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一、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落下帷幕,此次考试试卷构造合理,分为四局部:单项选择、推断并改错、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

其中选择题50分,推断并改错、填空题分别为10分,材料解析题30分。

试卷难易度适中,比拟注意根底,同时也充分考虑力量的考察。

在强调根底学问的原则下,考察学生运用史学学问、史学理论分析史学现象的力量,并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

是一套有水平的测试题。

二、学生答题状况:此次试卷位初一学生入校第一次进展系统的历史测验,有点主要表达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字迹整齐、洁净,根底学问把握扎实,学生的力量得以表达;但在此次的考试中也发觉诸多问题:1)选择题局部:学生失分点主要集中在18题、24题。

2)非选择题局部,推断并改错、填空两个题学生答得比拟差。

反映了学生根底学问不够扎实,马虎。

3)材料解析题答复状况较好,但反映的问题是不能仔细审题,错字、别字问题较严峻,期中“葵丘会盟”的“葵”错误率高三、测试结果:最高分100分,最底分低于60分。

平均分为84.1分,优秀率60.5%。

四、教学反思:期中考试完毕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阅历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状况作以简洁分析:(一)、教师方面:1.强调根底学问的学习,加强对学生力量方面的培育,加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2.催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以后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提高培优和不差的效率,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3.在读图题上多加练习。

学生的读图题都做得不是很好,可以看出来,读图力量欠缺,要带着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进一步提高力量。

(二)、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局部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正确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严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一、试题和考情分析: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

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

但是,这次的卷子,侧重考察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还不够广。

难点还不够明晰,所以,成绩不是很好,试卷总体比较难,各个班级的平均分都在45到60之间。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5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2、为非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如:第26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

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七年级历史学生成绩现状及对策(1)、七年级的学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乡镇借读多,他们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不够完善,造就他们上课好动、爱讲话,影响整体班级纪律,教师上课吃力,效果不好,学生不爱读。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17-2018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张凤洁一、试卷的评价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满分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本次试卷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适中。

题目设计简洁。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四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5.15,优秀率33.96%,及格率为75.47%;七年二班平均分71.94,优秀率22.22%,及格率为74.07%。

七年三班平均分74.91,优秀率24.53%,及格率为75.47%。

七年四班平均分75.79,优秀率30.77%,及格率为78.85%,四个班成绩差距不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3)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选择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如:“飞沙堰”写成“飞沙艳”,把“黄帝”写成“皇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如:把黄帝的贡献写成炎帝的贡献,“孔子”写成“老子”“庄子”等。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试题结构及特点: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

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

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

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

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

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

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

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

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

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通用5篇)

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通用5篇)

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通用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1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三大类:选择题、材料题和探究题。

古代史内容考了12分,偏多;探究题形式和中考不相符,答案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对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点知识考查不全,出题比较笼统,学生理解起来不知从何下手。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优生。

仔细翻翻卷纸,后来又通过和学生谈话,冷静下来后总结一下,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对相应的史实及史实间的联系不能很好的把握,出现混淆,该背下来的东西记不住,如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目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影响及启示;诺曼底登陆,巴黎和会等;二: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还很欠缺,平时强调的很多,但是学生一到运用的时候就不能自觉运用,同时也凸显学生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理解还不到位;三:学生在细节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如历史术语的不准确,审题不到位,答题格式的不规范,语言不规范四: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比较懒惰五:教师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检测督促和辅导,在课堂上说的多,练得少,背的少,检测的少整改措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给学生背诵练习的时间,针对性的检查检测和辅导第二:结合中考题型和最新试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题的训练力度,并尽可能给学生改出分数,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结合试题传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期中考试历史总结与反思2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一、教师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想
本次试卷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1.题型:本试卷分为选择题、改错题、材料题、综合题四大类型,题目设计精巧,考查全面,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紧扣教材重点进行出题,难度较大,但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尚不能完全适应这类题目。

3.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七年级上册,试题对基
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学生回答情况较好,但失分率较高,需要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改错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部分题目新颖,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本次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的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分析2019-2020第一学期
苏子沟镇中学胡娜
一、试卷整体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种题型,选择题25道,一共50分,材料分析题3道,一共5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试题设计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

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符合学生作答心理,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材料分析题考查重点知识点,学生听不懂,课后复习不到位,历史成了所有科目中最难的一科目。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平时上课背题时间有限,课后或者回家,看书背题的几乎没有,历史枯燥无味,兴趣不浓,掌握知识点不牢固。

四、今后改进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只会死背知识
点,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

心里有话不会说,下一阶段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在材料中捕捉有效的信息。

(四)注重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五)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错别字特别多,上课要强调易错字。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一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

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本份试题难易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能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重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利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利用。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

容易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利用。

(二)非选择题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

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

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

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掌握不熟,失分较多。

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灵活,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

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利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没分析清,记忆不准确。

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

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知识点没掌握,胡乱拼凑。

24试题满分5分。

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

但也有个别学生掌握不准确,6)探究题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

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1、试卷基本情况: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题型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选择题25道,每小题2分共50分。

材料分析题2道共50分。

2、试卷考查范围:试卷考查的范围为1-9课。

3、试卷特点:试卷整体难度偏易,基础性较强,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

试题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题目设计简单明了,题意指向明确。

二、学生答题情况:1、成绩分析:我任教七一、七二两个班。

七一班考试人数50人,平均分48.62,优秀率12%,及格率34%,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七二班考试人数51人,平均分45.92,优秀率9.8%,及格率29.41%,最高分96分,最低分6分。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做题时不能进行前后联系。

(2)审题不清。

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限定词或关键信息。

(3)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错别字较多。

在答材料题时,因错别字失分较多。

如商鞅的鞅,把粟写成栗等。

(4)同类问题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很普遍。

如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秦始皇改革的措施,各学派的主要观点混淆等。

(5)材料题答题不规范,所答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不写引导词等。

如26题(1),发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你分别写出这两大流域过上农耕生活动的原始居民。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写引导词,直接答题。

其中一些同学写的与题干中的顺序不符,因而此题得不到分。

(6)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90分,及格率太低。

三、改进措施:1、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力争做到堂堂清。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2、注意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根本内容,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赵红志一、命题情况题量:本次历史考试满分50分,共两部分25小题。

其中选择题20个,客观题5个。

题量适中。

题型:有选择、非选择两种。

第一部分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30分。

从题型(有选择、问答)方面看,反映了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考察,内容基本体现了重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本次考试基本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好学生分数较高,大多数中等生分数不高,学困生分数很低。

综合分析,学生丢分比较多的题是选择题1、5、9、13、15、17、19,材料问答题1第3 小题,第2题第2问,第1、4题,第5题的2、3问等。

三、反思和建议1、选择题部分:第1题,对历史年代记忆不清;第5题,“书画展”没有理解到位,书画家的所处朝代记忆模糊;第9题,:“诗中圣贤,民间疾苦“所含信息指向杜甫没有读出;第13题,词句所描绘的中秋节读不出来;第15题,清明上河图不熟悉,繁华的街道和店铺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第17题,没有读出辽河朝廷是指辽河北宋的关系;第19题,神品,是赵孟頫的作品的美誉。

2、非选择题部分:第1题,江都是今天的哪里记忆模糊;第2题整体十分较多,对“太宗皇帝真长策“理解错误。

不知道长策指科举制度;第3题,第1问读不出材料中所含信息唐太宗和唐玄宗。

第4问没有注意到“宋代“这个限制。

第4题,瓦子兴盛原因记忆不牢;第5题,不知道评论俩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不会评价英雄人物。

3、是本次命题的不足之处:把偏僻的知识点和内容作为问答或材料题进行考察。

如选择题文化课内容4、7、9、13、非选择提的第2题等过多的使用古代诗词,学生理解吃力。

增加学生做题的难度。

4、对教学的建议:一是对重点内容一定要讲解到位,对学生要反复强调,突出重点;二是注意知识的结构,在复习时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三是在培优补差方面要认真落实学习方法指导和检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班和2班历史考试成绩很差,大部分同学非选择题没有得分,及格率低。

失分原因分析如下:(1)综合分析能力差,对题意理解困难,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这也是七年级历史的一个难点,学生分析能力不够。

(2)组织语言能力差,对题目要求把握不准确。

意思能懂,书面语言表达不了或者表达错误。

(3)不认真,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题干根本没有读准确就开始答题,导致会做的题也没答上!(4)汉字不会写,非选择题的答题部分,题目会做,但是汉字写错导致失分。

反复强调的易错字词还是错。

(5)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强调的考试重点不用心记。

记下来了不会写。

四、以后的教学改进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结:作为接触历史的新老师,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教学方法,掌握重点和难点,争取早点适应历史教学!。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一试卷质量剖析一、试卷的评论1、试卷的基本状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20分钟。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研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色:(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要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2)标高适量。

鉴于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课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当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拥有简洁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了如指掌。

二、试卷成绩状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六个班,整体考试成绩来看,六个班成绩都差不多。

三、学生答题质量剖析1、长处(1)对历史教材的骨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依据要求加以复习稳固,对要点知识的掌握较娴熟。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多数学生能采纳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清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依据题意仔细解答。

大多数学生能依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剖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1/3(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升。

大多数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擅长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剖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必定程度上反应学生具备了理解、剖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杂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坚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广泛。

(3)读图、地址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剖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试题中考察考生剖析能力的题目比率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应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剖析。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由是学生在复习过程顶用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良举措1、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指引学生读教材,讲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着重学生剖析、归纳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本次考试试卷特点分析1.总体分析:本试卷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考卷的综合性非常强,基本覆盖了1到12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遵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紧密联系教材和生活实际,起到了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

2.题型及特点: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共26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选择题22个小题,共计44分。

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也有一定的要求。

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计56。

试题以史料和表格和图片方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23题考查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24题考查了学生的视图与语言总结能力, 25题考察了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观察能力,26题考查了学生翻书查阅能力。

3.考试内容:这次试卷主要考查了有关中国古代史(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宋元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的相关内容,通过此试卷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

命题考查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理念。

总体给我的感觉是试卷难易适中,第25题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难。

二、学生的答题情况参加考试人数:16人、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学生人均成绩良好,试题难易适中,我校不合格的学生当中,50多分学生居多。

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一、选择题,本题中学生最高分为44分,最低分为10分,出错最多的是第7题,8题,12题,第17题18题,19题失分原因,首先对于第七题来说,肯定的武则天的原因,部分学生主要是分析能力较差,同时也唯一的忽略了原因的主要两字,只看到了武则天的功绩重用人才也就是c选项。

还有部分同学可能没有进行分析,翻书看到对武则天的评价,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导致错误。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试题分析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篇1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

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5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1.总体评价: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

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试题。

2.题型及特点: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共24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4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也有一定的要求。

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计60分。

试题以材料阅读题的形式呈现。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比较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对刚刚接触初中历史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考试内容:七年级试卷主要考查了有关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至秦朝))的相关内容,从而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本次参考人:713 及格人数:471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26分,年级平均分65.94,及格率66.85,优秀率66.851.选择题。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本题最高得分为40分,最低得分10,出错最多的是第18小题,出错原因是把夏朝和秦始皇秦朝混淆了。

2.非选择题。

本部分4小题,共60分。

从试卷统计结果得出:第22题学生答题情况最为理想由此可见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掌握。

成绩最不理想要数第24题了,18分的试题很多学生得7分左右。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分析不透彻,不能抓住主要信息,再加上审题不清,使本来很简单的答案复杂化,而且答不到点子上。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3)题目设计参照中考题型。

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培养学生的答题方法和能力。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四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及格率为81%;三、具体题目分析: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1至13课内容。

期中2题、11题、17题为较难题目,学生出现错误很多。

简答题:此题相对简单,几乎所有同学都答的非常不错。

读图说史题中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时期,少数学生秦朝和秦国区分不清,所以回答成秦朝。

材料解析题:两道材料题,分别考查第六课和第十三课的内容。

综合来看,这两道材料题,学生们答得比较一般。

其中,23题第5问是大多数同学的易错题目。

24题,则是部分同学的错误题目。

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差,以后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训练。

探究题:这道大题,参照中考题型,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虽然题型学生没有见过,但学生都把此内容作为重点来复习,所以学生回答的还比较好。

四、本次考试的进步与不足A:进步与积极方面首先,对于图片与具体知识的结合,即识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能够将平时强调的历史事实,与历史图片结合起来。

其次,卷面良好。

大多数同学读做到了不空白试卷,认真作答每一道试题。

态度积极。

再次,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正确掌握。

不足: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将所给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

变通能力与分析归类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

以后在教学中,会加大材料题的比重。

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与综合能力较差。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分析试卷分析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七年级历史教学成果,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分析范文一今年七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能力立意”的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评价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三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论述题。

三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三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试题结构及特点: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

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

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

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

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

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

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

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

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

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

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

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3、计划好复习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步将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回顾,都有助于在自己的能力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因此不必紧张焦躁,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弱点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轻松备考,切忌东一头西一头乱撞,顾此失彼,乱了方寸,到头来事倍功半。

“为什么”上多下工夫。

要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深度、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多角度、多层次、有跨度的问法,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却不得要领。

一、均率统计二、试题分析本试题分两大块,(一)是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是非选择题,有简答题16,材料题17、18,探究题19.这份试题,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中基础题约占75%,基本上没什么难度,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应用、综合类试题约占25%,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拔高、探究。

整体来看,试卷中无偏题、怪题。

三、答题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一)单选题8题: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特色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这个知识点,学生教容易忽视。

11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课堂教学时,没有给学生细分。

所以,好多学生选择北宋。

14题:题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社会经济状况,学生们不能很好的对三个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所以造成失误。

(二)简答题和材料题16题:本题较简单,考察的都是死知识,但是对于运河开通的影响,有的学生还是答不到点上。

语言组织和答案要点的把握有欠缺。

17题:考查科举制的知识。

本题较简单,主要的失误在于对科举制特点的归纳。

一方面是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对这个知识点的讲授不到位。

18题:学生用事例说明唐太宗的外交政策时,语言的组织不当,丢了分。

(三)探究题19题:学生基本都能拿满分,答案比较死。

失分点主要集中于,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上,学生的答案要点不完整。

四、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

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课堂上精讲多练,空出时间让学生识记背诵,给方法,给时间,给结构,增效果。

3、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4、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

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5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

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审题能力较差。

5、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

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6、复习不到位。

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28.29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应深刻反思。

三、关于教学与考试的理性思考七年级期中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考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

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

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5、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8、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