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而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显得重要。
一位优秀的老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老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争取学生的信赖和拥护。
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等方式,逐渐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
老师也需要敏锐地感知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都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倾听是沟通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老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采取多种方式倾听学生的意见,比如举办班会、设置反馈渠道、组织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老师还可以借助日常的谈话交流,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琐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情感问题,比如成绩低落、人际关系不和睦、自我价值感不强等。
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情感抚慰和指导。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情感成长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情感的抵抗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灵,更好地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模拟辩论、校园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共活动、主动交流思想观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沟通,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泰兴市元竹小学王秋美我班王昊琛同学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了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任性,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
加之爷爷身体有病,王昊琛的母亲才不得不回家照顾孩子的生活。
母亲刚回家时,昊琛甭提有多高兴,母亲对他也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他买零食,给他买电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把成绩搞上去。
此时的王昊琛同学尽情地享受着浓浓的母爱,也埋下头来学习了几天。
母亲也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之中,有时还责怪爷爷奶奶不会教育孩子,认为孩子的教育要哄要讲道理。
每天看着他的脸上挂着笑容,我也感到高兴。
然而好景不长,他又老毛病复发,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打游戏,不好好读书,也不好好完成课外作业,双休日还经常骑车去同学家串门。
母亲回家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附近的工厂打工,因此对他的学习也没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当我把孩子的在校情况告诉他母亲时,她才大吃一惊,这时她才感到教育孩子的失败。
此时的孩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无论你怎么说,他都无动于衷,不思悔改,他母亲也很着急,却又管不住他,便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没想到孩子竟然回手,母子俩便打起来了。
幸亏奶奶及时赶到,才将他俩拉下。
当他的爷爷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及时向他母亲了解情况,原来母亲下手也太重了,竟然揪儿子的头发。
同时还了解到母亲平时也玩手机游戏,对孩子没有说服力。
于是我又先做起他母亲的思想工作:首先,作为母亲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楷模。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这样才有说服力。
第二,教育孩子要讲究艺术,作为年轻的父母也要好好读书,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此,工作之余也要读书,与孩子一同成长。
第三,平时发现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就多与老师沟通,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也需要经常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以便对症下药。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更是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本文将探讨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心灵,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成长。
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沟通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情感,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
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情感体验,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共融的沟通关系。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烦恼和困惑,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长进步。
真诚地表达关心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表现出诚恳和善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理解。
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会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使沟通更加顺畅。
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有人在关心着自己,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一种真诚、信任的沟通关系。
注重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辞来与学生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从而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知识充满热情和渴望,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重视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多花时间多用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成长。
【这篇文章介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沟通,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所以,沟通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关键字:沟通观念方法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也由注重全面转而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
人是有情感的人,在人的情感当中存在着愿意或是不愿意、喜欢或者是不喜欢。
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
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一、平等的观念促进情感的沟通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
“沟通”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沟通”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下板城学区乌龙矶小学郝春梅当过多年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对班级管理有一些比有效的做法,像班长轮流制、一日班主任等做法得到领导的认可。
通过读书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许多扣启学生心扉的方法。
北京佟红新老师读懂孩子把自己的生命与孩子们的生命融在一起;李燕杰老师循循善诱、细致入微的帮助与关怀学生;邓公明老师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去体会对方的共情感受等等。
我有着这样的心声“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
尤其读了《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令我体会到沟通是构建师生感情的桥梁。
一、保持淡定平静的心态首先平静淡定的心态有利于正确处理各项工作,做到忙而不乱,张驰有度,使工作稳妥有序,扎实有效。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和心态会影响处事的情感和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无论多忙多不顺心都不能嫌烦,不管遇到何种情况,心态一定要稳。
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班级工作、处理学生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智慧的激发和产生,从而高效地完成各种工作。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当班主任一定要有阳光的心态,因为心静则凉,能够给予学生阳光般的温暖。
这样有助于老师开展工作,在我心里我坚信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一张愉悦的笑脸,洋溢着好的心情展现出你内心最真诚的感情,它会使接触到你的人受到感染。
微笑可以带来欢乐,温馨可以带来关怀。
所以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下干净利索的形象,温馨和蔼的表情,不再一脸严肃,不再一脸沉重,不再紧崩着神经。
要让我的学生每天看到我都觉得老师是那样精神,是那样慈爱。
那是多么美好而轻松的心情!在这样的状态和心情下学习,学生不也就轻松愉快了吗?二沟通学生的心灵沟通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有句俗话说:“理不摆不明,话不说不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能有效地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
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校本思考》中,作者张如栩认为:德育说到底是“心育”,能否让学生敞开心扉,成为有效开展教育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金钥匙
积极的心理特征
消极的心理特征
对新知充满好奇
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老师心存敬畏
注重自我,逆反心理强
内心脆弱,不易接受批评
爱表现自己,却又缺乏自制力
一、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案例一
象对待朋友一 样,建立师生之 间的信任感。
案例二
勇于承认错 误,巧树教师 平和的形象。
案例三
多用巧妙的暗 示,少用无情的 指责。
二、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案例一:
抓住学生的 闪光点,捕捉 教育的契机。
案例二:
创造机会 ,唤醒学生心 底里“大写的 我”。
2012.05.26
有效的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有效的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关键词:有效沟通语言幽默语气委婉话语含蓄暗示批评巧用反语模糊用语摘要:倾注爱心是沟通的基础讲究艺术是沟通的保障积极聆听是沟通的前奏肢体语言是沟通的甘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提高。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
在传统教中,“师道尊严”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了若干个中心。
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流应该在民主的氛围中进行。
一位学者告诫我们:“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可见对话交流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保障。
那么,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呢?经过几十年教育探索和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几点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倾注爱心是沟通的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他告诉我们,教育是爱的事业。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应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人生的引领者。
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实践证明:爱心最大的功效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教师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获得最好发展的一种潜在而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作基础,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学生才会亲近甚至仰慕教师,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教师所任教学科知识上。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谭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难在哪儿?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特定的个性和特定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面对这些个性强,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学生时,既不能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能进行简单的批评和指责,所以我们只能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
一、沟通是教育学生的纽带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学生了解我们。
让学生明白:老师的付出是为了他们,老师的表扬是为了他们,老师的批评也是为了他们。
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他才认可老师的工作,他才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去年9月,我接的四(1)班,学生葛阳非常随便、没有规矩。
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只要他在我的视线之内,他就会让我不停地批评他。
甚至在我不得不批评他时,他还一百个不满意,师生关系很不融洽。
我意识到,我的工作方法应当改进了。
我就寻找机会发现他的优点,并在周记里和他沟通。
他说:“我是个别生,老师都讨厌我,您也看我不顺眼,老批评我,我也学不好了。
” 看了他的周记,我才意识到对他批评多,表扬少,以诚相待的交流少,甚至让他对老师有了一种成见。
这种缺乏情感沟通的教育当然不会有什么实效。
于是我就找机会和他谈心。
我首先给他分析了老师批评他的原因,使他意识到,老师每次批评他时,都是他自己确实做错了,应该批评。
然后我又帮助他想办法,如何克服坏习惯。
我还答应他,只要你有意识地去改掉这些坏习惯,发自内心地想做好学生,老师一定帮助你树立自尊心,多用暗示法,让老师少点名字或不点名字。
听了老师这番话,他很高兴,并表示一定尽快改正缺点,做一个大家喜欢的学生。
同时他非常感激老师,他感觉到老师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
师生之间消除了误会。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突然发现葛阳让我说的越来越少了,即使有时需要暗示,他也很惭愧地点点头,表示一定改,简直是判若两人,学习、纪律都有很大进步,而且他和老师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他的进步,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样是批评学生,方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同样是批评学生,他在感情上能不能接受老师,效果也不一样。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发达,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也在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学生的个性更加趋于多样化,传统的教师主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沟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育的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沟通模式,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塑造,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而有效的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今天,我所学习的《地球上的星星》这篇范文,尼克老师对伊夏的有效沟通,就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课文讲得是尼克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到伊夏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并有着超强的想象力。
通过多交流、沟通,慢慢的引导伊夏从不爱学习、厌倦学习到树立信心,最后让他在绘画上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快乐,走向了成功。
可见,作为一名老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教育好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我把课文里的大体内容记录了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借鉴一下。
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伊夏,今年8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头脑中充满了奇妙幻想。
他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独特想法。
但是,伊夏却有着阅读和识字障碍。
在课堂上,她的回答常引来同学的哄堂大笑。
他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老师们都认为他不努力。
每天,他都在承受着同学们对他的嘲笑,老师对他的批评,以及被惩罚的恐惧。
在大家的否定声中,他开始厌倦学习。
他废坏文具,讲书本倒进垃圾桶,甚至扔掉了书包、、、、、、所有的老师都讨厌他。
他从来不完成学校的作业、、、、、、书本永远都是他的敌人、、、、、他上课从来不听讲,每次都要上厕所、、、、、、所有的考试都是0分。
老师、校长、甚至包括他的父母,都认为伊夏无药可救。
这时,学校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尼克。
第一堂美术课上,他就用歌舞和笛声打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大胆创造,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歌舞的欢乐中,唯独伊夏坐在教室的角落中、、、、、、尼克发现了伊夏的沉默和自闭。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摘要】“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
”有效沟通,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宽容是教师与“格格不入”型学生相处最好的调和剂。
及时的肯定与激励,让安于现状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热爱,让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感受到温暖。
【关键词】沟通心灵宽容激励热爱班主任的使命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以我们每一颗温柔的教育之心,去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
”而有效沟通,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我们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学生,如何与之沟通,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意识,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结合多年班级管理实践,也采取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沟通策略。
策略一:格格不入,宽容来调和矛盾面对差异很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
有些孩子很明显地表现出与班级的要求格格不入,我认为,这样的学生应该最先沟通,以点带面,营造好班级氛围,宽容是教师与“格格不入”型学生相处最好的调和剂。
案例1:班上的小伟同学,是个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作业老是不能完成。
我天天坚持放学后陪着他完成作业才回家。
期末,到了检测成效的时候,他语文依然只考了26分。
辛苦的付出未能换来预期的成果,我深深地反思: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这远比仅仅只依靠外在的督促要有效得多。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依然在宽容中等待,抓住每个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小契机。
一次语文课上,我看到小伟无精打采地趴在座位上,他的眼睛水汪汪的,身体很不舒服的样子。
我将他带到医务室量体温,体温偏高,显然是有点感冒了。
我关切地对他说:“你身体不好,要不要回家休息?老师帮你打电话。
”小伟摇摇头说:“没关系的,作业要跟不上的。
”我深感诧异,不禁暗自欣喜——这是个教育的好契机。
我当时就表扬他说:“你坚持带病上课,还想着要完成作业,真是个好孩子。
”那天的小伟习字册虽然比其他孩子晚交一些,不过他主动交给我了,这就是进步呀!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谈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谈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摘要:学生中存在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教师去解决。
与学生谈心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通过与学生谈心教师就会发现学生存在着一些书中找不到答案或解答不完整的心理问题。
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一定要有耐心,并能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谈心心理问题沟通情感氛围班主任教师要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倾诉,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得到启迪诱导,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从而使班集体建设达到一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分析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学生谈心,去了解学生心理,摸准学生心理。
因为有成效的谈心活动,必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与学生谈心,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能使学生听你的话,服从班主任管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
要是“谈话”上升的“谈心”,使学生能对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必须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想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就必须信任尊重自己的学生。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就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
”因此,教师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在学生面前尽量倾注自己的爱心,这样,教师可能很快发现你与学生经常有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互动。
这样,即使你提出再多的要求,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并能较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耐心地,认真地接受教,这样就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二、与学生谈心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有助于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班级管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增进班集体的团结,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
因此,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一定要有耐心,并能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通过与学生谈心,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学生就会向老师倾诉许多自己难解的问题。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金钥匙
“沟通”是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金钥匙——浅谈如何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班主任◆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265402沟通是指通过有效的、认真的交流,达到彼此信任的目的,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金钥匙,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沟通是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感受到班主任既是他们学业上的导师,又是他们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他们个人成长中的朋友。
一、沟通就是关注关注,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人格,就要关注他们在个人的情感感受,关注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关注,需要敏锐的观察。
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是进行沟通教育的前提,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在大脑内进行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透过外显行为进行推测。
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观色,明察秋毫。
学生表面的细微变化可能预示着巨大的心理变化,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个学生情况都应关注,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进行沟通引导。
关注,还需要耐心的倾听。
师生之间一次真诚的交谈应是双方都参与的,如果只是班主任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学生在一旁正襟危坐、洗耳恭听,这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沟通,一定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讲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这时班主任应专注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认真倾听,弄清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思想,接下来的开解引导就可以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沟通就是真诚班级是师生之间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在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中,唯有用真诚的心去拨动学生的心灵,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
班主任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真诚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成为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有些孩子对于老师的教育,常会产生抗拒心理,特别是一些后进生,从小在批评责骂中长大,他们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条件反射似的产生抵触情绪。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情感,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了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沟通是教育的桥梁,也是走进学生内心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而不仅仅是说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而倾听,就是打开走进他们心灵的钥匙。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困惑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没有沟通,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不应该去扭曲或忽视他们。
即使学生的观点与我们不同,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观点,通过沟通、讨论来引导他们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语言的使用,要用尊重和鼓励的语言来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除了倾听和尊重,我们也应该学会关怀学生。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挫折、烦恼、困惑等种种问题,而这时候,温暖的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只有在真正关心他们的情感和成长,我们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心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候,学生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情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画画、写日记、进行心理测试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找到更好的帮助和指导方案。
而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也需要主动包容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有时候,我们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按照我们的期望来表现。
而是应该接纳他们的独特性格,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包容。
在这种包容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沟通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正 的 教 育足心 灵 的 对话 .教 帅 埘的 教 育 对 象 是 有 思 想 、有情 感 的 人 ,在 学 乍 管 理 过 程 中 ,教 师需 要具 备人 文情 怀 ,并 掌握 恰 、l,的 沟通 与交 流 技 巧 ,以 做好 学 思 想 作 、笔者担 仟 学 生班
度来 看 ,班 主 任领 导 力 的 前 瞻力 是 新 生班 级 步 入正 轨后 继续 向前 发 展 的重 要 支 撑 ,与此 同 时 , 班级 管 理 步 入 正轨后 ,班 主任 的 控 制 力就 是 班 级 向前 发展 的重要 保 障 。当班 级 学 生 浮躁 时 ,不 良现 象 开 始 “浮头 ”时 ,当班 级 取 得 好 成 绩 时 等 等 ,班 主任 应 充 分 展现 自己对班 级 的掌 控 能 力 , 适 时 “站 出 来 ”主 持 全 局 ,引 导班 集 体 戏骄 戒 躁 , 保 持平 稳 而 积极 的心 态 ,带 动班 级 良性 发 展 。决 断力 ,作为班主任领导力的重要一环 ,在高一新 生 的适 应 后 期 ,班 主 任不 仅 不 能 在班 级 管 理 的 El常 事宜 出现 错 误判 断 、决策 失 误 等 ,还需 要 在 班 集 体 发 生 紧急 事 件 时能 够 保 持 冷静 .同时 做 到 及 时 到 场 ,妥 善 处理 ,不 忘 善 后 等 ,班 主 任 在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J 管理研究
沟 通 是 开 启 学生心 灵 乏 的 “金 钥 匙 "
邢 春 华
(井陉县 微 水 f1】心 J){=良 部 l}1学 ,} ̄f:lE 家 膻 050300)
摘 要 :班 主任 工作 是 学 校教 育工作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同时班 主任 是 沟通 学校 教 育 与 家庭教 育的 桥 梁 在 班 级 管理 工作 中 ,班 主 任 的 沟通 技 巧 与 工作 方 法 是 学 生 全 面健 康 发展 的重 要 保 障 因此 ,班 主 任 在 学 生 日常 管理 中,要 做好 沟通 ,并 掌握 必 备 的沟 通 技 巧 ,面 对“问题 ”学 生 ,与 家长 沟 通 ,全 面 了解 学 生 的 家 庭环 境 与 家 庭教 育 方式 ;与 其 关 系较 好 的 同学进 行 沟 通 ,掌握 其 他 同 学 对这 位 学 生 的认 识 与看 法 ;与 学 生本人 进 行 交 流 ,走进 学生 的 内心世 界 ,了解 学生 的真 实想 法和 内在 动 机 借 助 于巧妙 的 交流 方式 找 出学生 的 问题 所在 ,保 证 学 生 以积 极 心 态 面对 日后 的 学 习 生活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
走进学生的心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也不是偶尔一次,需要我们建立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长效机制,通过交流,架起一座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与学生建立起长期的、纯真的友谊。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随时随地与老师进行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才会消除,即使学生毕业了,他还会深深怀念真挚的师生情谊。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使教育工作富有成效、事半功倍。
下面谈谈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1 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
当学生倾诉蕴藏心灵深处的痛楚时,认真倾听;当学生流露不同观点时,我不强制地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行为方式;当学生获得心灵感悟时,我给他们以鼓励和沟通。
六年二班的郭芳城同学曾是令班主任头痛的学生。
第一次去他班上课时,他不但不听课,反而去用弹弓弹别的同学。
这时我没有责备他,而是走到他面前拉起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你不是故意的对吗?”“你一定能改正错误,老师期待你的成功。
”话音刚落,我发现有所触动,敌对破坏性有所减少,但仍不乐意参与教学中来。
从这以后,每到他班上课,我都主动地与他交流,并适时请他说说对本节课的感悟。
我引导他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领会同学对他的真情,体会老师对他的关爱。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
2 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他们,从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着手,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他们的困惑,跟他们一起解决难题,这样学生才能从心里接纳我们。
如有学生在课堂上讲话了,我一改过去那种罚站、批评、讽刺的做法,而是先以目示意,到了下课之后再找他谈心。
一般先跟讲话的学生了解自己讲课的情况,有哪些地方听得不明白,然后再分析他言行弊病,让他明白这种做法首先对自己不好,再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说明一个人处于一个环境里,一定要先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这个过程能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好。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摘要: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因此,与学生沟通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能否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也是体现老师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沟通;尊重;平等;真诚;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也必须做到对学生多一点儿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儿肯定,少一点儿否定;多一点儿关爱,少一点儿冷漠。
让爱,陪伴每一位学生前行!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学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沟通,但是在这些沟通里,有的进行得很顺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有的则浮于表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有效的沟通,应该能够帮助师生双方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感情共鸣,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集体。
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学生善用温暖的语言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教师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的价值、相信他的发展潜力。
学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才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靠近、尊重老师。
尊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文化素质、个人心理特征、性格不一样,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果老师说话不注意,用奚落、讽刺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创伤。
因此,老师的语言决不能是一种讽刺挖苦的语言。
在生活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犯错误时,会以种种借口来掩饰或推卸责任。
这时,有的老师便会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多理由,明明做错事情还死不承认!”“我就知道你会找理由来推卸责任,这是你一贯的做法。
沟通———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周刊220理论博览|教师论坛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也说不上什么成功的教育。
没有爱,也不会有教育的硕果一桃李满天下。
班主任只有真正做到不断传递爱心,将爱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灵 爱心 学生 教育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爱在人类的情感中是非常伟大的。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很早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对学生传递爱心,把爱作为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
班主任不但要去爱学生,还要佳慧学生去爱。
只要让学生在教育中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爱,才能真正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走进心灵,沟通和谐之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一首我班有一个贫困山区来的学生。
他的成绩比较差,个性比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提问。
他举起了手。
放学后。
她一个人留在教室哭泣着。
我走到教室,25次,举右手的次数为十可能没意识到我这么细心,竟然统计出他举着右手的次数。
从此遇到难题,他都能主动找我。
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做到把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平等的。
二、触动孩子的心灵,捕捉赏识的沟通契机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在我班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两位男同学在吵架,吵着吵着,其中一名男生突然拿起砖头要砸另一个同学。
这一幕刚好给我看见了,我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这一同学到办公室。
等我来到办公室学,原来他早已到了。
正在那里站着等我。
这时,我从口袋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他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沟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沟通过程。
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和目前高校师生存在的沟通障碍迫切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熟练掌握沟通的艺术,开辟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与学生交流沟通,走入学生心灵,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沟通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两大因素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师生沟通1.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漠、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自我为主体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给大学生带来的学习与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较为盛行;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较为刻苦,渴望成长,但其中较多人理想信念淡薄,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
这些问题,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
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他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和行为就深感失望。
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
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愈来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专业选择、学习困难、感情挫折、就业压力、同学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表现出情绪起伏不定、理想与现实偏离、自傲与自卑并存等状态,既爱慕虚荣,又不断猜疑与嫉妒;更严重的是,少部分学生常常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成为这些人群中两大主要的精神疾病,是高校校园极不稳定的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更深入地进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把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他们身上内化成现实,同时解决好大学生面对的问题而使其健康成长。
2.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那么,诱发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界因素主要有社会历史、学校、家庭三个方面,个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品质。
外在因素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三者:(1)、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是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
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并且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
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激起大学生心灵的“振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
知识经济行将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大学生们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
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
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2)、家庭原因。
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等家庭氛围的影响。
事实证明,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有的大学生父母婚姻的不幸,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这样,一方面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升学、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
(3)、学校原因。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教育的力度不够。
传统教育模式的内在惰性、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
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今天呼唤素质教育,就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从自身因素考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初入大学校门,课程及学习方法等较高中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升高,考试成绩尤其是英语学习的压力,生活上习惯的不适应,比如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方式改变比较大。
许多学生不但没有从高中应试教育走出的放松感,反而觉得学习压力加重,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因此而导致心理障碍。
(2)、环境不适。
很多学生都是只身在外地读书,而且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
曾经受家长溺爱的学生,因缺乏生活的实际能力和技巧,导致无法适应新环境,不善于和新同学、老师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交往。
环境的变化,在角色转换与适应中,产生一些障碍。
许多学生都会由此而感到环境生疏,人际关系淡漠,一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孤独、焦虑、自闭,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等问题。
(3)、情感困惑。
当今大学生拥有激情和活力,殷切的希望和异性展开交际交流,并且急于在这种交往中表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然而一旦受挫,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内心情绪,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现在高校中的自杀事件大部分由此而产生。
(4)、缺乏疏导。
我国部分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门诊或诊所,有的只是摆设。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也不能及时接受心理辅导,部分学生的心理疾患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
许多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因为参与咨询的教师生理、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尚欠缺,并非专家型的,所以难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处方,二是心理咨询的一些手段、方法落后、陈旧,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太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
4.目前高校师生存在着沟通障碍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并取得理解与认同的过程。
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精髓。
然而,目前高校校园里,师生间的沟通有时进行得并不顺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者的态度和观念影响了沟通的有效性在工作中,由于地位和角色的差异,很多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学生的说教者身份自居,高高在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替学生着想;他们总认为学生应该要听老师的话,不允许学生过多的争辩,于是对学生的不以为然有时大为“恼火”,从而使得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心理,因此不愿意接近老师。
(2)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及沟通技能影响了沟通的有效性由于师生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师生之间存在着代沟,缺少共同语言,带来沟通上的障碍。
个别教育工作者平时不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其言行不能为学生所认同,失去了沟通的基础。
有时沟通中,有些教育工作者不注意沟通媒介的选择,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方式,靠单纯的“我说你听”的理论劝导来教育学生,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大学的教学体制与特殊地理位置影响了沟通的有效开展大家都知道,大学老师不需要坐班,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加之目前很多高教园区远离城区,教师的家与校园距离很远,促使教师上完课后须赶班车回家,没有更多的交流时间。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大学里通常是大班上课,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上百号的学生;学生也往往是上完一门课程换个教室。
这种状况使得师生接触机会较少,有时一学期甚至一年下来,教师与很多学生不认识的情形常有发生,这样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沟通了。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沟通的策略分析1.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首先要树立起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有效沟通打下基础。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主要是因为“身教”是无声的教育,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教育。
孔子说“君子怀德”,认为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
人格魅力就是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加里宁 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理想人格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实现的,是一个需要日省其身、不断修炼的精神升华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一使命决定了教育者必须“正己”,学高为师,德正为范;己不正,焉能正人?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学生才能信服。
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学习,具备渊博的知识底蕴;要努力锻造自身高尚的品格与道德情操,以此去影响和感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