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水凹陷高成熟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_何大双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区天然气成因

代表井
层位
深度 (m)
天然气组成(%)
干燥
Cl
Cz C2+
N2 COz 系数
C1
碳同位素8”C(‰)
C2
C3
C4
COz
成因类型
LHl9—3/1
Nyh
659~692 738~828
89.5 4.75 2.29 2.26 0.43 0.93—43.50-28.00—25.50—24.50—17.10
白云凹陷深水区自下而上主要沉积充填了始新 统湖相沉积的文昌组、下渐新统河湖相煤系沉积的 恩平组、上渐新统浅海陆架一j角洲沉积的珠海组、 下中新统深水陆坡一深水扇沉积的珠江一韩江组, 上中新统以来深水陆坡欠补偿沉积等。凹陷不同时 期的主要沉积物源供给均来自北侧古珠江口流域, 其沉积充填均具有单边侧向输送沉积物的特点。因 此,白云凹陷新生代沉积充填特征,总体上呈“下粗 上细、由陆向海、由浅水向深水、由过补偿向欠补偿” 的演变规律L6],且由于凹陷跨越古陆架边缘与斜坡 的过渡带一陆坡一深海区,古近纪同裂谷期沉积了 巨厚的河湖相地层,新近纪凹陷处在古珠江河口外 的陆坡深水区,沉积物源供给充足,发育了规模巨大 的各种类型低位深水扇体系,颇具油气资源前景及 勘探潜力。
探前景。
关键词:白云凹陷;天然气成因;气源构成;资源潜力;勘探前景
中图分类号:TEl2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9)01—0125—06
1 区域地质背景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深水区珠 江口盆地南部的珠二坳陷(图1),距珠江口250 km,水深300~3 000 m,凹陷展布面积达20 000 km2,最大沉积厚度逾12 km,其中古近系最大沉积 厚度达8 500 m,是珠江口盆地迄今发现的最大规模 的第二三系沉积凹陷,亦属珠江口盆地古近纪最大的 沉降及沉积中心。白云凹陷处在海陆过渡型地壳靠 近洋壳的特殊构造位置,沉积基底以下的地壳厚度 仅7~11 km,且由北向南地壳厚度逐渐减薄,莫霍 面埋深变浅,地温梯度增高,达3.6~4.5"C/100m, 大地热流值最高达77.5 mW/m2,属于地温场偏高 的凹陷…。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白云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白云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颜承志;施和生;庞雄;朱俊章;石宁;李元平;张思梦;梅海【摘要】为提高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首次应用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该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直接检测有利目标区之上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下伏有利目标区目的层段是否存在油气藏,并预测油气藏的含油气性质.针对白云凹陷深水区复杂地质条件、多种圈闭类型和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利用已钻构造作为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的正演模型,对新发现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最终将油气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的研究成果与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相结合,对微生物异常分布与油气富集规律间的关系作出了合理的地质解释,并对有利圈闭和区带进行了含油气评价,从而实现了直接发现油气藏的目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白云凹陷深水区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烃类检测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有利圈闭的含油气性.【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4(026)004【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深水区;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作者】颜承志;施和生;庞雄;朱俊章;石宁;李元平;张思梦;梅海【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是我国深海油气勘探的重要选区[1-3]。
然而,钻探成本高、油气勘探成功率低是制约当前白云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需要结合勘探需求,采用低成本、方便、快捷、可行的新技术来降低深水区油气勘探风险。
东濮凹陷文留潜山构造文古2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

文章编号:0253-9985(2004)01-0044-05东濮凹陷文留潜山构造文古2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王又杰,孙 青,段红梅(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457001)摘要:油源对比是追溯新的油层和指导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对文古2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了原油与潜在源岩的关系。
研究表明,文古2井原油具有族组成中烃类组分含量高,极性组分含量低,组分和全烃碳同位素轻,主峰碳为n C17,呈前峰型单峰分布,伽马蜡烷和奥利烷生物标志物化合物含量丰富的特征。
油源对比结果显示,文古2井潜山油藏属 新生古储 型,油源岩以下第三系泥岩为主。
主要表现在文古2井原油和下第三系湖相暗色泥岩碳同位素值及曲线分布趋势非常相近,均含有高的伽马蜡烷和奥利烷化合物;煤系源岩抽提物和模拟油碳同位素重,伽马蜡烷含量低,无奥利烷,与文古2井原油差异显著。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下第三系;东濮凹陷中图分类号:TE112.114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oil produced fromWengu2well in Wenliu buried hill in Dongpu depressionChang Junhe Li Xinjun L Hongyu Wang Youjie Sun Qing Duan Hongmei(Zhongyuan Oil feid Company,SINOPEC,Puyang,H enan)Abstract:Oil source corre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trace ne w oil layers and guide exploration.Based on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oil produced from Wengu2well,c orrelation of c rude oil and potential source rocks has been made through comparing carbon isotopes and biomarke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 set-ting.As for the c rude oil in Wengu2well,hydrocarbon content is high,while nonhydrocarbons+asphaltenes content is low in its group components;the 13C in the components and whole hydrocarbon is light;the main peak s carbon is nC17;and gammacerane and oleanane are abundant.Oi-l source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Wengu2well buried hill reservoir belongs to young source rock and old reservoir rock type,and the Paleogene mudstone is the main source rock.The crude oil and the extract from Paleogene dark-colored mudstone have very similar 13C value and distribu-tion,and both of them have high ga mmacerane and oleanane contents.The e xtrac t from c oa-l measure source rock and simulated oil have large 13C value,lo w gammacerane content and no oleanane,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rude oil in Wengu2well.Key words:crude oil;geochemistry;carbon isotope;biomarker;oi-l source correlation;Paleogene;Dongpu depression文留潜山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米立军;柳保军;何敏;庞雄;刘军【摘要】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是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构造、沉积到成藏的综合性研究表明,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背景下的伸展拆离作用控制了陆缘深水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陆缘岩石圈强烈伸展的结构特征控制了裂陷期规模烃源岩的分布,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控制了拗陷期陆架坡折带和深水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的深部结构、沉积充填及油气成藏等具有特殊性,与典型陆相断陷及国外深水地质差别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云深水区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重力流体系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生烃过程中形成超压、晚期断裂活动和底辟带泄压是有利的成藏动力过程,继承性古鼻状隆起带和断裂-构造脊复合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呈现油气兼生、内气外油的特征,形成了白云东洼油气区、白云西洼油气区、白云北坡气区和白云东油气区等四大油气优势聚集带,同时还发育了白云西南断阶带、白云南洼、荔湾凹陷及南部超深水勘探潜力区.【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13页(P10-22)【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伸展薄化拆离断陷;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勘探方向【作者】米立军;柳保军;何敏;庞雄;刘军【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位于珠江口以南250 km的南海东北部大陆边缘深水陆坡区(图1),水深300~3 000 m,主要由白云凹陷、荔湾凹陷及其周边局部隆起组成。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两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两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王芳;包建平;朱翠山【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摘要】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s and compositions of various biomarkers from different crude oils in Huizhou sag of Pearl River Mouth Basin,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coal-derived and lacustrine oil.The coal-derived oils from well HZ9-2-1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Pr/Ph value (more than 4.5),abnormally abundant C24 tetracyclic terpane,step-like decreasing pattern for C1 9-C2 6 tricyclic terpanes, more abundant C2 9 norhopane and C3 1 homohopane, lower neohopanes in C2 7-C3 5 hopanes,and absolutely predominant C2 9 rearranged and regular steranes in C2 7-C2 9 steranes.These features are the main indicators to discriminate coal-derived oils from other oils.However,for lacustrine oils,their Pr/Ph values are relatively low (less than 3.0), the abundances of C24 tetracyclic terpane and C2 6 tricyclic terpane are similar,the distribution of C1 9-C2 6 tricyclic terpanes is normal with the main peak of C2 1 ,neohopanes and rearranged hopanes are moderate, gammacerane index indicating paleosalinity is very low. It is noted that 2-methylhopanes and 4-methylsteranes indicating cyanobacteria and dinoflagellate input are very abundant respectively,and the variation of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s has a normal correlation,representing a specific ecosystem condition to be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two kinds of microbes.They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oil-source correlation.%依据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不同类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分析结果,可以将其划分为煤成油和湖相油两大类。
查干凹陷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降解作用

为主要沉积地层的中、 新生代断陷盆地 。 地层 自下而 上 为 下 白垩 统 巴音戈 壁 组 、 红 图组 、 根 组 , 白 苏 银 上
垩 统 乌兰 苏 海 组及 新 生 界古 近 系、 近 系 、 四 系 。 新 第 其 中苏 红 图组 发 育 2个 旋 回 4个 期 次 、 计 厚 度 达 累
I 类 : 烃 、 青 质 含 量 高 ( 烃 2. 6 3 . I 非 沥 非 48 — 2 8 、 O 沥青 质 2O —2 . 9 ) . 5 22 的特征 。 中毛 4井具 其 有 明显 的非 均 质性 。在 不 足 2m 的深 度 范 围 内 , 0 样
品 的族组 成有 较 明显 的差异 。
2 1 年第 1 期 00 o
内 蒙 古石 油 化 工
6 7
查 干 凹陷 原 油 有 机地 球 化 学特 征及 生 物 降 解作 用
王 洪 斌 , 丽红 魏
( 中原油 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 究院 )
摘 要 : 文 在对 查 干 凹陷基 本石 油 地质 特征 分析 的基Z k 利 用原 油物 理 性质 、 组 分 和饱 和烃 本 e_ , 族 色谱 等资料 , 原油进 行 了分 类和特 征描 述 。 用 甾、 对 利 萜烷生 物标 志化 合物进 行 了油一源 对 比 , 出两 类 指
油流 。 0 8 20 年该凹陷获得了工业油流的突破 。 林卫 东、 陈建平 等 曾对 该 凹陷 毛1井和查 参 1 原 油进行 井 过研 究 [。]认 为最 有 可 能 的 源岩 是 巴二段 。随着 ,
毛3 毛4和 毛5井 等井 的钻 探 , 现该 凹陷存在 正常 、 发
表1
扑I I 杏参1 毛1 毛3 i . : m 深 22. ~25. 83 O 8 1 0 6 2 23. ~ 24. 05 O 05 0 O 6 16 . 23 1 2 1I. 18 8 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郭小文;何生【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7(029)004【摘要】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文昌组和恩平组陆相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白云凹陷深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白云凹陷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白云凹陷西凹、主凹和东凹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烃源岩的成熟度史,并分别对比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在白云凹陷西凹、主凹和东凹成熟度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自始新世早期起白云凹陷热流值持续上升,在距今约44 Ma 时达到最大值大约为77 mW/m2,现今热流值为60 mW/m2左右. 2)白云凹陷西凹、主凹和东凹文昌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时间分别为距今43,44,35 Ma, 达到生烃高峰(Ro=1.0%)时间分别为距今30,35,17 Ma,达到高成熟(Ro=1.3%)时间分别为距今25,33,13 Ma;而恩平组烃源岩开始生烃时间分别为距今20,30,22 Ma,达到生烃高峰时间分别为距今10,22,8 Ma,达到高成熟时间分别为距今8,17,0 Ma.3)白云凹陷主凹烃源岩生烃时间最早,主生油期时间短,热演化程度最高;东凹烃源岩生烃时间最晚,主生油期时间长,热演化程度最低.【总页数】6页(P420-425)【作者】郭小文;何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烃源岩特征及热成熟演化史 [J], 王柯;张洋;黄胜兵;陈景阳2.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J], 张松航;梁宏斌;唐书恒;钱铮;赵俊斌3.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J], 郭飞飞;郭小文;孙建峰;曹强;张洋4.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J], 刘文超;叶加仁;雷闯;郭飞飞;张洋5.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J], 段威;侯宇光;何生;王冰洁;董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沉积环境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芳 烃是原 油 中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之一 ,在原 油 中 的含 量为 1 ~ 5 ( ist W e e 9 8 ,它们 5 T so 和 l ,1 7 ) t
由数百 种化合 物组 成 ,具有 丰 富的地 球 化学 信息 。 自 2 纪 6 0世 0年代 以来 ,不 同学 者利 用一 些特殊 的芳
质谱 :5 7 MS 9 3 D,采用 E 电离 方式 ,电子 能量 7 e I O V,发 射 电流 3 . mA,离 子 源温 度 2 0 46 3 ̄ C,四极杆 温度 1 0 5 ̄ C,采集方 式 全扫 描 ,质量 范 围 5  ̄5 0 mu 0 5a 。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 塔 中地 区海 相原 油 芳烃 分布 特征 。
维普资讯
石油 天然 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江
・
22 ・ 8
J u n lo la d Ga e h oo y o r a f Oi n sT c n l g
o譬 O算 月 U P 8Feb,208 j 1 JJJ 上 2 0
沉 积环境 中原 油芳 烃 的地球 化学 特征 。
1 样 品及 试 验
研究 的原 油样 品采 自塔 中地 区海 相 原油 、柴 达木盆 地咸水 湖 相原 油 和 吐哈 盆地 沼 泽 相煤 成 油 ,各 3 个 样 品以及冀 中坳 陷淡水 湖 相原 油 1 个样 品 ( 1 。 表 )
表 1 原 油 样 品一 览 表
中坳陷 4个不同沉积盆地的 l 原油样品进行全 油 G / O个 C MS分 析。研 究结 果表 明,海相 原油未 检测 出卡
达 烯 和 惹 烯 ,其硫 芴含 量 在 “ 芴 系 列 ” 中 占优 势 ; 成 水 湖 相 原 油 也 是 以 硫 芴 占优 势 , 并 且 含 有 丰 富 的 三 三芳 甾烷 系 列 化 合 物 ; 沼 泽 相 原 油 “ 三芴 系 列” 中 氧芴 占优 势 ,一 系 列 稠 环 芳 烃 化 合 物 的 检 揭 示 了 较 出 强 的 陆源 高 等 植 物 输 入 , 同 时检 出 了苯 并 藿 烷 系 列 化 合 物 ; 淡 水 湖相 原 油 则 以 芴 占优 势 。 [ 键 词 ] 芳 烃 ;地 球 化 学 ; 沉 积 环 境 关 [ 图分 类 号 ] T l 3 1 中 E 3.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8 1 0 2 — 4 文 0 0 7 2 2 0 )O — 2 8 0
白云深水区东部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基金项 目:“ 十二 五”国家攻 关项 目 “ 南海北部 深水 区油气成 因与运聚过程” (0 1 X 5 2 — 0 — 0 ) 2 1Z 0 0 5 0 3 0 4 。 第一作 者简介 :朱俊章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石油地 质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
位于 番 禺低 隆起 南部 ,西接 白云主洼 ,南邻 南部 隆起
一
时代不 同相 带烃源岩 生成 的流 体性 质的差 异及 油气
带 , 一个 发育文 昌组 、恩平组 、 是 珠海组 3 套有效烃 源 藏次 生变化效 应 , 导致 油气分 布 比较 复杂 。 文 旨在对 本
岩 、早 中新 世 富砂深 水扇和 晚 渐新世 陆架浅 水三 角洲 该 区 已获 得油 气的成 因和来 源进 行剖析 ,分析 油 气的 储盖组 合及 构造一岩 性 圈闭的复 合油 气成 藏 区 ( ) 成藏 特征 , 图1 。 探讨油 气分 布规律 , 为该 区下一步 勘探部 署
层 、不整合面与构造脊耦合形成侧 向运载层 ,共同控制该区成藏带的有效烃源灶位置与运聚。 关键词 :白云凹陷;深水区 ;油气成 因;成藏特征 ;输导体系 ;烃源灶 中图分类号 :T l 2 3 E 1 . 文献标 识码 :A
珠江 口盆 地 白云 凹陷位 于 南海 北部 陆 坡 深水 区 , 商业 发现和 L 6 2 油构造 发现 ,探 明 +控 制天然 H1 - 含 水深 变化大 , 介于 2 0 8 0 0 ~2 0 m之 间 , 为珠江 口盆地珠 气地 质储量超过 10 00×1 、石油 约 3 0 0m 0 0× 1 。 0m 二 坳 陷 内 的一 个 次 级 构 造 单 元 。 白云 凹 陷总 体 上 呈 按储 盖和 圈闭条件 , 区油 气藏 类型包 括 富砂 型浊 积 该 NE E向展布 ,包括 白云西 洼 、白云主洼 、 白云东洼 等 水 道复 合体 储 层 圈闭成藏 带 ( H2 —1 H3 -3 、 L 9 、L 4 ) 3 次级 洼陷 。 个 白云 凹陷 内发 育的地 层从老 到新分 别为 富 泥型 水道 复合体 储 层岩性 油 气藏 ( W 3 3 、深 水 L — ) 占近 系文 昌组 、 恩平 组 、 珠海 组 , 近系珠 江组 、 江 扇 水道 化 朵 叶体 砂 岩构 造 油 气藏 ( W 3 a d1 新 韩 L —1 n 、 S 组 、 海组 、 山组以 及第 四系 。 粤 万 根据 白云 凹陷的演 化 LH 34—2) 、深 海 等 深 流 岩 丘 混 积 岩 复 合 油 气 藏 阶段 , 积地 层也可分 为 裂陷期沉 积文 昌组 和恩平 组 , ( W 9 、LW 4 ) 沉 L —1 —1 、反 向翘 倾半 背斜 构造 油 藏 带
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用

摘
要: 白 云 凹 陷 天然 气 资源 丰 富 , 同时 产 出一 定 量 轻 质 原 油 和 凝 析 油 . 其天然气成熟 度高于原油 的 , 具 有 油 气 同 源
不同期 、 早 油 晚气 的特 征 , 后期 充 注 的天 然 气 对 早 期 形 成 的 油 气 藏 进 行 气 洗 分 馏 改 造 , 导 致 原 油 轻 级 分 正 构 烷 烃 大 量 损 失 并 形 成 次 生凝 析 气藏 . 基 于 全油 气 相 色 谱 数 据 , 计算原油正构烷烃损失量 , 研究 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 用强度及 成因. 结 果表明, 研 究 区原 油 多具 有 气 洗 分 馏 作 用 残 留油 特 征 , 原油 气洗作 用主要发 生在珠 江组储层 , 且 东 部 流 花一 荔 湾 构 造 带 气 洗 的广 度 和 强 度 大 于北 部番 禺低 隆起 构 造 带 的 ; 东 区 LH3构 造 正 构 烷 烃 损 失 量 最 大 , 达到 9 O 以上 ; 北 部 番 禺 低 隆 起 构 造 带气 洗 程 度 差 异较 大 , 与该 区 断 裂发 育 程 度 及 与油 气 源 距 离 有 关 . 该 结 果 为 寻 找 富含 轻 质 烷 烃 、 贫 芳 烃 的 凝 析 油 气 藏提供指导.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第 41 卷第 4 期 石 油 实 验 地 质Vol.41,No.4 2019 年 7 月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Jul.,2019文章编号:1001-6112(2019)04-0560-09 doi:10.11781 / sysydz201904560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卢晓林1,石 宁2,李美俊1,3,张忠涛2,付 健1,陈 聪2,赖洪飞1,代金慧1(1.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中国海洋石油 南海东部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3.长江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摘要: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中双杜松烷( W 和 T) 含量丰富。
基于 35 个原油样品系统的色谱—质谱( GC-MS) 分析,对白云 凹陷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相对含量分布明显呈现“ 北高东低” 的特点。
双杜 松烷相对含量在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基本不随成熟度变化,也不受气洗作用的影响,而主要受油气来源的控制。
双杜松烷相对 含量与姥鲛烷 / 植烷( Pr / Ph) 及三环萜烷( C19 TT+C20 TT) / C23 TT 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偏氧化及高陆源输入的环境有利于双杜松烷 的富集。
双杜松烷相对含量是指示生源、沉积环境及油源分析的良好指标。
此外,双杜松烷 T / W 比值是有效的成熟度参数,适 用于低—中等成熟度的原油和有机质。
关键词:双杜松烷;沉积环境;有机质输入;成熟度;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113 文献标识码:A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geochemical implication of bicadinanes in crude oils from Baiyun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LU Xiaolin1, SHI Ning2, LI Meijun1,3, ZHANG Zhongtao2,FU Jian1, CHEN Cong2, LAI Hongfei1, DAI Jinhui1(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CNOOC Nanhai East Corporation,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3. Key Laboratoryof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Oil and Gas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China)Abstract: Bicadinanes ( W, T) are abundant in crude oils in the Baiyun Sag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geochemical implication of bicadinanes in crude oils from the study area were inves⁃ tigated based on th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f 35 oil samples.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bicadinanes in crude oils is relatively higher in the north but lower in the east of the sag. Maturity and gas washing exert a minor impact on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bicadinanes in mature to high⁃maturity crude oils, while hydrocarbon 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bicadinane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r / Ph and tricyclic terpane ( C19TT+C20TT) / C23 TT ratios, which shows that an oxidizing environment with high terrestrial input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enrichment of bicadinanes. Therefor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bicadinanes can be used to define biological sourc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oil⁃source correlations. In addition, bicadinane T / W ratios may serve as an index for evaluating maturity in low to medium⁃maturity crude oils. Key words: bicadinane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rganic matter input; maturity; Baiyun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双杜松烷在东南亚地区第三系沉积物和原油 中分布广泛[1] ,由于对高等植物输入具有很强的 专属性而成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常用生物标志物。
珠江口盆地不同类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1 0 0 , C h i n a
t h a t t h e t e r ig r e n o u s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i n p u t i s mo de r a t e,a n d t h e bi c a d i n a ne s d e r i v e d ro f m d a mma r r e s i n a r e a l mo s t a b — s e n t ,t he c o n t e n t s o f r e a r r a n g e d s t e r a n e s a n d h o p a n e s a r e l o w.Ho we v e r,C3 0 4一 me t h y l s t e r a n e s r e l a t e d t o d i n o la f g e l — l a t e s a r e a b n o r ma l l y a b un d a n t ,a n d t h e r a t i o o f C3 0 4一 me t h y l s t e r a n e s a n d C2 9 r e g u l a r s t e r a ne i s mo r e t h a n 2.1,a n d
白云凹陷原油金刚烷化合物研究

h 油气分布格局[2], 且前人研究认为, 该区天然气为 c 文昌-恩平组腐殖-腐泥混合型有机质所生高成熟干
酪根裂解气, 原油及凝析油主体为浅湖相成因, 仅
o 在白云主洼南部区域凝析油中见湖相腐泥型源岩供 e 烃[2,8]。从油气源及烃源已有认识看, 浅湖相源岩作
Uplift and the Baiyun East Depression reach 5000–10000 μg/g, and the calculated Rc falls within 1.3%–1.6% according to the diamondoid maturity indice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likely primary condensates associated with
Key words: diamondoids; maturity of crude oil; origin of condensate; Baiyun Sag
0引言
n 白云凹陷作为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发育的第三 .c 系断陷盆地, 因其位于洋陆过渡地壳之上, 同时叠
加了南海扩张作用的影响[1–2], 具有高热流背景[3–6]。
a 成熟阶段与天然气伴生的原生性凝析油, 根据金刚烷指标参数推算的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c)为 1.3%~1.6%; ic 白云东洼原油、白云主洼东部凝析油与挥发性油藏、油藏轻质油以及白云西洼挥发油、轻质油金刚烷浓度多
在 4000 μg/g 以下, 为生油高峰后期产物, 根据金刚烷指标参数推算的 Rc 为 1.1%~1.3%, 且白云主洼东部、白 云西洼凝析油及挥发油可能为成熟阶段的原油遭受天然气改造而成的次生凝析油或挥发油。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原油运移聚集特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原油运移聚集特征王芳芳;王晨;张靖;刘晓凤;曾溅辉;张忠涛;石宁;张功成;余一欣;杨海长;徐徽;赵庆【摘要】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最大的富烃凹陷,近年来在白云凹陷东北部获得了多个商业性轻质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但对其原油运移、聚集成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油气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探讨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气藏分布特征,研究了原油的输导体系及其运移和聚集特征,建立了原油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原油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顺源型油源断裂和向源型油源断裂都具有良好的输导性能,由物性较好的珠江组下段砂体组成的构造脊1和2为原油侧向运移的优势路径;原油主要聚集在反向断裂控制的翘倾半背斜圈闭中,具有\"内气外油\"的差异聚集特征;原油成藏具有\"断-脊输导、断-盖控聚、差异聚集\"的特征.白云凹陷东北部展现了以断裂为依托,沿构造脊找油的良好勘探方向,对白云凹陷及其邻区的深水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16页(P561-576)【关键词】断裂;向源型;顺源型;珠江组;构造脊;运移路径;油气差异聚集;珠江口盆地【作者】王芳芳;王晨;张靖;刘晓凤;曾溅辉;张忠涛;石宁;张功成;余一欣;杨海长;徐徽;赵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2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 引言深水勘探是当今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
白云深水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与成藏模式

白云深水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与成藏模式何大双;侯读杰;施和生;朱俊章;张鹏辉【摘要】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N1,N2,N3和N4共4小类,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E1,E2和E3共3小类.根据沉积环境、油源、原油成熟度、油气运聚主导因素等,总结出白云深水凹陷各成藏体系特征,并提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其中,开放式成藏模式的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己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油气运聚区.【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4(021)002【总页数】5页(P71-74,79)【关键词】成藏体系;成藏模式;有利油气运聚区;白云深水凹陷;珠江口盆地【作者】何大双;侯读杰;施和生;朱俊章;张鹏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技术部,广东广州510240;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技术部,广东广州51024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3油气属于流体矿产,从其生成至运聚成藏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如何准确地掌握这一过程并最终预测油气资源远景,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油气成藏体系是以藏为核心,或者说以控制油气运移指向的构造单元为核心,是含油气盆地的一个地质实体,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如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有效配置关系[1]。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芳烃成熟度参数变化特征及意义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芳烃成熟度参数变化特征及意义常象春;薛圣同;崔晶;王涛【摘要】基于原油芳烃组分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芳烃成熟度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精细的地球化学对比,探索其变化规律和成因.研究表明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芳烃化合物的水溶解度、结构构型、极性的不同,导致在水驱过程中被优先移除的机会不同,进而使芳烃成熟度参数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烷基萘成熟度参数(MNR、DNR、TNR1、TMNr)呈逐渐变大趋势,反映了水洗作用影响,而烷基菲成熟度参数(MPI1、MPI2、F1、F2)、二苯并噻吩成熟度参数(4-/1-MDBT、(2-+3-)/1-MDBT、MDBI)、三芳甾烷成熟度参数C2820S/(20S+20R)基本保持不变,仍可有效应用于油气地质评价中.【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7页(P21-27)【关键词】注水开发;原油组份;芳烃;成熟度参数;水洗作用【作者】常象春;薛圣同;崔晶;王涛【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鲁明公司,山东东营25700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鲁明公司,山东东营2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注水是一种常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长时间注水驱油,会选择性地溶解原油的易溶解成分,对原油产生水洗作用。
一些研究实例与实验模拟均表明,水驱油首先驱出的是密度较低、粘度较小的原油组分。
水驱过程中的水洗作用通过水溶解并带走原油中相对低分子质量、溶解度高的化合物[1],造成原油中易溶于水的溶剂大量丧失,从而使溶质部分相对富集[2]。
芳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随着油层水洗程度的增加,其原油组分的芳烃含量减少[3]。
水驱油引起了原油平均分子量增大,芳烃减少,非烃、沥青质增加[4]。
白云凹陷东部深水区混源油定量解析

白云凹陷东部深水区混源油定量解析
王宁;明承栋;杨晨艺;郑志乐;唐英博
【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1)6
【摘要】白云凹陷东部为珠江口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该区存在多源多洼的供烃格局,原油、凝析油及天然气共存,且油气空间分布极其不均一,为揭示该区油气来源并确定文昌组、恩平组两套主力烃源岩成藏贡献,对该区原油(凝析油)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特征与气相色谱指纹特征进行精细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凝析油)为文昌组与恩平组烃源岩共同贡献的混源油,不同构造带原油(凝析油)中文昌组与恩平组烃源岩的贡献率均存在差异,其中凝析油及H34油藏原油主体由恩平组烃源岩贡献,贡献率为66%~78%,文昌组贡献率较低,仅为21%~32%;H16及
H29油藏原油由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贡献,恩平组烃源岩贡献率为53%~58%,文昌组烃源岩的贡献率为42%~47%,两者贡献率相当。
【总页数】8页(P24-31)
【作者】王宁;明承栋;杨晨艺;郑志乐;唐英博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混源油定量研究在泥质白云岩油藏中的应用
2.混源油色谱指纹定量判析及其勘探意义--以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为例
3.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混源油识别模式
4.叠合盆地多烃源层混源油定量判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例
5.莱州湾凹陷垦利16油田混源油定量判析及勘探前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及富集机理研究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及富集机理研究摘要: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不同类型原油成因,明确不同类型原油富集机理,采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地质研究,从烃源岩、原油地化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及来源,明确了各类原油富集机理。
白音查干凹陷成熟稀油来源于腾下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主要在晚期成熟阶段充注成藏;原生稠油主要来源于都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物降解稠油主要来源于腾下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为后期构造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不同类型的油气环洼槽带分布,受主洼槽、主断裂和油气储集相带控制,从洼陷带向斜坡区呈现稀油-稠油-超稠油的环带状分布特征,主力生烃层系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分布,都一段和腾格尔组是油气主要富集层系。
关键词:白音查干凹陷;烃源岩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来源;油气富集机理0 引言白音查干凹陷是一个油气较为丰富的下白垩统断陷湖盆,“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显示,白音查干凹陷共有石油地质资源量1.90×108t,目前已探明0.48×108t,剩余油气资源约1.42×108t。
已有的研究显示,白音查干发育多种类型的原油,既有正常原油,也有稠油和特稠油,稠油中既有生物降解稠油,也有低熟未降解稠油,关于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及来源已有过较多的探讨[1-4],也得到了些成果认识,但总体不够系统,对不同类型原油的成藏机制及富集机理研究也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从烃源岩发育、油气成因及来源、油气成藏演化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确定白音查干凹陷不同类型油气的成因、来源及富集机理。
1 烃源岩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发育有阿尔善组、腾格尔组、都红木组三套潜在烃源岩,其中真正具有生烃潜力的主要为阿二段、腾格尔组和都一段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和深灰色白云质泥岩。
对白音查干凹陷1252个暗色泥岩的TOC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图1),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TOC<1.0%的样品占83.28%,仅有16.72%的样品TOC>1.0%;都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TOC>1.0%的样品占82.77%,50%以上的样品TOC>2.0%,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极高;腾格尔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也较高,TOC>1.0%的样品占50%以上,其中腾下段略好于腾上段。
高邮凹陷陈堡油田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高邮凹陷陈堡油田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王昌军;张敏【摘要】对高邮凹陷陈堡油田原油样品进行轻烃组分、Mango轻烃参数及成熟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母源有陆源植物和水生生物的输入,母质类型为混合型;泰一段和赤山组原油具有良好的油源相似性,而阜一段样品K1值与前两者差异较大,比较碳环优势,三环较占优势,说明烃源岩主要由湖相沉积形成;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显示,陈堡油田大部分原油为低熟油,少数为成熟油.【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24【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陈堡油田;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作者】王昌军;张敏【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3原油中的轻烃组分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可反映油气有机质的来源、沉积环境、运移路径和油藏后期作用等情况[1]。
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轻烃参数在许多油田上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4]。
Thompson[5]提出庚烷值和异庚烷值可用来研究原油的母质类型和成熟度。
Mango[6]指出可用K1、K2来进行油气类型的划分和油气来源的对比。
此次实验选取陈堡油田阜一段(E1f1)、泰一段(K2t1)和赤山组(K2c)的18个样品,进行轻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原油的轻烃参数,了解该油田的油气来源、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从而为该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帮助。
陈堡油田陈3断块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境内,构造位置位于高邮凹陷东部吴堡-博镇断裂带中段,吴1大断层上升盘(图1)。
陈3断块自下而上沉积了白垩系赤山组(K2c)、泰州组泰一段(K2t1)、泰二段(K2t2);下第三系阜宁组阜一段(E1f1)、阜二段(E1f2)、三垛组垛一段(E2s1)、垛二段(E2s2);上第三系盐城组(Ny1)、盐二段(Ny2);第四系东台组(Q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卷 第1期Vol.43, No.1, 77‒872014年1月GEOCHIMICAJan., 2014收稿日期(Received): 2013-02-28; 改回日期(Revised): 2013-04-24;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3-06-2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北部深水区储层识别技术与评价”(2011ZX05025-003)作者简介: 何大双(1989–),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与成藏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hds_0625@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HOU Du-jie, E-mail: hdj@; Tel: +86-10-82322278白云深水凹陷高成熟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何大双1,2, 侯读杰1,2*, 孙 超1,2, 施和生3, 朱俊章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司技术部, 广东 广州 510240)摘 要: 对白云凹陷采集的27个原油样品的芳烃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分布特征和相对含量表明, 原油母质具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 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 根据萘系列、菲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 优选有效的烷基萘、烷基菲、烷基二苯并噻吩成熟度指标, 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原油成熟度特征。
原油总体属于成熟-高成熟原油, 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可划分为A 、B 两类, A 类原油的成熟度高于B 类原油。
还选用有效的成熟度参数探讨了白云凹陷油气运移规律, 如三甲基萘比值, 该参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沿白云主洼中心向周围运移, 且邻近番禺低隆起, 运移方向由西向东, 即沿着成熟度由高到低方向运移。
关键词: 芳烃;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成熟度; 油气运移; 白云凹陷中图分类号: P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379-1726(2014)01-0077-11Study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of high-maturitycrude oils in the Baiyun deep-water SagHE Da-shuang 1,2, HOU Du-jie 1,2*, SUN Chao 1,2, SHI He-sheng 3 and ZHU Jun-zhang 31.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100083, China ;2. MO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Reservoir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100083, China ;3. 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Ltd ., Guangzhou 510240, ChinaAbstract: The aromatic compound characteristics of 27 crude 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Baiyun Sag wer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content of the aromatic fraction indicate an oxidizing type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a notable higher plant input. Alkyl-naphthalene, alkyl-phenanthrene and alkyl-dibenzothiophen, are found to b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assessing thermal maturity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s in the Baiyun Sag. The crude oils show mature-high mature oil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aromatic fra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biomarker compounds, the crude oi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A and B. Class A has a high maturity compared to B. In this study, aromatic maturity parameters that are effective in accessing oil and gas migration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for i.e. TMNr indicates migration direction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Baiyun main depression to its surroundings; and adjacent to Panyu Lower Uplift, oil migration is from zones of high maturity in the west to zones of low maturity in the east.Key words: aromatic hydrocarb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crude oil maturity; oil and gas migration; Baiyun Sag782014年0 引 言白云凹陷是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珠二凹陷中的一个重要凹陷, 天然气藏中伴生着一定工业价值的轻质原油和凝析油藏, 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1‒2](图1)。
白云凹陷属于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凹陷, 烃源岩埋藏很深, 其深度多达4~5 km, 甚至更深, 这对该区烃源岩的研究具一定局限性, 故本文从原油地球化学方面展开讨论。
前人对该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做过一些研究[3‒9], 烃源岩主要来自白云凹陷底部文昌组和恩平组, 珠海组有一定贡献, 而作为主力烃源岩的恩平组成熟度已达到高成熟, 根据原油具有高成熟这一显著特征, 且芳烃较饱和烃有更宽的化学动力学范围和一定的优越性, 本文重点分析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由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可以指示沉积环境、进行油源对比、分析成熟度、示踪油气运移等;Radke et al .和van Aarssen et al .等在成熟度方面做过大量研究, 为本区原油成熟度和运移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拟对白云凹陷采集的27个原油样品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及评价油气勘探前景提供参考依据。
1 地质背景珠江口盆地是在加里东-海西-燕山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盆地由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 自北向南为: 北部断阶带、北部凹陷带、中央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和南部隆起带, 各个构造单元又划分为若干个凹陷和隆起。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 为珠江口盆地珠二凹陷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白云凹陷内发育的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 白垩纪末期沉积的神狐组, 古近纪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 新近纪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万山组以及第四纪。
白云凹陷总体上呈NEE 展布, 包括白云西洼、白云主洼和白云东洼, 由于正对珠江大河出口的下倾方, 凹陷有充足的陆源沉积物供给, 发育厚度较大的烃源岩, 以文昌组和恩平组为主, 后来又相继发现珠海组也可以作为有效烃源岩。
凹陷在古近系断陷期是一个长期继承发育的封闭与半封闭凹陷, 地震地层学研究认为凹陷中文昌组以浅湖-深湖湘沉积为主, 恩平组以浅-深湖相-三角洲平原沼泽相沉积为主, 珠海组以浅海陆架-三角洲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7‒10]。
图1 白云凹陷区域构造图及原油取样井位置Fig.1 Map of the Baiyun Sag showing regional structure and locations of crude oil wells sampled第1期何大双等: 白云深水凹陷高成熟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792 样品与实验所取的27个原油样品主要来自珠江组地层, 原油族组分中饱和烃含量较高, 其次是芳烃, 非烃和沥青质含量较少。
所用仪器是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制造的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Agilent 7890A-GC/5975C-MSD), 测试条件: 色谱载气, 99.999%氦气; 进样口温度300 ℃; 色谱柱为VF-5MS (60 m × 0.25 mm × 0.25 μm); 升温程序: 初温50 ℃, 保持1 min, 以20 ℃/min升温至120 ℃, 以3 ℃/min 升至310 ℃, 保持25 min; 载气: 恒流模式, 1 mL/min;分流进样, 1 μL, 分流比5﹕1; 质谱: 离子化方式, EI, 70 eV; 数据采集方式, 多离子检测(SIM)。
3 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3.1原油分类根据原油饱和烃的分析, Pr/Ph值范围在3.0~5.0之间, 反映原油母质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 依据生源参数奥利烷OL/C30藿烷、树脂化合物T/C30藿烷, 并结合聚类参数(Pr/Ph、αααC29甾烷S/(R+S)、TS/(TS+TM)、OL/C30藿烷、T/C30藿烷、三环萜烷/藿烷、甲基萘指数Rmn、甲基菲指数MPI3)和重排甾烷C27-C29三角图, 将原油分为2大类5小类, 其分类依据如图2所示, A类原油位于凹陷西部, 邻近图2 白云凹陷原油分类特征相关图Fig.2 Classific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s from the Baiyun Sag LH1-LH3表示同一井所取的不同深度的3个原油样品, 下同LH1-LH3 represents three crude oil samples from different depths in the same well802014年番禺低隆起, B 类原油位于凹陷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