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新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讲解一、标点符号用法(一)突出强调作用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的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解析]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超然客公众号【解析]分别运用感叹号和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2.“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

”(曹禺《雷雨》)【解析]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3.“我的朋友啊。

”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课》)【解析]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再过两天……”她绝望地悲声念着这四个字,好象不懂它们的意义,过后又茫然问道:“再过两天?……””(巴金《家》)两个省略号倾注了作家的心血,它既拉开了鸣凤的悲剧的帷幕,又生动刻画出了鸣凤的悲怆心理:“赖以生活的爱情”、“不能推倒的墙壁”、做人妾、为爱情、生、死、希望、绝望……如泣如诉,是泪在流淌,是血在飞溅。

5.“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秘似极密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鲁迅《祝福》)超然客公众号两个破折号,既表示语言的停顿,便于插入祥林嫂神情动作的描写,又有助于刻画已成为“末路人”的祥林嫂的矛盾、悲哀、惊恐的心理。

高考复习使用标点符号注意的问题

高考复习使用标点符号注意的问题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可照搬。
例30.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1997年高考题)
该句是考查句外括号用法,句外括号应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所以,该句标点也用错了。
例31.20世纪末,能源危机、人口过剩、资源破坏(最主要是淡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接连不断的灾变,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例29.祥林嫂竟肯依?……
省略号前面如果不是完整句子,其他点号应同文字一起省略。
例30.银河系在宇宙是个中等星系列……它的直径竟然有10万光年!
省略号后面除了后引号、括号外,一般不要用其他点号。
例38.今天先请听《心中的歌》······,以上是通讯《心中的歌》。
1
2
3
4
5
省略号后面的话和省略的话不相连,那么,省略号后面的句号要保留。
句外括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内容,就叫句外括号。
01
破折号表示停顿,因此,破折号前的逗号、句号可不用。但破折号前的问号、感叹号不能省去,省了会影响语气。
05
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该句就犯了这个毛病。
03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
02
例如: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有……
例17.(三)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下车前······行驶; 例18.它不仅代表了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和缝纫工艺等方面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例19.如果到一个地方去仅仅是座谈座谈,记些数字,或寻一个局部感觉,那么就很难叫体验生活;因为真正的体验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身与心的勇敢投入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考点、易错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考点、易错点

顿号1.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高考语文标点难点解说

高考语文标点难点解说

高考标点符号难点解说一、标点基本知识标点符号常用十六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等七种。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

其用法归纳起来说是:陈述句和一部分感情平淡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疑问句末尾用问号,感叹句和—部分感情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感叹号。

句中点号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

逗号用在分句之间,有时为了强调突出的单句的某一成份单句内部也有用逗号的情况。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词或短语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有了逗号,分句间要用分号隔开,如果分句间没有逗号,分句间只用逗号隔开就行了,不必使用分号)例如:“—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又如“—片蓝的是墙,一片白的是窗。

”顿号停顿最小,逗号次之,分号大于逗号,小于句号。

冒号用在句中主要作用有两种,一是用在提示语之后,表示提示卞文;如:“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一是用在总括语之前,表示总括上文。

如:“首长爱护土兵,士兵尊敬首长:官兵关系非常融洽。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引号的用途有三:一是引用,即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实际上是那样说的、想的,或者是引用来的;二是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有特殊意义,如:意义突出需要强调的,不照字面理解有别的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三是标明是专用名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也用引号。

破折号有多种用途:1、表示后面的话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如在句子中间用夹注号2、表示后面的话是转折、递进、转换话题的。

3、表示说话中断、声音延长等。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者补充说明前面的词语或句子,和破折号相比、括号内中的内容不重要,不和正文连起来谈。

括号分内括号、外括号两种,前者用在句中只注释句中的一部分词语,后者放在全句末的点号后表示注释整个句子。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标点符号,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使用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 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 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 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 D.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 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四、冒号: 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冒号的一般用法 1.用在书信、演讲稿、公文中称呼语的后面引出下文 例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2.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我校校训:超越永无止境 3.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 引出说话内容 例1、记者:您二位一向关心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中学生怎样才 能学好语文? 秦牧: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些、多思索。…… 紫风: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人民币升值骤转为贬值了吗?人民币国际化将赖何推进?就此,受访
者普遍认为,人民币近期贬值并非趋势性反转,但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 波动将加强。 • B.描写对象的本质便是暗淡、模糊,诗句又何以写得如此鲜明动人,因 为他能敏锐地抓住了在暮色中纵横飞舞的蝙蝠,便写出了咏暮色的千古 名句。 • C.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3年 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否预示着从去年年底定调的“稳健货币 政策”开始转向宽松。 • D.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 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 9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问号的用法。A项正确,这两个问号可从语气来判 断。B项“动人”后逗号改为问号,这是一个问句。C项最末的句号改为 问号。D项这三个问号全部改为逗号,这里是陈述语气,都做了“明白” 的宾语。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一、考纲要求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

二、高考盘点根据2010年、2011年部分省市高考试卷命题情况看,本考点需要掌握常用的12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重点掌握问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写;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三、难点解析(一)难点一---- 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

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

“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

“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

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

“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

“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97全国)[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

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

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

”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例⑦: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⑧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解析]去掉顿号(规律2)。

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⑨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解析]“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

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⑩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解析]⑩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⑾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解析]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

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⑿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解析]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⒀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解析]四个逗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⒁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解析]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

(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解析]⒂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例: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⒃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⒄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解析]⒄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⒅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⒅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⒆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解析]⒆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

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⒇去掉省略号(规律2)。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

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解析]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

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04天津)[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

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25)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解析](25)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6)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解析](26)书名号改为引号;(27)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解析](27)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8)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28)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