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学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初三化学教案: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1、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请回忆碳、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3、现有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无色气体,请设计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4、氧气的用途体现在哪些方面5、自然界的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引入】氧气的用途很广,因此必须研究制取氧气的方法。
【板 书】三、氧气的获得(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讨论归纳】空气液态空 氮液态氧【讨 论】1、制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得到的液氧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板 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含氧物质分解的方法 【实验探究】P 36、P 37实验。
a) 比一比,看谁装置装配的好;b) 【讨论、小结并板书】 1、加热高锰酸钾: (1)制取装置(见右图) (2)操作步骤(3)操作注意 (阅读P 37实验注意事项)(4)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 2、双氧水分解:(1)制取装置 (2)操作步骤 (3)操作注意(4)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 水 + H 2O 2 H 2O O 2 【设 问】为什么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呢 【阅 读】阅读P37催化剂内容。
【板 书】催化剂:注意“一变” “二不变”。
(朗读)1、试比较实验室制氧气所用两套装置的异同并思考它们分别适用于怎样的试剂和反应条件加热二氧化锰2、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共有如下几种,试分析其对气体的性质有何要求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4、如要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你有何办法5、如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指出装置的错误:【课堂小结】【作业】P384、5、4。
沪科版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体会观察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资源实验室获得氧气的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药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有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氧气有哪些用途?二、师生互动:【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创设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老师介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室获得氧气【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演示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4);2.加热双氧水、混合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2)在演示每一个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通过带火星木条的复燃或燃着木条燃烧更旺的现象来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氧气产生,最后提问以下问题:【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师生整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的药品、药品的颜色以及所发生反应的原理,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3.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沪教版学习目标集成:(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将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2.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及收集和检验方法。
课前预习:(请通过课前预习把这些习题完成。
试试看,相信自己!)1.阅读P3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和,工业上是根据这两种气体的不同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
首先将空气除尘净化,除去和,然后在条件下,使空气液化。
通过控制温度,将沸点较低的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
该过程中(选填有或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像、这样易分解放出氧气的含氧物质来制取氧气。
3.课本P36的图2-13是实验室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P37的图2-14是实验室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4.将气体收集到集气瓶内的方法一般有排水集气法和排空气集气法(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请参阅课本P44,找出这些收集方法的不同点是。
5.收集氧气可用()A.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都可以6.证明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D.用熄灭的木条放在瓶口课堂学习过程1.小组讨论课前预习题,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
2.小组探究活动:进行以下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后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交流]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 倾斜,原因是 ;且在试管口要塞一小团 ,原因是 。
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 时开才始收集,原因是 ;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要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原因是 ;排水法收集氧气,判断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氧气从水下取出的方法是 。
2.“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无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学情分析在第1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知道了加热碳酸氢铵、加热“铜绿”等固体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为本节加热高锰酸钾作铺垫,而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氧气具有助燃性,为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埋下了伏笔。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一、新课导入:回忆氧气的用途,导出氧气的重要性二、新课学习:1、氧气的工业制法:学生自学、讨论归纳出工业制氧的原理,方法和流程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氧气的化学式导出选择药品应该含有氧元素,再通过实验操作的难易和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分析导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通过原理分析和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探究出两种发生装置,演示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学生总结实验步骤和分组讨论出实验注意事项。
三、作业布置学习了两种制取气体的方法后,自学氯酸钾制取氧气以及分析二氧化锰在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的角色(找出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分析比较两种气体发生装置四、板书设计氧气的制取一、工业制氧1、原理:2、流程二、实验室制氧(一)高锰酸钾制氧1、原理:2、装置:3、步骤:(二)过氧化氢制氧1、原理:2、装置:五:教学反思:(一)在教学中的不足1、时间把握不准,时间紧,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内容多,未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课堂关注度不够2、教学采用的是演示实验,学生只能够看实验而不能够亲自动手,边学边做,未能给他们探究实验的机会(二)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能够总结出实验步骤和讨论出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今后教学努力前进的方向1、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实验,不论成功与否,但要放心交给他们2、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参与到课堂中来3、教师应多加强实验操作的练习。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单元2《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2)【学习目标】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了解氧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
3.认识自然界氧气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讨论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三角瓶、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酒精灯、玻璃片、火柴、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棉花。
【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尝试归纳→尝试练习教师活动知识。
2.化合反应有下面我们就利3-10,氧气的原理是氧气密口,木条复燃,说明瓶2源。
②发生和停止方方案的①反应物都是固体;明确氧气的生成和消当堂巩固【板书设计】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的药品及原理MnO2H2O2 H2O+O2↑△ MnO2KMnO4 K2MnO4+MnO2+O2↑或KClO3 KCl+O2↑2.装置的确定方法和使用该装置必备的条件。
排水法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此气体一定是氧气。
5.验满方法:二、工业制法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祝学习顺利★。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学案(沪教版)

涟水县第四中学红日校区初三化学导学案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主备:2012.9.5一、学习目标:1.学习观察和描述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2.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二、自学练习: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 _____ __ ,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 。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该实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②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3.氧气的用途是由决定的。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例如,火箭中使用液态氧作为。
是氧气的另一重要用途。
4.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需要防止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如时,有时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气体,其目的就在于,为了,科学家采取了表面喷漆、涂油等多种措施以隔绝氧气。
三、交流展示:根据自习练习完成情况,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释疑解难: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共同点与不同点?五、课堂检测(必做题)1.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支持燃烧B.可以供给呼吸C.用于冶金、炼钢D.可以作燃料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空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火焰是黄色的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自然界里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A.铁丝B.木炭C.白磷D.蜡烛6.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B.将盛有石蜡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7.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红磷8.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A.作燃料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供给宇航员呼吸D.携带方便9.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有氧气参加的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一定发光1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 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③燃烧红磷制造烟幕: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⑤信号弹中镁粉燃烧:______________ 。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导学案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3、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4、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2、培养实验探究水平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初次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温故知新】思考: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哪两种?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踏上氧气的性质探究之旅吧。
首先祝大家旅途愉快!【第一站】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观察你面前的氧气,结合生活体验及已有知识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填写教材77页表格。
【第二站】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一]氧气与碳的反应请同学们用用蜗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至燃烧再放入1号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再向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后观察。
(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考: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实验探究二]氧气与铁的反应请同学们用用蜗钳夹住铁丝末端,先点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放入2号集气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① 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放少量水或细砂?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三]氧气与石蜡的反应选择3号瓶。
九年级化学上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 导学案

学习课堂学习(1)3种物质燃烧时,要将它们由上往下缓慢伸入,而不是直接伸入集气瓶底部,原因是;为什么在铁丝燃烧实验中要预先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水?铁丝始终无法燃烧的原因是?(2)每组实验中,什么是实验现象不同的关键因素?(3)氧气是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发展提高】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行(填“能”或“不能”).(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②在空气中______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__ __【检测反馈】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B.在液态时为无色C.在标准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D.在固态时变成白色固体2.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B.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D.蜡烛在空气中点燃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D.点燃蜡烛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强光B.生成白色固体.C.放出大量热量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5.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铁钉生锈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课后学习一、必做题1.课本37页习题1,2,6题2.《学习与评价》课时6 1-12题二、选做题《学习与评价》课时6 13题。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氧气的制法)教案---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自然界中氧气的获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
探究点二: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讨论归纳](1)过程:空气(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蒸气)→液态空气→氮气→液态氧。
(2)贮存: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教师总结]空气空气液态空气{氮气液态氧氧气[讨论] 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探究点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2.实验装置续表3.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如何验满)。
4.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如何装入药品,不要紧堆)。
(3)固定好仪器,将集气瓶装满水,不留有气泡,倒立于水槽中。
(4)点燃酒精灯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由近管口药品向管底移)。
(5)收集(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6)收集完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使导管离开水槽)。
(7)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破裂)。
可简化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水(H2O)+氧气(O2)反应物状态: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状固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2.发生装置(1)装置类型(特点):固+液气体。
(2)体会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3)长颈漏斗可以代替分液漏斗,但其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操作步骤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夹紧止水夹,打开催化剂也不同。
并不是所有反应均可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3)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的物质作催化剂,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既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以用氯化铁、氧化铁等作催化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学案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入集气瓶?【课堂练习】3.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和,转变成淀粉和。
4.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
首先将空气除尘净化,然后在条件下,使空气液化,接着控制温度液态空气,先跑出来,余下是,再储存在淡蓝色的钢瓶里。
5.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A.空气B.高锰酸钾C.水D.碳酸氢铵6.收集氧气可用()A.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B.排水法和向下排气法C.向下排气法D.都可以7.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A.看石灰水是否浑浊B.测密度是否比空气大C.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D.放入铁丝看是否燃烧8.有四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方法加以鉴别。
【课后测试】一、选择题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下列步骤,正确的是()①将药品装入大试管②预热试管,对准药品加热③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③②④⑤⑥C.③①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⑥⑤10.以下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后的固体B.向上排气法得到得氢气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烟D.蜡燃烧的生成物二、填空题11.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A.做燃料B.加快炼钢速度C.用于登山或潜水D.供给动植物呼吸12.如图制取氧气(1)写出仪器名称a b d e(2)指出装置中的错误13.(1)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收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收满?14.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写出文字表达式:(2)双氧水也可以用来制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双氧水——水+氧气分析这两个制氧气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点?15.紫黑色固体A受热后分解出气体B。
暗红色固体C在B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自学学案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旧知回顾】1.写出木炭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的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讨论:(1)在实验装置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操作步骤有关问题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定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二、过氧化氢制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二不变)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自我检测】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3.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几滴水,则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此时反应中水的作用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反应条件4.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物。
在双氧水分解实验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K12学习】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学案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学案第2章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能放出。
氧气具有性,是常见的剂。
【新知导学】:工业上,制备氧气的原理是,它是根据氧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的。
具体的方法是将空气除尘净化,除去和等气体,然后温压,使空气变为态。
再逐步控制温度液体空气,使沸点较的液态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的液态。
以上过程属于变化。
得到的液态氧气为方便运输和使用,一般存储在色的钢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与原理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原理此过程发生的是变化活动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药品问题讨论:下列哪些物质有可能用来制取氧气?说明理由。
clno4H2o2no2H2oNH3归纳:没有氧元素的物质产生氧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产生氧气。
实验室中常用;或和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取氧气。
实验室反应原理①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是色晶体,其溶液为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对应的符号表达式。
根据反应的原理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发生装置选收集方法及装置选注意:决定收集方法的依据是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可能过集气瓶口有没有气泡逸出判断气体有没收集满,但如果是排空气法如何知道所得气体有没有收集满?是不是氧气?检验方法:将放在集气瓶中,若,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的边缘有向外冒出时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室制氧气,可选用的集气装置是。
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可推知氢气物理性质实验室用c装备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12.1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2、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三、自学指导(一)氧气的工业制法阅读P34-35页回答下列问题:工业上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分离氧气的,在低温下,使空气 。
通过控制温度,使液态空气中沸点较低的 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液态氧了。
此过程是什么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
3、认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及仪器名称)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排水法收集)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注意事项(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原因是: )(2)、导管要稍出胶塞即可(原因是: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4)、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原因是: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时排出的气体大部分是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合适时间是: 。
(6)、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瓶口处即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7)、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
(原因是:(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证明已收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证明已收集满 如何验证一瓶气体是氧气?四、达标检测:2 1.下面制取氧气的操作正确的是( )A .连接好仪器马上进行实验B .用酒精灯给固定的试管加热时,反应进行中不固定酒精灯C .从水槽中取出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倒置于水平桌面上D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NO 是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棕色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 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 、排水集气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下排空气法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3.收集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A .排水法,瓶口向下,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B .排水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C .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中部并盖上玻璃片D .排气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4.实验桌上有一瓶气体,是刚用排水法收集的。
《性质活泼的氧气二》优秀教案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二)
教 1、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学 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目 的科学方法。
的 4、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5、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
1
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木炭、铁丝、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演示实验:红磷、硫在氧 剧烈燃烧、发白光,防 气中燃烧 热,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1、总结试验现象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总结氧气的化学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性质 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
固体。
使学生掌握氧气的 化学性质;培养学 生观察和描述实验 现象的能力,使他 们学习通过实验研 究物质及其变化的 科学方法。
过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程 1.原理
教师讲解:
掌握实验制取氧气 发 出 明
的反应集方法(1)排水 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 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 空气略大)。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两种制取装置的 不同
学生实验:制取并收集 3 瓶氧气
焰,产生 一种带 刺激性 气味的 气体,放 出大量
的热。
红磷在 氧气燃 烧发出 白光、产 生浓厚 白烟,放 出大量 的热。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白光,防 热,集气瓶内壁有小水 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
小结
氧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概括能 力。
板 书 设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三、氧气的制法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要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2.要求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重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
【难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对一些注意事项的理解
【教具】大试管、铁架台、水槽、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玻璃片、棉花、酒精灯、火柴、药匙、高锰酸钾
【探究问题1】
1.自然界来源
[小结] 该变化属于
2.氧气的工业来源
[小结] 该变化属于
[探究问题2]在实验室中用哪些物质可制得氧气?
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 高锰酸钾收集氧气的方法:、
【练习】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
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e.熄灭酒精灯; 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 B.倒放在桌上 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
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
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
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巩固练习】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 .分离液态空气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加热水
D .加热二氧化锰
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下列各图所示中,可用
于收集氧气的是 ( )(不定项选择)
A B C D
3.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
A .二氧化锰
B .高锰酸钾
C .液态空气
D .氧化镁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 .朝下
B .朝上
C .略向下倾斜
D .略向上倾斜
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
A .加热固体药品前
B .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 .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 .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
② ;
③ ;
改正:① ;
② ③ ;
预习要求:
1、 预习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仪器,发生装置的选择
2、 对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双氧水制取氧气,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和实验装置
3、 初步认识催化剂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