅以营养补充类药物和中草药。如复 方甘草酸苷(美能)、维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 选一种中药制剂辅助治疗。
治疗:
体重 每日剂量 用法 早 60KG 80Kg 100Kg 2粒 3粒 4粒 1 1 1 中 晚
1 1 1 1 2 (13~15mg/Kg/d)
利胆类
茴三硫
分泌性利胆药,它不增加肝脏负担,可降低肝脏 门脉压力,消除肝炎病灶的肝充血等症状,促进 肝细胞活化,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适应症】
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并用于急、慢性肝炎辅助 治疗。 【用法用量】 25mg,Tid,po
促进蛋白质合成类药物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 透压;运输及解毒;营养供给
氨基酸
补充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促进蛋白质的合 成
中药制剂
抗 炎 类
降 酶 类
中药制剂—抗炎类
如甘草甜素制剂,如甘草酸单铵(强力宁)、 甘草酸二胺(甘利欣)、复方甘草酸苷 (美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 等。
解毒 类
硫普罗宁
提供巯基、解毒、 抗组胺和清除自由基
促进肝糖元合成, 抑制胆固醇增高。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 比值回升。
解毒类
硫普罗宁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可有皮疹、皮肤搔痒、面色潮红 等。 2.消化系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等,罕见味觉异常。 【用法】 溶剂:5%-10%GS 或250ml-500ml NS 0.2g,qd,静脉滴注
自身免疫性肝病
1.首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保肝药物选用类 激素作用的抗炎类为佳,如甘草酸二胺和 复方甘草酸苷等; 2.本类疾病多有胆汁淤积表现,须加用利胆 类药物如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 3.中药有辅助治疗作用
药物性肝炎
发病机理包括药物直接损伤肝细胞和过敏反应 等,往往伴肝内胆汁淤积,重症须应用糖皮质激 素。 较轻者选抗炎类药物如甘草酸胺等和利胆类药 物为主,同时可加用解毒类药物如谷胱甘肽、硫 普罗宁等,减轻药物毒性,促进药物排出。
大剂量时偶尔会出现胃肠道紊乱(腹泻)。 该药含有苯甲醇,少数人对此产生过敏反应。 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iv:232.5-465mg(1-2安瓿),Qd 静脉滴注:465-930mg(2-4)或者1.395-1.488g(6-8),qd
利胆类
利 胆 类 药 物
思美泰
腺 苷 蛋 氨 酸
优思弗
熊 去 氧 胆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