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7_20“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7_20“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C.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D.1960年三年困难全面调整时】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寒假验收历史卷2.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大力提倡自由争论C.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D.仅适用于文学领域】2015-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末国际班历史卷3.1956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大革命”的精神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5-2016学年福建屏东中学高二下期3月考历史试卷4.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下列一系列作品说明了A.“双百”方针恢复后科学研究出现大量的成果B.群众欢迎反映农民和战争题材的作品C.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开始盛行D.“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使文艺界思想活跃】2014-2015学年江苏邗江中学集团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5.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

”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2015-2016学年湖北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6.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1956年5月2日正式提出的。

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其具体内容是:在学术领域内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提倡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竞赛。

允许不同学派并存;学术、文艺领域的是非问题,通过自由讨论和学术研究、文艺实践去解决,反对采取行政命令式简单粗暴的方法。

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了中国的科学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执行过程中也一再受到左倾思潮的干扰。

“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更被践踏废弃,使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遭受了极大损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中共中央一再重申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中历史 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一方针( )①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反映了我党对科学文艺工作的基本态度③放宽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④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对科学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只有实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因此,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D2(2013·江苏镇江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C.“文化大革命”期间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析: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故选A项。

答案:A3右图是1957年7月,周恩来观看北方昆曲剧院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左一)的演出后与艺术家们交谈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推动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57年7月”及关键信息“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由此判断正是“双百”方针的提出才使新中国文化事业走向繁荣。

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C4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这里他是在阐释( )A.“双百”方针B.阶级斗争学说C.过渡时期总路线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陆定一主张“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这实质上是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成就涌现大批人民的作品2、“双百”方针的成就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培养了大批学术界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1、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①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被②一些学有专长、爱国的知识分子被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①四人帮实行,“双百”方针被恣意和②文艺领域“”,只有八个样板戏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④大批学术界、文艺界知名人士⑤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现局面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四、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双百”方针是指()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C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①科技领域②军事领域③文艺领域④金融领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的直接原因是()A1957年整风运动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1959年反右倾斗争4、“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

这最能说明()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5、“文革”后,文学艺术的春天的表现不包括()A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B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等长篇小说C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景象繁荣D出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6、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7、“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方针B坚持正义的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C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D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8、右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测试题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测试题 精品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 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C反映古代历史人物 D反映政治生活2.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双百”方针是在A 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3.“双百”方针中所说的“百花齐放”是指A在艺术问题上,可以自由发展B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C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D 制定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4.著名话剧《茶馆》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A 郭沐若 B曹禺 C赵树理 D老舍5.“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惨遭摧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许多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B无数文艺界知名人士遭到迫害C“八亿人口八个戏”D“文革”十年,文化艺术工作完全停滞6.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推陈出新 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7.“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A 1949年B1950年 C1956年 D 1978年8.建国后的哪一次会议最早提倡文艺为人民服务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C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9.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A.《北国江南》B.《五朵金花》C. 《女篮五号》D.《青春之歌》10.“双百”方针提倡文学艺术、科研领域的三个自由,鼓励文艺科研工作者大胆创新,自由发展。

这里所说的自由前提是A、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B、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D、保证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11.“双百”方针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B、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国民经济上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文化大革命使科学文化事业蒙受沉重打击12.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C.推陈出新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13.“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文学艺术发展B.团结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C.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14.对“百家争鸣”方针的准确理解是A.不加任何干涉 B.只要是正确的学术思想,都应让其自由发丧展C.宪法范围内学术思想自由 D.不违反中国共产党党章15.下列哪些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①《茶馆》②《蔡文姬》③《青春之歌》④《三里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任何关系B.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C.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D.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17.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史料一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起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根本目的;“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直接目的。

(2)史料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落实情况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

[提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1 页共1 页。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 第19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  第19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 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 研究。第三阶段是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 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 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 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 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 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是自1978年至现 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 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 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解析】“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 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 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1956年5 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 实行双百方针。我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不是文 化事业,所以排除④项。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 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呈现这样几个主要信息:一是 时间,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 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 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全民搜 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 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 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材 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现实中此时的经济发 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B项的说法;C项的表述符合题 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运动,二是全民行动 搜集民歌,所以C项正确;D项在表述上出现了错误, 题干讲得清楚:只是搜集民歌,而不是创作民歌,更 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学这个问题,D项错误。
2.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 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 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 主要指的是(C ) 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三个面向”

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开卷)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

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2.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3.图1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

这表明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6.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近代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的进步思想家是A.姚莹B.包世臣C.夏燮D.王茂荫7.图2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8.“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

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大化改新B.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D.罗斯福新政9.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

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

”“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A.《独立宣言》 B.《宅地法》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人权宣言》10. 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

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选择题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A.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新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重新焕发出生机,具体表现在( )①清算了极“左”思潮②明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③学术讨论空前热烈④文学创作欣欣向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12·临沂模拟)观察下图判断这部电影最早发行的时期是( )A.建国初B.20世纪7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1世纪初“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战国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邓小平说:“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

”这段话的背景是( )①““””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②党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③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对文艺的批判,严重影响科技的发展。

党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科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B.科学、文艺和人民生活的关系C.科学、文艺和继承传统的关系D.科学、文艺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的开展C.“左”倾错误的影响D.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看待(2012·滨州高二检测)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使文艺界出现八大“样板戏”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你应如何回答(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即使在贯彻“双百”方针的情况下,下列现象也不可能允许发生的是( )A.批判斯大林的错误B.宣传唯物主义观点C.宣传信仰____D.宣传唯心主义观点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考试总分:21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1956年,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在新闻界代表座谈会讲话时直接批评塔斯社新闻“僵化”“令人厌烦”。

同时,刘少奇指示新华社,要求新闻减少官话,学习西方,不要做“国家通讯社”。

由此可知A.中共希望团结广大爱国知识分子B.“双百”方针某种程度上得到贯彻C.新闻媒体逐步实现向现代化转型D.中国抛弃了苏联式新闻媒体管制2、(4分)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A.政治领域B.学术领域C.艺术领域D.经济领域3、(4分)著名学者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口气。

”这说明“百家争鸣”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4、(4分)1956年,毛泽东表示不能同意“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的,摩尔根、孟德尔是资产阶级的,李森科、米丘林是社会主义的”这样的说法。

他认为,把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帽子套到自然科学上去是错误的。

这一思想。

A.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B.反映了“百家争鸣”的主张C.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始终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5、(4分)新时期文艺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歌咏健康自然人性的文化小说,到寻根思潮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发现和重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近年来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

这表明新时期文艺A.注重人文关怀B.强调历史理性C.重在现实批判D.借鉴先进理念6、(4分)在时代背景上,“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主要区别是A.“二为”方向是新中成立初期,“双百”方针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B.“二为”方向是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C.“双百”方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二为”方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D.“二为”方向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7、(4分)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史实分析和比较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比较点是“从争论的内容上看”,在者要主要问的是最主要的,因而要选一个最佳选项,据所学知两个时期都倡导学术自由,但其“学术”的含义不同。

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内容2.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正式提出是在1959年B.这是科学文化工作的长期方针C.执行这一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D.这一方针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1956年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亲手题词上图,所以A项说法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B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应直接排除,故答案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背景3.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

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

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八亿人口八个戏”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要活跃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而“八亿人口八个戏”则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现状的生动描绘,不符合双百方针的精神内涵,答案选C,A B D三项与材料涵义相符但与题中要求不符。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1.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D.“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在发展文艺方面的积极方针,故选C;A、B、D选项意思恰好相反,都属限制文化艺术领域自由发展的说法。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双百”方针2.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D.“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在发展文艺方面的积极方针,故选C;A、B、D选项意思恰好相反,都属限制文化艺术领域自由发展的说法。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双百”方针3.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也搞不清楚,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学派。

就是社会科学,也有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为此,党和政府提出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双百方针”D.推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党和政府主张各种思想学术自由发展,为此提出了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本课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比较。

2.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问题探究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春天的信息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比较春天的硕果“双百”方针的贯彻: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情景再现影视赏析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二、知识梳理.“双百”方针的产生背景:1956年,改造完成,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内容:1956年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是提出在工作中,实行“”的方针,“百花齐放”是指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是指在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成果:①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拓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例如:老舍的话剧《》,郭沫若的历史剧《》杨沫的长篇小说《》等。

②在音乐、戏剧、美术、电影艺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

③学术氛围也空前活跃。

2.曲折发展原因:扩大化特别是“”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问题,甚至甚至上升为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利益。

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如王蒙的小说《》,艾青的寓言诗《》,昆曲《》和电影《》《早春二月》等,都受到了政治批判。

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界“百花凋零”。

3.文艺的春天原因:“”结束后,文学艺术和清算了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要为服务,为服务。

“”方针得以恢复。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以“”“”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高三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三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三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1.读下面一段对话。

孙子:爷爷,您10岁时看过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吗?爷爷:孩子,我那时候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哪有美国大片!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位爷爷l0岁时不可能见到的文艺作品是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文学成就。

由对话中的“样板戏”可知,这位爷爷l0岁时我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属于“文革”结束后的作品,故选B。

A、C两项出现于“文革”前;D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

2.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答案】A【解析】“双百”方针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促进了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A项正确;BC项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挫折,排除;“二为”方针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排除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双百”方针3.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作品以“样板戏”为典型代表,政治色彩和阶级斗争特点明显。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中国初期的文化政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双百方针”的内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现代中国的文化政策。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艺术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16年某某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和学校提供】1:孔子是儒家文化创始人。

下列主X属于孔子思想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政在得民”C、“兼爱”、“非攻”、“尚贤”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A、辩证法思想B、“道”的基本概念C、“无为”的政治主XD、“以弱胜强”的观点3:下面言论是孟子思想体现的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制天命而用之”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之初,性本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某某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6: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7: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

(8分) (2)法家学派在战国末期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答案】C【解析】“双百”方针,即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含义是指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意识形态并不属于艺术,也不属于学术上,排除AB项;D项与题干不对应,排除D项,故C项正确【考点】“双百”方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双百”方针的内容,难度小。

解答须先对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范畴辨别即可。

2.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的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的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暂时性的方针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答案】C【解析】AB项是“双百”方针内容的述说,说法正确;文革时期,双百方针被破坏,导致文艺、学术发展的受挫,D项说法正确;C项“暂时性”说法错误,应是长期须坚持的方针,故C项正确。

【考点】“双百”方针点评:“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

具体的讲在文艺和学术问题上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3. (2012·临沂模拟)观察下图判断这部电影最早发行的时期是()A.建国初B.20世纪7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1世纪初【答案】C【解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建国初,革命战争、歌颂新中国的成立等题材较多,A项不符题意;70年代是文革时期,文化事业受到挫折,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嵌制,革命题材料较多,思想是保守的,不符合题意;80年以后,改革开放,思想逐渐解放,CD项相比较,C项更符合题意,因时间上更早,是最佳选项。

故C项正确。

【考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文化事业点评:本题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文化事业哦切入点,考查对现代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特征的掌握。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方针
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允许不同流派,不同体裁,不同手法创作作品同
时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就
是把文化历史上“俗”的糟粕丢弃,民俗的精华留下,这就是“推陈出新”。

俗与雅之争,历史文化有之,从人类结绳记事,地上,石上划符记号
就是“文”的起源;“化”以武力为主,人持匕首捍卫劳动果实。

文与化
二字是文武并举组成的词,形成现在的文化,文化人的词汇……。

雅与俗之争,实际由历史上文武之争,演化到现在的陕隘价值观之争!雅从原始生态“俗”而来,历史先人已把推陈出新玩得炉火纯青,不断去
除“俗”的糟粕,积累“俗”的精华为雅,可以讲,没有俗没有雅,没有
俗哪有雅?形而上学的把俗全部去掉,是在否定人类文明进化史!这种文
革时期极“左”的价值观要不的!
文人墨客需要斗室玩雅的阳春白雪,百姓大众更需要日常“俗”的为
柴米油盐食而奔波的下里巴人的生活气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理论方针。

任何违背
毛主席文学艺术双百方针的思想,都是在开历史倒车,人民群众的眼睛是
雪亮的!人民大众决不答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

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

这表明他认为中国历史具有A、艺术性B、延续性C、多变性D、神秘性2:下列对“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②内容是在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③它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发展规律④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针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957年,安徽省的地方戏剧庐剧进京献演,并受到了国家总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庐剧的表演者感慨:这比当年的徽剧进京更能令人感到激动。

地方戏进京演出是国家哪一发展方针的体现()A、百家争鸣B、科教兴国C、百花齐放D、改革开放4: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5:“双百”方针重新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开始于A、反右斗争扩大化后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C、粉碎“四人帮”后D、“三下乡”活动开始后6:(17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外交多次在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中国体育外交的开展是在中国总体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共和国半个世纪的体育外交史中,前苏联和东欧占有很大的篇幅。

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朋友,这些国家对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到1962年十年间,中国对外体育交往总人数是10,291人,而与苏联和东欧的交往就占到了76%,达到7,820人。

——《60年中国体育外交:与世界牵手》(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4分)材料二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范围扩展到一些亚非拉国家。

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

从此,新中国把同亚非拉的体育交往逐步上升到主要位置。

——《60年中国体育外交:与世界牵手》(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4分)材料三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届全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顽固坚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拒绝撤销台湾体育组织作为国家奥委会的资格。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奥委会在经过斗争后,于1958年8月19日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

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3)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因素?阻碍新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4分)材料四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李宁(体操),只得到最后一名。

一些报道竟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

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

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

2008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

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7:(26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

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

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

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

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

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

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

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8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

(7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8:(24分)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为后世书籍印刷树立了楷模风范。

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

(4分)(2)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

简述这一时期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条件。

说明这一时期书籍印刷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0分)(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6分)(4)当前书籍印刷面临怎样的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年份种数印数印张数合计其中:新出9:(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阅读下列材料: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上,贴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是错误的”。

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闻人物等待,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

(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3)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10:阅读下列材料: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汉时期走向终结,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局面也曾遭遇过寒流。

请回答:(2)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过程中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百花齐放”局面遭遇寒流主要是在什么时期?(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文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的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王国维在《近几年之学术界》一书中说“自周之衰……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近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光焰。

”材料三董仲舒的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汉朝初期,儒学成了正统,而其他九家则成了“孤魂野鬼”。

材料四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的思想局面的原因。

(6分)(2)结合西方思想文化史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4分)(3)董仲舒的哪些主张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你认为汉初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4)新中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百家争鸣政策的?(4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12:(24分)辛亥革命已沉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芸。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

随着“文革”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

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