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与内能》重难点剖析.doc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
膨胀过程吸热原理
膨胀过程吸热
当气体膨胀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程中分子间距 离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减小,内
能降低。
实际应用
例如冰箱中的制冷剂在膨胀阀中 膨胀吸热,从而实现冰箱内部的
降温。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汽车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中的压缩冲程和做功 冲程分别实现了机械能与内能的
影响因素
摩擦生热的程度与摩擦面 的粗糙程度、正压力大小 以及摩擦速度等因素有关。
压缩气体做功产生热量原理
压缩气体做功
当外部对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
微观解释
气体分子在压缩过程中受到外力作 用,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运动速 度增加,内能增大。
实际应用
例如汽车发动机中的压缩冲程,通 过压缩混合气体使其温度升高,为 后续的燃烧做准备。
最终状态能量
根据题目要求或物理过程,确定最终状态下各形式的能量大小。
能量转化量
分析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计算各种形式能量的变化量。
判断是否满足能量守恒条件
能量守恒定律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变 化或过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判断依据
比较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总能量是 否相等,或分析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 化和传递是否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
3. 实验中应尽量减少空气阻 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初、末状态的 动能和势能,比较二者的差值是否在允 许误差范围内。
VS
误差分析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空气阻力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测量误差 等。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改进实验装置等方法。
相互转化,为汽车提供动力。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基本信息
省市区学校
姓名联系电话
学科物理电子邮箱
年级九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机械能和内能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情境设疑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以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情境问题中来感悟物理知识,起到乐中求学,学中求乐,不知不觉中总结出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转化的知识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印象,再进一步举出生活事例进行分析。
由于现象皆从身边来,故讨论时都踊跃发言,经过一定的“争吵”讨论出的结果正确性更高而且深刻。
经过这样热烈的讨论,学到的知识一定印象深刻,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3. 能的概念的建立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机械能与内能
机械能与内能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学生姓名姚志惠性别女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授课教师胡老师上课时间2013年 5 月 1日第()次课课时:2 课时教学课题机械能和内能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和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及相互转换2、了解分子热运动和热机3、熟悉内能的一些基本概念4、掌握热量的计算重点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过程动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如图15-4-1所示,用同一铁球由不同高度滚下(更高滚下时速度更大)撞推B,记录撞推距离s的远近.(2)结论:从实验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_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________ 例题1、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的速度比乙的小,则这两个物体的动能的关系是( )A.甲的动能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动能一定比乙的小C.甲、乙的动能一定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例题2、在跳远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总是先助跑使自己身体的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才起跳,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助跑的目的是( )A、增大惯性B、增大动能C、增大冲力D、减小惯性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形变越厉害,弹性势能越大.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4.对势能的理解(1)物体的高度具有相对性,使得重力势能大小也有相对性.比如楼顶的铁球,相对于楼顶时势能小,相对于地面时势能大.(2)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有弹性的物体没形变时无弹性势能.(3)不一定所有形变的物体都有弹性势能,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具有,比如橡皮泥就没有弹性势能.例题3、雨滴从空中加速往下掉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质量不变,则雨滴动能不变B.如果质量增大,则雨滴动能变小C.如果质量不变,则雨滴重力势能减小D.如果质量不变,则雨滴弹性势能变小例题4、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_________,弹簧的弹性势能________。
《第十二章 四、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节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小电动机、小电灯、弹簧等。
2. 制作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掌握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能够解释简单的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现象。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课题: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摇动手摇发电机、观察气体压缩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能量的转化。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入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这一课题。
2. 讲解概念:在引入课题后,对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讲解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如温度、状态等,让学生了解内能的变化会导致机械能的转化。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影响物体内能的物理量。
可以使用压缩引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速度,让学生观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日常生活中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5. 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练习题应该涵盖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影响物体内能的物理量等多个方面。
12《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总结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总结(一)机械能1.1. 能(量):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或能量)。
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焦耳(J)。
3.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4.4.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物体的势能和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导学案2011-5-18一、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回顾阅读教材自主完成A、机械能E机1、一个物体能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越大,它的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4、物体的越大,的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同一物体,越大,物体弹性势能越大。
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能。
B、机械能守恒定律5、发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一种形式的能在,一种形式的能在。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或者说机械能是的。
D、内能E内6、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7、物体具有内能,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它的内能;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但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
8、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的。
9、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用字母表示,单位是。
10、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的,物理学中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11、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所吸收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公式成立的条件字母含义及其单位1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核心量的决定因素公式的形变公式的特殊性13、热机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组成,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
14、燃料燃烧时,能转化为能,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酒精的热值为3.0×107,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5、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和电能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属于新能源的是。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难点解析试题(详解)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难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四幅图片,其说明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悬挂重物不能把两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B.加热水产生的蒸汽使橡胶塞冲出,利用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抽掉玻璃板气体会变色,实验中气体的摆放位置没有问题D.压下活塞后硝化棉燃烧,实验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下列关于热机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是利用热量做功的机械B.吊车上使用的滑轮组是一种热机C.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D.随着技术的进步,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3、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分子之间有斥力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4、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热量都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5、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
已知t1时刻,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刻,游客达到最低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3时间段内,人的动能一直在增大B.在t1~t3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增大C.在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D.在t2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6、如图a,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A.第60s时,乙吸收的热量比甲的多B.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小C.甲液体的比热容与乙液体的一样大D.甲液体第30s时的内能小于第35s时的内能7、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将更剧烈B.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D.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如图所示的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说法正确的是()A.飞轮惯性完成冲程的是甲、乙、丁B.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丙甲乙C.丙图中气缸内气体温度会上升D.飞轮转速3000r/min则该汽油机1s钟能做功25次9、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A.柴油机比汽油机费用低廉,但比较笨重B.柴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的效率高C.一个工作循环中汽油机做功一次,柴油机做两次功D.在构造上,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10、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均不变B.抽出玻璃板,上方瓶中的空气逐渐变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此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空气的内能增加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水冷却牛奶,将盛着牛奶的密闭容器浸在质量为2kg的水中,牛奶的内能是通过 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减小的。
《第十二章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能与内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理。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这种转化与内能之间的联系。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掌握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物理教材、相关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小球、温度计等)。
2. 实验场地: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并准备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首先会以一个生动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简单的摩擦生热实验,比如用一只手反复摩擦一根钢条,直至其变热。
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示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例如骑车时感受到的刹车时的热量等。
这样的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题的重要性,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讲解1. 机械能与内能概念阐释在讲解中,教师将详细解释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变化所具有的能量,而内能则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通过举例和图示,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接下来,教师将详细介绍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这包括热能转化和做功转化两种形式。
通过理论分析和图示说明,让学生明白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这两种转化,并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转化实例分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比如,摩擦生热、汽车发动机的能量转化等。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广洋湖中心初中初三物理“学思一体”教学案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编写人潘永飞审核人潘永飞教学内容: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考点梳理1、一个物体能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2、物体因为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叫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叫做重力势能,和统称为势能。
4、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有关,在一定限度内,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和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都是不同形式的机械能。
6、物体内的分子是,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间存在,所以分子具有势能,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7、热传递是的一种方式,只要两物体间,就会发生,当时,热传递停止。
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不等效)。
9、我们把叫做热量,用符号表示。
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公式,放热的公式。
10、热机是的装置。
热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常见的汽油机有几个冲程,分别是、、、,完成这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循环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能转化成能;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成能;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时,曲轴旋转,活塞往复。
11、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燃料完全燃烧是放出的热量公式:。
二、典型例题【例】如图是研究小球动能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表中记录了用甲、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
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球的动能(大于/小于/等于)乙球的动能;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___ _______。
巩固练习1、直升飞机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A.动能变大,势能变大B. 动能不变,势能变大C.动能变小,势能变大D.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3.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的铜块;(2)0.1㎏的铝块;(3)0.2㎏的铜块;(4)0.3㎏的铝块。
九上12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总结
课堂实录九年级(上)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第1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能量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若这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则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考点】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做功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正在”做功。
③“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 )。
二、动能动能概念: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高速运动的子弹具有很大的动能小球从高处滚下具有动能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速度和质量;②实验:研究对象:小球的动能。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比较木块被撞开的距离。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从同一高度滚下的小球速度相同。
如何改变小车速度:从不同高度滚下的小球速度不同。
③结论:同一物体,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同一速度,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动动能公式:E1mv 2三、势能势能概念: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
常见势能:①弹性势能、②重力势能。
【1】弹性势能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被压弯的撑杆具有弹性势能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②弹性势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纸青蛙形变越大,跳的越高弹弓形变越大,石块飞的越远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①定义: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
山顶的巨石具有重力势能被举高的桩锤具有重力势能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猜想: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与高度有关。
实验:模拟打桩。
结论:同一高度,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同一质量,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课堂实录九年级(上)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内能内能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温度、②质量。
宏观:温度→微观:分子热运动宏观:温度越高→微观: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例题1:①甲、乙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不同,内能杯大,原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设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从而会利用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实验,利用控制变量和转化的方法,总结出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因素。
从而会利用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
环节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通过探究知道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②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和高度。
(3)能根据某种能量的影响因素初步判断其大小变化。
(4)。
(5)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的简单物理现象。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知道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②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和高度。
实验能分组尽可能分组,演示实验的效果有限。在分析是一定要“关注研究”对象这一名词,像研究动能大小影响因素,大部分学生关注的重点会在木块上,而忽略我们所研究的动能的载体---小车。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能量的启蒙和初步整合,尽管初二提过动能和势能,但未系统学习,在此进行整合。
2.学习者分析
有一定知识储备,但较为松散,零碎。需要进行系统学习,进行简单的整合。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来,物体可以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并知道三种常见的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了解能量的概念,理解物理有能量的含义:能做功。
2.了解能量的常见形式机械能和内能,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间转移,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
4.在对机械能和内能之间转化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它们之间的转化靠“功”来完成。
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讲义
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讲义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具有能量的物体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高度而具有的能量,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所有形式的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来,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正确区分“功”和“能”是很重要的。
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意味着它正在做功,而物体正在做功则意味着它具有能量。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内能和机械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体内能不为零,而机械能可能为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实现。
做功是指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例如,把一个气缸活塞快速向下压缩,就会使气体内部分子的动能增加,从而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发生的条件:热量传递。
停止的条件:热量传递达到平衡。
热量传递是能量传递,而非温度传递。
当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时,如果内能增大,则温度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如果内能减小,则温度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用来描述“吸收多少热量”、“放出/释放多少热量”,而不能描述“有多少热量”、“含有/具有多少热量”、“···的热量是多少”。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计算公式为Q=Cm△t。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对比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甲>t乙,c甲<c乙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对比物质甲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无法确定物质甲的比热容,因为条件不足。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比较水和沙子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可以得出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材分析
本章导图是一辆在沙漠中疾驶的赛车,由于路途的不平,正在上下 颠簸,既显示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又能说明汽车具有强劲的发 动机。在导图的背景中隐含着一个钟表,意在学生由汽车发动机联想 到其他机械装置同样也具有“发动机”。
三、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⑴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前一节已经学过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节课可以从这一
知识点入手,引入新课,这样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两种改变内能方式
的异同点。
实验:①反复弯折铁丝 ②用砂纸摩擦铁丝 ③空气压缩引火仪
讨论的思路:物体的温度变化——物体的内能变化——能量是如
实际上,任何一个机械装置的发动机,其工作实质都是能量的转化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
2021/9/23
8
一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本节编写思路
动能——活动⑴: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势能——活动⑵: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活动⑶ :模拟打桩——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的转化——活动⑷: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学生已经了解了机械功、分子运动的概念,本章提出了机
械能、内能、热量等新概念,并对动能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之间如何转移、转化进行研究,使学生对前面的力学和热学 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框架。
机械能知识是机械功的引伸,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提高和 深化,它不仅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 学习打好基础。
对www中第4题的解释;
第5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比较不同种类球的弹性,篮球弹起的高度与球内充气的 多少有何关系”的解释。
《机械能与内能》重难点剖析
机械能与内能重难点剖析一、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与区别1. 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方式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和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它由动能和势能组成。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mv^2,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产生的能量,计算公式与具体情况有关,例如,重力势能为重力势能 = mgh,其中 h 是物体的高度。
2. 系统内能的概念与计算方式系统内能是指一个物体内部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内能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物质的特性、温度、压强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系统内能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和对气体的物态方程等方法计算。
3. 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宏观的物理量。
而内能是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产生的能量,是微观的物理量。
机械能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是物体在宏观运动过程中的表现。
内能主要是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能量,与物体的微观结构和温度等因素相关。
二、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1.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从运动状态静止下来时,其动能会转化为内能。
例如,一个滑动的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停止,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变热。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下落的物体撞击地面,其动能转化为声能和热能,地面会发出声音和变热。
2.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当物体内部的分子由于热运动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较为复杂。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热机的工作过程,例如蒸汽机、汽车发动机等。
在这些过程中,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内能,再经过热机的工作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的运动。
三、机械能与内能的应用与意义1. 应用领域机械能和内能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械能的应用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能量转换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等。
内能的应用则涉及到热力学、工程地质学、化学等领域。
2. 意义与重要性研究机械能和内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也为能源利用和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
苏教版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的》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1
教师演示压缩引火仪
学生活动1
压缩矿泉水瓶感受温度的变化;摩擦双手感受温度的变化;给气球充气感受气球和打气筒温度的变化
通过教师演示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体验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受,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环节二:
教师活动2:王塑料瓶中滴入酒精,点火后,瓶塞被顶飞。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2.热机的工作原理即过程
3.热值的概念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机械能—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原理及工作过程—热值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学生活动2:握住气球,然后释放气体,感受温度的变化;将压缩的矿泉水瓶旋松,观察产生的现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丰富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物理现象,思考物理规律。
环节三:
教的活动3:Pபைடு நூலகம்T展示热机的工作过程
学的活动3:自学、归纳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阅读机器的说明书
6.板书设计
(1)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3.学习目标确定
1.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2.知道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4.学习重点难点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019年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教案:2019年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19年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3. 学习常见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现象,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难点:1. 能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投影片、黑板、粉笔。
2. 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气球等。
学具:1. 课本、练习册。
2. 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机械能的转化,引发学生对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说课稿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集体备课发言稿——泰州二附中尹永红第一部分总体概况一、教学目标分析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7.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课时安排本章有4节内容,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安排了8课时,其中动能、势能、机械能2课时,内能、热传递1课时,物质的比热容1课时,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课时,复习2课时。
三、作业安排《课时作业本》作为学生课后作业的基本蓝本。
第二部分分课时教学分析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共安排2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分析【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二)重点、难点剖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探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是能的概念的建立.(三)重点,难点突破手段1、关于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活动,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控制变量法”,明确在先后两次实验中哪些量是保持不变的,哪个量是改变的,并注意提醒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对比。
实验中研究的对象是小车,而观察对象是木块移动的距离.要使学生认识到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小车撞击前的动能越大.为了让学生能轻易接受“质量不同的小车从一个的斜坡的同一高度释放,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相等”这一信息,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采用两个相同坡度的斜面,让两个小车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小车的运动情况大致相同.2、关于活动“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这一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并提醒学生:卡片纸要适当硬一些,实验时松开手要迅速,这个实验现象很明显,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关于能的概念的建立,可以先复习有关功的必要条件,然后演示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让学生分析在碰撞过程中钢球对木块有没有做功.并讲述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复习的内容是《机械能和内能》,如果复习一章的内容,内容显得有点多,所以就选择了第1、2两小节。
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课的引入也显得很重要,本节课以“本拉登”被击毙及“9.11”事件引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如此坚固的大楼为何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就轰然倒塌”的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最后再利用复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一部分设置了“目标----我来明确”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我们复习的主要内容,同时学生复习完以后也可以对照学习目标来检查一下自己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看看对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第二部分设置了“自学----我来解疑”目的是体现学生课前复习的作用,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
第三部分设置了“交流----我来展示、质疑”,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我没有以填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的思考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出来,这样就促使学生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查书找答案。
同时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也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质疑中学生也会有新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学生展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述不清的内容及存在的意见分歧进行适时的点拨,同时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部分“中考----我们回顾”目的是要把握中考的方向,所有的活动都应以中考为指挥棒,要让学生知道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会以何种题型进行考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部分“中考----我们预测”,针对历年中考当中所考察的重点及还没有考察的知识点和题型,作一简单的预测,能够让学生对于复习有方向,增加他们的信心。
第六部分“当堂----我来自测”是针对预测设置的部分习题,让学生检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能与内能》重难点剖析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一、正确理解机械能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
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
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
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
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
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
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如在高空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救灾物资后,尽管其速度、飞行高度不变,但飞机的总质量减小,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要减小。
还要注意,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物体有弹性无形变或有形变无弹性都没有弹性势能,只有在既有弹性又有形变的情况下才有弹性势能。
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在相同外形的物体之间进行。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所处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所处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判断机械能变化的方法:①由“机械能=动能+势能”判断,若速度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则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若质量和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②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即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③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等,机械能的总量减小。
物体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只是能量相互转化的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
能量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例如:高空落下的物体。
能量的转化发生在物体的本身,而用弓把箭射出去,能量转化发生在弓和箭两物体之间,故而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这种区别。
3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一、正确理解机械能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
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
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
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
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
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
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如在高空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救灾物资后,尽管其速度、飞行高度不变,但飞机的总质量减小,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要减小。
还要注意,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物体有弹性无形变或有形变无弹性都没有弹性势能,只有在既有弹性又有形变的情况下才有弹性势能。
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在相同外形的物体之间进行。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所处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所处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判断机械能变化的方法:①由“机械能=动能+势能”判断,若速度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则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若质量和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②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即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③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等,机械能的总量减小。
物体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只是能量相互转化的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
能量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例如:高空落下的物体。
能量的转化发生在物体的本身,而用弓把箭射出去,能量转化发生在弓和箭两物体之间,故而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这种区别。
3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一、正确理解机械能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
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
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
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
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
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
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如在高空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救灾物资后,尽管其速度、飞行高度不变,但飞机的总质量减小,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要减小。
还要注意,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物体有弹性无形变或有形变无弹性都没有弹性势能,只有在既有弹性又有形变的情况下才有弹性势能。
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在相同外形的物体之间进行。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所处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所处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判断机械能变化的方法:①由“机械能=动能+势能”判断,若速度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则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若质量和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②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即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③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等,机械能的总量减小。
物体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只是能量相互转化的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
能量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例如:高空落下的物体。
能量的转化发生在物体的本身,而用弓把箭射出去,能量转化发生在弓和箭两物体之间,故而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这种区别。
3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一、正确理解机械能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
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
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
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
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
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
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
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
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