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体表定位电头针结合Rosenbek八步训练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的

体表定位电头针结合Rosenbek八步训练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的


临床 e n b e k ] k , 步训练法治疗脑卒中患者 言语 失用症 的疗效观察
江玉娟 。 杨玉霞 常 娥 项 蓉 鞠海燕 张艳春 ’ 左柄芳 张茜唯
摘 要
目的 : 探讨体表定位下 电头针结合 R o s e n b e k ] \ 步训练法治疗脑卒 中患者言语失用症 的疗效 。 方法 : 将6 0 例脑卒 中言语失用症 患者 随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体 表定位 下头皮 电针治疗配合言语康 复训练 ; 对照组单纯言语康复训练 , 共治疗 4 周 。应用“ 汉语 失语症 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系统” 中的言语运动计划模 块 中的评定 项 目为诊 断和疗效 判定依 据 , 观察两组 患者数 数 、 唱音 阶 、 拼音 字母 复述 、 单音节词 复述 、 双音 节词复
1 . 2 . 1 头皮 电针 : 体 表定位采用 R h o t o n 的方法 , 均取患者大
脑左侧优 势半球 B r o c a 区 。用软尺测量 并标记 出从 鼻根点
至 枕外 隆凸连 线后 3 / 4 点, 外 侧裂投 影为 额颧 点与 3 / 4点连 线 。眼 外 眦 与 耳屏 中点 连 线 , 取 中 点 与该 线 垂 直 相交 上
在 临床上 , 失语症 、 构 音障碍 和言语失用 症是三种 不 同
症心理语 言评价 确诊言语失 用者 ; ⑤右利 手者 ( 左侧均 为优
性质 的言语 障碍 。言语 失用症是指 因脑损伤 造成 的不能将
形成 的和填充好 的语 音框架转换成 以前学 习过 的 、 用来执行
势半球 ) ; ⑥首次发病者 ; ⑦ 除外构音 障碍 者。
排除标准 : ①观察 中出现 自行退 出或严 重不 良事件如脑

电针头穴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电针头穴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电针头穴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摘要将60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进行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对照组30例,进行语言训练治疗。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观察患者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言语功能及言语相关症状的变化。

结果表明,治疗组病人的言语功能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R 运>R>感说明本组以传导性失语疗效较好,而感觉性失语的疗效较差。

4讨论4.1人的语言与五脏六腑的生理有着密切关系。

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则意识清明,思维敏锐,语言流利。

语言与心、脑、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主神志而开窍于舌,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脑为元神之府,脑髓充盈则语言正常;肾藏精,足少阴之经系舌本。

因此,心脑肾等脏腑生理功能正常,则发音、构音等语言功能亦正常。

若肾精亏损,津液不能上承,或痰血互结,蒙闭心窍,舌窍失灵,或血瘀于脑,神失所主,均能导致语言功能的障碍,轻者语言不利,重者失音不语。

因此,确立醒脑开窍,兼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的治疗原则。

选取头穴电针是从”元神”之府,诸阳之首着眼治疗,能充填精髓,大补气血,通过针刺穴位,贯通诸经经气,振奋了元阳,具有较好的疏通经络作用。

头部穴位是经络分布密集之处,经气浅在,局部电刺激必能鼓舞阳气,调理神志,启迪脑窍,沟通经气,达到疏经通络的目的。

根据”缪刺”之原则,选取病灶对侧手阳明、手少阴、手少阳之穴,具有开心窍利咽喉的功能。

对以上各经穴的持续刺激均可使经气传至舌本,使其脑窍得开,声音得复。

4.2现代研究表明,由于大脑皮层各区域功能与其局部血流量密切相关,而针刺头部穴位能直接刺激与大脑皮层功能相关的头皮区域,使该皮层区血流量发生变化,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血液循环,提高了脑组织氧分压,改善了病灶周围组织的营养,加速了脑组织的修复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氧和葡萄糖供给和利用得到改善,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随之变化。

本研究中发现,患者在针刺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从语言理解及发音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语言训练者。

头针、舌针与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言语功能障碍

头针、舌针与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言语功能障碍

头针、舌针与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言语功能障碍摘要:目的: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

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

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头针;舌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病人在发生脑卒后常常会造成语言功能失调及吞咽障碍,临床上将其分为真、假球性麻痹两种,一般症状表现为难以进食及喝水咳呛等[1]。

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病人摄入营养不足,由于误食导致的肺炎,更严重的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2014年4月-2017年4月这三年间,我们科室一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采取立体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均经过MRI或CT确诊,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

其中实验组男性病患23人,女性病患18人,年龄54岁~90岁,平均73.51岁,真球性麻痹8人,假球性33人。

对照组,男性病患25人,女性病患16人,年龄57岁-94岁,平均78.56岁,真球性麻痹10人,假球性31人[2]。

本次研究以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效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差异不大,可以进行比较。

1.2选取条件①前期需要用洼田饮水实验做吞咽评估,选取低于正常分值的病人②在无重症(例如感染、心衰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情况③意识清楚且病情相对稳定。

头针结合言语训练对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疗效分析

头针结合言语训练对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疗效分析

头针结合言语训练对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4-08-08T10:48:06.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靳玉洁1 黄茂1 李红霞2 杨路平2[导读]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

靳玉洁1 黄茂1 李红霞2 杨路平2(1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050031;2河北省儿童医院 050031)【关键词】脑性瘫痪言语障碍头针言语训练【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086-01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

据报道,约70%~80%脑瘫儿童伴有言语障碍[2],严重影响其言语交流,因此,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我们采用头针结合言语训练疗法治疗脑瘫儿童的言语障碍,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中心儿童康复科和河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治疗的脑瘫患儿中,选出合并言语障碍患儿121例,其中构音障碍者52例,语言发育迟缓者69例,男性67例,女性54例,年龄1~6岁。

40≤DQ<110(Gesell诊断发育量表检测,发育商以DQ表示),均不伴听力障碍。

将12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智力差异、言语障碍分型及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1.2.1 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符合2006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及分型[3]。

1.2.2 言语障碍诊断标准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CRRC版)构音障碍评定法和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4]。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做基础治疗、头针治疗、语言训练;对照组不做头针治疗,其它同治疗组。

言语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

言语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
36 3
言语 训 练 结 合针 刺治 疗脑 卒 中构 音 障 碍 的临 床 研 究
刘 诗 丹
( 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 南宁市 5 02 ) 30 1
【 摘要】 目的 观察言语训练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
组分 别进行 疗效评 定 。结 果 ( 00) P< .5 。结论
音障碍检查方法》 评定 。5 : 级 声音清楚 , 吐字清晰 , 言语表
达 良好 ; : 4级 吐字 尚清 晰 , 理 解 , 尔 需 重 复 , 疲 劳 现 可 偶 有 象 ; : 字欠 清 晰 , 嘶 声 重 , 意 能 明 白一 半 , 常 重 3级 吐 音 语 经
123 对 照 2 : .. 组 仅采用 言语 训 练 。言语 训 练 的具 体 方法
与 观察 组相 同 。
1 3 疗 效 评 定 方 法 及 标 准 .
析,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2 等级资料 比较用秩和检验,
P<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00
13 1 言语 功能 分 级评 定 : 用 中国康 复 中心 制定 的《 .. 采 构
中的诊 断标 准 , 根据病 史 、 症状 、 征 、 颅影 像学 检查 定 体 头
位 确诊 。排 除短暂 性脑缺 血 发作 、 网膜 下 腔 出血 、 出血 蛛 脑
刺15~ . m, . 2 0c 运针后 以针感 向上臂传导 为佳 , 1 i 每 0mn
运针 1 , 次 留针 3 i; 0mn 颌下 、 门、 廉泉 穴针 刺方 向是 朝 哑 上 着 咽 喉 方 向 平 行 斜 刺 ; 津 、 液 穴 采 用 点 刺 , 血 量 金 玉 出 02— . m ; 针穴 针刺 方 向朝 舌 根 方 向 ; 池 穴 向鼻 . 03 L 舌三 风 尖 方 向斜 刺 , 2 5~ . m, 深 . 4 0c 以针 感 向咽 喉 部 放 射 为 宜 。 三 组患 者均 每天治 疗 1 , 周治 疗 5次 , 治疗 3个 月 。 次 每 共

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2 0 1 6年 1 2月第 1 4器第 6期
J o u na r l o f B e t h u n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 o I . 1
. : !
堕!
头舌针结合语 言康复训 练干预急性脑卒 中后 失 语 症 的临床 研 究
1 资料 与方 法
着 图片及 上 面的文 字 让 患者 跟 读 , 并 进 行 纠 正 和加 强; 也可 在说词 语 时 配合 肢 体 动 作 , 如 吃饭 , 可拿 着
1 . 1 一 般 资料
2 0 1 3年 5月 一2 0 1 6年 5月 , 选 取
筷子或饭盒做吃饭的动作 , 通过视听觉的结合 , 促进 患者的语言恢复 , 每天 5 a r i n 。③ 闲谈训练法 : 治疗 师 及家 属加 强与 患者交 流 , 谈 及患 者感 兴趣 的 内容 ,
1 . 2 诊 断标 准
西 医诊 断标 准 : 无 明显 发 病诱 因 ,
可见 血栓 性脑 梗死 , 并伴 有椎 - 基底 动 脉 的系统 症 状 及体 征 ; 病情 呈缓 慢性 发展 , 可无 头痛 、 呕 吐症状 ; 病 后 1 ~ 2 d意识 清楚 或 仅 有 轻度 障 碍 , C T或 MR I 检 查 能确 定梗 死 部 位 。 中 医诊 断标 准 : 年 龄 >4 0岁 , 急性起 病 , 并 结 合 1项 主症 +2项 次症 或 主症 2项 以上 即可确 诊 。主 症 : 神 志 昏蒙 , 有偏 身感 觉 异 常 , 并 伴有 口舌歪斜 、 半身不遂等 ; 次症 : 头痛 、 眩晕 , 目
疗师及家属需与患者一起哼唱 , 其后逐渐唱慢 , 使患 者能独 自哼唱 , 以改 善 患者 说话 流 畅性 , 每次 1 0

头针+电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

头针+电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

头针+电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头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对临床效果、AQ分值及预后。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氟西汀结合解语汤进行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

结论头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对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标签:头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效果失语症属于中风主症,研究显示有57%~69%的中风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伴有语言障碍出现。

现代中医认为改疾病是因为四邪(瘀、痰、火、风)等伤及四条经脉(肾、肝、脾、心),对神明进行干扰,闭阻舌窍,进而促使失语症状出现[1]。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能够自然恢复,在治疗上存在有较大的难度。

研究显示,头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效果显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平均年龄(68.21±6.26)岁,男28例,女20例。

对照组48例,平均年龄(68.05±6.12)岁,男29例,女19例。

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近期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者;对药物存在禁忌症者;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头针+电针):采用电子针灸仪(华佗牌SDZ-Ⅱ型)对所选穴位作电针针灸,后者应用间断波作中强度刺激(根据患者耐受能力决定)25 min,1个疗程为10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患者入院确诊之后,对其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是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的方式,患者一共进行一个月的治疗。

头针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头针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头针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头针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

对照组予Schuell语言训练,每次30 min;治疗组予頭针联合电针(翳风、百会、后溪、通里),每次20 min。

2组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16周。

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2组患者失语程度、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及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情况。

结果2组治疗后失语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FCP、WAB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FCP、W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针联合电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及沟通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Totally 90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chuell language training,30 min each time,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scalp acupuncture plus electroacupuncture (Yifeng,Baihui,Houxi and Tongli),20 min each time. The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 was 5 times a week and lasted for 16 week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aphasia degree,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 (CFCP)score and Western aphasia battery (WAB). Results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level of aphasia degree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total scores of CFCP and WAB in both groups increased,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otal scores of CFCP and WAB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91.11% (41/45)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5.56% (34/45)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aphasic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Keywords:aphasia;ischemic stroke;Schuell language training;scalp acupuncture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是一种语言系统表达和理解障碍性疾病。

针灸配合言语疗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影响

针灸配合言语疗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影响

针灸配合言语疗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种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血液阻塞而引起的一种脑损伤疾病。

中风常伴有其他功能障碍,包括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

其中言语障碍在临床上也称为失语症,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和理解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简单的字词也无法说出。

脑卒中失语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针对这一疾病,以下主要分析针灸治疗法加言语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失语症上的影响,以供参考。

1.针灸配合言语疗法的意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失语症也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失语症属于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言语康复训练,包括音乐疗法、生物电反馈等言语治疗方法。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失语症相关因素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干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但是由于涉及脑卒中失语症的因素较多,且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也比较多,往往在进行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言语康复治疗过程中,并不能够得到确切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会选择在脑损伤后使用药物进行智力提升,但是大多数实践证明,其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从中医学方面来看,脑卒中由于起病急,且症状较复杂,病位主要是在脑部,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头皮特定穴位施针,以此起到运行气血、经络疏通、调节五脏六腑精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的方法,从而对脑血流进行自动调节,可以提升颅内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这对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灸法主要有两点依据,一是需要根据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选择对应的头穴位进针。

针灸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

针灸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

针灸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

对照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前联合组与常规组的CRRCA评分、CADL评分、SAQOL-39评分及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CRRCA评分、CADL评分、SAQOL-39评分及MMSE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74.28%;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脑卒中失语症治疗中,采用针灸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获得了比较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针灸;语言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speec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aphasiaafter stroke. Method: 70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35) and a control group (n=35).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Compare treatment effec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RRCA score, CADL score, SAQOL-39 score, and MMSE scor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RRCA score, CADL score, SAQOL-39 score, and MMSE scor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29%;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4.2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after strok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speec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achieve high clinical satisfaction.[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ation therapy; Stroke aphasia; effect脑卒中疾病往往起病急且病情凶险,许多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会留有严重后遗症,失语症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1】。

电针头针对颅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电针头针对颅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练对颅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及神经递质的
影响ꎬ以期进一步明确该方法治疗价值及可能机制ꎬ
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ꎮ
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ꎮ
1 2 排除标准 ①存在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ꎻ
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 评价为痴呆者ꎻ
③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ꎻ④不接受中医治疗者ꎻ⑤伴
有其他脑损伤后并发症者ꎻ⑥依从性差ꎬ不配合完成
25 例ꎻ年龄 18 ~ 83 (45. 5 ± 7. 4) 岁ꎻ 病程 (1. 32 ±
1 资料与方法
0 42) 个月(7 d ~ 5 个月) ꎻ病变类型:运动性 42 例ꎬ
病情明确诊断为颅脑损伤后失语症ꎬ语言障碍分级
例ꎬ3 级 19 例ꎮ 对照组 66 例ꎬ男 44 例ꎬ女 22 例ꎻ年
岁ꎻ④发病前无听力和视力障碍ꎻ⑤自愿参加本项研
韵母、声母、近似音的分化训练ꎻ②语言训练音频练
习: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组和句子录制成音频ꎬ音
频开始有一段鼓励和暗示性语言ꎬ患者跟随音频进
行语言训练ꎬ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ꎬ先练习词组ꎬ再
练习句子ꎻ③发音肌肉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张嘴、咧
嘴、闭嘴、撅嘴、舌后缩、舌前伸、舌上举等动作ꎬ加强
舌头灵活度的训练ꎻ④定期检查:定期对患者语言功
对照组( P < 0. 05) ꎮ 见表 3ꎮ
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ꎬ21 ~ 26 分为轻度认知功能
2 4 2 组总体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
1 6 3 血液学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 ꎮ 见表 4ꎮ
障碍
[7]

率为 87. 88% (58 / 66) ꎬ对照组为 74. 24% (49 / 66) ꎬ

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

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B890)①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通信作者:钟杨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钟杨① 李海① 刘琳① 郭名伟① 钟子祥① 刘铮① 曾含漪①【摘要】 目的:分析采取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30)和研究组(n =30)。

对照组患者采用语言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语言功能、中医症候积分。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取语言训练联合益髓醒神针刺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语症 语言训练 益髓醒神 针刺 Effect of Languag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Nourishing Marrow and Awakening Spirit on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Aphasia/ZHONG Yang, LI Hai, LIU Lin, GUO Mingwei, ZHONG Zixiang, LIU Zheng, ZENG Hany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9): 048-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languag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nourishing marrow and awakening spiri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aphasia.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aphasia admitted to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21 to August 2022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30) and study group (n =3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nguage train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nguag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nourishing marrow and awakening spirit.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TCM symptom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CM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Languag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nourishing marrow and awakening spiri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aphasia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Post-stroke aphasia Language training Nourishing marrow and awakening spirit Acupunct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9.0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约有180万新发患者[1]。

头针舌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头针舌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头针舌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标签: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头皮针;刺络放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的后遗症中,运动性失语很常见,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其表现主要为口语表达障碍。

近一年多来作者采用头皮针和舌底刺络放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28 例,并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作随机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作者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二病房自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间收入院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共5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63.7岁;病程14d-1y,平均病程4.7个月;全部的患者均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诊断为脑卒中,依据《汉语失语症检查法》【2】评定为运动性失语;神志清楚,理解力正常,符合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标准;高血压45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9例;排除出血性疾病、近期手术者、心力衰竭以及重度肝脏肾脏功能损害等疾病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脑卒中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将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28例。

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头皮针和舌底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以单纯康复训练,住院观察并随访6个月至1年。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取穴:头皮针选取患者优势半球侧顶颞前斜线(前神聪透悬厘),舌底选取舌中、廉泉和金津、玉液。

操作:患者取坐位,头皮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以0.35mm×500mm不锈钢毫针针刺,针体与皮肤呈15°角快速进针刺至帽状腱膜下深约40 mm。

针刺后先每隔10 min以200转/min的速度捻转1 min,重复两次,然后每隔2h捻转1次直至出针,留针6 h;其余舌底4穴亦以0.35mm×500mm 不锈钢毫针点刺,以出血为度,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8周为1疗程。

头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头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头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头针和语言康复训练结合对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2组,分别实施中药治疗+语言康复训练和头针+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2组患者的语言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语言能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头针+语言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字:头针;语言康复训练;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疗效脑卒中后失语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分为感觉性、运动性和混合性失语。

通常而言,患者的言语理解、文字组织能力仍有所保留,若患者发生言语文字表达运用障碍,表明其出现了运动性失语,而运动性失语对患者身心健康极为不利[1]。

针对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及时正确的方法辅之以相应的语言功能训练,具有重要的康复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为观察头针和语言康复训练结合对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采取了92例近一年接收的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符合早期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

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为24:22,平均年龄67.81±5.01,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为21:25,平均年龄65.79±5.76,所有患者的病例基础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中药汤药治疗+语言康复训练。

具体包括:(1)中药汤药:茯苓、法半夏、天麻、石菖蒲、地龙各9 g,川芎、白术、赤芍各12 g,丹参18 g, 1剂/日,分2次于早晚饭前服用。

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2-24T11:15:23.4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作者:肖池&sup1; 董文萍[导读] ⒈长江航运总医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⒉长江航运总医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针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言语训练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慈利县零阳镇中心卫生院湖南慈利 427200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的探讨主要通过随机选取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的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探究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治愈10人,占20%,显效的患者有20人,占40%,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5人,占30%,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显效的有17人,占34.69%,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6人,占32.65%,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34%。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的临床验证,采用针刺推拿结合中药的方法对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早、中期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针刺推拿;脊髓型颈椎病;中药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性的临床综合性疾病,通常是由脊髓功能障碍引起的[1]。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发人群多为老年人,它的临床症状表现因脊髓受损程度的不同而不一样。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很容易造成身体残疾,尤其是老年人[2]。

为研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理论经验以及实际临床研究的心得,阐述了对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的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治疗方案,并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探讨针刺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实验组,患者患者的病程为90天~5年,平均为(2.2±1.5)年。

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的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对于脑卒中言语障碍的治疗有效性。

方法:将9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言语运动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中使用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电针刺激;神经干;脑卒中;言语障碍脑卒中也可称为脑中风,是由于脑部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神经功能的缺失。

而脑卒中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则是由于司声肌肉上的运动神经元瘫痪,使患者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沟通与交流。

有研究资料称电刺激神经干疗法对于治疗脑卒后的言语功能障碍具有显著地效果[1],本文将以我院的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为例,分析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的有效性,结果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神言语障碍患者的使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5±5.0)岁。

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6.0±5.5)岁。

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脑卒中后言语康复训练的常规治疗,包括指导患者练习发音、辩音及韵律练习,另外指导患者对舌部肌肉、唇部肌肉、下颌肌肉及腭部肌肉的联系,每次联系20min,1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进行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选取患者的喉返神经刺激点朝舌根方向直刺2-3cm、舌下神经刺激点向内刺入1.5-2cm、金津穴及玉液穴点刺出血不留针,在喉返神经刺激点、舌下神经刺激点经过消毒针刺后连接电针,选择连续波,电流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20min,1次/d。

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语言康复训练,其主要内容是语音训练,包括词句训练、发音训练、发音器官训练、书写训练以及阅读训练[3]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从而确保患者维持积极的心态来参与训练以及治疗[4]。发音器官训练的主要包括舌部训练、基本音训练以及唇部训练等,通过训练让患者频繁进行张口、呲牙、鼓腮以及伸舌训练,从而改进软腭的灵活度,充分锻炼患者脸部的肌肉。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尤其需要鼓励患者的舌部反复进行伸缩运动,从而改进其灵活性,唇部要反复进行抿嘴以及噘嘴训练,训练的频率应当从慢到快,同时训练的强度则需要由高到低。发音训练主要是训练舌部肌肉、面部肌肉、软腭以及声带,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语言功能。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从示范法、模仿法再到锻炼法,这样循序渐进展开锻炼,逐渐练习韵母以及声母,并逐步提高学习的难度。
[3]汪洁,方琴.运动性失语症动作命名困难的语言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20(4):279
[4]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2014,2(6):381-382
[5]陈艳,陈卓铭,傅耀高.失语症语言理解障碍的测评及其机制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5,l2(23):1885-1888
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言语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针刺配合言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40例

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40例

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40例赵芹;孙涛【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S)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等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S评分明显降低,语言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且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 (48/50),与对照组76.0% (38/5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20【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头针;语言康复训练;中风;语謇【作者】赵芹;孙涛【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康复科,枣庄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卫生院中医科,枣庄277300【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上,脑卒中后失语主要表现为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以及混合性失语。

通常患者能相对保存理解与构思言语文字的能力,但是在言语文字运用表达上产生障碍时,就会出现运动性失语,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1]。

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积极进行治疗,对于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对头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为(52.12±10.18)岁。

头针体针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失语症 33 例临床观察

头针体针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失语症 33 例临床观察

头针体针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失语症33例临床观察刘 芳,童丽萍,鲍金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关键词:头针;体针;语言训练;脑血管病;失语症中图分类号:R24616;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2)01-0033-02 近年来,我国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当病变累及语言中枢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传导性失语。

本文1998~2001年,应用头针、体针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3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为1998~2001年期间在我院住院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

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临床一般情况例数性 别年龄(平均)治疗前病程d(平均)CT诊断(例)文化程度(例)男女比值岁脑梗死脑出血高中以上文盲-高中针刺组332013115440~82(6115)14~160651418151716对照组33181511240~81(6311)14~120521619141617 2 治疗方法211 针刺组21111 头针、体针配合语言训练,针刺穴位:头针包括言语一区、言语二区、百会穴。

体针:廉泉穴。

21112 针刺方法:头针:针与头皮成15°角的方向刺入头皮下3~4cm,以约200次/min的捻转速度,连续捻转5min,重复3次;体针:平补、平泻,留针20~30min,1次/d,10次为1疗程。

同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

212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配合语言功能训练。

语言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主要包括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口语发音训练、音调、命名、对话等。

①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②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③训练有关发音肌肉。

训练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 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失语症检查成绩评分:按照《汉语失语检查法》的记分标准,记录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理解4项言语功能得分,最高为80分,最低为0分。

头针电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验案报道

头针电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验案报道

头针电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验案报道张爱红;付菊花【摘要】目的癔病性失语属于中医学“肝郁失音”“郁病”等范畴,多系情志郁结、气机郁滞、肝郁乘脾、脾虚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声门不利所致.方法笔者采用头针、电疗以及语言康复对患者进行治疗,12天一个疗程.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患者失语症状改善,言语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头针、电疗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2页(P386-387)【关键词】癔病性失语;头针;电疗;言语训练【作者】张爱红;付菊花【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康复科漯河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漯河462000【正文语种】中文癔病性失语是一种以癔病为病因的暂时发声障碍,也称官能性失音,多由七情所伤,如过度悲哀、恐惧、忧郁、紧张、气愤等精神因素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系情志郁结、气机郁滞、肝郁乘脾、脾虚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声门不利所致[1]。

采用针灸电疗及语言康复治疗一例失语2年,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王某,女,40岁,2014年5月来我科就诊,家属代诉患者已两年没开口说话,发病当初带她去多家医院检查,均未查出相关疾病,经过中药、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就没再治疗。

究其原因,是与爱人拌嘴生气而赌气不说话,三个月后想说话已不能发声。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正常,能张口,舌体欠灵活,吞咽正常,不能言语,脑部CT、彩超、喉镜、化验等相关检查都正常,入住我科后诊断为癔病性失语。

笔者采用(1)头针:颞前线、百会、四神聪、神庭,局部取穴:廉泉、旁廉泉,配穴双侧合谷、太冲、丰隆,其中颞前线、百会、廉泉、旁廉泉加用连续波电疗,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语言康复一对一训练:从最简单的发声练习,发“啊”“噢”“吧”口型发声到舌根练习发K、g以及舌尖练习d、t等,通过发音器官训练,使患者一周就可单字对话,由于患者具体精神抑郁,心理有障碍,随增添一些趣味性训练,比如唱歌、看动画,讲故事,让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中释放压抑的情绪,充分调动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n l y s p e e c h t r a i n i n g wa s g i v e n .Th e p e r i o d o f t r e a t me n t l a s t e d 4 we e k s .E v a l u a t i o n s t o o k p l a c e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e
复述及 口颜 面动作检查的变化 。结果 : 治疗 4 周后 , 2组 言语失 用各项评 分均 较治疗前 明显提 高 ( P <O . o 5 ) , 且观
察组 自数 、 跟数两项评分更高 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单音 节词 、 双音节 复述两项 评分显 著 高于对照组 ( P< O . 0 1 ) , 2 组 自唱 、 跟 唱、 拼音字母 复述等评分 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治疗 4周 后 , 2组 口面动作评 分 中执行 能力评 分均
中言语 失用 症伴 口颜面失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 3 O例 。观察组采用 言语 康复训 练结合解剖 定位下 头穴 电针 治疗 , 对照组给予单纯 言语康 复训 练。应用“ 汉语失语症心理语 言评价 与治疗 系统 ” 中的言语运动计 划模 块 中的评定 项 目为诊 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 治疗前 后分别观察 2组患者数数 、 唱音 阶、 发音 、 单音节词 复述 、 双音节词
a p r a x i a o f s p e e c h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一 3 0 e a c h ) .S c a l p e I e c t r o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s p e e c h t r a i n i n g wa s a d mi n i s t e r e d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b u t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9 ; R7 4 3 . 3 [ D OI I 1 0 . 3 8 7 0 / z g k f . 2 0 1 5 . 0 4 . 0 0 2
Sc al p e l e c t r o a c u pu nc t u r e c o m bi ne d wi t h s pe e c h t r a i ni ng f o r a p r a x i a o f s p e e c h wi t h o r a l a nd f a c i al a p r x i a i n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J i a n g Y u j u a n, Y a n g Y u x i a, Xi a n g Ro n g, e t a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C e n t r a l Ho s p i —
wi t h s p e e c h t r a i n i n g f o r a p r a x i a o f s p e e c h wi t h f a c i a l a p r a x i a i n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M e t h o d s :S i x t y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较治疗前 明显提 高( P <o . 0 1 ) , 2组问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观察组模仿能 力评分较治 疗前及对 照组均 明显提高 ( P <O . 0 1 ) , 对照组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结论 : 解剖定位头穴 电针结合 言语 训练治疗 能够 明显 纠正脑
卒 中患 者的言语 失用症 , 同时改善 口颜 面失 用。 【 关键词】 言语 失用 ; 口颜面失用 ; 头穴电针
t a l o f C a n g z h o u C i t y, C a n g z h o u 0 6 1 0 0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a n a t o my - l o c a t e d s c a l p e l e c t r o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mb i n e d
中国康 复 ・2 0 1 5年 8 月 ・ 第 3 O卷第 4期
2 4 7
头 穴 电针 结 合 言语 训 练 治疗 脑 卒 中言语 失 用 伴 口颜 面 失 用 的 临床 研 究
江玉娟 , 杨 玉霞 , 项蓉 , 唐诗玲 , 鞠 海燕 , 霍艳玲 , 肖琳娜 , 姬春 雪 , 常娥
【 摘要】 目的 : 观察头穴 电针结合 言语训 练治疗 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伴 口颜面失用 的疗效 。方法 : 将6 O 例脑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