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化学需氧量的三种监测方法对比实验分析
![化学需氧量的三种监测方法对比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4ce2f604a1b0717fd5ddac.png)
斌
250 1 6 0)
( 家港 市 环 境 监 测 站 , 江 苏 张 家港 张
摘
要 : 中 阐述 了 化 学 需 氧 量 ( O ) 三 种 测 定 方 法 , 及 对 方 法 中 的重 铬 酸 钾 法 、 速 消 解 分 光 光 度 法 、 速 回 文 CD 的 以 快 快
按 H / 9 JT 3 9—2 0 0 7水 质 化 学 需 氧 量 的测 定
快速 消解 分光光 度 法操作 :
试 样 中加 入 已知量 的重铬 酸钾 溶液 , 强硫 酸 在
的介 质 中 , 以硫 酸银 作为 催化剂 , 高温 消解后 , 经 用
收 稿 日期 :0 1—1 0 21 1— 9
快 速 回流 消 解 一滴 定 法 与标 准法 的原 理及 计
同时加 空 白水 样 , 行加 热 回流 。一份 用 重铬酸 钾 进 法 求其 C D 另 一份 以蒸 馏 水 为参 比 , 6 0 n O ; 在 0 m
波 长处测 回流 液 吸 光 度 , 快 速 回流 消 解 一滴 定 即
Y O' 回流消解 一滴定 法 = . 0 5 X+ . 2 CD  ̄速 0 0 03 8 0 0 86
Y HD TO'  ̄速消解 分光 光度 法 = .0 2 x一 . 0 0 0 03 8 0 0 03
r 0 9 92 = .9
r 0 9 97 = .9
可 见 , 铬酸 钾 标 准 法 、 重 快速 回流 消解 一滴 定
分光 光度 法测 定 C D O 值 。水样 高温 消 解 时 , 反 其
液, 具体 步骤 如下 :
应方 程 式 为 :C, ; r 一十 1 H +6 一 2 r + O 4 e 一 C“
化学需氧量测定原理及操作规程
![化学需氧量测定原理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cb53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a.png)
CODcr的测定过程: 取水样10.00ml(原样或经稀释)于锥形瓶中 HgSO4(消除Cl﹣干扰) 混匀 0.2500mol/L(1/6K2Cr2O7)5.00ml 沸石数粒 混匀,接上回流装置 自冷凝管上口加入Ag2SO4-H2SO4溶液15ml (催化剂) 混匀
回流加热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1.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
(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 水样除外。) 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充满采样瓶, 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 贴好标签。
2、污(废水)样品的采集(二类污染物) COD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水深大于 1米时,应在表层下1/4 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 1米时,应在水深的1/2 处采样。
(1)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 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 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 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计算出水样中还原 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Cr2O72-+16H++6C(代表有机物)硫酸银 4Cr3++8H2O+3CO2(2h)
Cr2O72-+14H++6Fe2+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次后再行 采样。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只能单独采样。水样必 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3、水样的保存
水样要采集于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如不能立即 分析时,应加入硫酸至pH<2,置4℃下保存,保存时 间不多于5天。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
三、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CODcr)
▪ 测定COD的方法: ➢ 重铬酸钾法 经典方法(A) ➢ 库仑法(B) ➢ 恒温节能加热法(B) ➢ 氯气校正法(A) ➢ 快速密闭消解滴定法或光度法(B)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0082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e.png)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运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然后分析了该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具体应用及影响因素。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探讨了该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环境监测站、运用分析、影响因素、实际案例、优势、局限性、应用前景、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成为环境监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COD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有助于准确评估水体污染状况,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化学需氧量(COD)是环境监测站常用的一种水质监测参数,能够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实际案例,以及优势与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可以更好地指导环境监测站进行水质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应用前景,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环境监测站的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其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可以帮助监测站快速、准确地评估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为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77a8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8.png)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体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氧量。
COD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
本文将介绍COD的测定方法和经验总结。
一、COD的测定方法1.开闭容器消耗法:将待测水样与一定量的氧化剂(例如高锰酸钾)置于密闭容器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中的未消耗氧化剂的含量差,即可得到COD的测定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COD较高的水样。
2.光度法:根据有机污染物在酸性介质中被氧化后产生的染色物的光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溶液中染色物的吸光度来推测COD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适用范围较窄,对于有机物种类较多的水样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3.红外消解法:利用高温高压下的氧化反应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再测定产生的CO2的含量来计算COD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设备要求较高。
二、COD测定的经验总结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在采集水样时要避免与空气、金属容器等接触,以防有机物的氧化和污染。
采样容器应为玻璃瓶,并尽快送至实验室。
如需保存,可在4℃条件下保存,并在7天内进行测定。
2.样品的预处理:对于COD较高的水样,需事先进行适当的稀释,以免超出仪器检测范围。
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
3.试剂的选择与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氧化剂和指示剂,根据样品特性和需要进行选择。
试剂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保证试剂的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4.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对于COD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选择在150-160℃,反应时间在2小时左右。
5.仪器的校准与操作:使用之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操作时,要注意仪器的使用说明,遵循标准操作程序,避免操作失误对结果的影响。
6.数据的分析与结果的评价:对测定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结合样品特性和环境标准,判断样品的水质状况,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7f78e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6.png)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表征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反应消耗的化学需氧量。
COD测定是水质监测、水处理及环境监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目前COD测定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将样品用化学物质快速消解,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具有灵敏度高、精度好、快速方便等特点。
下面将对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实验原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利用银汞电极和硫酸钾-硫酸铬(VI)的混合物将有机物质快速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铬离子。
这些铬离子与剩余的亚硫酸盐离子反应生成高价态的铬离子,进而被还原为三价的铬离子。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同时铬离子的还原被测定。
2. 制备试剂(1)硫酸钾-硫酸铬(VI)混合溶液:将4.5g硫酸钾和1.5g硫酸铬(VI)分别加入250mL烧杯中,用蒸馏水定容至250mL,搅拌均匀。
(2)硫酸铵铁(II)粉末:将1.58g的硫酸铵铁(II)粉末称入小瓶中,密封保存。
(3)银汞电极:用三氯乙酸清洗电极表面,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干燥备用。
(4)标准溶液:用氧化剂标准溶液或者苯甲酸标准溶液制备COD标准溶液。
3. 实验步骤(1)取100mL水样放入消解瓶中,加入2mL硫酸钾-硫酸铬(VI)混合溶液,并立即加入1.58g的硫酸铵铁(II)粉末,快速(约20秒内)将瓶塞装紧,摇匀。
(2)取另一枚银汞电极和一定量的蒸馏水置于分光比色计样品池中,做空白测定。
(3)等待反应10分钟后,取1mL上清液加入样品池中,读取吸光度值,利用COD标准曲线计算COD浓度。
4. 实验注意事项(1)硫酸钾-硫酸铬(VI)混合溶液需现配现用,不得存放过久,否则会影响其氧化能力。
(2)硫酸铵铁(II)粉末需密封保存,并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有结块等异常情况。
(3)反应时间要准确,过短会造成COD测定值偏低,过长会使COD测定值偏高。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f12125bd64783e09122b5a.png)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摘要】化学需氧量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
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
对生活污水进行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样品的代表性,分析条件的不同,获得的监测结果也不同。
本文介绍了化学需氧量,进而对化学需氧量监测分析进行了探讨,以确保监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监测分析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化学需氧量(cod)的检测,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重铬酸钾氧化法与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
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kmno4法)>5mg/l 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二.化学需氧量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c949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4.png)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评价水中含有的可被氧化物质的总量的一个参数。
COD测定是分析水中有机物排放负荷和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COD测定方法有许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开发氧法开发氧法是一种常用的COD测定方法,它利用强氧化性物质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对水样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并通过溶液中剩余的氧含量来测定COD的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常用于废水处理厂的监测和水质评价。
二、约束氧法约束氧法是通过在2小时内将水样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来测定COD。
测定过程中使用硫酸钾和硫酸亚铁作为催化剂,并通过测定溶液中未被消耗的氧量来计算COD浓度。
与开发氧法相比,此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敏感度高等优点。
三、快速消解法快速消解法是一种加热水样以快速氧化有机物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同时加入氧化性较强的酸性高锰酸钾或过氧化物,将有机物迅速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然后通过测定样品中生成的CO2量来推算COD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分析中。
四、光化学需氧量测定法光化学需氧量测定法是一种利用紫外光射线对有机物进行光化学反应,测定COD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紫外光照射水样,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基、酮基等活性物质,然后通过检测这些活性物质的消耗量来计算COD浓度。
该方法灵敏度高、测定时间短,适用于反应速度快的有机物分析。
综上所述,COD测定方法有开发氧法、约束氧法、快速消解法和光化学需氧量测定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测样品的特性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以获得准确的COD浓度。
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定前都应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过滤、酸化、脱气等。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b1da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5.png)
05
结论
重铬酸钾法在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准确度高
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能够较为 准确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适用范围广
重铬酸钾法适用于多种水质条件的测定,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以及地表水等。
操作简便
重铬酸钾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所需试剂和设备也比较常见,方便实 验室和现场测定。
结果分析Biblioteka 数据解读正常范围根据标准,化学需氧量(COD)的正常范围通常为5-50mg/L。如 果测定结果在此范围内,说明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正常。
异常值处理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应重新进行实验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 复核。同时,需要调查异常原因,如试剂问题、操作失误等。
对比分析
将测定结果与历史数据或标准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 及变化趋势。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目录
• 引言 • 实验准备 • 实验操作 • 结果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化学需氧量简介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 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 一,也是水质监测的基本项目之一。
误差分析
操作误差
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准确可能导致误差。例如, 滴定管读数不准确、溶液配制误差等。
仪器误差
实验设备或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 性。例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比色皿的透光性等。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可控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如环境温度、 湿度变化等。这些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取平均值 等方法减小。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a039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0.png)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样中可由化学方法氧化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COD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氧化潜力。
COD监测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对水样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测定有机物消耗的氧的量。
COD的监测分析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
开放式方法是将水样与氧化剂(如高铁酸盐或二氧化铬)反应,反应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同时氧化剂被还原。
通过测定氧化剂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COD的含量。
密闭式方法则是将水样与一定量的氧化剂(如硫酸钾和硫酸铜)加热在密闭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定溶液的残余氧化剂量,进而计算COD的值。
COD的监测分析关键步骤包括试剂的选取、试剂配制、样品的前处理、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试剂的选取要满足COD测定的要求,一般选择常用的高锰酸钾法或二氧化铬法。
配制试剂涉及到硫酸钾、硫酸铜等的用量以及浓度的确定。
样品的前处理包括取样、滤液、稀释等步骤,目的是消除干扰物质对COD检测的影响。
反应条件的选择是根据水样的特性来确定,如温度、反应时间等。
测定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COD测定不仅可以用于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还可以用于监测水处理工艺的效果。
在工业生产中,COD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废水排放,预防水体污染。
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COD监测可以作为监测指标之一,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然而,COD测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COD测定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的,会产生一些化学废物和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COD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所有水样,针对不同的水样要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此外,COD测定也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颜色、悬浮物、氧化剂的过量等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总之,COD作为评价水体和废水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其监测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处理效果。
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的监测规程---重铬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的监测规程---重铬酸钾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6cb01c79563c1ec5da71e8.png)
化学需氧量(COD Cr)指标的监测规程---重铬酸钾法1.定义、原理及干扰消除1.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1.2 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1.3 干扰及消除: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汽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
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监测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1000mg/L以下,再进行监测。
2.试剂监测时重铬酸钾标准试剂的重铬酸钾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基准或优级纯试剂,其他监测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监测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2.1硫酸银(Ag2SO4):硫酸银-硫酸试剂:向1L硫酸中加入10g硫酸银,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2.2 硫酸汞(HgS04)。
2.3 硫酸(H2SO4), =1.84g/mL。
2.4 试亚铁灵指示剂: 1,10- 邻啡罗啉(1,10- phenanathroline monohy drate)指示剂溶液:溶解0.695g 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于50mL 的水中,加入1.485g 1,10-邻啡罗啉,搅动至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 。
2.5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5.1 浓度为C (1/6K 2Cr 2O 7)=0.2500mol/L 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预先在120℃干燥2h 后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
化学需氧量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a810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6.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化学需氧量(COD)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微波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
化学需氧量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测定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微波消解仪(2)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4)移液管(5)玻璃棒(6)电子天平(7)试亚铁灵指示剂(8)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9)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硫酸-硫酸银溶液2. 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0mol/L)(2)试亚铁灵指示剂(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待标定)(4)硫酸-硫酸银溶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0.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
(2)准确加入5.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3)加入15mL硫酸-硫酸银溶液,混匀。
2. 微波消解:(1)将锥形瓶放入微波消解仪中,设置消解参数。
(2)启动微波消解仪,消解完成后取出锥形瓶。
3. 冷却与滴定:(1)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用45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2)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再变为红褐色为终点。
4. 数据处理:(1)计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c = 0.0100mol/L2. 水样化学需氧量:COD(mg/L) = c(V0-V) / V水× 81000其中,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0为空白实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为水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V水为水样的体积(ml)。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77e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0.png)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
3.了解有机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需的氧化剂的量,它反映了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量。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以硫酸银(Ag2SO4)为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
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酸银溶液、浓硫酸、实验水样。
2.将实验水样放入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中的反应瓶中。
3.加入适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硫酸银溶液,摇匀。
4.将反应瓶放入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中,关闭反应瓶盖。
5.设置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开始加热。
6.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7.加热结束后,将反应瓶取出,加水稀释至约500mL。
8.采用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剩余的重铬酸钾量。
9.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和实验数据计算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表: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量,一般来说,有机物含量越高,化学需氧量值越大。
3.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是一种有效的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方法。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水样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4.通过对比不同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值,可以评估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和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学习了使用加热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样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b6b1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2.png)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来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以及水质的污染程度。
通过实验,掌握COD测定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的量。
在实验中,首先将水样中的有机物质用强氧化剂氧化分解,然后用含有过量硫酸钾的硫酸铬酸钾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剩余的未被氧化的硫酸铬酸钾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绿色的铬离子。
通过测定未反应的硫酸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步骤。
1. 取适量水样,用硫酸钾-硫酸铬酸钾混合溶液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时间为2小时。
2. 将反应后的水样进行滴定,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绿色消失,记录所耗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3. 用蒸馏水冲洗滴定瓶,将冲洗液加入反应瓶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再次滴定至绿色消失,记录所耗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4. 计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四、实验数据。
1. 反应前水样COD值,X mg/L。
2. 反应后水样滴定所耗亚硫酸钠溶液体积,V1 mL。
3. 冲洗液滴定所耗亚硫酸钠溶液体积,V2 mL。
4. 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C mol/L。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反应前水样的COD值为X mg/L,经过计算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为Y mg/L。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判断水样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以及水质的污染程度。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说明实验操作准确无误。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COD测定是一种有效的水质监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八、参考文献。
1.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2. 《化学分析实验指导》。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82003f3968011ca30091c5.png)
资源 与 环境 科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3年 第 3
化 学 需氧 量及 其 监 测分 析
杨玲 玲
( 江 苏 省 海 门 市环 境 监 测 站 , 江苏海门 2 2 6 1 0 0 )
摘 要 现今 我 国污 染事 件频 发 , 污染1 " - 3 题 目益 突 出, 因此 将化 学需氧 量 的控 制作 为 重点 , 化 学 需氧量 的监 测 和 分析 更加 要 求现 代 化 、 规 范化 和标 准化 。 阐述 了化 学需氧 量的 定义 、 监测 意 义、 控制 措施 等及 其监 测分 析过 程 中的注 意事 项 , 以期 为化 学需氧 量的监 测提 供 参考 。 关 键词 化 学需氧 量 ; 控 制措 施 ; 监测 ; 分析 方 法 中图分 类号 X8 3 0 .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0 3 - - 0 2 5 4 — 0 2
Ch e mi c a l Ox y g e n De ma n d a n d I t s Mo n i t o r i n g An a l y s i s YANG Li n g - l i n g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i r n g S t a t i o n o f Ha i me n C i t y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Ha i me n J i a n g s u 2 2 6 1 0 0 )
浅析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条件控制
![浅析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条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afbb3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1.png)
浅析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条件控制生活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负荷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在酸性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有机物与氧化剂(一般为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的质量。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厨余垃圾、沐浴清洁剂、洗涤剂等,因此其COD含量往往较高。
为了控制生活污水中COD的含量,减少对水质的污染,需要对生活污水中的COD进行监测和控制。
一、监测条件在生活污水中进行COD的监测,首先需要明确监测条件。
常见的监测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
温度对COD的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COD的监测温度为在20℃左右进行。
pH值也会对COD的监测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pH值保持在6-8之间进行COD的监测。
反应时间则是指COD试剂与水样混合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小时左右。
监测条件的控制可以有效保证COD的准确监测。
二、监测方法生活污水中COD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干燥剂法、标准振荡器法、快速消解法等。
干燥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COD的方法。
此法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将氧化剂氧化为还原态,然后通过化学计量方法测定其所需的氧化剂的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的COD含量。
标准振荡器法是一种快速且准确的COD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将水样与含有氧化剂的试剂在振荡条件下进行反应,以促进试剂与水样的充分混合。
快速消解法则是一种利用高温和高压进行COD消解的方法,通过快速消解设备的作用,将水样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气态化合物,然后用氧化剂氧化这些化合物,最后计算出水样中的COD含量。
三、监测设备在进行生活污水中COD的监测时,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监测设备。
常用的设备包括COD分析仪、快速消解设备、振荡仪等。
COD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COD的设备,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生活污水中COD的监测。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4141d9a1c7aa00b52acb51.png)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摘要现今我国污染事件频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将化学需氧量的控制作为重点,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和分析更加要求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阐述了化学需氧量的定义、监测意义、控制措施等及其监测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控制措施;监测;分析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质污染形势严峻,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无节制的排放及农业施肥灌溉过程产生的污染,使我国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越来越高,化学需氧量被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1 化学需氧量的定义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量(mg/L)来表示。
化学需氧量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来反应水中还原物质的多少,水中主要的还原物质为有机物,另外还有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化学需氧量的值越小,说明水污染程度越轻。
2 化学需氧量的危害及监测意义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来计算水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 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明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含量越高。
而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也很大,会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使炉水pH值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此外,一些有机物如苯、苯酚等物质的毒性较强,直接伤害人类和生物。
因此,在对水质进行监测的时候,应重点监测化学需氧量,其反映了水质的污染程度。
3 化学需氧量的控制措施一是控制污染物的排出量。
对废弃、有毒、高污染的有机物要禁止排放。
二是加强对城镇污水的处理。
人们排出的生活污水要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然后再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污水可排放或是再利用,禁止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分析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3999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d.png)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分析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监测参数,它反映了水中的有机物质对氧气的消耗情况。
重铬酸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下面将介绍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重铬酸盐法的分析过程。
一、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概念水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中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化学氧耗尽所需的化学物质的量。
它是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和硫化物等的氧化需求总和,是一个指示水体中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于有机物质,包括有机废水、悬浮物、废弃物和其它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质在水中会消耗氧气,降低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测定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是保护水环境、维护水质的重要手段。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大多数有机物质都有良好的氧化能力,而且实验操作相对简单。
重铬酸盐法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常规方法之一。
三、重铬酸盐法的分析过程1. 实验原理重铬酸盐法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将水样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CO2和H2O,从而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
该方法的基本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2O6 + 8K2Cr2O7 +3H2SO4 → 6CO2 + 8K2SO4 + 4Cr2(SO4)3 + 3H2O2. 实验步骤(1)制备标准溶液:按照预定的标准溶液浓度,用硫酸将重铬酸钾溶解,稀释至一定体积,得到标准溶液。
(2)取适量水样: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反应瓶中。
(3)反应加热:在水样中加入数滴硫酸,并将反应瓶置于热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4)滴定:取出反应瓶中的水样,用铁铵硫酸溶液滴定至蓝色终点。
(5)计算COD:根据滴定所需的铁铵硫酸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所有器皿都要经过洗涤、漂洗、烘干等处理,避免杂质的干扰影响结果。
2. 反应瓶中的水样要充分混合,保证氧化反应的彻底进行。
3. 每个步骤都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7f75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6.png)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分析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体中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化学需氧量(COD)测定原理COD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高温钾二铬酸钾法和紫外光反射法。
高温钾二铬酸钾法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水样中的有机物在酸性介质中由钾二铬酸钾氧化为二价铬的过程。
COD值即为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mg/L)。
紫外光反射法则是利用有机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反射强度与有机物浓度成正比的原理来测定有机物的含量。
二、环境监测站中COD测定方法的应用1. 环境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站通常会对周边水体进行定期的监测,以确保水体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COD测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为环境水质的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COD测定方法,监测站可以及时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水体环境。
2. 污水处理厂监测污水处理厂是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出水的水质要求严格。
COD测定方法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监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出水中COD值的监测,污水处理厂可以了解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情况,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 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站不仅关注水体的COD值,还会结合其他指标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通过对COD值的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站可以及时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三、环境监测站中COD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尽管COD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主要问题包括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难度。
1.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COD测定方法需要高度精确的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操作过程中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https://img.taocdn.com/s3/m/a02eed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0.png)
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一、重铬酸盐法的原理重铬酸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化学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酸,并利用重铬酸盐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
重铬酸盐被还原为Cr3+,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差异,可以计算出水样中的COD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水样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以防有机物的氧化或挥发。
2. 预处理样品:对于高浓度的样品,需要进行稀释处理,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3. 反应体系的准备:将适量的重铬酸钾溶解于硫酸中,制备成重铬酸盐溶液。
4. 进行反应:将样品与重铬酸盐溶液混合,通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加速氧化过程。
5. 颜色比色:反应结束后,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使其沉淀,然后取上清液进行颜色比色。
使用比色皿将试液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根据颜色的深浅来确定COD的含量。
6.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将比色结果转化为COD 的浓度。
三、结果分析重铬酸盐法测定的COD结果为水样中有机物的总含量,单位为mg/L。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体中的COD含量,为水质评价和处理提供重要数据。
四、应用领域重铬酸盐法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 水质监测:重铬酸盐法可用于监测自来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COD含量,评估水质的优劣。
2. 环境保护:重铬酸盐法可用于监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排放的COD含量,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3. 污水处理:重铬酸盐法可用于监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COD含量,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好坏,指导处理工艺的调整和改进。
重铬酸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酸,再通过颜色比色的方法确定COD含量。
该方法准确、快速,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需氧量及其监测分析
摘要现今我国污染事件频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将化学需氧量的控制作为重点,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和分析更加要求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阐述了化学需氧量的定义、监测意义、控制措施等及其监测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控制措施;监测;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x8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5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质污染形势严峻,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无节制的排放及农业施肥灌溉过程产生的污染,使我国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越来越高,化学需氧量被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1 化学需氧量的定义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量(mg/l)来表示。
化学需氧量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来反应水中还原物质的多少,水中主要的还原物质为有机物,另外还有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化学需氧量的值越小,说明水污染程度越轻。
2 化学需氧量的危害及监测意义
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来计算水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 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明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含量越高。
而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也很大,会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使炉水ph值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此外,一些有机物如苯、苯酚等物质的毒性较强,直接伤害人类和生物。
因此,在对水质进行监测的时候,应重点监测化学需氧量,其反映了水质的污染程度。
3 化学需氧量的控制措施
一是控制污染物的排出量。
对废弃、有毒、高污染的有机物要禁止排放。
二是加强对城镇污水的处理。
人们排出的生活污水要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然后再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污水可排放或是再利用,禁止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
三是控制工业排放。
尤其是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即使是废水中的废物含量达到指标,还是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回收,尽量减少排放量。
四是控制农村和农业污染。
对养殖产生的废水、残留的肥料、农药等要禁止直接排出,必须进行处理后才可以流出[1-3]。
4 化学需氧量的监测
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点采样和记录。
监测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采集水
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采样容器、盛样瓶及塞子2~3次。
二是采集均匀水样。
三是水样保存。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加了固定剂和在冷藏条件下可保存7 d,但工作中发现即使水样在这样的保存条件下其化学需氧量的含量仍在不断下降,因此必须对样品及时分析。
5 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方法
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方法有多种,包括重铬酸钾法、库仑法、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节能加热法、氯气校正法(高氯废水)、比色法。
对于污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国外也有用高锰酸钾、臭氧、羟基作氧化剂的方法体系。
重铬酸钾法是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经典方法,它的优点是氧化完全,可达80%~90%,测定准确,重现性好,但缺点是耗时比较长,试剂用量大,汞盐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比色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符合测试要求,试剂用量少,无需滴定,操作简便。
以上2种是现在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库仑法和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节能加热法等方法,因为简便、快速、节约试剂而被推荐使用。
化学需氧量以上几种测定方法都有其显著的优点以及难以避免的局限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发展方向,将不同种方法的优点合理结合应用也可能会达到改进的目的,但改进中不仅要考虑时间的长短问题,更要兼顾到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试剂对环境的影响。
6 化学需氧量分析过程注意事项
6.1 取样要有代表性
6.1.1 充分振摇水样。
取样前应将样品瓶塞塞紧充分振荡,使水样中的粒、块状悬浮物尽量散开,以便取到较为均匀、有代表性的水样。
同样,对较清澈的水样也要充分摇匀后再取样测定。
6.1.2 水样摇匀后应立即取样。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不均匀的悬浮物,若摇匀后不快速的取样,悬浮物会很快下沉。
虽然由于振摇产生了气泡,取样的体积会因残余气泡的存在而在绝对量上存在一点误差,但这点绝对量上的误差所引起的分析误差与样品代表性的不符所造成的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6.1.3 取样量不能太少。
取样量太少,污水特别是原水中的某种高耗氧的颗粒因分布不均很可能没取到,这样测出的结果与实际污水的化学需氧量会有较大误差。
因此,对于浓度较大的原水不应一味采用减少取样量的方法去满足测定中重铬酸钾加入量及滴定液浓度的要求,而应该在保证样品有足够取样量、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调整重铬酸钾的加入量及滴定液的浓度来满足样品特殊水质的要求,这样测定的数据才准确[4-8]。
6.2 氯离子的干扰
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中,氯离子是主要干扰。
传统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加入硫酸汞,二价汞离子与氯离子生成络合物的方法来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缺点是汞盐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于高氯废
水,这种汞盐掩蔽法也并不能完全消除氯离子的干扰,而利用半导体氧化物的强氧化性降解有机污染物,修复环境的这项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不使用汞盐的情况下,降低氯离子的干扰。
也有监测人员用滴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来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7 结语
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城市实现污水的化学需氧量消减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很快,但化学需氧量的减排工作前景仍不乐观,任务十分艰巨。
现在首先解决城市污水减排问题。
下一步,还要解决20 000个乡镇的污水化学需氧量消减排放,再下一步,是解决农业的污染问题。
因此,要重视化学需氧量排放的管理防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重视污染后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视化学需氧量监测和分析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环保工作者,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仍需用十足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念去做好以后的减排工作。
8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3:151
[3] 丁凯扬.cod 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j].广州化工,2012(20):19.
[4] 姜波,杨士建.测定cod用硝酸银消除氯离子干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5.
[5] 何锡辉,李良万,王波.cod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51-55.
[6] 杜毅.cod 分析条件的影响与控制[j].中国环境管理,2005(3):12.
[7] 陈旭.cod 监测控制生活污水[j].科技风,2009(13):173 .
[8] 黄雪松.生活污水处理中 cod 监测分析条件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