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学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相关推荐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课堂导学案课题:学情分析(手写): 23.《愚公移山》教案姓名:共 2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

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学生展示,师补充)《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 )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 o)于齐间(jià 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课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备:罗有志九年级备课组姓名:班级:学习目标一、明白得和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熟悉除弊纳谏在那时的踊跃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解题:①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②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勇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睬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那么已,一飞冲天;不鸣那么已,一举成名。

”从尔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链接材料】2——《战国策》介绍:《战国策》由于书中要紧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因此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阻碍极为深远。

一、读准字音。

昳( )丽朝( )服衣冠( ) 窥( )镜期()年朝( )于齐间( )进二、明白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布指出。

谤,公布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挖苦。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那个地址指奏章)期年以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3、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4、一词多义①、修a.乃重修岳阳楼()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c.雨村便急忙修书()d.邹忌修八尺有余()②、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③、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④、诚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五、古今异义①今齐地址千里( )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主备:汤晓亮审核:[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3、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了解文学常识,认准字词读音,读懂停顿、节奏,通译第一段。

[资料链接]一、作家作品介绍: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人。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而成,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国策。

记载公元前453年—前209年共245年史实,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策”通“册”,意思是文献、典籍。

二、背景链接:1、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2、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墓”。

齐威王爱隐语,谋臣策士常以隐语进谏,于是,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3、分析题目:①“讽”——邹忌讽齐王;②“纳”——齐王纳谏。

[自主学习]一、听朗读,解决生字词读音:昳()丽窥()镜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二、自读课文,试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然后小组赛读: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今齐地方千里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合作探究]五、结合注释,小组互助合作翻译第一段1、解释下列词语: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及:旦日:明日:弗如:诚:莫:2、译句子: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交流展示]小组展示翻译第一段[归纳小结]先听范读,再自由试读,读准字音及停顿,为翻译课文做好了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翻译第二、三段,归纳文言字词的用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等奖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等奖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深入探究(15分钟):分析邹 忌的讽谏技巧,理解课文深层
含义。
拓展延伸(5分钟):联系实 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邹
忌的讽谏技巧。
导入新课(2分钟):通过故 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3分钟):总结 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选择依据: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支持:多媒体资源 整合
信息技术支持:在线互动教 学平台
信息技术支持:PPT制作技 巧
信息技术支持:数字化评估 工具
评价方式选择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 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学 习态度、参与
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评 价:检查学生的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他们对知识 点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教学:使 用PPT、视频等 多媒体手段辅助 教学,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小组合作:组织 学生进行小组合 作,通过讨论、 交流等方式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和 记忆。
角色扮演:让学 生扮演课文中的 角色,通过表演 等方式增强对课 文的体验和理解。
课堂互动:设置 课堂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提问、 回答问题,提高 课堂参与度和教 学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教材分析: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课文背景、重点知识 点等。
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设定: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学PPT、教案等教学 工具。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 . .
学习本课,我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 课 后 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 2 课时 班级: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 2 课时
姓名:
学习时间:
.
教学 目标
1、能够抓出文中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 2、理解邹忌通过类比的方式规劝齐王纳谏,尝试用类比方式完成语言运用。 能够抓出文中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 尝试用类比方式完成语言运用

(结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3) 表格完成之后,小组内互相先说一说,彩排一下。
请按照左边要求点评:

学习活动 3 讲故事 要求: 初级:讲清楚故事 的大致情节。 中级:语言较为生 动,条理较清楚。 高级:口齿清楚, 声情并茂。
(1)、这些方面我做的不错:
. . .
(2)、这些方面我需要提高:


老师的看法:
. . .
学习活动 2 理解本文的劝说 方式:类比
1 阅读文本
a 组:找出邹忌晚上思考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 b 组:找出邹忌在朝堂上分析齐王的情况和推论。
邹忌 齐王 2、归纳类比的思维模型
(结论) (结论)

学习活动 3
情景现场 1: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位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小孙子坐 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手握扶手,摇摇晃晃,很难站稳,还满脸幸福地望着 孙子;而孙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请你们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 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情景现场 2:你的好朋友小美同学非常爱美,每天都要化妆,而且自我感觉 非常漂亮。你如何告诉她:自然纯朴才是最美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任务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寄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

2.梳理重要文言字词,整理重要文言句式。

3..能参考注解独立翻译全文,尤其是重点句子。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从忠言逆耳说起,如何让对方愉快接受意见,邹忌的劝谏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二、学生自学:诵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环节《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释]1、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邹忌,战国时齐人,曾任齐相。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齐王,齐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

孰,谁,哪一个。

7、旦日:明天。

这里指第二天。

8、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9. 孰视之:仔细地看他。

孰,同“熟”,仔细。

之,指徐公。

10、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11、美我:以我为美。

12、私:动词,偏爱。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寄语: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课前)姓名: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幻灯片)2、疏通文意。

(重点)3、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疑难语句。

(难点)4、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

(重点)【课前热身】:(课前)给下列字注音: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自主学习】(26分钟)1、疏通文意,疑难句子小组内讨论解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2、掌握下列重点词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私我也: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时时而间进:期年:皆朝于齐:3、完成课后第二大题(p176)4、试背诵全文。

(完成小组探究问题之后。

)【合作探究】(14分钟)1、讨论个人疏通时的疑难句子。

2、归纳整理本课重点文言知识。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课前)姓名:1、学习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以及“三叠法”的结构特点。

(重点)2、体悟邹忌的讽谏艺术(设喻、类比推理)和讽谏成功的原因。

(难点)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讽谏的思想、善于纳谏的艺术和古代君王从善如流的胸怀。

(重点)4、学习人际交往中要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用委婉劝说的方式给别人提意见的技巧。

【自主学习】(8分钟)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2、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3、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试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合作探究】(12分钟)1、课文开篇就从邹忌的形貌美写起,邹忌的美可不止于此,你还能发现他有哪些值得称美的地方?2、想想邹忌动了哪些脑筋,才使充满危机的进谏变得皆大欢喜?(提示:试走进人物内心去感受。

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解说】题目用“讽”齐王纳谏。

而不用“劝”,一个“讽”字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讽,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讽谏,不同于直谏或劝谏,关键在于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去启发、开导被谏者。

良药而不苦口,便于对方接受。

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邹忌将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

由自己的“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蔽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难点解说】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首先邹忌在周围人的交口称赞中,头脑冷静,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可见他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

当他通过观察思考,由现象到本质得出正确结论的时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缜密,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

当他把这一生活现象和治理国家联系起来的时候,一位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善于发现问题的谋士形象就跃然纸上。

而他高超的劝谏艺术更进一步刻画出他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形象。

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而又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他不仅认真听取了邹忌的劝谏,认为“善”(当然与邹忌的委婉讽谏艺术有关)。

而且果断采取正确措施,制定出对进谏者的奖励办法,鼓励更加直接的进谏者。

而文章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变化,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从善如流,兴利除弊,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可见他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开明君主。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

在今天,邹忌的忠诚与智慧,齐威王的胸怀与魄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质疑解答
3、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五.布置作业:1.解释词语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
青西新区滨海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
主备人
逄洪洁
备注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8.11.26
序号
1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解释,能熟练翻译课文;
2、整理总结本课特殊文言知识;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学法指导
背诵
一.初读课文
(一)试读课文,读准字音,确定语速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
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翻译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时期邹忌给齐王提出谏言的典故。

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个典故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道理,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带领读者探讨谏言与权力、忠言与背叛之间的纷争,引导读者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忠言和批评。

在故事中,邹忌作为一位忠臣,毫不畏惧地向齐王献上了忠言。

相比之下,身处高位权力的齐王却偏向于听取谄媚的奉承之词,将忠言视为反对自己的背叛行为。

这种对比明显展现了忠言与权力之间的矛盾,引人深思。

通过对话中邹忌和齐王的角色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邹忌以实事求是、犀利直言的性格特点,与齐王的自私狭隘、听取谄谀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邹忌所体现的忠言直谏之风,与齐王的权力膨胀、傲慢自大形成鲜明对照,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深思和反省。

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类似的情况,人们往往容易在被吹捧和奉承之中失去清醒判断,把对自己的批评当成敌人的进攻。

然而,正如邹忌所言,“王不能使臣不忠也”。

忠臣之言,当获得王者的倾听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一种背叛。

这种忠言直谏的精神,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勇于提出忠言,敢于直面批评和指正。

不论身处何种地位和角色,都应保持谦逊、包容的态度,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通过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寓言故事,我们能够感悟到忠言逆耳、忠言足疾情,以及正直清廉、忠诚敬业的精神。

同时也教育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自我,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克服权力的膨胀和傲慢,真正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言直谏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忠言逆耳利于行,公正批评有益于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原则,勇于直言忠言,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愿我们都能以邹忌为楷模,勇敢坚定地面对权力和挑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

欲有求于我也
与“无”相对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古: 土地 方圆 2.能谤讥于市朝 古: 指责
今: 与中央相对 今:诽谤(程度深) 今: 讽刺 今:左和右两方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委婉劝说 古:侍从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五、【测标】 翻译下列重要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固定搭配。 与……比谁(更) 孰,谁。 区别:孰视之。通“熟”,仔细。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 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 往);几个月以后,有时候间或有 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 言,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谓:叫做
于:在
这就叫做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对君、下级对上级 用委婉的语气劝告; 直言规劝,使之改正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与…比谁更 3、又弗如远甚 不如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的确 5、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 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 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能谤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群:全部 刺:指责 面:当面 上:上等
谤饥:指责议论
闻:使…听到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能谤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受蒙蔽
能面刺 9、 面刺 当面指责寡人之
10、 偶尔 间 11、 满一年 期年 12、 即使 虽
过者 时时而 间进
能当面指责寡人过 错的,得上等奖赏。
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谏
期年之 后
满一年以后
虽欲言,即使有人想进言,也 无可进 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一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一课时

20.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准确解释重点词语意思,并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导学方案1】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自学任务单1】《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

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它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和辞说,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

《战国策》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的文章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善于借助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导学方案2】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的掌握。

我们可以按照重要实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类整理。

同时,特殊句式可以依照文言文三种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来归纳整理。

【自学任务单2】大声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顺文章,然后将文中词语归类。

重要实词(含通假字)示例:“谏”,指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词类活用示例:朝服衣冠,朝,名词做状语,在早晨。

一词多义示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古今异义词示例: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古义,长,指身高;今义,修理,整治。

特殊句式: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导学方案3】结合注释、工具书,自己尝试翻译课文。

【自学任务单3】在课堂笔记本上翻译课文。

【课堂检测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邹忌修.八尺有余吾妻之.美我者窥.镜今齐地方..千里臣之妻私.臣孰.视之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期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同仁艺体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讲读课主备:魏广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____ 姓名___ _____ 小组_ __教师寄语: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抓住它就是赢得胜利。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3、学习分析人物性格,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道理,见微知著。

【学习重点】1、学习分析人物性格。

2、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学习难点】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资料链接】:1.有关《战国策》《战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而成。

《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国策。

记载公元前453年—前209年共245年史实。

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关于刘向刘向(约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一生著述颇丰,对保存我国古籍文献做出过重要贡献。

【预习学案】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讽"的意思是____ ,“谏”的意思是。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2、写出加点字的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要注意人物的身份特点,要注意朗读语气。

昳.( )丽朝.( )服衣冠. ( ) 窥.( )镜谤.()期.( )年朝.( )于齐间.( )进燕.()、赵3、判断停顿的正误。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③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2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扎实落实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句式、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和使用说明】:【知识链接】: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办法,委婉地规劝。

2.背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自学导航】: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看准字形,读准下列字音。

昳.丽()窥.镜()谤讥..()期.年之后()时时而间.进()妾.()市朝.()朝.服衣冠()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纳谏:()昳丽:()孰与:()及:()旦日:()弗如:()诚:()莫:()蔽:()市朝:()闻:()间:()期年:()皆以.美于徐公()形貌()孰.视之()私.我()客之美.我者()皆朝.于齐()窥镜()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谤讥()3.有人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只要把握住这个“三”,背诵时就能避免漏句,你发现了吗,试以“三”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背诵课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故事梗概邹忌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谏臣。

齐国的国君晏子在统治期间,对待臣下的建议总是爱听好话,不善听取忠言的建议。

邹忌敢于讲真话,有一次他直言劝说齐国国君加强防备以免被攻击,但晏子却嘲笑邹忌的身材,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苦难可言。

邹忌于是提出离开齐国,并用一拟罪的方法离去,这使朝廷上下很是震惊。

后来,晏子与其他国家起战,竟然败掉了。

为救国家,晏子只好向邹忌请教,并纳他的建议,最终成功战胜了对手。

二、导学目标1. 认识邹忌对君王进谏、直言建议和敢于担当的特点。

2. 理解君臣关系、对话技巧和背后隐藏的政治含义。

3. 探讨真言怎样促进决策和事业的推进,认识诚实言论的价值。

4. 分析“富国强兵”为什么重要,认识防御和攻击的策略。

三、导学流程1. 搜集资料,介绍邹忌和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2. 看动画片《邹忌讽齐王纳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台词语言。

3. 分组讨论,探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个人看法,提示一些问题如下:(1)为什么邹忌要离开齐国?(2)晏子和邹忌的态度和语言各有什么特点?(3)如果你是晏子,你怎样面对邹忌的建议?(4)讲真话和说好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候不讲真话?(5)什么是“富国强兵”,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是否适用?4. 讲解相关知识点,如:(1)君臣关系:集权制度下君主与官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2)战争策略:包括防御和攻击等战术思维和决策手段。

(3)民族复兴:强调国家的独立、强大、富裕、文明等,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

5. 思考题:(1)如果你是邹忌,你还会怎样做?如果你是晏子,你会不会提前听取邹忌的建议,改进政策?(2)认为“诚实为本”这个道理现在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

(3)思考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在沟通中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四、导学措施1. 登记资料,开设网络课堂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先自行了解历史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拓宽视野。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2.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预习检测】1.本文选自《》(又称《》),是末年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体史书。

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的策略和言论。

在表达方式上长于和,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是; “纳”是的意思,这题目从语法上分析是个式,“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是。

3、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 ) 朝.服衣冠( ) ( ) 窥.镜( ) 谤.讥于市朝( )期.年( ) 皆朝.于齐( ) 孰.与( ) 时时而间.进(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1)邹忌修.八尺有余(2)而.形貌昳丽(3)朝.服衣冠(4)窥.镜(5)谓.其妻曰(6)孰与(7)君美甚.(8)徐公何能及.君也(9)齐国之.美丽者也(10)而.复问其妾曰(11)旦日(12)与.坐谈(1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14)明日(15)孰.视之(16)自以为不如(17)暮寝..(18)妻之美我者..而思之(19)私.我也(20)入朝.见威王(21)诚.知(22)皆以.美于徐公(23)今齐地方..千里(2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5)王之蔽甚..矣(26)王曰:“善.。

”(27)面刺(28)谤讥..(29)闻.寡人之耳者(30)令初.下(31)时时而间.进(32)期年之后(33)虽.欲言(34)皆朝.于齐(3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合作探究】对照注释,合作翻译,标出不懂的地方。

【堂清检测】1、画出通假字并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孰视之2、词类活用。

(写出用法及词义)(1)朝服.衣冠:(2)面.刺寡人(3)臣之妻私.臣:(4)吾妻之美.我者:(5)闻.寡人之耳者: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导学案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导学案导学案
1.加线字并注音。
昳丽朝服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本文选自《》是( )时代国别史汇编,又称《》、《》,由汉代( )编订的。其体列为( )体。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 )策。




刘向原名,字.西汉家家家。所撰《》,为我国学之祖。著作还有《》《》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
反思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解释下列词语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作业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数(shuò)月之后
新课程导学案
语文学科(第1课时)教者:
总第课时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目标标
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掌握作家作品。
2.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句子。
重点难点
熟读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为新课做准备。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作业。
导学流程
●学习目标展示
●自主学习与检测
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是:
⑤曹刿晋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库
题目解读《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四境之内()王之蔽甚矣()
面刺()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时时而间进()()
期年()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口头翻译全文。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归纳每部分大意。
3.邹忌的妻、妾、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4.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讽谏的结果如何?
1.听课文配音朗读。2.自由朗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基础知识园
1.我来注拼音
纳谏()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孰视之()入朝()期年之后()谤讥()()
2.我来释词义
讽齐王纳谏()()修八尺()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旦日()
明日()弗如远甚()美我()
私我也()皆以美于徐公()
【展示提升】展示显风采
表演舞台我最棒
将课文编成课本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进行表演,看看哪个小组最有表演天赋。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而形貌昳丽(光焰美丽)B.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D.能谤讥于市朝(诽谤)
2.翻译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合作探究
(15分钟)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如果在劝谏他人时能讲究方法技巧,能使对方愉快接受,岂不是更好?
●展示提升
(10分钟)
表演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说话的语气。你的舞台你做主,大胆施展你的表演才华吧!
●当堂检测(5分钟)
当堂检测,当堂计分。
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学时导学案)
(设计者:谢意如)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课文大意。
2.诵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学习程序
方法导航
【回顾反馈】用课文语句填空。
①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②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③“齐人三鼓”后,曹刿才同意进军的原因是: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回顾反馈(5分钟)
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自主学习
(10分钟)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审时度势为国君出谋划策。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那么,邹忌是如何巧妙地劝齐威王纳谏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谜底揭开吧!
题目解读题目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二、朗读训练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