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课件 第二章 谓词逻辑-1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课件》谓词逻辑
A(a, H(b)) →F(a,b)
非一阶谓词 26/44
例3 符号化:我送他这本书。
解:令 A(e1,e2,e3)表示“e1送e3给e2”; B(e)表示“e为书”; a表示“我”; b表示“他”; c表示“这”;
则原句译为: A(a,b,c) B(c)
27/44
例4 符号化:这只大红书柜摆满了那些古书。
32/66
例 计算机学院的有些老师是青年教师
解: 设 C(e)表示e为计算机学院的人; T(e)表示e为教师; Y(e)表示e为青年.
则原句译为:
x(C(x)T(x) Y(x))
此例中:x就取值于全总个体域U, 谓词C(x)限定x取值范围。
33/66
例 个体域I为人类集合,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凡人都呼吸。 (2) 有的人用左手写字。
21/44
一元谓词变元
A(x)
其中x为变量符号项、A为谓词变元。 此式表示x具有性质A。 注意:x,A分别在两个域上变化。
22/44
二元谓词变元
A(x,y)
其中x, y为变量符号项、A为谓词变元。 此式表示x和y具有关系A。 注意:x,y,A分别在三个域上变化。
23/44
二、谓词语句的符号化
例1 将命题符号化 要求:先将它们在命题逻辑中符号化,再在一阶
1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 TF
2 谓词数目:
14/44
个体域{a,b}上的一元谓词
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3 A4 a TFTF b TTFF
22
谓词数目:
15/44
个体域{a,b,c}上的一元谓词
A(e)如下图所示:
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离散数学 教案 谓词逻辑(1)
西南科技大学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例如,L(x,y)是一个2元谓词,它不是命题。 例如,L(x,y)是一个2元谓词,它不是命题。 是一个 如果令谓词L(x,y)表示:x小于 。 表示: 小于 小于y。 如果令谓词 表示 并设x=2,y=3时,才是命题,并且是真命题。 , 并设 时 才是命题,并且是真命题。 而当x=2,y=1时,原命题为假命题。 , 而当 时 原命题为假命题。 常将不带个体变元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 常将不带个体变元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 例如,上述L(2,3),L(2,1)等都是0元谓词。 例如,上述L(2,3),L(2,1)等都是0元谓词。0 L(2,3),L(2,1)等都是 元谓词就是命题。 元谓词就是命题。 此外, 此外,命题逻辑中的定义的联结词在一阶逻辑 中均可应用。 中均可应用。
西南科技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将个体变元x取定一个值。例如取x=4,那 第一种 么原谓词就变成F(4),就成为命题(假)了 。 第二种是将谓词量化。 第二种 例如:∀xF(x)(假),∃xF(x)(真)。这种方法的本质是 ∀ ∃ 给个体变元以约束。所以量化的作用是约束变元 量化的作用是约束变元。 量化的作用是约束变元
西南科技大学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量词常与谓词结合使用。 量词常与谓词结合使用。即在谓词 P(x)、 、 Q(x, y)、 …等的前边加上全称量词∀x或存在量词 等的前边加上全称量词∀ 、 等的前边加上全称量词 称之为个体变元x被全称量化或存在量化。 ∃x, 称之为个体变元 被全称量化或存在量化。 量化的作用是约束个体变元。 量化的作用是约束个体变元。 例如:设谓词F(x)表示:x是质数。 如何将谓词 谓词F(x)变为命题呢? 变为命题呢? 谓词 变为命题呢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PPT课件
xy 1且 x y0,该命题真值为 0.
第二节 一阶逻辑合式公式及解释
内容: 合式公式,解释,逻辑有效式,矛盾式,可满足式。 重点: (1) 掌握合式公式的概念,
(2) 掌握量词的辖域,约束变项,自由变项的概念,
(3) 掌握逻辑有效式,矛盾式,可满足式的概念。
一般: (1) 换名规则,代替规则, (2) 解释的概念, (3) 代换实例。
若用 p, q, r 分别表示以上3个命题, 推理形式为 (pq)r ,不是重言式。
二、个体词,谓词,量词。 1、个体词,谓词 。 例如:陈景润是数学家.。 2 是无理数。 小王比小李高2厘米 。 (1) 个体词——简单命题中表示主体或客体的词 (由名词组成)。
个体常项 用 a,b, c 表示 个体词
三、命题符号化。 例1、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 所有的有理数均可表成分数。 解:因无指定个体域,则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
Q ( x ) :x 为有理数, F ( x ) :x 可表成分数,
xQ(x)F(x)
(2) 有的有理数是整数。
解: Q ( x ) :x 为有理数,Z ( x ) :x 为整数,
h ( x ,y ) x y ,f a ,g ( x ,y ) a ( 2 x y 1 )
例3 设个体域为实数集,令 I(x) : x是整数. Q(x): x是有理数. A(x,y):xy1. B(x,y):xy0.
试用日常语言叙述下列命题,并指出其真值.
(1)xyA (x,y) (2)yxA (x,y) (3) x y(A (x,y) B (x,y)) (4) x y(A (x ,y) B (x ,y))
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一样, (2) 一般,除非有特别说明,
第二节 一阶逻辑合式公式及解释
内容: 合式公式,解释,逻辑有效式,矛盾式,可满足式。 重点: (1) 掌握合式公式的概念,
(2) 掌握量词的辖域,约束变项,自由变项的概念,
(3) 掌握逻辑有效式,矛盾式,可满足式的概念。
一般: (1) 换名规则,代替规则, (2) 解释的概念, (3) 代换实例。
若用 p, q, r 分别表示以上3个命题, 推理形式为 (pq)r ,不是重言式。
二、个体词,谓词,量词。 1、个体词,谓词 。 例如:陈景润是数学家.。 2 是无理数。 小王比小李高2厘米 。 (1) 个体词——简单命题中表示主体或客体的词 (由名词组成)。
个体常项 用 a,b, c 表示 个体词
三、命题符号化。 例1、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 所有的有理数均可表成分数。 解:因无指定个体域,则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
Q ( x ) :x 为有理数, F ( x ) :x 可表成分数,
xQ(x)F(x)
(2) 有的有理数是整数。
解: Q ( x ) :x 为有理数,Z ( x ) :x 为整数,
h ( x ,y ) x y ,f a ,g ( x ,y ) a ( 2 x y 1 )
例3 设个体域为实数集,令 I(x) : x是整数. Q(x): x是有理数. A(x,y):xy1. B(x,y):xy0.
试用日常语言叙述下列命题,并指出其真值.
(1)xyA (x,y) (2)yxA (x,y) (3) x y(A (x,y) B (x,y)) (4) x y(A (x ,y) B (x ,y))
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一样, (2) 一般,除非有特别说明,
离散数学 第二章一阶逻辑PPT课件
注: 个体变项取值范围:个体域(论域) 有限的事物
无特殊说明
无限的事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称为全总个体域)
谓词常项: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
谓词 谓词变项:抽象或泛指的谓词
F,G,H,…
个体变项x具有性质F,记作F(x) 谓词符号化
个体变项x,y具有性质F,记作F(x,y)
注:下文中称这种个体变项和谓词的联合体F(x),F(x,y)为谓词.
谓词 用来刻画个体词的性质或个体词之间关系
的词。
例如: ① 2 是无理数.
②王宏是程序员.
③小李比小赵高2厘米.
个体词: 2 , 王宏,小李,小赵
谓词: …是无理数,
个体词性质
…是程序员, …比…高2厘米.
个体词之间关系
4
个体常项:具体和特定的个体词 a,b,c,… 个体词
个体变项:抽象或泛指的个体词 x,y,z,…
要求: 1)个体域为有理数集合. 2)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3)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
6
谓词中的其它概念:
1).元数:谓词中所包含的个体词数. 一元谓词:个体词性质的.
2).n元谓词 n元谓词:个体词之间关系的.
表示方法定义域:个体词变项的个体域.
P(x1,x2,…xn) 值域:{0,1}
注: n元谓词不是命题,真值无法确定.要使之成为命题,必须:
指定某一谓词常项代替P
用n个个体常项代替n个体变项
注: (1)0元谓词也不是命题.要使之成为命题,必须:指定某一
谓词常项代替L.
(2)命题逻辑中的简单命题,也可以用0元谓词表示.因而 命题可看成是谓词的特殊情况.
例1: 将下列命题用0元谓词符号化.
(1)2是素数且是偶数.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课件
第二章谓词逻辑
第二章 小结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1.各基本概念清楚。 2.会命题符号化。 3.熟练掌握等价公式和永真蕴涵式。 4.会写前束范式。 5.熟练3)b)P:2>1,Q(x):x≤3, R(x):x>5,a:5,{-2,3,6} x(P→Q(x))∨R(a)(P→xQ(x))∨R(a) (P→(Q(-2)∧Q(3)∧Q(6)))∨R(5) (T→(T ∧T ∧F ))∨F (T→F)∨FF∨F F (4)b)对约束变元换名 x(P(x)→(R(x)∨Q(x)))∧ xR(x)→zS(x,z) y(P(y)→(R(y)∨Q(y)))∧ tR(t)→uS(x,u) (5)a)对自由变元代入 (yA(x,y)→xB(x,z))∧ xzC(x,y,z) (yA(u,y)→xB(x,v))∧ xzC(x,w,z)
第二章谓词逻辑
(6)判断下面推证是否正确。 x(A(x)→B(x)) ⑴ x(A(x)∨B(x)) ⑵ x(A(x)∧B(x) ⑶ x(A(x)∧B(x)) ⑷ (xA(x)∧xB(x)) ⑸ xA(x)∨xB(x) ⑹ xA(x)∨xB(x) ⑺ xA(x)→xB(x) 第⑷步错,由⑶到⑷用的是公式: x(A(x)∧B(x))(xA(x)∧xB(x)) 无此公式,而是 x(A(x)∧B(x)) xA(x)∧xB(x),应将⑷中的换成 即:
第二章谓词逻辑
例2.7.1 所有金属都导电。铜是金属。故铜导电。 令 M(x):x是金属。C(x):x导电。a:铜。 符号化为: x(M(x)→C(x)),M(a) C(a) ⑴ x(M(x)→C(x)) P ⑵ M(a)→C(a) US ⑴ ⑶ M(a) P ⑷ C(a) T ⑵⑶ I11
2-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第二章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2-2.6 命题的符号化
在谓词演算中,命题的符号化比较复杂,命题的 符号表达式与论域有关系。例如 1.每个自然数都是整数。 (1).如果论域是自然数集合 N,令 I(x):x 是整数,则命题的表达式为 xI(x) (2).如果论域扩大为全总个体域时,上述表达式xI(x)表示“所有客体都是整数”,显然这是假的命题,此 表达式已经不能表达原命题了。因此需要添加谓词 N(x):x 是自然数,用于表明 x 的特性,于是命题的符 号表达式为: x(N(x)→I(x)) 4
则 E(a)∈{T,F}。
• 2-2.2 原子谓词公式
定义:称 n 元谓词 P(x1,x2,...,xn)为原子谓词公式。例如 P、Q(x) 、 A(x,f(x))、B(x,y,a) 都是原子谓词 公式。
2-2.3 谓词合式公式 (WFF)(Well Formed Formulas)
定义:谓词合式公式递归定义如下: 1.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 2.如果 A 是合式公式,则A 也是合式公式。 3.如果 A、B 是合式公式,则(A∧B)、(A∨B)、(A→B)、(AB)都是合式公式。 4.如果 A 是合式公式,x 是A中的任何客体变元,则xA和xA也是合式公式。 5.只有有限次地按规则(1)至(4)求得的公式才是合式公式。 谓词合式公式也叫谓词公式,简称公式。 下面都是合式公式: P、(P→Q)、(Q(x)∧P)、x(A(x)→B(x))、xC(x) 而下面都不是合式公式: xyP(x) 、P(x)∧Q(x)x • • 为了方便,最外层括号可以省略,但是若量词后边有括号,则此括号不能省。 注意:公式x(A(x)→B(x))中x 后边的括号不是最外层括号,所以不可以省略。
2-2.4 量词的作用域(辖域)
定义:在谓词公式中,量词的作用范围称为量词的作用域,也叫量词的辖域。 • • 例如 xA(x)中x 的辖域为 A(x). x((P(x)∧Q(x))→yR(x,y))中 x 的辖域是((P(x)∧Q(x))→yR(x,y)) y 的辖域为 R(x,y)。 • 一般地, • • • 如果量词后边只是一个原子谓词公式时,该量词的辖域就是此原子谓词公式。 如果量词后边是括号,则此括号所表示的区域就是该量词的辖域。 如果多个量词紧挨着出现,则后边的量词及其辖域就是前边量词的辖域。 xyz(A(x,y)→B(x,y,z))∧C(t)
离散数学 谓词逻辑
2-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2-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18:25
(Equivalences & implications of predicate calculus) 2-6 前束范式(Prenex normal form) (Inference theory of predicate calculus)
注意
命题函数中,客体变元在什么范围内取值,以及 取哪些特定的值,对命题的真值极有影响。
18:25
18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Propositional functions & Quantifiers)
18:25
例如:H(x,y)∧H(y ,z)H(x,z) 若H(x,y)解释为:“x大于y”, 当 x,y,z 都 在 实 数 中 取值时,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大于y,且y大于 z,则x大于z” 。这是一个永真式。 如果H(x,y)解释为:“x是y的儿子”, 当 x,y,z 都 指 人时,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为y的儿子,且y是 z的儿子,则x是z的儿子” 。这是一个永假式。 如果H(x,y)解释为:“x距y10米”, 当 x,y,z 为平面 上的点,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距y10米,且y距 z10 米,则 x 距 z10 米”。这个命题的真值将由 x,y,z 的具体位置而定,它可能是 1 ,也可能是 0 。
19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Propositional functions & Quantifiers)
客/个体域:在命题函数中,客体变元的取值范 围称为客 /个体域,又称之为论域。个体域可以 是有限事物的集合,也可以是无限事物的集合。 全总个体域: 宇宙间一切事物组成的个体域称 为全总个体域。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ppt
三、量词和全总个体域 1.量词
使用前面介绍的概念,还不足以表达日常生活中 的各种命题。
例如:对于命题 “ 所有的正整数都是素数 ”
和 “ 有些正整数是素数 ” 仅用个体词和谓词是很难表达的。 量词 在命题里表示数量的词。
(1) 全称量词
“ x”
x D(x), 如“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可表示为
三、换名规则和代入规则 1.换名规则
对约束变元进行换名,使得一个变元在一个 公式中只呈一种形式出现。 (1)约束变元换名时,该变元在量词及其辖域 中的所有出现均须同时更改,公式的其余部分不 变; (2)换名时,一定要更改为该量词辖域中没有 出现过的符号,最好是公式中未出现过的符号。
例8
对公式 进 x(P(x, y) yz (u, v, z) ) S(x, z)
x或 x的辖域。x在公式的x约束部分的任一出现都称为
x的约束出现。 公式中约束出现的变元是约束变元 当x的出现不是约束出现时,称x的出现是自由出 现 。 自由出现的变元是自由变元。
例7
指出下列各公式中的量词辖域及自
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 1 ) x y (( P ( x ) Q ( y )) zR ( z ))
行换名,使各变元只呈一种形式出现。
解 需对x,y换名
u(P(u, y) v Q(u, v, z)) S(x, z)
错误法: u(P(u, v) vQ(u, v, z)) S(x, z)
u(P(u, y) zQ(u, z , z)) S(x, z)
2.
代入规则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 谓词演算公式 谓词演算的永真公式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 例
离散数学_谓词逻辑
(3) 当个体域为全体整数的集合时: 令P(x): x是正的。N(x): x是负的。则(3)符 号化为 (x)(P(x)∨N(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I(x): x是整数。则(3)符号化为 (x)(I(x)(P(x)∨N(x))).
全称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例】设 P 表示命题:张辉是工人。 Q 表示命题:李明是工人。 仅仅从命题符号 P 和 Q 看不出张辉和李明 都是工人这一特性。 【例】 x=3 ? x+y=z ? f(x)=0 ?
第二章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谓词:用来刻划个体的性质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词。 例如在下面命题中: (1)张明是个劳动模范。 (2)李华是个劳动模范。 刻划客体的性质 (3)王红是个大学生。 (4)小李比小赵高2cm。 (5)点a在b与c之间。 刻划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6)阿杜与阿寺同岁。 (7) x与y具有关系L。 “是个劳动模范”、“是个大学生”、“…比…高2cm”、 “… 在…与…之间”、“…与…具有关系L”都是谓词。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当个体域为人类集合时: 令G(x): x活百岁以上。则(2)符号化为 ( x)G(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M(x): x是人。则(2)符号化为 (x) (M(x) ∧ G(x))
存在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这里有一些人,Exist x,用反写 — 存在变量词, 用于表示个体域中的某些客体 (1)(x)(N(x) P(x))
(2)(x)(M(x) R(x)) (3)(x)(M(x) E(x))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统称为量词,每个由量词确定的表达式, 都与个体域有关,如: (x)(M(x) H(x)) M(x)是用于限定H(x)中的个体域, M (x)称为特性谓词,限定客体变元变化范围的谓词 当限定范围为M(x)中时,可简写为:(x)(H(x)) 此命题对于论域为人类时,是正确的,而对于自然数则是FALSE, 因为我们是讨论带有量词的命题函数时,必须确定其个体域,把 特性谓词写出来。并且,为了方便,我们将所有命题函数的个体域 全都统一,使用全总个体域。对变化范围用特性谓词加以限制。 一般地,对全称量词,将特性谓词作为前提条件,命题通常写成 条件式,对存在量词,常将之作为合取项。
定义:H是n元谓词,a1,a2,a3……an是n个客体,H(a1,a2……an)所代 表的式子是一个命题,称为谓词填式。(当ai是客体时,A(a1…an) 才是命题。)
3 除了谓词,我们今后还要用到函数这一概念 例:老张是小张的父亲。 小张的父亲=老张
f:….的父亲; a:小张; b:老张; 则b=f(a)
所以 (x)(M (x) F(x))也就是(x)(M (x) F(x))
(5)肖阳的爸爸到北京去了。 “…到…去了”是谓词。F(x,y): x到y去了。a:肖阳, f(x):x的爸爸, b:北京 所以F(f(a),b) (6)谢世平和他的父亲及祖父三人一起去看演出。
F(x,y,z): x,y和z一起去看演出
H(1,c) H(c,1) :张三、李四一样高
例3:P(x): x是大学生 x的个体域:某大学中某班 P(x)永真 x的个体域:某中学中某班 P(x)永假 x的个体域:某剧场中观众 P(x)有真有假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课件第2章第1节
12
例题
在个体域分别为:(a):自然数集合,(b):实数集合时,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给出它们的真值。 1. 对于任意的x,均有x2−3x+2=(x−1)(x−2); 2. 存在x,使得x+5=2。
解 假设F(x):x2−3x+2=(x−1)(x−2),G(x):x+5=2。 (a) 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 1. 符号化为:xF(x),真值为1。 2. 符号化为:xG(x),真值为0。 (b) 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1. 符号化为:xF(x),真值为1。 2. 符号化为:xG(x),真值为1。
注意:除非所有量词都是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否则,多 个量词同时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量词的顺序,颠倒后会改变 原命题的含义。
19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1
第2章 谓词逻辑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2 谓词合式公式 2.3 谓词公式的解释和分类 2.4 谓词演算的关系式 2.5 前束范式 2.6 谓词演算的推理
2
2.1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词和谓词 定义2.1.1 个体词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可以是一个 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是原子命题所描述的对象。
17
例题
若P(x)是语句“x2>10”,论述域为不超过4的正整数, xP(x)和x P(x)的真值是什么?
解 由于论述域为{1,2,3,4},命题xP(x)为 x P(x) P(1) P(2) P(3) P(4)
而P(1)即“12>10”为假,所以x P(x)为假。 命题xP(x)为
x P(x) P(1) P(2) P(3) P(4) 而P(4)即“42>10”为真,所以x P(x)为真。
11
例题
例题
在个体域分别为:(a):自然数集合,(b):实数集合时,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给出它们的真值。 1. 对于任意的x,均有x2−3x+2=(x−1)(x−2); 2. 存在x,使得x+5=2。
解 假设F(x):x2−3x+2=(x−1)(x−2),G(x):x+5=2。 (a) 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 1. 符号化为:xF(x),真值为1。 2. 符号化为:xG(x),真值为0。 (b) 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1. 符号化为:xF(x),真值为1。 2. 符号化为:xG(x),真值为1。
注意:除非所有量词都是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否则,多 个量词同时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量词的顺序,颠倒后会改变 原命题的含义。
19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1
第2章 谓词逻辑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2 谓词合式公式 2.3 谓词公式的解释和分类 2.4 谓词演算的关系式 2.5 前束范式 2.6 谓词演算的推理
2
2.1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词和谓词 定义2.1.1 个体词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可以是一个 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是原子命题所描述的对象。
17
例题
若P(x)是语句“x2>10”,论述域为不超过4的正整数, xP(x)和x P(x)的真值是什么?
解 由于论述域为{1,2,3,4},命题xP(x)为 x P(x) P(1) P(2) P(3) P(4)
而P(1)即“12>10”为假,所以x P(x)为假。 命题xP(x)为
x P(x) P(1) P(2) P(3) P(4) 而P(4)即“42>10”为真,所以x P(x)为真。
11
例题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节
命题逻辑的局限性之二: 不能反映命题的内部结构、成分和命题之 间的内在联系。即不能将命题分解开。
第8页,共18页。
《谓词逻辑》学习目的
命题逻辑中原子命题是最小的单位,不能够再进行 分解,这给推理带来了很大局限性,本章引入谓词 逻辑。学习关于谓词逻辑的相关概念和定理,解决 实际问题。
第9页,共18页。
命题RS可表示为为::TB((dw,, eb), g)
第17页,共18页。
结论
F(x, y):x是y的父亲
1.谓词中客体词的顺序十分重要,不能随意变更。 如命题F(b, c)为“真”,但命题F(c, b)为“假”;
2. S(a)与S(x)的不同: 如上例中S(x):x是一个三好学生, a为王童。 S(a)是有真值的,但S(x)却没有真值。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 辑-节
第1页,共18页。
第一章 内容回顾
1.命题的概念、表示方法;联结词的逻辑意义。
2.命题公式的递归定义,自然语言翻译成命题公式。
3.真值表的构造、命题公式等价的概念。 4.重言式与蕴含式的定义、逻辑意义,逻辑等价与逻辑蕴含的意 义和证明方法。常用的逻辑等价公式和逻辑蕴含公式。
第14页,共18页。
谓词分类与表示
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谓词, 如P,Q,R, …或A1,A2,A3,…, 谓词常量(元) :表示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 如:P: “是大学生” 谓词常量(元):表示抽象的、泛指的性质或关 系的谓词。 如:x与y具有关系L。 x,y都是客体变元,谓词为L。
这里仅讨论谓词常量。
第3页,共18页。
本章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一般掌握
了解
1
2.1 1 谓词逻辑符 2.2 号化及真值
第8页,共18页。
《谓词逻辑》学习目的
命题逻辑中原子命题是最小的单位,不能够再进行 分解,这给推理带来了很大局限性,本章引入谓词 逻辑。学习关于谓词逻辑的相关概念和定理,解决 实际问题。
第9页,共18页。
命题RS可表示为为::TB((dw,, eb), g)
第17页,共18页。
结论
F(x, y):x是y的父亲
1.谓词中客体词的顺序十分重要,不能随意变更。 如命题F(b, c)为“真”,但命题F(c, b)为“假”;
2. S(a)与S(x)的不同: 如上例中S(x):x是一个三好学生, a为王童。 S(a)是有真值的,但S(x)却没有真值。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 辑-节
第1页,共18页。
第一章 内容回顾
1.命题的概念、表示方法;联结词的逻辑意义。
2.命题公式的递归定义,自然语言翻译成命题公式。
3.真值表的构造、命题公式等价的概念。 4.重言式与蕴含式的定义、逻辑意义,逻辑等价与逻辑蕴含的意 义和证明方法。常用的逻辑等价公式和逻辑蕴含公式。
第14页,共18页。
谓词分类与表示
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谓词, 如P,Q,R, …或A1,A2,A3,…, 谓词常量(元) :表示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 如:P: “是大学生” 谓词常量(元):表示抽象的、泛指的性质或关 系的谓词。 如:x与y具有关系L。 x,y都是客体变元,谓词为L。
这里仅讨论谓词常量。
第3页,共18页。
本章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一般掌握
了解
1
2.1 1 谓词逻辑符 2.2 号化及真值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ppt
作用变元、 指导变元
量词 的辖域
xA(x),xA(x)
例如:D=全班同学的集合。A(x):今天x迟到了。
Hale Waihona Puke 西 华xA(x) 表示今天x迟到了。x∈D,从而x指同学。
大 学
xA(x)表示今天有同学迟到了。
xA(x)就表示为今天所有的同学都迟到了。
显然,当D为有限集合时,D={a1,a2,……,an}
(课堂 作业)
例4.在成都工作的人未必是成都人。
西 华
D={人类集合}
大
学
• 解:设P(x):x在成都工作;Q(x):x是成都 人。
• ⑴存在这样的x,x在成都工作但是x不是 成都人。x(P(x) ∧ Q(x))
• ⑵ 并不是说,所有的x在成都工作,x就是 成都人。 (x(P(x) Q(x)))
L(a,b)才是命题,并且是假命题。 c为2,d为0
时,L(c,d)是真命题。
有时将不带个体变项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 0元谓词 中的谓词的意义确定后, 0元谓词是命题。
使用谓词注意:
(1) n元谓词中,客体变项的次序很重要 。
例:F(x,y)表示x是y的父亲,
西
a:张三,b:张小明。
华
F(a,b)表示张三是张小明的父亲。
(2)存在x,使得:x+5=2
大 学
要求:
1)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
2)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例4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凡偶数均能被2整除
西 华
(2)存在着偶素数
大 学
(3)没有不吃饭的人
(4)素数不全是奇数
例5.对任意的x都存在y,使得x +y=2。
D=实数集合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元谓词:含有n个变元。
例如:
F(x):
x是人。
G(x,y): x与y是兄弟。
F(x)是一元谓词, G(x,y)是二元谓词。 一元谓词表达了个体的“性质”, 而多元谓 词表达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熊猫是动物。 (2) 上海位于南京与杭州之间。
(3) 2是偶数且是素数。
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例: “有些病人相信所有的医生”。 解: 设: F(x): x是病人; G(x): x是医生; H(x,y): x相信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G(y)H(x,y)))
2-4 变元的约束
定义:量词的辖域(作用域)是邻接量词之后的最 小子公式,故除非辖域是个原子公式,否则应在该 子公式的两端有括号。 量词辖域的确定方法: (1)若量词后有括号,则括号内的子公式就是 该量词的辖域; (2)若量词后无括号,则与量词邻接的子公式 为该量词的辖域。
例:F(x):x是不怕死的 D(x):x是要死的 M(x):x是人 若论述域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F(x) 若论述域不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M(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M(x) F(x))
一般地, 一个由n个个体和n元谓词所组成的 命题可表示为P(a1, a2, …, an), 其中P表示n元 谓词, a1, a2,…, an 分别表示n个个体。 a1, a2,…,an 的排列次序通常是重要的。 B(a, b, c)不同于B(b, a, c)。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将下面表示(Socrates 三段论)符号化: 所有的人总是要死的。 Socrates是人。 所以Socrates是要死的。 设:H(x):x是人 M(x):x是要死的 则前提:H(x)→M(x) H(Socrates) 结论:M(Socrates) 需证: (H(x)→M(x))∧H(Socrates)M(Socrates)
本章内容
1 2
3 4 5 6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命题函数与量词 谓词公式与翻译 变元的约束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
谓词的标准型-范式
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从语法上分析, 一个陈述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设 P: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则: P(陈华)表示“陈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P(张强)表示“张强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第二章 谓词逻辑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最基本的单位,对简单 命题不再进行分解,并且不考虑命题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数量关系。因而命题逻辑具有局限性,甚至无 法判断一些简单而常见的推理。考虑下面的推理: 凡偶数都能被2整除; 6是偶数。 所以,6能被2整除。 这个推理是我们公认的数学推理中的真命题, 但是在命题逻辑中却无法判断它的正确性。
2-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定义2-5.2,2-5.3,2-5.4 (1)公式G称为有效公式(或永真公式),如果G 在它所有的赋值下都为“真”。 (2)公式G称为矛盾公式(或不可满足的),如果 G在它所有的赋值下都为“假”。 (3)公式G称为可满足公式,如果至少有一种赋值 使得G取值为“真”。
或:
(x)(y)((F(x)G(y))H(x,y))
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例: “有的汽车比有的火车快”。 解: 设: F(x): x是汽车; G(x): x是火车; H(x,y): x比y快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G(y)H(x,y)))
或:
(x)(y)(F(x)G(y)H(x,y))
特性谓词的例子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特性谓词加入的原则呢?若 不遵循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例如,符号化“所有的老虎都要吃人”这个命题 若P(x):x会吃人 U(x):x是老虎 则符号化的正确形式应该是 若符号化为 (x)(U(x)∧P(x)) (x)(U(x)→P(x)) 它的含义是:“对于任意的x,x是老虎,并且 它的含义是:“对于任意的x,如果x是老虎,则x会 x会吃人”,与原命题“所有的老虎都要吃人”的 吃人”,符合原命题的逻辑含义。 逻辑含义不符。
有了个体词和谓词之后,有些命题还是不能准 确的符号化,原因是还缺少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 间数量关系的词。称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间数量 关系的词为量词。 全称(universal)量词: “所有的”,“全部的”,“任意的”,“每一个”,… 存在(existential)量词: “有一些的”,“某些的”,“至少有一个”,“存 在”,…
命题演算公式的推广
命题演算中的等价式和蕴含式都可推广到谓词演算 中使用。
例:(x)P(x)┐(x)P(x) F
谓词公式的定义
原子公式:形如 A(x1,x2,…,xn)的公式 定义2-3.1满足下列条件的表达式,称为合式公式 (Wff),简称公式(Formulae)。 (1)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若G,H是合式公式,则 (┐G)、(┐H)、(G∨H)、(G∧H)、(G→H)、(GH) 也是合式公式; (3)若G是合式公式,x是个体变量,则 (x)G、(x)G 也是合式公式; (4)仅仅由(1)-(3)产生的表达式才是合式公式。
谓词逻辑符号化的两条规则
若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而对每一个句子中个 体变量的变化范围必须用一元特性谓词刻划之。这 种特性谓词在加入到命题函数中时必定遵循如下原 则:
(1)对于全称量词(x),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 特性谓词作为蕴涵式之前件加入。 (2)对于存在量词(x),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 特性谓词作为合取式之合取项加入。
变元改名举例
例1:(x)(P(x,y)→(y)R(x,y) ) 可改为 (x)(P(x,y)→(z)R(x,z)) 例2:(x)P(x) Q(x) 可改为 (y)P(y) Q(x) 例3:(x)(A(x)B(x,y))C(x)D(w) 可改为: (x)(A(x)B(x,y))C(z) D(w) 注意: (Z)(A(Z)B(Z,y))C(x) D(W)不可改为: (y)(A(y)B(y,y))C(x) D(W)
因为在命题逻辑中只能将推理中出现的三个简 单命题依次符号化为p,q,r,将推理的形式结构 符号化为(p∧q)→r。由于上式不是重言式,所以 不能由它判断推理的正确性。
为了克服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就应该将简单命 题再细分,分析出个体词,谓词和量词,以期达到 表达出个体与总体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这就是 本章所研究的内容。
命题符号化举例
例: “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解1: 设: F(x): x是自然数; G(x,y): x<=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F(y)G(x,y))) 解2: 采用全体自然数作为个体域. 设: G(x,y): x<=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y)G(x,y)
定义
谓词(predicate):用来刻划一个个体的性质或多 个个体之间关系的词,相当于句子中的谓语。常用 大写字母P, Q, R…来表示。 客体: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称为客体。 客体的取值范围称为个体域(或论域),常用D表示。 宇宙间的所有个体域聚集在一起所构成的个体域称 为全总个体域(Universal Individual Field)。
特性谓词举例
例:每一个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并且至少有 一个整数不是偶数。 解:设 I(x):x是整数 Q(x,y):x整除y O(x):x是偶数 (x)(I(x)∧Q(2,x)→O(x))∧(x)(I(x)∧O(x))
2-3 谓词公式与翻译
谓词公式中的符号约定: (1)常量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小写英文字母a, b, c, …, a1, b1, c1, …来表示。当个体域名称集 合D给出时,它可以是D中的某个元素; (2)变量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小写英文字母x, y, z, ..., x1, y1, z1,...来表示。当个体域名称 集合D给出时,它可以是D中的任意元素; (3)谓词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大写英文字母P, Q, R,..., P1, Q1, R1...来表示。
量词和命题的关系
1.若论域是有限的,设论域是{1, 2…,N} 则(x)P(x) P(1) P(2) … P(N) (x)P(x) P(1) P(2) … P(N) 2.若论域是可数无限,设论域是{1, 2…,N … …} 则(x)P(x) 为P(1) P(2) … P(N) … (x)P(x) 为P(1) P(2) … P(N) …
谓词合式公式的基本等价关系
定义2-5.1 任何两个谓词公式A、B,设他们有共 同的个体域E,若对A和B的任一组变元进行赋值, 所得命题的真值相同,则称A和B在E上是等价的 (Equivalent),记为A = B。 等价的另一定义 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两个公 式,若A B是永真式,则称A与B是等价(或等值) 的。记做A B(或A=B),称A B是等价式(等值 式)。
解: (1) 设 P(x): x是动物, x∈{动物},b: 熊猫,b 是个体常元, 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b)或P(熊猫)。
(2) P(x, y, z): x位于y与z之间。a: 上海, b:
南京, c: 杭州, 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a, b, c)或 符号化为P(上海, 南京, 杭州)。 (3) P(x): x是偶数, Q(x): x是素数, a: 2, 则命 题可符号化为P(a)∧Q(a) 或 P(2)∧Q(2)。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定义:在量词(x),(x)辖域内变元x的一切出现 叫约束出现,称这样的x为约束变元。 变元的非约束出现称为自由出现,称这样的变 元为自由变元。
变元的约束举例
例:指出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并指明量词的辖域。 (x)(P(x) R(x) )→(x)P(x) Q(x) 解:表达式中的(x)(P(x)R(x))中x的辖域是 P(x)R(x),其中的x是约束变元, 表达式 (x)P(x)Q(x)中x的辖域是P(x), P(x)中的x 是约束变元,Q(x)中的x是自由变元。 在一个公式中,一个变元既可以约束出现, 又可以自由出现。为避免混淆可用改名规则对 变元改名。
例如:
F(x):
x是人。
G(x,y): x与y是兄弟。
F(x)是一元谓词, G(x,y)是二元谓词。 一元谓词表达了个体的“性质”, 而多元谓 词表达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熊猫是动物。 (2) 上海位于南京与杭州之间。
(3) 2是偶数且是素数。
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例: “有些病人相信所有的医生”。 解: 设: F(x): x是病人; G(x): x是医生; H(x,y): x相信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G(y)H(x,y)))
2-4 变元的约束
定义:量词的辖域(作用域)是邻接量词之后的最 小子公式,故除非辖域是个原子公式,否则应在该 子公式的两端有括号。 量词辖域的确定方法: (1)若量词后有括号,则括号内的子公式就是 该量词的辖域; (2)若量词后无括号,则与量词邻接的子公式 为该量词的辖域。
例:F(x):x是不怕死的 D(x):x是要死的 M(x):x是人 若论述域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F(x) 若论述域不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M(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M(x) F(x))
一般地, 一个由n个个体和n元谓词所组成的 命题可表示为P(a1, a2, …, an), 其中P表示n元 谓词, a1, a2,…, an 分别表示n个个体。 a1, a2,…,an 的排列次序通常是重要的。 B(a, b, c)不同于B(b, a, c)。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将下面表示(Socrates 三段论)符号化: 所有的人总是要死的。 Socrates是人。 所以Socrates是要死的。 设:H(x):x是人 M(x):x是要死的 则前提:H(x)→M(x) H(Socrates) 结论:M(Socrates) 需证: (H(x)→M(x))∧H(Socrates)M(Socrates)
本章内容
1 2
3 4 5 6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命题函数与量词 谓词公式与翻译 变元的约束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
谓词的标准型-范式
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从语法上分析, 一个陈述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设 P: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则: P(陈华)表示“陈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P(张强)表示“张强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第二章 谓词逻辑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最基本的单位,对简单 命题不再进行分解,并且不考虑命题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数量关系。因而命题逻辑具有局限性,甚至无 法判断一些简单而常见的推理。考虑下面的推理: 凡偶数都能被2整除; 6是偶数。 所以,6能被2整除。 这个推理是我们公认的数学推理中的真命题, 但是在命题逻辑中却无法判断它的正确性。
2-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定义2-5.2,2-5.3,2-5.4 (1)公式G称为有效公式(或永真公式),如果G 在它所有的赋值下都为“真”。 (2)公式G称为矛盾公式(或不可满足的),如果 G在它所有的赋值下都为“假”。 (3)公式G称为可满足公式,如果至少有一种赋值 使得G取值为“真”。
或:
(x)(y)((F(x)G(y))H(x,y))
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例: “有的汽车比有的火车快”。 解: 设: F(x): x是汽车; G(x): x是火车; H(x,y): x比y快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G(y)H(x,y)))
或:
(x)(y)(F(x)G(y)H(x,y))
特性谓词的例子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特性谓词加入的原则呢?若 不遵循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例如,符号化“所有的老虎都要吃人”这个命题 若P(x):x会吃人 U(x):x是老虎 则符号化的正确形式应该是 若符号化为 (x)(U(x)∧P(x)) (x)(U(x)→P(x)) 它的含义是:“对于任意的x,x是老虎,并且 它的含义是:“对于任意的x,如果x是老虎,则x会 x会吃人”,与原命题“所有的老虎都要吃人”的 吃人”,符合原命题的逻辑含义。 逻辑含义不符。
有了个体词和谓词之后,有些命题还是不能准 确的符号化,原因是还缺少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 间数量关系的词。称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间数量 关系的词为量词。 全称(universal)量词: “所有的”,“全部的”,“任意的”,“每一个”,… 存在(existential)量词: “有一些的”,“某些的”,“至少有一个”,“存 在”,…
命题演算公式的推广
命题演算中的等价式和蕴含式都可推广到谓词演算 中使用。
例:(x)P(x)┐(x)P(x) F
谓词公式的定义
原子公式:形如 A(x1,x2,…,xn)的公式 定义2-3.1满足下列条件的表达式,称为合式公式 (Wff),简称公式(Formulae)。 (1)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若G,H是合式公式,则 (┐G)、(┐H)、(G∨H)、(G∧H)、(G→H)、(GH) 也是合式公式; (3)若G是合式公式,x是个体变量,则 (x)G、(x)G 也是合式公式; (4)仅仅由(1)-(3)产生的表达式才是合式公式。
谓词逻辑符号化的两条规则
若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而对每一个句子中个 体变量的变化范围必须用一元特性谓词刻划之。这 种特性谓词在加入到命题函数中时必定遵循如下原 则:
(1)对于全称量词(x),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 特性谓词作为蕴涵式之前件加入。 (2)对于存在量词(x),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 特性谓词作为合取式之合取项加入。
变元改名举例
例1:(x)(P(x,y)→(y)R(x,y) ) 可改为 (x)(P(x,y)→(z)R(x,z)) 例2:(x)P(x) Q(x) 可改为 (y)P(y) Q(x) 例3:(x)(A(x)B(x,y))C(x)D(w) 可改为: (x)(A(x)B(x,y))C(z) D(w) 注意: (Z)(A(Z)B(Z,y))C(x) D(W)不可改为: (y)(A(y)B(y,y))C(x) D(W)
因为在命题逻辑中只能将推理中出现的三个简 单命题依次符号化为p,q,r,将推理的形式结构 符号化为(p∧q)→r。由于上式不是重言式,所以 不能由它判断推理的正确性。
为了克服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就应该将简单命 题再细分,分析出个体词,谓词和量词,以期达到 表达出个体与总体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这就是 本章所研究的内容。
命题符号化举例
例: “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解1: 设: F(x): x是自然数; G(x,y): x<=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F(y)G(x,y))) 解2: 采用全体自然数作为个体域. 设: G(x,y): x<=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y)G(x,y)
定义
谓词(predicate):用来刻划一个个体的性质或多 个个体之间关系的词,相当于句子中的谓语。常用 大写字母P, Q, R…来表示。 客体: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称为客体。 客体的取值范围称为个体域(或论域),常用D表示。 宇宙间的所有个体域聚集在一起所构成的个体域称 为全总个体域(Universal Individual Field)。
特性谓词举例
例:每一个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并且至少有 一个整数不是偶数。 解:设 I(x):x是整数 Q(x,y):x整除y O(x):x是偶数 (x)(I(x)∧Q(2,x)→O(x))∧(x)(I(x)∧O(x))
2-3 谓词公式与翻译
谓词公式中的符号约定: (1)常量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小写英文字母a, b, c, …, a1, b1, c1, …来表示。当个体域名称集 合D给出时,它可以是D中的某个元素; (2)变量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小写英文字母x, y, z, ..., x1, y1, z1,...来表示。当个体域名称 集合D给出时,它可以是D中的任意元素; (3)谓词符号:用带或不带下标的大写英文字母P, Q, R,..., P1, Q1, R1...来表示。
量词和命题的关系
1.若论域是有限的,设论域是{1, 2…,N} 则(x)P(x) P(1) P(2) … P(N) (x)P(x) P(1) P(2) … P(N) 2.若论域是可数无限,设论域是{1, 2…,N … …} 则(x)P(x) 为P(1) P(2) … P(N) … (x)P(x) 为P(1) P(2) … P(N) …
谓词合式公式的基本等价关系
定义2-5.1 任何两个谓词公式A、B,设他们有共 同的个体域E,若对A和B的任一组变元进行赋值, 所得命题的真值相同,则称A和B在E上是等价的 (Equivalent),记为A = B。 等价的另一定义 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两个公 式,若A B是永真式,则称A与B是等价(或等值) 的。记做A B(或A=B),称A B是等价式(等值 式)。
解: (1) 设 P(x): x是动物, x∈{动物},b: 熊猫,b 是个体常元, 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b)或P(熊猫)。
(2) P(x, y, z): x位于y与z之间。a: 上海, b:
南京, c: 杭州, 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a, b, c)或 符号化为P(上海, 南京, 杭州)。 (3) P(x): x是偶数, Q(x): x是素数, a: 2, 则命 题可符号化为P(a)∧Q(a) 或 P(2)∧Q(2)。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定义:在量词(x),(x)辖域内变元x的一切出现 叫约束出现,称这样的x为约束变元。 变元的非约束出现称为自由出现,称这样的变 元为自由变元。
变元的约束举例
例:指出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并指明量词的辖域。 (x)(P(x) R(x) )→(x)P(x) Q(x) 解:表达式中的(x)(P(x)R(x))中x的辖域是 P(x)R(x),其中的x是约束变元, 表达式 (x)P(x)Q(x)中x的辖域是P(x), P(x)中的x 是约束变元,Q(x)中的x是自由变元。 在一个公式中,一个变元既可以约束出现, 又可以自由出现。为避免混淆可用改名规则对 变元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