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卷(一)

合集下载

【精品】2023年高考全国考前模拟卷语文(附解析)答案

【精品】2023年高考全国考前模拟卷语文(附解析)答案

2023年高考全国考前模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诗文创作发达,亦有各种创作范式。

在各种范式中,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是主张苦心孤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郑燮)。

然而,还有一种与此完全相反的范式,其反对精心酝酿构思,反对千番推敲、万般润色,反对苦心布置经营,总之,反对一切理性思维主导下的绸缪和创造。

这种创作范式可用“直出即是”四字提要钩玄,其中包含着文学创作的源始范式和后起的一种颇有深意的创作理念。

萧子显为“直出即是”创作范式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之一。

他言自己创作的情形:“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

”萧子显因何主张“直出即是”?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文学观念和逻辑。

《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萧子显主于“情”的文章观可上溯到儒家的文学本体论——“诗言志”。

与这种文学本体论相应的文学发生论,以“感物”为创作灵感、创作冲动产生的原因。

感物过程中萌生的情思因于物、因于观物者之心,情思之所因会随时空的变换而变换,甚至转瞬便不再,因而,从感物到下笔成文不能有理性思维的过程。

惟有“直出”,文章才会成为“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

由此可见,“直出即是”实为儒家文学本体论内在要求的创作范式。

如何“直出即是”?“感物”既为创作冲动产生的原因,对世界敞开怀抱、观世界就是必要的主体活动。

至于观照的世界,儒家文学论偏重人伦社会,如《诗大序》中的“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萧子显则偏重于自然风光,如其描述的催生创作冲动的感物:“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开阔的草原、蔚蓝的天空……青藏高原的美景令人向往。

不过,这块高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贡献了美景。

追溯青藏高原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恐龙尚未灭绝的年代。

大约1.3亿年前,地球的海陆分布格局与现代截然不同,青藏高原当时完全看不到踪影——它的大部分区域还是浅海。

大约1亿年前,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分离,开始向北漂移。

等到了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已经与欧亚板块撞到了一起。

碰撞的结果是两个板块总共缩短了至少1500千米,缩短的部分不会凭空消失,自然只能从垂直方向隆起,让地壳增厚。

青藏高原就是这样形成的。

青藏高原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等诸多国家的地形。

这种塑造过程,就是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持续挤压的过程。

其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板块边界上,出现了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一系列宏伟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正好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缘。

世界上几乎所有海拔超过了7000米的山峰均位于这一山脉中。

而青藏高原正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屋脊”。

此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力量不只影响了板块边界,还深入了板块内部,将中国改造成现在的模样。

首先,它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地势。

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的。

但在青藏高原形成时,板块碰撞的巨大挤压力量传导到板块内部后,围绕着青藏高原的区域也被迫隆起,形成了较低的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一系列高原,让中国形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

其次,青藏高原形成时,其内部以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山脉,包括我们熟悉的昆仑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大巴山等,我们仅从这些山脉的走向就能看出它们与青藏高原关系紧密。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

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

《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CGTN (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

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

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

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

我师事马林诺斯基教授为时不久,只有两年。

我就教于他的门下实有内在的原因,首要的原因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

我在《乡土中国》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

当时作为一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当时像我一样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

我早年所追求的就是用社会科学知识来改造人类社会,就是跑出书斋,甚至抛开书本,走入农村、城镇等社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来了解中国社会。

但是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得到的许多资料怎样去整理、分析、解释以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到了马林诺斯基教授的门上。

在他的指导下,我把去英国前在家乡一个农村里所记下的调查资料,整理和编写成《中国农民生活》这本书。

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

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民族平等。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要有各民族的代表,民族聚居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也受到合理的尊重……要落实这些措施,许多具体的情况必须要搞清楚。

比如,中国究竟有哪些民族?各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所参与的研究工作是跟人民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的。

各民族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和文化,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必须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出发,由他们本民族人民自愿进行。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atGPPT 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

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

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

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

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2023年全国卷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全国卷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

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

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

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

”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暗示了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

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

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

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

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鉏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迂《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

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

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

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

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

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

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

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

“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

“雅”是规范、典雅。

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

“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

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

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

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

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

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

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

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

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坚固和不可动摇的性质。

但是,当人体验乡愁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乡之外的,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观、反思或者是眺望的对象。

这意味着,在中国,虽然传统农耕生活将人固着于土地,但一个悖论仍然存在,即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的前提。

②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

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

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

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

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

当然,也正是有这种民族性的乡愁在,中国文明虽然代有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连续。

③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

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

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

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

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新高考卷Ⅰ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新高考卷Ⅰ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新高考卷Ⅰ卷)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当代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这些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建筑师的进步,同时也发现,有些设计方案虽着力强调中国文化理念,文本上也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但多数设计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形式、语言层面,只是通过对汉字、纹样、坡屋顶、马头墙等具象演绎来表达中国特色;有些设计方案理念与实际脱节,未能摆脱对流行理念的模仿,更有少数方案追求夸张和新奇。

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还有待理论与创作深度结合的反复实践。

在认清方向以后,路需要坚定地走下去。

实践创新、理论思考与价值体系建构相辅相成。

世界建筑就如一片多姿多彩的森林。

无论海南的椰树,还是西北的胡杨,它们都是从自己土地上独立生长起来的,中国建筑不能作他者嫁接的枝条。

一些研究者总是自动地将中国建筑理论看作是对当前已有建筑学的“补充”。

所以很多理论探索总是浅尝辄止,不求体系。

2023年高三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联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联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联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其中,包含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

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包含了“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包含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包含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

③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历史。

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秋笔法,从名字本身推敲,我们很容易看出,“春秋”二字的来源,正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一部具有历史性质的史书《春秋》。

《春秋》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这一时期的历史。

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春、秋两个季节是各国的诸侯前往京都行礼朝会的时节。

此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因为一年必须经过春、秋两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一年或者几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春秋”两字便成了史书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

根据史料我们能够考证,《春秋》这本书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失传,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版本,大部分是由《左传》《毅梁传》这三部史书拼接融合而成的。

孔子是曲笔隐讳手法的首创者和秉笔直书手法的继承者,《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之高,已是定论,但是从内容和写作手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中隐隐约约藏着明显的批评倾向,所以孔子在记叙历史时所运用的这种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统治之后,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从而使儒家的典籍几乎被焚烧殆尽,儒家的思想几乎消亡。

然而秦王朝的短命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再度发展的机会,汉朝在建立初期,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虽未被国家立为正统思想,但是汉王朝也未对其采取打压的政策,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十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

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

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

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

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

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

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

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与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的媒体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任务也进一步升级,媒体融合需要走向纵深发展。

在此背景下,作为媒体融合主要动力的传统媒体人,如何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努力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

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传播介质,而是向着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在服务内容和手段上实现转型。

传统媒体人置身其中,既要牢牢守住主流舆论阵地,又不能抛弃新媒体阵地,因此必须主动转变观念,颠覆传统思维,树立媒体融合理念,调整工作状态,适应新媒体时代。

颠覆传统思维就必须消除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这一错误的观念,要在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的体系下,主流媒体牢牢占据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主动权,实现媒体间的“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

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习惯用受众来界定他们的信息传播对象;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更多地使用用户来定义他们的传播对象,强调用户是产品使用和服务的对象。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社会传播模式,社会个体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位,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定义了传播方式和内容,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推送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点。

可见,传统媒体从不缺少内容,缺少的是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

如果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会转而选择其他媒体。

因此,传统媒体人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信息,目标是什么,按照用户的媒体消费需求进行内容生产,细分用户市场,精准推送产品,培养用户对于自己建设的新媒体平台的认知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传统媒体要推动媒体融合向前发展,就要重新定义服务,因为所有信息的推送都要带着服务才有黏合度。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1300余年。

科举制度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

在唐代,统治者就注重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设置、考生资格确定、考官选任、考场管理、阅卷程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从宋代开始,各朝更是不断努力,使科举制度建设的全面性更加凸显。

比如宋代不仅对考试科目做了重要调整,还确立了三年一开科制度,同时确立了固定的考场(贡院),推行回避制度,形成了一套防止舞弊的措施,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再比如明代推行“科举必由学校”制度和八股文,使考试向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科举制度自创建之后,不断改进、完善。

可以说,科举制度建设在科举制度创建后的1300余年里从未间断过,即使在废除科举制度前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

科举制度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则,但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各种舞弊行为几乎与科举制度同时产生。

因此,防止舞弊从一开始就是科举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会昌三年(843),礼部尚书王起代理掌管贡举考试,要求“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

宋代加强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资料入场。

明代时每位考生有单独的号舍,由号军统一看守。

清代对考生入场时的穿戴、携带的文具等有严格规定。

可见在科举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历代在公平取士方面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

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

如少数族群建立的政权在科举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金代为适应女真人应试,特设女真进士科。

清政府在治理西南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度。

为了使科举制度适应这里的特殊情况,清政府不仅在州县遍设官学,大力兴办书院和义学,还在官学专门设置少数族群子弟的入学名额,并严禁他省士子到这里来冒籍跨考。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含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含答案)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卷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摘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模拟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一个“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先秦的以大为美,到六朝时期逐渐转变为对小的推崇的发展阶段。

六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士大夫阶层开始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

印度宗教哲学和思想信仰的传入发展也是“以小见大”得以在六朝时期流行开来的重要原因。

诗词中的“以小见大”,包括以小物写家国情思,以细节揭示深刻主题。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从饥鼠、蝙蝠、灯、雨、风、破窗户纸等富有典型意义的小物小景构筑的意境中,见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恐怖、萧瑟孤寂,以及生活的潦倒孤独,从而体会到社会环境的残酷,领悟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这首词的最后,一对燕子呢喃的这一细节,写出了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时代变迁、盛极而衰的感慨。

诗人陶渊明在物质短缺、孤独寂寞的情况下,仍然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在于诗人的心灵体验是充满圆足的,心灵的圆足和超越可以穿透世界,洞察千秋,贯通人伦。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通过调配假山、泉水来创造意境。

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从横向或纵向让游人扩展视野和联想,才可以“以小见大”。

清代所建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玉泉山和玉峰塔的景致,来达到丰富本园的目的。

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

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以阻挡人们的视线,当人们走出间隔,眼前就会突现一处美妙不凡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而透景则完全是一种隔而不断、可见而不可及的设计方式,从而诱发人们对另一空间的无限遐想,激发探寻参观的愿望。

空间的调配选择是中国古代园林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限的园林中让园中人感受到无限的自然意境,是每一个造园人心中的最高理想。

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

“白,即是纸素之白。

凡山石之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以之作天、作水、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

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

”这是我国清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华琳在他编著的《南宗抉秘》中讲到的话。

这里所说的“白”即画家所使用的画纸,通过画面的空缺,使画质的底色与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在有限的画纸上,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以小见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小大之别,它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对众多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需要艺术家运用这一美学思想,引导人们融入于小处见大意的美妙的审美体验之中。

(摘编自钟海北、李欧《小大之美——论中国古代以小见大美学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和不同思潮的传播、碰撞与发展,是“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在六朝得以流行的社会原因。

B.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使用了“借景”“隔景”“透景”等空间调配方法,让人们在一山一水之间体味万水千山之美。

C.中国画用极淡的墨画出日光、道路、云断等,使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D.现代快节奏社会更需要人们学会体验“以小见大”的审美境界,它能让我们在繁杂琐碎的生活中理解人生的价值。

答案:C“中国画用极淡的墨画出日光、道路、云断等,使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错,由原文“这里所说的‘白’即画家所使用的画纸,通过画面的空缺,使画质的底色与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在有限的画纸上,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可知,形成互补的是画纸的白和笔墨的黑,而不是笔墨的深浅。

因此日光、道路、云断等并不需要用极淡的墨画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诗歌、园林、绘画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阐述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

B.文章主体部分在阐述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时,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利用游廊、花草作为间隔的例子,来论证颐和园有“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以小见大”美学思想的影响与当代价值,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答案:D A项“层层深入”错,文章第二段阐述诗歌的“以小见大”,第三段阐述园林的“以小见大”,第四段阐述绘画方面的“以小见大”,三个方面是并列结构而不是层进式结构;B项“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错,文章从中国画层面阐述“以小见大”美学思想时,应用了我国清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华琳在他编著的《南宗抉秘》中讲到的话——“白,即是纸素之白……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

这里运用的是引用论证;C项“来论证颐和园有‘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错,文章举“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是为了论证“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并不是指颐和园。

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符合原文所论“以小见大”的是(3分)()A.寺庙楹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B.深圳“世界之窗”有按比例缩小仿建的世界景点130多个。

C.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

D.清·郑板桥《幽兰图》(如图)答案:B B项说明“世界之窗”的景点多,规模大。

但由文中“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以小见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小大之别,它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对众多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可知,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以小见大”不是数量和规模的问题,而是心灵的生命体验问题,与文章内容不符。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石,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

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

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

就在这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

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

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

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

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

“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

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形象如此,构图亦然。

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

这也似乎“笨拙”。

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

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

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附属于地下墓室、石棺、石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构石,是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为丧葬服务的综合造型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线作为汉画像石必不可少的图式转化的艺术语言。

它的出现方式是多样的。

汉画像石艺术中,线条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视觉,产生或延续、或聚拢、或扩展、或外射、或盘旋的气韵,使得画面的视觉张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线条刻画轮廓、表达物象,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再现,在平面规定之中塑造出立体,拉出三度空间。

石刻线条蕴含着书画艺术用笔“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强度,又流露出篆刻艺术“刀斫斧凿”“石破天惊”的力度,体现着一种古拙、持重的力量气势。

徐州地区画像石的刀法线条,有的活泼稚拙,有的挺锐劲秀。

山东地区画像的线条走刀有的用力平稳安宁,有的舒畅苍劲。

“线”在刀游走的过程中,形成有规律的亦粗亦细、或曲或直、几疏几密等形态及组合的变化和统一,转为笔疾徐、轻重、刚柔的,有秩序的变化,类似于“游”与“戏”,传达出一种运动力和节奏感,这种动率感表达和传递的是匠师某种情绪、感受的特别记录。

由于情绪本身在时间中的绵延而产生的“笔断意不断”,使“线”的运动形态同“力”紧密相关,产生一种“筋”的含忍和“骨”的果敢之力。

汉画像石艺术中的刀刻线条作为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符号,表现出了让线适合对象的内在性质,其线条的审美感受不仅是画像石图案的外形之线和姿态之线,更是其凝重的图案深处内在气韵生动的意中之线。

(摘编自崔莹莹《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材料三以下为两幅石刻拓片。

图1荆轲刺秦王图2三足鸟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展现了狩猎、宴乐、战争、市井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B.汉代艺术形象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甚至姿态怪异,比例不均,但艺术价值并未减少,反而强化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C.汉代艺术的形象和构图,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的规律,似乎“笨拙”,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D.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线是其必不可少的图式转化的艺术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