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课题:校正人:第一节温度使用年级主备人:初二年级使用时间: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温度的观点。

2.认识生活环境中常有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丈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2.经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要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构造、丈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差别。

教课准备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 (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 )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教课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请学生察看本章首图雾凇,提察看、思虑、提出问题。

导学生对大自然千姿百态变问学生希望认识哪些相关雾化的研究欲念。

凇的知识,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课举例:培育概括能力。

一、温度的观点概括:不同温度物体的冷热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有的高度不同。

表现从“生活走向物理”而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概括出高举手回答,登台板演,其余同不是从“观点走向物理”的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学评估。

教课理念。

二、温度的单位让一位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认识,个温度值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生察看、议论。

让学生认识生活环境中的常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估,使学生见温度值。

认识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察看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指引学生经过讨学生实验,并得出结果:凭感让学生能试试对环境温度发论将空白填上。

觉判断温度不行靠。

表自己的看法。

部署课外研究题。

三、温度的丈量学生思虑。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靠谱吗?让学生做插图学生实验、议论。

激起学生的设计热忱。

47 页最上边两图实验,引入得出结果:小瓶能比较出温度温度计。

高低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使学生经过察看认识液体温提出问题:可否自己设计一个胀冷缩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2.掌握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3.建立对物质状态变化过程的概念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2.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1.物质状态变化过程的概念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空气往往被看作是呈现温度的存在,但人们从来没有见过温度,那么温度是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向学生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2. 讲解知识点•物质的三态:以水为例,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物质态的转变:通过实验或者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固体-液体-气体的转变规律,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

•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讲解实验或者生活中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练习和讨论在理解了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后,以最为常见的水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各个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过程。

例如:当水温升高时,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当水的温度降到何时,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4. 拓展应用通过生活中实际案例对本章内容进行拓展。

例如,如何在不同温度下煮开一壶水?在夏季热天,如何利用温度跨度生产饮用水?在寒冷的冬天,为什么路面上的雪需要加盐?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确定学生是否理解了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并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巩固和复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引入,让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拉开了本节课的帷幕。

讲解知识点时,采用具体的实验或生活例子,让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刻思考和探究各个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练习和讨论环节,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巩固和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的最后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确保学生掌握了本章的关键思想和基本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八年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对物理学科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掌握了力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不够清晰,容易混淆不同物态变化的特点。
2.生活经验中对物态变化的观察不够敏锐,难以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释生活现象。
3.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存在一定难度。
8.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环保、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9.定期进行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0.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作为导入,如冰融化、水烧开、雾的形成等,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本章节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4.设计丰富的练习题,针对计算方法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应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计算;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2.重点: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识别和区分;物态变化条件及影响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

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难点:实验现象,组织教学【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海波,石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铁架台,火柴,秒表【教学过程】【播放课件】: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之间发生物态变化,把它掺在水泥中,制成墙壁和地板,可以使房间“冬暖夏凉”。

例如北京奥运会著名场馆水立方,你想知道这种新型材料调节温度的奥秘吗?北京水立方(设计意图:以高新科技材料应用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物态变化【引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自然界里的水都有哪些存在形式呢?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之间能否转化呢?生1:水、雨、雾、露水---液态冰、冰雹、雪、霜———固态水蒸气—--—-—-—气态生2:冬天,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到了春天冰融化成水。

生3:扫地时,我们往地面撒一水,一会儿,水就不见了,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形成云,又会形成雨降落下来,或形成雪飘落下来生4:……(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从生活走进物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物态变化的概念。

)【播放视频】:燃烧的蜡烛、钢铁熔化和固态氮燃烧的蜡烛钢铁熔化固态氮【师生总结】: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物质状态会随着温度变化,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化。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教课设计教师:讲课班级:课节 1 课时课题 3.1 温度课型新课备课时间讲课时间讲课方法察看、实验、议论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温度的观点 .2.3.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表达温度计的结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教课目的2.经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丈量液体的温度,培育实验能力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教课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经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育学生爱惜公共财物的优秀品德和正确使用物理丈量工具的优秀习惯.教课要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怎样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实验能力.教课难点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热水、冷教课器械水、温水 .备注: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课题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亲密的关系.在太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学会了使用火,创始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日,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二、进入新课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行靠的,很冷的冬季,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感觉很冷,但是从外面走进房屋里的人会感觉比较温暖 .我们经过实验也能得出 .[想一想做做]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这时,我们感觉在左手感觉温水冷、右手感觉温水热 .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同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好大概划分温度,要正确地判断和丈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丈量工具——温度计 .1.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温度计上符号为 C48 页甲图的量程是 -20℃— 110℃ ,分度值 1℃ .乙图的量程是 35 ℃— 42 ℃,分度值 0.1 ℃.丙图的量程是 -30℃— 50 ℃,分度值 1℃ .[想一想议议]要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假如所测的温度过高,高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假如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寒暑表所丈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 -30 ℃,分度值是 1℃,主假如依据我国大多半地域的常年温度范围确立的.体温计所丈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 35 ℃,分度值是 0.1 ℃,是依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立的.实验用的温度计所丈量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分度值是 1 ℃,依据实验中需要丈量的范围确立的.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淆物的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把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在 0 ℃和 100 ℃之间分红100 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 1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读做“ 37 摄氏度” .北京一月的均匀气温是-4.7℃,读做负 4.7 摄氏度或零下 4.7摄氏度 .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2.摄氏温度(板书)我们看 48 页小资料,可否把空白填上.开水的温度是 100 ℃,冰水混淆物的温度是 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我国最低气温为 -52.3 ℃(漠河镇)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3.温度计的使用[板书]实验: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49 页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丈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可以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板书]那么一般温度计将怎样正确使用?请大家看 50 页 . 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体温计能够走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够,为何?为何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并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特别细的曲折缩口.玻璃管特别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细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显然变化,因此更精准.读体温计示数时要走开人体,水银变冷缩短,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可以退回玻璃泡,因此仍指示本来的温度.走开人体,水银变冷缩短,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可以退回玻璃泡,从头用体温计时,一定拿着体温计使劲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不然丈量出温度不正确.三、讲堂练习:1、阅读 50 页科学世界2、 52 页着手动脑学物理:1, 2, 3, 4四、小结:略五、部署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3.1 温度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全章完整教案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全章完整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结构: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能区别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能描述这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4、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5、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6、知道什么是升华、凝华,了解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7、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的意识。

重点: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蒸发与沸腾的不同。

4、物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1、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2 、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3、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温度——————————————————1课时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复习检测————————————————————1课时讲评总结————————————————————1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题:温度教学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关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让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掌握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2)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请同学们留意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烧开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选做作业:
(1)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物态变化的实验,如探究不同物质熔化、凝固的温度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2)研究性学习:针对生活中某一物态变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原理和应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3.创新作业:
(1)制作科普视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科普视频,内容需包含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热量变化等知识。
(2)设计创意海报:以物态变化为主题,设计一幅创意海报,展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家长参与作业:
(1)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讨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概念、特点和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熟练运用物态变化的公式和规律,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冰块会融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热量是如何变化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物态变化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总结: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1.概念归纳(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雾的形成等,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好奇心。
-设计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物态变化的神奇。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问题和实验,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3.合作学习,提高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知识整合,强化应用。
-将物态变化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物理实践活动,如制作简单的加湿器、冰箱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以及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定义、现象和条件。
2.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其热量变化,让学生理解吸热和放热的概念。
3.图表展示:运用物理图像、图表等工具,直观地展示物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4.探究性问题:请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成果。
-探讨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加湿器、冰箱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研究物态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减少雾霾、节能减排等。
5.拓展阅读题:推荐学生阅读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拓展知识视野。
-提供一些科普网站、图书等资源,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科技、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以及温度的测量方法;2.掌握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3.了解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3.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课时:温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40分钟)•第二课时: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40分钟)•第三课时: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40分钟)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和投影仪;•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温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1. 导入与启发(5分钟)•引入温度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平常怎么感受温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并解释温度的定义。

2. 温度的测量方法(15分钟)•学生回答温度的测量方法,引入温度计,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可使用投影仪展示温度计示意图,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给出示例,让学生通过温度计判断温度。

3. 温标的引入(10分钟)•引入摄氏温标的概念,解释其基本原理和特点。

•教师给出0℃、100℃两个温度点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摄氏温标的原点和刻度。

4. 温标的换算(10分钟)•学生回答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温标刻度间的关系。

•教师给出两种温标下温度值的换算示例,学生进行计算和验证。

5. 小结与扩展(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本课的学习要点。

•布置作业:复习温度的测量方法,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1. 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

2. 温标的巩固与拓展(15分钟)•引入绝对温标的概念,解释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绝对零度的意义,并与摄氏和华氏温度值进行对比。

3. 温度的换算(15分钟)•学生回答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开氏温标的换算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做液体沸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无力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是的特征;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器材】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演示1] 老师用毛巾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提问:我的“鸡腿”到底跑哪儿去呢?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演示2]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后并扎紧塑料袋口,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生甲] 塑料袋鼓起来了[生乙] 酒精到哪里去了?[生丙] 凉一会儿又会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师] 在这些现象中,酒精发生了什么?[生丁]二、新课开始(类比联想形成概念)一、引入新课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汽化和液化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1.重点: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区别.2.难点:用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创设情境揭示目标观察图片回答:冰去哪儿了?水又去哪儿了?气从哪儿来?自主学习基础达标(一)自学提纲1.自然界中物体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2.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体没有却有一定的,气体既没有,也没有 .3.将下列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①矿泉水②光盘③酒精④铅球⑤气球中的氢气⑥牛奶⑦肥皂⑧可口可乐⑨薯条⑩瓶中的空气第一类是依据第二类是依据第三类是依据4.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5.物质由组成,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有一定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问题导引交流展示1学生做课本图1—2化冰实验.(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并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实验的现象是 .条件是 .得到的结论是 .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种物质会有不同的状态呢?请同学们带着下面问题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①当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及分子的运动情况如何?②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及分子间的距离会发生如何变化?总结规律: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2.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在小范围内振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分子位置不固定、活动范围较大;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自由运动.课堂检测反馈小结1.我们将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分为三种状态,即、、。

此外,还有一种状态叫.2.下列物质具有一定形状的是,具有一定体积的是,既没有一定体积又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第1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1. 定义:物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2. 分类: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第2节:熔化与凝固1.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2.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第3节:汽化与液化1. 汽化: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2. 液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第4节:升华与凝华1. 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

2. 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以及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冰块、水、酒精灯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荧光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冰箱中的冰块,提问冰块在室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点讲解:1)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物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包括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2)熔化与凝固:固体变为液体为熔化,液体变为固体为凝固。

3)汽化与液化:液体变为气体为汽化,气体变为液体为液化。

4)升华与凝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为升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为凝华。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冰块融化、水蒸气凝结等,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4.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物态变化现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其特点。

6. 实验演示:进行课堂实验,如冰块融化、水蒸气凝结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计.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教学准备】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温度温度单位:摄氏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温度计温度计结构原理使用。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教学准备】教师:光碟、软盘.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教材图3.2-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套试管已装有熔化后的石蜡(温度计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钟表.┃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2节熔化和凝固海波熔化与凝固图象 石蜡熔化与凝固图象 结论: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食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教学准备】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的定义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二、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三、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加压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四篇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学习能⼒,⽆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四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3—1温度教学⽬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温度计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温度计、体温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学达标:引⼊课题:欣赏⼀段有春、夏、秋、冬的影⽚问题:你知道物质有⼏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猜想)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进⾏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结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的温度⽐较⾼?学⽣结论〔 ……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3、摄⽒温度:字母C代表摄⽒温度℃是摄⽒温度的单位,读做摄⽒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度,把标准⼤⽓压下沸⽔的温度规定为100摄⽒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低于0℃⽤负数表⽰例:37℃读作37摄⽒度-45℃读做零下45摄⽒度4、体温计:○1 结构、量程、分度值○2使⽤5、实验⽤温度计的使⽤:探究:怎样使⽤?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1)使⽤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认清分度值……每⼩格代表的数值(2)使⽤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待温度计的⽰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相平(让学⽣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物态变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欲望。
2.通过学习物态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强调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应用。
2.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理解;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的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物态变化的概念。
要求:实验设计合理,观察仔细,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3.从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护的角度出发,思考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空调的使用对气温的影响,冰雪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等,并撰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观点和建议。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够体现物态变化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物态变化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a.采用图示、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降低学习难度。
b.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从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能量转化问题。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题。
d.教师适时给予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第3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态:介绍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和区别。

2.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3. 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解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4.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物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解释各种物态变化过程。

3. 学生能够理解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2.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物质的三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淇淋熔化、热水沸腾等,引起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详细讲解物质的三态和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如熔化冰块、蒸发水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态变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例子。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2.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过程。

3. 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描述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并解释其中的热量变化。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物质的三态: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物态变化例子: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冬天,水管中的水结冰,导致水管破裂。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了解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7.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

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了解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

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

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

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

1.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本章重点。

2.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等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

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

3.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

4.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

如注意物态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本章内容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了解非常紧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思考有关现象的物理原理,分析现象,解释过程,注重每一个过程中物质是吸热还是放热,把物理知识学活,力求融会贯通。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人教版

3.1温度【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2、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学器材】:杯、冷热水、自制温度计、常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同学们,冬天从寒冷室外将一块冰搬到温暖的室内,冰将逐渐化为水,把水装入锅内放到炉子上加热到一定程度,水就“开”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有水蒸气溢出。

物质由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如果由热变冷,则发生相反的过程。

本章将研究观察这一类现象。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第一节温度计二.进行新课:(一)感受体验出示冷、热、温水各两杯引导学生体验对冷热程度的感觉。

完成学案(一)凭靠人的感觉测温度是不可靠,要想知道物体的真实温度、必须用仪器温度计(二)想想做做利用准备好的自制温度计,跟据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的要求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现象幷完成学案(二)利用上述实验现象的原理可以制成温度计。

介绍为常用的温度计及摄氏温度1、出示三种温度计,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看课本摄氏温度的规定及读法。

并完成学案(三)(四)自学展示同学们!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及规定,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才能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呢?请同学们看课本49页温度计的使用完成学案(四),并让学生组内讨论后,班内展示交流。

(五)自学交流自学课本体温计,完成学案(五)小组内交流(六)知识拓展学生自学“科学世界”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知识面。

完成学案(六)(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内容:1、温度计的原理2、摄氏温度的规定3、正确使用温度计三、布置作业:课本5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板书设计】一、温度1.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八年级执教人
单元第三章课题物态变化教
材分析本章内容包括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本章首先介绍了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仅通过感觉是不能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从而认识到制定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1、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对温度的认识和教材中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
程度的说法基本吻合。

2、学生对物态变化基本了解,但对凝华、液化不太好理解。

3、对水循环理解还不是很准确。

教学目标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
度。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
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教学措施1、本章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节温度计 1课时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课时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
反思
本章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能准确的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有序的按计划进行。

学生层次分析不到位,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
演示实验是较快。

今后教学中要把学情分析及时准确。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