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一、科学技术的定义与范畴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范畴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药卫生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科学技术以经验积累为主,近代科学技术以实验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
三、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客观性指科学技术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系统性指科学技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创新性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断突破,实践性指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
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五、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哲学为科学技术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哲学的进步。
科学技术哲学就是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六、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七、科学技术的文化影响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也深刻影响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传播。
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兴起。
八、科学技术的未来展望九、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
科学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技的发展,如何确保科技的应用不会损害人类的利益,如何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辨析
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辨析一、本文概述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学术领域。
本文旨在辨析这两个领域的核心思想、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以期对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首先概述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旨在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和应用中所涉及的哲学问题。
它涉及到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旨在揭示科学技术背后的哲学原理和思想基础。
自然辩证法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以及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
自然辩证法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辨析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以及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这也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
二、科学技术哲学概述科学技术哲学,又称自然哲学或科学哲学,是探讨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科学方法的论证与应用、科学认识的本质与结构、科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等方面。
科学技术哲学不仅关注科学的内在逻辑,也关注科学与社会、文化、伦理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
然而,直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和哲学思潮的变革,科学技术哲学才开始真正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笛卡尔、牛顿、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都为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呈现出多元化、交叉化的发展趋势。
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还关注科学实践、技术创新、科学传播等现实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背后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方法的原理、科学论证的有效性等。
科学技术哲学的目的是探索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用理性和观察来理解自然界。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提出了自然哲学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并且有自然的目的和原因。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并且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科学方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并且与启蒙思想密切相关。
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和培根提出了实证主义的观点,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在科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科学技术哲学不仅仅关注科学方法,还关注科学论证的有效性。
科学论证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实现。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则到特殊情况的推理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情况到一般原则的推理过程。
科学家通过这些推理方法来验证和证明他们的理论。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的价值和伦理。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道德问题的出现。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提出了一些伦理原则和价值观,旨在引导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其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利益。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
例如,工业革命的出现引发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试图研究这些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总之,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方法、价值和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科学方法的原则、科学论证的有效性、科学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等。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科学技术哲学旨在加深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需求。
科学技术哲学(最终版)资料
科学技术哲学引论:1.科学技术哲学分为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观第一章1.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综合化、科技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主要趋势。
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1)一方面物质科学继续揭示更深远、更广阔的层次以及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正逐步阐释与人类有更亲密关系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
后者重要性正在超过前者,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21世纪的带头科学;(2)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综合,综合表现为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科交叉与渗透,更表现为横断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群不断涌现。
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带头技术;(2)各门类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的解决或一个大目标的实现,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3)综合各门类应用技术的复杂大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4)管理技术、决策技术、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技术、大众传媒技术、广告技术等,都超越了经验方法加随机应变的前技术阶段,初步实现了理论指导下的优化和程序化操作,即实现了初步的技术化;(5)大多数技术创新出现于新产品的研制过程。
2.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从不同角度可以展开为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批判精神等诸方面,成为宝贵的指导实践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财富。
第二章1.天然自然:原始素材、天然存在(西北干旱、南方湿润)人化自然:自然被人工影响后的(全球变暖)人工自然:人造自然(建筑、船只、人造飞机)2.自然观的演变:古代自然观——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孔子、周易、百家争鸣)(神话形态、巫术形态、理性形态)中世纪自然观——神学自然观:(神学、宗教)近代自然观——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现代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形态,在进行中(爱因斯坦)第四章1.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萌芽,演变,成熟的历史,科学技术哲学也不例外.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并与近年来学术界崛起的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型领域--科学技术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科学技术哲学既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范式,又是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行哲学反思.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原本是19世纪中叶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尤其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细胞学和生物进化论),批判的汲取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辉煌发展,它被拓展为包括现代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
需要说明的是,在1995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将有授予学位权的“自然辩证法”学科专业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这标志着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
其实这些变化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的科学技术已不单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而成了社会中的科学技术。
于是需要我们除了从哲学的视角,也从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侧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即从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转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日趋科学技术化,我们需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社会本身进行研究,考察社会是如何在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探索如何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与社会.那么作为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呢?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1. 引言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的学科。
它涵盖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以及其对社会、人类文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科学技术哲学为题,探讨其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哲学的原理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实证主义、唯理主义、唯心主义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以下对几种常见的科学技术哲学原理进行简要介绍:2.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应该以经验事实为依据,追求客观真实。
它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基于观察、实验和测量,通过积累和验证经验数据来得出科学定律和理论。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波普尔等。
2.2 唯理主义唯理主义认为科学应该追求唯一的真理和规律,存在着客观的、独立于人类思维的客观实在。
唯理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等。
2.3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主观的、个人的创造,科学定律和理论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黑格尔等。
3. 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思考。
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以下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3.1 古代哲学的科学思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思考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判断事物存在的三个层次:事物现象、事物本质和事物目的。
3.2 哲学与实验科学的融合到了近代,哲学开始与实验科学联系紧密起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归纳法和实验法,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3 20世纪哲学的科学化20世纪,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科学化的学科。
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等派别兴起,将哲学与逻辑学、数学等形式科学结合起来。
3.4 科学技术伦理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第一篇:科学技术哲学概览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科学、技术以及哲学的各个方面。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特性、科学与技术的伦理问题等。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旨在深化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揭示科学技术发展背后的规律,探究科学技术所涉及的哲学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科技社会。
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
这里的“科学的发展”指的是科学理论的演进、实验结果的推广等方面,而“技术的发展”则包括科技产品的创新、生产工艺的提高等方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科学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对生命伦理的挑战等都是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也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与技术的特性科学与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性。
科学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是客观的,即科学理论的真假可以通过事实来验证;二是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会随着新的实验结果而不断修正。
技术的特性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是实用性的,即技术的发展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和满足人类需求;二是技术是社会性的,即技术不仅受技术本身的发展影响,还受到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特性,并通过这些特性的分析,揭示科技发展的内在机理。
三、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其中不乏伦理问题。
比如,人类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的发展、生命延长等都存在着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也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此外,科技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应用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应用一、科学技术哲学的概述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影响的哲学分支。
它涵盖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伦理、哲学基础等方面。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不仅关注科学技术本身,更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应用有着广泛的范围和深远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分类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的定义、本质和方法论。
它探究科学的认识过程、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科学的发展趋势。
2. 技术哲学:研究技术的定义、本质和价值。
它探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3. 科技伦理学:研究科技应用过程中涉及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它探究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和对人类的哲学反思。
4. 科学技术的哲学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哲学基础,如唯物主义、辩证法、系统论、信息论等。
五、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不仅应该面向学术领域,更应该面向广大社会公众。
以下是科学技术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科学活动的规范性: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活动的规范性。
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活动的规范性,从而促进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技术创新的应用:技术创新离不开技术哲学的支撑。
技术哲学可以激发人们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求知欲,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应用。
3. 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正视这些伦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4. 科学技术的思想史: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充分了解科学技术的思想史对于我们理解科技在各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以及科技发展中的发展趋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总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科学哲学重点
科学哲学一、自然观1、科学技术哲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含义: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哲学反思,一方面反思科学技术自身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反思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1)自然观(2)科学方法论(3)技术哲学(4)科学技术与社会2、科学、技术的含义及其本质科学: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组成的人机系统。
3、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1)笛卡儿的自然观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机械系统,在上帝给它提供“最初起因”之后,就严格按照机械运动规律运行下去;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的活动也严格遵循物理定律。
(2)18世纪英国经典机械论自然观代表人物:霍布斯与洛克基本思想:(1)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最小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3)一切物质运动都遵循严格的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4)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物质的外部。
(3)18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论代表人物: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霍尔巴赫: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链条。
(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
)4、辩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基本观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永恒发展。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4)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自然科学基础:①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②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的地质“渐变论”;③迈尔、焦耳等人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④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⑤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⑥生物学家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⑦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⑧1869年前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发现元素周期律。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影响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哲学学科。
它不仅关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探索科学与技术对社会、伦理、人类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科学技术哲学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提供了对其进行评价和应用的思考框架,并引导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伦理和 moral 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论和逻辑结构。
它通过对科学的认识论、实证论和转向论的研究,揭示了科学知识的本质、产生和验证的过程。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与技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问题。
此外,科学技术哲学还研究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包括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意识和人类自由等方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范式和科学领域的发展。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验证等一系列逻辑和实践步骤,它们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科学范式则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科学家共同接受和遵循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它们反映了科学研究的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性成果和基本思想。
科学领域的发展则涉及到科学的内涵、外延和边界问题,以及科学的交叉和整合等方面的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还关注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伦理问题。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还带来了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例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生命伦理的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人工智能伦理的问题等等。
科学技术哲学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伦理和 moral 的指导。
总之,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关注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方法论和伦理问题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导我们正确进行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和评价,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和 moral 问题时需要思考和解决。
科学技术哲学是一个宽广而深刻的领域,需要我们持续深入研究和思考,以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⒈定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对科学和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反思。
它是由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
⒈基础:协同学、突变论、信息论为代表的复杂性科学以及以混沌论、孤立子理论、分形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
⒉内容:科学技术本体论、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论、科学技术价值论。
⒊研究方法:①理论与实际结合。
②与哲学史、科学史和技术史结合。
③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③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家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⒋研究意义:
①表达了人类回归家园的呼声和要求。
②有助于“两种文化”的沟通。
③有利于现代化建设。
④有利于提高哲学修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⑤有利于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实施通识教育。
⑥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⑦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哲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原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传统和科学哲学传统的对峙和融合贯穿了过去三十年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传统属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有意识形态的优势,社会现实问题;科学哲学传统属于逻辑经验主 义传统,强调学科自主性,重视学科建设。两个传统和平共存,但带来了这个学科的致命问题:名实长期冲突, 学科定位不明。
影响和地位
二级学科,但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远远不是一个二级学科能够概括的。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 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但是, 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先天缺陷,三十年的发展依然未能在学科定位上取得共识,并且最终制约着学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的社会影响成了一个有待反思的问题。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加快了科学史、科学 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建设。70年代之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热门。人们发现,单纯的科 学史与科学哲学的专门研究,不能够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能够及时回答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越来 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下子成了一个学科群,在不同的研究计划中蓬勃生长 起来。
科学技术哲学
哲学含义
01 定义
03 研究内容
目录
02 影响和地位 04 历史背景
05 两大传统
07 名实冲突
目录
06 性质 08 未来展望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 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 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哲学原称自 然辩证法,其研究实际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学、数学哲学、工程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中 国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组织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是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的交叉学科一级学会。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学科门类:哲学(01)一级学科:哲学(0101)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性质、作用、发展规律、社会条件、社会作用和研究方法的学科,是哲学理性与实践理性,文科与理工科相结合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本学科导师队伍的知识构成来自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博士和在读博士4人,在长期的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及博士、硕士公共课教学实践中有相当经验,已出版《科学技术哲学》、《科技方法》、《科学技术学》等多部教材、著作,并多年指导多门本学科友邻学科博士、硕士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实践及其教学和管理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使学习者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外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当代特征和运动规律,能以哲理精神和务实态度、创新能力分析把握和解决科技前沿和科技工作中的根本性、前瞻性问题,并以其指导自身、他人乃至科技群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
毕业后能从事科研机构、技术领域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实践、管理或教学、咨询、编辑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科技与社会
2、科技方法论
3、科学技术学
三、学制与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科技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基础,它关注科学技术的方法、原则、价值、伦理、社会影响等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科学技术哲学著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意义。
1.《实证主义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卡尔·波普尔该书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演进模式,即科学理论从经验事实中的反复验证中不断发展,科学家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错来不断改进、完善理论。
2.《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托马斯·库恩该书提出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即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框架,认为科学的发展是在范式之间进行的,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变革过程。
3.《技术与帝国主义》(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刘易斯·芒福德该书探讨了技术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认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变革,但也带来了文化的丧失和人类自由的压抑。
4.《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and Modern Society)——斯蒂文·舒马赫该书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认为科技进步会带来社会变革,但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环境问题。
5.《科学与伦理》(Science and Ethics)——伯纳德·罗尔斯该书探讨了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挑战,提出了“反思坚持”(Reflective Equilibrium)的概念,即将道德原则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达到伦理思维的平衡。
6.《科学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罗伯特·基尔伯该书介绍了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
7.《技术文化》(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刘易斯·芒福德该书探讨了技术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认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变革,但也带来了文化的丧失和人类自由的压抑。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引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科学技术并非空中楼阁,其发展背后涉及着一系列的哲学思考和思想探索。
本文将探讨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定义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方法和价值的哲学学科。
它涉及了科学的认识论、科学方法学、科学建设论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关注科技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社会影响等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旨在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揭示科学技术的逻辑和发展规律,以及评价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重要性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帮助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实践活动。
其次,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并避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或过度依赖。
最后,科学技术哲学还可以引导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关系,促进科技发展与社会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科学技术哲学的影响科学技术哲学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进行哲学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指导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同时,科学技术哲学也关注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引导科技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科学技术哲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提供了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结论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重要的哲学学科,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响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明确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并引导科技发展与社会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认识论在科学研究、教育、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 家和决策者提供了评估和判断科学知识的标准和工具。
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科学研究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来揭示这些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实在论的流派
科学实在论可以分为强实在论和弱实在论两大流派,其中强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弱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被人的 意识所揭示。
科学的社会学主要分为传统社会学和新社会学两大流派,其中传统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对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而新 社会学则强调科学家个人和社会互动对科学知识的塑造作用。
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的社会学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传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 和公众提供了理解和评估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案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变革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对物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经典物 理学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预言了如引力波、黑洞等新现象。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道 德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 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权利、隐 私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了关于人类基 因改造和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 现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原理、方法以及其与社会、人类文明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中科大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视的。
中科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的应用等,以探索科学知识的生成和验证过程。
2. 技术伦理学:考察技术发展对社会、环境和人类价值的影响,研究技术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从而引导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科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并深入思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4. 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科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
展的协调。
中科大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开设了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的科技创新人才。
同时,中科大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项目,推动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应用。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一、引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是哲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它们都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内涵、相互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对两者关系的个人见解。
二、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和内涵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方面。
它强调了对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强调了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自然辩证法关注的是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是一种关于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
2.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哲学学科。
它强调了对科学和技术活动的哲学思考,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影响,涉及到对人类活动中科学技术领域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1.内在联系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是探讨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学科,二者在内涵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它们都强调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都致力于揭示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规律。
2.相互促进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对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阐述,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
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和验证。
3. 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意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关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二者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社会。
四、个人见解在我看来,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是紧密相关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实践。
我们需要在实际科学技术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借鉴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其内容主要有哪些?答:①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对科学技术的历史成果和科学技术活动的哲学反思。
②其顾名思义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是中国学者用马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及其一般思维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学科。
它是联系马哲学和科学技术的桥梁和中介。
研究内容:⑪综合研究①当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②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③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⑤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⑫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①数学哲学问题②天文学哲学问题③物理学哲学问题④化学哲学问题⑤地学哲学问题⑥生物学哲学问题⑦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哲学问题⑧智能机、人脑与思维科学哲学问题。
⑬自然观研究;⑭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⑮科学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⑰科学与文化研究;⑱科学技术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2、什么是自然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答: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为认识的对象,以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为认识的任务,以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为根本目的,以观察和逻辑推理为支柱的一种科学。
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其主要特征①技术是目的化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人借助技术实现了主观需要和客观规律。
②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存在于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③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技术思想、发明、方案设计)到现实形态(实际应用中的生产技术、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④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与水平的标志,技术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制约着它们相互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4.什么是系统,其突出特征是什么?答:系统是指由多个要素经过特定联系方式而生产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其基本特点是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即作为物质系统的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5.什么是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答:开放性指物质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系统的稳定性指物质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某种状态的特性。
可以通过涨落来衡量,通常情况下,系统的状态变量表现为对平均值的一定偏离或起伏,这种宏观变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这种对涨落的不变性就是系统的稳定性。
6.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什么是层次结构的因果链?答:所谓层次结构,是指物质世界的任何一类物质系统都包含着与自身有质的区别的另一类物质系统,如此下去,层层深入,“无限可分”;向上每一类物质系统又与其他系统通过相干性关系组成性质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上部系统,如此类推,“无穷组合”,由此决定了自然界的垂直有序的结构。
因果链:指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之间的双向因果链关系。
低层系统作为原因可在高层系统中引起一些结果,即上向因果链;高层系统作为原因也可在低层系统中引起一些结果,此即下向因果链。
7.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有哪些?答:①系统层次结构的纵向构成关系提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分出多级结构、多级功能和多级环境,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即进行跨层次的思维;②在科学研究任意物质系统时,有必要对低层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黑箱化”处理;③充分注意多层次系统质的区别;④上向因果链关系告诉我们可通过低层系统的规律依次对高层系统的规律做出递进性的阐明。
9.试述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答:系统进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即系统的热力学力和热力学流要远大于零。
②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即系统与环境之间要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③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间必须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并在系统内部正负反馈作用下推动系统走向有序;④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随机涨落或突变是系统产生有序状态的诱因。
涨落系统在演化中的三种作用:涨落触发系统失稳、涨落导致分支选择、涨落孕育新结构胚芽。
12.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意义?答: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发现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
它具有历史性、指向性和可解性的特点。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它是科研的起点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②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问题即矛盾,正是在矛盾的刺激下,理论不断走向完善,新的理论不断产生;③可作为科学理论进步的标志科学理论的进步不应只从理论本身上去考察,而应同时注意到科学问题这一方面,注意到理论与问题的相互关系方面。
14.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有哪些特点?答:科学事实具有以下特点:①个别陈述性科学事实应是一个具有经验性的个别存在陈述。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个别开始,科学事实就来自这种感性的物质活动,而不是理性的抽象活动;②真实性科学事实是经过检验的真实的经验事实,其他科研人员可重试、可复核;③精确系统性孤立的个别经验事件,固然也有作用,但往往会引起歧义,只有较为系统的经验事实才能放映事件的本来面目。
总之,科学事实就是对经验到的客观事件作出的个别、真实、精确而系统的描述。
16.什么是实验方法?其特点及作用有哪些?答:实验方法是实验者根据科研课题的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变革认知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其最基本特点是它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变革认知对象。
具体特点包括:①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②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的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④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实验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实验是检验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②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即证明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这种科学知识。
反之亦然。
16.什么是实验方法?其特点及作用有哪些?答:实验方法是实验者根据科研课题的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变革认知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其最基本特点是它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变革认知对象。
具体特点包括:①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②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的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④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实验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实验是检验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②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即证明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这种科学知识。
反之亦然。
17.什么是科学抽象?答:科学抽象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或客观世界的一般关系进行概括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
科学抽象的成果一般表象为科学概念、科学符号、思想模型、科学理论等。
18.什么是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答: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放映,是通过判断、推理来表达事物一般关系、基本规律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
概念形成的要点是归类排除和抽取,即划定所考察对象(类)的外延,先给出一个试探性的规定,然后把“类”中的个别的特征与试探规定相比较,剔除错误的概括,补充遗漏的特征,逐步使概念臻于完善。
19.什么是分析?什么是综合?答: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相对独立的部分、要素、方面、环节、过程片段来进行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部分、要素、方面、环节、过程片段在思维中联接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20.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如何?答: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归纳推理,它有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两部分构成。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其主要形式是以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的所谓“三段论”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是归纳结束的地方开始的,即作为演绎推理前提的一般知识来源于经验归纳,因此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其次,演绎是归纳的前提。
没有演绎也就没有科学的归纳。
认识既可从归纳开始,形成“归纳-演绎-归纳”的环节,也可从演绎开始,形成“演绎-归纳-演绎”的环节。
因此,归纳离不开演绎,演绎离不开归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前提。
21.什么是类比方法?什么是黑箱方法?答: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类比推理。
22.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直觉思维?答: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放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23.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有哪些?答: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为了在科学思维中实现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步骤等。
其特征:①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一个足以完成科学创造过程的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必定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和综合应用。
②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
只有收敛,才能发散;只有发散,才能收敛。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的两种思维模式。
24.创造性思维必备品质有哪些?答:创造性思维主题必须具备如下十方面品质:①专一,“专一”是指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所研究的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②猎奇,不受专业界限的限制,对专业以外的其他科学知识抱有兴趣;③理论构建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概念的构建能力,二是文章体系的建构能力;④层次连动能力,要对对象的各个层次进行穿梭性考察,以揭示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⑤全息辨察能力即察微知著、一叶知秋式的洞察能力;⑥勇于怀疑与批判,不迷信权威之见,带着怀疑、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一切理论;⑦善于综合,主要包括三方面:理论嫁接、综合前人的成果资料和寻求批评和意见;⑧辩证思维能力,要学会从正面、反面、不同侧面及在动态变化中认识事物、分析问题;⑨善于科研选题,科研选题是关系到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⑩创造性思维应有的人格特征比如高度的自主性;有创造力,不墨守陈规;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等。
25.什么是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作用有哪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科学假说就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作用:①凝结已有的认识成果,为新理论奠定基础理论假说把与解决科学问题有关的知识建构为一个认知体系,为后续研究工作建立了一个模板;②提示新的实验,催生新的理论假说中的预言和预见需要新的观察和实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