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时,学生将通过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体积时,可能会混淆长、宽、高的概念,对于体积公式的应用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疑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推导出体积公式,能够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数学课本、笔记本、尺子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箱子、书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学生可以举例说明,引发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及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及应用

20×20×20÷80 =8000÷80
锻造前后体积不变。
判断 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错解:√ 正解:×

此题错在对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认识不清,表面积

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未必相等,体积

也不一定相等。

判断 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错解:√ 正解:×

体积与表面积没有直接关系。


长方体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及应用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V=Sh S=V÷h h=V÷S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0.7dm 钢坯横截面的面积可以看作钢坯的底面积。 长可以看作钢坯的高。
8×0.7×10 =5.6×10
0.7dm
一块正方体的方钢,棱长是20cm,把它锻造成一个高80cm的 长方体模具。这个长方体模具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0cm 20cm 20cm
80cm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 统一公式及应用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
底面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底面
底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高
(底面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 ×棱长
(底面积) (看作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底面
底面
V=Sh

第2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解题技巧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苏教版)

第2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解题技巧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苏教版)

第2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解题技巧在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时,我们常常还会遇到一些情况:把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把几个物体熔化后铸成另一个物体;把一个物体浸入水中,物体在水中会占一部分的体积。

例题1:如图,至少添上()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11B.16C.25D.27【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拼组后的大正方体的每条棱长至少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此可以求出拼组后的大正方体中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再减去图中已有的小正方体个数即可。

【解答】解:33311⨯⨯-2711=-=(个)16答:至少再添16个小正方体。

故选:B。

例题2:如图一个长方体容器放了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以每分钟50毫升的速度一直向这个容器里注水。

下面()图能正确反映容器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A.B.C.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向长方体容器内倒水,倒到一定程度与长方体铁块顶部平的时候水面上升慢,直到长方体容器内的水满了之后水面的高度不变。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向长方体容器里注入水分为3个阶段。

①水面在长方体铁块顶部下,水面上升快;②水面与长方体铁块顶部平,水面上升慢;③水面在长方体容器顶部上,水面不变。

故选:D。

例题3:林林在一个长方体盒子中装了一些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如图)这个盒子的容积是()A.11立方分米B.19立方分米C.30立方分米D.无法确定【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沿盒子的长摆了5个正方体,沿盒子的宽摆了3个正方体,沿高摆了2个(2层),根所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高是2分米,据长方体的容积(体积)公式:V 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53230⨯⨯=(立方分米)答:这个盒子的容积是30立方分米。

例题3:如图,在一个长和宽都是20cm的长方体玻璃缸中(从里面量),放入一块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铁块(铁块完全浸没),这时水深18cm。

如果把铁块从缸中取出来,现在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把正方体铁块从缸中取出来,水面会下降一定的高度,下降的这一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正方体铁块的体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课件PPT
2.一个长方体纸板箱的占地面积是100平 方厘米,高是5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 100×50=50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5000立方厘米。
课件PPT
3.选择。
如果把长方体的高扩大到原来的 3倍,长、 宽都不变,那么它的体积扩大到到原来( A ) 倍。
A、3 B 、6
1. 长方体体积公式 (分别用文字和字
母表示)
长方体体积= 长 × 宽 × 高 V= abh
2.正方体体积公式 (分别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3
课件PPT
3. 已知长方体体积,求长方体的长,宽,高
的公式。
(1)长= 长方体体积÷宽÷高 或 长方体体积÷(宽×高) (2)宽= 长方体体积÷长÷高 或 长方体体积÷(长×高) (3)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 或 长方体体积÷(长×宽)
课件PPT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 面积,叫它们的底面积。。
课件PPT
h
a
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
V = sh
课件PPT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
V = sh
课件PPT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 sh
课件PPT
体积=底面积×高 V = Sh
(1)底面积= 体积÷高 S= V÷ h (2) 高= 体积÷底 h = V÷S
底面积(m2) 5
12 240÷30=8
10
高(m) 6
36÷12=3 30
5
体积(m3) 5×6=30 36 240 10×5=5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7.8 ×1 2=93.6(千克)
答:这段钢块的重量是93.6千克。
10厘米
1立方分米
10厘米
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 进率都是 1000
填一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加以比较。
96÷1000=0.096
580立方分米=( 0.58 )立方米
1.2立方分米=( 1200 )立方厘米 高级单位
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低级单位
一块长方形的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 2 )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 积是:4 3=12(立方分米)( × ) 3 4 =4×4×4 =64(立方分米) ( 3 )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 米,它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 .( × )
3厘米=0.3分米 5×4×0.3 =6(立方分米)
一块长方体的砖,长 20 厘米,宽 10厘米,厚8 厘米。 30 块这样的砖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单位名称
长度 米、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 面积 平方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 体积 立方厘米
相邻两个单位 间的进率
10 100 1000
8立方米、0.54立方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8立方米=( 8000 )立方分米
8 想:8立方米里有( )个1000立方分米, 列式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00 × 8 =8000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
答:水深4.5分米。
三合土的长60米、宽12米、高0.3米 塑胶的长60米、宽12米、高0.03米 三合土体积:60×12×0.3=216(米³) 塑胶体积:60×12×0.03=21.6(米³)
答:需要三合土216立方米,塑胶21.6 立方米。
506×620×1280=401561600(mm³)
挑战自我
小明运来9.6立方米的沙土,把这些沙 土铺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沙坑里, 可以铺多厚?
=0.63(m³) 答:这排储物柜所占的空间是0.63立方米。
6.一辆运煤车的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量,底面积 是4.5平方米,装的煤高0.6米。如果每立方米煤重 1.32吨,这辆运煤车大约装煤多少吨?(得数保留 一位小数)
• 容积=底面积×高 • 4.5×0.6=2.7(立方米)
27×1.32 =3.564 ≈3.6(吨) 答:这辆运煤车大约装煤3.6吨。
底面
底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 们的底面积。
底面 宽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底面 棱长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还可以怎样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 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高棱长
底面积
横截面可以看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什么?
0.3m
横截面:0.3×0.3
=0.09(m²)
体积:V=sh 0.09×3
答:这根木料的横截 面面积是0.09平方米。
=0.27(m³) 体积是0.27立方米。
5.幼儿园有一排长方体的储物柜,共占地0.84 平方米,储物柜高0.75米。这排储物柜所占的 空间是多少立方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难点2.1 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难点* 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体积。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3.2 学习新知3.2.1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是由长方形拉伸而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 = l × w × h其中,l表示长,w表示宽,h表示高。

3.2.1 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是边长相等的六个正方形拼接而成的立方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 = a × a × a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3.3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应用,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总结归纳在课堂上,向学生复述计算公式和应用技巧,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后作业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计算各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同时学会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计算结果。

5.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由此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在讲解公式的过程中,加强了讲解的可视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概念。

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丰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体积和容积单位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体积和容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立方厘米。
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手指头的体积大 约有1立方厘米。
1个键盘的体积大 约有1立方厘米。
1粒骰子的体积大 约有1立方厘米。
闭眼想一想,1立方 厘米究竟有多大?
下面两个长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摆成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4立方厘米
第一单元 · 长方体和正方体
体积和容积单位
比一比: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长方体体积相等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比一比: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你是怎样比较的?
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比一比:哪个物体的体积大一些,为什么?
比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就 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计量大容量的水体积时,会用到立方米 作单位。
1.说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体积分别接近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
1立方厘米: 塞子、艾尔贝斯奶糖、三个USB插 口叠一起。 1立方分米:长宽高都是10厘米的笔筒;奥铃巴 斯卡机;装999感冒冲剂的盒子;康师傅泡面盒; 装电脑键盘的盒子。 1立方米:汽油桶;你家的沙发;高一米的书柜 两个;大水缸。
6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是1立方分米。
你能像这样用手势比划出1 立方分米的大小吗?
生活中哪些物体 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 立方米。
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 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
想一想:生活中 1、哪些物体的容积用“升”做单位。 2、哪些物体的容积用“毫升”做单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体积的单位及换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2.教学难点: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体积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箱子,长为10dm,宽为5dm,高为8dm,请计算这个箱子的体积。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两个模型,想想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6、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2.掌握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3.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教学重点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掌握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理解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内容1. 长方体的定义长方体是一种由6个面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6个面都是矩形。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

2. 正方体的定义正方体是一种由6个面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三次方。

3.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的公式为 V = l × w × h,其中 V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l 表示长方体的长,w 表示长方体的宽,h 表示长方体的高。

4. 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式为 V = a^3,其中 V 表示正方体的体积,a 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5. 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是使用尺子测量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边长,然后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它们有不同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能够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各个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2.实践法: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测量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演示法:通过投影仪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与长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容积
长方体与长方体
填空题
1、挖一个容积为48m3的长方体土坑,占地面积为24m2,这个土坑深(
2、 40升水倒入长0.4米,宽0.2米的玻璃缸中,水深( )分米。
)m 。
3、为烘托气氛,海星超市第85分店开业前给超市四周装上彩灯(地面四边不装), 55米,宽16米,高5米。这样布置需要( )米的彩灯线。
容积与体积的区别: 测量方法;大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练一练
1、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5厘米,宽、高不变;或者宽增加4厘米,长、 高不变;或者高增加3厘米;或长、宽不变,它的体积都增加60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前后两个面的中心挖去一个相通 的长方体,截口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剩下木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排摆出4个1厘 一共摆了3排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米的正方体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V=abh 摆2层
体积/厘米
4
3
2
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 长缩短 1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高 增加1厘米(图上在上边增加一排),此时 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1立方厘米
上图含( 4 )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
4立方厘米)
一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 多少。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说一说 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 5 )立方厘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7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与底面积和高有关,进而总结出体积公式。

教材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体积公式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发现体积公式。

3.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体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体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体积时可能会出现对公式记忆不牢固、应用不灵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体积计算方法。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以及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水果箱的体积是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体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确体积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 a3
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则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应用题。

1.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那么至少需要砌瓷砖多少平方米?
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3.一种牛奶盒长6厘米,宽5厘米,高10厘米。

这种牛奶盒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4.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如果用这根铁块熔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精品文档资料。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材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以及体积计算的实践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计算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计算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模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口头叙述计算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具体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体积时,容易忽略物体的高度或维度,对体积计算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学生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体积的计算方法。

5.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是我们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要讲解的是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我准备了一些立体模型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大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如boxes,瓶子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形状,并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

2. 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接着,我会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同学们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作业布置: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x 高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x 高七、作业设计答案:60cm³答案:216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课堂上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公式的记忆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同学们也可以尝试自己找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本学期开始的一个新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和理解。

2.如何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3.实例教学法: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幻灯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礼物盒、水果箱等,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

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模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7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能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直观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容易与面积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体积和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明确体积和面积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直观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2.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案例教学法: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圆规。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接着,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学生可能回答:它们都有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体积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6~17页例9、例10、“练一练”和“试一试”,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体模型,您能告诉大家这个长方体体积是多少?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吗?
教师演示,学生感知这个长方体模型的体积(每层有4个,共3层,一共是12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立方厘米。

揭示课题:对一些不可以分割的长方体,我们有没有办法计算的他体积呢?(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按照要求用正方体搭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号。

让学生观察,并作小组交流。

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用了几个小正方体?不数,你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和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比一比。

根据所搭的长方体填表:(表格略)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比较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计算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和他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出示例题10,让学生摆一摆,再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课件演示,组织交流,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刚才的猜想是否一致?
如果让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说出要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
什么关系吗?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
交流的出结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V=abh
启发引导。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让学生尝试,再交流得出结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

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先指名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独立计算。

交流时先说说公式,再说说怎样列式。

做“练一练”第1题。

观察题中的图形,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在独立完成。

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选择几个式子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