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劳动项目式学习课程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劳动项目式学习课程案例
一、问题提出
(一)基于课标要求:《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Ψ5-6年级“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中,明确要求选择Γ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布艺、编织、印染等,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二)基于实际问题:学校校园各楼层的洗手间连着卫生间,由于缺少遮挡,学生来来往往经过时,很容易看到里面如厕人员,非常尴尬,个人隐私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三)基于学情分析:“缝纫课”是学校的特色劳动课,五年级学生大多数同学会用针线,有一定手工基础,有的同学在社团课程里还学过缝纫机操作、锁边机的操作技能,此外同学们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思维、动手制作能力。
二、项目描述
这是一个面向五年级全体学生的传统工艺制作项目,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工具,综合运用“数学测量、美术构图”学科知识,初步掌握“手工缝纫、传统雕印”技能,完成“卫生间门帘制作”劳动任务,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学生初步的筹划思维,在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
三、项目实施
本次五年级的项目活动由劳动课老师牵头实施,历时四个月,包括“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五个环
节。
(一)明确任务
劳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交流搜集的中国古诗词中关于“帘”的诗句,体会帘文化的源远流长,探究“帘”的种类和功能。由此引出“校园卫生间”图片,大家发现,学校各楼层卫生间在设置上不合理,缺乏遮挡,既不文明也不美观,非常有必要安装门帘。
教师进而提出驱动性问题:作为小小美容师,我们如何设计制作一款兼具实用美观、传统现代特点的卫生间门帘,来扮靓校园?在真实问题驱动下,同学们明确了劳动任务、评价标准和成果形式,激发了探究兴趣。
(二)劳动准备
同学们针对具体的劳动任务,结合学科、劳动课程学习,了解制作门帘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劳动过程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探索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做好劳动前的准备。
1、学习缝制、裁剪技法。同学们在劳动课上,向缝纫老师学习,结合微视频课程观看,学习“门帘制作”项目中所需的“平针”缝制技法。
2、学习“雕刻拓印”技法。为让门帘图案具有传统特色,同学们还学习了传统的“拓印”手法,总结出“雕刻橡皮章”的实践步骤,掌握了“入刀方向为45度角斜插入橡皮章,刀口的方向对着自己”劳动要领和使用刻刀的安全注意事项。
3、学习美术“构图设计”知识:美术课上,同学们学习构图知识、色彩搭配方法,同时还掌握到将学校元素加入创作,让自己创作的图案更加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设计要领。
(三)制定计划
在充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各小组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人员分工、布置任务,讨论制作门帘的程序和步骤,完成小组的劳动步骤思维导图。在此期间,各个小组成员相互取长补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四)组织实施
1、实地测量尺寸。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测厕所门楼的尺寸、讨论门帘的长度、增加放量,只见小组成员们围站在一起,有人记录,有人合作测量,有人读取数据,俨然一副工程设计师的模样,大家回到教室后又对学校准备制作的布料标记尺寸,为裁剪合适的布料、制作门帘做准备。
2、裁剪、缝制布料。与绘制设计稿同时进行的是门帘布料的“裁剪和缝制”,同学们按照初步绘制的尺寸图,在劳动课任课老师的协助下,裁剪出合适大小的布料,使用锁边机进行锁边加固,再运用手工缝纫的技能,对布料的上下左右边的边缘进行缝合、防止脱线,这个过程可是技术活,需要同学们“眼到手到”、耐心细致,才能最终缝制出尺寸匹配、边缘整齐的空白门帘。
3、设计绘制图案。围绕学校文化特色元素,同学们开展头脑风暴,群策群力,首先设计出门帘图案设计手稿,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大家又对设计稿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终于敲定了设计稿。有了精心设计的图样,就正式可以在布料上“依葫芦画瓢”了:同学们首先用铅笔将图案轮廓进行勾画,用油性马克笔上色,再将制作好的橡皮印章,蘸取上专业的印泥,通过“排列组合”方式,巧妙地将印章图案拓印在合适位置,让图案整体表现更丰富、
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特色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互帮互助,为呈现出满意的作品竭尽全力。
(五)交流展示
为了能让小组制作的门帘在年级中脱颖而出,同学们使出十八般武艺充分展现自己小组的作品。当小组成员亲自将历时一学期完成的门帘挂在对应的厕所门楼、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骄傲的神情,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