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合集下载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品味文章的人情美。

2、过程和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浓浓的亲情。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沉含义。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1、新课程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生活,与社会家庭相沟通。

因此,本节课创设“亲情感悟”的情境,提供一个学生家长互相倾诉的平台。

2、寓乐于教,达到学生愿意学、乐中学的效果。

3、充分发挥多媒体声色效应,不断渲染课堂气氛,力图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学过程导入(配乐:钢琴曲)世界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母爱。

因为母爱如水。

世界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父爱。

因为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就是亲情。

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向父母撒娇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家,陪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感受亲情。

1、检查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此环节设计目的:“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带问题朗读: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小结[教师小结]:(1)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里的田野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

第6课《散步》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散步》课堂实录(课前发放阅读分享卡。

)一、探究目录识类别师:同学们,我们进入初中已经两个月了,在这期间学习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

翻开课本目录,找找前三个单元中,你最喜欢哪一篇?生(杂):《秋天的怀念》;《济南的冬天》;《春》;《散步》……师:读一读你们喜欢的句子。

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生:它们都是散文。

生:都是写景散文。

师:这种用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文章,我们称之为写景散文。

一起读——(屏显。

生齐读。

)写景散文指通过描绘景物以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例如《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

师: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提到了两次看菊花,你记得是哪两次吗?生:第一次是母亲在世的时候提过去看菊花;第二次是母亲去世以后,“我”和妹妹去看菊花。

师:在这两次看菊花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不同时间的“我”。

这让老师想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大鲁迅”和“小鲁迅”。

这类散文再结合叙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叙事类散文,比如《散步》。

(屏显。

生齐读。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例如《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步》等。

师:《秋天的怀念》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过去,《散步》更侧重写现在发生的事情。

老师来上课之前,我的学生举办了一场以《散步》为例的读书分享交流会,其中有一个小组听说我要来给大家上课,就特别想和你们分享他们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

我们仔细听,他们的理解和你们的理解一样吗?(师播放视频。

)二、回顾《散步》寻方法师:从这段分享当中,你听到了他们关于《散步》怎样的理解呢?生:我听到同学们说,《散步》这篇文章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来写出家庭中的温暖。

师: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写出家庭的温暖,这是叙事类散文常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2.自主-合作-探究3.品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

(读屏幕上的文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二、理解文意师:(读屏幕投影的文字)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师:可以交流了吗?(得到回应)你的标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

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实录

《散步》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我想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题目“散步”是从什么角度拟题的?如果换成其他题目,你会怎样给它重新取题目?师读课文师:我们先来说说文章为什么取名《散步》?邵思妤:文章是以所写的事情来命名的,他的主题就是“散步”。

师: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吗?邹政杰:我和家人一起散步。

师:在哪里?邵思妤:在田野。

师:重新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生:我和家人一起在田野散步。

师:其实在散步的背后,透露着更深层次的内容,你们能按照你的理解给文章重新命名,并简单说说理由吗?王婷:背上的世界。

我从文章最后一句“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得出的。

师:这句话说明了?王婷:说明母亲和儿子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很重要。

张亦博:我取名“亲情”,因为文中写到冲突的时候,母亲就顺从孙子,还有我和我妻子背上母亲和儿子的语言描写都流露出了浓厚的亲情。

师: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

李品池:我取名“母子”,因为“我”和母亲是母子,妻子和儿子也是母子。

师:讲的是这四人之间的故事,两代人的故事。

张棋涵:我把它扩展一下就是“妈妈和儿子”,因为文中写道:“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两个妈妈和儿子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师:嗯,“妈妈和儿子”这朴素的取名蕴藏着亲情的流泉。

周小迪:我取“选择与解答”,因为一是母亲,二是儿子,都是听从于他的,所以他这个选择权是非同寻常的的,作者很难选择,后来他选择了顺从母亲,这体现出作者的孝心。

而母亲又选择了顺从孙子,这就体现出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亲情。

师:你的“选择与解答”不仅包含着我的选择,也包括母亲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体现了相同的情感——爱。

王靖皓:我取“孝与爱”。

孝就是我与母亲,爱就是妻子和儿子,林丹丹:我选择的第一个题目是“爱护”,在走小路的时候,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而且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这体现了他们对背上两个人的爱护。

第二个题目是责任,母亲选择大路,大路平顺,儿子选择小路,小路有意思,在这个时候,我是一家之主,担当着抉择权,所以此时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最喜欢的散步地点是哪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散步经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步的基本概念。散步是一种休闲活动,它能让我们放松心情,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作者散步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散步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情感体验,我会通过举例和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步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创设更多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课文结构分析:理解课文的结构,把握作者在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和所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内容;2、领会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品味精巧自然朴实的语言。

【课前预习】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1、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分歧( ) 一shà( )时 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你就背( )着我我背( )上4、《散步》作者(),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礼人家》等。

5、读了全文,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导学探究】一、整体感知:(放录音或诵读)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的用一句话概括)2、学生讨论,围绕“散步”这件事概述事情的经过。

3、整个散步的过程,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二、研读探究:4、深入探究,把握主旨,体会亲情(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产生分歧,谁做的最好,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2)朗读文中最动人的场景,体会句子的含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轻,我和妻子为什么还这样做?)A“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表明。

B“整个世界”表明。

(3)本文通过(),体现了()。

(4)我说我家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你体会到家庭中这种尊老爱幼的浓浓亲请了吗?)5、品味语言(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的特点,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第6课,标题为《散步》。

该课旨在通过描写散步的场景和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本课的内容丰富多样,适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

(2)掌握一些生字词和经典语句。

(3)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丢单词意义和词组,以及句子结构的分析。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

(2)通过逼真的形象和生动的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心。

(2)通过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

(2)熟练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和经典语句。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课件、黑板、书法作品、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问:你们平时喜欢散步吗?你们喜欢哪些地方散步?3.教师发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回答问题:“散步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步骤二:阅读理解1.教师出示课文标题《散步》。

2.教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散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教师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

步骤三:课文学习1.教师逐段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生字词和经典语句。

《散步》教学实录9篇

《散步》教学实录9篇

《散步》教学实录9篇《散步》课堂实录篇一《散步》教学设计章节名称七年级上册第22课---《散步》计划学时一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繁杂的文章,但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中,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着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

学习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水平,通过阅读能读懂课文,通过老师的点拨,将文章的重大主题理解出来。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点阅读法,画出重点语句,讨论句式结构,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以这些语句为脉络联系全文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他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小事中感受亲情的珍贵。

2.揣摩语句的含义,品味对称的句子,学习语言。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1.课文结尾有何深刻的含义?2.“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设计思路在《散步》教学中,我将学生自己的“悟”贯穿始终。

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点拨,又有同伴们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论辩;既有对原著的揣摩诵读,又有独局匠心的品评、分析,理解文中的深刻含义,联系全文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的理论重视朗读,注重感悟。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5分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学生讲述事例,谈感受。

激发同学带者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2.朗读课文。

3.整体感受。

20分钟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2.朗读课文。

《散步》课堂实录及点评

《散步》课堂实录及点评

《散步》课堂实录及点评李凤)(萨克斯曲《春风》的旋律在教室轻扬)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互行鞠躬礼)师:请坐下!师:刚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上散文《散步》现在,我告诉大家人到中年我对两句古语特别有感慨(大屏幕出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吗?(有学生摇头,有学生说不太懂)师:不太懂,表示有些懂懂什么,不妨说说生:我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说的是树想静下来不动,不过风儿可劲地吹着,不让树停止摇晃师:说得很好!后面一句呢?生:不敢说师:别担心,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生:你想培养但是又不亲自接待生:(举手)子,指儿子,孩子养,应该理解为赡养师:你真棒!现在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后一句是说,子女想要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等不到这个天了师:真聪明!师:节假日回到老家,看到爸爸妈妈一天天老了,又听说邻居大伯大婶忽然间就不在了,心里不由得酸楚,于是我和我爱人近年来总是互相提醒:要即时尽孝,尽量多抽时间陪伴父母今年“五一”,我爱人策划了“亲情一日游”活动,邀请在南通的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子女一行十六人陪同双方父母在南通狼山、江滨公园玩了一整天今年“五一”,同学们怎么过的?生:我哪里也没去,在家做作业师:你辛苦了!生:我和妈妈去姨妈家玩了生:今年“五一”是我太太80岁生日,我们一大家子给她祝寿了师:我想和你握握手!(师生握手)巧的是“五一”这天,是我爸爸65岁生日,今年我公公也是80岁(大屏幕出示全家福)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我们一家子海拔最高的是我读人大二年级的儿子,他右边的就是我80岁的公公,前面这位是我祖籍四川的婆婆,这位大家一定看出来是谁了吧?(生:是你!)对!另一位就是我先生了这张合影是去年“五一”在我们如东海滨散步时留下的师:同学们想想,散步时心情如何?生:轻松,愉快师:和家人一起散步呢?生:更是自由、温馨、幸福……师:让我们带着幸福上路,阅读《散步》(大屏幕出示:第一步——幸福阅读)师:课前读过文章了吗?生:读过了师:那好,我想请两位同学范读一下课文,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新海实验中学初二19班同学的朗读风采谁来?(同学举手)师:请这位女生读14节,这位男生读58节(生范读课文)师:两位同学读的水平都很高,字正腔圆,轻重缓急拿捏得较准,女生很有幸福感,深情,富有感染力;男生含蓄些,但挺有责任感如果放松些,幸福感就出来了要不,我试试?生:好!(师范读最后一节生热烈鼓掌)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扬、鼓励,让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师:莫怀戚为何要带母亲出来散步?生:“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带母亲散步,想锻炼母亲的身体生:“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我”希望母亲健康长寿师:你们真会读书,找到了课文里相关的句子,并且加上了自己的解读还有一个背景,同学们或许不知道:文章写于1985年这年清明前,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照料了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于是就有了初春暖阳下,南方田野上,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的散步《散步》,写的是一件寻常事,没有游名胜古迹,没有吃豪华大餐,却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请同学们自由品读,找出其中的妙词佳句,以及表达有情趣、有深意的段落,先自己品读,再一起分享(大屏幕展示:第二步——自由品读妙词佳句情趣意蕴)(生读,师巡视)师:能够开始交流了吗?生:能够生:我觉得第三节“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里“太迟,太迟了”用了反复修辞,与“总算”照应,表达了“我”盼望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些到来的急切心情,说明“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生:“挺”“熬”“酷”三个词很有表现力,母亲自体状况的糟糕、冬日的严寒、儿子为母亲的担忧跃然纸上师:讲得很到位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很有意思,小家伙瞬间的发现和归纳,表明他的聪明机灵;“我们都笑了”,是对孩子的褒奖,表现出亲情的温馨生:文章中像这样对称的句子还有:“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不过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师: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生:形式整齐匀称,和谐流畅,强调了表达的内容师:对!我们一起读读看,体会句式、韵律的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师生读)生:我认为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写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感:“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生:我和他一样欣赏这个句“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因为“我们”在散步,而且走的是小路,背上还背着“我们”最亲爱的人,所以责任重大,每一步都很小心、很稳当,“我们”都想让他们好好享受初春的美景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整个世界”的?生:母亲是老人,是上一代,儿子是下一代,“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我们”三代人,就是这个家的全部世界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所以家庭就是中年人要顾及的整个世界师:是啊,母亲代表老去的生命,孩子代表新生的生命,“我们”中年人代表成熟的生命中年人承前启后,背着老人、孩子,既关爱老去的生命,又呵护新生的生命,责任重大(板书:责任感)师:当“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儿子的时候,除了责任感,“我们”一家人还会有什么体验吗?生:我认为还有幸福感,还有亲情的美好师:设想一下,站在不同的人物的角度比如,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生:(思考,举手模拟老奶奶的口吻)这孩子,他小的时候我没少背他现在,我老了,他这么孝顺,我这个儿子没有白养啊!师:这位老奶奶,母慈儿孝顺,您老有福啊!(众大笑)师:谁能用描述性语言来说说感受?生:贴着儿子厚厚的背,听他一步一步前行时的呼吸,甚至能够感受到儿子有力的心跳,母亲心里热热的,甜甜的伏在儿子背上,才感觉到自己以前年轻过的生命仍然在延续,于是生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实实在在的踏实的感觉师:太棒了!从亲情与生命的角度阐发感悟(板书:亲情美、生命美)师:我提议,我们带着责任感,带着对亲情和生命的感悟把这个句朗诵一遍(师生齐朗诵)生:“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作者用比喻修辞形象地体现了自己的责任感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的选择决定民族的危亡,我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的选择会影响家人的和睦、亲情的和谐,我孝敬老人,也尊重孩子,所以两难师:很有眼力!“我”最终选择走大路,选择准确吗?生:准确“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生:这次本来就是陪母亲的生:儿子没有吵闹,他一定理解父亲师: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用爱心担起生命的重任,是亲情人伦的美好,是温馨和谐的幸福(众点头会意)生:我最喜欢这个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一个细节“摸”,写出了奶奶对儿子的体谅、对孙子的爱在我家里,奶奶也总是依着我的母亲提出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说明母子关系非常亲密生:我注意到“她的眼随小路望去”,这表明母亲不是一味地迁就孙子,而是发现小路真的很有意思师:很有意思的发现哦!愿闻其详生:金色的菜花,色彩美;整齐的桑树,行列美;水波粼粼的鱼塘,活力美师:的确有意思,三美厉害,出口成章!这是文章写到的美,同学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南方初春的田野,除了金灿灿的菜花,还有——生:桃红、梨白、杏粉……生:还有绿油油的麦苗,小草……师:野花遍地是……生:(齐)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师:那鱼塘大吗?生:不大“一口”就是证明师:真灵!初春时间,池塘——生:(三三两两)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师:是除了鱼儿,初春的池塘里还可能有——生:摇着小尾巴的蝌蚪师:半亩方塘——生:(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师:你们看,小路怎样?生:有意思——有美景,有生机,有活力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个段,其他同学好好享受(一女生动情朗读,众鼓掌)师:有人喜欢这段文字吗?(屏幕显示)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个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生:我喜欢生:我也喜欢师:为何喜欢呢?生:“新绿”“嫩芽”扣住了初春特有的景物特征,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生:它有声有色——深深浅浅的绿,“咕咕地起着水泡”的春水,都是生命复苏的象征生:它不但写大自然一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景象,而且写出了“我”希望母亲像大自然那样重新获得生命活力,能够健康长寿的良好愿望生:“我”希望母亲通过散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师:很好!最是一年春好处,春日暖阳朗照,杨柳风轻拂淡妆浓抹的新绿、质地鲜嫩的芽儿、咕咕起着水泡的冬水……这个切都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命活力这是生命的气息,是“我”祈望母亲健康长寿的一片爱心下面大家齐读这段文字(师生齐读)师:读《散步》,我们感受到什么?生:生命、责任生:亲情、人性师:(屏幕展示)尊老爱幼的亲情美温暖和谐的人性美阳光活力的生命美含蓄深沉的责任感师:散文《散步》,精致淡雅,意蕴丰厚漫步其中,亲情的芬芳、生命的葱茏、人性的秀美、责任的韵致,沁人心脾让我们在《春风》柔美的旋律中再次美读其中最美的片段(大屏幕展示:第三步——配乐美读)(一女生读第3小节,女生齐读第4小节,男生齐读第6小节,全班齐读第7小节)(第四步——拓展阅读)师:(出示国际家庭日徽号)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徽号吗?(众摇头)师:这是国际家庭日徽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个徽号,说说它的含义生:底色是橄榄绿,那是生命、和平的象征上面的橘黄色图案像是屋顶,代表家生:家里有心的图案师:几颗心的图案?生:有两颗相互包容的心的图案,说明一家人互相理解、爱护,彼此温暖,就像《散步》中的一家人那样生:还说明心对心的接纳、包容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温暖、快乐、幸福生:我觉得像嫩芽,表示新生命在这里诞生,并得到呵护师:几位同学解读得很有质量同学们,五月有很多节日,你们知道哪些?生: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生:五月十二日,护士节;我妈妈是护士生:还有母亲节生:还有父亲节师: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今年的国际家庭日,你有什么创意?请用简短的语言说出你的策划及这样设计的原因设计不一定轰轰烈烈,就像散步那样自然、亲切,能够增加家庭幸福指数的就行生:我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生:我下厨烧菜,请爸爸妈妈品尝我烧的好菜师:你的拿手菜是什么?生:西红柿炒鸡蛋师:方便快捷,黄红搭档,配以青葱,色香味俱全,创意不错(众笑)生:我爸爸妈妈最希望我成绩优秀,到时候,我给他们几份高分试卷师:这是你能做到的,很好!生:今年5月23号是我爸爸妈妈结婚二十年纪念日,我想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这天就送给他们一份礼物,给他们意外的惊喜生:我要爸爸妈妈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来,我要为他们表演节目,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师:多有孝心的孩子!生:我可能要上学,没有时间去看94岁的太太,但我会给她打电话,祝她长寿师:很好!只要我们有爱心,每天都是家庭日(教室后排站起一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男青年:老师,我也要发言师:请问,您是——男青年:我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李老师,听了这个课,我太激动了,谢谢你点醒了我(接过我递上的话筒)妈妈特别喜欢吃元宵,今年家庭日我要为母亲做一顿元宵师:你做元宵的技术怎样?男青年:虽然我技术一般,但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做她爱吃的食品,我一定尽力做好师:不管你做元宵的技术怎样,我相信,揉进孝敬和感恩的元宵,一定是世间最甜美可口的,也是你妈妈此生吃过的幸福含量最高的元宵我代表妈妈们谢谢你的这份心意!(全场鼓掌萨克斯曲《春风》音乐再次响起随后,大屏幕显示,师陈述——)师:《散步》,一首亲情、人性、责任的生命交响,阅读《散步》,一次心灵漫步!师:感谢同学们,感谢在座的领导、老师!下课!刘占泉点评:幸福与“无痕”欣赏李凤老师执教《散步》的实录,心中漾满了幸福感这样教书,仿佛引领着孩子们到文字深处漫步,并经由作品的桥梁去和作者实行心灵会晤,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幸福上路,载着幸福归来,乃至于观课的人也受到感染冷静下来,不禁掩卷反思:幸福的源头在哪里呢?课文作者莫怀戚先生的父亲在1985年清明节前不幸辞世,这时候,母亲最需要子女陪伴,于是便有了那一次初春田野上一家三代人的“散步”作家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散步的情形,给读者奉献出那种背负起“整个世界”的责任感和幸福感阅读教学研究课的执教者李凤老师恰好也于五月初,与家中老人一同漫步于故乡的山野江滨,亲历“尽孝”的人生体验这样,教师与所教课文便具有了深层的对话然后,她将这种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引入阅读教学,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了学生的心灵整堂课,孩子们被教师与课文双重的真挚情怀感染着,激发着,在美好的阅读氛围里幸福地漫步,体验真善美的人生真谛和文学风采这个教学案例还带给我一份惊喜,那便是执教者对“无痕”的教学境界的追求我理解,所谓“无痕”与“有痕”,其分野主要在于是不是顺从教学规律具体讲,涉及教学设计的合理、和谐等特性,概括地说便是追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堂课仅仅是一个标本,对此李凤老师作出阐释,归纳出宝贵的经验:师生的真情交流至于“无痕”,学生的率真描绘和情感内化至于“无痕”,预设与生成力求“无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注意把握好几个限度,如:有范围但不束缚,有引导但不硬拉,有发挥但不替代教师不是把预设的内容生硬地亮出来,作为对话的一员,教师较多的时候是一个倾听者,而学生所言触及预设点时,教师接过话题发表意见这些经验融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几个教学步骤前后联结从容推进,表现出专业演练与情趣激发的适度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操作方式这堂课,第二个教学板块相当精彩,集中体现了“无痕”的特色其主题是由学生“自由品读”,要求提取“妙词佳句”,体会“情趣”和“意蕴”教师随机点拨,引导,或者组织演练活动,教与学双方配合得自然和谐,洋溢着“无痕语文”的魅力出于对操作方式的理性辨认,我暂且归纳一下李凤老师的具体操作细节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心得加以肯定,用语简练,褒扬鲜明比如,学生体会到,作者说“太迟,太迟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与“总算”照应,表达“我”希望春天早些到来的迫切心情,表现出“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提取出“挺”“熬”“酷”这三个字眼品味含义李凤老师称赞他俩“讲得很到位”这次师生对话发生在“自由品读”之初,李老师有意先不多说什么,只是用简短的评语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类似的短评穿插在师生对话交流过程中,如:“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厉害,出口成章!”她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见解,让课堂上保持潜心品读的教学温度2.教师主动点拨、引领,相机安排美读,让语言品读不断深化、细化,追求体味与积淀的最佳效果这一条很突出,也很出色有个学生注意到前一个同学所举的语句具有对称的特色(“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便指出这一点,并接着摘取实例,如“有的浓,有的淡”等李凤老师随即追问:“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形式整齐匀称,和谐流畅,强调了表达的内容”李老师紧跟着加以指点,组织美读,让学生们更深更细地含英咀华:“对!我们一起读读看,体会句式、韵律的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这样上课多有意思!学生和教师交替着引领课文局部语句的品读逐渐走向深入,教与学相随相伴,其乐融融3.在内容理解的关键处,重锤敲击做法主要包括:拎出凝聚着要义的词语(如“整个世界”)重点探究,提出重要的问题引发思考,安排饶有趣味的演练小项加深体验,借助美读来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请看这个片段——师:设想一下,站在不同的人物的角度比如,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生:(思考,举手模拟老奶奶的口吻)这孩子,他小的时候我没少背他现在,我老了,他这么孝顺,我这个儿子没有白养啊!师:这位老奶奶,母慈儿孝顺,您老有福啊!(众大笑)师:谁能用描述性语言来说说感受?生:贴着儿子厚厚的背,听他一步一步前行时的呼吸,甚至可以感受到儿子有力的心跳,母亲心里热热的,甜甜的伏在儿子背上,才感觉到自己曾经年轻过的生命仍然在延续,于是生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实实在在的踏实的感觉师:太棒了!从亲情与生命的角度阐发感悟(板书:亲情美、生命美)师:我提议,我们带着责任感,带着对亲情和生命的感悟把这一句朗诵一遍(师生齐朗诵)4.教师主动提出学生尚未关注的描述细节,与他们已经关注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对应、勾连,扫除阅读的盲区有个学生发现,课文里写的那位老母亲不是一味地迁就孙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可能看出小路真的很有意思李凤老师赞叹道:“很有意思的发现哦!”并表示“愿闻其详”该学生“出口成章”:“金色的菜花,色彩美;整齐的桑树,行列美;水波粼粼的鱼塘,活力美”李老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水塘里还有什么孩子们联想到桃红、梨白、杏粉,绿油油的麦苗和小草,草丛中像眼睛眨呀眨的野花,还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孩子们充分体验着早春的鲜美色彩和蓬勃活力李老师顺势一转,把课文里前后两处写景的文字联系起来(前一处被学生忽略了),形成比照,学生由此获得新的感悟:“新绿”“嫩芽”扣住了初春的特有的景物特征,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深深浅浅的绿,“咕咕地起着水泡”的春水,都是生命复苏的象征;借描写万象更新的景物,表达作者希望母亲重新获得生命活力的心愿此时,教师加以收束便水到渠成了:“这一切都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命活力这是生命的气息,是‘我’祈望母亲健康长寿的一片爱心”以上,归纳出四种方法凭借这些方法,李凤老师把这个咀嚼语言、涵泳意蕴的教学过程调理得有声有色,点染得妙趣横生我一边阅读实录,一边想象、还原教学实况,分享着教与学双方沉浸其中的教学情境那一段氤氲着温暖情怀的幸福的阅读经历,真是令人神往,令人难忘我想,所谓“无痕”,也就是在仿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吧,使教与学趋于和谐境界,各项教学演练活动配合衔接得自然紧密,于是学生便产生了“仰沾时雨之化,如坐春风之中”的信任感和幸福感实质上,这就是在追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此,我受到两方面的启发头一个,需要反思“方法”与“无痕”的关系基本的教学方法并不那么复杂迷乱,它们是有限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然而将这些方法组合到最佳程度,运用起来能够做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又是极难的,因为所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变化的灵活度非常大李凤老师作为语文特级教师,追求教学“无痕”,乃是给自己提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教学高标,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新鲜的思路和经验我受到的第二个启发,富有一定哲学意味——教与学双方感到幸福与否,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也是检测教学“生态”状况的一条标准只有教师率先具有对于教育幸福感的追求,学生才有可能从教学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他们自己被尊重、被启发、被引领、被当做学习主人并投入有效的实践活动,所谓“无痕”的教学境界,应该也只能诞生在这样的饱含着幸福感的教育境界之中这与教育的本质有关,也与教师的教育理想有关追求“诗意地生存”,就不能不深入思考教与学双方幸福与否的问题。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散步》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散步》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散步》课堂实录今天是我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六课,课题是《散步》。

我很兴奋,因为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同时也很接地气。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本堂课的详细内容。

首先,老师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课堂氛围。

她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通过教室,为我们带来了一阵花香和草气。

大家振奋高涨地听老师讲解散步的好处,如有助于减压、增强免疫力等等。

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你侧耳倾听、我抬头看着老师,满脸严肃,看得出来大家都对散步有着很高的兴趣。

接着,老师通过阅读文本,向我们介绍了散步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我们了解到,散步在古代很受欢迎,同样也在现代流行,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

我们感到很惊奇,原来散步不仅有好处,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背景呢。

随后,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范文,这些文章介绍了人们散步时的一些常见地点,如公园、河流和山路等等。

通过这些范文,我们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景色,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些美丽的景色中。

我想,如果我有机会去到那些地方,我一定也会享受散步的乐趣。

最后,我们来到了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老师让我们自由发挥,写一篇60个字的文章,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散步场所。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便分别开展了自己的灵感,通过语言表达,展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有的同学写了自己家楼下的小公园,有的同学写了家周围的小巷子,还有的同学写了在海滩上散步、听海风响的美好时光。

通过这个环节,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让同学之间更加互相了解。

整个课程,我们都非常享受。

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了散步的种种好处,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散步的重要性,也从中获得新的启示。

我相信,在之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注意个人健康,走出家门去享受散步的美好。

在本堂课中,老师让我们了解到散步的好处,如有助于减压、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等等。

这些好处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散步的重要性,因为学习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把我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3.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难点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一、预学单(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过()分歧()霎时()水波粼粼()2.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的缺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大块小块的新绿地铺着。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的父亲。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终不愿意。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3)我决定委曲儿子了。

()(4)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展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5.文中“有的浓,有的淡”中的“浓”意思是()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二、互动单(课堂)探究点一:本文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揭示了什么主题?探究点二: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探究点三: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三、课堂练习7.朗读下列语句,标注朗读重音,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第6课 《散步》课堂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散步》课堂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好的文章是言语形式和文本内涵的完美统一——《散步》教学实录丁之境教学目标:1.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能分析出作者建构与运用语言的妙处。

2.在品读课文语言形式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言语形式和文本内涵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整体感知文意。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这篇经典散文的语言非常精炼,全文只有六百来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想表达什么意思?学生大声整齐地朗读课文师:说说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意思?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生:作者写了我们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的故事。

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生: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理解。

老师板书:亲情师:有补充或者有新的看法吗?生:我读到了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老师板书:孝道师:有没有同学对事件的概括有补充,或者对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有其他理解?生:我补充一个情节:课文中间,文中的“我”决定到底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他需要协调一家人的需求,我读到了文中的“我”责任的重大。

老师板书:责任师:读到了“责任的重大”,很好。

刚才这个同学还补充了散步的过程,结果怎么样呀?生:我的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我们发生了分歧,最后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

所以,我读出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这个传统美德的理解。

老师板书:尊老爱幼师:我们根据大家的回答总结一下课文写了什么,这篇文章写了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过程中产生了分歧,最后解决分歧的日常生活小事,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尊老爱幼、孝道、责任等问题的思考。

这是同学们的阅读初感,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关注一篇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样写的?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二、品读,体会建构与运用语言之妙。

(一)从叙述人称的角度,品文章意蕴。

师:万事开头难,写文章最难的也是开头。

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起笔的?我们来齐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课堂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刘安平一、图片激趣直接导入1、出示PPT图片师:同学们,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生:一家人散步师:在哪里散步?生:在田野上散步师:什么时节?生:春季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呢?生:春天里,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师点拨:说得好!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

导语:第一课,我们已经掌握了生字词,感知了课文大意,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他们在散步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分歧,怎么解决的?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生:我顺从母亲走大路,因为我陪同儿子的时日还长,陪同母亲时日已短,可最后,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细节中,你感受到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亲情生:尊老爱幼2、话亲情导语:亲情是人间亘古不变的主题,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请齐读一段有关亲情的语段。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亲情是一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二、细读赏析探究主题导语:第一节课,已经让同学们写出了自己从文章情节中想到的词语,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请把那个感触最深的地方用一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1、学生纷纷上台写出:温馨、幸福、美满、责任、和谐、其乐融融、尊老爱幼、聪明可爱、、、、、、师:大家表现十分积极,写出了不少词语,现在,请你任选一个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按照,读了《散步》一文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是从文中地方体会(读到)的,因为。

这样的句式回答。

学法指导: 1、学生个人自主学习,2‚、同桌对照交流,3、小组内四人交流分享。

要求: 、交流时要做到声音响亮,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在对照中注意倾听同学的观点,学会给同学补充和讨论,ƒ、学会将自己的观点与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对照,看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对照、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生1:我感受最深的是孝心,我想陪同儿子的时日还长,陪同母亲的时日已短,于是我决定走大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2.6《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2.6《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散步》教学实录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吉祥三宝》,让学生思绪走进家的氛围)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我们一起品读作者莫怀戚的《散步》,领略亲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二、朗读课文,感知亲情(一)整体感知,复述课文1、学生默读并圈点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读一读写一写”词语;2、找出文中人物及其关系;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参考:本文写了“我”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间散步,在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处理中体现了三代人之间拥有着浓浓的亲情,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赞颂。

教师给予恰当点评)(二)朗读课文,具体感知(师生表情朗读全文)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师: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生:有一天,我的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在春天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到田野去散步。

我的奶奶身体不太好,她本不愿意出来,但爸爸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出去走走,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于是,奶奶就拿了外套和我们一起去散步。

后来,发生了分歧,爸爸要走大路,因为他觉得伴同奶奶的时间不太长了,大路平顺;我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爸爸思考了一会,还是决定走大路。

但奶奶却摸摸我的头,改变了主意,最后我们还是走了小路。

到了一处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蹲下身子,背起了奶奶,妈妈蹲下身子,背起了我。

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非常愉快。

师:讲得精彩:内容把握很准确,语言也流畅。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生:我的爸爸十分爱我的奶奶,在我和奶奶之间,他决定按奶奶的意思走大路,说明我爸爸非常孝敬她。

生:我觉得我爸爸的责任十分重大。

因为我奶奶、我妈妈和我都听他的,他和妈妈在背奶奶和我时,感到我和奶奶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1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1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教学实录一.导入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如今,在父母不断催生的皱纹里,我们日渐长大。

今天,让我们携着冬日的阳光,拥着莫怀戚的家人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吧。

出示目标,师朗读。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的语言美,体味浓浓的亲情。

二.检查预习师:同学们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很好,请大家完成导学案上的1、2两题。

指名上黑板完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嫩.芽霎.时拆.散熬.过分qí水波 lín lín 背背.起背.上2.解释词语。

委屈:各得其所:评价。

出示正确答案。

对照订正。

齐读2遍。

3.朗读课文师: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

)其他同学听读并做简单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

(提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生1:文章记叙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们一起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能否简洁一点。

生2:我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很好,简洁明了。

第二个问题生1: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生2:尊老爱幼的家庭生3:相亲相爱的家庭生4:和谐的家庭。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总之这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

四.赏析语言,体味亲情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体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句子..,并做简单赏析。

..或词语师过渡:既然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和睦的,互敬互爱的、尊老爱幼的家庭,请问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请找出相关句子或词语做简单赏析。

生迅速跳读课文,并用笔勾画,做批注。

师巡回指导。

生组内讨论,交流。

生1.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关心。

生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散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散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培养学生感受、热爱生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感受、热爱生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1、教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概括事件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天,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里散步。

三、解读生命探究主旨1、感受生命(找文中的景物描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春天?学生分析景物描写。

第4小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第7小节母亲远望小路“那里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最后一段“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这“新绿”,这金黄,这“嫩芽”,这春水,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这是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力的礼赞,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2、作者何对待不同的生命?(善待生命)(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孝顺母亲)学生发言明确:文章第2小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第6课《散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步》教案和试讲稿逐字稿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感情基调,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大词小用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浓浓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勇担责任,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难点:感受亲情的伟大,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视频导入播放《妈妈洗脚》的视频,创设氛围。

四、初读1.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描写了祖孙三代田野散步的场景,体现了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2,又是什么让母亲愿意出门散步呢?五、析读角度一:体会亲情小组合作讨论:找到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句子句子一:“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1.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亲情?(温馨和谐的画面)2.出示图片3.通过孩子说的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具有什么品格格?(纯真、可爱) 2/94.指导朗读(读出天真活泼)句子二:“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少。

我说:'走大路””1.作者为什么选择走大路?(“我”顾及年迈母亲日渐虚弱的身体,陪伴母亲的时日不长了,而儿子还有大把时间)2.想一想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感到非常地无力,心痛)3.指导朗读(读出利落干脆)句子三: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1.从这能看出来什么?(母亲不想为难我,而且格外疼爱我的儿子)2.从哪儿看出来母亲疼爱我的孩子呢?(“摸”)3.能不能将“摸”字换成“看”?4.上台表演母亲当时的动作和语言。

角度二:体会生命1.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景物呢?(第4自然段、第8自然段)2,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处的作用: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的作用: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案例导读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美文是阅读教学的基地,美文必须美教!莫怀戚的《散步》就像是春风中摇荡的小荷,展现出婀娜的身姿,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以此文为依托,余映潮老师执教的《散步》则是美教的典型范例。

以美读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核心,品情、赏景、析意,层层深入,板块清晰,诗意盎然。

余老师在此课例中,以明晰的目标为导引,以恰当的语言来激励,以如诗的语言来小结,在娓娓道来的教学艺术中,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美文《散步》。

[屏幕显示]散步师: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散步》,并且对大家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屏幕显示]阅读赏析能力训练评点:直接导入,语言简洁,明确学习目标。

师:好,课本请打开。

[屏幕显示]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请看书,思考:有什么?(学生默读,思考问题。

)师:好吧,一句话简说。

生1:那里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还有菜花、桑树和鱼塘。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说了课文中有我们一家人。

还说了背景,有美好的春天的景色。

人和景他一下子就概括出来了。

生2:有我们一家人,有南方初春的田野,还有我们一家人温暖的爱。

师:还有亲情!也就是这位同学所说的暖暖的爱意。

生3:有我们一家人,有美美的春天,有我们一家人在美美春天里的活动。

师:还有美美的散步。

生4:(迟疑地)还有诗意?师:还有诗意!这个诗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章本身的表述有诗意,一个是文中的故事有诗意。

生5:它里面写了一种很微妙的母子关系。

比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种母子关系是很微妙的细节。

师:很细腻的母子之情,还有祖孙之情等等。

师:谢谢同学们。

这个环节我们就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课文的意思。

好我们一起来读。

[屏幕依次显示总结内容,老师分别指引学生齐读]1.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更有相亲相爱家人的情感涟漪……2.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有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儿媳和天真可爱的孙子,有三代人之间深挚的爱……3.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

那里,有春意,亲情,孝敬,关爱,呵护,温馨瞬间,还有中年人的责任感……评点:这是文意把握能力训练,快速阅读后,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这是全文学习的基础。

师:是啊,《散步》表现的就是生活中的温馨瞬间。

让我们走进《散步》,感受它的美好,感受它的诗意,感受它的亲情。

[屏幕显示]品情师:第一次训练活动:品情。

[屏幕显示]品析能力训练之一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师:请注意,话题是:深情渗透在这一句。

拿起笔,边读书,边批点,抓住你认为写得很有情意的那一句,然后进行分析。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师:谢谢同学们的圈点勾画。

我们现在来交流,各抒己见。

生6:我觉得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从“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亲人的关爱,“就是整个世界”又显出心情之重。

师:多么慎重啊!感觉到肩头的担子压在自己的身上,又是多么地幸福啊!生7:我想说的也是这一句,说明家庭对作者来说是重于一切的,就是整个世界就等同于是作者的世界一样。

师:多好啊!情在这一句。

作为中年人,小一辈、老一辈,就是他的世界。

生8:“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这也表现出作者作为中年人的责任感,还有家里每个人对作者的依赖。

师:是啊,责任的重大就是在抒情,他抒发的是责任的感觉。

生9:我也是说全文的最后一句。

我背的是母亲,说明我对母亲的孝顺;妻子背的是儿子,对儿子我有我的父爱,说明这一家四口对我的重量很大。

师:一家啊,三代啊,“我”和妻子就是顶梁柱,就要把这个家庭呵护得好好的。

生10:我说的是第7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说明我的母亲对孙儿的偏爱。

师:“摸摸”这个词用得多好啊,也是一种呵护,也是一种疼爱。

你看: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生11:我觉得第6自然段“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表明一家人对我的依赖与信任。

师:整个家庭的和谐,这句话就是写得这么动情。

生12:我想说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表现出母子之间浓浓的情,表现出儿子大了对母亲的照顾,母亲对大了的儿子的依靠。

师:分析得好!这句话写出了几十年的历史啊。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是呵护“我”的,在母亲老的时候“我”要疼爱她呀!生13:我想说第3自然段“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即将到来的时候就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这句话中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表现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不想让母亲离他而去,心中也想在母亲身边多待一段时间。

像第6段最后一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和上文一样,也说明作者对他的母亲十分依恋,不想让她离自己而去。

师:对,有年老的母亲健康地活着,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之情啊!所以作者说“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句句含情,字字含情。

生14:我想说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种依恋。

师:母亲要照顾她的孙子,母亲又要依赖我,于是她就说道:“我走不过去,你就背我吧!”这个“背”字啊,说得多么动情啊!年老的妈妈,现在需要儿子来背她了。

谢谢同学们,你们欣赏得很好。

[屏幕显示]“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此句意味深长,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这样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啊,如果它简单地说“我们一家人在田野散步”,那是多么地乏味啊。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就是诗,这就在抒情。

同学们,应该说“我”尊敬“我”的妈妈,要把“我”的妈妈放在第一个写: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

但是你们注意到这个细节没有:是把“我”放在第一位来写的。

大家知道原因吧?“我”是家中的顶梁柱啊,老的小的都要“我”呵护!所以这个“我”字就一定要写到前面。

师:这位同学分析到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大家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起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情意浓浓。

师:句式基本上是对称的,读起来也是一种诗意的美。

好,请大家大声地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小家伙怎么叫的啊?你们叫一下,“前面也是——”众生: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笑)是啊,你们现在是长大了,如果你们像那个小孩一样就不是这样叫了。

那是天真的、可爱的、童年的叫声。

好,这是你们品析到的,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摸摸,多么慈爱的动作,变了主意,多么无私的做法,“还是走小路吧”写出了“我的母亲”对孙子的深深疼爱。

师:这篇文章既写“我”,写小孩,也写老人对下一代、下两代的呵护。

下面的你们也品析到了,“我和妻子——”,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写出了呵护,写出了温馨,写出了责任感。

师:情在这一句啊,它能够带动我们对这篇文章几乎所有的字句进行欣赏。

评点:活动设计话题明确,涵盖全文,默读、思考、批注,指导明确,用时充分,训练有抓手。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诗意总结,师生和谐对话,绽放出美丽的思维之花。

[屏幕显示]赏景师:好的,我们继续训练,继续欣赏。

第二个大的活动是:赏景。

请大家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句,读起来。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学生朗读语气较为平淡。

)[屏幕显示]品析能力训练之二话题:景物描写的作用真美好师:第二次能力训练,话题是:景物描写的作用真美好。

我们再来读一次,注意朗读啊,未成曲调先有情。

这是一家人在美好的春天里散步所以读景物的描写这一段也要读出情感来。

大家听——师(深情范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抒情式地读。

一起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读——(众生再读,语调深情起来。

)师:好,先自己思考,然后互相地研究一下: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默读,思考问题。

)师:好的,可以开始互相地交换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师:好的,我们再来交流看法。

这位同学又举手了,他先带头,你们继续来。

好,谢谢你。

生15:我认为第1自然段真正应该接的是第4自然段,因为2.3自然段其实是往题外说这件事。

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不是在写而是在画一幅画一样。

他第1自然段先说我们在田野散步嘛,包括有哪几个人,构成一幅画面。

田野长什么样子,上面站着几个人。

然后2.3段本来说背景,第4段是田野的背景。

他把田野说一下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这幅画有几个人站在田野上面。

我觉得第4段的景物描写应该接第1自然段。

师:好的,他的发言很有见地。

第1段一定是和第4段连在一起的,但作者巧妙地运用穿插的手法把有关的家庭的背景讲清楚,然后再写第4段,真好。

至于什么作用呢,我们过会再讨论,同学们会明白得更多。

生16:这句话引出全文的主旨,写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

因为写我的母亲一开始照顾我,然后母亲老了我又照顾母亲,再然后我的妻子照顾我的儿子,然后生命一个个循环互相照顾,然后写出生命的伟大。

师:很关键啊,这美好的春景让我们想到了生命。

生命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由此想到了我们的一家人。

生17:我觉得这一段主要描写的都是生机勃勃,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说春天总算来了,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

他写的这个生机是用来表达母亲熬过来后他的喜悦。

师:描写田野的美好的春景,表达的是一种惊喜的感情。

春天总算来了,春天什么样呢?太有生命力了,太朝气蓬勃了。

生18:我们讨论了一下,一个是“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交代散步的地方、散步的环境;最后两个字“生命”,因为第2自然段写母亲又熬过个酷冬,后面还写了我们的儿子,就是一个生命的代表,也是代表我母亲熬过了生命还有儿子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