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思政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2. 学会正确的头颈部检查方法和步骤3. 熟悉头颈部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4.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2. 头颈部检查的方法与步骤3. 头颈部主要解剖结构及检查内容4. 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要点5. 临床实践操作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方法、步骤及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2. 演示:教师示教头颈部检查操作,展示正确姿势和技巧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4. 讨论:学生间交流头颈部检查心得,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四、教学准备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 模型:头颈部解剖模型或仿真模型3. 器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临床检查器材4. 教学资料:相关教材、PPT、临床案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2. 理论讲解:讲解头颈部检查的方法、步骤及主要解剖结构和检查内容3. 示范演示:教师示教头颈部检查操作,强调正确姿势和技巧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5. 讨论交流:学生间交流头颈部检查心得,分享临床实践经验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头颈部检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头颈部检查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头颈部检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临床科室,观察医生在进行头颈部检查时的实际操作。
3. 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亲身参与头颈部检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案。
兰州大学 检体诊断学 头、颈部见习教案

头、颈部见习教案1.头颅的视诊。
1.1头颅视诊要注意大小,外形变化及异常活动。
1.2 头围在发育阶段的变化。
1.3 畸形头颅可成为临床疾病的典型体征。
2.颜面器官的检查。
2.1 眼的功能及检查。
2.1.1结合视力表演示视力的检查标准及方法。
2.1.2演示视野的检查方法及正常范围。
2.1.3演示外眼的检查及正常的眼部构成。
2.1.4眼球模型讲述眼球的外形特征。
2.1.5 演示眼球运动,眼反射的检查方法。
2.1.6 介绍眼底镜及眼底检查的古观察内容(结合模型)。
2.2正常人体演示耳鼻的外形及检查方法。
2.3以诊断教研室口腔,牙齿模型讲解正常结构并学习检查方法。
2.3.1利用模型将学生分组练习喉镜检查及气管插管达到85%学生标准操作。
2.4学生分组练习头颅及器官的视诊及触诊。
3.颈部检查。
3.1行模拟人模特的颈部检查3.1.1望诊:①颈部的皮肤色泽,斑丘疹,皮炎,损伤等。
②颈部包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毗邻关系。
③颈部血管的搏动,充盈情况。
④视诊甲状腺的大小及对称性。
3.1.2触诊:①触颈部血管的搏动程度,肝颈静脉回流征。
②行甲状腺的标准双手触诊法和单手触诊法。
并详细介绍甲状腺的峡部及侧叶。
③详细鉴别甲状腺的三度分法;并结合甲亢,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甲状旁腺瘤。
区分触诊的特点及良恶性鉴别。
3.1.3听诊:①结合模拟音听诊血管杂音,注意杂音部位,强度,性质,音调,传播方向及出现时间。
②听诊正常甲状腺血流及异常的鉴别。
③播放模拟甲状腺正常,异常雪柳杂音。
临床实训报告头颈部检查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实训对象:XX医院住院患者2. 实训项目:- 头部检查- 颈部检查- 口腔检查- 耳鼻喉检查五、实训过程1. 头部检查- 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皮肤颜色等。
- 检查眼、耳、鼻、口腔等部位。
- 检查颅神经功能,包括视力、视野、眼动、面神经、舌咽神经等。
- 检查头颅是否有压痛、肿胀、包块等异常。
2. 颈部检查- 观察颈部外形、皮肤颜色、有无肿胀、包块等。
- 检查颈部活动度,如前屈、后伸、旋转等。
- 检查甲状腺、颈动脉、颈静脉等。
- 检查颈椎是否有压痛、肿胀、畸形等。
3. 口腔检查- 观察口腔黏膜颜色、有无溃疡、肿胀等。
- 检查牙齿、牙龈、舌、唾液腺等。
- 检查口腔颌面部的神经、肌肉功能。
4. 耳鼻喉检查- 观察外耳道、耳郭、乳突等。
- 检查听力、耳蜗功能。
- 检查鼻腔、鼻窦、咽喉等。
六、实训结果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技能。
2. 了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如颈椎病、甲状腺疾病、口腔疾病等。
3. 提高了诊断能力,能够对头颈部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七、实训心得1. 头颈部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本次实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
2. 在实训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体位等,以便更好地发现异常。
3. 在检查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项技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4. 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查。
八、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我对头颈部检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了解头颈部检查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作出初步判断。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
2. 头颈部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3. 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解剖结构、检查步骤和疾病特点。
2. 演示法:示范头颈部检查技巧,让学生参与演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模具。
3. 临床实践基地:医院或诊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技能操作:在临床实践基地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总共20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0课时,实践操作10课时。
2. 教学计划:课时1-2:头颈部解剖结构及重要器官的学习。
课时3-4:头颈部检查的步骤和方法的学习。
课时5-6:常见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的讲解。
课时7-8:临床实践基地的头颈部检查操作演示。
课时9-10: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头颈部解剖结构、检查步骤和疾病特点。
2. 临床示范:教师在临床实践基地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在临床实践基地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练习。
头颈部检查培训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单侧〕 眼睑水肿
3、结膜:睑结膜 球结膜 穹隆部结膜
结膜检查方法 临床意义〔1〕结膜发红:结膜炎、角膜炎;
〔2〕苍白:贫血; 〔3〕结膜发黄:黄疸; 〔4〕结膜出血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5〕结膜颗粒与滤泡:沙眼。
4、角膜
注意其透明度,有无云翳、白班、软化、溃疡、新生 血管、色素沉着等。
性 质地较硬、无压痛,伴
胸腹腔体征—恶性肿 瘤 淋巴结转移 全身性、无痛性—淋巴 瘤 〔2〕囊肿:鼻颈咽癌部颈包部淋块巴结转移 有弹性
颈部血管
1、颈静脉: 正常状态:立位或坐位时不显露,平卧时稍见充盈。 颈静脉怒张:假设取300〜450半卧位时静脉充盈超过 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称为颈静脉怒张。
①直接对光反射 ②间接对光反射 ③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脑炎、脑 膜炎、脑血管疾病等,完全消失见于昏迷 。 〔4〕集合反射:
6、眼球
〔1〕眼球突出: ①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亢,除突眼外还有以下眼征: Graefe征:上眼睑不能下垂; Stellwag征:瞬目减少; Mobius征:集合运动〔辐奏运动〕减弱; offroy征:额纹消失。 ②单侧眼球突出:常见于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
查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 临床意义。
2、熟悉头颈部检查的一般顺序,基本方法,各 项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
3、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常用概念和本卷须知。
主要内容
头部及其器官检查
1、头部 2、头部器官 〔1〕眼 〔2〕耳 〔3〕鼻 〔4〕口 〔5〕腮腺
颈部检查
1、颈部外形 2、颈部血管 3、甲状腺 4、气管
临床意义 角膜周围血管增生—严重沙眼; 角膜软化—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老年环—〔白色浑浊环〕老年人; 凯费环—肝豆状核变性。
头颈部检查(实训-简)

听诊
通过听头颈部发出的声 音,如血管杂音、呼吸 音等,来判断是否存在
异常。
问诊
询问患者病史、症状、 疼痛部位和程度等,以
帮助诊断。
检查工具
01
02
03
04
听诊器
用于听取头颈部发出的声音。
触诊手套
用于触摸头颈部,检查温度、 质地等情况。
测量工具
用于测量头颈部的长度、宽度 、高度等尺寸。
照明工具
用于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观 察头颈部的细节。
根据检查结果,告知患者 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饮食、 休息等。
03
头颈部常见疾病检查
颈椎病检查
总结词
颈椎病检查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活动度和触诊颈椎有无压痛、肿胀等症状,判断是否存在颈椎 病。
详细描述
颈椎病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和活动度,判断颈椎是否出现异常弯曲、活动受限等情况。同时,医 生会进行触诊,检查颈椎有无压痛、肿胀等状,以及颈椎两侧肌肉的紧张度是否对称。根据这些信 息,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病。
听诊心音和呼吸音
使用听诊器检查心音和呼吸音, 判断心脏和肺部功能。
检查神经系统
通过询问患者的感觉、运动等 功能,判断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后的整理
整理检查工具
将使用过的检查工具清洁、 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干 净卫生。
记录检查结果
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 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
实训操作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舒适度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 适度,避免过度压迫或疼痛。
遵循无菌原则
在进行触诊等操作时,应遵循无菌 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患者隐私保护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了解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3)熟悉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3. 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
(3)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头颈部检查技术的操作要领。
(2)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正常解剖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头颈部疾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学时。
2. 教学场所:临床技能实验室。
3. 教学准备:头颈部检查模型、病例资料、教学PPT。
4.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头颈部检查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
(2)讲解: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正常解剖结构。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操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4)案例分析:分析头颈部疾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头颈部检查操作过程中的正确性、流畅性。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基本技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病例导入(约5分钟)教师介绍一则关于患者因为忽视健康而引发严重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诊断学知识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2. 疾病诊断方法介绍(约20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如发热、咳嗽、疼痛等;(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病例分析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方法;(3)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3. 病例分析(约30分钟)(1)教师提供一组病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诊断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课堂小结(约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使用1.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等;2. 教学资源:PPT、图片、病例资料等。
四、评估方法与教学效果检查方式1. 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课堂表现评价;2.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课后反思等形式进行检查;3.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反馈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五、反思与改进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本次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病例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 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学习建议;4. 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六、延伸拓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建议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参加医学社团或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2. 阅读相关医学文献和书籍,了解最新的诊断学研究成果;3.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外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医学素养;4. 参加医学相关的竞赛或比赛,展示自己的医学才华和能力。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首页
第技J欠课授课时间20XX年3月H第〜节课教案完成时间20XX年3月10.0
第三篇第三章头部
第一节头发和头皮录像演示、
一.头发的颜色、疏密度;脱发的原因;—.头皮颜色、有无头癣、血肿等。
教师示教
30分钟
第二节颜面部器官
一.眼:眼的功能:视力、视野、色觉的检查。
外眼检查:眼睑:睑内翻、上睑下垂等,内囊、结膜等检查。
眼前角:角膜、巩膜、虹膜等检查,瞳孔的形状及大小、对光反射、集合反射、双侧瞳孔大小不等的意义。
鼻窦的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四. 口:口唇、口腔黏膜、牙龈;
舌:地图舌、草莓舌、牛肉舌;
咽部及扁桃体: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扁桃体的检查方法。
五. 腮腺:腮腺的位置及肿大的判断及意义。
第三篇第四章颈部
第一节颈部外形及分区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
第二节颈部包块颈部包块部位、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情况及不同意义。
第三节颈部血管颈静脉充盈、怒张、搏动等情况及相关意义;颈动脉的搏动及意义;颈部血管杂音的听诊;。
实训一、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十.姿势 姿势()是指举止的状态。 颈部活动受限提示颈椎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采取坐位,但其后
仰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十一.步态():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 .蹒跚步态( )见于佝偻病、肌营养不
良等 .醉酒步态( ):见于小脑疾病 .共济失调步态( ):见于脊髓痨患者 .慌张步态( ):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 ):见于脑性瘫痪
)。
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病()
(二)体型 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
肌肉的成长与脂肪的分布的状态。 .无力型即瘦长型——腹上角﹤° .正力型即均称型——腹上角° .超力型即矮胖型——腹上角﹥°
五.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 )与食物的摄入、消化、 吸收、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
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 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分三种状态:
二.湿度 皮肤的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 甲亢患者常有出汗 夜间睡后出汗称为盗汗,可见于结核病。
三.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
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如皮肤弹性减退可见于长 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
四.皮疹 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 质过敏反应。 .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
蛋白血症等。
.黄染( ):见于胆道阻塞等 .色素沉着():见于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等。 .色素脱失
()白癜() 可见于白癜风 ()白斑()部分白斑可发生癌症 ()白化症()见于先天性酪氨酸
合成障碍
3、 紫 绀 ------血 液 中 还 原 血 红 蛋 白 增 多 导 致 低 氧 血 症 , 引起皮肤黏膜青紫。 最明显的部位:唇、舌、颊、耳垂、肢端。 意义:心肺疾病、休克等。
诊断学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思政教案

诊断学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思政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头颈部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对于头颈部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与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情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医学伦理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体征检查方法。
2.技能目标:熟练进行头颈部体格检查,包括眼球运动、面部表情、颈部活动度、淋巴结触诊等。
3.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体征检查方法。
(2)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3)头颈部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方法(1)讲课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头颈部疾病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实训,由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不足和错误。
(3)案例分析:教师根据实际病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的情况。
四、教学组织和过程1.教学组织:本次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每组2-4名学生。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头颈部检查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教师通过PPT和图示,讲解头颈部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体征检查方法。
(3)操作演示:教师进行头颈部检查的操作演示,学生观摩操作。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实训,每组学生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5)案例分析:教师根据实际病例,进行相关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解答疑问。
(6)总结回顾: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和回顾,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和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案例分析的答题情况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教学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强化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不足。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

大学临床见习头颈部检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
(2)了解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熟悉头颈部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
(2)能够分析头颈部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貌、表情、头发等。
(2)触诊:检查头皮、面部、颈部肌肉、血管、淋巴结等。
(3)听诊:听诊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等。
(4)叩诊:检查颅骨、牙齿等。
2. 头颈部各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1)头皮:头皮炎、头皮屑等。
(2)面部:三叉神经痛、面瘫等。
(3)颈部:颈椎病、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4)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头颈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头颈部检查的示范操作,学生观看并跟随操作。
3. 临床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头颈部检查的临床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病例讨论:选取典型的头颈部疾病病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5.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检查结果进行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头颈部检查操作技能。
3. 学生病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病例讨论中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头颈部检查相关的教材或参考书。
2. 模型:头颈部解剖模型,用于教学演示和临床实践。
3. 病例资料:头颈部疾病病例,用于病例讨论。
4. 教学视频:头颈部检查的教学视频,用于示范操作和复习。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头颈部检查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头颈部查体的实训报告

一、引言头颈部查体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对头颈部的细致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血管、肌肉和骨骼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对于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我参加了本次头颈部查体实训,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训背景本次实训是在我国某知名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的,实训时间为一周。
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头颈部查体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
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别进行了模拟患者查体和实际患者查体,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头部查体(1)观察:观察患者的头颅形状、大小、头发分布、面部表情、眼睑运动、眼球运动等。
(2)触诊:触摸头皮、颞颌关节、耳前、耳后、枕后等部位,了解有无压痛、肿胀、肿块等。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
2. 颈部查体(1)观察:观察颈部外观、有无畸形、皮肤颜色、血管搏动等。
(2)触诊:触摸颈部肌肉、甲状腺、颈动脉、颈静脉等,了解有无压痛、肿块、结节等。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
3. 咽喉部查体(1)观察:观察咽喉部黏膜颜色、形态、分泌物等。
(2)触诊:触摸咽喉部肌肉、甲状腺、喉结等,了解有无压痛、肿块、结节等。
(3)听力检查: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
四、实训过程1. 模拟患者查体在实训初期,我们进行了模拟患者查体。
通过查阅病例资料,我们了解了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然后按照实训要求对患者进行头颈部查体。
在查体过程中,我们认真观察、仔细触摸,并记录下患者的体征。
通过模拟查体,我们熟悉了头颈部查体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2. 实际患者查体在实训中期,我们开始进行实际患者查体。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头颈部查体。
在查体过程中,我们遵循实训要求,认真观察、仔细触摸,并及时与导师沟通,确保查体的准确性。
通过实际患者查体,我们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加深了对头颈部查体重要性的认识。
课堂教案-头颈部检查

南华大学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章节第二篇第二章
授课对象 07临医、五官、口腔、急诊授课学时 2学时
肿瘤、麻醉、影像、妇幼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辅以启发式提问教材陈文彬.《诊断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头部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2.掌握瞳孔对光反射,睑结膜,副鼻窦,扁桃体的检查方法。
3.熟悉眼、耳、鼻、口腔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4.掌握颈部检查的内容和颈静脉、甲状腺和气管的检查方法。
5.熟悉颈静脉怒张、甲状腺肿大和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头发、头皮、头颅检查 10分钟
2.眼检查 15分钟
3.耳、鼻检查 10分钟
4.口检查 15分钟
5.颈部外形、运动、包块检查 10分钟
6.颈部血管检查 10分钟
7.甲状腺、气管检查 15分钟
8.复习思考题提问 05 分钟
三、重点
1.瞳孔对光反射、扁桃体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2.甲状腺触诊方法和肿大的临床意义。
四、难点
1.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弧分析。
2.颈静脉怒张临床意义的分析。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参考书
1.欧阳钦.《诊断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Mark.Swartz.Physical Diagnosis,The forth Edition,人卫出版社,2002.
七、思考题
1.眼球运动受哪些脑神经支配?
2.检查角膜应注意哪些内容?
3.甲状腺肿大分为哪三度?
4.哪些因素可引起气管移位?。
颈椎检查技术实训课教案

颈椎检查技术实训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颈椎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颈椎解剖结构、常见的颈椎疾病、颈椎检查的方法和步骤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训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颈椎检查的操作技能,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颈椎检查。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颈椎检查工作的认真、细致和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颈椎解剖结构,颈椎骨骼结构、颈椎间盘、颈椎神经等。
2. 常见的颈椎疾病,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折等。
3. 颈椎检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 颈椎检查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患者沟通技巧等。
三、教学过程。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讲解颈椎检查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颈椎检查的实际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操作演练,在实训室内设置模拟病人,由教师演示颈椎检查的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练,纠正他们的操作错误和不足之处。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颈椎检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 实际操作,安排学生到临床科室进行实际颈椎检查操作,由专业医师进行指导和辅导,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熟悉和掌握颈椎检查的技能。
四、教学评价。
1. 知识与技能测试,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对颈椎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训课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和临床实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反思,针对本次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
诊断学-头颈部评估教案及讲稿j

诊断学-头颈部评估教案及讲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2. 学会正确的头颈部评估方法和技巧3. 掌握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评估概述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头颈部评估的方法和技巧2. 头部评估外貌和表情眼耳鼻口舌的检查头皮和头发的检查头部运动的检查3. 颈部评估颈部外形和皮肤的检查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检查颈部血管的检查颈部淋巴结的检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内容和要点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头颈部评估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头颈部评估的临床应用分析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头颈部评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际操作观察学生进行头颈部评估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准确性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诊断学-头颈部评估相关章节2. 幻灯片:头颈部评估的图片和示例3. 模型:头部和颈部的解剖模型4. 视频:头颈部评估的操作视频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头颈部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并了解了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诊断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出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主体教学:讲解头颈部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内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体验,讨论头颈部评估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头颈部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内容。
2. 教学难点:头部和颈部的细致检查,临床应用。
诊断学头颈部评估教案及讲稿j2

诊断学-头颈部评估教案及讲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2. 掌握头颈部评估的步骤和技巧3. 熟悉头颈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4.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二、教学内容1. 头颈部评估概述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头颈部评估的步骤和技巧2. 头部评估观察头部外形和姿态检查头发和头皮观察面部表情和口腔3. 颈部评估检查颈部外形和活动范围检查颈部肌肉和皮肤检查颈部淋巴结4. 眼睛和耳朵评估检查眼睛外观和功能检查耳朵外观和听力5. 鼻咽喉评估检查鼻腔和鼻窦检查咽喉和声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头颈部评估的概述、步骤和技巧2. 示范法:展示头颈部评估的实际操作过程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头颈部评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4. 案例分析法:分析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2. 练习报告:评估学生的练习结果和诊断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诊断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2. 幻灯片:制作头颈部评估的PPT幻灯片3. 模型或图片:提供头部、颈部和五官的模型或图片进行示范和练习4. 案例资料:准备相关头颈部疾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引入头颈部评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头颈部评估的重要性、步骤和技巧,包括头部、颈部、眼睛、耳朵、鼻咽喉的评估方法。
3. 示范:展示头颈部评估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检查头部外形和姿态、头发和头皮、面部表情和口腔、颈部外形和活动范围、颈部肌肉和皮肤、颈部淋巴结、眼睛外观和功能、耳朵外观和听力、鼻腔和鼻窦、咽喉和声带等。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头颈部评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案例分析:分析头颈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评估技巧进行诊断和分析。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头颈部评估的步骤和技巧,包括头部、颈部、眼睛、耳朵、鼻咽喉的评估方法。
诊断学头颈部检查教案

⑦锁骨下淋巴结检查手法:同样用上述手法只是部位在锁骨下;
⑧腋窝淋巴结检查手法:用三个手指先从腋窝顶部→前壁→后壁→外壁顺序进行滑行触诊;
⑧腹股沟淋巴结检查手法:病人采取平卧位,医师用食、中、无名指、小指进行从腹股沟外上向内下进行滑行触诊;
诊断学实践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诊断学
章节(课题)
头颈部检查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4学时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头颈部及淋巴结的检查方法、检查顺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视力、外眼、扁桃体、甲状腺的检查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演示法
教具及参考书
教具:皮尺、尺子、手电筒、压舌板
参考书:诊断学
(2)内容:视:大小分三度
触:大小,性质、硬度、是否对称、表面情况、有无震颤及压痛、对气管的影响;
听:血管杂音
3.气管的检查:方法:病人可取坐位或平卧位均可;医师站在病人的前面或侧面;医师右手的食指放在病人右侧的胸锁关节,无名指放在病人左胸锁关节上,中指放在正中触摸气管的位置;
注意:气管是否移位,如有移位应注意向何处移位;
检查内容:部位,大小、质地、数目.活动情况、与周围组织粘连,压痛,搏动、有无瘢痕及瘘管等;
检查结果报告:按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压痛等进行报告;有否触合等;
(二)分组进行实践讨论————30分钟
(三)讨论及答疑————20分钟
思考题
或作业
1、扁桃体肿大分度。
2、甲状腺肿大分度。
课后记
欢迎您的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政知识一体化,通过考核发现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授课方式多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课堂学习效果良好。
3.讲到甲状腺检查和浅表淋巴结检查,在实时课堂中利用视频和模具增加学生积极主动练习的频率和实效。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于体格检查中,教育学生医学的高尚和宗旨,培养学生爱国奉献、大医精诚的家国情怀。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如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的各门课程,但对于怎样接触患者、怎样对患者该怎样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如何构建爱伤意识等等比较茫然,对以上课程相对抽象,学习时间短,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牢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根据调查研究,学生对抽象、微观等知识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较弱,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接受力较强,更倾向于观察和实践参与,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要将基础医学-诊断学-临床医学相整合。同时润物无声融入思政元素,借助我国的抗疫成效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坚决拥护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有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医生、医护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和向往,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应该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高医德,练就精湛医术,更好地乐于奉献、助健康之完善是我们本节课程授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一、思政目标
以《诊断学.头颈部体格检查》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家国情怀,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思政教育导入课程,使学生从典型人物和身边榜样身上,在心中种下生命至上、尊重患者、关爱生命、敬业爱岗,视患如亲,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的种子,同时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更深的理解自身所担负的社会历史责任。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内容、顺序和方法。
2.熟悉:头颈部检查的结果判断、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3.了解:头颈部检查常见体征,以及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头颈部检查的内容、顺序和方法;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临床意义。
2.难点:从解剖生理特点引出体征;常见异常体征的发生机制。
教法设计:
思政导入、教师示教、操作练习、互为医患、考核评价。
教学工具:
多媒体示教系统+雨课堂+体格检查模具+标准化病人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活动
思政教育融合点
课前准备
以专业老师、辅导员、思政老师多方联动开展教研
研讨授课内容结合典型人物事迹案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
课堂授课
导学10分钟
举例说明,导入本节内容。
过程中体现生命至上、尊重患者、关爱生命、敬业爱岗、视患如亲,不管任何时候都把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的理念。
学生借助模型或互为医患规范练习,老师巡回指导45分钟
提醒学生要有爱伤、爱患意识。
老师总结,现场抽查考核10分钟
总结怎样接触患者,怎样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向往。
劳动教育,安排值日5分钟
从课后劳动值日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国、爱党的自豪感。
课后
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合适的场合实施展演。
课后互为医患进行训练,培养学生高医德和精湛医术。
作业
1.头颈部检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2.甲状腺触诊的方法?前面触诊和后面触诊。
3.全身浅表淋巴结的触诊内容和方法?临床意义如何?
教学反思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科目:诊断学
部系:临床医学系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
任课教师:
《诊断学.头颈部检查》实训教学教案
专业班级:
学时/总学时:2/32
授课日期:
课程名称:诊断学
章节:第三篇——第二章
授课主题:实训二、头颈部检查/实训课
教学资源:《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中医学实训指导》
《诊断学试题库》
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