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加深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理。
2. 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和整理。
2. 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对重点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练习册等教具。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内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知识框架的整理。
第二环节:讲解与练习1. 教师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第三环节:实际问题解决1. 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框架,突出重点知识。
2. 在讲解和练习环节,板书重点知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 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板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实际问题解决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是我执教的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这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一部分。
在这一课时中,我希望带领学生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今天我们将复习第34页至第36页的内容。
这些章节主要涉及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位置与方向、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熟练掌握位置与方向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计算各种几何图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如何正确地将不同单位或不同形式的分数进行加减。
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准备了一些习题卡片、几何图形模型和一份复习资料。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课本、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加法运算。
然后,我会转向复习位置与方向的内容。
我会用一些实际的例子,如:“如果你在图书馆的北边,你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前方是南,请问你背后的方向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我会让学生们复习如何表示和理解位置与方向。
接着,我会学生们做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练习题,如:“小红从家出发,向东走了5米,然后向南走了3米,请问小红现在的位置是哪里?”我会复习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我会展示一些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让学生们尝试计算它们的面积或周长。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公式、概念和方法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二)
课型 审核人
复习课
学习内容 2014 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 学 习 目 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法与 学法 评价方案 1、通过复习比较,会说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等 方面的联系和区别。 2、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应用题。 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应用题。 通过复习比较,会说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等方 面的联系和区别。 观察、研究、类推、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 1、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检测目标 1 的达成。 2、通过板演、课堂检测等方式完成目标 2 的达成。
计划造价的费用,就是求单位“1”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学生画图并口头分析,请一名学生板演: 3、提问:比较以上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练习。 3 1 1、花果林场有桃园 公顷,占果园总面积的 ,果园的总面 8 4 积有多少公顷? 5 2、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 960 万平方千米, 其中草地面积占 , 12 5 草地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草地面积是森林面积的 , 2 森林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 3、 (1)张大爷养了 200 只鹅,鸭的只数比鹅多 ,养了多少只 5 鸭? 2 (2) 张大爷养了 200 只鹅, 鹅的只数是 鸭的只数的 , 5 养了多少只鸭? 3 (3)张大爷养了 200 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 ,养了多少 5 只鸭? 4 4、 (1)一份稿件共 4500 字,小明录入了这份稿件的 ,录入了 9 多少字? 4 ( 2 )一份稿件共 4500 字,小明录入了这份稿件的 9 后,还剩多少字没有录入? 4 (3)小明录入一份稿件,录入了 后还剩 700 字,这份 9 稿件共有多少字? 5 5、 (1)食堂买来一袋大米,吃了 ,还剩 400 千克,原有多少 6 千克? 1 5 (2)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又用去 ,剩下 96 8 8 米,全长原有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不足之处是什么? 五、课堂检测: 1、一头蓝鲸骨骼重 20 吨,约占体重的 1 ,它的体重约是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不同标准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第二课时
我的成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和巩固应用。
(教材第41~44页)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这几个同学在激烈地讨论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情境图一)生:他们在一起讨论自己的成长足迹,也就是这段时间自己的收获。
师:你有什么收获呢?说说这半个学期来你的成长足迹吧!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也喜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画图更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 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如“运白菜”中我想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
• 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 我最喜欢的数学活动是模拟书中的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还真是收获不小,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你们的成长足迹,只要你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取得的成绩,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能增强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引入新课借助了情境图,让学生参与讨论,鼓舞学生的学习劲头。
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足迹,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我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学习是学不完的,是不能停止的。
想一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
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情境图二)学生可能回答:• 因为透视的原理使我们在看同一物体时,会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
2年级下册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回忆问题解决的学习内容,整理本单元问题解决的错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整理问题解决错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做错?应该怎么解决这一类题型”,有利于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精准复习。
学习单
1.复习问题解决:完成书58页第2题。
①理解题意:本题要求的是( );
②数量关系:
③列式计算:
④检 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⑤答:
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第2题、练习十二第7-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简单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复习探索规律:练习十二第7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1、让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步骤,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步骤、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第7题的观察、思考、交流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简单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练习单
1.基础过关:练习十二第8、9、10题
2.综合运用:练习十二第13题
3.拓展延伸:练习十二思考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1、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性和灵活性;
2、练习有难有易,体现设计的层次性,这样也有利于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三位数的连加笔算的 方法是什么?
一个算式里能有两个 “( )”吗?先算哪一 个呢?“[ ]”是什么意 思呢?怎么用呢?
如何用画图 的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
整理与复习(2)
你能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吗?
1月底 521
2月底 564
3月底 597
4月底 624
5月底 693
兰兰家3月份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
597-564=33(千瓦时)
答:兰兰家3月份用电量是33千瓦时。
整理与复习(2)
5、(1)徐州到连云港有多少千米? (2)郑州到西安是511千米,洛阳到西安是多少 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3)火车从郑州去西安,行驶了400千米,请在 图上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1) 539-349=190(千米)
答:徐州到连云港有190千米。
整理与复习(2)
5、(1)徐州到连云港有多少千米?
(2)郑州到西安是511千米,洛阳到西安是多少
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3)火车从郑州去西安,行驶了400千米,请在
图上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2)
511千米
511-124=387(千米)
答:科普类有176本。
整理与复习(2)
3.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不带小括号的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带小括号 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 外面的。
整理与复习(2)
3.加减混合运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871-381+129 =490+129 =619
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二、整理和复习(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整理和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老师对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解答问题(10分钟)1. 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解答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课堂小结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1.8《整理和复习习题课(第二课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编写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答问题环节解答问题环节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对他们理解障碍的反映,教师如何引导和解答这些问题,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解答问题环节,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对学生已经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和特殊的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和特殊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第1-3单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第1-3单元)》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3.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05度的角。
()
三、选择题
1.可以量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 图中有()个锐角。
A.1
B.2
C.3
四、操作题
过c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平行线。
.C
——————L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知识点,感受空间与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
A B
直 线
指出下面的直线、线段、射线。
C 线段 E
GH 射线
D F 射线 K
W
J
P
射线
整理与复习(2)
判断。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2)一条直线长5厘米。(×) (3)直线比射线长。( ×) (4)太阳射出来的光线是直线。( × )
整理与复习(2)
哪一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30°
整理与复习(2)
⑴从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用彩笔标出来。
⑵从A 点到小房子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画一画。
整理与复习(2)
下面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平垂行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就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之 间的距离都相等,这两条直线就 互相平行。
每一份所对的 角的大小是1°。
整理与复习(2)
量角和画角
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整理与复习(2)
怎么画一个60°的角呢?想一想,画一画, 和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60°
整理与复习(2)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线与角
认识 认识 认 认 认识 量
线段、 相交 识 识 角的 角
射线、 与垂 平 平 度量 和
和直 直
行 角 单位 画
线
线与
角
周
角
整理与复习(2)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张玉青时间: 2012年 2月10日课题整理与练习第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备注一、探索与实践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 X=33(3)5n=55 n=11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解:设中间一个数是n。
9n=99n=99÷9n=11第9题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8.求出我国运动员在第 16 届亚运会上获 得的金牌数和在第 15 届亚运会上获得的 银牌数。(单位:枚)
8.求出我国运动员在第 16 届亚运会上获 得的金牌数和在第 15 届亚运会上获得的 银牌数。(单位:枚)
答:我国运动员在第 15 届亚 运会上获得了88枚银牌。
13. 据联合国统计,2010 年中国贫困人口约1.5 亿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 334,世界贫困人口占 世界总人口的 17。世界总人口有多少亿人?
兔的 3。灰兔有多少只?
3
5
答:灰兔有20只。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5.解答下面各题。 (1)地球上现存的裸子植物有850种,
我国约占 157,我国现有裸子植物多少 种?
答:我国现有裸子植物250种。
(2)我国现有裸子植物250种,占整个地球现 存裸子植物的 5 ,地球上现存裸子植物多少种?
浴玉池群约有多少个彩池? 解:设浴玉池群约有 x 个彩池。
答:浴玉池群约有690个彩池。
浴玉池群约有多少个彩池? 答:浴玉池群约有690个彩池。
黄龙沟共有多少个彩池? 解:设黄龙沟共有x个彩池。
答:黄龙沟共有3450个彩池。
黄龙沟共有多少个彩池? 答:黄龙沟共有3450个彩池。
(2)洞庭湖的面积约是 2700km2,是青海 湖面积的 9 。x 青2海70湖0 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 米? 13
解:设青海湖的面积约是 x 平方千米。
答:青海湖的面积约是3900平方千米。
(2)洞庭湖的面积约是 2700km2,是青海 湖面积的 9 x。 青27海00湖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 米? 13
(km2)
答:青海湖的面积约是3900km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案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讨,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展示自己。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了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跳远,引出加法和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前一课时所学内容,巩固数学基本概念;
2.能够整理和组织所学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准备
1.教案、黑板、彩色粉笔
2.数学练习册
3.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具
教学内容与安排
1.复习:让学生回想前一课时所学知识,简单回答几个问题,梳理已学
内容。
2.整理与复习:
–提出问题:给学生几个数学问题,要求他们依次解答。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问题的解法,并展示思路。
–扩展训练: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小结:回顾当天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归纳。
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回忆数学知识点。
2.整理与复习: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学生展示思路和答案。
–教师布置扩展训练题目。
3.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当天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教学反思与展望
通过这节整理与复习课,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并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团队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②单位“1”的量(设为x)±单位“1”的量(设为
x)×另一个量比单位“1”的量多(少)的几分之几=
另一个量。
整理与复习(2)
.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另一个量÷[1±另一个量比单位“1”的量多
(少) 的百分数]。
整理与复习(2)
综合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7
7
÷54÷
6
9
3 1
(2)单位“1”的量×[1+另一个量比单位“1”
的量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量
整理与复习(2)
4.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的应用
.
整数运算律和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同样适用。
整理与复习(2)
5.用方程解决与分数混合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
用方程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根据分
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先找到等量关系,列
5
12
= ×
6
17
3
=4
2
10
17
=
整理与复习(2)
2
2.妙想有36枚邮票,奇思的邮票数是妙想的 ,笑
3
7
笑的邮票数是奇思的 ,笑笑有多少张邮票?
6
2 7
36× × =28(张)
3 6
答:笑笑有28张邮票。
整理与复习(2)
2
3.夹克比防寒服便宜 ,夹克是多少元?
5
2
268× −
5
=268×
3
× ×5
5 6
5 1
+ ×12
6 4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2潘玲docx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1、P43第6题做一做,连一连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
2、P43第7题那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在()里画“√”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
3、P43第8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提问:情境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4、P43第9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提问:情境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5、P44第10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6、P44第11题“西安——连云港”沿线主要车站的火车里程表(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看懂路线。
提问:路线及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7、P44第12题李叔叔行驶里程表(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看懂表格。
提问: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8、P44第13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提问:情境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二、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三、布置作业基础训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5年级下册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1.将一个8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去掉的体积应该是多少立方分米?
扩展延伸类:
教材练习十七思考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通过引导学生逐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明确每道题的考察目标和注意事项,这样即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
5.一块长方形石料,体积是100立方米,它的长是20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多少分米?
设计目的及依据:巩固本单元的难点,通过3.4.题去再次巩固学生的易错题。第5题强化学生运用长方体的体积相关知识点求高的能力。
练习单
基础过关类:
1.棱长为6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否相等?
2.一种正方形铁皮水箱棱长0.8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学数学学科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学生对立体图形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预习单
类型:
1.总结本单元的问题解决的题型,并写出解题思路。
2.整理本单元对于自己来说较难的题。
3.整理本单元错题,并再次完成一遍。
设计目的及依据: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知识点,从总结中去发现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
学习单
类型:
一、知识回顾
根据练习十七的4——6题,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
二、拓展延申
1.一个正方形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就扩大( )倍。
2.长方体的长,宽倍。
2012最新北师大版整理与复习第二、三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整理与复习(共3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前三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思。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前三单元的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已经顺利了完成了3个单元的学习,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完成复习之旅,小朋友们现在和我一起启程吧!二、巩固应用第(1)题师:小朋友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比多少,谁能说说如何判断“同样多”?(法一:先数出各有几个,再进行比较;法二: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完成第1题。
第(2)题师:出示题目,问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这是道什么类型的题?师:这道题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一共有几只动物?小象排第几位,小猫排第几位?完成题目。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回答)第(3)题师:现在请完成54页第3题,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做的又快又准确?(展示学生的答案)第(4)题师:现在驶来了一辆火车,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脑筋完成车厢上的题目。
(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写)第(5)、(6)题师:第5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比重量)师:我们又学过哪些比较呢?比较大小、比较高矮、比较轻重)师:第6题的图是什么意思?你的方法又是什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请几个同学来说明方法)(数格子)师:爬的最高不是比较学生的身高。
第(7)题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数一数,比一比再填空师: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第(8)题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知道这四幅图分别是什么意思。
(同桌交流,请学生回答)师:你能列出式子吗?师:有谁可以说说加减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理解学习加减法的重要性)二、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小朋友们又有哪些新收获呢?课题:整理与复习(共3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前三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 自备教案 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P79第5题和P80第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3、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基本练习出示课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怎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实际应用(一)看图列式计算。
1、课本79页第5题熊猫图。
(出示课件)(1)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同桌互说,指名说给大家听。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指明回答(7+3=10),校对。
(5)指名说7+3=10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6)学生齐说7+3=10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2、课本79页第5题书包图。
(出示课件)(1)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同桌互说,指名说给大家听。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指明回答(7-2=5),校对。
(5)指名说7-2=5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6)学生齐说7-2=5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3、课本80页第3题。
(出示课件)(1)学生独立列式。
(2)同桌互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3)指名列式计算,并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二)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2、课本80页第2题。
(出示课件)(1)学生独立列式。
(2)同桌互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3)指名说,校对。
三、综合应用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课件)(1)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同桌互说,指名说给大家听。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指明回答,校对。
(5)指名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计算的顺序。
()О()О()=()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平阳县小林小丽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应用。
(课本第46—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和运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2. 进一步加深轴对称和平移图形特征,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及
平移后的图形。
3.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能掌握
住2,3,5的倍数特征。
教学重点:
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练习习题
1、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让
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4题:先摆一摆,再总结规律。
3、第5题: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4、第6题:注意估商的方法。
5、第7题:脱式计算,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
算,提醒学生能简算的要简算。
6、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间进行讨论。
重点
是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7、第9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2、3、5的倍数的特
征。
8、课件出示第11题,让学生从情景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然后独立完成。
9、第12题,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然后再解决问
题,最后全班订正。
10、第13题,先引导学生阅读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
11、第14题,寻找“万能钥匙”的基本策略是筛选法,
本题先根据是两位数而且是5的倍数这两个条件,
这个数可能是95,85,75,65,55,45,35,25,
15。
再根据“所有因数的和为48”这一条件,排除
“95、85、75、65、55、”这五个数,接着求“45、
35、25、15”的所有因数,直至寻找到符合条件的
数。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复习巩固了哪些所学
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