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学生用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定义:我们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三角形内切圆圆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垂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即三角形外接圆圆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我们将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合称为三角形的“四心”.(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2.应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重心到三角形的顶点的距离是相应中线长的三分之二;三角形的垂心与顶点的连线垂直于该顶点的对边.3.注意点:三角形的“四心”与平面向量知识的结合.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 ⎩⎨⎧=-+-+-=-+-+-0)()()(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 ⎪⎪⎩⎪⎪⎨⎧++=++=⇔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CA OB OC OA OB OC OB OB OAAC OB ⊥⇔同理BC OA ⊥,AB OC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AC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bAC c AB +平分BAC ∠, (λ=∴AO b AC c AB +),令cb a bc++=λ ∴cb a bcAO ++=(b AC 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 ∴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向量与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关系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线与向量的结合121212,PA =1=,=.ABOA OB PB AB λλλλλλ=++u u r u u u r u u u r1.定理:如图,设OP 则,且(记忆:交叉分配系数)=()OA OBAP BPλ+u u u r u u u r2.若M 是OP 上的任意一点,则OM (记忆:分母对应分配系数)应用1:(1)中线: (2)高线:(3)角平分线: (4)中垂线:应用2.四线上的动点表示:(1)中线上的动点: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或()||sin ||sin ABAC AB B AC Cλ+u u u ru u u r u u ur u u u r(2)高线上的动点:()cos cos AB AC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角平分线上的动点:()AB AC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4)中垂线上的动点: ()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BOC AOC AOB O ABC S OA S OB S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定理:设是内任意一点,则(记忆:拉力平衡原则) 应用:(1)O 是ABC ∆的重心. ⇔b a S S S AOB AOC BOC ::::=∆∆∆=1:1:1⇔ 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2)O 为ABC ∆的垂心. ⇔ C tan B tan A tan S S S AOB AOC BOC ::::=∆∆∆ ⇔0OC C tan OB B tan OA A tan =++(3)O 为ABC ∆的内心.⇔c b a S S S AOB AOC BOC ::::=∆∆∆=sin :sin :sin A B C⇔0OC C sin OB B sin OA A sin 0OC c OB b OA a =++=++或⇔0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4)O 为ABC ∆的外心⇔ ⇔ 0OC C 2sin OB B 2sin OA A 2sin =++2.四心的向量表示:(1)O 是ABC ∆的重心. ⇔ 1()3PO PA PB PC =++u u u ru u u ru u u ru u u r(2)O 为ABC ∆的垂心. ⇔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3)O 为ABC ∆的内心.⇔()()()0AB AC BC BA CA CBOA OB OC AB AC BC BA CA CB•-=•-=•-=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4)O 为ABC ∆的外心 ⇔OC OB OA ==四.典型例题:一、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题2: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3: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sin ||sin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2sin :B 2sin :A 2sin AOB sin AOC sin BOC sin S S S AOB AOC BOC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4: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cos ||cos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5: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6:三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满足()||||AB CA OA A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BA OB B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CB CB u u u r u u u r ) =()||||BC CA OC BC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7: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O 点是△ABC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8: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1()3PO 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其中P 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9: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O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0: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OA BC O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2||||OC AB +u u u r u u u r ,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11: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B OC B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C OA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题12: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3: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PA bPB cPCPO a b c++=++u u u r u u u r u u u ru u u r (其中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H u u u r =()m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实数m =____________.二、与三角形形状相关的向量问题 题15:已知非零向量ABu u u r 与AC uuu r 满足()||||AB AC B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r u u u r u u u r = 0且12||||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题16: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OB OC OB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题17:已知△ABC ,若对任意t R ∈,||BA tBC -u u u r u u u r ≥||AC u u u r,则△ABC( )A. 必为锐角三角形B. 必为钝角三角形C. 必为直角三角形D. 答案不确定题18:已知a , b, c 分别为△ABC 中∠A, ∠B, ∠C 的对边,G 为△ABC 的重心,且a GA b GB c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ABC 为(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三、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9:已知点O 是△ABC 内一点,23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1) △AOB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ABC 与四边形AB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四、向量的基本关系(共线)题20: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若PQ uuu r过△ABC 的重心,记CA u u u r = a ,CB u u u r = b , CP u u u r = m a , CQ uuu r = n b , 则11m n+=_____.练习.O 为ABC ∆平面上一定点,该平面上一动点p 满足{|(sin ABM P OP OA C ABλ==++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sin )0}AC B ACλ>u u u r u u u r ,,则ABC ∆的( ) 一定属于集合M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GABCMP Q。
三角形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性质及简单应用
中学数学研究
41
三角形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性质及简单应用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519100) 陈水松
一、三角形四心的表述与性质
(一) 重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
形的重心. 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 2: 1 的两部分. 1. −O→A + −O−→B + −O−→C = −→0 ⇔O 是 △ABC 的重心.
AC BC −→ + −−→
.
|AC| |BC|
|−B−B+−−→ →CCb| −B)−→C, 所
= 以
4.
−−→ PO
=
−→ aP A
−−→ + bP B + a+b+c
−−→ cP C
⇔
O
为
△ABC
的内心,
P 为平面上任意点.
(二) 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
证明
因为
O
为
△ABC
证 法 1 设 O(x, y), A(x1, y1), B(x2, y2), C(x3, y3),
−→ −−→ −−→ OA+OB+OC
=
−→0
⇔
x=
x1 + x2 + x3
(x1 − x) + (x2 − x) + (x3 − x) = 0 (y1 − y) + (y2 − y) + (y3 − y) = 0
=
−→0 ,
所以
−→ AO
=
2−O−→D,
所以
A、O、D
三点共线,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应用(详细答案版)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形“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2)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3)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4)内心—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工具:O 为ABC △内一点,则有:0+⋅+⋅∆∆∆OC S OB S OA S O O CA O BC 证明:作:OA S OA OCB ⋅=∆',OB S OB OCA ⋅=∆',S OC OAB =∆'不难得知:AOB COA BOC OC B S S OC OC OB OB S S ∆∆∆∆⋅=⋅=''''即BO C AO B CO A O C B S S S S ∆∆∆∆⋅⋅='';同理==∆∆''''O B A O A C S S ''O C B BO C AO B CO A S S S S ∆∆∆∆=⋅⋅ 从而:O 为'''C B A ∆的重心,则+'OA +'OB 0'=OC , 得:0=⋅+⋅+⋅∆∆∆OC S OB S OA S O AB O CA O BC .一、三角形的重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G 是ABC △的重心⇔)(31AC AB AG +=⇔0=++GC GB GA ⇔)(31OC OB OA OG ++= (O 为该平面上任意一点)变式:已知D E F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AB ,,的中点.则0=++CF BE AD . 二、三角形的外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O 是ABC △的外心⇔222||||||OC OB OA OC OB OA ==⇔== 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略证:C B A S S S O AB O CA O BC 2sin :2sin :2sin ::=∆∆∆,得: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 ;常用结论:O 是ABC △的外心⇒.2|| ;2||22AC AO AC AB AO AB =⋅=⋅ 三、三角形的垂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H 是ABC △的垂心⇔HA HC HC HB HB HA ⋅=⋅=⋅⇔222222||||||||||||AB HC CA HB BC HA +=+=+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略证:C B A S S S H AB H CA H BC tan :tan :tan ::=∆∆∆,得: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 ; 扩展:若O 是ABC △的外心,点H 满足:OC OB OA OH ++=,则H 是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BE 为直径,H 为垂心,O 为外心,D 为BC 中点;'有:为平行四边形AHCE EA CH AB EA AB CH EC AH BC EC BC AH ⇒⎪⎪⎭⎪⎪⎬⎫⇒⎭⎬⎫⊥⊥⇒⎭⎬⎫⊥⊥////进而得到:,//EC AH 且EC AH =,即:EC AH =; 又易知:OC OB OD EC +==2;故:OA OH OC OB AH -=+=,即:OC OB OA OH ++=又:OG OC OB OA ⋅=++3(G 为重心),故:OG OH ⋅=3;故:得到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证毕. 四、三角形的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I 是ABC △的内心⇔⎪⎪⎪⎪⎩⎪⎪⎪⎪⎨⎧=⎭⎫⎝⎛-⋅=⎭⎫⎝⎛-⋅=⎭⎫⎝⎛-⋅0||||0||||0||||CB CB CA CA CI BC BC BA BA BI AC AC AB AB AI ⇔⎪⎪⎪⎪⎩⎪⎪⎪⎪⎨⎧=⎭⎫⎝⎛+⋅=⎭⎫⎝⎛+⋅=⎭⎫⎝⎛+⋅0||||0||||0||||CA CA BC BC CI BA BA CB CB BI AC AC BA BA AI 0=⋅+⋅+⋅⇔IC c IB b IA a c b a OCc OB b OA a OI ++⋅+⋅+⋅=⇔cb a ACc AB b AI ++⋅+⋅=⇔ 0sin sin sin =⋅+⋅+⋅⇔IC C IB B IA A 注:式子中|||,||,|AB c CA b BC a ===,O 为任一点.略证:C B A c b a S S S IAB ICA IBC sin :sin :sin ::::==∆∆∆,得之. 五.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前已证) 测试题一.选择题1.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点P 的轨迹为BC 边的中线(射线),选C2.(03全国理4)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AC AB OA OP ++=λ⇔AC AB AP +=λAC AB +必平分BAC ∠,理由如下:ADACABACACABAB=+==1111,1==,故四边形11DCAB为菱形,对角线AD平分一组对角,ADACAB=+必定平分11ACB∠,即BAC∠,从而ACABAP+=λ也平分BAC∠.故知点P的轨迹为A∠的内角平分线(射线),选 B3.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ACABOAOP++=λ⇔ACABAP+=λ由BCACBCABBCACBCABBCAP+=+=⋅λλ得:0|)|||(=+-=⋅BCBCBCAPλ,得BCAP⊥点P的轨迹为BC边的高线所在直线. 选D4.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0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于CACCbBcBAB sin||sinsinsin||=⋅=⋅=,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线(射线),选C5.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cos cosOB OC AB ACOPAB B AC Cλ⎛⎫+ ⎪=++⎪⎝⎭,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0||||=+-=+=⋅+BCBCBCACBCABBCACAB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垂线, 选A6.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1()1()1[(31OCOBOAOPλλ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内心B.垂心C.重心D.AB边的中点解析:])21()1()1[(31OCOBOAOPλλλ++-+-=OCOD3)21(3)22(λλ++-=(D为AB边的中点)知CDP,,三点共线(因1321322=++-λλ),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线所在直线,但是0≠λ,故除去重心. 选D 7.已知O 是ABC ∆的重心,动点P 满足)22121(31OC OB OA OP ++=,则点P 一定为ABC △的( ) A .AB 边中线的中点 B .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 .重心D .AB 边的中点解析:)22121(31OC OB OA OP ++=OC OD 3231+=(D 为AB 边的中点) 进而有:PC DP 2=,故为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 选B8.在ABC △中,动点P 满足:CP AB CB CA ⋅-=222,则P 点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外心 B.内心 C .重心 D .垂心解析:CP AB CB CA ⋅-=222⇔02))((222=⋅-+-=⋅--CP AB CA CB CA CB CP AB CA CB 进而有:02=⋅PD AB (D 为AB 边的中点),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垂线, 选A9.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AP AC AB λ=+,则λ的值为( )A .2B .23C .3D .6 解析:P 为重心,得)(31AC AB AP +=,故AP AC AB ⋅=+3,选C10.设点P 是ABC ∆内一点,用ABC S ∆表示ABC ∆的面积,令ABC PBC S S ∆∆=1λ,ABCPCA S S∆∆=2λ,ABC PAB S S ∆∆=3λ.定义),,()(321λλλ=P f ,若)61,31,21()(),31,31,31()(==Q f G f 则( )A .点Q 在ABG ∆内B .点Q 在BCG ∆内C .点Q 在CAG ∆内D .以上皆不对 解析:G 为重心,画图得知, 选A11.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OB OA ( )A .21 B .0 C .1 D .21- 解析:由OC OB OA -=+,平方得知, 选D1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OB BC OA =+222AB OC CA +=+,则O 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由2222CA OB BC OA +=+⇔2222BC CA OB OA -=-BA BC CA OB OA BA BC CA BC CA OB OA OB OA ⋅-=+⋅⇔+-=+-⇔)()())(())(( 0)2()(=⋅=-++⋅⇔OC BA CA BC OB OA BA ,得AB OC ⊥;同理得:AC OB ⊥,BC OA ⊥,故为垂心, 选D 13.(06陕西)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0||||=⋅⎭⎫⎝⎛+BC AC AC AB AB 21||||=AC AC AB AB ,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解析:21||||=AC AC AB AB 0||||=⋅⎭⎫⎝⎛+BC AC AC AB AB :表明A ∠的内平分线也垂直于BC (三线合一), 知ABC ∆等腰;21||||=AC AC AB AB :得到︒=∠60A ;两者结合得到ABC ∆为等边三角形. 选D 14.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CA BC CB AB AC AB AB ⋅+⋅+⋅=2,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解析:CA BC CB AB AC AB AB ⋅+⋅+⋅=2CA BC AB CA BC CB AC AB ⋅+=⋅++⋅=2)( 得到:0=⋅CA BC ,得:︒=∠90C ,选C 二.填空题15.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 1 . 解析:直接用结论16.ABC ∆中,7,3,1===BC AC AB ,O 为重心,则=⋅AC AO27. 解析:)9(31)(31)(312+⋅=+⋅=+=⋅AC AB AC AC AB AC AC AB AC AO 利用:CB AC AB =-,两边平方得.23=⋅AC AB 故27)923(31=+=⋅AC AO17.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032=++OC OB OA ,则:ABC S ∆=∆AOC S 3 .解析:法1: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B COA BOC S S S ∆∆∆=::3:2:1,得:ABC S ∆=∆AOC S 32:6= 法2:0422232=+=+++=++OD OE OC OB OC OA OC OB OA (E 为AC 的中点,D 为BC 的中点)易得:D O E ,,三点共线,且OD EO 2=,从而得到:ABC ADC AOC S S S ∆∆∆==3132. 法3:作:OA OA =',OB OB 2'=,OC OC 3'=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36'''''' 从而得:331:13:)236(:==++=∆∆S S S S S S COA ABC . 18.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AC AB AO 5152+=,则:ABC S ∆=∆AOB S 5 . 解析:法1:AC AB AO 5152+=,用O 拆开得:022=+⋅+⋅OC OB OA , 'A 'B 'C O)(A BC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 B CO A BO C S S S ∆∆∆=::1:2:2,则:ABC S ∆51:5==∆AO B S 法2:AC AD AC AB AO 51545152+=+=,(D 为AB 边的中点),得到:C O D ,,共线,且OD CO 4=, 则:ABC S ∆5:==∆OD CD S AO B . 法3:同上题中法3,此处略.19.已知ABC ∆中,6,5===BC AC AB ,I 为ABC ∆的内心,且BC AB AI μλ+=,则=+μλ1615. 解析:法1:由BC AB BC AB AB AC AB c b a AC c AB b AI ⋅+⋅=+⋅+⋅=++⋅+⋅=++⋅+⋅=165161016)(5555655法2:如图,线长易知,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得:3:5:=ID AI , 故)21(8585BC AB AD AI ⋅+⋅=⋅=AB +⋅=1658520.已知ABC ∆中,1,1,2-=⋅==AC AB AC AB ,O 为ABC ∆的外心,且BC y AB x AO +=,则=+y x 27. 解析:法1:由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由AC AB y AB y x ABBC y AB y x AB AO AB ⋅+-=⇒+-⋅=⋅22)(2))((,得:y y x --=)(42;同理22)(2))((AC y AC AB y x ACBC y AB y x AC AO AC +⋅-=⇒+-⋅=⋅,得:y y x +--=)(21;易得:34,613==y x ,得27=+y x . 法2:以},{AC AB 为基底,表示:CO BO AO ,,,利用222CO BO AO ==,得之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y y x y y x AO )(2)(4222--+-=; AC y AB y x AB AO BO +--=-=)1(,y y x y y x BO )1(2)1(4222---+--=; AC y AB y x AC AO CO )1()(-+-=-=,)1)((2)1()(4222----+-=y y x y y x CO ;由22BO AO =0254=--⇒⇒y x 移项做差; 由22CO AO =0142=+-⇒⇒y x 移项做差; 联立方程解得:34,613==y x ,得27=+y x .BCA MNG21.已知O 为锐角ABC ∆的外心,︒=∠30A ,若AO m B C AC C B AB 2sin cos sin cos =⋅+⋅,则=m 21. 解析:由AO m AB B CAC C B AB AB 2)sin cos sin cos (⋅=⋅+⋅⋅ 得:22||sin cos cos ||||sin cos ||AB m B CA AC ABC B AB =⋅⋅⋅+⋅得:C m C A B mc BCA b c CB c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22⋅=+⇒=⋅⋅⋅+⋅得到:C A C A C A C A B C m sin sin cos cos )cos(cos cos cos sin =++-=+=⋅ 得:.2130sin sin =︒==A m 22.在ABC∆中,1,==⊥AD BC AB AD ,则⋅AD AC解析:.33)(2===⋅=⋅+=⋅AD AD AD BC AD BC AB AD AC 三.解答题23. 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C AB ,两边分别交于N M ,两点,且AM xAB = ,AN yAC = ,求证:113x y+=.解:由N G M ,,三点共线, 得:AN t AM t AG ⋅+⋅-=)1(AC ty AB x t ⋅+⋅-=)1(--------①又G 是ABC ∆的重心得:AC AB AG ⋅+⋅=3131 ---------② 由①②得:⎪⎪⎩⎪⎪⎨⎧==-3131)1(ty x t ,消去t 得:113x y +=.24.设O 在ABC ∆的内部,若有正实数321,,λλλ满足:0321=⋅+⋅+⋅OC OB OA λλλ, 求证:AO B CO A BO C S S S ∆∆∆=::::321λλλ.证明:作:OA OA ⋅=1'λ,OB OB ⋅=2'λ,OC OC ⋅=3'λ 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13''32''λλλλλλ 从而得:AOB COA BOC S S S SSS∆∆∆==::::::211332321λλλλλλλλλ25.已知向量1OP ,2OP ,3OP 满足条件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1,求证: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证明:由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平方得:1212112121-=⋅⇒=⋅++OP OP OP OP'A 'B 'C OABC从而得:3||21====P P同理可得:3||||1332==P P P P ,即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26.在ABC ∆中,︒===60,5,2A AC AB ,求从顶点B A ,出发的两条中线BE AD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设b AB a AC ==,,则,560cos 25,4,2522=︒⨯⨯=⋅==b a b a且b a BE b a AD -=+=21),(21; 则,3)8525(41)2(41)21()(2122=--=-⋅-=-⋅+=⋅b b a a b a b a BE AD2394102521|)(|21||=++==+=b a AD22116202521|)2(|21||=+-==-=b a BE 故:.919149142212393||||,cos ==⋅=>=<BE AD BEAD BE AD27.已知H 是ABC △的垂心,且||||BC AH =,试求∠A 的度数.解: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点O 是ABC △的外心。
平面向量与四心(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含答案,上课直接用
补充: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证明:⇔=++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2)证明:⇔⋅=⋅=⋅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 AC 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bACc AB +平分BAC ∠,(λ=∴AO b AC c AB +),令c b a bc ++=λ∴cb a bcAO ++=(b AC 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 ∴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练习:1.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AP AC AB λ=+,则λ的值为( )A .2B .3C .23D .6 2.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OB OA ( )A .21B .0C .1D .21-3.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022=++OC OB OA ,则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ABOC 面积之比是( )A .0B .23C .45D .34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若OC OB OA OH ++=,则H 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重心D .外心5.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OB BC OA =+222AB OC CA +=+,则O 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重心D .外心6.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7.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0且AB →|AB →| ·AC →|AC →|=12 , 则△ABC 为(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8.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CA BC CB AB AC AB AB ⋅+⋅+⋅=2,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9.在△ABC 中,已知向量21||||0||||(==⋅+AC ACAB ABBC AC AC AB AB AC AB 满足与,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10. 在ΔABC 中,O 为中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2,则)(OC OB OA +⋅的最小值为 .补充: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答案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 -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0a 为单位向量 |0a|=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向量加法AB BC u u u r u u u r =AC u u ur 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AB BC CD PQ QR A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L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Ⅰ)a a;(Ⅱ)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 时,0a ,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 使:2211e e a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 1212,a b x x y y r r ,1212a b x x y y rr (2) 若 2211,,,y x B y x A ,则 2121,AB x x y y u u u r(3) 若a r =(x,y),则 a r=( x, y)(4)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1221//0a b x y x y rr (5) 若 1122,,,a x y b x y r r,则a b r r ,02121 y y x x☆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它们的夹角为 ,则a r ·b r =︱a r︱·︱b r ︱cos 叫做a r 与b r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a r r☆向量的投影:︱b r ︱cos =||a ba r r r ∈R ,称为向量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r ·b r 等于a r 的长度与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22||a a a a r r r r☆乘法公式成立:2222a b a b a b a b r r r r r r r r ;2222a ba ab b r r r r r r 222a a b b r r r r☆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与b r ,作OA uu u r =a r , OB uuu r =b r ,则∠AOB= (001800 )叫做向量a r与b r 的夹角cos =cos ,a ba b a b • •r r r r r r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r 与b r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r 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设,,,,分点,,设、是直线上两点,点在P x y P x y P x y P P P 11122212ll 上且不同于、,若存在一实数,使,则叫做分有向线段P P P P PP P 1212P P P P P P P P 12121200所成的比(,在线段内,,在外),且x x x y y y P P P x x x y y y12121212121122 ,为中点时, 如:,,,,,, ABC A x y B x y C x y 112233则重心的坐标是, ABC G x x x y y y 12312333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BC ,E D 、分别为边AC BC 、的中点.2 2 2 //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即选C .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分别为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平分BAC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即选B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 垂直BC ,BE 垂直AC , D 、E 是垂足.BC=0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即选D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 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 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 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 AC OB 同理BC OA ,AB OC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 ABC 的内心BCDB CDO c b a 为ABC 的内心.证明:bc 、分别为方向上的单位向量,bc平分BAC , (AO bc),令c b a bcc b a bc (bACc AB) 化简得0)( AC c AB b OA c b a0 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完整版)三角形重心、外心、垂心、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其性质
向量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旁心三角形重心、内心、垂心、外心的概念及简单的三角形形状判断方法。
重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中线的交点; 垂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垂线上的交点;内心:ABC ∆中、每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 外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
一、重心1、O 是ABC ∆的重心⇔0=++OC OB OA若O 是ABC ∆的重心,则ABC AOB AOC BOC ∆=∆=∆=∆31故0=++OC OB OA ,)(31PC PB PA PG ++=⇔G 为ABC ∆的重心。
2、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 是△ABC 的重心⇔)(31PC PB PA PG ++=. 证明:CG PC BG PB AG PA PG +=+=+=⇒)()(3PC PB PA CG BG AG PG +++++= ∵G 是△ABC 的重心∴0=++GC GB GA ⇒0=++CG BG AG ,即PC PB PA PG ++=3 由此可得)(31PC PB PA PG ++=.(反之亦然(证略))3、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
例1 若O 为ABC ∆内一点,0OA OB OC ++= ,则O 是ABC ∆ 的( )A .内心B .外心C .垂心D .重心二、垂心1、O 是ABC ∆的垂心⇔OC OA OC OB OB OA •=•=• 若O 是ABC ∆(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 故0tan tan tan =++OC C OB B OA A2、H 是面内任一点,HA HC HC HB HB HA ⋅=⋅=⋅⇔点H 是△ABC 的垂心。
由AC HB AC HB HA HC HB HC HB HB HA ⊥⇔=⋅⇔=-⋅⇔⋅=⋅00)(, 同理AB HC ⊥,BC HA ⊥。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内心和垂心。
它们的位置可以用向量的形式来描述。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角形“四心”的向量形式以及其证明。
1.重心:重心是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用G表示。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重心G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G=(A+B+C)/3其向量形式为:OG=(OA+OB+OC)/3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由定义可知,重心是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
而中线的坐标可以通过两个顶点的坐标的平均值得到。
因此,重心的坐标是三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根据向量加法的性质,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2.外心:外心是指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圆心,找到一个圆使得三条边都是这个圆的切线。
用O表示外心。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外心O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O=(a^2*A+b^2*B+c^2*C)/(a^2+b^2+c^2)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BC、AC和AB的长度。
其向量形式为:OO=(a^2*OA+b^2*OB+c^2*OC)/(a^2+b^2+c^2)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设外心为O,连接OA、OB、OC,并设AO的长度为R,BO的长度为R',CO的长度为R''。
根据定义可知,OA,OB,OC都是截圆半径,可以得到以下关系:OA⊥BC,OB⊥AC,OC⊥AB由于OA、OB、OC是向量,因此上述关系可以写为:OA·BC=0,OB·AC=0,OC·AB=0其中“·”表示点乘。
根据向量的点乘性质可知:OA·(B-C)=0,OB·(C-A)=0,OC·(A-B)=0将向量差展开得:OA·B-OA·C=0,OB·C-OB·A=0,OC·A-OC·B=0进一步展开可得:R^2-R'^2=0,R'^2-R''^2=0,R''^2-R^2=0整理得:R^2-R'^2=R''^2-R^2移项得:2R^2=R'^2+R''^2根据圆的定义可知,外心到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因此R=R'=R''。
平面向量中三角形“四心”与应用
平面向量种三角形“四心”与应用一.重要结论1.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为O →→→→=++⇔0OC OB OA 证明:G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GC GB GA ++=0⇔点G 是△ABC 的重心.证明:作图如右,图中GEGC GB =+连结BE 和CE ,则CE=GB ,BE=GC ⇔BGCE 为平行四边形⇒D 是BC 的中点,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将GE GC GB =+代入GC GB GA ++=0,得EG GA +=0⇒GD GE GA 2-=-=,故G 是△ABC 的重心.(反之亦然(证略))重心性质1.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 是△ABC 的重心⇔)(31PC PB P A PG ++=.证明:CG PC BG PB AG P A PG +=+=+=⇒)()(3PC PB P A CG BG AG PG +++++=∵G 是△ABC 的重心∴GC GB GA ++=0⇒CG BG AG ++=0,即PC PB P A PG ++=3,由此可得)(31PC PB P A PG ++=.(反之亦然(证略))重心性质2.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两点,且AM xAB = ,AN y AC = ,则113x y+=.证明:点G 是ABC ∆的重心,知GA GB GC ++=O ,得()()AG AB AG AC AG -+-+-=O ,有1()3AG AB AC =+ .又M ,N ,G 三点共线(A不在直线MN 上),于是存在,λμ,使得(1)AG AM AN λμλμ=++=且,有AG xAB y AC λμ=+ =1()3AB AC +,得113x y λμλμ+=⎧⎪⎨==⎪⎩,于是得113x y +=2.外心: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外心O →→→==⇔OC OB OA 222OCOB OA ==⇔→→→→→→→→→=⋅⎪⎭⎫⎝⎛+=⋅⎪⎭⎫ ⎝⎛+=⋅⎪⎭⎫ ⎝⎛+⇔0CA OA OC BC OC OB AB OB OA 外心性质:如图,O 为ABC ∆的外心,证明:1.2||21→→→=⋅AB AB AO ;2||21→→→=⋅AC AC AO ,同理可得→→⋅BC BO 等.2.)|||(|4122→→→→+=⋅AC AB AF AO ,同理可得→→⋅BF BO 等.3.)|||(|2122→→→→-=⋅AB AC BC AO ,同理可得→→⋅AC BO 等.证明:结合三角形中线向量公式及极化恒等式即可完成证明.附: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2||→→→=⋅AB AC AB .3.内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为O 0=⋅+⋅+⋅⇔→→→→→→OC AB OB CA OA BC 内心性质.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AC ABAB OA OP ++=λ,[)+∞∈,0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ABAB AB 的单位向量设AB 与AC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21e e 和,又AP OA OP =-,则原式可化为)(21e e AP +=λ,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 平分BAC ∠,那么在ABC ∆中,AP 平分BAC ∠,则知选B.4.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垂心为O →→→→→→⋅=⋅=⋅⇔OAOC OC OB OB OA 垂心性质.点H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HA HC HC HB HB HA ⋅=⋅=⋅⇔点H 是△ABC 的垂心.由AC HB AC HB HA HC HB HC HB HB HA ⊥⇔=⋅⇔=-⋅⇔⋅=⋅00)(,同理AB HC ⊥,BC HA ⊥.故H 是△ABC 的垂心.(反之亦然(证略))二.典例分析1.若O 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a ,b ,c 是△ABC 的三边,满足以下条件0a OA b OB c OC ⋅+⋅+⋅=,则O 是△ABC 的()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解析:,OB OA AB OC OA AC =+=+ 且0a OA b OB c OC ⋅+⋅+⋅=,()0a b c OA b AB c AC ∴++⋅+⋅+⋅=,化简得bc AB AC AO a b c AB AC ⎛⎫ ⎪=+⎪++⎝⎭,设AB AC AP AB AC =+ ,又AB AB与AC AC 分别为AB 和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P ∴平分BAC ∠,又,AO AP共线,故AO 平分BAC ∠,同理可得BO 平分ABC ∠,CO 平分ACB ∠,故O 是△ABC 的内心.故选:C.2.在ABC 中,向量AB 与AC 满足0||||AB AC BC AB AC ⎛⎫+⋅= ⎪⎝⎭,且2||||BA BC BA BC ⋅=,则ABC为()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0||||AB AC BC AB AC ⎛⎫+⋅= ⎪⎝⎭,∴BAC ∠的角平分线垂直于BC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得到ABC为等腰三角形,又∵2||||BA BC BA BC ⋅= ,∴=45ABC ∠︒,则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3.已知D 是ABC 内部(不含边界)一点,若::5:4:3ABD BCD CAD S S S =△△△,AD xAB y AC =+,则x y +=()A .23B .34C .712D .1解析:如图,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与点M,设点B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B d ,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C d ,因为::5:4:3ABD BCD CAD S S S =△△△,所以设5,4,3ABD BCD CAD S k S k S k ===△△△,因为AM 与向量AD 共线,设AM AD xAB y AC ==+ λλλ,BM BC = μ,AM AB BM ∴=+AB BC =+ μ()(1),AB AC AB AB AC =+-=-+ μμμ所以1x y λμλμ=-⎧⎨=⎩,即11x y μμλλλ-+=+=,AM AD DM AD AD +==λ()()()B C B C AD DM d d AD d d +⨯+=⨯+111()53432221153222B B c B C C AD d AD d d d k k k k k AD d AD d ⨯+⨯+⨯+++===+⨯+⨯,所以123x y +==λ故选:A4.已知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0)λ>,射线AP 与边BC 交于点D ,若23BAC π∠=,||1AD = ,则||BC 的最小值为()AB .2C.D.解析:AB AB 表示与AB 共线的单位向量,AC AC表示与AC共线的单位向量,所以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即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在ABD △中,3BAD π∠=,||1AD = ,利用正弦定理知:2sin sin 3sin AD BD B Bπ=⨯=同理,在ACD △中,2sin sin 3sin AD CD C Cπ=⨯=,1122sin sin 2sin sin BC BD CD B C B C ⎫=+==+⎝⎭,其中3B C π+=,分析可知当6B C π==时,BC取得最小值,即min 12sin 6BC π=⨯=5.已知点O 是锐角ABC 的外心,8AB =,12AC =,3A π=,若AO x AB y AC =+ ,则69x y +=()A .6B .5C .4D .3解析:如图所示,过点O 分别作⊥OD AB ,OE AC ⊥,垂足分别为D ,E ;则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221183222AO AB AB ⋅==⨯= ,2211127222AO AC AC ⋅==⨯= ;又3A π=,∴812cos 483AB AC π⋅=⨯⨯= ,∵AO x AB y AC =+ ,∴2AO AB xAB y AC AB ⋅=+⋅ ,2AO AC xAC AB y AC ⋅=⋅+ ,化为326448x y =+①,7248144x y =+②,联立①②解得16x =,49y =;∴695x y +=.故选:B6.已知ABC 外接圆圆心为O ,G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0GA GB GC ++=.若AB AC += 52AO,则sin BOG ∠=()A .12B .14C.4D解析:取BC 的中点D ,连接AD ,由0GA GB GC ++=,知G 为ABC 的重心,则G 在AD 上,所以12()33AG AB AC AD =+= ,而24()55AO AB AC AD =+=,所以A ,G ,O ,D 四点共线,所以AB AC =,即AD BC ⊥,不妨令5AD =,则4AO BO ==,1OD =.所以sin sin 4BD BOG BOD BO ∠=∠==.故选:C .7.设H 是ABC ∆的垂心,且3450HA HB HC ++=,则cos ABC ∠=______.解析:H 是ABC ∆的垂心⇔::tan :tan :tan BHC CHA AHB S S S A B C∆∆∆=⇔tan tan tan 0A HAB HBC HC∙∙∙++=由题设得tan tan tan345A B Cλ===.再由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得λ=,tan 5B =.故cos 21ABC ∠=.故答案为:218.已知点O 为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1OA OB OC ===,3450OA OB OC ++=,则AB AC ⋅= ___.解析:∵1OA OB OC === ,3450OA OB OC ++= ,∴345OA OB OC +=-,两边同时平方可得,9162425OA OB ++⋅= ,∴0OA OB ⋅=,∵3455OC OA OB =--,则()()AB AC OB OA OC OA ⋅=-⋅- ()8455OB OA OA OB ⎛⎫=-⋅-- ⎪⎝⎭2284845555OB OA OB OA OB OA =-⋅-++⋅ 48400555=-++=,故答案为45.。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 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 : 1 ;(2) 垂心一一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 内心一一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 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a0为单位向量I a0|= 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一uuu UULT uuur☆向量加法AB BC = AC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uuu uur uuur uuu uuu uuuAB BC CD L PQ QR 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入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入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I) a a ;(U)当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时,a 0,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b = a☆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0(2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i , 2使:a 心 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uuu⑵若 A X i , y i , B X 2, y 2,则 AB x ? X i , y 2 y i⑶若a :=(x,y), 则 a =( x, y)⑷若a 冷% r ,b r r x 2, y 2,贝U a//b x 』2 X2% 0⑸若a冷% r ,br rx 2, y 2,贝U a b ,X iX 2y i y 2☆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 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rr r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则a • b = I a 丨・丨b 丨cos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规定o$ 0rr☆数量积的几何意义:a •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ra若r br by2y1卷X1yy y1X1r bra☆向量的投影:I cos€R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 r r r 2 r 2 a a a | a |☆乘法公式成立: a br 2 r r r a 2a bb☆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与b , uun r uuu r作O A = a , O B = b ,贝AOB=(0°1800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y2卷r r 2 r 2 r r r 2 a b a 2a b br r c r r c r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同方向时,B =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9 =180 0,同时0与其 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 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x i x 2X i,p 为P i P 2中点时, y i y 21y设 P X i ,y i ,P 2 X 2,y 2,分点 Px , y ,设R 、P 2是直线I 上两点,P 点在I 上且不同于R 、 P 2,若存在一实数,使 P i PPP 2,则叫做P 分有向线段RP 2所成的比(0,P 在线段P 1P 2内,0,P 在RP 2外),且 如: ABC ,A X i ,y i ,B X 2,y ?C X 3,y 3则ABC 重心G 的坐标是X i X 2 X 3y i y 2 y 33cos = cosrarb 9. rax 1 x 2 2 y i y 2 2—b 2 y2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 例1 :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分析:如图所示ABC , D、E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AB AC 2AD OP OA 2 ADOP OA AP AP 2 AD AP〃AD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重心,即选C .AB AC平分BAC ,AB AC 满足OP OA (AB AC),0, ,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OP 例2 :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OA(AB AC、AC),0, ,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B动点满足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ABMAC分别为AB、AC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COP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内心,即选例3: O是平面上一定点,OA (AB ACB.AB cosB),AC cosCA、B、0,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 动点,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满足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 , BE 垂直AC ,D、E是垂足.AB ACAB cosB)BCAC cosCB D=AB BC AC BCAB cosB AC cosC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证法 1:设 O(x, y), A(x 「yj B (X 2, y 2),C(X 3, y 3)证法2 :如图AO 2ODO 是ABC 的重心(2)OA OB OB OC OC OA O 为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 BE 垂直 AC ,AD 垂直BC E 是垂足.OA OB OB OC OB(OA OC) OB CA 0 OB AC 同理OA BC ,OC AB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a,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0是 ABC 的内心 AC BC cosC| AC | cosC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D .(1 ) OA OB OCO 是ABC 的重心.OA OB OC 0(X i x) (y i y)(X 2 x) (X 3 x) 0 y) (y 3y) 0(y 2X i X 2 X 33 % y 2 y 33O 是ABC 的重心.OA OB OC OA2ODA 、0、D 三点共线, 且O 分AD 为2 :AB BC cosBBC + BC =0aOA bOB cOC 0 O 为 ABC 的内心.证明: AB 、、AC 分别为AB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c b aOA bOB cOC 0(4) OA OB OC O 为 ABC 的外心。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 角 形 的“四 心”所谓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及内心;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的中心;一、三角形的外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叫外心,即外接圆圆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性 质:1.外心到三顶点等距,即OC OB OA ==;2.外心与三角形边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三角形的这一边,即AB OF AC OE BC OD ⊥⊥⊥,,.3.向量性质: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AC OA OC CB OC OB BA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外心;二、三角形的内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圆心;ABC ∆的内心一般用字母I 表示,它具有如下性质:性 质:1.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等距,且顶点与内心的连线平分顶角;2.三角形的面积=⨯21三角形的周长⨯内切圆的半径. 3.向量性质:设()+∞∈,0λ,则向量||||(AC AB AP =λ,则动点P 的轨迹过ABC ∆的内心;三、三角形的垂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H 表示;性 质:1.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对边,即AB CH AC BH BC AH ⊥⊥⊥,,;2.向量性质:结论1: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OA OC OC OB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结论2: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22AB OC CA OB BC OA +=+=+,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 四、三角形的“重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G 表示;性 质:1.顶点与重心G 的连线必平分对边;2.重心定理:三角形重心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即GF GC GE GB GD GA 2,2,2===3.重心的坐标是三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即3,3C B AG C B A G y y y y x x x x ++=++=. 4.向量性质:10=++GC GB GA ; 2)(31PC PB PA PG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培优专题1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与重心问题,尤其是与平面向量相结合后,学生考查时感觉比较棘手,错误率较高,甚至无从下手。
因此,本讲将对与“四心”有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借助典型例题说明解题要领。
知识点1 三角形的内心1、内心的定义: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或内切圆的圆心).如图,点P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常见内心的向量表示:(1)||||||0AB PC BC PA CA PB ++=(或0aPA bPB cPC ++=)其中,,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边AC AB BC 、、的长 (2)(),(0,)||||AB ACAP AB AC λ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经过三角形的内心 (注:向量()AB AC ABACλ+(0λ≠)所在直线过ABC ∆内心(是BAC ∠角平分线所在直线))3、破解内心问题,主要是利用了平面向量的共线法,通过构造与角平分线共线的向量,即两个单位向量的和向量。
拓展:是平面上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满足,证明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内心. 【解析】证明:、分别表示与、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又,; 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内心.知识点2 三角形的外心1、外心的定义: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或外接圆的圆心)注: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2、常用外心的向量表示:(1)222||||||OA OB OC OA OB OC ==⇔==(2)()()()0OA OB AB OB OC BC OA OC AC +⋅=+⋅=+⋅= 变形:P 为平面ABC 内一动点,若()()()()()()0OA OB PB PA OB OC PC PB OA OC PC PA +⋅−=+⋅−=+⋅−=,则O 为三角形的外心3、破解外心问题,关键是运用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和数量积的运算,结合数量积的运算律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外心。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附向量知识点)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向量加法AB BC +=AC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AB BC CD PQ QR AR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Ⅰ)a a⋅=λλ;(Ⅱ)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 =a λ,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a λ☆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 λλ+=,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1212a b x x y y ⋅=⋅+⋅(2) 若()()2211,,,y x B y x A ,则()2121,AB x x y y =--(3) 若a =(x,y),则λa =(λx, λy)(4)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21//0a b x y x y ⇔-= (5) 若()()1122,,,a x y b x y ==,则a b ⊥,02121=⋅+⋅y y x x☆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a ︱·︱b ︱cos θ 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0a ⋅=☆向量的投影:︱b ︱cos θ=||a ba ⋅∈R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22||a a a a ⋅==☆乘法公式成立: ()()2222a b a b a b a b +⋅-=-=-;()2222a ba ab b ±=±⋅+222a a b b =±⋅+☆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作OA =a , OB =b ,则∠AOB=θ (01800≤≤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cos θ=cos ,a b a ba b•<>=•=222221212121y x y x +⋅+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补充:线段的定比分点()()()设,,,,分点,,设、是直线上两点,点在P x y P x y P x y P P P 11122212ll 上且不同于、,若存在一实数,使,则叫做分有向线段P P P P PP P 1212λλλ→=→P P P P P P P P 12121200→><所成的比(,在线段内,,在外),且λλx x x y y y P P P x x x y y y =++=++⎧⎨⎪⎪⎩⎪⎪=+=+⎧⎨⎪⎪⎩⎪⎪12121212121122λλλλ,为中点时,()()()如:,,,,,,∆ABC A x y B x y C x y 112233则重心的坐标是,∆ABC G x x x y y y 12312333++++⎛⎝ ⎫⎭⎪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BC ∆,E D 、分别为边AC BC 、的中点.AD AC AB 2=+ ∴AD OA OP λ2+= AP OA OP += AD AP λ2=∴AP ∴//AD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即选C .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ACAB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C AB +平分BAC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即选B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 垂直BC ,BE 垂直AC , D 、E 是垂足.AC AB +BC ⋅=BC AC BC AB ⋅+=+-=0∴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即选D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 ⎩⎨⎧=-+-+-=-+-+-0)()()(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 ⎪⎪⎩⎪⎪⎨⎧++=++=⇔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CA OB OC OA OB OC OB OB OA AC OB ⊥⇔同理BC OA ⊥,ABOC ⊥⇔O 为ABC ∆的垂心B CDB CD(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AC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bACc AB +平分BAC ∠, (λ=∴AO bACc AB +),令c b a bc ++=λ ∴c b a bc AO ++=(bAC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在三角形中,有四个特殊的点,即内心、外心、重心和垂心,它们可以与向量知识有所交汇。
1. 内心: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表示为I。
内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IA=IB=IC。
如果我们用向量OA、OB、OC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内心为I的向量为OI,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I = (IA/2) * (OA/|OA| + OB/|OB| + OC/|OC|)。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内心的位置。
2. 外心: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表示为O。
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OA=OB=OC。
如果我们用向量AB、BC、CA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外心为O的向量为OO,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O = (OA/2) + (OB/2) + (OC/2)。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外心的位置。
3. 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表示为G。
重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按比例为2:1,即GA = GB = GC = 2/3 * OA。
如果我们用向量OA、OB、OC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重心为G的向量为OG,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G = (OA + OB + OC)/3。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重心的位置。
4. 垂心:三角形的垂心是三个高的交点,表示为H。
垂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满足HHa/HOa = HHb/HOb = HHc/HOc = -1。
如果我们用向量HA、HB、HC表示三个高的向量,并设垂心为H的向量为OH,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H = HA + HB + HC。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垂心的位置。
向量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和垂心的位置,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妙用三角形“四心”的性质解答向量问题
四、妙用三角形垂心的性质
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的交点.其
性质有:(1)若 O、H 分别为 △ABC 的外心和垂心,则
O∠AB∙AOOB==∠OHB∙AOCC,=∠OACB∙OHA=.∠在O解BC答,向∠量BC问O题= ∠时H,C可A ;以(根2)
据三角形垂心的定义推断出垂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 关 系 式 OA∙OB = OB∙OC = OC∙OA 来 判 定 三 角 形 的 垂
意确定三角形的外心,然后根据题意明确外心与三角
形三个顶点、三个角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外
心的性质来解题.
共
例 2. 线的
已知 O 是平 三 点. 若 动
面内一点 点P满
,A,B,C 是平 足 OP = OB
面内不
+ 2
O C
+
| | | | æ
λçç è
ABAcBos B +
ACAcCos
C
ö ÷ ÷ ø
三角形边的AB距C离的相外等心,,则都等aO于A 内+ b切OB圆 +的cO半C径= 0;(;(3)4)若∠OBO为C三=
90°+
∠
A 2
,∠BOA
=90°+
∠
C 2
,∠AOC
=90°+
∠
B 2
.在解
答向量问题时,需根据三角形内心的定义确定内心的
位置及其与三条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便可根据三角
形内心的性质来解题.
,λμ A=P45=.m
AD
,
∴
AD
=
λ m
AB
+
μ m
AC
,
∵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 外心 垂心 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外心垂心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1. 引言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形状,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特征。
在三角形中,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是四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重要点,它们的位置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几何信息。
本文将围绕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展开讨论,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向量数值关系。
2. 内心内心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它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切。
记三角形的内心为I,三个顶点为A、B、C,分别到内心的距离记为r。
根据定义,内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IA = IB = IC = r。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内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IA、向量IB和向量I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IA = r * 向量AI,即向量IA与向量AI同方向且长度为r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IB = 向量AB + 向量AI。
同理,向量IC = 向量BC + 向量BI。
通过这些向量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并深入探讨内心在三角形内部的位置特性。
3. 外心外心是一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位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记三角形的外心为O,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R1、R2和R3。
根据定义,外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OA = OB = OC = R。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外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外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OA、向量OB和向量O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OA = R * 向量AO,即向量OA与向量AO同方向且长度为R 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OB = 向量AB + 向量AO。
向量五心终极版本(老师)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旁心知识的交汇一、五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5) 旁心——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与一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二、 “重心”的向量风采【命题1】 已知G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0GA GB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G 就是ABC △的重心.如图⑴、A'A【命题2】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解析】 由题意()AP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时,由于()AB AC λ+u u u r u u u r 表示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向量,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如图⑵、 二、“垂心”的向量风采【命题3】 P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 就是ABC △的垂心.【解析】 由PA PB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得()0PB PA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0PB CA ⋅=u u u r u u u r ,所以PB CA u u u r u u u r⊥.同理可证PC AB u u u r u u u r ⊥,PA BC u u u r u u u r⊥.∴P 就是ABC △的垂心.如图⑶、【命题4】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cos cos AB AC OP OA AB B AC 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0)λ∈+∞,,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 【解析】 由题意cos cos AB AC AP AB B AC 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由于0cos cos AB AC BC AB B AC C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0cos cos AB BC AC BCBC CB AB B AC C⋅⋅+=-=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所以AP u u u r 表示垂直于BC uuu r 的向量,即P 点在过点A 且垂直于BC 的直线上,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如图⑷、 三、“内心”的向量风采【命题5】 已知I 为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AB c =,AC b =,BC a = .若0aIA bIB cIC ++=u u r u u r u u r,则I 就是ABC △的内心.AB ⋅u u u r ∴bc AB AC AI a b c AB AC ⎛⎫ ⎪=+ ⎪++⎝⎭u u u r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u r .∵AB AB u u u r u u ur 与AC ACu u u r u u u r 分别为AB u u u r 与AC u u u r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AI u u r与BAC ∠平分线共线,即AI 平分BAC ∠.同理可证:BI 平分ABC ∠,CI 平分ACB ∠.从而I 就是ABC △的内心,如图⑸、【命题6】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图⑴ 图⑵图⑶ ABO CABAB AC OP OA AB A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解析】 由题意得AB AC AP AB A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时,AP u u u r 表示BA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向的向量,故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如图⑹、四、“外心”的向量风采【命题7】 已知O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222OA OB OC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则O 就是ABC △的外心.【解析】 若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O 就是ABC△的外心,如图⑺。
高一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含解析)
1 1 1 1 1 定义 f ( P) = (λ , λ , λ ) ,若 f (G) = ( 1 , , ), f (Q) = ( , , ) 则( ) 3 3 3 2 3 6 A.点 Q 在 ∆ABG 内 B.点 Q 在 ∆BCG 内 C.点 Q 在 ∆CAG 内 D.以上皆不对 解析: G 为重心,画图得知 例 8. 如图,已知点 G 是 ∆ABC 的重心,过 G 作直线与 AB, AC 两边分别交于 M , N 两点,
=
1 5
2 1 AB + AC ,用 O 拆开得: 2 ⋅ OA + 2⋅ OB + OC = 0 , 法 2: AO = 5 5
由奔驰定理可得: S
∆BOC
: S ∆COA : S ∆AOB = 2 : 2 : 1
,则 S
∆ABC
: S ∆AOB = (2 + 2 + 1) : 1 = 5 .
A
2 1 4 1 AB + AC = AD + AC , 法 3: AO = 5 (取 D 为 AB 边的中点) , 5 5 5
∆ABC ∆ABC
∆AOC ∆ABC
⋅ AB +
S ∆AOB ⋅ AC S ∆ABC
A
O B C
两边乘以 S 整理可得: − S 移项整理为 (S − S − S 即得 S ⋅ OA + S ⋅ OB + S 注:若简记三个面积: S = S , S
∆ABC ∆AOC ∆OBC ∆OCA ∆OBC A
A
=λ
,S S
∆AOB ∆ABC
=µ
,S S
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
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在我们学习数学的奇妙旅程中,三角形的四心向量公式就像是隐藏在数学城堡中的神秘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先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四心吧。
这四心分别是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
它们在三角形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性质。
咱们先聊聊重心。
重心可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哦。
那重心的向量公式是什么呢?设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x₁, y₁)、B(x₂,y₂)、C(x₃, y₃),那么重心 G 的坐标就是((x₁ + x₂ + x₃)/3, (y₁ + y₂+ y₃)/3)。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调皮鬼一脸茫然地问我:“老师,这重心到底有啥用啊?”我笑着回答他:“你想想啊,如果我们要做一个三角形的跷跷板,那重心的位置是不是就特别重要啦?它得在正中间,不然跷跷板可就不平衡咯!”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一下子就记住了重心的重要性。
再来说说垂心。
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对于垂心的向量公式,那可有点复杂啦,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理解。
内心呢,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内心的向量公式理解起来也需要花点心思。
最后是外心,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也就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在解决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问题时,这些向量公式可真是我们的得力助手。
比如,在一些几何证明题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公式,就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记得有一次考试,有一道关于三角形重心的题目,很多同学都没有做对。
我在讲解的时候,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运用重心的向量公式,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学习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就像是在数学的海洋中驾驭一艘小船,虽然有时会遇到风浪,但只要我们掌握好方向,就能顺利前行。
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这些公式的时候,不要害怕,多做练习,多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结论
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结论
在平面几何中,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是四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必备元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重心、垂心、
内心和外心的一些向量结论。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重心。
重心是指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也
是三角形内所有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通过向量的
知识,我们可以得知,重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和为零向量。
换
句话说,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和就是重心的向量。
这条结论对于求解重
心问题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垂心。
垂心是指三角形三个顶点到对边垂
线的交点。
我们可以得知,垂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互相垂直。
这条结论也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地计算垂心的坐标。
再来说一下内心。
内心是指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
形内切圆的圆心。
我们可以得知,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之和
等于零。
这条结论同样也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地计算内心的坐标。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外心。
外心是指三角形三个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我们可以得知,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
的向量互相垂直且长度相等。
这条结论同样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
地计算外心的坐标。
综上所述,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都有其特定的向量结论。
这些结论不仅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非常有用,而且对于我们加深对向量的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结论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一、四心的概念介绍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
(2)⇔⋅=⋅=⋅O 为ABC ∆的垂心.
(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
O c b a ⇔=++为ABC ∆的内心.
(4
==⇔O 为ABC ∆的外心。
典型例题:
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例2:(03全国理4)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练习:
1.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λ=+,则λ的值为( )
A .2
B .2
3 C .3 D .6 2.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 )
A .21
B .0
C .1
D .2
1- 3.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22=++,则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ABOC 面积之比是( )
A .0
B .23
C .45
D .3
4 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若++=,则H 是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5.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 2
22+=+,则O 是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6.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m ++=, 则实数m =
7.(06陕西)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0且AB →|AB →| ·AC →|AC →|
=12 ,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8.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2
,则ABC ∆为(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练习答案:C 、D 、C 、D 、D 、1、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