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2.2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地质版)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地质出版社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第三节内容。
学生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两节的学习中对技术和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为此,在第二章第三节中引出设计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和思考,是对前两章内容的总结和升华。
个人地质版的教材讲解的不够详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苏教版关于此节内容知识的补充,丰富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能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来理解设计与技术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是理解设计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尚未形成,动手操作能力差,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不够强。
为此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且目前学校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实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导学练”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先学后教,课堂释疑,互助提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采用课前发放导学练、课堂讲解导学练模式,掌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预习情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选派代表发言交流,其他组成员和老师辅以补充、总结,共同提高。
学生先在课下预习导学练而后在课堂上和组成员及老师共同释疑、表达交流,培养其独立思考、自学和言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什么是技术?请举例说明。
课本P42.什么是设计?课本P313.从概念中你能看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先从概念上尝试思考两者之间的关联。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尝试从概念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生对两者关系的初步理解和认识。
(二)明确本节学习重难点和小组奖励规则[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探究。
制定小组奖励规则,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组长同学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说课稿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说课稿一、说教材和课程标准1 本节课教学内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
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
它是本册技术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2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了解。
而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有关的生活经验,但难以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3 本节课教学目标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设计对技术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二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1)为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方式、师生讨论总结,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为突破难点,设计让学生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思考回答问题。
采用鼓励评价机制,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快乐。
3)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法”,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
三学情分析和学习方法学生在《技术与设计1》前两章的学习基础上,对技术发明与创新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虽然他们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在他们思维能力范围之内学生还是能理解学习本机课的内容的。
高中通用技术 2.3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案 地质版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第二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
(二)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作用。
(三)理解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有选择地对技术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
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健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感受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又明确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提供条件。
(二)教学重点:理解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形成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很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但难以领会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因此,形成了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一)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创新产生的重要影响,领会设计的重要性和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通过举例,图片的展示,领会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设计思路情景导入展示设计图片,启发思考,提出问题: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从农村学校考进来陵中。
小学坐过条凳,初中坐过靠椅,现在大家坐的是舒适亮滑的不锈钢制作的活动椅,大家都说好舒服,好在哪些方面?观看设计图片,同时对刚才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与研讨,体现出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开发身边的事例成为教学的资源,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展开研讨,学习新课题一: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启发进行“技术实习”活动,到木工厂走访木工设计人员。
通过走访,再次认识设计在技术发展中心的作用。
体贴评价设计的技求活动自主发现提出问题1、为什么很早以前没有设计轿车出来呢?问题2、在我们教室左右两旁同时开工,设计规模都一样的两幢教学大楼(五层),为什么左幢已盖了四层,而右幢(吊车、搅拌机常坏)才开始盖第二层呢?思考讨论、探究从中悟出设计追求的是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是人们已经掌握的各项技术,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为制造工具,即使设计再好的轿车也制造不出来,我校宏伟壮观的右幢教学大楼之所以建筑缓慢,跟缺乏良好的技术设备有关。
新课标高一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课标高一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第一篇:新课标高一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新课标高一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一、说教材和课程标准 1.说教学内容、对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2.说教学作用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技术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具体的阐述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是全书的基础性章节,也是由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章节。
为以后学习“体验设计实践”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3.说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理解设计对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②、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以及技术对设计的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说教学方法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法”,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
三、说“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设计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还是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四、说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把与学习相关的案例及其图片等资源制作成课件进行介绍,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五、说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两幅建筑图片,引出设计,对设计的定义再做复习。
通过两幅技术加工的图片引出技术,对技术的定义再做复习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研究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通过这四幅图片的展示说明设计和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等重要,说明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小巧手机的出现来分析设计和技术到底是研究的是什么。
地质出版社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思考:人类经过几千年,直到1888年才设 计出这种“安全”自行车,为什么以前没有设 计出来?
安全自行车的成功有赖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发展。 从1880年开始了大量生产无缝钢管,这使坚固的轻型框 架的生产成为可能。
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就难 以表现和实现。
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设计和技术的关系:
设计促进技术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过程; 但任何设计都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 技术的发展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
谢谢
设计与技术
我们已经对设计有初步的了解,那么, 设计在技术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呢?设计与技 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一、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发展的基础
设计在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洗衣机的发展
不洗了太累了 有了。。。
设计
自行车的发展史
自行车的简洁形式是在几 个国家中一系列试验和发展的 结果。最早的自行车是源于法 国的“玩具马”(图)。大约 在1860年左右,出现了一种杂 耍单车(图),它有一大一小 两个车轮,用踏板直接驱动大 轮。1870年后出现了链条驱动 的自行车(图),使自行车的 安全性得到了改善。经过一段 时间的改进之后,英国考文垂 市的约翰.K.斯达雷(John Kemp Starley)于1888年生产 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 全”自行车(图),这种车的 基本形式至今仍广为流行。现 在,人们已经设计生产出了折 叠自行车(图)。
机械化大工业时代 机械设计和与机械相关的 设计应运而生 设计蒸汽机,轮船和火车等
电气化时代 电灯,电话等
以电为依托的设计
发电机,电动机,
信息化 时代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相关设计 纳米技术 正在研究设计纳米电脑、纳米机器
地质版高中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掌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2.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技术和设计的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技术与设计的定义和区别2. 技术的作用和意义3. 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 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技术与设计的定义和区别,阐述技术的作用和意义,讲解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技术和设计的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4. 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总结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相关章节。
2. 案例素材:实际案例图片或视频。
3. 设计工具:如画图软件、模型制作材料等。
4. 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提出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4. 总结反思:检查学生在总结环节中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深入理解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操作: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设计和创新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反馈与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及时给予教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七、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精品教案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明设计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案例及素材的分析和亲历设计过程,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和创新设计成功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愿望。
难点: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的情感;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意识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兴趣导入: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是否收到圣诞礼物了?教师出示圣诞贺卡,学生回答你喜欢哪一种圣诞贺卡?说明理由。
并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无论是哪一款贺卡,都经过设计者精心设计,再通过技术加工而成的。
也就是说通过设计,人们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创造性想法具体化,制定出可供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
那什么设计?设计和技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书本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要共同讨论的内容。
一.技术的定义【小试验】变形金刚------小面团每组分一部分面团,学生自己制作喜爱的变形。
并展示。
教师:鼓励学生,心灵手巧。
点出刚才大家的制作就是设计★设计的定义: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设问:是不是经过我们的大胆设想,设计,制作出来的产品都深受大家喜爱,并赢得市场呢?引入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教师:分析面团变形,一个‘娃娃’和一个‘四不像’。
大家都是经过了设计,为什么有的同学作出了美丽的变形,有的同学的却‘四不像’呢?学生:。
技术不行教师:嗯,看来这“心灵”了还不行,还要“手巧”也就是技术得过关。
★结论:技术是设计的平台,设计的实现以技术为基础【案例一】:灯具的发展(师生共同观察灯具的发展)学生讨论:为什么能设计制造出这么多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灯具?材料技术的更新、加工工艺的更新、电能应用技术的更新等,把这些技术运用到灯具的设计中,我们设计者的设计思维活跃了,设计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灯具才会越来越丰富了★结论: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丰富了。
高一通用技术 第二章 第二节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课件 地质版

U盘新技术
• U盘容量无限大 盘容量无限大
U盘新技术
• 录音U盘
小结: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的发展离不 开设计 2.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设计催化了 发明与革新。设计是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 核心过程,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创新提供了 新的基础,使设计进入了新的世界。 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其闪亮的结合点就是创新。人类在新技术中 前进,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2、如果设计一种新的文字载体代替竹简, 、 这种设计要具备什么特点 ? 3、要实现这个设计,人们需要做什么努力? 、
竹简
笨重、携带不便 、书写不易 、不易装订
新设计 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
汉代造纸流程
努力做什么
新发明:造纸术
汉代造纸流程
在寻找新文字载体的过程中 设计对技术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设计促进技术发展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思考
是否只要有设计 就一定能有产品的出现? 就一定能有产品的出现?
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 提供了条件
思考:1、尽管搬运困难,为什么1946年之前, 人们还是用书籍传递信息 2、为什么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从软盘发 展到U盘
技术对设计的作用
设计依赖于现在有技术水平 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竹简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叙述,错误 的是() A、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设计 B、新的技术产品、新的工艺往往都由设计 开始 C、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D、设计不需要技术
2、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 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便携式电动剃须刀, 这一设计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这 一案例说明() A、技术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设计,没有设计, 技术就不可能发展 B、设计可将一种技术成果转化为另一种技术 产品 C、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D 、设计偶尔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案例

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设计的概念及丰富内涵。
(2)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3)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案例,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技术产品、新的工艺往往都由设计开始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2)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感受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提高技术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难点:通过案例,结合实验,体现并理解技术与设计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展示一组有关设计的图片:汽车设计、书写工具的设计得出“生活中处处存在设计”的结论从而引出设计的定义。
设计———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在技术革新中的作用例如:环保餐具的设计3、技术是设计的基础例如:自行车的发展史4、总结: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是设计的基础相互依赖5、设计的丰富内涵1、引领学生通过展示的设计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设计计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设计既要照顾实用价值,也要体现出艺术的风采。
2、学习归纳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侧重点:技术设计: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色彩、造型、包装6、试一试请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纸杯。
7、作业:复习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点,预习下一节课《体验设计实践》的内容。
总结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2、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3、二者相互依赖,彼此促进课堂回顾:1、设计的概念: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根据预定的目的和环境限制的条件,去想象,去构思。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导学案《技术与设计的干系》导学案一、导入技术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干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增进。
技术的进步为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设计的创新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本节课将探讨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干系,帮助同砚们深入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干系。
二、目标1. 了解技术与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干系。
3. 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技术与设计的互动。
三、导入问题1. 你认为技术与设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2. 举例说明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3. 为什么说设计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四、知识讲解1.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指在特定领域内,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的方法、过程和手段的总和。
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有目标地创造出符合特定需求的产品、环境、效劳或系统的过程。
设计是将理念、创意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对事物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塑造,实现人类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3. 技术与设计的干系: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技术的外延。
技术为设计提供了实现的手段,而设计则赋予技术更多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五、案例分析1. iPhone的设计:iPhone作为苹果公司的旗舰产品,不仅在技术上屡创新高,更在设计上引领了时尚潮流。
其简洁、精致的外观设计,以及用户友好的界面操作,成为了手机设计的标杆。
技术的不息进步为iPhone提供了更快的处理速度、更清晰的屏幕显示等功能,而设计的创新则让iPhone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2. 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不息发展,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产品的设计,将技术和美学融合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设计师们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产品和体验。
六、思考问题1. 你认为未来科技发展会如何影响设计?2. 设计师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3. 你有什么想法和创意,希望通过技术和设计实现?七、总结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干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相增进、互相融合。
2020年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精编版

新课标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
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
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2.教材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了解。
而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有关的生活经验,但难以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策略1.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感受设计的重要性,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2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3 师生总结讨论的得出结论,通过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真正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4.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收集室内装潢设计和60年中国女性服饰变迁图片以及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图片。
2. 准备一些实物如:手机、电吹风等。
六教学过程。
地质版高中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技术与设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使学生理解技术是在设计指导下进行创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技术与设计的定义2. 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3. 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4. 设计思维与技术创新5. 实例分析:地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技术与设计的定义,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3. 讨论:分组讨论设计思维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案例分析:分析地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技术与设计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思维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地质技术应用案例时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有关技术与设计的相关文章、视频等。
2. 教材:高中通用技术教材。
3. 案例材料:地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4. 图片素材:展示地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教学内容。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2. 网络:保证网络畅通,以便于查找相关资源。
3. 座位安排:采用小组讨论式座位,便于学生交流。
八、教学安全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2. 注意网络信息安全,避免接触不良信息。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技术实验室,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比赛的胜败,加深了设计与技术的认识。
总
结
提
升
引导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体会或疑问。
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挂图
P54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一、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板字
七、教学反思
合
作
探
究
指导参看课本P52,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看图讨论、思考从中悟出是设计在技术发展中起着关健作用,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研讨,学习新课题一: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启发进访,再次认识设计在技术发展中心的作用。
再次挖掘身边的事例做为教学可见资源,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从而引出新课题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合
作
探
究
出示下列各题启导学生填空
1、新石器时代设计和制作精美的彩陶,靠(烧制)技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蒸气机、轮船和火车,靠(机械)技术;
3、19世纪出笼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靠(电的广泛运用)技术;
2.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
(一)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创新产生的重要影响,领会设计的重要性和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通过举例,图片的展示,领会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第二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作用。
3.理解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2.感受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又明确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提供条件。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体贴评价设计的技求活动
自
主
发
现
提出问题1、为什么很早以前没有设计轿车出来呢?
问题2、在我们教室左右两旁同时开工,设计规模都一样的两幢教学大楼(五层),为什么左幢已盖了四层,而右幢(吊车、搅拌机常坏)才开始盖第二层呢?
思考讨论、探究从中悟出设计追求的是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是人们已经掌握的各项技术,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为制造工具,即使设计再好的轿车也制造不出来,我校宏伟壮观的右幢教学大楼之所以建筑缓慢,跟缺乏良好的技术设备有关。
4、20世纪,80年代出笼计算机、网络、软件等靠(信息化)技术;
5、20世纪,设计出纳米电脑、纳米机器,靠(纳米)技术。
思考探究悟出,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发展做为重要基础,设计将难以实现。
可见设计是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核心过程,任何新技术设计都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使设计进入新的世界,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过大量设计成品的介绍分析,既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的科学道理。
能
力
展
现
启发完成P54“讨论与交流”活动。
思考、交流,以身边或周边的活事例加于论证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以大量事例为中介进行问题的转换,展开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研讨。
引导学生完成P54“技术实习”活动
情
景
导
入
展示设计图片,启发思考,提出问题: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从农村学校考进来陵中。小学坐过条凳,初中坐过靠椅,现在大家坐的是舒适亮滑的不锈钢制作的活动椅,大家都说好舒服,好在哪些方面?
观看设计图片,同时对刚才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与研讨,体现出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开发身边的事例成为教学的资源,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在处理教材时,我对内容做了一些调整。我认为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往往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先列举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坐过的板凳做为课题一的案例:因为我所教的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陵水是个贫困县,下面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坐条凳,初中坐的较为好些,陵中是陵水县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高中桌椅较好。这一案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易悟出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尔后再列举正在建设中的两幢教学楼一快一慢做为课题二的案例,一提问很多学生就站起来说,慢是吊车或起重机常坏,有的说是工人笨……等原因。即使老师不讲,学生也会悟出:工人笨、设备差都是技术的问题,这样,技术发展是设计创新的条件,学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