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

合集下载

专题0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一)(2022·江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刃及鞍勿顾(顾念、考虑) B.恨不得死所(遗憾)C.次顺义(编次)D.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使……听到)2.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 B.何陋之有C.已而之细柳军 D.益慕圣贤之道3.翻译下列句子。

(1)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2)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二)(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二)(9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3)暮寝而思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三)(7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英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枝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三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能准确地翻译全文,并归纳总结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3.通过课外文言文的练习,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并夯实文言文基础。

【课前反馈】【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背诵大PK。

(可以单个同学背,可以共同体一起,也可以小组一起,形式可以多样)新知探究一.一词多义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3.孰视之: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综合提升】点击中考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

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清除。

⑥戒:鉴戒。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饮酣酣:(2)释之释: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3.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当堂检测】一.词类活用(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闻寡人之耳者()二.特殊句式(1)词所谓战胜于朝廷()(2)王之蔽甚矣()【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知识链接】设喻说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测的道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

【课后精练】中考链接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邹忌讽齐王纳谏3

邹忌讽齐王纳谏3

一件小事:
•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 比美的问题(邹忌与徐公比美)
私我 求我
1
畏我
2
看图片思考: 邹忌对这他的妻、妾、客
说话的语气及其中的感情色 彩相同么?
他的妻、妾、客回答他的 问题时语气相同么?为什么?
3
妻 私 宫妇左右
邹忌 妾 畏 朝廷之臣 齐王
客 求 四境之内 类



受蔽
讽喻
蔽甚
汪直是明宪宗时大宦官,骄横凶残,对公卿、平民横加迫害,
闹得"百官不安于位","庶民不安于业"。大学士商辂等人上疏, 希望明宪宗惩治汪直,宪宗拒不纳谏。
但是一个名叫阿丑的宫廷优人,却为扳倒这一大宦官功劳。有
一回,阿丑和他的伙伴在宪宗面前做戏──阿丑装作进入醉乡。一 人骗他说:"巡城御使到!"意在让他惊惧,但阿丑照样酗酒谩骂。 那人又吓唬说:"皇上驾到!"阿丑仍然不为所动。那人再喊道:" 汪直太监来了!"阿丑乃作惊醒状,停止饮酒,毕恭毕敬地准备迎 接。另一人似乎不解,问道:"为什么皇上来了不害怕,为何一听 汪太监就吓得这样?"阿丑以醉汉口吻说:"我只知道有汪太监, 不知道还有皇帝。"
* 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
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 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导 致人听话受到蒙蔽。
邹 忌: 头脑冷静
实事求是 忠于职守 善于辞令
、 缘事及里; 、 善于思考; 、 足智多谋; 、 勇于进谏。
齐威王:闻过则改 、 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 、 兴利除弊。
阿丑讽谏除太监
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 愚公移山》 诚心、 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 诸葛亮:《出 师表》 确实、的确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梅岭三章3* 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4 海燕写作学习扩写第二单元5 孔乙己6 变色龙7* 溜索8* 蒲柳人家(节选)写作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10* 唐雎不辱使命11 送东阳马生序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写作布局谋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四单元13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14 山水画的意境15* 无言之美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写作修改润色口语交际辩论第五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17 屈原(节选)18 天下第一楼(节选)19 枣儿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第六单元首页>>初中语文>>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资源-九年级下册教材研读九年级下册教材介绍第二单元单元说明第四单元单元说明第六单元单元说明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九年级下册教材内容解析1第一单元单元说明第三单元单元说明第五单元单元说明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九年级下册教材内容解析2第一单元教学参考脚踏故乡土抛洒故乡情1 《乡愁》教学设计1 一曲哀婉的乡愁曲1 《我爱这土地》导读2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三)4 《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说明第一单元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过程评价1 《我爱这土地》教案1 土地最忠诚的歌者1 《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2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4 《祖国》教案设计第二单元教学参考5 《孔乙己》教学设计5 《孔乙己》案例6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8 热爱生命(节选)8 热爱生命(一)8 热爱生命(三)5 中国人的孔乙已情结6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案例7 变色龙8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8 热爱生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教学参考《那树》教学设计《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原创:《人生》教学设计原创:《那树》教学设计9 《谈生命》教学设计9 谈生命(一)9 谈生命(二)10 《那树》教案设计11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设计12 人生《那树》教学设计《那树》教学设计原创:《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原创:《谈生命》教学设计9 谈生命9 谈生命(三)10 那树11 地下森林断想12 《人生》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明第四单元教学参考原创:《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3威尼斯商人(节选)15枣儿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原创:《变脸》教学设计14变脸(节选)16音乐之声(节选)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音乐之声(内含A、B两个设计方案)第五单元教学参考《庄子》故事两则17 公输18《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一)20《庄子》故事两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明《公输》教学设计18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19 鱼我所欲也19 鱼我所欲也(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六单元教学参考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23 愚公移山24 《蒹葭》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四)24《诗经》两首《岁月如歌》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

22__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2__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彩开篇词说话要得体,要讲究艺术,这就是“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

唐朝得魏征,终赢得贞观之治,但是,我们还要说魏征幸而遇唐太宗,否则,他的直言诤谏早就遭致杀身之祸。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行的;而进谏能否奏效,则一要看君主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说话的艺术,使“良药”既“爽口”又“利于病”。

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思路一、新课导入封建社会里,皇权威严,不可侵犯。

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更难得的是邹忌能使齐威王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作者链接《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作者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原名刘更生,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

2.背景链接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

第22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时间:20分钟满分分值:35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王曰:“善。

”乃下令:“,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节选)基础巩固训练1. 标注字音(5分)(1)形貌昳.丽()(2)朝.服衣冠()(3)窥.镜而自视()(4)暮寝.而思之()(5)能谤.讥于市朝()2. 课内实词释义(7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孰.视之(3)私.我也(4)王之蔽.甚也(5)时时而间.进(6)闻.寡人之耳者(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 句子翻译(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翻译:?(2)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

4.课内探究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是判断句B. 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C. 作者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收束全文,意在侧面烘托齐王纳谏成果之大D. 邹忌的妻、妾、客都表示邹忌比徐公美,邹忌亲自见过徐公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答案中考提分特训1. 读下面句子,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4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齐王所受的蒙蔽有“,,”。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根据谏言的不同情况设立了上、中、下三种奖赏,“,”将受到下等奖赏。

2. 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分)(1)时时而间.进()(2)期.年之后()3.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上.书谏寡人者受上.赏B. 臣之妾畏.臣后生可畏.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改过.自新D. 皆朝.于齐朝.秦暮楚4.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用自学、质疑、答疑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__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有勤于思考和自知之明的精神.2、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难点:体会邹忌劝谏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都各不相同: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劝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没,但邹忌劝谏齐威王却收到成效。

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

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和主张。

其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简介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 图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 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 王善于纳谏
探究交流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 “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 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 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
4、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运 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5、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 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 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三问 三答 三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1)邹忌有三问:
三 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三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 思 三 比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人物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

22邹忌讽齐王纳谏3

22邹忌讽齐王纳谏3
3、由此,他想到了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讽谏齐王的?他的结论是什么?

老师导学
小结
反思
绥德县辛店中学“6+1”导学案
班级

科目
语文
编号
主备人
梁焕艳
授课时间




4、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5、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6、你怎么评价邹忌和齐王?
邹忌:
齐王:
【拓展延伸】
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Fra bibliotek交往有什么启示?
老师导学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课时
备课成员
审核人




1、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




【复习检测】
抽测背诵
【依标自学】
1.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回答的?
2、邹忌的态度怎样?为了证实妻、妾、客的话采取了哪些行动?得到了什么结论。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1.朗诵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明白得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熟悉除蔽纳谏在那时的踊跃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依据新课标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有关阅读的方面制定教学重点为: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依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反复朗诵,体会邹忌进谏的技术。

学情分析:文言基础弱,阅读有难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人贵在自知。

”齐国的谋臣邹忌确实是如此一名贤人。

他是一名美男子。

但与徐公相较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

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咱们一路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觅答案。

二、资料助读1.《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高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通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

要紧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为频繁猛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献策,于是“士”这一阶级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因此,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必然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效劳,而且往往利用那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

《战国策》确实是着重记叙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擅长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太婆赵太后,追赶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专门擅长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背道而驰”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阻碍极为深远。

三、朗诵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晏子巧言劝谏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晏子巧言劝谏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晏子巧言劝谏》摘要:《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简洁精练、朴素晓畅笔刻绘了足智多谋、娴辞令、忧君爱国谋臣策士邹忌形象,从“臣妻私臣”想到齐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从“臣妾畏臣”想到“朝廷臣莫不畏王”从“臣客欲有臣”想到“四境莫不有王”三次类比想表明齐王遇到情况和己处境非常相似有力地推出“王蔽甚矣”结论,这“三比”描述不但凸现了邹忌巧比妙喻想推理人智慧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忠君爱国良品性真可谓“箭双雕”恰到处“三赏”“三谏”见胸怀《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了刻绘主人公邹忌这形象外还通“三赏”“三谏”情节展开刻画了贵君王齐王难能可贵品格——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坦诚治国有方《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简洁精练、朴素晓畅笔刻绘了足智多谋、娴辞令、忧君爱国谋臣策士邹忌形象不管是邹忌发问思考、类比想还是妻妾客人察言观色、随机应答也不管是齐王悬赏纳谏还是诏令下达进谏效这些描写、议论都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三叠法”使整体结构呈现出种匀整对称、浑然体圆满隽美抓住“三”作可以提纲挈领轻而易举地理人物形象和思想主旨下面分述如下“ 三问”“三答”见性情开描述邹忌和徐公比美庭琐事邹忌对己“八尺有余形貌昳丽”心存疑虑便想通他人眼光和评判了或确证己和徐公到底谁美写了他连两天对妻、妾、客人发问对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对妾“吾孰与徐公美?”对客“吾与徐公孰美?”“三问”容样都是询问对方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可是细细体味就会发现发问对象、心境、不样问话里所包含感情色彩、口吻语气也就有所不对妻子发问是“朝衣冠窥镜视”颇有几分光彩照人、鸣得味问话脱口而出喜形色对妻子充满了亲昵无感情;对妾发问是“忌不信”稍作思考发出有种实真反复印证味口吻和感情是严肃庄重;对客发问是了天客人了邹忌与客人闲聊漫不心发问语气比较平淡随而再再而三地发问勾画出邹忌对己美丽形象由信得到将信将疑再到不太信微妙心态变化程细腻逼真活灵活现妻、妾、客三人身份不回答样问题容基相都认邹忌美徐公但是语气、口吻和感情色彩却不样妻回答用了反问句兼感叹句而且还有“君美甚”强调这是发心热烈赞美她夫君美丽绝伦而骄傲豪其爱恋心、得态宛然可睹;妾回答和妻相比少了句“君美甚”简单重复句“徐公何能及君也”有言不由衷出敬畏丈夫而不得不说心谨慎不太然;客回答是阵述语气貌似客观如实评价不带感情色彩其实越是冷静客观越能看出客人有人阿谀奉承真可谓老谋深算而不动声色三人由身份不心态不目各异形外答话措辞、句式、语气、口吻、感情色彩也各不样这种因人而异因而别因势而造声态口吻微妙地凸现了人物性情神态活画出情趣各异人物形象真要《战国策》写情摹态艺术拍案叫绝啊“三思”“三比”见智慧妻、妾、客人异口声赞美、歌颂并没有让邹忌鸣得忘乎所以相反等到“明日”徐公邹忌再三观察对比思考分析才明白己处境和问题答案写了邹忌“三思”是“孰视以不如”二是“窥镜而视又弗如远甚”前面两次反思以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事实基础得出“愧不如”而且“弗如远甚”结论三次是“暮寝而思曰‘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妾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我也’”邹忌辗反侧彻夜难眠他思考我和徐公到底谁更美妻、妾、客人什么都认我比徐公美?他们说是真话吗?何答案惊人相似?……番艰难而深刻思考他终明白妻、妾、客人认他比徐公美真实原因妻偏爱他妾敬畏他客有他他们可是各怀打算而异口声啊其实邹忌远不如徐公美这是不争客观事实他受骗了妻、妾、客出各感情和心思都蒙骗了他邹忌而再再而三思考才终发现这这“三思”描写从行情态到语言心理充分表现出邹忌遇美不惊头脑冷静真实重反思良品质他不仅形貌美丽他还有颗力排众议独立思考美丽头脑他深思孰虑他观察感悟充分表现出他智慧和深刻如说比美“三思”还是从日常生活庭琐事角刻绘邹忌睿智和深刻话那么入朝进谏三次类比想则是从忠君爱国国事角凸现邹忌智慧才华和优良品质课描写了“三比”(邹忌)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妻私臣臣妾畏臣臣客欲有臣皆以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臣莫不畏王四境莫不有王由观王蔽甚矣”邹忌由及彼由近及远从“闺房事”到“国事”巧妙想有机系类比推理得出“王蔽甚矣”结论从“臣妻私臣”想到齐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从“臣妾畏臣”想到“朝廷臣莫不畏王”从“臣客欲有臣”想到“四境莫不有王”三次类比想表明齐王遇到情况和己处境非常相似有力地推出“王蔽甚矣”结论这种迂迥曲折、委婉含蓄而又情趣别致说理方式当然容易齐王所接受说得齐王心花怒放呼叫“善”这“三比”描述不但凸现了邹忌巧比妙喻想推理人智慧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忠君爱国良品性真可谓“箭双雕”恰到处“三赏”“三谏”见胸怀《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了刻绘主人公邹忌这形象外还通“三赏”“三谏”情节展开刻画了贵君王齐王难能可贵品格——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坦诚治国有方齐王听取邹忌进谏不是简单地停留口头上而是砺精图治真抓实干立马采取扩开言路修明政治实际措施课写了齐王下令“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谏寡人者受赏;能谤讥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悬赏纳谏不惧“面刺”、“谤讥”而广开言路显示了齐王宽宏量和治国心彻面刺当面指责直言不讳针见血;谤讥市朝公众场合朝堂或集市公开议论批评君王差错得失这样不顾君王威严体面这样无所顾忌品头论足这样猛烈火指责朝政齐王不是雷霆怒论罪问斩而是当众奖赏善纳雅言颇有君临天下、胸怀海、心比天宽气魄雅量对比纣王荒淫残暴把直言进谏比干剖腹挖心昏庸愚昧楚王把忠贞耿直屈原贬官流放我们不能不惊赞齐王海阔天空胸怀气和治国有眼光气魄如说“三赏”是直接体现齐王胸怀气魄话那么“三谏”描写就是接表现齐王气品格紧随“三赏”又写了“三谏”(三种进谏情况及结)“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而进;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悬赏纳谏诏令刚刚下达朝廷外王公臣争先恐进谏君王表现种竭尽忠智国分忧热情;几月进谏人数锐减只是断断续续偶尔有人进谏说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齐王把国治理得井然有序;年人们即便想再说什么也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批评、指责了可见齐王广纳雅言致力国政已把国治理得几近完美无缺(这当然是种夸张笔法)及至国富民强声名远播燕、韩、赵、魏纷纷前朝拜齐王可以说齐国声威不依靠穷兵黩武杀伐争夺而是依靠日益强国力和深得人心声威征了诸侯各国这些“三谏”情况描写无不是齐王谦逊礼贤善纳忠言结也从侧面凸现了齐王智慧谋略和宽宏量。

5.【精品课件】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5.【精品课件】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长,身高 偷看。此处为“照” 穿。名→动 在早晨。名→状 固定句式。“与…相比,谁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更…” 孰:副词,谁 对…说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 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
通假字,“熟”,仔 第二天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 细 如 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 补足音节,无意义
• 品味赏析: •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 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 徐公谁美的问题。 •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 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 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 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 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以…为美。意动 偏爱。形→动
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表被动。受蒙蔽 比 土地方圆 没有 国君旁边的近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 yì 期年 jī
n 窥 kuī 间进 jià
谤讥 bàng jī
朝服衣冠 zhāo
o 皆朝于齐 chá
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理解文意
文言文朗读注意点: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 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 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 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 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 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 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 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 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 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最终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最终版)

三问 三答 三 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人物不同的身分、心理,不同感情色彩

三问
问者语气

吾孰与徐 公美?

吾与徐公孰 美?
我孰与城北 徐公美?
亲昵
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 也?
严肃
徐公何能 及君也?
平淡
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三答
答者语气 感情色彩
毋庸置疑 由衷赞美
勉强、拘谨
客气、奉承 礼貌、尊重
讨好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3、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精着什么?
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3)威王除蔽
面刺→上赏 门庭若市
三令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三变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 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收到可喜之 效
三 思 - 三 比 - 三 赏 变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 惑 。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讨论交流 2.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 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 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 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 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 则。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最新)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最新)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二)(9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3)暮寝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三)(7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①病:困苦。

②忮(zhì):嫉妒。

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纪教育网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二)(9分) 20、 (4分)( 1 )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齐相邹忌,有自知之明,从而领悟到一个被偏爱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围的人,可能因听不到真话而导致完全错误的判断。

他用切身的体会劝谏齐威王,终于使威王听从。

本文语言简洁,句法多变,如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三问三答,表达的内容完全一样,但由于句法上稍作变化,文章就显得活泼而不板滞了。

“讽”,指用委婉的语言来进行劝告。

【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1),形貌昳丽(2)。

朝服衣冠窥镜(3),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4),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5),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7),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8),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以上,体形容貌俊美。

他穿着礼服戴上冠对着镜子细看,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谁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太自信,就再问他的侍妾:“我跟徐公哪个美?”侍妾说:“徐公哪能及得上您啊!”第二天,客人从外边来,一块儿坐着说话,又问客人说:“我跟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8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8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一、教学设计1.预设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欣赏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2)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潜力。

(3)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预设目标是相对于课堂生成目标而言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预设教学目标与课堂生成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给学生预留思维空间。

另外从阅读对话的角度来看,对话要有话题,预设目标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四者对话的共同话题。

)2.设计思路文本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历史名著《战国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好处,便于课堂上反复诵读,宜于在为人处事、交际修养等方面启迪学生心智,适合初中文言文教学。

原先该文被编在高中教材中,现教材编者多将它编入初二或初三的语文课本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吧。

学情分析:初二、初三是学生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黄金时期。

儿童在小学阶段初步构成了现代书面语的语感,初中则应加强文言文的语料积累,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研究古代文化打基础。

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将语言解读、语料积累放在首位,如果这一步不首先解决,其他教学目标就难以到达。

课标参照:7~9年级关于文言文阅读的阶段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资料。

”对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推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潜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盼、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说明:我们认为“文本特点”“学生特征”“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把握这三个基本要素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语文的自身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基本理念。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一)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忠勇仁智之士,他们忠心耿耿、心系国运、兼济苍生,良知和智慧驱使着他们勇于向君主进谏。

或直言谏诤,或隐喻含蓄。

有的获得了英明,赢得了赏识和升迁,有的则引火烧身,丢官弃命,甚至株连九族。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

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明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好处;
2.掌握本课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以及特殊句式,学会积累文言文知识的一些方法;
3.学习文章善于通过细节与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设想
作为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善于积累文言词汇及句式。

因此本文学习中在词义的理解、句式的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文言文知识积累的方法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并且因为学生已有文言知识经验的差异,本课教学力求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积累。

此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一些人生感悟。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通过两大环节来带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争频繁。

为了富国强兵,战胜其他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很重视治国的策略。

《战国策》就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政治等活动以及谋士献策和主张的。

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我们就来
感受一下他是怎么献策的,齐威王是怎样采纳了他的意见的。

解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与讽刺不同。

纳谏:接受意见。

二、初读:读准字音与节奏,整体感知文意
1.一生朗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读,讲述文章故事。

讲述时注意妻、妾、客的不同态度,注意见威王时怎样用类比说理的。

三、再读:词句质疑,积累词汇
1.学生小声自由阅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疑难之处提出来,先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助解答,仍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2.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特别注意掌握?请找出来连同例句写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一般积累范围: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成语等。

积累时不要在名词术语上纠缠,应以对文意的理解为主。

积累应因人而异,如以前这个词及此外的意义都已清楚或你自己一看就明白的不用写在积累本上。

同时要注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对多义词要注意归纳。

学生积累的词句相互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遗漏的重要词句教师可提出。

词语示例:
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陈涉世
家》
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论语》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狼》
句式示例:
孰与:与……相比。

不自信,不相信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者……也,表判断。

3.学生自由高声慢读课文,口诵心惟,边读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四、研读:把握形象,品味精妙
1.文中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对话,全班交流。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作分析,对重点部分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以求学生深入体验。

分析时先说出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对于学生没谈到的内容老师介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
①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经历了问美—比美—思美。

在这一过程中写了邹忌形貌昳丽不自傲、听妻美而不自信、客观求证有自知、暮寝而思求本质。

这表现邹忌不受表面现象迷惑,在奉承话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进谏的过程中邹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
题“王之蔽甚矣”说得委婉动听,鲜明地体现了“讽”的特色。

这也正是进谏成功的原因之一。

③文章在塑造邹忌的形象时采用细节及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细节。

④对邹忌的细节及对话描写所表现的人物内心世界,妻、妾、客三者对徐公私、畏、求的不同态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要读出滋味,读出人物的内心体验、内在情感。

2.齐王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关注:
①听邹忌进谏时的态度:善。

②提出进谏的方式及奖励: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的上、中、下赏。

这二者表现了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明智而开明的君主。

③纳谏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学生诵读全文。

五、延展读:感悟人生,拓展视野
1.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迪?你从这个故事生发出哪些联想?
2.课外读一读《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一下,同样是进谏,结果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实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