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装饰教室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装饰教室教案一:装饰教室教学目标:1.了解装饰教室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基本的装饰技巧;3.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一些装饰教室所需的材料,例如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2.教学工具:教学PPT;3.平面图:教室布局的平面图;4.时间规划表:教学过程的时间管理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装饰精美的教室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装饰风格的教室,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2.提问:你们觉得一个美丽、整洁的教室有什么好处?为什么需要装饰教室?二、探究(1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不同的教室装饰设计,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装饰设计的特色;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装饰设计;3.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装饰技巧,比如色彩搭配、光线利用等。
三、分组实践(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2.给每个小组一份平面图,让他们动手设计自己的教室装饰方案;3.引导学生使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让他们动手实践,设计自己的教室装饰;4.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装饰设计方案;2.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3.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设计心得和经验。
五、总结(5分钟)1.询问学生装饰教室的心得体会和感受;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装饰教室的技巧和要点;3.提醒学生关注教室的整洁和卫生,不要只注重装饰而忽略了实用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装饰教室的心得体会;2.鼓励他们回顾自己所设计的装饰方案,总结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体验到了装饰教室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他们也了解到装饰教室不仅要注重美观,还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
通过小组实践和展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写作的任务,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并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珍惜教室的意识。
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一)

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一)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篇一:植物种植•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教材:《植物的生长》•准备:土壤、种子、水壶、小铲子、花盆•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种植植物,以及我们平时所接触的植物有哪些。
2.观察:带学生到植物园或者校内花坛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种植:分组给每个学生发一颗种子、一片花盆和一些土壤,引导学生根据正确的方法将种子种植到花盆里。
4.照料:教授学生如何给植物浇水、施肥和修剪,并让学生记录下每次的照料情况。
5.总结:与学生讨论他们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植物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篇二:蔬菜菜园•目标:理解蔬菜的生长需求和种植过程•教材:《蔬菜的种植与养护》•准备:土壤、种子、水壶、小铲子、园艺手套•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喜欢吃蔬菜的原因,以及他们所了解到的不同蔬菜种类。
2.认识蔬菜:教授学生不同蔬菜的特点和生长需求,让学生分组报告所选择的蔬菜。
3.种植:引导学生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土壤和种子,并将其种植到自己准备的菜园中。
4.照料: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蔬菜的浇水、松土和除草,引导学生记录下每次的照料情况。
5.收获:带领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蔬菜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对完成的蔬菜进行采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篇三:环境保护•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环境保护小能手》•准备:垃圾桶、垃圾袋、环保口号卡片•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2.知识传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引导学生分组报告自己所了解到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学生将纸类、塑料类、有害垃圾等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4.创作:让学生设计环保口号并制作卡片,在校内进行环保宣传活动。
5.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

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7篇精选如何准备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快来看看吧。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精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精选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1、防风衣架和垃圾桶两种手工作品。
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
3、构思一件作品,准备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用实物投影出示文中4张图片,说出图中制品所用的.材料。
2、分组讨论,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材料,甚至是废旧物品,都可拿来制作成作品。
(二)模仿制作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
注意:分组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三)设计制作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号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
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劳动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精选精选篇2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社区的劳动与技术应用,第二天分享。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参与度。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操作技巧。
2.3 教学活动: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并示范使用方法。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学到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劳动与技术活动,并记录下来。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元素和原则。
劳动与技术创作中的审美观念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元素和原则。
分组进行劳动与技术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审美观念和技巧。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美学,第二天分享。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美学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与改进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方法和改进技巧。
劳动与技术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中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重点
搜集材料
粘贴材料、剪裁装帧
教学
难点
蛋壳贴画。
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贴花工艺的制作方
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硬纸板 胶水碎蛋壳 色彩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
看一看
二、
想一想
三、
做一做
三、
评一评
贴画是一种工艺品,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出各种精美的贴画工艺品。常见的有布贴画、蛋壳贴画、干果壳贴画和植物叶贴画等等。
贴画可以先进行构思、设计,再搜集材料,最后进行制作。也可以先搜集材料,再根据材料的质地、形状、色彩等具体条件进行安排,创作出贴画作品。
制作贴画的步骤:
1、选择和搜集材料。
2、结合材料创作画稿。
3、把画稿眷印在硬纸板上。
4、涂胶、粘贴。
5、装饰点缀。
6、剪裁、装帧。
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过程
与方法
单轮风轮的画法,用尺规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利用直尺辅助,进
行直线切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
教学
重点
在制作单轮风轮的过程中,如何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在设计筒状风轮的扇叶时,
扇叶的距离和大小要相等,并预留好接口位置。
教学
难点
利用直尺辅助,进行直线切割。
扇叶的折叠,扇叶角度的调整。
大家动手来做纸风轮。
制作方法:
1.单轮风轮
按图1的画法在图画纸上作图,实线刻开后,将八个扇叶正、反折成图2的样子。
小学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13篇)

小学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13篇)小学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1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图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教材共分九个单元。
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与活动几大块安排。
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
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笺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
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
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二、学段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1、感受与鉴赏①对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映。
②能听辨不同声音的女声和男声,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
③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
④听辨不同情绪的声音,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⑤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2、表现演唱目标;①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②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胶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初步掌握和运用。
③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④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简单评价。
⑤背唱3-4首曲子。
综合性表演:①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了。
②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③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识读乐谱:①早已经学会歌曲学唱乐谱。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第一篇: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各种劳动工具。
2. 了解劳动工具的用途。
教学难点:1. 对劳动工具用途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习惯。
教学准备:1. 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
2. 讲解:教师通过PPT或讲解,介绍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尝试使用并说明其用途。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家里的劳动工具,并和家长交流劳动工具的用途。
第二篇:学习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整理房间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2. 养成整理房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房间的意识。
2. 教会学生整理房间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学生房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整理后的房间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整理房间的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整理自己的房间。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整理房间,并和家长分享整理房间的感受。
第三篇:学习洗衣服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洗衣服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
2. 养成洗衣服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自觉洗衣服的意识。
2. 教会学生洗衣服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洗衣detergent洗衣板。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洗衣服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洗衣服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3课《煮鸭蛋、蒸蛋羹》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3课《煮鸭蛋、蒸蛋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2. 研究如何煮鸭蛋和蒸蛋羹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惯和营养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鸭蛋的选购与保存。
2. 煮鸭蛋的步骤和方法。
3. 蒸蛋羹的材料准备和制作过程。
三、教学重点1. 学生掌握煮鸭蛋和蒸蛋羹的步骤和要领。
2. 强调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话题:“你们平时喜欢吃鸭蛋吗?你们知道如何煮鸭蛋吗?”2. 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研究1. 鸭蛋的选购与保存:- 学生了解何种鸭蛋适合煮食,并研究如何选购新鲜鸭蛋。
- 学生研究保存鸭蛋的方法,如何避免鸭蛋变质。
2. 煮鸭蛋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向学生演示煮鸭蛋的步骤和方法。
-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互相交流经验。
3. 蒸蛋羹的材料准备和制作过程:- 学生研究蒸蛋羹的材料准备,如何选购优质材料。
- 教师向学生演示蒸蛋羹的制作过程。
-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品尝制作好的蒸蛋羹。
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煮鸭蛋和蒸蛋羹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强调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作业1. 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并写下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想。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与家人一起尝试煮鸭蛋或制作蒸蛋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积极性和互动交流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整理的笔记和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想。
六、教学资源1. 鸭蛋样本。
2. 煮鸭蛋和蒸蛋羹的食材和器具。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蛋类食品,如蛋糕、蛋羹等。
2. 组织班级或学校的美食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美味蛋类食品。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技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基本的劳技技能,如剪纸、折纸、编织等;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劳技教育概述1.1 劳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1.2 劳技教育的发展历程1.3 劳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 剪纸技能2.1 剪纸的起源和发展2.2 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3 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4 剪纸作品的欣赏和评价3. 折纸技能3.1 折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2 折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3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4 折纸作品的欣赏和评价4. 编织技能4.1 编织的起源和发展4.2 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4.3 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4 编织作品的欣赏和评价5. 劳技教育的实践活动5.1 剪纸、折纸、编织的实践活动5.2 制作简单手工艺品5.3 团队合作与交流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劳技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知识讲解2.1 介绍劳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劳技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2 分别介绍剪纸、折纸和编织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技巧,让学生对这些技能有初步的了解。
3. 技能实践3.1 剪纸技能实践:教师示范剪纸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
3.2 折纸技能实践:教师示范折纸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
3.3 编织技能实践:教师示范编织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剪纸、折纸和编织作品,教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味。
5. 团队合作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大型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劳技教育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技能和体味,以及对劳技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三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通过劳动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常见的劳动技术活动;3.劳动技术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难点:1.通过劳动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实践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给学生讲解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劳动技术是如何帮助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
3. 活动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一些劳动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与全班分享。
4.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劳动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常见的劳动技术活动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常见劳动技术活动。
2. 活动介绍(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为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劳动技术活动,如编织、剪纸、折纸等。
3. 操作实践(2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劳动技术活动,并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成果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相互欣赏和评价。
第三课时:劳动技术实践活动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学生即将进行的劳动技术实践活动。
2. 实践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劳动技术实践活动,如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或小工具等。
3. 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技巧,并相互交流改进意见。
4. 活动总结(10分钟)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7篇)

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7篇)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篇一1、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来区分音乐的abc段。
2.在拖地、刷马桶、擦玻璃的配合下学习演奏音乐。
3.尝试一起表演音乐,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4.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会唱歌。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健身活动白雪公主离开小矮人后非常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今天白雪公主想请我们她去森林里看望小矮人,你们愿意吗?播放(波浪舞)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走进场,穿过森林走过小桥绕过草地,来到树林小木屋(ppt展示森林小屋场景)。
师生做敲门状。
可能小矮人们都去工作了,我们去房子里面休息一会儿吧!2、分段练习,熟悉音乐(小矮人家里很乱)(1)a段音乐,学习拖地板动作师:小矮人家的地板脏了,我们来他们拖一下吧。
老师发现在拖地板的时候动作不规范,这样是拖不干净的,拖地要这样拖。
(2)b段音乐,学习刷马桶的动作师:看小矮人家的马桶这么脏,还长满了细菌。
那我们要用什么刷马桶?用马桶刷,围着马桶四周刷。
(3)c段音乐,学习擦窗户的动作师:小矮人家的窗户很脏了,我们来擦干净吧,用什么擦玻璃呢?抹布还有双面擦,用双面擦贴上去擦玻璃。
进行三段音乐和拖地、刷马桶、擦玻璃动作的相结合的游戏。
3.老师:小矮人家有个落地窗,一个人擦不干净。
必须两个人一起打扫(激发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
4、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经音乐和动作相结合进行的综合游戏。
结束:结束音乐起,小矮人回家了,我们藏起来,给小矮人一个小惊喜吧。
教育孩子做一个爱干净,爱劳动的人。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音乐分成三段,让幼儿在情境中熟悉三段音乐,并愿意用动作表现,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幼儿有创意地表现,教师及时给予应,强化幼儿行为。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合音乐表现动作,幼儿有不同表现方式也可以,整个活动中,幼儿都积极胆表现自己,能够合着音乐表现自己的理解。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我们的手最灵巧》第一节《剪贴的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剪贴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图形剪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形剪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展示板。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各种剪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技巧示范(10分钟)讲解剪贴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贴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模板剪贴出简单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实践(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贴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予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剪贴的艺术》2. 内容:剪贴的基本技巧简单图形剪贴步骤创新实践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剪贴作品,主题为“我的家庭”。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幅剪贴作品,作品中包含家庭成员的简单图形,以及相关装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剪贴技巧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剪贴活动,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5篇材料)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三剪指甲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剪指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使学生知道剪指甲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好办法,了解剪指甲的意义(3)、是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2、教学重点剪指甲的方法和步骤3、课前准备指甲剪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起朗诵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
小小手,来帮忙,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
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师:同学们,看一下自己的小手,上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呢?(2)新授课1)同学们,我们来到博奥学校,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了自立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还能让爸爸妈妈来给我们剪指甲吗?2)你们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么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探讨并作回答)3)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样来剪指甲的?(边示范边讲解)A、剪左手指甲,首先,将指甲剪按片翻起旋转到相应位置,再将指甲尖放在左手拇指和食指间。
手心向内。
其次,左手心向下,五指自然弯曲。
再次,左手轻轻用力顺着指甲的曲线剪。
注意不要剪得太深。
B、用同样方法剪右手指甲。
C、剪完指甲后,把手洗干净。
4)同学们,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来试一试吧?5、小结强调剪指甲的步骤和方法,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指出改进方法,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
1、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学生通过洗衣服,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2、教学重点洗毛巾的步骤和方法3、课前准备毛巾、洗衣盆、洗衣皂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非常高兴能在博奥学校的课堂上见到大家,来到博奥,就意味的我们的衣食住行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和帮助,所以,我们就要自强自立,料理好我们自己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洗衣服做起,每天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上课学习,也是调节我们心情的好方式。
(2)新授课。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学会分类整理物品,养成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3. 学习扫地:掌握扫地的技巧,能够扫除干净。
4. 学习擦桌子:学会正确擦桌子的方法,保持桌子整洁。
5. 学习摆放物品:学会合理摆放物品,使生活环境更加整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整理书包、叠衣服、扫地、擦桌子和摆放物品的方法。
难点:掌握扫地的技巧和叠衣服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整理书包、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摆放物品的教学内容。
2. 劳动工具:书包、衣服、扫把、抹布等。
3. 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学习整理书包:教师演示如何分类整理书包,学生跟随模仿。
2. 学习叠衣服:教师演示正确的叠衣服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学习扫地:教师演示扫地的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4. 学习擦桌子:教师演示正确的擦桌子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5. 学习摆放物品:教师演示如何合理摆放物品,学生跟随模仿。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劳动的喜悦。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讲述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参与劳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3. 小组讨论: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与技术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组实践,掌握基本技能。
3.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评价方法:1.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
3.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价方法: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2.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意实践主题。
3.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创意实践项目。
评价方法:1. 学生创意实践的成果。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方法。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口头陈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析、计划、执行、评估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
2. 学生口头陈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了解他们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违反安全规范可能导致的后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培养他们遵守安全规范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
2. 学生口头陈述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理解,评估他们对安全规范的认知程度。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及技术上册教案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及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及技术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手》,具体包括第三章《我会用剪刀》和第四章《我会用针线》。
详细内容为掌握安全使用剪刀和针线的基本技能,了解剪刀和针线在日常生活及手工制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刀和针线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刀和针线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剪刀、针线、布料、卡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剪刀、针线、布料、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用剪刀和针线创作的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使用剪刀和针线的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讲解剪刀和针线的基本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正确使用剪刀和针线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案,以及如何用针线进行缝合。
学生观察并学习教师的操作方法,注意操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使用剪刀和针线的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作环节(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发挥创意,用剪刀和针线创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手——我会用剪刀和针线》2. 主要内容: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针线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剪刀和针线创作一个手工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创意新颖,剪刀和针线使用熟练,注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居卫生第1课梳洗教学目标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洗头的方法。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
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全班讨论: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间(卫生间)内按洗澡的方法步骤洗一次澡,比一比,谁洗的干净整洁。
教学反思:第2课拖地板教学目标1、认识擦地板的作用,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参加家里和学校的擦地板活动。
2、学会正确用运常用工具去擦地板。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拖把一把,抹地布一条,水桶一个。
洗衣粉少许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表扬在家在校经常参加擦地板活动等各种劳动的学生。
提问学生擦地板的作用?你会拖地板吗?(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9至12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和直观示范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个步骤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擦地板过程:第一步:打扫地面,整理桌凳物品第二步:浸泡拖把。
第三步;有次序地拖地两次。
双手一上一下握住拖把柄,身体向前微倾,量比均匀用力来回移动拖把,从一个角落开始,一边拖一边往后退,一般要拖两次。
第四步:整理桌凳,晾晒拖把。
将拖把清洗干净,拧干,挂在通风的地方晾晒,等地板干了,再把移动的物品放回原处。
(2)实践练习。
按各组分定的区域学习擦洗地板。
温馨提示:a、特别脏的地方要放少许洗衣粉去擦。
b、拖把、抹布要勤洗,水脏了要及时更换,最后要换上一桶清水,把地板重新擦洗一次。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拖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小结:积极参加家里和学校的擦地板活动不仅能使地面保持清洁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而且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娴熟的劳动技能。
(2)回家后按照拖地板的步骤方法做一次家务劳动。
教学反思:第3课洗鞋教学目标1、认识洗鞋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洗鞋,保持鞋子卫生;2、了解洗鞋常识,学会洗鞋。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布鞋或胶鞋一双,鞋刷一把,盆一个,肥皂一条或洗衣粉少许。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谈话:当布鞋和胶鞋弄脏或穿了一段时间后,不仅外观不好看,而且气味也不好闻,这是就要换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洗鞋。
(2)阅读课本15只17页,弄清洗鞋的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示范洗鞋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洗鞋方法。
第一步:浸泡初洗。
在水中轻轻洗刷,刷掉鞋帮表面和鞋底上的泥土。
第二步:细洗。
在鞋内、斜面、鞋帮擦上肥皂或洗衣粉再用鞋刷依次刷洗。
第三步:清水漂洗。
一般要漂洗两三次。
第四步:晾晒。
将鞋帮撑起,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胶鞋不要放在烈日下暴晒或火炉旁烘烤。
(2)实践练习。
各小组学习洗鞋子。
温馨提示:a、换水时不要把水撒泼在地板上。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小结:经常换洗鞋子既卫生,又可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还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娴熟的劳动技能。
(2)回家后按照洗鞋的步骤方法帮爸爸妈妈洗一次鞋。
第4课洗衬衫一、洗衣服常识教学目标:1、认识洗衬衫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换洗衬衫;2、了解洗衬衫常识,学会洗衬衫.教学准备每组准备衬衫一件,盆一个,肥皂一天或洗衣粉少许,软刷一把,衣架一个。
教学过程3、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说说你知道的洗衣服的常识。
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等。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1至23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指导示范洗衬衫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第一步清水浸湿泡。
注意不要把不同颜色的衬衫一起浸泡,第二步: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
袖口、领口、腋下、下摆和前襟是易脏的地方,要多用一些洗涤剂,然后用手揉搓。
硬领衬衫要用软刷刷洗。
第三步漂洗。
在清水中加小半勺盐,反复漂洗两三次,有污渍的地方再用手搓一搓。
第四步:挂晒:不能拧得太干,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晾晒。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A、为了节省时间,妈妈把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三件衬衫放在一起同时洗。
()B、漂洗时在清水中加点盐,可以防止衣服褪色。
()C、硬领的衬衫,领子上污渍特别多,要用手反复揉搓。
()(2)回家后自己洗小件衣物。
第5课整理卧室教学目标:1、认识整理卧室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整理卧室,保持整洁卫生;2、了解整理卧室基本常识,学会整理卧室。
教学准备每组请寄宿制学生准备被子一床。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说一说:早晨起床后你都做那些事。
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6至29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整理房间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开窗、整理床铺第二步打扫房间第三步整理物品及文具(2)教师讲解示范折叠被子的方法。
(3)小组学习折叠被子,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折叠得最整齐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参观学生宿舍(2)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剪纸艺术第6课图案剪纸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的图案。
教学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每个学生准备:剪刀一把、小刀一把、彩色纸一张、白纸一张、直尺一把、铅笔一支。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欣赏美丽的图案花边剪纸作品。
介绍中国剪纸艺术。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38至41页,感知图案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示范图案剪纸的步骤和方法:A、选样裁纸:裁成边长为18厘米的正方形。
B、折纸。
将正方形纸折叠成八折,这只时反面朝外、封口朝左、开口向上。
C、花样。
D、剪图形。
E、展平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展示学生的剪纸作品。
(2)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3)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自己设计一个对称图案画一画,剪一剪,看谁剪出的图案最美观。
教学反思:第7课彩色拉花教学目标:1、认识制作拉花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色纸若干、彩线一根、剪刀一把、固体胶一瓶、铅笔一支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
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4至4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明确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2)讲解示范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3)实践操作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并展示欣赏。
(2)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3)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动手剪一个拉花,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2)用同学们自己制作的彩色蜡花装扮我们自己的教室。
教学反思:第8课纸做大红花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大红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喜庆装饰工艺品。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红色皱纹纸3张,剪刀一把细绳一根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朗读小诗《大红花》(2)阅读教材51至53页,感知大红花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教师讲解示范大红花的制作步骤方法。
第一步、裁纸。
把纸裁成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正方形。
第二步、折叠。
把3张裁好的皱纹纸叠放在一起并对齐,然后一正一反来回折叠成宽2厘米的长条。
第三步、扎紧。
用细绳从中间扎紧。
第四步、剪角。
把两头剪成圆角或箭头状。
第五步、展开。
把纸一层一层地拉起展开,大红花就做成了。
(2)学生动手操作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展示学生制作的大红花。
(2)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3)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4、拓展延伸实践创新红花代表关荣,戴上大红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骄傲的事。
你最想把大红花献给谁?教学反思:第9课自制七巧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七巧板,并能根据图例制作七巧板。
3、学会使用“七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一块,颜料一盒,直尺一把、剪刀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在国外被称为“唐图”(2)自主阅读教材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