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 《促织》练习
《促织》复习练习
![《促织》复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1bf23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3.png)
《促织》复习练习《促织》复习练习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宫中尚(崇尚,爱好)促织之戏②审(仔细)视,巨身修尾③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估计,揣测)似良④有古陵蔚(草木茂盛,引申为高大)起⑤冥(深,此指用尽心思)搜末已⑥审谛(观察,看)之,短小,黑赤色⑦径造(到)庐访成⑧并(介词,连)虫亦不能行捉矣⑨相对默然,不复聊(依靠,寄托)赖⑩近抚之,气息惙(抽噎)然⑾东曦(日光)既驾⑿展玩(玩味,揣摩)不可晓A①④⑤⑧⑩⑿B①③⑤⑦⑨⑾C②④⑥⑦⑨⑿D②④⑤⑧⑨⑿2、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B、中绘殿阁,类兰若。
“兰若”是楚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后泛指寺庙。
C、又嘱学使伸入邑庠。
“邑庠”即县学。
邑指县,库是古代的学校,特指乡学。
D、裘马过世家焉。
“世家”是世代相传的有钱人家。
这样的家庭往往要经历三代以上。
3、与“虽连城拱壁不啻也”的“虽”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⑤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⑦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⑧虽一龙机发,而七首不动⑨虽杀臣,不能绝世A.①⑤⑥⑨B.①④⑦⑧C.②③⑥⑨D.②④⑤⑧4、下列句子中“然”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②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③成然之④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⑤冥搜末已,一癫头蟆猝然跃去⑥然后得一夕安寝⑦芙渠则不然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B.①⑦/②④/③/⑤/⑥⑧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D.①②④/③/⑤/⑥⑦⑧5、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昂其直,居为奇货B.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D.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岁余,成于精神复旧B.不如拼博一笑C.相对默然,不复聊赖D.操童子业,久不售7、对下列画线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市中游侠儿得佳首笼养之②成以其小,劣之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④细疏其能⑤成然之⑥益奇之⑦试使斗而才⑧昂其直,居为奇货A.①/②⑤⑥/③⑧/④⑦B.①④/②⑥/③⑤⑧/⑦C.①⑤⑦/②⑥/③⑧/④D.①/②④⑤⑥/③⑧/⑦8、对课文“求卜得虫”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以神卜”的驼背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作者对此多渲染,以引出成妻问卜。
《促织》同步练习
![《促织》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3abd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c.png)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颈,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
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出己虫,纳.比笼中纳:使进入B.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顷刻C.力叮不释.释:消失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靡:倒下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庞然.修伟项王默然.不应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大行不顾.细谨C.乃.赏成,献诸抚军良乃.入,具告沛公D.则应节而.舞项王按剑而.跽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140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5.png)
一、选择题
1.C。解析:A、B、D项中加点词”
岁"、"笼"、"禀"的词性都是名词,但其后带了动词,故作为状语使用;而C项中 的"杖"原意也是名词,但后面用了补语,因此作动词用。
2.D。解析:A项中的"直"通"值","翼"通"翌";B项中"有"通"又";C项中"裁"通"才";D项中没有通假字。
7.B。解析:A项中的"绝"是"隔绝"意;B项和例句中的"绝"是"绝命"意;C项中 的"绝"是"断绝"意;D项中的绝"是"横渡"意。
8.B。解析:①⑤句都是动词作状语;③⑥⑧句都是形容词意动用法;④⑦⑨ 句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②句是名词意动用法。
二、判断题
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解析:每月初一称朔,月末称晦。
B、di谛听,di缔造;、希冀,yi羽翼;
C、nia孽障,nia分蘖;口1迄今,qi付讫
4.jin骄傲、矜夸;mi寻找,寻觅;j口急忙,匆遽;
jing小腿,不胫而走;d口蛀虫,户枢不蠹
5.(1)毫发不爽⑵奇货可居⑶辗转反侧⑷精疲力竭
⑸价值连城⑹呼天抢地
⑺气息奄奄(8)鸡犬升天
6.D 7.C 8.B 9.D 10.D 11.C12.B
3.C。解析:例句中的“顾”是副词,但是、只是的意思,与C项中的"顾"意思相 同;其余三项中的"顾"是"回头看"(如A项)或"看"(如B、D项)的意思,均 为动词。
《促织》练习题
![《促织》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65f8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a.png)
《促织》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
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龁.敌领龁:咬B.虫翘然矜.鸣矜:庄重C.一鸡瞥.来瞥:突然D.抚军亦厚赉.成赉:赠送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庞然.修伟项王默然.不应B.乃.赏成,献诸抚军乃.令张良留谢C.裘马过世家焉.青麻头伏焉.D.则应节而.舞项王按剑而.跽曰3.选出与例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句式相同的一项()A.此物故非西产B.归以示成C.既得其尸于井D.蚓无爪牙之利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257bb08680203d8cf2f2434.png)
《促织》练习一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猾黠(xiá)竦立(sǒng)不啻(chì)觇视(zhǎn)B.惭怍(zuò)跬步(kuǐ)迂讷(nè)稿葬(gǎo)C.审谛(dì)啜(chuò)蹄躈(jiào)裨益(bì)D.科敛(liǎn)翕辟(xī)邑庠(yàng)荫庇(yīn)参考答案:B(A项“觇”读chān;C项“躈”读qiào;D项“荫”读yin,“庠”读xiáng)2.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B.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C.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龁敌领(咬)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参考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D中“造”,解释为“到”)3.“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望其旗靡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参考答案:A (A.靡,无;B.分别为败退、倒下的意思;C.分别为浪费、倒下的意思D.分别为的浪费、委靡的意思。
)4.与“会征促织”的“会”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会不相从许B.渠会永无缘C.长风破浪会有时D.会其怒,不敢献参考答案:D (D项与例句都是恰巧、适逢的意思;A.应当;B. 相会;C. 应当)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A.仙及鸡犬B.自名“蟹壳青”C.辄倾数家之产D.儿涕而去参考答案:C(为使动用法,使…倾尽/竭尽;其余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c1e215de80d4d8d15a4fad.png)
《促织》练习题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 2.而.翁归()3.手裁.举,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5.翼.日进宰() 6.牛羊蹄躈.各千计()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①古义:()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涕:①古义:()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②今义:与“来”相对。
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2)每责一头()(3)以塞官责()(4)受扑责时()2.靡(1)靡计不施()(2)虫尽靡()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4.发(1)窃发盆()(2)探石发穴()(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2)亦无售者()6.岁(1)岁征民间()(2)成有子九岁()(3)后岁余/不终岁()7.故(1)此物故非西产()(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见虫伏壁上()(3)上于盆而养之()(4)以金笼进上()10.益(1)死何裨益()(2)成益愕/成益惊喜()11.掷(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2)成述其异()13.过(1)折过墙隅()(2)裘马过世家()(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2)少年固强之()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2)然睹促织()(3)俨然类画()(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18.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19.为①为人迂讷()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自①自昏达曙()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宛然尚在()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完整版促织练习题
![完整版促织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be9cf3b307e87100f69650.png)
《促织》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曦xī裨益bì蹑迹以求nièB、觇视(chān) 惙然cuò掭以尖草tiànC、抢呼(qiǎng) 竦立sǒng 直龁敌领héD、滑黠xié惭怍zuò俾入邑庠xiáng2.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翼日进宰3.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啻:止B、夫妻向隅向隅:对着墙角哭泣C、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比:比赛D、虫跃去尺有咫咫:八寸4.加点字与“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家祭无忘告乃翁..C.尔安敢轻吾射D.若入前为寿..E.吾与汝毕力平险.5.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词语。
(1)岁征()民间(2)遽扑之,()入石穴中(3)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4)成视之,不敢与()较(5)又试之()鸡,果如成言(6)天将以()酬长厚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日与子弟角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⑤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值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页4 共页1 第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7.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尚A、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B、臣以布衣之交尚不欺,况大国乎C、使使(派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E、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因A、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B、于今无会因C、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D、因遗策E、游于三辅,因入京师③业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B、术业有专攻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D、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E、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F、业根,死期至矣④会A、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C、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D、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⑤比A、宰严限追比,B、因出已虫,纳比笼中C、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E、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⑥道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B.于是废先王之道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E.不足为外人道也F.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页4 共页2 第⑦发A.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B.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盒C.而大声发于水上D.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E.发其志士之悲哉F.野芳发而幽香⑧故A.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B.暮去朝来颜色故C.轩东故尝为厨D.蒙故业,因遗策E.而两狼之并驱如故F.君安与项伯有故⑨顾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E.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⑩闻A.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E.博闻强识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特殊用法: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此物故非西产.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9.将下列句子句式特点。
《促织》同步训练题
![《促织》同步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553ec3a1c7aa00b52acb32.png)
《促织》同步训练题一、基础知识训练题:1.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死何裨益(bǐ) 科敛丁口(liǎn)B.里胥猾黠(xiã) 奄奄思睡(yǎn)C.惊起觇视(chān) 靡计不施(mǐ)D.抢呼欲绝(qiāng) 官贪吏虐(nüâ)2.指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昂其直,居为奇货B.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D.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3. 下列对加横线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名词作状语B. 旬余,杖之百用杖打,名词活用为动词C. 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意动用法D. 而高其直认为……高,形容词意动用法4.下列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1)归以示成(2)各各竦立以听(3)宫中尚促之戏(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B.(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相同,(3)和(4)不同。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令以责之里正判断句B.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C.覆之以掌,虚若无物状语后置D.村中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二、课内语段阅读题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分析错误的是()A.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而:连词,可是B.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介词,因C. 岂意其至此哉其:代词,这件事D. 天将以酬长厚者以:介词,用(2)下列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民日贴妇卖儿日:每天B.故天子一跬步跬步:一小步,一举一动C.天将以酬长厚者长厚:忠厚D.信夫信:相信(3)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促织》练习题五篇
![《促织》练习题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bd23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3.png)
《促织》练习题五篇第一篇:《促织》练习题《促织》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东曦(xī)裨益(bì)蹑迹以求(niè)B、觇视(chān)惙然(cuò)掭以尖草(tiàn)C、抢呼(qiǎng)竦立(sǒng)直龁敌领(hé)D、滑黠(xié)惭怍(zuò)俾入邑庠(xiáng)2、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A、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翼日进宰3、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啻:止B、夫妻向隅向隅:面对着墙角哭泣C、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比:比赛D、虫跃去尺有咫咫:八寸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①尚A、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B、臣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尚且C、使使(派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还D、鸣呼哀哉!伏惟尚飨希望E、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骄傲,自负F、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高尚②因A、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于是B、于今无会因机会C、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依靠,凭借D、因遗策沿袭E、游于三辅,因入京师乘便③业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行业B、术业有专攻学业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D、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职业E、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已经F、业根,死期至矣业障,罪恶④会A、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恰逢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会C、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晤见D、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必然,一定⑤比A、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追征B、因出已虫,纳比笼中并排,并列C、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较,等同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起E、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特殊用法: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名词作状语,每年②此物故非西产动词作名词,物产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做状语《促织》练习题一、常识及内容理解。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d7ddcad02de80d5d84016.png)
《促织》练习(答案)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一)通假字: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二)词类活用: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三)特殊句式: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促织》随堂练习 (含答案)
![《促织》随堂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3e7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4.png)
促织目录:读音、文学常识、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点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给加点字注音段落1:狡黠科敛丁口动辄段落2:迂讷充役裨益搜觅希冀暮色靡计不施迄今劣质段落3:爇香于鼎 :唇吻翕辟竦立抛掷顷刻荆棘段落4:目睹瞻望蔚然循序渐进俨然蒿莱针芥冥想癞头蛤蟆猝然惊愕蹑迹披求遽扑掭以尖草灌溉不啻蟹白栗黄段落5:窥视偷窃儿涕而出段落6:藁葬惙然奄奄一息自昏达曙睫毛东曦既驾觇视宛然浅尝辄止趋之若鹜墙隅徘徊衿袖惴惴不安庞然段落7:惭怍呆蠢鬣毛撩拨直龁敌领大骇翘然矜鸣咫尺掇置笼中怒诃虫尽靡段落8:俾入厚赉万椽蹄躈裘马跬步段落9:蠹虫恩荫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是,字,一字剑臣,别号,世称,自称。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朝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聊斋志异》,简称,俗名,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聊斋志昇》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关于《聊斋志异》的评价:现代文学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现代文学家:“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昂其直:手裁举:两股间脓血流离:4.翼日进宰:5.虫跃去尺有咫:6.而高其直:7.而翁归:8.如被冰雪:9.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词类活用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试使斗而才:3.岁征民间:4.得佳者笼养之:5.昂其直、高其直:6.辄倾数家之产:7.薄产累尽:8.成然之:9.早出暮归:10.杖至百:11.时村中来一驼背巫:12.蟹白栗黄:13.儿涕而出:14.取儿藁葬:15.近抚之:16.成以其小,劣之:17.笼归:18.自名“蟹壳青”:19.日与子弟角、民日贴妇卖儿:20.不如拼搏一笑:21.力叮不释:22.成述其异:23.细疏其能:24.益奇之:25.诏赐抚臣名马衣缎:26.以蠹贫以促织富:27.裘马过世家焉:28.仙及鸡犬:文言特殊句式1.岁征民间2.此物故非西产3.试使斗而才4.令以责之里正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6.问者爇香于鼎7.非字而画8.掭以尖草9.既得其尸于井10.覆之以掌1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12.田百顷,楼阁万椽古今异义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古义:今义: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古义:今义:久不售古义:今义:无出其右者古义:今义:成不敢敛户口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②令以责之里正:③每责一头:④以塞官责:⑤受扑责时:2.靡:①靡计不施:②虫尽靡:3.顾:①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②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发:①窃发盆:②探石发穴:③无毫发爽:5.售:①久不售:②亦无售者:6.强:①少年固强之:②乃强起扶杖:7.令:①令以责之里正:②急解令休止:8.然:①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②俨然类画:③成然之:重点句子翻译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257bb08680203d8cf2f2434.png)
《促织》练习一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猾黠(xiá)竦立(sǒng)不啻(chì)觇视(zhǎn)B.惭怍(zuò)跬步(kuǐ)迂讷(nè)稿葬(gǎo)C.审谛(dì)啜(chuò)蹄躈(jiào)裨益(bì)D.科敛(liǎn)翕辟(xī)邑庠(yàng)荫庇(yīn)参考答案:B(A项“觇”读chān;C项“躈”读qiào;D项“荫”读yin,“庠”读xiáng)2.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B.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C.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龁敌领(咬)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参考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D中“造”,解释为“到”)3.“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望其旗靡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参考答案:A (A.靡,无;B.分别为败退、倒下的意思;C.分别为浪费、倒下的意思D.分别为的浪费、委靡的意思。
)4.与“会征促织”的“会”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会不相从许B.渠会永无缘C.长风破浪会有时D.会其怒,不敢献参考答案:D (D项与例句都是恰巧、适逢的意思;A.应当;B. 相会;C. 应当)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A.仙及鸡犬B.自名“蟹壳青”C.辄倾数家之产D.儿涕而去参考答案:C(为使动用法,使…倾尽/竭尽;其余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e962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e.png)
《促织》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节选自《谏逐客书》)乙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节选自《促织》)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者不却众庶却:拒绝 B.借寇兵而赍盗粮赍:送给C.薄产累尽累:祸害 D.探石发穴发:开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A.木直中绳,以为轮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以其无礼于晋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B.黔首:平民、老百姓。
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名“黔首”。
“庶民”“黎民”“白身”等在古代也指百姓。
C.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D.里正:里长,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
文中“宰严限追比”中的“宰”即指里宰、里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却宾客以业诸侯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泣孤舟之嫠妇 D.既东封郑5.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江河湖海不挑选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中职语文《促 织 》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促 织 》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b70e6c1c708a1284a443b.png)
二十四促织练习与思考一、通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编写结构提纲。
参考答案:故事结构提纲:作品的开始(第一段),以简洁的文字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即第二段)为故事的开端,写成名被“报充里正役”后因交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是故事的发展。
情节上,“驼背巫”的出现,似乎使成名一家绝处逢生。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品的第四部分(第五、六、节段),故事出现了高潮——得虫、失虫、再得虫(成子化虫)。
第五部分(第八段),是故事的结尾。
相形之下,这一部分写得平缓而乐观。
成名自此因祸得福。
最后一段(第九段)篇末议论,作者表示自己对故事的态度。
二、成名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一下文中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并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围绕一只小虫,成名的心理不断变化,由“惱惱[nǎo nǎo]”到“大喜”,由“大喜”到“失色”,又由“失色”到“惊喜”。
具体分析如下:成名再次捕捉到一只促织后,自己感到沮丧,惱惱不安,担心“不中于款”,不能符合官府心意,当村中少年要将驯养的“蟹壳青”强与他的小虫搏斗时,他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当小虫角逐得胜,成名一反常态,变成“大喜”。
此时,鸡来啄小虫,“成骇立愕呼”,“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当小虫又获胜时,“成益惊喜”。
这段写成名思想感情的变化,如滔滔江水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其生动、细致、深刻之程度,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实属罕见,真可谓文情并茂。
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在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成名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上的悲惨和精神上的苦痛,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罪行,暴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和反动的本质。
三、联系小说内容和文末作者的议论,就本文的主题以及思想倾向展开小组讨论。
提示:本题意在加深和拓展学生对课文思想意义的理解。
关键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至于这篇小说结尾处“异史氏”的评论,将悲剧的始作俑者“天子”轻轻一笔带过,而把责任全推在各级官吏身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对这一点要展开讨论,不要给学生标准答案。
职高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 《促织》练习
![职高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 《促织》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985a7b9551810a6f52486da.png)
《促织》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粗体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杖至百。
D.取儿稾葬。
2.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C.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日将暮,取儿稾葬/两股间脓血流离3.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而高其直,亦无售者B.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窥父不在,窃发盆C.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土地平旷,屋室俨然D.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5.“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C.靡计不施/望其旗靡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6.与“青麻头伏焉”的“焉”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且焉置土石 B.犹且从师而问焉C.积土成山,风雨生焉 D.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7.与“抢呼欲绝”的“绝”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C.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8.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 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二、判断题1.《促织》是一篇短篇小说,线索是“促织”,主人公是成名,文中的“异史氏”是作者自己。
2.“异史氏曰”一段是议论,这种在小说后面加一段议论的写法是受了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的影响。
《促织》课后练习 (1)
![《促织》课后练习 (1)](https://img.taocdn.com/s3/m/4b417c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促织》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猾黠(xiá)不啻(chì)觇视(zhǎn)B.惭怍(zuò)跬步(kuǐ)藁葬(gǎo)C.审谛(dì)蹄躈(jiào)裨益(bì)D.翕辟(xī)邑庠(yàng)荫庇(yī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迂讷科敛昂其直B.矜鸣掇置虫尽靡C.啜泣岂无济居为奇货D.惭怍琴瑟手裁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发现,很多天然植物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有很好的________。
②新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始终不变的是她的________关怀和“兵妈妈”这个在士兵中流传的称呼。
③由于每次去泰兴都是在过年的时候,________记忆中的泰兴是热闹的,节日气氛是相当浓厚的。
A.工效悉心于是B.工效细心因此C.功效悉心因此D.功效细心于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顺利踏入理想的大学,高三的学生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努力拼搏着,但是能否获得最终的胜利,还取决于同学们冷静沉稳的程度起决定作用。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国内首档汉字类节目《汉字英雄》,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对汉字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D.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练习题(最新整理)
![促织练习题(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81170084254b35effd3465.png)
《促织》练习题一、常识及内容理解。
1.《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字,别号,清代杰出的小说家。
“聊斋”是指,“志”即,“异”是。
2.《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和袁枚的《》最出名。
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
4.课文中有两个幻想的情节,即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
二、字、词、句。
(一)解释加点的词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2.此物故非西产3.试使斗而才4.昂其直,居为奇货5.辄倾数家之产6.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7.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8.会征促织9.死何裨益10.成然之11.靡计不施,迄无济12.旬余,杖至百13.成妻具资诣问14.唇吻翕辟15.各各竦立以听16.无毫发爽17.青麻头伏焉18.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9.与村东大佛阁逼似20.成益愕,急逐趁之2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22.斯须就毙23.而翁归24.未几25.如被冰雪26.既而得其尸于井27.夫妻向隅28.则又超忽而跃29.审谛之30.成以其小,劣之31.村中少年好事者32.径造庐访成3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34.屡撩之,虫暴怒35.虫翘然矜鸣36.旋见鸡伸颈摆扑37.掇置笼中38.虫尽靡39.献诸抚军40.细疏其能41.无何,宰以卓异闻42.又嘱学使俾入邑庠4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44、又期月45.劣弱不中于款46.不如拼博一笑47.冥搜未已48.民日贴妇卖儿(二)区别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1.过①过故人庄②裘马过世家焉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④则智明行无过矣⑤过秦论⑥一日,大母过余曰⑦求,无乃汝是过与?(三)指出加点词各属哪类活用1.以促织富,裘马扬扬2.成述其异,宰不信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4.成然之参考答案:一、1.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杰出小说家,书房名,记,鬼狐花仙。
2.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对照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通过儿子的生命竟然比不上蟋蟀的生命这一鲜明的对照来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制度统治下所受的摧残,以及由此造成的反常的心理状态。
《促织》(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促织》(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a2552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4.png)
第11课促织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迂讷( nà) 藁(gǎo)葬惙(chuò)然B.觇(chān)视爇(ruò)香鬣(liè)毛C.裨(bì)益兰若(rě)长胫(jìnɡ) D.竦(sǒnɡ)立惴(zhuì)惴瞻(zhān)顾【答案】A【详解】根据汉字规范字音,A选项“迂讷(n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徐行庆贺胫骨面如死灰B.跬步恩荫邑痒大惊失色C.裨益徘徊愧怍向隅而泣D.竦立彷徨拼搏惴惴不安【答案】B【详解】根据汉字规范,B选项“邑庠”。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囤积居奇虽可赚大钱,但他不愿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
B.大考将近,连日来他目不交睫地苦读,只希望能毕其功於一役。
C.手电筒照亮后,只见那几个歹徒,个个蠢若木鸡,人人举手交械。
D.由于实验失败,他周身都透露出毫发不爽的气息。
【答案】D【解析】D项,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
4.以下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共431篇。
B.“促织”,又名蟋蟀、蛐蛐儿。
古谚曰:“蟋蟀鸣,懒妇惊。
”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C.“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已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D.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日神的名字叫曦和,乘着六条龙驾驭的车在天空中驰骋。
【答案】C【解析】“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5.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粗体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杖至百。
D.取儿稾葬。
2.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
C.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日将暮,取儿稾葬/两股间脓血流离
3.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窥父不在,窃发盆
C.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土地平旷,屋室俨然
D.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
5.“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
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
C.靡计不施/望其旗靡
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
6.与“青麻头伏焉”的“焉”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且焉置土石 B.犹且从师而问焉
C.积土成山,风雨生焉 D.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与“抢呼欲绝”的“绝”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C.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
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 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
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
二、判断题
1.《促织》是一篇短篇小说,线索是“促织”,主人公是成名,文中的“异史氏”是
作者自己。
2.“异史氏曰”一段是议论,这种在小说后面加一段议论的写法是受了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的影响。
3.一年有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4.农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月末称朔。
5.科举考试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6.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章回体小说”,如《红楼梦》、《水浒》等。
7.我国古典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优秀的文言短篇章回小说集。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作品,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等都是我国古代小说。
9.我国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的四大爱情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
10.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三、综合训练
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1)又试之鸡
(2)不敢与较
(3)折藏之,归以示成
2.写出与句中加粗部分意思相同的成语: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____________
(2)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______________
(3)转侧床头,惟思自尽________________
(4)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影______________
(5)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_____________
(6)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_______________
(7)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_____________
(8)一人飞升,仙及鸡犬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阅读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
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
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
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
(吕毖《明朝小史》)
(1)翻译句子:遣使取之江南
(2)《野史》上的记载,所涉及的主人公的结局如何?
(3)《促织》与本段文字相比,有何高超之处?
《促织》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是C。
解析:A、B、D项中加点词“岁”、“笼”、“稾”的词性都是名词,但其后带了动词,故作为状语使用;而C项中的“杖”原意也是名词,但后面用了补语,因此作动词用。
2.答案是D。
解析:A项中的“直”通“值”,“翼”通“翌”;B项中“有”通“又”;C项中“裁”通“才”;D项中没有通假字。
3.答案是C。
解析:例句中的“顾”是副词,但是、只是的意思,与C项中的“顾”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中的“顾”是“回头看”(如A项)或“看”(如B、D项)的意思,均为动词。
4.答案是D。
解析:A项中的“售”分别是“考取”和“买”的意思。
B项中的“发”分别是“发掘”和“打开”的意思。
C项中的“俨然”分别是“很像”和“整齐的样子”的意思。
D项中的“顾”都是“看”的意思。
5.答案是A。
解析:A项中的“靡”都是“没有”的意思。
B项中的“靡”分别是“失败”和“倒退”之意。
C项中的“靡”分别是“没有”和“倒下”之意。
D项中的“靡”分别是“浪费”和“萎靡不振”的意思。
6.答案是C。
解析:A项中的“焉”是“哪里”的意思;B项中的“焉”是代词,相当于“之”。
C项中的“焉”与例句中的“焉”都是兼词“在这里”或“在那里”之意;D项中的“焉”是代词,那里。
7.答案是B。
解析:A项中的“绝”是“隔绝”意;B项和例句中的“绝”是“绝命”意;C项中的“绝”是“断绝”意;D项中的“绝”是“横渡”意。
8.答案是B。
解析:①⑤句都是动词作状语;③⑥⑧句都是形容词意动用法;④⑦⑨句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②句是名词意动用法。
二、判断题
1.答案是正确。
2.答案是正确。
3.答案是正确。
4.答案是错误。
解析:每月初一称朔,月末称晦。
5.答案是正确。
6.答案是正确。
7.答案是错误。
解析:《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8.答案是正确。
9.答案是错误。
解析:四大传说中不包括“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传说”,应改为“白蛇传的传说”。
10.答案是正确。
三、综合训练
1.(1)参考答案:又用鸡来试它。
解析:此为“又试之以鸡”的省略,省略了介词“以”。
(2)参考答案:不敢和(他)较量。
解析:此为省略句,省略了宾语“之”,应为“不敢与之较”。
(3)参考答案:把它折好装起,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解析:“归以示成”应为“归以之示成”,省略了宾语“之”。
2.参考答案:(1)毫发不爽(2)奇货可居(3)辗转反侧(4)精疲力竭(5)价值连城(6)呼天抢地(7)气息奄奄(8)鸡犬升天
3.(1)参考答案:派人到长江以南征取。
解析:此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遣使取之于江南”。
(2)参考答案:自尽身亡。
解析:从“惧,自缢死”和“其妻,亦自经焉”中可知,两人都自尽身亡。
(3)参考答案:想像丰富,构思精巧,寓意深刻。
解析:《促织》运用丰富的想像、精巧的构思,编写了一个曲折复杂、扣人心弦的故事,并通过“喜剧”的结局,深刻地鞭挞了黑暗的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