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5c688a8a804d2b160a4ec010.png)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单项选择题]1、能引起肺癌的物质,包括()A.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B.联苯胺、氯甲醚、砷、苯C.苯、氯甲醚、砷、铬酸盐D.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E.联苯胺、氯甲醚、砷、铬酸盐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其引起的职业肿瘤应是()A.肺癌B.膀胱癌C.白血病D.皮肤癌E.肝癌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询问职业史时应注意何种毒物的接触史()A.石棉B.氯甲醚C.砷D.铬酸盐E.焦炉逸散物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4、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多见于()A.20~30岁B.30~40岁C.40~50岁D.50~60岁E.60~70岁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
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A.接触部位B.转化部位C.蓄积部位D.活化部位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了何种生产性毒物()A.铬B.苯C.氯乙烯D.联苯胺E.氯甲醚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发病的潜伏期,正确的描述是()A.一般4~6年B.一般6~12年C.一般12~25年D.一般25~40年E.一般40年以上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8、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与非职业性肿瘤比较的特点是()A.发病年龄提前B.男性多发C.女性多发D.发病年龄延后E.发病年龄相同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A.接触部位B.转化部位C.蓄积部位D.活化部位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0、引起肝血管肉瘤的是()A.联苯胺B.氯甲醚C.砷D.氯乙烯E.铬酸盐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某建筑保温材料厂男工,工龄25年。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e6d7f82d0b4e767f5acfced3.png)
潜隐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2. 致癌阈值
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 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一般为2年);
(1)动物实验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①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②引起动物致癌的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 满足以上2点,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较好的相关性。 如砷已在人类证明可致皮肤癌和肺癌,但动物实验未能成功。 如联苯胺可使大鼠、苍鼠及小鼠发生肝肿瘤,但对人和狗则发生膀 胱癌。
3.剂量-反应关系
• 大多致癌物都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于同一致癌物总剂量大(累加上 非职业途径接触剂量)的人群比接触剂量小的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 接触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奶油黄)30mg/d,34天诱发肝癌,接触总量为 1020mg;若1mg/d,700天发生肝癌,接触总量为700mg,说明职业肿瘤发生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第一节 概述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carcinogen),经过较 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职业性肿瘤(2016版)2
![职业性肿瘤(2016版)2](https://img.taocdn.com/s3/m/fea64956866fb84ae55c8d10.png)
职业性肿瘤(2016版)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肺癌、胸膜间皮瘤。
从接触石棉至发病的潜伏期约20年,呈明显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石棉致癌作用的强度与石棉的种类及纤维形态相关。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联苯胺是一种白色或淡红色的粉状或片状晶体,可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芳香胺或酚偶联可得多种联苯胺染料。
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联苯胺,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膀胱癌称为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苯所致白血病多见于长期、高浓度接触作业者,发病时间短者为4个月,长者可达23年,个别作业者在停止接触多年后仍可发生苯中毒所致造血异常。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初期刺激骨髓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裂,引起核型异常或多倍体,最终发展为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氯甲醚、双氯甲醚均为无色液体,具有高度挥发性,多用于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职业环境中长期反复接触低剂量或高剂量的氯甲醚、双氯甲醚可导致肺癌。
职业性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常见的组织类型为燕麦细胞型癌(未分化小细胞),恶性程度高。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接触所致肺癌常见于含砷采矿业、冶炼业及农药砷接触工人,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主要组织类型表现为腺癌,燕麦细胞癌亦有所增加。
长期反复暴露在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环境中可致手或脚掌角化过度或蜕皮,典型表现为手掌的尺侧缘、手1 / 3。
2024年职业性肿瘤与预防(3篇)
![2024年职业性肿瘤与预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ed6c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1.png)
2024年职业性肿瘤与预防引言:职业性肿瘤是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特定职业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职业性肿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2023年,我们将深入探讨在职业性肿瘤预防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职业性肿瘤的类型和致因因素:1. 石棉和肺癌:石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工业和纺织业的材料。
长期接触石棉会导致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 吸烟和职业性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职业环境中吸烟者更容易患上职业性肺癌,尤其是那些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人。
3. 化学物质和癌症:许多工作场所的化学物质含有潜在的致癌物质,如苯、甲醛、氯乙烯和苯并芘。
这些物质的长期暴露会增加患白血病、膀胱癌和肾癌的风险。
4. 辐射和职业性白血病:在核工业、医疗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期暴露于辐射源,更容易患上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肿瘤。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措施:1. 环境监测与调整:对潜在致癌物质的监测和评估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基础。
雇主应通过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空气和水中的有害物质来确保工人的健康安全。
2. 防护装备的使用:对于那些在潜在致癌物质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和手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暴露的风险。
3. 提供职业健康教育:雇主应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所面临的职业性肿瘤风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做好个人卫生。
4. 施行法规和政策:政府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5. 提供定期健康检查:雇主应为长期从事与致癌物质相关工作的工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的肿瘤。
三、职业性肿瘤预防的挑战和展望:1.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职业性肿瘤通常具有长期的潜伏期,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在工人身上出现。
这使得预防和控制职业性肿瘤的工作更加困难。
职业肿瘤
![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550b9a2db4daa58da0114a2e.png)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所有化学物质也能引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 是否人类对引起动物致癌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满足这两方面, 满足这两方面 , 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 较好的相关性。 较好的相关性。 此外, ☞此外 ,即使在动物和人的致癌性上有较强的相 关性,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人 关性 , 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 人 之 间可能是不同的。 间可能是不同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确认的致癌物( 种 及生产过程( 确认的致癌物(27种)及生产过程( 12 种)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 对人有致癌性。 对人有致癌性。 可疑致癌物:10种 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可疑致癌物:10种。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另一种是动物致 癌性试验阳性, 癌性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但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潜在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 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 如钴、 硒等。 性,如钴、锌、硒等。
职业性致癌因素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大量研究证明, 大量研究证明,对大多数致癌物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接触大剂 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高。 和死亡率都高。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39988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3.png)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职业性肿瘤,又被称为职业致癌,指的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或职业中的化学物质、辐射或其他致癌因素所引起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与职业活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关,例如化学工人暴露于有毒的化学物质、矿工沾染了放射性物质,或者建筑工人长期接触致癌的粉尘。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破坏人体细胞的基因结构,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种类繁多,与不同工作环境和职业相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1.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之一,通常与长期暴露于石棉、尘埃、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有关。
例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学工人、焊工等在长时间接触这些致癌物质的情况下,肺癌的发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2. 鼻咽癌长期暴露于镍、石棉、木尘、芳香胺等致癌物质的工人,比如金属加工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的从业者,鼻咽癌的患病率较高。
3. 肝癌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职业性肝癌十分常见。
例如,采血员、医疗护理人员或者接触污水的工人在处理血液或接触有病毒污染的物质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
4. 膀胱癌与长期暴露于有机溶剂、煤焦油、染料、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因素有关。
例如,喷漆工人、染料、涂料生产工人或塑料制品加工工人,在长期接触上述致癌因素的情况下,膀胱癌的风险较高。
5. 骨肉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放射线相关的医疗专业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等,患骨肉瘤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造成损伤,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带来危害,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针对职业性肿瘤的防范和控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旨在减少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暴露,提高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对于从事潜在职业性肿瘤风险行业的人员或者特定职业的从业者来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和遵循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11c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7.png)
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 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 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壹 临床观察
贰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叁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 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的佐证。
职业致癌物分类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确认的致癌物 及生产过程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 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
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
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
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
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
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
B
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01
强烈、最经常接触的
部位发生。
02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
肤和呼吸系统。
03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
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04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
类型肿瘤。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 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 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反之则多为腺癌。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
氯甲醚所致 肺癌;
企业作业场所中常见职业危害概述
![企业作业场所中常见职业危害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aee48dca58da0116c1749cd.png)
企业作业场所中常见职业危害概述据劳动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就业劳动力人口已经超过7.58亿,每年新增劳动人口625万。
在这些劳动人口中,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者超过2亿,分布在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30多个行业,其中乡镇企业的务工人员数量在1.3个亿以上。
2007年统计数据表明,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发病率病例数前三位依次是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仍存在作业环境差和职业病高发的现象。
如某钢结构厂雇佣18名临时工,采用无商标的有机溶剂去清洗钢梁上不合格油漆,造成14人轻度苯类化合物中毒;某私营加工厂,有8名工人从废渣筛选锰化合物,工作5小时候,3人“突感寒战、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诊断“锰尘金属烟雾热”;某小型制衣厂一间简陋的二层楼民房中,工人缝纫人造革外套,连续工作两天,发生6人急性苯中毒,检测发现空气中苯浓度超标9倍;某制造固体酒精的小作坊里,一名连续工作6天做固体酒精,出现中毒性休克、中毒甲醇中毒、失明,经检测工作环境,发现甲醇浓度超标18.6-138.6倍。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加之重视不够和防护、管理工作滞后,职业危害在一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在少数地区,职业危害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其分布日益广泛,影响日益严重。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放热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械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劳动过程中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等;另外,还包括作业环境如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等。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分为四类:1.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性粉尘;工业毒物,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7062b7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0.png)
职业性肿瘤诊断方法
尿检
可检出某些致癌物质代谢产物,如苯并芘、N-亚 硝基等物质。
X线、CT等检查
可对部分职业性肿瘤进行诊断,对早期肺癌等比 较敏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液检测
肝癌早筛时,可检查AFP、CEA等肿瘤标记物; 癌症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
活检
对部分疑似职业性肿瘤进行活检,确定诊断。
职业病防护与职业性肿瘤预防
有机溶剂
如苯、甲苯、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制造、喷漆等 行业内广泛使用,长期暴露可导致癌症和神经系 统损伤。
其他致癌物质
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物质,如染料、防腐剂、烷 基化合物等,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致癌作用。
职业性致癌病因及危害
吸烟
从事矿工、农民、建筑工人等职业吸烟的人患肺癌 的风险更高。
石棉
长期接触石棉可导致肺癌、胸膜肺癌、肺部纤维化 等疾病。
放射线
曾接受过放射线治疗、从事医学、科研等职业的人 患癌风险更高。
紫外线
农民、建筑工人、户外工作者等长期接触紫外线的 人可发生皮肤癌。
主要的职业性肿瘤类型
1
白血病
农药、防治疾病药剂、有机溶剂等可能引起白血病。
2
肺癌
尘土、石棉,对二甲苯、四氯化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等均可导致肺癌。
3
骨髓瘤
铅、苯等可引发骨髓瘤。
职业性肿瘤的社会影响与病人权益保护
1 社会影响
职业性肿瘤不单仅对职工本身带来身体和经 济上的影响,也会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的 影响。
2 权益保护
加大对职业性肿瘤患者的援助和保障力度, 从法律层面加强职业病赔偿标准和有效实施。
探讨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 业性肿瘤
【精品医学课件】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精品医学课件】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dd54e8a06c175f0e7dd1378f.png)
职业性肿瘤研究进展
➢ 我国198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 行业进行大规模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1987年提出8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确 定为法定职业性肿瘤
9
职业性致癌因素
Occupational carcinogen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 素。
15
致癌因素 沥青、煤焦油 矿物油 粗石蜡油 无机砷酸盐
电离辐射
石棉
氯甲醚 切削油 芳香胺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
肿瘤部位
潜伏期(年)
皮肤
20-24
皮肤
50-54
皮肤
15-18
皮肤
20-24
肺
25-48
皮肤
20-30
肺
15-23
骨髓 (白血病)
11-17
骨骼(骨肉瘤)
10-15
肺
25-40
胸腹膜
20-40
肺
10-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囊
40-50
膀胱
11-15
16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特点二、致癌阈值
➢ 致癌物无阈值 “一次击中” 学说 ➢ 致癌物有阈值 ✓ 单个致癌分子可能诱导基因突变,但该分子到达靶器官可能
性小 ✓ 致癌分子可以被代谢 ✓ 细胞有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 致癌物致癌过程有前期变化,肿瘤是继发产物
20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特点六、致癌条件
➢ 致癌物理化特性 ➢ 作用强度 ➢ 作用方式 ➢ 个体易感性、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 ✓ 金属镍微粒:致癌性;块状金属镍:无致癌性 ✓ 不溶性铬盐和镍盐:肺吸入致癌;皮肤或经口不致癌 ✓ 石棉:吸烟者肺癌发病率可增加40-90多倍
安全考试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安全考试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https://img.taocdn.com/s3/m/750a7de6aeaad1f346933fe4.png)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肿瘤的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由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的癌症,称为职业癌。
引起职业癌的物质称为职业性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3类:(1)确认致癌物,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2)可疑致癌物,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3)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有致癌性,如钴、锌、铅。
2.职业癌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散物、络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六)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七)其他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性疾病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眼部灼伤、铬鼻病、牙酸蚀症、金属烟尘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均列入职业病目录。
(八)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主要是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惟一的发病因素。
非职业因素也可引起发病,是在职业病名单之外的一些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如搬运工、铸造工、长途汽车司机、炉前工及电焊工等因不良工作姿势所致的腰背痛;长期固定姿势,长期低头,长期伏案工作所致的颈肩痛;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视屏显示终端(VDT)的职业危害问题:由于微机的大量使用,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是关注的重点。
长时间操作VDT,可出现“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等。
其他如一些单调作业引起的疲劳、精神抑制、缺勤增加等;夜班作业导致的失眠、消化不良,又称为“轮班劳动不适应综合症”;还有些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紧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等。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关系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79446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3.png)
一、职业病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概念: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可概括为: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
二、职业病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一)生产性粉尘与尘肺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根据生产性粉尘性质可分为三类:无机性粉尘,如硅石、石棉、铁、锡、铝、水泥、金刚砂等;有机性粉尘,棉、麻、面粉、木材、骨质、炸药、人造纤维等;混合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较常见。
2.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
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
尘肺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
(二)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可存在于原料、辅助材料、气体、蒸气、雾、烟和气溶胶中,可引起职业中毒。
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
2.常见的工业毒物职业中毒常见的职业中毒有铅中毒、汞中毒、苯中毒等。
还有刺激性气体中毒,如氯气、光气、氨气等。
窒息性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有:煤气制造,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其一氧化碳含量至少在30%以上。
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采矿时爆破烟雾、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中毒和硫化氢中毒,接触硫化氢机会有:含硫化合物的生产、人造纤维、玻璃纸制造、石油开采、炼制、含硫矿石冶炼、含硫的有机物发酵可产生硫化氢,如制糖、造纸业的原料浸渍;清理粪池、垃圾、阴沟时,可发生严重硫化氢中毒。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辐射、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
15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自学测试
![15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自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d72497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b.png)
15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自学测试本测试均为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
要求在第13周(5月20日至5月26日)内完成自学,并完成测试,测试在50分钟内完成。
本次测试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到最后总评成绩内。
1.职业肿瘤的特点()[单选题]*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B.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C.有一定好发部位D.有一定的发病条件E.以上全部(正确答案)2.氯乙烯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单选题]*A.肝血管肉瘤(正确答案)B.肺癌C.皮肤癌D.鼻咽癌E.喉癌3.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白血病B.直肠癌C.肺癌D.间皮瘤E.肺癌、间皮瘤(正确答案)4.苯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肝癌B.肺癌C.胰腺癌D.白血病(正确答案)E.间皮瘤5.联苯胺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肾脏肿瘤B.肺脏肿瘤C.白血病D.脑瘤E.膀胱癌(正确答案)6.砷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肺癌B.皮肤癌C.白血病D.脑瘤E.肺癌、皮肤癌(正确答案)7.氯甲醚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肺癌(正确答案)B.皮肤癌C.白血病D.肾脏肿瘤匕・冃癌8.最常见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是()[单选题]*A.生产性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B.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C.化学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正确答案)D.生物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E.药物和某些生产过程9.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共有多少种()[单选题]*A.2种B.4种C.6种D.8种E.11种(正确答案)10.何种职业肿瘤是发现最早,病例数较多的一种()[单选题]*A.肺癌B・皮肤癌(正确答案)C.膀胱癌D.骨癌E.白血病11.煤焦油、矿物油等混合物中含有的致癌物主要是()[单选题]*A.氯丙烯B・氯甲醚C.苯并(a)^(正确答案)D. 芳香胺类E. 0蔡胺12.铬酸盐制造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皮肤癌B.肺癌(正确答案)C.前列腺肿瘤D.白血病E.间皮瘤13.焦炉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单选题]*A.肺癌(正确答案)B.皮肤癌C.白血病D.膀胱癌E.肾脏肿瘤14.职业肿瘤的发病条件包括()[单选题]*A.致癌物的性质B.接触途径C.剂量D.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15.职业肿瘤最多见于()[单选题]*A.呼吸道(正确答案)B.皮肤C.膀胱D.肝E.呼吸道、皮肤及膀胱16.职业肿瘤的识别途径包括()[单选题]*A.临床观察B.实验研究C.职业性流行病学调查D.临床观察、实验研究E.A、B、C三项(正确答案)17.职业性致癌物包括()[单选题]*A.确认致癌物B.可疑致癌物C.潜在致癌物D.动物致癌物E.A、B、C三项(正确答案)18.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单选题]*A.控制和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B.对致癌剂的限制和使用定出规程C.健全医学监护制度D.加强控烟宣传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19.某化工厂男性,从事染料生产工作,工龄25年,因尿血住院检查,可疑患有膀胱癌。
职业性致癌因素作用与人体的特征
![职业性致癌因素作用与人体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fab8e6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2.png)
职业性致癌因素作用与人体的特征首先,不同的职业性致癌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
例如,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化学物质皮肤接触后可经皮肤渗透进入人体。
人体特征中的呼吸道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如咳嗽、排痰等机制可以帮助排除吸入的有害物质。
而皮肤的黏膜屏障则对化学物质有较低的防御能力,特别是对于脂溶性物质,它们可以更容易渗透进入人体。
其次,不同职业性致癌因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也有差异。
例如,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直接与DNA结合,导致DNA损伤,从而引发癌变。
而其他一些致癌物质则可能通过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如自由基,使细胞内的DNA受到氧化损伤。
毒性作用的不同会导致对不同致癌因素的暴露所造成的风险不同。
而人体特征中的代谢产物的处理能力、DNA修复能力、细胞凋亡能力等也会对不同致癌因素的毒性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人暴露于同样的致癌因素下,所引发的癌症风险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次,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征。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以减少致癌物质引发的癌变风险。
然而,一些致癌物质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破坏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减弱其防御癌症的能力。
免疫反应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有着复杂的关系,个体之间对免疫刺激的敏感性可能会不同,从而使得人们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暴露差异更大。
总结起来,职业性致癌因素作用与人体的特征密切相关。
人体的暴露途径、毒性作用、免疫反应等特征决定了不同人暴露于同样的致癌因素下所引发的癌症风险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不同人群的特征以及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癌症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从而减少职业性致癌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职业肿瘤
![职业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c6e1d0fa910ef12d2af9e76d.png)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对动物诱癌实验的要求 1、要用两种动物(一般为小鼠和大鼠),每组雌雄各 半;
2、每个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要求有足够动物数,每种 性别至少50只; 3、给药和观察时间必须能够超过该动物期望寿命的大 部分(大鼠和小鼠一般为2年); 4、在实验组中,至少有高剂量和低剂量两个组,高剂 量组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MTD)。条件允许最好设 三个刘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源于足够量的动物病理学检查;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一)临床观察: 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到的肿瘤,分析和探索 其发生的环境因素,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 癌因素的主要方法。从肿瘤病例的分析中找 肿瘤与职业的联系。 许多职业性肿瘤的发现首先是从临床观察开 始的。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从大量的病理中 看到阴囊癌与扫烟囱工作之间的联系。 1962年,Wagner,在南非报道60例间皮瘤, 这些患者大多来自青石棉矿附近地区。 1964年,英国耳鼻喉科医生Hadfield发现一种 罕见的鼻窦癌,20例鼻窦癌患者中有15例是 多年从事家具制作的工人。
2、有阈值 主张有阈值的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1)单个致癌分子可能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但这个 分子到达它的靶器官的可能性在小剂量时是很小的。 (2)这种致癌物还可与细胞其他的亲核物质如蛋白质 或DNA的非关键部分作用而代谢。 (3)细胞具有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机体的免疫系统 又杀伤癌变细胞的能力,如果癌变细胞被这些机制消 灭,小剂量接触的致癌能力将被降低。 如果反复多次接触,其损伤细胞的能力超过了人体的 清除及修复能力,将有可能发生癌症。有人提出职业 性肿瘤的发生与接触剂量和时间有关。
职业性肿瘤 (occupational tum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肿瘤的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由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的癌症,称为职业癌。
引起职业癌的物质称为职业性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3类:
(1)确认致癌物,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2)可疑致癌物,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3)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有致癌性,如钴、锌、铅。
2.职业癌
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
散物、络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六)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七)其他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性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眼部灼伤、铬鼻病、牙酸蚀症、金属烟尘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
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均列入职业病目录。
(八)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主要是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惟一的发病因素。
非职
业因素也可引起发病,是在职业病名单之外的一些与职业因素有关
的疾病,如搬运工、铸造工、长途汽车司机、炉前工及电焊工等因
不良工作姿势所致的腰背痛;长期固定姿势,长期低头,长期伏案
工作所致的颈肩痛;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而引起的慢性支气
管炎。
视屏显示终端(VDT)的职业危害问题:由于微机的大量使用,
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人员的职业危害问题是关注的重点。
长时
间操作VDT,可出现“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
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等。
其他如一些单调作业引起的疲劳、精神抑制、缺勤增加等;夜
班作业导致的失眠、消化不良,又称为“轮班劳动不适应综合症”;还有些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紧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等。
某些工作的压力大或责任重大引起的心理压力增加等也会对人体带
来影响变化。
(九)女工的职业卫生问题
在一般体力劳动过程中,突出的有强制体位(长立、长坐)和重体力劳动的负重作业两方面问题。
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
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
25kg的作业。
许多毒物、物理性因素以及劳动生理因素可对女工健
康造成危害,常见的有铅、汞、锰、镉、苯、甲苯、二甲苯、二硫
化碳、氯丁二烯、苯乙烯、己内酰胺、汽油、氯仿、二甲基甲酰胺、三硝基甲苯、强烈噪声、全身振动、电离辐射、低温和重体力劳动等,这些可引起月经变化或具有生殖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