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学生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定义:我们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三角形内切圆圆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垂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即三角形外接圆圆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我们将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合称为三角形的“四心”.(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2.应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重心到三角形的顶点的距离是相应中线长的三分之二;三角形的垂心与顶点的连线垂直于该顶点的对边.3.注意点:三角形的“四心”与平面向量知识的结合.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 ⎩⎨⎧=-+-+-=-+-+-0)()()(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 ⎪⎪⎩⎪⎪⎨⎧++=++=⇔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CA OB OC OA OB OC OB OB OAAC OB ⊥⇔同理BC OA ⊥,AB OC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AC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bAC c AB +平分BAC ∠, (λ=∴AO b AC c AB +),令cb a bc++=λ ∴cb a bcAO ++=(b AC 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 ∴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向量与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关系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线与向量的结合121212,PA =1=,=.ABOA OB PB AB λλλλλλ=++u u r u u u r u u u r1.定理:如图,设OP 则,且(记忆:交叉分配系数)=()OA OBAP BPλ+u u u r u u u r2.若M 是OP 上的任意一点,则OM (记忆:分母对应分配系数)应用1:(1)中线: (2)高线:(3)角平分线: (4)中垂线:应用2.四线上的动点表示:(1)中线上的动点: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或()||sin ||sin ABAC AB B AC Cλ+u u u ru u u r u u ur u u u r(2)高线上的动点:()cos cos AB AC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角平分线上的动点:()AB AC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4)中垂线上的动点: ()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BOC AOC AOB O ABC S OA S OB S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定理:设是内任意一点,则(记忆:拉力平衡原则) 应用:(1)O 是ABC ∆的重心. ⇔b a S S S AOB AOC BOC ::::=∆∆∆=1:1:1⇔ 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2)O 为ABC ∆的垂心. ⇔ C tan B tan A tan S S S AOB AOC BOC ::::=∆∆∆ ⇔0OC C tan OB B tan OA A tan =++(3)O 为ABC ∆的内心.⇔c b a S S S AOB AOC BOC ::::=∆∆∆=sin :sin :sin A B C⇔0OC C sin OB B sin OA A sin 0OC c OB b OA a =++=++或⇔0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4)O 为ABC ∆的外心⇔ ⇔ 0OC C 2sin OB B 2sin OA A 2sin =++2.四心的向量表示:(1)O 是ABC ∆的重心. ⇔ 1()3PO PA PB PC =++u u u ru u u ru u u ru u u r(2)O 为ABC ∆的垂心. ⇔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3)O 为ABC ∆的内心.⇔()()()0AB AC BC BA CA CBOA OB OC AB AC BC BA CA CB•-=•-=•-=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4)O 为ABC ∆的外心 ⇔OC OB OA ==四.典型例题:一、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题2: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3: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sin ||sin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2sin :B 2sin :A 2sin AOB sin AOC sin BOC sin S S S AOB AOC BOC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4: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cos ||cos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5: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6:三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满足()||||AB CA OA A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BA OB B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CB CB u u u r u u u r ) =()||||BC CA OC BC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7: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O 点是△ABC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8: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1()3PO 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其中P 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9: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O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0: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OA BC O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2||||OC AB +u u u r u u u r ,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11: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B OC B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C OA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题12: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3: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PA bPB cPCPO a b c++=++u u u r u u u r u u u ru u u r (其中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H u u u r =()m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实数m =____________.二、与三角形形状相关的向量问题 题15:已知非零向量ABu u u r 与AC uuu r 满足()||||AB AC B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r u u u r u u u r = 0且12||||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题16: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OB OC OB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题17:已知△ABC ,若对任意t R ∈,||BA tBC -u u u r u u u r ≥||AC u u u r,则△ABC( )A. 必为锐角三角形B. 必为钝角三角形C. 必为直角三角形D. 答案不确定题18:已知a , b, c 分别为△ABC 中∠A, ∠B, ∠C 的对边,G 为△ABC 的重心,且a GA b GB c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ABC 为(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三、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9:已知点O 是△ABC 内一点,23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1) △AOB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ABC 与四边形AB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四、向量的基本关系(共线)题20: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若PQ uuu r过△ABC 的重心,记CA u u u r = a ,CB u u u r = b , CP u u u r = m a , CQ uuu r = n b , 则11m n+=_____.练习.O 为ABC ∆平面上一定点,该平面上一动点p 满足{|(sin ABM P OP OA C ABλ==++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sin )0}AC B ACλ>u u u r u u u r ,,则ABC ∆的( ) 一定属于集合M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GABCMP Q。

三角形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性质及简单应用

三角形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性质及简单应用
2019 年第 3 期 (下)
中学数学研究
41
三角形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性质及简单应用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519100) 陈水松
一、三角形四心的表述与性质
(一) 重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
形的重心. 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 2: 1 的两部分. 1. −O→A + −O−→B + −O−→C = −→0 ⇔O 是 △ABC 的重心.
AC BC −→ + −−→
.
|AC| |BC|
|−B−B+−−→ →CCb| −B)−→C, 所
= 以
4.
−−→ PO
=
−→ aP A
−−→ + bP B + a+b+c
−−→ cP C

O

△ABC
的内心,
P 为平面上任意点.
(二) 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
证明
因为
O

△ABC
证 法 1 设 O(x, y), A(x1, y1), B(x2, y2), C(x3, y3),
−→ −−→ −−→ OA+OB+OC
=
−→0



x=
x1 + x2 + x3
(x1 − x) + (x2 − x) + (x3 − x) = 0 (y1 − y) + (y2 − y) + (y3 − y) = 0
=
−→0 ,
所以
−→ AO
=
2−O−→D,
所以
A、O、D
三点共线,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应用(详细答案版)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应用(详细答案版)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形“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2)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3)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4)内心—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工具:O 为ABC △内一点,则有:0+⋅+⋅∆∆∆OC S OB S OA S O O CA O BC 证明:作:OA S OA OCB ⋅=∆',OB S OB OCA ⋅=∆',S OC OAB =∆'不难得知:AOB COA BOC OC B S S OC OC OB OB S S ∆∆∆∆⋅=⋅=''''即BO C AO B CO A O C B S S S S ∆∆∆∆⋅⋅='';同理==∆∆''''O B A O A C S S ''O C B BO C AO B CO A S S S S ∆∆∆∆=⋅⋅ 从而:O 为'''C B A ∆的重心,则+'OA +'OB 0'=OC , 得:0=⋅+⋅+⋅∆∆∆OC S OB S OA S O AB O CA O BC .一、三角形的重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G 是ABC △的重心⇔)(31AC AB AG +=⇔0=++GC GB GA ⇔)(31OC OB OA OG ++= (O 为该平面上任意一点)变式:已知D E F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AB ,,的中点.则0=++CF BE AD . 二、三角形的外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O 是ABC △的外心⇔222||||||OC OB OA OC OB OA ==⇔== 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略证:C B A S S S O AB O CA O BC 2sin :2sin :2sin ::=∆∆∆,得: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 ;常用结论:O 是ABC △的外心⇒.2|| ;2||22AC AO AC AB AO AB =⋅=⋅ 三、三角形的垂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H 是ABC △的垂心⇔HA HC HC HB HB HA ⋅=⋅=⋅⇔222222||||||||||||AB HC CA HB BC HA +=+=+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略证:C B A S S S H AB H CA H BC tan :tan :tan ::=∆∆∆,得: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 ; 扩展:若O 是ABC △的外心,点H 满足:OC OB OA OH ++=,则H 是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BE 为直径,H 为垂心,O 为外心,D 为BC 中点;'有:为平行四边形AHCE EA CH AB EA AB CH EC AH BC EC BC AH ⇒⎪⎪⎭⎪⎪⎬⎫⇒⎭⎬⎫⊥⊥⇒⎭⎬⎫⊥⊥////进而得到:,//EC AH 且EC AH =,即:EC AH =; 又易知:OC OB OD EC +==2;故:OA OH OC OB AH -=+=,即:OC OB OA OH ++=又:OG OC OB OA ⋅=++3(G 为重心),故:OG OH ⋅=3;故:得到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证毕. 四、三角形的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I 是ABC △的内心⇔⎪⎪⎪⎪⎩⎪⎪⎪⎪⎨⎧=⎭⎫⎝⎛-⋅=⎭⎫⎝⎛-⋅=⎭⎫⎝⎛-⋅0||||0||||0||||CB CB CA CA CI BC BC BA BA BI AC AC AB AB AI ⇔⎪⎪⎪⎪⎩⎪⎪⎪⎪⎨⎧=⎭⎫⎝⎛+⋅=⎭⎫⎝⎛+⋅=⎭⎫⎝⎛+⋅0||||0||||0||||CA CA BC BC CI BA BA CB CB BI AC AC BA BA AI 0=⋅+⋅+⋅⇔IC c IB b IA a c b a OCc OB b OA a OI ++⋅+⋅+⋅=⇔cb a ACc AB b AI ++⋅+⋅=⇔ 0sin sin sin =⋅+⋅+⋅⇔IC C IB B IA A 注:式子中|||,||,|AB c CA b BC a ===,O 为任一点.略证:C B A c b a S S S IAB ICA IBC sin :sin :sin ::::==∆∆∆,得之. 五.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前已证) 测试题一.选择题1.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点P 的轨迹为BC 边的中线(射线),选C2.(03全国理4)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AC AB OA OP ++=λ⇔AC AB AP +=λAC AB +必平分BAC ∠,理由如下:ADACABACACABAB=+==1111,1==,故四边形11DCAB为菱形,对角线AD平分一组对角,ADACAB=+必定平分11ACB∠,即BAC∠,从而ACABAP+=λ也平分BAC∠.故知点P的轨迹为A∠的内角平分线(射线),选 B3.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ACABOAOP++=λ⇔ACABAP+=λ由BCACBCABBCACBCABBCAP+=+=⋅λλ得:0|)|||(=+-=⋅BCBCBCAPλ,得BCAP⊥点P的轨迹为BC边的高线所在直线. 选D4.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0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于CACCbBcBAB sin||sinsinsin||=⋅=⋅=,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线(射线),选C5.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cos cosOB OC AB ACOPAB B AC Cλ⎛⎫+ ⎪=++⎪⎝⎭,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0||||=+-=+=⋅+BCBCBCACBCABBCACAB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垂线, 选A6.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1()1()1[(31OCOBOAOPλλ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内心B.垂心C.重心D.AB边的中点解析:])21()1()1[(31OCOBOAOPλλλ++-+-=OCOD3)21(3)22(λλ++-=(D为AB边的中点)知CDP,,三点共线(因1321322=++-λλ),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线所在直线,但是0≠λ,故除去重心. 选D 7.已知O 是ABC ∆的重心,动点P 满足)22121(31OC OB OA OP ++=,则点P 一定为ABC △的( ) A .AB 边中线的中点 B .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 .重心D .AB 边的中点解析:)22121(31OC OB OA OP ++=OC OD 3231+=(D 为AB 边的中点) 进而有:PC DP 2=,故为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 选B8.在ABC △中,动点P 满足:CP AB CB CA ⋅-=222,则P 点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外心 B.内心 C .重心 D .垂心解析:CP AB CB CA ⋅-=222⇔02))((222=⋅-+-=⋅--CP AB CA CB CA CB CP AB CA CB 进而有:02=⋅PD AB (D 为AB 边的中点),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垂线, 选A9.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AP AC AB λ=+,则λ的值为( )A .2B .23C .3D .6 解析:P 为重心,得)(31AC AB AP +=,故AP AC AB ⋅=+3,选C10.设点P 是ABC ∆内一点,用ABC S ∆表示ABC ∆的面积,令ABC PBC S S ∆∆=1λ,ABCPCA S S∆∆=2λ,ABC PAB S S ∆∆=3λ.定义),,()(321λλλ=P f ,若)61,31,21()(),31,31,31()(==Q f G f 则( )A .点Q 在ABG ∆内B .点Q 在BCG ∆内C .点Q 在CAG ∆内D .以上皆不对 解析:G 为重心,画图得知, 选A11.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OB OA ( )A .21 B .0 C .1 D .21- 解析:由OC OB OA -=+,平方得知, 选D1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OB BC OA =+222AB OC CA +=+,则O 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由2222CA OB BC OA +=+⇔2222BC CA OB OA -=-BA BC CA OB OA BA BC CA BC CA OB OA OB OA ⋅-=+⋅⇔+-=+-⇔)()())(())(( 0)2()(=⋅=-++⋅⇔OC BA CA BC OB OA BA ,得AB OC ⊥;同理得:AC OB ⊥,BC OA ⊥,故为垂心, 选D 13.(06陕西)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0||||=⋅⎭⎫⎝⎛+BC AC AC AB AB 21||||=AC AC AB AB ,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解析:21||||=AC AC AB AB 0||||=⋅⎭⎫⎝⎛+BC AC AC AB AB :表明A ∠的内平分线也垂直于BC (三线合一), 知ABC ∆等腰;21||||=AC AC AB AB :得到︒=∠60A ;两者结合得到ABC ∆为等边三角形. 选D 14.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CA BC CB AB AC AB AB ⋅+⋅+⋅=2,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解析:CA BC CB AB AC AB AB ⋅+⋅+⋅=2CA BC AB CA BC CB AC AB ⋅+=⋅++⋅=2)( 得到:0=⋅CA BC ,得:︒=∠90C ,选C 二.填空题15.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 1 . 解析:直接用结论16.ABC ∆中,7,3,1===BC AC AB ,O 为重心,则=⋅AC AO27. 解析:)9(31)(31)(312+⋅=+⋅=+=⋅AC AB AC AC AB AC AC AB AC AO 利用:CB AC AB =-,两边平方得.23=⋅AC AB 故27)923(31=+=⋅AC AO17.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032=++OC OB OA ,则:ABC S ∆=∆AOC S 3 .解析:法1: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B COA BOC S S S ∆∆∆=::3:2:1,得:ABC S ∆=∆AOC S 32:6= 法2:0422232=+=+++=++OD OE OC OB OC OA OC OB OA (E 为AC 的中点,D 为BC 的中点)易得:D O E ,,三点共线,且OD EO 2=,从而得到:ABC ADC AOC S S S ∆∆∆==3132. 法3:作:OA OA =',OB OB 2'=,OC OC 3'=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36'''''' 从而得:331:13:)236(:==++=∆∆S S S S S S COA ABC . 18.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AC AB AO 5152+=,则:ABC S ∆=∆AOB S 5 . 解析:法1:AC AB AO 5152+=,用O 拆开得:022=+⋅+⋅OC OB OA , 'A 'B 'C O)(A BC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 B CO A BO C S S S ∆∆∆=::1:2:2,则:ABC S ∆51:5==∆AO B S 法2:AC AD AC AB AO 51545152+=+=,(D 为AB 边的中点),得到:C O D ,,共线,且OD CO 4=, 则:ABC S ∆5:==∆OD CD S AO B . 法3:同上题中法3,此处略.19.已知ABC ∆中,6,5===BC AC AB ,I 为ABC ∆的内心,且BC AB AI μλ+=,则=+μλ1615. 解析:法1:由BC AB BC AB AB AC AB c b a AC c AB b AI ⋅+⋅=+⋅+⋅=++⋅+⋅=++⋅+⋅=165161016)(5555655法2:如图,线长易知,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得:3:5:=ID AI , 故)21(8585BC AB AD AI ⋅+⋅=⋅=AB +⋅=1658520.已知ABC ∆中,1,1,2-=⋅==AC AB AC AB ,O 为ABC ∆的外心,且BC y AB x AO +=,则=+y x 27. 解析:法1:由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由AC AB y AB y x ABBC y AB y x AB AO AB ⋅+-=⇒+-⋅=⋅22)(2))((,得:y y x --=)(42;同理22)(2))((AC y AC AB y x ACBC y AB y x AC AO AC +⋅-=⇒+-⋅=⋅,得:y y x +--=)(21;易得:34,613==y x ,得27=+y x . 法2:以},{AC AB 为基底,表示:CO BO AO ,,,利用222CO BO AO ==,得之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y y x y y x AO )(2)(4222--+-=; AC y AB y x AB AO BO +--=-=)1(,y y x y y x BO )1(2)1(4222---+--=; AC y AB y x AC AO CO )1()(-+-=-=,)1)((2)1()(4222----+-=y y x y y x CO ;由22BO AO =0254=--⇒⇒y x 移项做差; 由22CO AO =0142=+-⇒⇒y x 移项做差; 联立方程解得:34,613==y x ,得27=+y x .BCA MNG21.已知O 为锐角ABC ∆的外心,︒=∠30A ,若AO m B C AC C B AB 2sin cos sin cos =⋅+⋅,则=m 21. 解析:由AO m AB B CAC C B AB AB 2)sin cos sin cos (⋅=⋅+⋅⋅ 得:22||sin cos cos ||||sin cos ||AB m B CA AC ABC B AB =⋅⋅⋅+⋅得:C m C A B mc BCA b c CB c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22⋅=+⇒=⋅⋅⋅+⋅得到:C A C A C A C A B C m sin sin cos cos )cos(cos cos cos sin =++-=+=⋅ 得:.2130sin sin =︒==A m 22.在ABC∆中,1,==⊥AD BC AB AD ,则⋅AD AC解析:.33)(2===⋅=⋅+=⋅AD AD AD BC AD BC AB AD AC 三.解答题23. 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C AB ,两边分别交于N M ,两点,且AM xAB = ,AN yAC = ,求证:113x y+=.解:由N G M ,,三点共线, 得:AN t AM t AG ⋅+⋅-=)1(AC ty AB x t ⋅+⋅-=)1(--------①又G 是ABC ∆的重心得:AC AB AG ⋅+⋅=3131 ---------② 由①②得:⎪⎪⎩⎪⎪⎨⎧==-3131)1(ty x t ,消去t 得:113x y +=.24.设O 在ABC ∆的内部,若有正实数321,,λλλ满足:0321=⋅+⋅+⋅OC OB OA λλλ, 求证:AO B CO A BO C S S S ∆∆∆=::::321λλλ.证明:作:OA OA ⋅=1'λ,OB OB ⋅=2'λ,OC OC ⋅=3'λ 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13''32''λλλλλλ 从而得:AOB COA BOC S S S SSS∆∆∆==::::::211332321λλλλλλλλλ25.已知向量1OP ,2OP ,3OP 满足条件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1,求证: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证明:由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平方得:1212112121-=⋅⇒=⋅++OP OP OP OP'A 'B 'C OABC从而得:3||21====P P同理可得:3||||1332==P P P P ,即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26.在ABC ∆中,︒===60,5,2A AC AB ,求从顶点B A ,出发的两条中线BE AD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设b AB a AC ==,,则,560cos 25,4,2522=︒⨯⨯=⋅==b a b a且b a BE b a AD -=+=21),(21; 则,3)8525(41)2(41)21()(2122=--=-⋅-=-⋅+=⋅b b a a b a b a BE AD2394102521|)(|21||=++==+=b a AD22116202521|)2(|21||=+-==-=b a BE 故:.919149142212393||||,cos ==⋅=>=<BE AD BEAD BE AD27.已知H 是ABC △的垂心,且||||BC AH =,试求∠A 的度数.解: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点O 是ABC △的外心。

平面向量与四心(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含答案,上课直接用

平面向量与四心(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含答案,上课直接用

补充: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证明:⇔=++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2)证明:⇔⋅=⋅=⋅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 AC 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bACc AB +平分BAC ∠,(λ=∴AO b AC c AB +),令c b a bc ++=λ∴cb a bcAO ++=(b AC 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 ∴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练习:1.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AP AC AB λ=+,则λ的值为( )A .2B .3C .23D .6 2.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OB OA ( )A .21B .0C .1D .21-3.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022=++OC OB OA ,则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ABOC 面积之比是( )A .0B .23C .45D .34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若OC OB OA OH ++=,则H 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重心D .外心5.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OB BC OA =+222AB OC CA +=+,则O 是ABC ∆的( )A .垂心B .内心C .重心D .外心6.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7.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0且AB →|AB →| ·AC →|AC →|=12 , 则△ABC 为(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8.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CA BC CB AB AC AB AB ⋅+⋅+⋅=2,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9.在△ABC 中,已知向量21||||0||||(==⋅+AC ACAB ABBC AC AC AB AB AC AB 满足与,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10. 在ΔABC 中,O 为中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2,则)(OC OB OA +⋅的最小值为 .补充: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答案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 -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0a 为单位向量 |0a|=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向量加法AB BC u u u r u u u r =AC u u ur 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AB BC CD PQ QR A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L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Ⅰ)a a;(Ⅱ)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 时,0a ,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 使:2211e e a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 1212,a b x x y y r r ,1212a b x x y y rr (2) 若 2211,,,y x B y x A ,则 2121,AB x x y y u u u r(3) 若a r =(x,y),则 a r=( x, y)(4)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1221//0a b x y x y rr (5) 若 1122,,,a x y b x y r r,则a b r r ,02121 y y x x☆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它们的夹角为 ,则a r ·b r =︱a r︱·︱b r ︱cos 叫做a r 与b r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a r r☆向量的投影:︱b r ︱cos =||a ba r r r ∈R ,称为向量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r ·b r 等于a r 的长度与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22||a a a a r r r r☆乘法公式成立:2222a b a b a b a b r r r r r r r r ;2222a ba ab b r r r r r r 222a a b b r r r r☆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与b r ,作OA uu u r =a r , OB uuu r =b r ,则∠AOB= (001800 )叫做向量a r与b r 的夹角cos =cos ,a ba b a b • •r r r r r r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r 与b r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r 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设,,,,分点,,设、是直线上两点,点在P x y P x y P x y P P P 11122212ll 上且不同于、,若存在一实数,使,则叫做分有向线段P P P P PP P 1212P P P P P P P P 12121200所成的比(,在线段内,,在外),且x x x y y y P P P x x x y y y12121212121122 ,为中点时, 如:,,,,,, ABC A x y B x y C x y 112233则重心的坐标是, ABC G x x x y y y 12312333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BC ,E D 、分别为边AC BC 、的中点.2 2 2 //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即选C .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分别为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平分BAC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即选B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0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 垂直BC ,BE 垂直AC , D 、E 是垂足.BC=0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即选D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 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 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 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 AC OB 同理BC OA ,AB OC O 为ABC 的垂心(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 ABC 的内心BCDB CDO c b a 为ABC 的内心.证明:bc 、分别为方向上的单位向量,bc平分BAC , (AO bc),令c b a bcc b a bc (bACc AB) 化简得0)( AC c AB b OA c b a0 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完整版)三角形重心、外心、垂心、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其性质

(完整版)三角形重心、外心、垂心、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其性质

向量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旁心三角形重心、内心、垂心、外心的概念及简单的三角形形状判断方法。

重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中线的交点; 垂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垂线上的交点;内心:ABC ∆中、每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 外心:ABC ∆中、每条边上所对应的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

一、重心1、O 是ABC ∆的重心⇔0=++OC OB OA若O 是ABC ∆的重心,则ABC AOB AOC BOC ∆=∆=∆=∆31故0=++OC OB OA ,)(31PC PB PA PG ++=⇔G 为ABC ∆的重心。

2、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 是△ABC 的重心⇔)(31PC PB PA PG ++=. 证明:CG PC BG PB AG PA PG +=+=+=⇒)()(3PC PB PA CG BG AG PG +++++= ∵G 是△ABC 的重心∴0=++GC GB GA ⇒0=++CG BG AG ,即PC PB PA PG ++=3 由此可得)(31PC PB PA PG ++=.(反之亦然(证略))3、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

例1 若O 为ABC ∆内一点,0OA OB OC ++= ,则O 是ABC ∆ 的( )A .内心B .外心C .垂心D .重心二、垂心1、O 是ABC ∆的垂心⇔OC OA OC OB OB OA •=•=• 若O 是ABC ∆(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 故0tan tan tan =++OC C OB B OA A2、H 是面内任一点,HA HC HC HB HB HA ⋅=⋅=⋅⇔点H 是△ABC 的垂心。

由AC HB AC HB HA HC HB HC HB HB HA ⊥⇔=⋅⇔=-⋅⇔⋅=⋅00)(, 同理AB HC ⊥,BC HA ⊥。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内心和垂心。

它们的位置可以用向量的形式来描述。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角形“四心”的向量形式以及其证明。

1.重心:重心是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用G表示。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重心G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G=(A+B+C)/3其向量形式为:OG=(OA+OB+OC)/3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由定义可知,重心是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

而中线的坐标可以通过两个顶点的坐标的平均值得到。

因此,重心的坐标是三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根据向量加法的性质,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2.外心:外心是指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圆心,找到一个圆使得三条边都是这个圆的切线。

用O表示外心。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外心O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O=(a^2*A+b^2*B+c^2*C)/(a^2+b^2+c^2)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BC、AC和AB的长度。

其向量形式为:OO=(a^2*OA+b^2*OB+c^2*OC)/(a^2+b^2+c^2)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设外心为O,连接OA、OB、OC,并设AO的长度为R,BO的长度为R',CO的长度为R''。

根据定义可知,OA,OB,OC都是截圆半径,可以得到以下关系:OA⊥BC,OB⊥AC,OC⊥AB由于OA、OB、OC是向量,因此上述关系可以写为:OA·BC=0,OB·AC=0,OC·AB=0其中“·”表示点乘。

根据向量的点乘性质可知:OA·(B-C)=0,OB·(C-A)=0,OC·(A-B)=0将向量差展开得:OA·B-OA·C=0,OB·C-OB·A=0,OC·A-OC·B=0进一步展开可得:R^2-R'^2=0,R'^2-R''^2=0,R''^2-R^2=0整理得:R^2-R'^2=R''^2-R^2移项得:2R^2=R'^2+R''^2根据圆的定义可知,外心到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因此R=R'=R''。

平面向量中三角形“四心”与应用

平面向量中三角形“四心”与应用

平面向量种三角形“四心”与应用一.重要结论1.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为O →→→→=++⇔0OC OB OA 证明:G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GC GB GA ++=0⇔点G 是△ABC 的重心.证明:作图如右,图中GEGC GB =+连结BE 和CE ,则CE=GB ,BE=GC ⇔BGCE 为平行四边形⇒D 是BC 的中点,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将GE GC GB =+代入GC GB GA ++=0,得EG GA +=0⇒GD GE GA 2-=-=,故G 是△ABC 的重心.(反之亦然(证略))重心性质1.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 是△ABC 的重心⇔)(31PC PB P A PG ++=.证明:CG PC BG PB AG P A PG +=+=+=⇒)()(3PC PB P A CG BG AG PG +++++=∵G 是△ABC 的重心∴GC GB GA ++=0⇒CG BG AG ++=0,即PC PB P A PG ++=3,由此可得)(31PC PB P A PG ++=.(反之亦然(证略))重心性质2.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两点,且AM xAB = ,AN y AC = ,则113x y+=.证明:点G 是ABC ∆的重心,知GA GB GC ++=O ,得()()AG AB AG AC AG -+-+-=O ,有1()3AG AB AC =+ .又M ,N ,G 三点共线(A不在直线MN 上),于是存在,λμ,使得(1)AG AM AN λμλμ=++=且,有AG xAB y AC λμ=+ =1()3AB AC +,得113x y λμλμ+=⎧⎪⎨==⎪⎩,于是得113x y +=2.外心: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外心O →→→==⇔OC OB OA 222OCOB OA ==⇔→→→→→→→→→=⋅⎪⎭⎫⎝⎛+=⋅⎪⎭⎫ ⎝⎛+=⋅⎪⎭⎫ ⎝⎛+⇔0CA OA OC BC OC OB AB OB OA 外心性质:如图,O 为ABC ∆的外心,证明:1.2||21→→→=⋅AB AB AO ;2||21→→→=⋅AC AC AO ,同理可得→→⋅BC BO 等.2.)|||(|4122→→→→+=⋅AC AB AF AO ,同理可得→→⋅BF BO 等.3.)|||(|2122→→→→-=⋅AB AC BC AO ,同理可得→→⋅AC BO 等.证明:结合三角形中线向量公式及极化恒等式即可完成证明.附: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2||→→→=⋅AB AC AB .3.内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为O 0=⋅+⋅+⋅⇔→→→→→→OC AB OB CA OA BC 内心性质.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AC ABAB OA OP ++=λ,[)+∞∈,0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ABAB AB 的单位向量设AB 与AC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21e e 和,又AP OA OP =-,则原式可化为)(21e e AP +=λ,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 平分BAC ∠,那么在ABC ∆中,AP 平分BAC ∠,则知选B.4.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垂心为O →→→→→→⋅=⋅=⋅⇔OAOC OC OB OB OA 垂心性质.点H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HA HC HC HB HB HA ⋅=⋅=⋅⇔点H 是△ABC 的垂心.由AC HB AC HB HA HC HB HC HB HB HA ⊥⇔=⋅⇔=-⋅⇔⋅=⋅00)(,同理AB HC ⊥,BC HA ⊥.故H 是△ABC 的垂心.(反之亦然(证略))二.典例分析1.若O 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a ,b ,c 是△ABC 的三边,满足以下条件0a OA b OB c OC ⋅+⋅+⋅=,则O 是△ABC 的()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解析:,OB OA AB OC OA AC =+=+ 且0a OA b OB c OC ⋅+⋅+⋅=,()0a b c OA b AB c AC ∴++⋅+⋅+⋅=,化简得bc AB AC AO a b c AB AC ⎛⎫ ⎪=+⎪++⎝⎭,设AB AC AP AB AC =+ ,又AB AB与AC AC 分别为AB 和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P ∴平分BAC ∠,又,AO AP共线,故AO 平分BAC ∠,同理可得BO 平分ABC ∠,CO 平分ACB ∠,故O 是△ABC 的内心.故选:C.2.在ABC 中,向量AB 与AC 满足0||||AB AC BC AB AC ⎛⎫+⋅= ⎪⎝⎭,且2||||BA BC BA BC ⋅=,则ABC为()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0||||AB AC BC AB AC ⎛⎫+⋅= ⎪⎝⎭,∴BAC ∠的角平分线垂直于BC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得到ABC为等腰三角形,又∵2||||BA BC BA BC ⋅= ,∴=45ABC ∠︒,则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3.已知D 是ABC 内部(不含边界)一点,若::5:4:3ABD BCD CAD S S S =△△△,AD xAB y AC =+,则x y +=()A .23B .34C .712D .1解析:如图,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与点M,设点B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B d ,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C d ,因为::5:4:3ABD BCD CAD S S S =△△△,所以设5,4,3ABD BCD CAD S k S k S k ===△△△,因为AM 与向量AD 共线,设AM AD xAB y AC ==+ λλλ,BM BC = μ,AM AB BM ∴=+AB BC =+ μ()(1),AB AC AB AB AC =+-=-+ μμμ所以1x y λμλμ=-⎧⎨=⎩,即11x y μμλλλ-+=+=,AM AD DM AD AD +==λ()()()B C B C AD DM d d AD d d +⨯+=⨯+111()53432221153222B B c B C C AD d AD d d d k k k k k AD d AD d ⨯+⨯+⨯+++===+⨯+⨯,所以123x y +==λ故选:A4.已知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0)λ>,射线AP 与边BC 交于点D ,若23BAC π∠=,||1AD = ,则||BC 的最小值为()AB .2C.D.解析:AB AB 表示与AB 共线的单位向量,AC AC表示与AC共线的单位向量,所以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即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在ABD △中,3BAD π∠=,||1AD = ,利用正弦定理知:2sin sin 3sin AD BD B Bπ=⨯=同理,在ACD △中,2sin sin 3sin AD CD C Cπ=⨯=,1122sin sin 2sin sin BC BD CD B C B C ⎫=+==+⎝⎭,其中3B C π+=,分析可知当6B C π==时,BC取得最小值,即min 12sin 6BC π=⨯=5.已知点O 是锐角ABC 的外心,8AB =,12AC =,3A π=,若AO x AB y AC =+ ,则69x y +=()A .6B .5C .4D .3解析:如图所示,过点O 分别作⊥OD AB ,OE AC ⊥,垂足分别为D ,E ;则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221183222AO AB AB ⋅==⨯= ,2211127222AO AC AC ⋅==⨯= ;又3A π=,∴812cos 483AB AC π⋅=⨯⨯= ,∵AO x AB y AC =+ ,∴2AO AB xAB y AC AB ⋅=+⋅ ,2AO AC xAC AB y AC ⋅=⋅+ ,化为326448x y =+①,7248144x y =+②,联立①②解得16x =,49y =;∴695x y +=.故选:B6.已知ABC 外接圆圆心为O ,G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0GA GB GC ++=.若AB AC += 52AO,则sin BOG ∠=()A .12B .14C.4D解析:取BC 的中点D ,连接AD ,由0GA GB GC ++=,知G 为ABC 的重心,则G 在AD 上,所以12()33AG AB AC AD =+= ,而24()55AO AB AC AD =+=,所以A ,G ,O ,D 四点共线,所以AB AC =,即AD BC ⊥,不妨令5AD =,则4AO BO ==,1OD =.所以sin sin 4BD BOG BOD BO ∠=∠==.故选:C .7.设H 是ABC ∆的垂心,且3450HA HB HC ++=,则cos ABC ∠=______.解析:H 是ABC ∆的垂心⇔::tan :tan :tan BHC CHA AHB S S S A B C∆∆∆=⇔tan tan tan 0A HAB HBC HC∙∙∙++=由题设得tan tan tan345A B Cλ===.再由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得λ=,tan 5B =.故cos 21ABC ∠=.故答案为:218.已知点O 为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1OA OB OC ===,3450OA OB OC ++=,则AB AC ⋅= ___.解析:∵1OA OB OC === ,3450OA OB OC ++= ,∴345OA OB OC +=-,两边同时平方可得,9162425OA OB ++⋅= ,∴0OA OB ⋅=,∵3455OC OA OB =--,则()()AB AC OB OA OC OA ⋅=-⋅- ()8455OB OA OA OB ⎛⎫=-⋅-- ⎪⎝⎭2284845555OB OA OB OA OB OA =-⋅-++⋅ 48400555=-++=,故答案为45.。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高三数学-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 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 : 1 ;(2) 垂心一一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 内心一一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 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a0为单位向量I a0|= 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一uuu UULT uuur☆向量加法AB BC = AC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uuu uur uuur uuu uuu uuuAB BC CD L PQ QR 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入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入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I) a a ;(U)当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时,a 0,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b = a☆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0(2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i , 2使:a 心 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uuu⑵若 A X i , y i , B X 2, y 2,则 AB x ? X i , y 2 y i⑶若a :=(x,y), 则 a =( x, y)⑷若a 冷% r ,b r r x 2, y 2,贝U a//b x 』2 X2% 0⑸若a冷% r ,br rx 2, y 2,贝U a b ,X iX 2y i y 2☆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 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rr r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则a • b = I a 丨・丨b 丨cos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规定o$ 0rr☆数量积的几何意义:a •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ra若r br by2y1卷X1yy y1X1r bra☆向量的投影:I cos€R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 r r r 2 r 2 a a a | a |☆乘法公式成立: a br 2 r r r a 2a bb☆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与b , uun r uuu r作O A = a , O B = b ,贝AOB=(0°1800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y2卷r r 2 r 2 r r r 2 a b a 2a b br r c r r c r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同方向时,B =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9 =180 0,同时0与其 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 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x i x 2X i,p 为P i P 2中点时, y i y 21y设 P X i ,y i ,P 2 X 2,y 2,分点 Px , y ,设R 、P 2是直线I 上两点,P 点在I 上且不同于R 、 P 2,若存在一实数,使 P i PPP 2,则叫做P 分有向线段RP 2所成的比(0,P 在线段P 1P 2内,0,P 在RP 2外),且 如: ABC ,A X i ,y i ,B X 2,y ?C X 3,y 3则ABC 重心G 的坐标是X i X 2 X 3y i y 2 y 33cos = cosrarb 9. rax 1 x 2 2 y i y 2 2—b 2 y2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 例1 :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分析:如图所示ABC , D、E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AB AC 2AD OP OA 2 ADOP OA AP AP 2 AD AP〃AD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重心,即选C .AB AC平分BAC ,AB AC 满足OP OA (AB AC),0, ,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OP 例2 :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OA(AB AC、AC),0, ,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B动点满足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ABMAC分别为AB、AC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COP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内心,即选例3: O是平面上一定点,OA (AB ACB.AB cosB),AC cosCA、B、0,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 动点,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满足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 , BE 垂直AC ,D、E是垂足.AB ACAB cosB)BCAC cosCB D=AB BC AC BCAB cosB AC cosC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证法 1:设 O(x, y), A(x 「yj B (X 2, y 2),C(X 3, y 3)证法2 :如图AO 2ODO 是ABC 的重心(2)OA OB OB OC OC OA O 为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 BE 垂直 AC ,AD 垂直BC E 是垂足.OA OB OB OC OB(OA OC) OB CA 0 OB AC 同理OA BC ,OC AB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a,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0是 ABC 的内心 AC BC cosC| AC | cosC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D .(1 ) OA OB OCO 是ABC 的重心.OA OB OC 0(X i x) (y i y)(X 2 x) (X 3 x) 0 y) (y 3y) 0(y 2X i X 2 X 33 % y 2 y 33O 是ABC 的重心.OA OB OC OA2ODA 、0、D 三点共线, 且O 分AD 为2 :AB BC cosBBC + BC =0aOA bOB cOC 0 O 为 ABC 的内心.证明: AB 、、AC 分别为AB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c b aOA bOB cOC 0(4) OA OB OC O 为 ABC 的外心。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 角 形 的“四 心”所谓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及内心;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的中心;一、三角形的外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叫外心,即外接圆圆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性 质:1.外心到三顶点等距,即OC OB OA ==;2.外心与三角形边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三角形的这一边,即AB OF AC OE BC OD ⊥⊥⊥,,.3.向量性质: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AC OA OC CB OC OB BA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外心;二、三角形的内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圆心;ABC ∆的内心一般用字母I 表示,它具有如下性质:性 质:1.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等距,且顶点与内心的连线平分顶角;2.三角形的面积=⨯21三角形的周长⨯内切圆的半径. 3.向量性质:设()+∞∈,0λ,则向量||||(AC AB AP =λ,则动点P 的轨迹过ABC ∆的内心;三、三角形的垂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H 表示;性 质:1.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对边,即AB CH AC BH BC AH ⊥⊥⊥,,;2.向量性质:结论1: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OA OC OC OB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结论2: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22AB OC CA OB BC OA +=+=+,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 四、三角形的“重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G 表示;性 质:1.顶点与重心G 的连线必平分对边;2.重心定理:三角形重心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即GF GC GE GB GD GA 2,2,2===3.重心的坐标是三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即3,3C B AG C B A G y y y y x x x x ++=++=. 4.向量性质:10=++GC GB GA ; 2)(31PC PB PA PG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培优专题1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与重心问题,尤其是与平面向量相结合后,学生考查时感觉比较棘手,错误率较高,甚至无从下手。

因此,本讲将对与“四心”有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借助典型例题说明解题要领。

知识点1 三角形的内心1、内心的定义: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或内切圆的圆心).如图,点P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常见内心的向量表示:(1)||||||0AB PC BC PA CA PB ++=(或0aPA bPB cPC ++=)其中,,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边AC AB BC 、、的长 (2)(),(0,)||||AB ACAP AB AC λ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经过三角形的内心 (注:向量()AB AC ABACλ+(0λ≠)所在直线过ABC ∆内心(是BAC ∠角平分线所在直线))3、破解内心问题,主要是利用了平面向量的共线法,通过构造与角平分线共线的向量,即两个单位向量的和向量。

拓展:是平面上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满足,证明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内心. 【解析】证明:、分别表示与、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又,; 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内心.知识点2 三角形的外心1、外心的定义: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或外接圆的圆心)注: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2、常用外心的向量表示:(1)222||||||OA OB OC OA OB OC ==⇔==(2)()()()0OA OB AB OB OC BC OA OC AC +⋅=+⋅=+⋅= 变形:P 为平面ABC 内一动点,若()()()()()()0OA OB PB PA OB OC PC PB OA OC PC PA +⋅−=+⋅−=+⋅−=,则O 为三角形的外心3、破解外心问题,关键是运用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和数量积的运算,结合数量积的运算律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外心。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附向量知识点)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向量加法AB BC +=AC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AB BC CD PQ QR AR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Ⅰ)a a⋅=λλ;(Ⅱ)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 =a λ,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a λ☆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 λλ+=,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1212a b x x y y ⋅=⋅+⋅(2) 若()()2211,,,y x B y x A ,则()2121,AB x x y y =--(3) 若a =(x,y),则λa =(λx, λy)(4)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21//0a b x y x y ⇔-= (5) 若()()1122,,,a x y b x y ==,则a b ⊥,02121=⋅+⋅y y x x☆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a ︱·︱b ︱cos θ 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0a ⋅=☆向量的投影:︱b ︱cos θ=||a ba ⋅∈R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22||a a a a ⋅==☆乘法公式成立: ()()2222a b a b a b a b +⋅-=-=-;()2222a ba ab b ±=±⋅+222a a b b =±⋅+☆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作OA =a , OB =b ,则∠AOB=θ (01800≤≤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cos θ=cos ,a b a ba b•<>=•=222221212121y x y x +⋅+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补充:线段的定比分点()()()设,,,,分点,,设、是直线上两点,点在P x y P x y P x y P P P 11122212ll 上且不同于、,若存在一实数,使,则叫做分有向线段P P P P PP P 1212λλλ→=→P P P P P P P P 12121200→><所成的比(,在线段内,,在外),且λλx x x y y y P P P x x x y y y =++=++⎧⎨⎪⎪⎩⎪⎪=+=+⎧⎨⎪⎪⎩⎪⎪12121212121122λλλλ,为中点时,()()()如:,,,,,,∆ABC A x y B x y C x y 112233则重心的坐标是,∆ABC G x x x y y y 12312333++++⎛⎝ ⎫⎭⎪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BC ∆,E D 、分别为边AC BC 、的中点.AD AC AB 2=+ ∴AD OA OP λ2+= AP OA OP += AD AP λ2=∴AP ∴//AD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即选C .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ACAB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C AB +平分BAC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即选B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 垂直BC ,BE 垂直AC , D 、E 是垂足.AC AB +BC ⋅=BC AC BC AB ⋅+=+-=0∴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即选D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 ⎩⎨⎧=-+-+-=-+-+-0)()()(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 ⎪⎪⎩⎪⎪⎨⎧++=++=⇔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CA OB OC OA OB OC OB OB OA AC OB ⊥⇔同理BC OA ⊥,ABOC ⊥⇔O 为ABC ∆的垂心B CDB CD(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AC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bACc AB +平分BAC ∠, (λ=∴AO bACc AB +),令c b a bc ++=λ ∴c b a bc AO ++=(bAC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在三角形中,有四个特殊的点,即内心、外心、重心和垂心,它们可以与向量知识有所交汇。

1. 内心: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表示为I。

内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IA=IB=IC。

如果我们用向量OA、OB、OC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内心为I的向量为OI,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I = (IA/2) * (OA/|OA| + OB/|OB| + OC/|OC|)。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内心的位置。

2. 外心: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表示为O。

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OA=OB=OC。

如果我们用向量AB、BC、CA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外心为O的向量为OO,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O = (OA/2) + (OB/2) + (OC/2)。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外心的位置。

3. 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表示为G。

重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按比例为2:1,即GA = GB = GC = 2/3 * OA。

如果我们用向量OA、OB、OC表示三条边的向量,并设重心为G的向量为OG,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G = (OA + OB + OC)/3。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重心的位置。

4. 垂心:三角形的垂心是三个高的交点,表示为H。

垂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满足HHa/HOa = HHb/HOb = HHc/HOc = -1。

如果我们用向量HA、HB、HC表示三个高的向量,并设垂心为H的向量为OH,那么可以得到关系式:OH = HA + HB + HC。

根据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知识计算垂心的位置。

向量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和垂心的位置,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妙用三角形“四心”的性质解答向量问题

妙用三角形“四心”的性质解答向量问题

四、妙用三角形垂心的性质
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的交点.其
性质有:(1)若 O、H 分别为 △ABC 的外心和垂心,则
O∠AB∙AOOB==∠OHB∙AOCC,=∠OACB∙OHA=.∠在O解BC答,向∠量BC问O题= ∠时H,C可A ;以(根2)
据三角形垂心的定义推断出垂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 关 系 式 OA∙OB = OB∙OC = OC∙OA 来 判 定 三 角 形 的 垂
意确定三角形的外心,然后根据题意明确外心与三角
形三个顶点、三个角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外
心的性质来解题.

例 2. 线的
已知 O 是平 三 点. 若 动
面内一点 点P满
,A,B,C 是平 足 OP = OB
面内不
+ 2
O C
+
| | | | æ
λçç è
ABAcBos B +
ACAcCos
C
ö ÷ ÷ ø
三角形边的AB距C离的相外等心,,则都等aO于A 内+ b切OB圆 +的cO半C径= 0;(;(3)4)若∠OBO为C三=
90°+

A 2
,∠BOA
=90°+

C 2
,∠AOC
=90°+

B 2
.在解
答向量问题时,需根据三角形内心的定义确定内心的
位置及其与三条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便可根据三角
形内心的性质来解题.
,λμ A=P45=.m
AD


AD
=
λ m
AB
+
μ m
AC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 外心 垂心 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 外心 垂心 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外心垂心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1. 引言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形状,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特征。

在三角形中,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是四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重要点,它们的位置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几何信息。

本文将围绕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展开讨论,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向量数值关系。

2. 内心内心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它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切。

记三角形的内心为I,三个顶点为A、B、C,分别到内心的距离记为r。

根据定义,内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IA = IB = IC = r。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内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IA、向量IB和向量I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IA = r * 向量AI,即向量IA与向量AI同方向且长度为r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IB = 向量AB + 向量AI。

同理,向量IC = 向量BC + 向量BI。

通过这些向量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并深入探讨内心在三角形内部的位置特性。

3. 外心外心是一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位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记三角形的外心为O,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R1、R2和R3。

根据定义,外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OA = OB = OC = R。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外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外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OA、向量OB和向量O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OA = R * 向量AO,即向量OA与向量AO同方向且长度为R 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OB = 向量AB + 向量AO。

向量五心终极版本(老师)

向量五心终极版本(老师)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旁心知识的交汇一、五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5) 旁心——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与一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二、 “重心”的向量风采【命题1】 已知G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0GA GB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G 就是ABC △的重心.如图⑴、A'A【命题2】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解析】 由题意()AP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时,由于()AB AC λ+u u u r u u u r 表示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向量,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如图⑵、 二、“垂心”的向量风采【命题3】 P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 就是ABC △的垂心.【解析】 由PA PB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得()0PB PA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0PB CA ⋅=u u u r u u u r ,所以PB CA u u u r u u u r⊥.同理可证PC AB u u u r u u u r ⊥,PA BC u u u r u u u r⊥.∴P 就是ABC △的垂心.如图⑶、【命题4】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cos cos AB AC OP OA AB B AC 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0)λ∈+∞,,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 【解析】 由题意cos cos AB AC AP AB B AC 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由于0cos cos AB AC BC AB B AC C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0cos cos AB BC AC BCBC CB AB B AC C⋅⋅+=-=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所以AP u u u r 表示垂直于BC uuu r 的向量,即P 点在过点A 且垂直于BC 的直线上,所以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如图⑷、 三、“内心”的向量风采【命题5】 已知I 为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AB c =,AC b =,BC a = .若0aIA bIB cIC ++=u u r u u r u u r,则I 就是ABC △的内心.AB ⋅u u u r ∴bc AB AC AI a b c AB AC ⎛⎫ ⎪=+ ⎪++⎝⎭u u u r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u r .∵AB AB u u u r u u ur 与AC ACu u u r u u u r 分别为AB u u u r 与AC u u u r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AI u u r与BAC ∠平分线共线,即AI 平分BAC ∠.同理可证:BI 平分ABC ∠,CI 平分ACB ∠.从而I 就是ABC △的内心,如图⑸、【命题6】 已知O 就是平面上一定点,AB C ,,就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图⑴ 图⑵图⑶ ABO CABAB AC OP OA AB A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解析】 由题意得AB AC AP AB AC λ⎛⎫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当(0)λ∈+∞,时,AP u u u r 表示BA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向的向量,故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如图⑹、四、“外心”的向量风采【命题7】 已知O 就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222OA OB OC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则O 就是ABC △的外心.【解析】 若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222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O 就是ABC△的外心,如图⑺。

高一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含解析)

高一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含解析)
∆ABC ∆PBC ∆ABC ∆PCA ∆PAB 1 2 3 ∆ABC ∆ABC
1 1 1 1 1 定义 f ( P) = (λ , λ , λ ) ,若 f (G) = ( 1 , , ), f (Q) = ( , , ) 则( ) 3 3 3 2 3 6 A.点 Q 在 ∆ABG 内 B.点 Q 在 ∆BCG 内 C.点 Q 在 ∆CAG 内 D.以上皆不对 解析: G 为重心,画图得知 例 8. 如图,已知点 G 是 ∆ABC 的重心,过 G 作直线与 AB, AC 两边分别交于 M , N 两点,
=
1 5
2 1 AB + AC ,用 O 拆开得: 2 ⋅ OA + 2⋅ OB + OC = 0 , 法 2: AO = 5 5
由奔驰定理可得: S
∆BOC
: S ∆COA : S ∆AOB = 2 : 2 : 1
,则 S
∆ABC
: S ∆AOB = (2 + 2 + 1) : 1 = 5 .
A
2 1 4 1 AB + AC = AD + AC , 法 3: AO = 5 (取 D 为 AB 边的中点) , 5 5 5
∆ABC ∆ABC
∆AOC ∆ABC
⋅ AB +
S ∆AOB ⋅ AC S ∆ABC
A
O B C
两边乘以 S 整理可得: − S 移项整理为 (S − S − S 即得 S ⋅ OA + S ⋅ OB + S 注:若简记三个面积: S = S , S
∆ABC ∆AOC ∆OBC ∆OCA ∆OBC A
A

,S S
∆AOB ∆ABC

,S S

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

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

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在我们学习数学的奇妙旅程中,三角形的四心向量公式就像是隐藏在数学城堡中的神秘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先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四心吧。

这四心分别是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

它们在三角形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性质。

咱们先聊聊重心。

重心可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哦。

那重心的向量公式是什么呢?设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x₁, y₁)、B(x₂,y₂)、C(x₃, y₃),那么重心 G 的坐标就是((x₁ + x₂ + x₃)/3, (y₁ + y₂+ y₃)/3)。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调皮鬼一脸茫然地问我:“老师,这重心到底有啥用啊?”我笑着回答他:“你想想啊,如果我们要做一个三角形的跷跷板,那重心的位置是不是就特别重要啦?它得在正中间,不然跷跷板可就不平衡咯!”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一下子就记住了重心的重要性。

再来说说垂心。

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对于垂心的向量公式,那可有点复杂啦,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理解。

内心呢,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内心的向量公式理解起来也需要花点心思。

最后是外心,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也就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在解决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问题时,这些向量公式可真是我们的得力助手。

比如,在一些几何证明题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公式,就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记得有一次考试,有一道关于三角形重心的题目,很多同学都没有做对。

我在讲解的时候,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运用重心的向量公式,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学习三角形四心向量公式,就像是在数学的海洋中驾驭一艘小船,虽然有时会遇到风浪,但只要我们掌握好方向,就能顺利前行。

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这些公式的时候,不要害怕,多做练习,多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结论

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结论

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向量结论
在平面几何中,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是四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必备元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重心、垂心、
内心和外心的一些向量结论。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重心。

重心是指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也
是三角形内所有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通过向量的
知识,我们可以得知,重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和为零向量。


句话说,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和就是重心的向量。

这条结论对于求解重
心问题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垂心。

垂心是指三角形三个顶点到对边垂
线的交点。

我们可以得知,垂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互相垂直。

这条结论也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地计算垂心的坐标。

再来说一下内心。

内心是指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
形内切圆的圆心。

我们可以得知,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之和
等于零。

这条结论同样也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地计算内心的坐标。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外心。

外心是指三角形三个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我们可以得知,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
的向量互相垂直且长度相等。

这条结论同样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方便
地计算外心的坐标。

综上所述,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都有其特定的向量结论。

这些结论不仅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非常有用,而且对于我们加深对向量的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结论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一、四心的概念介绍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
(2)⇔⋅=⋅=⋅O 为ABC ∆的垂心.
(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
O c b a ⇔=++为ABC ∆的内心.
(4
==⇔O 为ABC ∆的外心。

典型例题:
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例2:(03全国理4)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练习:
1.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λ=+,则λ的值为( )
A .2
B .2
3 C .3 D .6 2.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 )
A .21
B .0
C .1
D .2
1- 3.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22=++,则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ABOC 面积之比是( )
A .0
B .23
C .45
D .3
4 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若++=,则H 是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5.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 2
22+=+,则O 是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6.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m ++=, 则实数m =
7.(06陕西)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0且AB →|AB →| ·AC →|AC →|
=12 ,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8.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2
,则ABC ∆为(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练习答案:C 、D 、C 、D 、D 、1、D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