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怀人诗鉴赏
语文 高一 (下)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诗鉴赏总结: 一看:题目、注释、诗句是否有送别字眼 二看: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
象、情感关键词 三看: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
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手法、技巧) 四看:看清题目要求 五要:注意答题规范
送别诗解读步骤:
抓意象 品情感 析手法
识 记 重 点
表现手法的答题步骤:
(如何写)析手法—
①烘托。以猿啼暮色、孤舟等意象烘托伤心 之情。②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 既道出同病相怜,又流露出对友人路途遥远 的担忧与牵挂。③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 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渺小。
温故而知“生”,总结送别诗特点
• 1.常见意象
• (1)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 (2)空间意象:长亭、南浦、渡口、古道
学以致用
问: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何效果?
以乐景写哀情。 ——明手法
诗人前两联描述了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 江碧绿的秋水,格外鲜艳的景色反衬与朋友的离情,更加反衬出别离
后诗人独自一人看到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的场景。 ——释运用
更加突显出与朋友分别后,作者独自一人的寂寞和惆怅。
语文 高一 (下)送别怀人诗鉴赏
学习目标:
1.把握送别诗基本内容及常见手法。
2.掌握送别诗的基本答题格式。
送别诗产生原因:
1、科考取士,博取功名;驰骋疆场,渴求不朽。 2、宦途浮沉,职位变迁;心有所寄,高蹈离世。 3、战争频仍,流离失所;举家迁移,只身淹留;
1.前途未知的珍重与忧虑; 2.离别的宽慰与坦陈; 3.别离的难舍与伤感; 4.各向天涯的愁苦与思念。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别怀人诗
——送别诗的鉴赏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送别诗基本知识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 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 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 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 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 种主题。 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 别”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 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欧阳修《玉楼春》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寞孤馆月。
表达技巧指导
• 想象(虚拟) •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想 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 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 恋和关切。 • 王昌龄《送魏二》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 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 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
折柳送别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gǔ)师:船夫。临圻(qí): 地名。
慷慨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送别怀人诗(教师)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知识梳理】题材特征: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
(“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常见情感内容: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见的结构、写法: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
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常用的手法有:(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经典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效果。
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设问、想象(虚写)的手法。
友人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既抒发了离情,又不尽显露,余味深长。
【赏析】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_诗歌鉴赏——送别怀人
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 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 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
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 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4、具体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 士、游子、怀人。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8)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2020年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人生感慨
通过送别怀人诗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 思考,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和反思。
通过对人生的短暂、无常、悲欢离合 等主题的Biblioteka 绘和思考,表现出对人生 的感慨和感慨。
壮志未酬
表达对友人离去后未能实现壮志的感慨和惋惜,通过对友人的才华、抱负、追求 等进行描绘和赞美,表现出对友人的敬仰和钦佩。
通过表达对友人离去后未能实现壮志的惋惜和感慨,表现出诗人自身的壮志未酬 之感,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追思。
体会情感与哲理
要点一
情感
深入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 悟。
要点二
哲理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 指导意义。
比较阅读与拓展
比较阅读
将该诗与其他送别怀人诗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拓展阅读
阅读与该诗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拓宽视野,丰富对送别怀人主题的 认识。
文化传承
送别怀人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 代社会中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THANK YOU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背景
送别怀人诗源于古代,与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的时代背景密 切相关。人们常常因离别而难以相见,因此借助诗歌表达情 感。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变,送别怀人诗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从《诗经》中的离别诗到唐诗宋词中 的送别佳作,送别怀人诗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诗人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 景物相结合,创造出情景 交融的意境,使诗歌情感 更加深沉。
虚实结合
送别怀人诗中常运用虚实 结合的手法,通过想象和 回忆来表现离别的思念之 情和未来的期盼之意。
送别怀人诗鉴赏
惜别送别诗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回顾,归纳送别诗情感,明 确常见意象。 2通过练习和高考真题,提高诗歌鉴赏 能力。
•一:通过诗词把握送 别诗常见的感情。
1、 表达诗人的依依难舍和与友 人的深厚友谊。
示例1: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月夜”等时间意象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 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 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 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
动人深长。
“春”、“秋”等时间意象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 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 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 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 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 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 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 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 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 诗中惯用的意象。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gǔ)师:船夫。临圻(qí):
地名。
饮酒饯别 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
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唱歌送别 《赠汪伦》李白
二、时空类意象
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 夜等时间意象。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 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送别怀人诗
常见的题型
1、诗的第三句中,既写景又写情,其中情景 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2、诗中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是如何表达诗人的哀情?
思考角度: 找出景——手法、表达效果——情感
27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8
•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 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 什么”而“感伤”。
9
二、掌握送别诗常见 的意象:
10
(一)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11
①景物:“春江渺茫”“日暮” 。 ②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28
《送穷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 这篇文章模仿扬雄《逐贫赋》的写法,借主人与 “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 鬼的对话,以幽默嘲戏的笔调描绘了自己“君子 固穷”的个性和形象,抨击了庸俗的人情世态, 抒发了内心的牢骚和忧愤。文章开头写主人一本 正经地恭送穷鬼的离去。随后,作者以三个自然 段叙述自己不当穷而穷的意蕴,借穷鬼与自己的 对话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平。最后出人意料地 以“留穷”作结。全文意蕴上寓庄于谐,文字上 寓谐于庄,情节波澜起伏、变化莫测,语言生动 有趣、形神兼备,是体现韩愈奇崛文风的代表作 29 品。
14
唱歌送别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
常见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 情人送别。
主要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 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范例试炼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题1: “渺茫”一词包含 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
景语 春江正茫渺 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
情语 何处泊 断人肠 写诗人心中的茫然 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送别怀人诗”鉴赏技巧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
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常见意象: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 怀人诗中出现)
常用手法 语言风格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虚实相生,③比喻,④衬托、烘托。⑥ 从对方写来
华美、清新、典雅
一、景物描写的特点:1.指出手法(动静结合、五觉、视角的变换、色 常考题型及 彩、修辞、景情关系等)2.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二、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思路 要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合理推断,要点要全。三、人物形象特点:要
常见的结构、写法:
送别、怀人诗歌鉴赏
送别诗的特点及解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别诗鉴赏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
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送别诗特点:1、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送别诗往往写得格调悠扬、音韵婉美、含义隽永。
或慷概悲壮,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诀别。
或情随景迁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一往情深。
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李煜的《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柳永的《雨霖铃》。
或者是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或者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或者是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
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
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谢亭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
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
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
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高三复习——送别怀人诗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3:托物寓情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4:虚实结合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5:比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四、送别诗中的情感
• 别离,是令人哀伤愁怨的,故古代诗 人创作出了不少含悲忍泪的名篇;但别离 所包含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它表达的是一 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芳草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 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 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离恨恰如春草,
——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北风吹雁雪纷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4、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送别怀人诗鉴赏
送别怀人诗鉴赏鸦、燕子、蝉鸣、泪、相思等等。
这些意象都是送别诗中常用的,能够表现出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别人的思念之情。
二、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1、古典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等。
这些手法能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2、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描写夕阳、秋天的景象等等。
3、抒情词语的运用:送别诗中常用的抒情词语有相思、离愁、别恨等等,这些词语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
盛唐时期的送别诗,以其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而著称。
在古代,离别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因此送别诗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送别地点、时间、季节等等,这些意象都能够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同时,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也很多,如古典修辞手法、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词语的运用等等,这些手法都能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总之,送别诗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文学形式,能够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和思念之情。
送别诗是表达离别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常常涉及到宦场别、友人别、亲人别和情人别等。
送别诗的情感可以表达离愁别绪、安慰、勉励、祝愿和XXX真挚友情等,常常运用寄情于景、运用至理名言、托物寓情和虚实相生等手法来表现。
在送别诗中,离别之歌、关城和御苑等意象常常被运用来表达离别情感。
烟波与风雨”暗示了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险阻,表现了离别时的不安和担忧。
同时,也增强了诗中的离别情感,使其更加真实和深刻。
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句“载将离恨过江南”做了铺垫,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类诗歌的感情有的是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规律总结][链接高考]7.(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选BD 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
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古诗送别怀人诗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 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 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 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第12页/共32页
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 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 “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 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 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第25页/共32页
鉴赏训练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 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 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折柳送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2页/共32页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 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 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 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 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 利、欣欣向荣之意。
二、空间意象:长亭、短亭、南浦、津渡口、 阳关、古道、霸陵亭(灞桥)、谢亭、西楼、 劳劳亭、歧路旁、都门外等
三、时间意象:秋、西风、日暮(斜阳、残阳、 暮雪、暮钟) 春草、杨花
四、孤单愁苦的意象:眼泪、江水、寒鸦、寒 蝉、 船(兰舟)、柳絮、月、雨、孤帆、 孤雁、画角、
落叶、残红、败荷等。
2017年11月13日
第26页/共32页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送别怀人诗课件
高考古诗文背诵60篇之送别诗
1.在《端正好·长亭送别》这支曲子中,作者奇妙化用范仲淹《苏幕 遮》中“碧云天,黄叶地”,渲染出深秋季节秋风萧瑟、大雁南飞典 型景物的句子是: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2.作者用“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两句话指出是离人的 眼泪染红了层层霜林,衬托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1、假如想对挚友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你将选择? 2、假如想表达对朋友的安慰,希望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力量,你将选择? 3、假如想表达友人离去后自己的茫然、伤感心境,你将选择? 4、假如想象到离别后友人孤寂的情境,想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你将选择?
送别怀人诗特点及鉴赏方法
送1别、怀假如人想诗对常挚友见表情达感依依:不舍的离情,你将选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 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爱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 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 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 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4.[答案]A
[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 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 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 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 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 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反馈提升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方法一:辨题目,确定诗歌题材类型。
送别怀人诗特点及鉴赏方法 学生活动1:听歌曲,找意象,选歌名!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
19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 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 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 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 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2021/7/26
20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瘴。”即指岭南春 的才华。
夏之交时所生的瘴
BD
气。2021/7/26
29
解析: B.从第二句“若为秋月听猿声”中的“秋月”
可知送别时是秋天,“青草瘴时过夏口”是诗人 想象第二年春草初生之时,友人必被朝廷重用, 那时友人要乘船经过夏口奔赴帝京。
D.“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 属无中生有。此处作者借典是为了劝慰朋友不要 伤心自怨,不必像贾谊那样去作凭吊屈原的诗赋。
(最新整理)鉴赏送别怀人诗
2021/7/26
1
2021/7/26
2
黯然销魂者, 唯 别 而 已 矣!
2021/7/26
——江淹《别赋》
3
一、送别诗基本知识
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 或亲朋好友离别,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 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送别之际,人们 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 达依依不舍之情。
2021/7/26
33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诗人想象杨少府渴望北归而形成的一种反常心理。 想象朋友看着贬谪之所依旧遥远,越发愁苦;当 看到可以扬帆的南风很大(最适合北归)时,反 而要产生厌恶情绪。
前四句,主要想象杨少府在贬所的愁苦。
2021/7/26
34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怀人诗鉴赏学习目标:1.牢记送别诗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2.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体会送别诗的感情。
活动一、知识链接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一、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
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还有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词中惯用的意象。
4、意象: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折柳是送别的习俗。
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
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以水(连绵不断)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送别诗的内容和情感:1.内容:①宦场别。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别董大》(高适)《渭城曲》(王维)等。
②友人别。
如《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送魏万之京》(李颀)、《送友人》(李白)等。
③亲人别。
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等。
④情人别。
如《雨霖铃》(柳永)、《虞美人》(纳兰性德)等。
2.情感:①离愁别绪(留恋、落寞、担忧、牵挂);②安慰;③勉励;④祝愿;⑤咏赞真挚的友情。
3.分类:①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
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
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三、送别诗的常见手法:1.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
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2. 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等。
3. 托物寓情。
如李白《赠汪伦》、王维《渭城曲》等。
4. 虚实相生。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活动二、回归课本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手法。
“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2)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没”两字有何作用?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
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
“隐”“没”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
活动三、延伸训练1.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烘托手法以流水、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手法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请。
对比手法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有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
(2)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
艺术效果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思想感情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2.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
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
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
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送别诗抒发了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无限眷恋和深沉祝愿(2)这首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请以次的上片为例作具体分析新颖独特的比喻作者将人的眼、眉直接化为旅程的山、水,将人的感情融入其中,让山光水色如同作者的目光一样来送别友人,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无限眷恋,对归途中风餐露宿的友人的深切关注与牵挂。
4.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简析首二句是怎样写离恨的。
用“画舸”“春潭”优美图景反衬;用“酒半酣”船即将起锚来表达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2)第三句中的“烟波与风雨”有何深刻含义?在诗中起何作用?既指自然界的烟波与风雨,又暗指难以预料的坎坷仕途与世事人心。
“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进一步渲染了令人肠断的离别情绪,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