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
当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正艳的时候,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共度——欢乐的泼水节二、复习巩固。
1、师:你们还认识上节课的这些词语吗?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泼水节提桶拿瓢互相泼吉祥如意幸福多不肯离去笑开花2、复习书空“离”字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泼水节这一天大街上有多热闹呢?让我们赶紧打开课本,放声读读课文第二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出来了,很多小朋友已经到西双版纳了。
西双版纳的大街上可热闹了,人们是怎么做准备的呢?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1、这是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的心里一定特别激动。
谁来读?2、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节日呀,谁再来读?(指导学生读出了人们迫切的心情)师总结:早早地这个词既写出了泼水节的隆重,又写出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心情。
(引导学生一起读)3、准备的清水可不是一般的清水,人们在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这清水可真讲究啊!谁来读?师:滴上的是香水,撒上的是花瓣,留下的是心愿,我们一起读。
过渡: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在这欢乐的大街上,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们想看一看这欢乐的场景吗?4、投影泼水节的画面(1)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人?(2)透过图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如果把你们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看图作文。
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谁能找出来读。
生读。
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指名读这一句师引导1:大家想一想,等了一个早上,终于开始泼水了,激动吗?再次指名读。
师引导2: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一条街的人,告诉全村的人师引导3: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的人。
学生齐读。
(3)人们是怎么灌的,谁来灌一灌。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传统庆祝方式和意义;2. 学习地道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3.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庆祝方式;2. 学会运用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准确地用中文交流泼水节的相关活动;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一段泼水节的视频或图片资料;2. 准备分组讨论活动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学生兴趣1. 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泼水节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2. 谈论视频或图片内容,与学生共同发现泼水节的特点和庆祝方式。
Step 2: 泼水节起源的介绍1. 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节日的意义;2. 学生观看并听取教师介绍相关的资料。
Step 3: 泼水节的传统庆祝方式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讨论泼水节的庆祝方式;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3. 整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学生了解泼水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包括节日市集、欢乐游行、泼水活动等。
Step 4: 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1. 教师呈现一些卡片,上面写有泼水节相关的词语或短语;2. 学生分组,抽取一张卡片,并用中文表达与卡片上词语相关的节日活动;3. 学生之间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表达。
Step 5: 语言应用活动1. 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在泼水节场景中运用刚学到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对话;2. 选择一些学生进行展示和演绎,以加深对泼水节的理解。
六、巩固与拓展1. 学生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介绍他们了解到的泼水节的庆祝方式和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看法;2. 学生可以运用故事、描写、表达自己观点等手法来写作。
七、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写作作业;2.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活动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传统庆祝方式和意义。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学案
导案
一、预习检测(我可以)
1、预习课文第1自然段,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西双版纳的景色怎样?
二、合作探究(我们来闯关)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2、人们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3、泼完水后,还有什么活动?
三、当堂训练(我们都能行)
按课文内容填空。
礼泉县实验小学语文导学案
年级:二年级
单元:第七单元
课题:20课《欢乐的泼水节》
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邢胭脂
审核人:窦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欢乐场面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的相关活动,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泼水节的相关活动,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了()的泼水节。
2、这一天,人们()着桶,()着盆,()
来到了大街上。
3、开始泼水了,大家(),你拿瓢往我(),我端盆向你()。
四、作业布置(我会写,我会做)
1、巩固作业:
背诵本篇课文。
2、拓展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少数民要求会读。
引导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
学生自由读。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课后反思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NO: 103(4)还有一个词同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的迫不及待。
(出示:早已)(5 )多么迫切,多么高兴。
谁来读好这句话?先自己试一试。
评:是啊,人们多么重视这个节日,多么迫不及待啊。
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心情和他们一样急切。
你能不能把他们高兴的心情也表达出来呢!3、(齐读一二句)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一切准备就绪。
(点击)听,象脚鼓响起来了,泼水活动终于开始了!想亲眼看看吗?(1)请小朋友瞪大眼睛仔细看,注意看清他们是怎样泼水的?(2)一个个看得都入神了。
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快与大家说说(生自由说)请你来说。
你追我,我追你,这就叫(出示:互相追赶)指读是啊,参加泼水活动的人可真多呀!泼水可真有趣呢!(3)多么好玩,多么开心,多么有趣呀。
书上是这样写的:(出示开始泼水了,你提桶往我身上倒,我端盆向你头上浇……)(4)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圈出表示泼水的动作的词。
(5)谁来说你找到了哪些动词?(点击泼灌)(6)(出示图)请小朋友看看图,分辨一下,哪些人在泼?哪些人在灌?小男孩把水泼向小女孩。
※请你仔细看看,他一手……一手……小女孩呢?连起来说。
再看这边,他们又是怎么泼的?(7)谁在灌的呢?谁来介绍一下?(指名说)(生,演“灌”)。
像这样从上往下倒,就叫灌。
(教师边动作演示边说)来,拉起旁边小朋友的衣领,一起来灌一灌(8)如果我被别人灌了一身水,全身湿淋淋的,我一定会非常难受,也很生气。
(9)可他们呢?请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看看嘴巴……眼睛……,具体的来说一说。
非常开心。
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我好像听到了愉快的笑声。
看到这开心的场面,你想到了哪些词呢?笑逐颜开、喜笑颜开、满面笑容……(9)真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能用你的朗读把这快乐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一起来。
(10)个个喜笑颜开,人人满面笑容,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11)哦!原来(出示生齐读)清水是……高兴呢?怪不得,(出示)老人、孩子……(12)这带着花瓣,飘着清香的水,泼向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也送出了一份份不同的祝福。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和平校区二(3)班李燕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3、图文结合,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教学难点:3、图文结合,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春节吗?过春节时我们都做些什么?(指名回答)2、在我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少数民族傣族也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3、师板书:泼水节。
(一起读一读吧!)4、师简介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一般在阳历的四月中旬,大约三四天。
这几天会举行很多的活动。
想去参加吗?5、但是老师想先看看大家的表现,先来过词语这一关吧!让老师看看谁是最厉害的。
(二)复习词语:1、课件出示词组:指名读、齐读(强调“湿淋淋”的第二声读音、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类似的叠词吗?)过渡:孩子们说的多好呀!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傣族村寨去参加活动吧!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他们都忙些什么?泼水节这些活动是经常举行吗?引出“一年一度”这个词。
2、泼水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3、师:请大家带上这个问题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5、指名回答。
6、“一年一度”说明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师问: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傣族人民会准备些什呢?(指名答)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老师引读“这一天————撒上花瓣”)3、哪个词语看出人们来的特别早?(指名说)4、比一比谁来的最早(指名读、分组读句子)5、傣族人民来的这么早他们还准备了什么呢?(指名说)6、出示句子: “大街的两旁早已————。
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课件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核心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热爱祖国多样的民族文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任务: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用心品读,感受人们的欢乐。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学习提示:仔细观察吉、祥两个字,注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准备班级展示。
检测工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
()着桶()香水()着盆()花瓣()着歌()龙舟()着舞()烟火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说。
欢乐、兴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主读书批注,然后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A组:1、交流泼水节前的快乐。
请大家随我看第二自然段的1句。
从“早早、早已”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盼望已久、迫不及待、万分期待……)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
第2句:人们准备了清水,还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好,多么隆重,多么讲究!2、体验泼水节的快乐(请大家随我看3句:)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理解“互相追赶”“灌”“泼”。
欢乐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理解“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2)“迎来了”是什么意思?表达了傣族人民怎样的心情?(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3)那么,人们是怎样泼水的呢?用“——”画出有关句子。
(4)指导朗读。
(5)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6)谁来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相互泼水?(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
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3)出示。
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三、指导背诵。
布置作业:1、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的泼水节()的鼓点()的清水()的岛儿()的生活2、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请写下来,看谁写的多。
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共含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学生分析: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创设情境,情感体验,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1.识字、写字。
2.融情于文,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感悟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时的欢乐。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创设情境,精读感悟课文2、3自然段,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1.播放音乐《欢乐的泼水节》及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
出示词语: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一年一度孩子们,听了刚刚动听的`音乐,看了云南西双版纳的美丽自然风光,再根据这些词语,你想说些什么吗?[设计意图:以音乐和动态的美景刺激孩子的感官,并给合关键词复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既起复习作用,又激发孩子对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向往,为下面走进文本,垫定根底。
]过渡:是呀,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满翠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是他们的新年,每当这时,傣族人民尽情欢乐,热闹非凡,孩子们,你们想去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吗?(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1.体会体会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心情;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想一想哪几句话对应的是哪个词?准备泼水象征(二)交流:1.你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时的心情怎样?(欢乐)对呀,所以我们的课题是“欢乐的泼水节”(在“欢乐”下加红色着重号)2.这一自然段有五句话3.①谁愿意用朗读来告诉老师你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二年级语文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欢喜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二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感觉泼水节的欢喜氛围,认识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认识傣族人民的民俗习惯。
教课要点:教课描绘泼水的欢喜场面,领会泼水的情形和人们欢喜的心情。
教课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教课过程:一、激发感情,惹起需求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进入情境(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日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第 21 课《欢喜的泼水节》(出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觉一下泼水节的喧闹高兴吧!教课第二自然段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如何欢度的呢?用你喜爱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想想:泼水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欢喜、喧闹)2、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喧闹的场面吗?(观看录像:欢喜的泼水节)你看到了什么?(1)(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相互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往你身上泼a读这句话,人们泼水泼得如何?你从哪里领会出人们的欢喜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句话,表演一下人们泼水时的动作。
b哪些词让你领会到了人们的欢喜?(相互追赶、灌、泼)(加红点)哪一小组先来泼水?哪一小组泼得再使劲些!泼得再高兴些!c让我们边读边泼,领会一下那欢喜的场面。
d小朋友们,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动作可多着呢!请你看着书上的插图想想还会有哪些动作呢?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来说一说吗?(出示)你向我;我往你。
方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无声的录像,此刻请你做优秀的配音演员,你就是一名欢度泼水节的傣族小朋友,你会对亲友挚友和邻居同乡说些什么祝愿的话呢?我们再来表演“泼水”场面:全班一同来泼,用你喜爱的动作去泼水,想怎么泼就怎么泼;想怎么祝愿就怎么祝愿。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一)、学习第一节每年四月,云南的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很遗憾,我们没赶上。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欢乐的泼水节,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快,来一次心灵之旅。
(展示课件)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
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
浓绿的椰树,精巧的竹楼。
清清的湖边,悠闲的孔雀。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
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一年一度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是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
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开始泼水了!(演示课件)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泼。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自由泼水)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你向我,我向你。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张家港市乘航小学黄婷[课题]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材简释]课文描述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全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描绘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讲述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
第三自然段叙述了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
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
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创设情境,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一堂课里,老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学生的“学”要得益于老师的“导”。
一开头,老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引导、启发、暗示等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天堂。
在本堂课中,我用一个个的问题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融入到傣族人民隆重而欢乐的泼水节的气氛中,从而将自己的感受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语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更应该重视涵养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学生很少会去到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学习这篇课文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中幸福的感觉。
单是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很难了解。
然而听音乐,看视频录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事也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通过视频录像就更加能够在视觉感官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份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份教材简析:课文紧扣“快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展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其次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第三自然段:人们的欢乐始终持续到深夜。
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溢。
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需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欢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目的要求:讲读课文一、复习词语:华蜜、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祥瑞、象征、湿淋淋、不愿离去1、个别读2、齐读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办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快乐场面吗?其次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打算——泼水——喜悦〕〔2〕说说人们打算的状况。
〔打算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渴望着过节?〔早早地来到、早已打算好〕〔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特别欢乐?〔追逐、灌、泼〕〔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华蜜多,怎么能不开心呢?”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2、理解: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欢乐?〔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3、齐读课文三、朗读课文:四、作业:抄写词语。
欢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 日,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12
核心问题: 课文是如何体现泼水节的欢乐的? 课文紧扣“欢乐”一词,记叙了傣族人民欢度泼
水节的情景,具体写了人们为泼水节所做的准备,泼 水的欢乐场景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
13
串珠问题: 1.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 泼水节在春天,凤凰花开的时候。
泼水有什么意义?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傣族人民用“泼水”这 种方式相互传达祝福,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9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 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为什么人们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因为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过泼水节可以互相泼水, 传达祝福。泼水后,还可以唱歌、跳舞、赛龙舟……这 些活动非常有趣、精彩,人们都喜欢,都不希望这么快 结束。所以,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21 欢乐的泼水节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
民独特的风俗习惯。 (难点)
2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6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
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
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你从这段中体会出来什么?
场面描写
这两句话写出了泼水的热闹场面。“灌”和“泼”
是泼水的方式。“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表明泼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20201110011921)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
3. 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4. 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二、新授。
1. 教学第1—2 自然段。
(1 )齐读第1 自然段。
(2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 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 生回忆说。
d. 你也能用“有的有的--- ”说一句话吗?e. 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 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 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c.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 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 5 )有感情地齐读第2 自然段。
2. 教学第3 自然段。
(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2 )自读第3 自然段(3 )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4 )齐读第二句。
(5 )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 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课文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因民族差异,它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凤凰花 泼水节 意味 吉祥如意
西双版纳 瓢 提着桶 互相 幸福 不肯离去
互 幸 吉 肯 离
泼 桶 味 祥 如
比一比,在组词
• 幸( ) 泼( ) • 辛( ) 坡( ) • 祥( ) 瓢( ) • 详( ) 狐( )
• 瓣( )辩( ) • 辫( )辨( )
比一比,在组词
• 幸(幸福 ) 辛( 辛苦 ) • 泼( 活泼 ) 坡( 山坡 ) • 祥( 吉祥 ) 瓢( 瓢虫 ) • 详( 详细) 狐( 狐狸 )
• 瓣( 花瓣 )辩(辩论 ) • 辫( 辫子 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 人们提着桶, 端着盆,早早 地来到了大街 上。大街的两 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 里有的 滴上香水,有 的撒上花瓣。
这一天, 人们提着桶, 端着盆,早早 地来到了大街 上。大街的两 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 里有的 滴上香水,有 的撒上花瓣。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 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 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 肯离去。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 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 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 肯离去。
杨 丽 萍 : 孔 雀 舞
壮族
三月三
黎族
三月三
蒙古族
那达慕
彝族
火把节
白族 火把节
• • • • •
藏族:沐浴节 苗族:龙船节 傈僳族:刀杆节 回族: 开斋节 蒙古族: 白节
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花瓣( )的泼水节 ( )的生活( )的烟火 ( )的象脚鼓( )的凤凰花 ( )的泼水节( )的舞蹈
照样子写词语
• 湿淋淋:水灵灵 水汪汪 亮晶晶 • 圆溜溜 轰隆隆 白茫茫 • 火红: 雪白 杏黄 乌黑 瓦蓝 • 碧绿 桃红 银灰 金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舞
傣族人在敲象脚鼓
如果你有幸参加泼水节,你会 怎么做?
我想把清水泼在 上,祝
身 。
你想知道吗?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
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白天他们进行斗牛、 摔跤比赛,晚上有的围坐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则举火把在田间 奔跑,玩耍,十分热闹。
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份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
日。牧民们穿着盛装,骑上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 聚到一起。蒙古族小伙子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而其他人则 在一旁随着琴声边唱边跳,快乐极了。
壮族 三月三
蒙古族
那达慕
黎族
火把节
白族 火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西双版纳 一年一度 节
傣族 泼水
吉祥如意 幸 福 不肯 离去 凤 凰花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 (
五颜六色 欢乐
欢快
)的花瓣( )的鼓点( )的鸟儿(
难忘
大街两旁
幸福
)的泼水节 )的清水 )的生活
学习目标
1、我会读课文、能够用 ﹏ 在文中的划出表 示傣族人们欢度节日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2、了解傣族人们的泼水节,知道我国是一个 多名族的国家。
文,争取背下来。
2、查一查:查找其他少数民
族的传统节日。
美丽的凤凰花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 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 开了,傣族人民迎来 了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度 泼水节的?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画出有关句子。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 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清水是吉祥如意 的象 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 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怎么能不高兴呢!
泼水前,人们在祈祷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 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 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 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 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 拿瓢往我衣领里灌 ,我端盆向你身 子上泼 。
人们欢庆泼水节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 笑开了花 。 身上湿淋淋 ,人人脸上
身着节日盛装的傣族青年
开始泼水了,大家 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
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
上泼。老人、孩子、姑娘、 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
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 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 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 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 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 肯离去。
赛龙舟
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